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音乐哲学导论 豆瓣
作者: 彼得•基维 译者: 刘洪 / 杨燕迪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1
《音乐哲学导论:一家之言》是作者应牛津大学出版社之约,对音乐美学以及该领域重要问题所撰写的一本与众不同的“导论”著作。
在内容上,书中所包含的音乐哲学议题,基本可以分为六个大类,分别是:(一)术语及概念界定问题。(二)审美经验问题。(三)艺术本体问题。(四)虚构与叙事问题。(五)再现与表现问题。(六)艺术价值问题。
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本书对英美分析哲学家有关音乐哲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式和基本观点等方面,提供了较为全面和直接的理解范例。
在风格上,正如作者所强调的,本书是一部以罗素《哲学问题》为范式的“一家之言”的著作,是基维对自己曾经公开发表的各种重要哲学理论和观点的综合回应与明确阐述,在所论述的各个论题中,作者都以极富个性的方式(“一家之言”)做出了雄辩式的回应。而更富诱惑力的是,在清晰的论证与分析过程中,基维使所有的读者很快了解到分析哲学家普遍关心的艺术问题,并让人们充分感受英美分析哲学研究方法的信服的魅力
乐队的夏天 第二季 (2020) 豆瓣
6.6 (411 个评分) 导演: 王雪 / 陈雨璇 演员: 马东 / 周迅
该重磅原创音乐综艺由周迅、大张伟、张亚东、马东担任超级大乐迷。节目集结了野孩子、达达、joyside、后海大鲨鱼、重塑、傻子与白痴、福禄寿等33支最具代表性的青年原创乐队,将通过一场场精彩的现场表演,多维度呈现乐队的独特风格 和魅力,竞逐2020年度HOT5乐队。
2020年10月19日 看过
节目开播之前:“(给朋友安利)五条人的歌真的特别有意思!”_x000d_节目播出之间:“都来给我捞五条人😡”_x000d_节目结束之后:“完蛋,五条人的歌可千万别被下架了…”
2020 中国大陆 乐队 摇滚 爱奇艺
安德烈·波切利米兰大教堂空场独唱 (2020) 豆瓣
Andrea Bocelli : Music for Hope - Live from Duomo di Milano
9.4 (10 个评分) 导演: Chris Myhre 演员: 安德烈·波切利
其它标题: Andrea Bocelli : Music for Hope - Live from Duomo di Milano
On Easter Sunday (April 12, 2020), by invitation of the City and of the Duomo cathedral of Milan, Italian global music icon Andrea Bocelli gave a solo performance representing a message of love, healing and hope to Italy and the world.
说唱听我的 (2020) 豆瓣
5.2 (23 个评分) 导演: 严典雅 演员: 王琳凯 / 袁娅维
《说唱听我的》是一档由湖南娱乐频道与芒果TV联合播出的说唱音乐综艺,作为中国首档重塑行业标准、打造新生代“Rap star”的音乐综艺,其旨在造就最具流行潜质的中文说唱音乐及说唱歌手。
在节目中,国内外顶级说唱歌手作为制作人,通过竞演对决舞台和代表流行金曲的“譶榜”,推举默默无闻的实力说唱歌手,助力他们站上梦想的舞台。
2020年8月31日 看过
本来还觉得很惊喜,节目密度大,好听的歌也不少,没想到到了后半部分这个节目完全糊了,几个导师也根本没镜头了,干坐着,说些无关紧要的鼓励的话。选手挺卖力,但是歌也不咋地…不过魔动闪霸未来可期~
HipHop 中国大陆 大陆 小鬼王琳凯 搞笑
中国新说唱 2020 (2020) 豆瓣
4.0 (30 个评分) 导演: 顾超峰 演员: 吴亦凡 / 张靓颖
经过《中国有嘻哈》和两季《中国新说唱》之后,说唱文化近两年在国内开始迅速发展,新潮的音乐形式深得年轻观众的喜爱,许多综艺节目也见缝插针地加入了说唱的元素,就连刚刚结束的《歌手》总决赛都出现了好几首说唱歌曲。在这样的热度下,爱奇艺自然不愿轻易放弃自己辛苦打造出来的品牌,于是《中国新说唱》即将迎来第三季的录制。by:jijikb.com
明日之子 第四季 (2020) 豆瓣
6.2 (84 个评分) 导演: 张佩 演员: 邓紫棋 / 郎朗
《明日之子乐团季》以“有一群伙伴,比啥都浪漫”为节目口号,由邓紫棋、郎朗、欧阳娜娜、周震南和梁龙组成“明日教师团”,分别从唱作实力、器乐演奏、舞台经验、音乐态度等角度,在热血高校的背景设定下,助力音乐才子们找寻志同道合的乐团伙伴,共同背负梦想,最终组建一支有态度、有实力的五人新生代乐团。
2020年8月31日 看过
这个形式有点意思啊,朴师傅出场太谦虚了,看到朴师傅露出慈祥的微笑莫名治愈😅第一首歌连腾讯都没版权也是有点尴尬
2020 中国大陆 乐队 后摇 摇滚
天堂十字路口 豆瓣
Clapton: The Autobiography
作者: [英]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P.Clapton) 译者: 陈震 / 昆鸟 2020 - 6
☆“吉他上帝”埃里克•克莱普顿唯一回忆录
☆十七座格莱美奖杯、《滚石》史上百大吉他手位列第二、迄今为止三次入主摇滚名人堂 唯一一人
☆史上最佳摇滚人物自传之一
【编辑推荐】
1. 埃里克•克莱普顿,手握十七座格莱美奖 ,《滚石》史上百大吉他手位列第二,迄今为止三次入主摇滚名人堂 唯一一人,其音乐作品在全球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2.本书是埃里克•克莱普顿唯一一本回忆录,不仅讲述了他如何走上音乐之路成为摇滚乐传奇人物“吉他上帝”,也坦诚地披露了他光芒背后命途多舛、伤痕累累的生活。《天堂十字路口》是一本传奇音乐人物的坦陈自白,也是摇滚盛世中一代理想主义者的纯真缩影。
3.《纽约邮报》《滚石》《人物》《纽约时报书评》联袂推荐,被誉为史上最佳摇滚人物自传之一。
【内容简介】
埃里克•克莱普顿,史上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吉他手之一,人称“吉他上帝”。他以沉稳传神的招牌弹奏,在摇滚黄金年代中独树一帜。
在《天堂十字路口》中,克莱普顿坦率地披露了自己藏于光环背后命途多舛的一生。幼年失怙,身为私生子由外祖父母抚养长大;成年后数度沉沦,痛失幼子……他将种种坎坷和苦难浇筑于创作中,音乐不仅陪他走过黑暗,也让他承担起拯救人们心灵的重任。
克莱普顿以真诚、近乎残酷的笔触还原了舞台光芒下的凡人血骨,他不仅是那个美好而疯狂年代的幸存者,更用整个生命诠释了布鲁斯音乐痛苦、忧伤的精神内核。
【名人推荐】
一部辉煌的摇滚史诗。
——《纽约邮报》
克莱普顿是真诚的……在这本书中,有他的深情和睿智,还带着幸存者式的幽默……一本勋章之书。
——斯蒂芬•金
克莱普顿在本书中完成了一次灵魂之旅——从放浪形骸,到自我接纳、复归平淡,成为一个真正男人的过程。
——安东尼•迪科蒂斯(《滚石》杂志)
克莱普顿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伤痕……这部引人入胜的自传堪比一场动人深情的演出。
——《人物》
克莱普顿有“慢手”之称,早在Yardbirds,Cream的年代已是很著名的吉他偶像,我喜欢他那以蓝调为根的曲风与他非常独特的Fender吉他Tone。他影响了很多有名的吉他手,像John Mayer等。克莱普顿在后期的作品更见历练、从容,看他的现场表现,是种享受。
——黄贯中
那些曾经轰动大半个世界的传奇场景后台,是自毁自溺而至成瘾,不断伤害与被伤害的一张残破的脸。然而,面对昔日种种荒唐与悲壮,那些纷至沓来的灾异与磨难,埃里克•克莱普顿皆能投以静定清澈的目光,淡然述说——他是那奇迹的生还者,也是曾经深深看进魔鬼眼睛的人。
——马世芳
来自民间的叛逆 豆瓣
9.6 (9 个评分) 作者: 袁越 新星出版社 2018 - 11
这是一部关于美国民歌发展历程的浩荡之作。看一种音乐形式如何与历史时代交织前行,塑造了一代人的精神气质,并将影响延续至今。这也是一本民谣听歌指南。跟随作者的娓娓叙述,了解经典歌曲背后的传奇轶事与时代风潮。
本书以通俗浅近的语言,记录了上百个民歌手的经历,书写了美国的民歌历史。从研究者约翰·洛马克斯到铅肚皮,从民权斗士乔·希尔到流浪民谣歌手伍迪·格思里,从左派民歌手皮特·西格到民谣之王鲍勃·迪伦……这些人以看似不可思议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书中充满着躁动与平静、凡人与明星、根源与现代、艺术与商业,其间的交错与矛盾,展现的不仅是民歌的历史,也从另一个角度书写了二战后的美国历史。
本书2003年首次出版,后虽有再版,但亦已绝迹江湖多时。此次由读库重新修订,升级再版。一百多幅高清历史图片,九百六十页篇幅,震撼呈现一段由民歌谱写的社会文化发展史。
2020年8月1日 已读
总算系统地拉了一遍美国民谣历史(虽然还是读多少忘多少)。板砖一样的装帧非常符合民谣的底层定位,不过就是不好翻阅,跨页图片也深受装帧之害。音乐是社会的镜子,是体认世界的途径,是实现理解的工具。音乐意味着秩序,同时也预示着颠覆。(看完之后APP里收藏的专辑又疯狂增加了)
文化 民谣 美国 美国民歌 袁越
节奏、色彩和鸟类学的论著 豆瓣
作者: 奥利沃·梅西安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0 - 1
《节奏、色彩和鸟类学的论著:德彪西的音乐》详细阐述了梅西安的创作理论及美学观点。作者在继承法国音乐传统的同时,通过运用有限移位调式、色彩和弦、对称排列置换等创新技法,积极发展了德彪西、拉威尔等作曲家以来的法国音乐传统,比较研究其在技法上的继承至为重要。
《节奏、色彩和鸟类学的论著:德彪西的音乐》的出版为中文读者提供研究德彪西和梅西安的关键性材料。这对于梳理德彪西与梅西安在创作理念与技法方面的传承与发展,探讨梅西安与德彪西之间的历史继承性,以及进一步把握法国音乐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听音乐(普及版) 豆瓣
Music: An Appreciation
10.0 (5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杰·凯密恩 译者: 韩应潮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6
风靡世界的音乐入门经典教材
边听边读,逐句解析 ,让所有人都能听懂音乐
陈佐湟、余志刚、杨燕迪、孙红杰等倾力推荐
·
🎻编辑推荐
风靡世界的西方音乐入门经典教材,多次再版,经久不衰。
作为美国大多数院校使用的音乐欣赏和音乐文献导论课程教材,《听音乐》享誉世 界, 引导无 数读者领略音乐的魅力。
·
涉及各类音乐的介绍与欣赏,体系完备,提升你的理解能力。
本书梳理了自中世纪到21世纪各个时期斑斓的音乐风格。除古典音乐外,旁涉爵士、音乐剧、电影音乐、摇滚、非西方音乐,如非洲音乐、印度古典音乐等,类型全面。并且,与一般音乐史作品不同的是,本书作者将特定时期的音乐风格特色与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深化读者理解。
·
少见的听读结合模式,逐句解析音乐作品,大幅提高聆听技巧。
“聆赏要点”与“声乐导聆”是本书的突出特色,作者通过对音乐的配器、力度、旋律变化、音响特质的说明以及对歌词内容的解读,达到真正的“理解”音乐。理论与聆听的紧密结合,让音乐赏析不再泛泛而论。
·
全新升级的聆听形式,以扫码代替CD,随时随地开启你的音乐之旅。
新版提升了配套音频的文件质量,并以二维码代替传统CD。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随时下载及在线试听相关音频。更便捷的聆听形式让你的音乐自修课突破时空限制。
·
以平价来轻松享受音乐聆听和阅读的美好。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多次再版的音乐入门经典教程,以其独特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是古典音乐发烧友的案头必备之书,更是音乐史经典入门读本。
·
作者首先在第一部分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本乐理,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解读各种音乐要素。在第二部分至第十部分中梳理了自中世纪到21世纪西方音乐史上各个时期斑斓的音乐风格,其中包括爵士乐、音乐剧与电影音乐、摇滚乐等对音乐史的贡献。在第十一部分中,作者着意介绍了非西方音乐。
·
书中的“作品导聆”和“声乐导聆”是本书的最大亮点,配有相应音频文件,读者可以对照书中对作品配器、力度、旋律、结构的分析以及对声乐作品歌词的解读,更加轻松而深入地欣赏音乐。
·
🥁名家推荐
·
作为世界闻名的音乐鉴赏教材,《听音乐》一书用清晰的脉络和权威的笔触讲述音乐的基础知识、历史发展和代表作曲家与作品,不仅深入介绍古典音乐,而且旁涉爵士乐、流行音乐、音乐剧与电影音乐、非西方音乐等范畴,一册在手,让读者对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有全景式的了解。特此推荐。
——杨燕迪,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
·
《听音乐》是一部视野开阔、体例新颖、笔触精炼、趣味丰富的音乐欣赏教程。它以深入浅出的亲切口吻,呈现了西方艺术音乐、经典通俗音乐乃至世界民族音乐的传统、规则、价值和乐趣,既有极具针对性的理论知识作为导引,又有经过注释且随时可听的音乐实例作为辅助,由此可让阅读者在生动的感性体验中获得理性认知,在体系化的内容设计中感受“进阶”之乐。尽管市面上的赏乐书籍已然林林总总,但《听音乐》的魅力无可替代。相信这部享誉西方的畅销读物也能让每一位认真的中国读者获得惊喜的回报。
——孙红杰,上海音乐学院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俄耳甫斯音乐译丛”主编
·
若能认真地阅读本书,再配合附赠的录音资料,一定能够循此顺利地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并从中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
——陈佐湟,国际著名指挥家,国家大剧院前音乐艺术总监
·
《听音乐》是目前国际上很有名的一本音乐欣赏作品,在美国广受欢迎,同时也是一本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结合得很好的书,特别适合广大公共课或非音乐专业的爱好者使用。
——余志刚,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教研室主任
·《听音乐》是一本好书,西方音乐,非西方音乐,音乐的特性,历史,风格,基本写全了。还配着音响资料。专业人士不觉得浅,爱好者们不觉得深
——盛原,著名钢琴家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
陈奕迅线上慈善演唱会 (2020) 豆瓣
Live Is So Much Better With Music Eason Chan Charity Concert
9.6 (120 个评分) 演员: 陈奕迅
其它标题: Live Is So Much Better With Music Eason Chan Charity Concert
“日出日落便是一天,无论今天怎样困难,明天太阳还会升起,希望大家有信心、有勇气,相互扶持共度难关。”这是陈奕迅举办本次线上演唱会的初衷。这次演唱会分两场,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国内时间早上场为户外,晚上场为室内。
听说 第一季 (2015) 豆瓣
9.3 (82 个评分) 导演: 陈怡分 演员: 马世芳
一方水土,种出了一片唱歌的田,唱出了一座美丽的岛。台湾广播金钟奖得主、电台主持人马世芳,透过一首首经典的流行音乐,讲述20世纪台湾的社会面貌与各时期青年人的生活。 马世芳是台湾最出色的音乐类电台DJ,1971年生人文化世家,已从事电台25年,今年其节目获得台湾最重要的广播金钟奖肯定。“听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视频节目,每一集由一首歌或一位音乐人出发,串起台湾历史或当下的人物、故事,展现各个时期青年人的思想、生活。喜爱音乐的人永远年轻,只要竖起耳朵,听说马世芳,人人都可以成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认真乐迷。 每周四播出
2020年7月17日 看过
为什么台湾的男歌手的声线各有各的特色,而节目里列举的女歌手基本上每个人的嗓音都极其相似?听起来都有一种,说得好听一点是空灵,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挤出来的声音?她们都在用什么部位在发声啊?我个人听到这种声线就感觉有生理上的不舒服……我的耳朵出问题了吗???
2015 中国 台湾 文艺 看理想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第8版) 豆瓣
1001 Albums You Must Hear Before You Die
作者: 罗伯特·迪默里 / Robert Dimery 译者: 张阅 / 邵逸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 - 9
畅销全球的《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由知名乐评人罗伯特·迪默里担任主编,九十多位资深乐评人共同组成创作团队,包括为《时代》杂志写乐评的Theunis Bates、MTV的资深员工Jon Harrington、音乐杂志Dazed & Confused的专栏作家Seth Jacobson等。
不管是音乐老饕还是赏乐新人,《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都是必备珍藏。书中收录了一千零一张唱片,或许你听过,或许没听过,它们都曾经或多或少地影响与改变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都是不可错过的经典。该书被译成30种语言,全球销量已近百万册,是1001系列中仅次于《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的畅销品种。
本书根据英文第8版翻译,较之前的版本,又收录了不少大热新唱片。从外号“瘦皮猴”的法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到20世纪乐坛传奇人物“摇滚变色龙”大卫·鲍伊(David Bowie)的最新专辑,前后横跨近六十年。所收录的唱片囊括了摇滚、民谣、嘻哈、舞曲、流行等多种音乐类型。
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这半个世纪以来最好的音乐终极汇编手册。除了对唱片时代背景、内容的详尽介绍和其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权威说明之外,精彩犀利的评论、珍贵的唱片封面和完整的专辑歌曲列表、来自各大知名音乐杂志、报刊和网站的大量珍贵高品质图片资料,都使得本书显得弥足珍贵。
这本“大部头”是对“最佳”音乐的最完整收录,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都是那些具有“清单狂热症”的音乐迷们所渴望的。每一个爱乐之人都应该拥有它。
——《出版商周刊》
在这本极具吸引力的音乐指南中,你一定能找到想要拥有的每一张唱片。
——Amazon.co.uk
我知道,你将在这伟大的唱片银河中发现几十张你的最爱,而且我希望,在翻阅本书时,你会再挑出一些列入你的清单——看《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之前,你可能从未听说过它们。
——迈克尔·莱顿,《滚石》元老编辑
摇滚谱系 豆瓣
7.1 (7 个评分) 作者: [英] 布鲁诺·麦克唐纳 译者: 邵逸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 - 3
《图文馆•摇滚谱系:摇滚乐完全历程》是一本实用指南,也是一场视觉盛宴,用细致动人的情节、珍贵并独具代表性的图片和精彩犀利的语言悉数摇滚舞台上轮番登场的各路明星。全方位解读过去五十年的摇滚乐坛中最具号召力的重量级人物:从猫王到滚石乐队,从红辣椒到酷玩乐队。详细梳理这些音乐大牌们走过的音乐之路。书中还收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其他内容:如对重要唱片厂牌、制作人、俱乐部和音乐节的特别关注以及与他们相关的音乐人的介绍。以上全部,再加上丰富热辣的八卦趣闻,想必即便是最爱刨根究底的资深摇滚迷也能心满意足。想知道你喜欢的乐队的成长故事?就让《摇滚谱系》带你走近你所钟爱的摇滚乐队,了解他们背后不为人知的内幕故事,探索他们之间纷繁复杂的联系与影响吧!
bilibili夏日毕业歌会2020 (2020) 豆瓣
8.4 (16 个评分) 导演: 宫鹏 演员: 李宇春 / 朴树
其它标题: B站夏日毕业歌会
以风为琴,以浪做鼓,天空无垠,人生海海。B站夏日毕业歌会来了 !李宇春、朴树、老狼、毛不易、尤长靖、乃万NINEONE 、逃跑计划、橘子海Orange Ocean等众多实力唱将献唱。海边实景录制,请签收他们送出的一张张“音乐明信片”。
追梦者 (1991) 豆瓣 IMDb
The Commitments
7.4 (28 个评分) 导演: 艾伦·帕克 演员: Robert Arkins / Michael Aherne
其它标题: The Commitments / 承诺
在音乐界打滚多年的拉杰米,为实现理想决定组成一个名叫"承诺"的合唱团,将美国黑人灵魂音乐引入爱尔兰的都柏林,并且得到贫苦劳工大众的共鸣,但由于他找来的社会各式各样的成,员因而此就在拉杰米努力鞭策他们成为一个完美的合唱团时,人算不如天算,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使得言这个即将成功的团体面临解的命运.
爱尔兰都柏林人口仅百万,却有一千两百多个乐团,导演亚伦派克在三千多位试镜者中选出12位多才多艺的年轻艺人,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0岁,热爱音乐,堪称都柏林年青人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