隋唐五代
舆地纪胜(全八册) 豆瓣
所属 作品: 舆地纪胜(全八册)
作者: 王象之 中华书局 1992 - 10
《舆地纪胜》200卷,是一部私家撰写的大型地理总志,记载南宋疆域府州军监,其下列府州沿革、县沿革、风俗行胜、景物、故迹、官吏、人物、仙释、碑记、诗、四六等12门,本书是研究南宋以前地理的重要文献,由于其大量辑录人物、碑记、诗文资料,所以还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本书流传绝少,为四库全书所未收。此次影印出版,由复旦大学邹逸麟教授撰写前言,详述该书版本及价值。本书后附地名、人名、碑记索引等。
隋唐音乐及其周边 豆瓣
作者: 王小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2 - 1
《隋唐音乐及其周边》作者将中国古代音乐研究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两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跨学科地考察中国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料,并由此所撰写的系列论文。《隋唐音乐及其周边》就是这系列论文的合集,内容分为“隋唐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史论”、“音乐文献研究”、“中国艺术史短论”四个单元,分别是作者研究音乐学的起点、后续研究以及教学与合作项目中的成果。
佛学与隋唐社会 豆瓣
作者: 张国刚 2002 - 8
本书从佛学学术史的角度论述佛教与隋唐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关系与影响。书中不仅对于复杂的佛教宗派谱系与要旨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而且对于佛教与世俗王权的纠葛、寺院的清规和僧侣的戒律,民众佛教信仰的实态和佛教的世俗化与本土化的道路,以及佛教对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影响,都做了较为精到的阐述,从而使读者对义理佛学与世俗佛教在隋唐时代的基本状况获得概括的了解。
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 豆瓣
作者: 荣新江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 1
本书是从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角度出发,首次对唐代的宗教信仰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做了全面的阐述,涉及到宗教史、思想史、艺术史、法制史、文化交流史等诸多层面。但本书并不是章节体的面面俱到的通史,而是由主编构思出整体框架,由每个学者贡献其最有心得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可以说是近年来最具份量的跨学科的唐代研究论文集,代表了目前研究唐代宗教史和唐代社会史的最前沿水平。
唐朝文化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唐朝文化史
作者: 徐连达 2004 - 6
徐连达,1931年生。浙江省临海市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唐史学会、上海市历史学会理事。专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及隋唐史,发表有关论文多篇。著有《中国皇帝制度》(广东教育出版社),为已故陈守实教授整理《中国土地关系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与吴浩坤、赵克尧合编《中国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主编《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广东教育出版社)及《中华名著要籍精诠·社会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等。
隋唐两京丛考 豆瓣
作者: 辛德勇 三秦出版社 2006 - 1
《隋唐两京丛考》以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向读者展示了中华民族长达四千多年的演变历史,上追“三皇五帝”,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隋唐两京丛考》分西京、东都上、下两篇,对长安与洛阳两个城市作了深入介绍。《隋唐两京丛考》内容包括:隋东西两京修建工程诸主事人、大兴外郭城筑成时间辨误、兴艺坊本名弘艺、敦化坊本名隆化等。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作者: 王小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内容简介:作者广泛利用了包括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汉、藏文书在内的第一手资料,并从阿拉伯文史籍以及《阿拉伯舆地丛书》(BGA),中做了大量摘译,从而在许多问题上提出了值得注意的见解或对前人成说有所突破。例如,仔细研究了吐蕃人进入西域的主要路线,发现了一条与吐蕃在西域活动史有关的地理线索,从而为许多重要史料的断代、定性建立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通过对汉、阿两种史料的认真比勘,否定了唐朝与大食曾在中亚对抗的种种说法,确认751年的“怛逻斯战役”只不过是双方的一次遭遇战;等等。《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结论令人信服:中亚绿洲的所谓“突厥化”只能是几大强权政治时代结束以后的事。
古道西风 豆瓣
作者: 林梅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 - 3
本书著者以多年的辛勤努力,针对有关古代东西方交流的各门学科的前沿问题,充分运用中外考古学的最新发现,以深厚的语言学功力,把对西域文明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我国学者突破自身的局限,在素称难治的中亚学诸领域有了更多的发言权。书中还涉及印欧人的分布和迁徙问题,更是直接与西方文明的起源相关。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 豆瓣
所属 作品: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
作者: 曹道衡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 9
经过魏晋进入南朝,文学的价值和特性受到了高度重视,人们对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也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本书既介绍了南朝文学徜徉于山水林壑、沈溺于宫闱闺阁,也有北朝文学的悲凉情调悲凉、刚健质朴,本书会使您对中国文学史产生新的兴趣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唐代酒令艺术 豆瓣
作者: 王昆吾 东方出版中心 1995 - 1
内容提要
在中国文学史、艺术史及社会风俗史的研究中,词的起源、敦煌舞
谱的文化内涵、艺妓的文化地位等问题,一直是既饶有学术意义又聚讼
纷纭的研究课题。本书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以唐代酒令为突破
口,通过对妓女歌舞艺术、文人唱和风尚、改令令格、博戏规则、隋唐燕
乐、胡乐入华等相关艺术现象和文化现象的论述与探讨,对这几个问题
作出了圆满合理的解答。此外,书后所附《敦煌舞谱校释》、《唐著辞纪
事》,系研究唐代文学艺术的两份重要文献。本书既有学术性、资料性,
又有知识性、趣味性,除可供相关专业工作者参考外,还能满足广大文
史爱好者的阅读需要。
敦煌变文选注(全二册) 豆瓣
所属 作品: 敦煌变文选注(全二册)
作者: 项楚 中华书局 2006 - 4
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了四万余卷古代遗书,震动了世界学坛,从此产生了一门国际性的综合学术――敦煌学。在数量浩瀚的汉文卷子中,许多人们前所未闻的人文学作品――变文、曲子词、白话诗等等,又是其中最具特色、最引人入胜的研究材料之一。它使研究者大开眼界,改变了对中国文学史的认识。其中尤以“变文”最先引起中外研究者的癀泛注意。早在五十年前,邓振铎先生就曾说过:在敦煌所发现的许多重要的中国文书裹,最重要的要算“变文”了。在“变文”没有发现以前,我们简直不知道:“平话”怎幺会突然在宋代产生出来?“诸宫调”的来历是怎样的重要问题,都成为疑案而难以有确定的回答。但自从三十年前 斯坦因把敦煌宝库打开了而发现了变文一种文体之后,一切的疑问,我们才渐渐的要以得到解决了。我们才在古代文学与近代文学之间得到了一个连锁。我们才知识宋、元话本和六朝小说及唐代传奇之间并没有什幺因果关系。我们才明白许多千余年来支配着民间思想的宝卷、鼓词、弹词一类的读物,其来历原来是这样的。这个发现现使我们对于中国文学史的探讨,面目为之一新。
全唐五代词(上下) 豆瓣
作者: 刘尊明 / 王兆鹏 中华书局 1999
《全唐五代词(上下)》为唐五代曲子词之总集,旨在纲罗放佚,存词存人,故虽断章残句,亦加摭拾。《全唐五代词(上下)》分正编、副编两部份。正编主要收录倚声制词之曲子词,副编主要所录;一、属诗属词,唐宋人有争议之作品;二、明清人词选集、总集、词谱、词话等词籍所载录而可考原为诗后被度入声律演唱并赋予词名之作品,以及可考原为乐府或绝句而被明清人改加词调之作品;三、明清词籍所载录而未见于唐宋词籍且与唐宋人其它同调长短句体相*之齐言体作品;四、调名字数句式同正编所收词作而唐宋词籍未载录、属诗属词难以判定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