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ayo - 标记
簪中录 豆瓣
6.9 (41 个评分) 作者: 侧侧轻寒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5 - 1
唐朝懿宗年间, 名闻天下的女探黄梓瑕,一夜之间从破案才女变为毒杀全家的凶手,成为海捕文书上各地捉拿的通缉犯。李舒白贵为皇子,却身遭“鳏残孤独废疾”的诅咒,难以脱身。皇帝指婚之时,准王妃却形迹可疑,“鳏”的诅咒应验在即。
黄梓瑕只身出逃到京城伸冤,途中阴错阳差巧遇夔王李舒白。识破黄梓瑕身份的李舒白,答应帮黄梓瑕重新彻查家中血案,作为交换,则要她以王府小宦官的身份,去调查自己身边的团团迷雾。
风起春灯暗,雨过流年伤。李舒白与黄梓瑕沿着断断续续的线索,走遍九州四海。江南塞北,宫廷荒村,在各种匪夷所思的悬案尽头,真相足以倾覆整个大唐王朝……
2020年8月1日 已读
听的有声小说,全文都在瞎扯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豆瓣
5.5 (20 个评分) 作者: 关心则乱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8 - 4
“ 我想描写一个繁华的盛世,有英明的君主,果敢的将军,狡黠的投机者,算有遗策的谋略家,有鲜血,有惨烈,更有辉煌的未来。
我想描写一个正在走上坡路的家族,有深思熟虑的家长,有光明磊落的男儿,有刚烈妩媚的女儿,有泪水,有伤害,更有苦尽甘来的团圆。”
——作者 关心则乱
2020年8月1日 已读
让人窒息...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豆瓣
8.2 (28 个评分) 作者: [英] J·K·罗琳 bloomsbury 2003
Harry Potter is due to start his fifth year at 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His best friends Ron and Hermione have been very secretive all summer and he is desperate to get back to school and find out what has been going on.However,what Harry discovers is far more devastating than he could ever have expected…
2020年7月18日 已读
好阴郁
Smarter Faster Better 豆瓣
作者: Charles Duhigg Random House 2016 - 3
2020年2月4日 已读
故事讲得很生动,开车坐飞机的时候千万别看
82年生的金智英 豆瓣 Goodreads
82년생 김지영
8.2 (65 个评分) 作者: 趙南柱 译者: 尹嘉玄 漫遊者文化 2018 - 5
你們可以對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
我卻再也沒辦法繼續忍氣吞聲。
可是我只有變成別人,才能為自己說話。
我是金智英,1982年生。
★「BTS防彈少年團」團長南俊 網路直播推薦書籍
★最值得買來送給男性友人讀的一本書!
★韓國國會議員、政策立案者必讀的轟動之作!
★韓國正義黨黨鞭大聲呼籲:
文在寅總統,
盼您擁抱這本《82年生的金智英》!
「希望10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不再讓1992年生的金智英陷於絕望。」
․․․
金智英,1982年4月1日生於首爾。
她有著那世代女生的菜市場名,生長於平凡的公務員家庭,大學就讀人文科系,畢業後好不容易找到還算安穩的工作,31歲和大學學長結婚,婚後三年兩人有了女兒。
接著,在眾人「理所當然」的期待下,她辭掉工作當起平凡的家庭主婦……
某天,金智英的講話和行動變得異常起來,與丈夫講話時,用的是自己母親的口吻,或者化身成已經過世的學姊,脫口而出驚人之語;到釜山婆家過節時,又有如自己母親上身般,以「親家母」的身分向婆婆吐露內心的不滿。
最後丈夫決定帶她接受心理諮商,就在與醫師的對話中,她慢慢揭露出自己的人生故事……
* * *
弟弟的一切東西都無比珍貴,不是哪個阿貓阿狗都可以觸碰的,偷吃弟弟奶粉還會被重男輕女的奶奶打
高中時遭到補習班男同學跟蹤,反而被父親責罵,認為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免,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免的人身上
求職時被問過:遇到客戶性騷擾會做何反應;經常遭受面試官對她的外貌批評,甚至經歷不必要的肢體接觸
因為年紀最小又是女生,每天得負責幫其他同事泡咖啡,並忍受應酬灌酒
公司會優先提拔男性,而且他們薪水還比較高,但是難伺候的客戶卻會交給女職員,因為覺得「沒有必要把比較有可能長期留在公司服務的男同事逼太緊,叫他們做苦差事」
結婚後沒多久親戚長輩就開始關切何時生孩子,還一口斷定是她身體有問題才懷不上
生了小孩卻不得不辭職在家帶小孩,而且丈夫不能理解自己生兒育女會有的損失,認為他也會幫忙家事也會負責撫養就好
好不容易稍微脫離筋疲力竭的育兒生活,在外面喝咖啡喘口氣,卻聽到別人說:「命真好,我也好想用先生賺來的錢買咖啡喝、整天到處去閒晃……」
我是金智英,1982年生,
這是我的故事,或許也是妳們的真實人生……
* * *
這本書宛如人生現場直播,述說女性在社會中所感受到的一連串恐懼、疲憊、錯愕、驚嚇、混亂與挫折。透過女主角金智英的人生具體探討了社會對於女性的不公與偏見體現在哪裡?這些看不到的性別歧視如何制約和壓抑女性的人生?女性在家庭、職場、婚姻中到底犧牲了什麼?
全文以金智英的記憶為敘述主軸,偶爾引用了統計資料、文獻報導來支持那些記憶,意圖將她的人生刻畫得更為寫實、普遍,就是在這樣平凡有如紀錄片的人生中,蘊藏著令人心驚的現實批判。從小說主人公名字開始,到其經歷的人生故事,在她身上仿佛每個人都能看見自己的影子,讀來感同身受,也令人心痛。
【作者的話】
因為身為女性而受到各種限制與差別待遇,
導致沒有辦法獲得付出後應有的成就,
甚至認為那是因為自己無能而深感自責的女性,
希望她們在閱讀完這本書以後,可以獲得一些安慰。
得獎紀錄
韓國2017年書店評選文學小說類年度最佳書籍
新書暢銷榜Top1,實體、網路書店小說類Top1
韓國2017上半年最賣座小說,上市至今累積銷量破60萬冊
阿拉丁書店暢銷冠軍,連續 23 週前十名
韓國最大網路書店Yes24 總榜第二名,並獲頒年度作家大獎
名人推薦
王春子(插畫家)
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李濠仲(《上報》主筆/作家)
林靜如(律師娘)
御姐愛(作家) 一致推薦
(姓名以筆劃排序)
韓國書評
那些至今被許多女性認為只是日常生活中會經歷的事情、不特別認為有什麼問題的事情、一些被忽略的議題等,統統都被這本小說點了出來。……作者在刻畫金智英這個角色人物時想要跳脫女性框架,不只停留在好像是為女性訴苦或者發聲的角色,而是獲得更廣、更普遍的共感帶(包括男性以及不同世代的讀者)。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會比其他女性主義書籍話題性十足的原因所在。――文化評論家張德賢
閱讀到最後,你甚至分不清自己究竟是金智英,還是金智英其實就是自己,因為她的人生正好如實呈現著「身為女性的人生」。……金智英的症狀雖然難用醫學角度說明,但是如果從「在對女性不友善的社會中消音」的角度來看,是可以充分理解的,她只是透過這些女性替自己站出來發聲罷了。――女性學者金高蓮珠
韓國網路書店讀者迴響
如果還有人沒讀過這本書,會想要強力推薦一定一要翻翻看,這是一本徹底點醒我的書,那些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原來一點也不合理。김상희
看著金智英的人生故事,彷彿看見了自己的未來,因為知道自己一定也難逃這樣的命運,所以讀著讀著默默留下了心有不甘的眼淚,這個世界一直在不停改變,但是要等到身為女人的我能徹底立足的世界到來,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정예린
我竟然花不到一天就看完了她的一生,因為那是非常熟悉、幾乎和我的人生一模一樣的故事。那些婚前不知道、生小孩前不曾想過的鬱悶與煩惱,以及可想而知的未來,這根本不是一本小說,而是我的人生報告書。보리숲
難以否定的事實,一旦開始閱讀便再也停不下來,身為出生在韓國的女性必讀,至少要先從我們開始改變。이한나
2020年1月2日 已读
7 SEEDS~幻海奇情~(01)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日] 田村由美 译者: 楊雅玲 東立 2004 - 1
只要你陪在我身邊……即使是世界末日!在自己房間睡覺的小夏,怎麼也想不到一覺醒來竟然是身處狂風大雨的海洋之中。遭海浪吞沒前,他們好不容易攀上的小船,上面竟然有每個人的行囊!!而且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最後一群人漂流到了無人島。為了生存,競爭於是開始。
2019年12月23日 已读
超智遊戲(01) 豆瓣
9.3 (15 个评分) 作者: 甲斐谷忍 天下出版(國際)有限公司 2008 - 3
因為自覺『缺少了某種取勝元素』,跑到沖繩去的『不幸天才擊球手』兒島弘道,
期望通過自我特訓將那『元素』找出來。
在那裡,他遇到直球平均時速高達120公里,
『ONE OUTS』賭博棒球的長勝將軍 —— 渡久地東亞。
2019年8月27日 已读
豆瓣
作者: 莫言 麥田出版社 2010 - 1
問鼎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中國作家──莫言
第一部關注現代中國60年生育歷史,
直視中國現實與人性的長篇巨作!──《蛙》
莫言:
《蛙》這部作品注重了對人的靈魂的剖析。作家要寫靈魂深處最痛的地方。寫作的根本目的不是對某項政策的批判,而是對人性的剖析和自我救贖。寫人的靈魂,寫人的懺悔,這也許就是《蛙》這部作品的價值所在。
正如小說中所寫的一樣,我確有一個姑姑,是一位從業多年的婦科醫生。我們高密東北鄉數千名嬰兒,都是在她的幫助下來到人間。當然,也有為數不少的嬰兒,在未見天日之前,夭折在她的手下。
我的《蛙》,通過描述姑姑的一生,既展示了幾十年來的鄉村生育史,又毫不避諱地揭露了當下中國生育問題上的混亂景象。直面社會敏感問題是我寫作以來的一貫堅持,因為文學的精魂還是要關注人的問題,關注人的痛苦,人的命運。而敏感問題,總是能最集中地表現出人的本性。當然,寫敏感問題需要勇氣,需要技巧,但更需要的是一個作家的良心。
計畫生育毫無疑問是中國幾十年來的大事件和熱點問題,牽扯到千家萬戶,許多人的命運……如果發生一個關係到千百萬人命運的重大事件,作家不應該讓開,應該直面迎上去。
尖銳的、激烈的、衝突的、矛盾的事件,能使人的個性,人性的善惡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現,寫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東西出來。
繼《生死疲勞》(榮獲亞洲最高獎金榮譽的「紅樓夢獎」桂冠)之後,睽違三年,擅長說故事的莫言,推出更發人深省、目前為止還不曾有中國作家敢於踫觸的「中國計畫生育」議題的長篇大作。對於這項影響中國六十多年的基本國策,莫言的新長篇可謂別具開拓意義。
《蛙》全書由四封長信和一部話劇構成。以主角蝌蚪和日本作家杉谷義人感人的通信為經,以鄉村女醫生姑姑驚心動魄的一生為緯;穿插以人體器官為嬰孩命名的風俗、童年啃煤炭的飢餓經驗、為了傳宗接代暗地尋得代理孕母的無奈情事……,諸多荒謬的情節交織出高密東北鄉的變遷與其絕世風土民情。
「蛙」有多重的隱喻:是寫作的耐心象徵;是出生嬰娃的哭聲;是造子女媧的「媧」;是高密東北鄉的圖騰。小說藉由一個鄉村婦科女醫生(姑姑)的形象,傳達出對生命強烈的人道關懷,也反映了新中國近六十年波瀾起伏的計畫生育史。莫言藉這個敏感的議題,塑造人物,剖析人物靈魂,寫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更寫出人物內心深處的掙扎。
不同於以往的作品風格,這次文字更樸實,意函更深刻。
好讀、耐讀,是《蛙》最引人入勝、動人心魄之處。
2019年8月27日 已读
第一次看竖版书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7.0 (25 个评分) 作者: Celeste Ng Penguin Press HC, The 2014 - 6
Lydia is dead. But they don’t know this yet . . . So begins the story of this exquisite debut novel, about a Chinese American family living in 1970s small-town Ohio. Lydia is the favorite child of Marilyn and James Lee; their middle daughter, a girl who inherited her mother’s bright blue eyes and her father’s jet-black hair. Her parents are determined that Lydia will fulfill the dreams they were unable to pursue—in Marilyn’s case that her daughter become a doctor rather than a homemaker, in James’s case that Lydia be popular at school, a girl with a busy social life and the center of every party.
When Lydia’s body is found in the local lake, the delicate balancing act that has been keeping the Lee family together tumbles into chaos, forcing them to confront the long-kept secrets that have been slowly pulling them apart. James, consumed by guilt, sets out on a reckless path that may destroy his marriage. Marilyn, devastated and vengeful, is determined to find a responsible party, no matter what the cost. Lydia’s older brother, Nathan, is certain that the neighborhood bad boy Jack is somehow involved. But it’s the youngest of the family—Hannah—who observes far more than anyone realizes and who may be the only one who knows the truth about what happened.
A profoundly moving story of family, history, and the meaning of home,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is both a gripping page-turner and a sensitive family portrait, exploring the divisions between cultures and the rifts within a family, and uncovering the ways in which mothers and daughters, fathers and sons, and husbands and wives struggle, all their lives, to understand one another.
2019年8月26日 已读
这本书太恶心了…这家人是负能量集合体吗
Small Great Things 豆瓣
作者: Jodi Picoult Ballantine Books 2016 - 10
Ruth Jefferson is a labor and delivery nurse at a Connecticut hospital with more than twenty years’ experience. During her shift, Ruth begins a routine checkup on a newborn, only to be told a few minutes later that she’s been reassigned to another patient. The parents are white supremacists and don’t want Ruth, who is African American, to touch their child. The hospital complies with their request, but the next day, the baby goes into cardiac distress while Ruth is alone in the nursery. Does she obey orders or does she intervene?
Ruth hesitates before performing CPR and, as a result, is charged with a serious crime. Kennedy McQuarrie, a white public defender, takes her case but gives unexpected advice: Kennedy insists that mentioning race in the courtroom is not a winning strategy. Conflicted by Kennedy’s counsel, Ruth tries to keep life as normal as possible for her family—especially her teenage son—as the case becomes a media sensation. As the trial moves forward, Ruth and Kennedy must gain each other’s trust, and come to see that what they’ve been taught their whole lives about others—and themselves—might be wrong.
With incredible empathy, intelligence, and candor, Jodi Picoult tackles race, privilege, prejudice, justice, and compassion—and doesn’t offer easy answers. Small Great Things is a remarkable achievement from a writer at the top of her game.
2019年8月13日 已读
Ready Player One 豆瓣 Goodreads
7.1 (10 个评分) 作者: Ernest Cline Crown 2011 - 8
At once wildly original and stuffed with irresistible nostalgia, READY PLAYER ONE is a spectacularly genre-busting, ambitious, and charming debut—part quest novel, part love story, and part virtual space opera set in a universe where spell-slinging mages battle giant Japanese robots, entire planets are inspired by Blade Runner , and flying DeLoreans achieve light speed.
It’s the year 2044, and the real world is an ugly place.
Like most of humanity, Wade Watts escapes his grim surroundings by spending his waking hours jacked into the OASIS, a sprawling virtual utopia that lets you be anything you want to be, a place where you can live and play and fall in love on any of ten thousand planets.
And like most of humanity, Wade dreams of being the one to discover the ultimate lottery ticket that lies concealed within this virtual world.For somewhere inside this giant networked playground, OASIS creator James Halliday has hidden a series of fiendish puzzles that will yield massive fortune—and remarkable power—to whoever can unlock them.
For years, millions have struggled fruitlessly to attain this prize, knowing only that Halliday’s riddles are based in the pop culture he loved—that of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And for years, millions have found in this quest another means of escape, retreating into happy, obsessive study of Halliday’s icons. Like many of his contemporaries, Wade is as comfortable debating the finer points of John Hughes’s oeuvre, playing Pac-Man, or reciting Devo lyrics as he is scrounging power to run his OASIS rig.
And then Wade stumbles upon the first puzzle.
Suddenly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and thousands of competitors join the hunt—among them certain powerful players who are willing to commit very real murder to beat Wade to this prize. Now the only way for Wade to survive and preserve everything he knows is to win . But to do so, he may have to leave behind his oh-so-perfect virtual existence and face up to life—and love—in the real world he’s always been so desperate to escape.
A world at stake.
A quest for the ultimate prize.
Are you ready?
2019年7月31日 已读
宅的方向不一样,不太能get到
The Year of Less 豆瓣
作者: Cait Flanders Hay House Inc 2018 - 1
2019年7月30日 已读
立意很好,但是好多与书名无关的内容……我真的对作者的分手,戒酒故事没兴趣。作者就是在20岁后半的各种挫折后,从买买买变成了扔扔扔。
Bad Blood 豆瓣 Goodreads
8.7 (58 个评分) 作者: John Carreyrou Knopf 2018 - 5
The full inside story of the breathtaking rise and shocking collapse of Theranos, the multibillion-dollar biotech startup, by the prize-winning journalist who first broke the story and pursued it to the end, despite pressure from its charismatic CEO and threats by her lawyers.
In 2014, Theranos founder and CEO Elizabeth Holmes was widely seen as the female Steve Jobs: a brilliant Stanford dropout whose startup "unicorn" promised to revolutionize the medical industry with a machine that would make blood testing significantly faster and easier. Backed by investors such as Larry Ellison and Tim Draper, Theranos sold shares in a fundraising round that valued the company at more than $9 billion, putting Holmes's worth at an estimated $4.7 billion. There was just one problem: The technology didn't work.
A riveting story of the biggest corporate fraud since Enron, a tale of ambition and hubris set amid the bold promises of Silicon Valley.
2019年2月25日 已读
赡养人类 豆瓣 Goodreads
8.5 (57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6 - 7
一个职业杀手的经历,一个看似荒谬的故事。
财富和技术向着少数人集中,各个方面的贫富差距变大。突发的状况,使得富人开始向穷人抛洒财富,甚至需要 “雇佣杀手来消除不愿拿钱的人”的地步。 是什么使他们抛弃自己的财富?
2016年8月24日 已读
大数据时代 豆瓣
Big Data: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7.4 (73 个评分) 作者: [英]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 [英]肯尼思·库克耶 译者: 周涛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大数据时代》是国外大数据研究的先河之作,本书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拥有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个互联网研究重镇任教的经历,早在2010年就在《经济学人》上发布了长达14页对大数据应用的前瞻性研究。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书中前瞻性地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并用三个部分讲述了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
维克托最具洞见之处在于,他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就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本书认为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书中展示了谷歌、微软、亚马逊、IBM、苹果、facebook、twitter、VISA等大数据先锋们最具价值的应用案例。
2016年8月23日 已读
一些实例
三体Ⅲ 豆瓣 Goodreads
死神永生
8.8 (1017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重庆出版社 2010 - 11
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自以为历经沧桑,其实刚刚蹒跚学步;自以为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其实还远没有竞争的资格。
使两个文明命悬一线的黑暗森林打击,不过是宇宙战场上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真正的星际战争没人见过,也不可能见到,因为战争的方式和武器已经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目睹战场之日,即是灭亡之时。
宇宙的田园时代已经远去,昙花一现的终极之美最终变成任何智慧体都无法做出的梦,变成游吟诗人缥缈的残歌;宇宙的物竞天择已到了最惨烈的时刻,在亿万光年暗无天日的战场上,深渊最底层的毁灭力量被唤醒,太空变成了死神广阔的披风。
太阳系中的人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最后直面真相的,只有两双眼睛。
2016年8月13日 已读
三体Ⅱ 豆瓣 Goodreads
黑暗森林
9.1 (1080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重庆出版社 2008 - 5
三体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锁死了地球人的科学之后,庞大的宇宙舰队杀气腾腾地直扑太阳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对前所未有的危局,经历过无数磨难的地球人组建起同样庞大的太空舰队,同时,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订了神秘莫测的“面壁计划”,精选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开对三体人的反击。
三体人自身虽然无法识破人类的诡谲计谋,却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选出的“破壁人”,与“面壁者”展开智慧博弈……
“面壁计划”究竟能否成功?地球人究竟能否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文明生存竞争中战而胜之?神秘的
“黑暗森林”究竟意味着什么?
2016年8月13日 已读
三体 豆瓣 Goodreads Bangumi
三体
8.6 (1463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重庆出版社 2008 - 01 其它标题: 地球往事:三体 / The Three-Body Problem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
  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2016年8月13日 已读
布鲁克林有棵树 豆瓣
A Tree Grows in Brooklyn
8.7 (51 个评分) 作者: 贝蒂·史密斯 译者: 方柏林 译林出版社 2009 - 7
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讲述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讲述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为与命运,讲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十世纪初的纽约布鲁克林,是一片宁静的乐土,而在这里,一颗本应无忧无虑的幼小心灵却要被迫去面对艰辛的生活,体味成长过程中的无奈百味:母亲偏爱她的弟弟,父亲深爱她却英年早逝,家境清贫,在学校饱受轻鄙……面对如此坎坷人生,她也曾苦闷、忧愁,却始终保持着那份尊严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人生的另一扇大门终于为她打开。
我想,在我成长过程中让我最受感动的一本书就是《布鲁克林有棵树》了。
——奥普拉·温弗瑞
如果错过了《布鲁克林有棵树》,你将失去一次重要的人生体验……这是一个深刻理解童年与家庭关系的动人故事。
——《纽约时报》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一本让人洞悉个体如何能变得更坚强、坚定、睿智的书。最重要的,它谈及人要生存所需的人格力量,也就成了一篇关于爱、信任与磨难的文章。正是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平生第一次认识到,尽管磨难是一次艰难的考验,但它确实是个人所能体验的最积极的人生影响因素之一。
——美国读者
2016年8月13日 已读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豆瓣 Goodreads
What If?: 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
8.8 (33 个评分) 作者: [美] 兰道尔·门罗 译者: 朱君玺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6
★ 比尔•盖茨2015年夏季推荐图书!2015年中国、2014年全美畅销趣味科普书,入选2014年度全美优选图书,上市后横扫《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华尔街时报》等各大图书榜,迄今稳居各大排行榜前列!中文平装版入选豆瓣读书、《出版人》杂志、百道网2015年度好书等奖项,广受好评。
★ 精装珍藏版隆重上市,内容全面升级更新,全新装帧设计,完整收录更多有趣细节,更多隐藏内容亟待发现,科普粉丝收藏必备!
★ 随书附送作者新书《万物解释者》大幅豪华海报,一页纸的复杂问题的极简说明书。
★ 天才作者,三部出版物均获盖茨推荐。前NASA员工、网络最火科普专栏What If合集:作者曾在NASA制造机器人,后来成为科普漫画家,玩转物理、天文、生物、化学、数学各学科知识,轻松接招粉丝们提出的脑洞大开的问题,配上xkcd风格的火柴人漫画,幽默机智的答案让人拍案叫绝!
★ 国内外人气爆棚,粉丝众多:国外诸多一线媒体、TED演讲人、天文学家、科普作家联手点赞。
「what if」是美国“国宝级”科普漫画家兰道尔·门罗开设的科学问答专栏,每周用数学、科学和漫画形式来回答数百万粉丝向他提出的各种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2016年7月28日 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