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爱的艺术 豆瓣
8.5 (24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艾·弗洛姆 译者: 李健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4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此版特别收录弗洛姆学术助手纪念文章《弗洛姆生命中的爱》。
2011年9月18日 已读
爱是一门艺术 弗洛姆则是一位伟大的导师。内容需要消化的太多了 估计得看完第二遍再做笔记了
love mal self-improve 哲学 心理学
引爆点 豆瓣 Goodreads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7.1 (16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译者: 钱清 / 覃爱冬 中信出版社 2009 - 8
我们的世界看上去很坚固,但在《纽约客》怪才格拉德威尔的眼里,只要你找到那个点,轻轻一触,这个世界就会动起来:一位满意而归的顾客能让新开张的餐馆座无虚席,一位涂鸦爱好者能在地铁掀起犯罪浪潮,一位精明小伙传递的信息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点,却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引爆点。
《引爆点》是一本谈论怎样让产品发起流行潮的专门性著作。书中将产品爆发流行的现象归因为三种模式: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及环境威力法则。个别人物法则是圈层营销或者说窄众营销的理论基础。作者在书中详细地指导了我们如何去寻找目标客户中的传播员、内行与推销员——那些有着非凡人际能力的人们。附着力因素解决的是项目应该怎样传递信息的问题。附着力因素首先告诉我们要在诸多卖点中提炼出高质量的信息,并寻找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不可抗拒。环境威力法则针对的是客户感知与项目期望表达的信息是否高度一致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的邀请 豆瓣
作者: 戴尔·米勒 译者: 汪丽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社会有心理吗?为什么说我们是社会动物?为什么人们会照他们说的和做的那样去说去做?为什么人经常言行不一?为什么人们在私下及公开场合的表现会有那么大反差?社会心理学中多数引人注目的研究或理论,都与人们的言行与其私下感受相矛盾这一情形的因果有关,而社会心理学的使命就是阐明形形色色的社会体验——从日常生活中那些人人都会注意到的事情,到那些骇世惊俗的常人不为之举。《社会心理学的邀请》以“自我审查”为中心,除了提供一个对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介绍之外,还提供了对自我审查及其动机、形式、结果的分析,阐明了自我审查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011年9月29日 已读
忽然觉得 读社会心理学的书 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不一定是看透种种行为表象之下的心的运作 却至少能有所了解。理论是围绕“自我审查”为主题的生活现状探讨 涉及到的很多过往的心理学实验让讲解很明了 不错
ca society 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 豆瓣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8.3 (1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唐纳德﹒A﹒诺曼 / none 译者: 梅琼 中信出版社 2003 - 10
设计心理学,ISBN:9787800739255,作者:(美)唐纳德·A.·诺曼(Donald A. Norman)著;梅琼译;梅琼译
2014年9月25日 已读
設計的基本法則 物理世界與觀念世界的互動模式都在本書中有較為系統而詳盡的解說。較為深入地探討了設計對於認知的影響方式 這是一般的設計書往往會一筆帶過的。年代略久 但經典的經典之處也就在於 互聯網與移動的世界 這些基本的法則依然貫穿其中 具體的設計也可以由此推衍。
design 心理学
青年的四个大梦 豆瓣
作者: 吴静吉 2004 - 1
《青年的四個大夢》以外國學者李文遜的架構,所採的實例、所談的問題,則無一不是臺灣此時此地的眾人問題。這本書在國內「大眾心理學」的創作上,既是開路先鋒,並已證實其歷久彌新的經典風範。
2014年10月3日 已读
“生命究竟有沒有意義並非我的責任 但怎樣安排此生卻是我的責任”赫爾曼·黑塞在他的名作《德米安》中如是說。本書以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Levinson的對青年人四個大夢的研究為核心 細緻而算生動地點燃了如何去確立一生所願 追尋生命意義這一路的燈火。值得一讀。
mind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