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光夏
黑暗之光 光之影特別版 豆瓣
8.8 (5 个评分) 雷光夏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7年3月30日 出版发行: Sony BMG
5位導演朋友
5首全心音樂創作
5段細緻流動的光影
在這裡,失落、愛、與音樂同時存在著
【光之影特別版DVD特別收錄】
1. 我的80年代 蕭雅全
2. 黑暗之光 Hendrik Hoelzemann
3. 造字的人 王登鈺
4. 臉頰貼緊月球 黃室淨
5. 原諒 張作驥
雷光夏~
回想製作這張「黑暗之光」專輯的過程,就好像下意識在蒐集光亮一般。
從獨自在鋼琴前開始彈奏唱歌,到不同人慢慢加入合奏,給這些音樂多一些力量、多一些把握….
最後將它們做完母帶處理,繞了世界一圈,再次回來時,放在手裡,銀色的光碟片竟彷彿開始有了溫熱的感覺,像是誰已經給它了生命。
每個我遇見的人的意念,都被好好保存在裡面---真棒!
雖然世間之事必有盡頭,那生命的鼻息有一日將漸漸輕緩,但這裡記錄著關於它曾經親自告訴你的---那些美好的事,它之所以存在理由。
收錄了幾支導演友人們攝製的音樂錄影帶,包括「臉頰貼緊月球」時期的兩首歌。從認識這些傑出的影像工作者以來,我像小孩一樣盼望他們的故事---那裡光影細緻流動著,失落、愛、與音樂同時存在,還包含著許多…笑容或是更神祕難解的情節。
不想再練習道別了,在黑暗背景襯托的光影之中,時光倒轉,相信我們會再次相遇。
套句Hendrik的話:until then, be good
黑暗之光 豆瓣 Spotify
8.8 (135 个评分) Summer Lei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23日 出版发行: (P)2006 SONY BMG MUSIC ENTERTAINMENT (TAIWAN) LTD.
雷光夏全心创作,无法克制的抒情时刻。
距离中的深深凝望;轻轻歌唱…
冷酷实境里,温暖的那道光!
‘黑暗之光’,主题回归到旋律及歌词的本身,基调是温暖。这些打破了时间,空间,角色,剧情的逻辑性,随性地由深刻记忆中自然凝结而成的每一首歌曲,都是光夏真实的生活电影配乐。
从蚌壳里吐出的海市蜃楼,是谁短暂的美梦
打开的旅行箱里摆放着钢琴,鼓棒,老照片和一片雨云
接着那个小孩准备要离开黑暗的海边了
只要相信 不顾一切地相信
冷酷实境里 就有温暖的那道光
All Lyrics And Music Composed By Summer
★ 我的80年代
“唱这首歌,好像可以再一次回到那里…快乐的高中时代,想找回同龄的朋友们:以前我们所说,那个成为大人的时刻已经到来了---你是否也成为你想要的样子?不知道当时是否遇见过,不论现在在哪里,用我美好的思念,愿和你的过去相逢。”
★ 黑暗之光
“大海是座奇妙的时光回溯器。童年时住在淡水兴化店,年轻的爸妈常会在黄昏时带着三岁的我穿过防风林去海边散步。也许是那时候,习惯了有大海的节奏。黑暗的时刻,放心知道自己拥有这美好回忆,被海边的风轻轻拥抱。这首歌,也是关于一个未竟的梦。”
★ 造字的人
“实施过想像幻术的诗人,您是否曾懊悔青春时轻易的一句诺言、想念那黑夜与白昼交界时的神秘。您奢侈地拥有过停留时光的魔法,而如今,那寂静中隐藏着未知讯息的黄昏,似乎已经到来。请勿把我们未来的秘密一次告知。献给魔幻写实作家波赫士。”
★ 清晨旅行
“大学时社团举办长途旅行活动, 我们这群年轻人总是好像生怕错过了一整天似的,出发时间一定约得很早, 爱睡觉的我,常睡眼惺忪非常痛苦,但想到要展开长长的旅行就好开心。这首歌献给朋友们。”
★ 未来女孩
“未来女孩就是妹妹的 Baby 小米。给未来的女孩加油,世界的不完美有我们一起面对,也因此不需要害怕!请到南非传统乐手朋友 Mogauwane 加入演奏,演唱,他非常棒,任何非洲乐器都玩得出神入化!”
2003逝 豆瓣
8.7 (65 个评分) 雷光夏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3年11月27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Sound Film雷光夏的聲音電影

Sound Film系列是雷光夏花了4年的時間,來整理她這些年所有音樂創作的想法,在這兩張同步發行的新專輯『2003逝 精選集』、『時間的密語』中,完整的說明了在雷光夏的創作中『音樂』與『畫面』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雷光夏的音樂裡營造出『聲音電影/Sound Film』及『文學音樂/Literal Music』這樣特別的質感氣氛,是可以讓人們在「聽」的過程當中,滿足「藝術化個人生活空間」的想像。

文學與流行的完美結合

*『2003逝 精選集』>>> 首批限量版加贈手繪畫本
*特別收錄了黃中岳、雷光夏在1985年的珍貴歷史錄音。

不僅呈現出音樂最自然原始的氣氛,這也是任何錄音技術都無法重現的歷史片斷。在雷光夏的音樂中,所營造的『聲音電影/Sound Film』及『文學音樂/Literal Music』高質感氣氛,是可以讓人在『聽』的過程中,滿足了『視覺的想像空間』。同時也滿足了他們對藝術化個人生活空間的想像。

雷光夏17歲高中畢業前夕創作了「逝」,在校園中以驪歌型式傳唱至今。這些代表雷光夏青春稚嫩年代的音樂創作,回顧這些作品,當時人事地物與音樂對應的關係早已移位。回顧這些作品,以更接近原創的概念來重新錄製,適度地修正了因太過於年輕而無法完全表現出來的音樂跟畫面的對應關係。雷光夏特別把『2003逝 精選集』這張專輯獻給一直支持她音樂的朋友們,也希望還不熟悉她音樂的人能因此而認識她。
时间的密语 豆瓣
8.8 (60 个评分) 雷光夏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3年12月2日 出版发行: 新力音乐
专辑介绍:
Sound Film系列是雷光夏花了四年的时间
来整理她创作的这些年来的所有音乐想法
整理出一套两张‘精选集’、‘全新创作专辑’并同步发行
来说明她的创作中‘音乐’跟‘画面’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雷光夏的音乐中,所营造的‘声音电影/Sound Film’及‘文学音乐/Literal Music’高质感气氛,是可以让人在‘听’的过程中,满足了‘视觉的想像空间’。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对艺术化个人生活空间的想像。
雷光夏在开始制作‘时间的密语 全新创作专辑’这张专辑之初,对于专辑完成后的全貌,据她说:‘只是一堆抽象的片段跟一些模糊的影像,所组合成音乐梦想’。后来到了纽约找爵士钢琴家Uri Caine为她编曲、演奏;还有众多朋友如侯志坚、陈主惠、黄中岳、王雁盟、陈冠宇、张惠妮、董运昌….跨刀相助。这么一群认真做音乐的人,大家对光夏音乐的想法竟如此地不谋而合。‘这张专辑,我只是一个播下种子的人,而由这群好友争相地提供养份,所以开了花,也结了果,这专辑是大家的。’其中导演萧雅全把光夏的六首歌串成一步音乐短片‘地图’,更是Sound Film 概念的彻底实现。
-新锐导演萧雅全六首歌串成音乐短片‘地图’
-巡回座谈影展择期进行,雷光夏声音电影院即将开播
雷光夏是因为萧雅全找她为广告配乐及配音时而认识,更因为对彼此作品的欣赏而结为好朋友。萧雅全虽很少拍音乐录影带,但他对“声音”、“影像”间彼此的关联及处理的方式,在概念上与光夏有许多的共通之处。所以在光夏向萧雅全提出这次合作的想法时,他毫不考虑一口答应,由他与光夏一同挑出了六首歌,并以这六首歌为印象主轴,发展成一部完整的音乐短片。这个合作案是在今年的五月底所提出的,但光发展脚本就花了超过3个月的时间,直到九月初故事脚本才确定,九月中赴上海拍摄了15天才完成。
这一次,以完整的电影拍摄配备制作,从写脚本、选角、勘景、场景搭设、现场收音、剪辑、混音(音乐与对白)、、、,完全是以电影制作的流程进行,并且把六首约24分钟音乐录影带剪辑成14分钟的短片,未来萧雅全导演将以此参加影展并在电影院中播映。在雷光夏专辑宣传期间,他将与光夏共同出席相关的巡演及座谈。
在MV制作的过程中,也发生萧导要求雷光夏入镜拍对嘴的状况,这对从不愿露脸的光夏来说是天大的事,但因为导演这次在拍摄MV时投入太多的心力,使光夏不忍拒绝他的要求而答应。对嘴拍摄过程中,大概也只有光夏才会要求导演:“拍情境就好,人不必太清楚。”所幸在拍摄完成时,真的是人很不清楚,而且画面也很少,完全符合雷光夏的需求。
她的改变 豆瓣
8.5 (66 个评分) 雷光夏 / BIT Sound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14日 出版发行: 愛貝克思
作曲Composer/詞Songwriting/演唱Vocal:雷光夏Summer Lei
作曲Composer/鋼琴Piano/打擊樂器Percussion:侯志堅Ho Zhi-Chung
吉他Guitar:徐千秀Showy Showy
低音大提琴Double Bass:池田欣彌IKEDA Kinya
手風琴Accordion:王雁盟Yen Meng Wang
弦樂編寫String Arrangement/指揮Conductor:鍾興民Baby-c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陳冠宇 Cuanyuu Chen
【第36個故事】即將在2010年5月上映。
【第36個故事】由侯孝賢監製、蕭雅全導演、新生代氣質女星桂綸鎂主演。名為【她的改變 (第36個故事電影原聲音樂大碟)】的原聲音樂專輯預計於2010年5月14日發行。這張原聲音樂大碟由知名音樂人雷光夏與侯志堅共同製作,並邀集橫跨
意思是雷光夏的歌聲 + 侯志堅的鋼琴,再加上幾位頂尖樂手;
或者是雷光夏寫,侯志堅改,有時角色互換;
或者是雷光夏說東,侯志堅說西,但最後總有辦法達成共識。
他們是【第36個故事】導演蕭雅全最愛合作的兩位音樂創作人。
所以,當導演蕭雅全開拍【第36個故事】時;
我們管這個組合叫「雷光夏+BIT Sound」(你知道的,有時候有些男生比較害羞)
哦,對了,
「BIT」,是Brick Image Team的縮寫,積木影像製作,
它是電影【第36個故事】的出品公司。
我是雷光夏 豆瓣
8.2 (61 个评分) 雷光夏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水晶唱片
雷光夏---隐形气质才女
噪音民谣,诗人雷光夏

雷光夏

雷光夏,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班畢業。

現任台北愛樂電台節目部副理,節目製作、主持。

配樂作品:「作家身影」紀錄片(本片獲88年金鐘獎)
「南國再見南國」/「海上花」主題歌曲
(入圍金曲獎最佳作詞人)

雷光夏是淡江大学,交通大学传研所毕业,九五年出了一张专辑『我是雷光夏』,内容收录了她高中时代以及大学早期的作品,民谣式的曲风,虽不主流,却十分地清新。

『十二月的阳光下
我转头望你的侧脸
你的身影
犹如荡漾在微风中的一首歌。』

如诗一般的歌词,清新而动人的旋律,仿佛回到最纯真的年代。市场上无法归类,却是那几年水晶唱片卖得最好的唱片之一。
第一次接触雷光夏,是在『南国再见南国』的电影原声带中。在迷幻式的电子乐中低沈地口白,仿佛在雾中,漂浮在遥远世界尽头的小镇上空。这首歌的名字叫做『老夏天』。

九九年推出了她的第二张专辑『脸颊贴紧月球』,同时配合网站的推出。这张专辑与上一张专辑相比,更加成熟却也更加艰深;她的『噪音民谣』,无语意直接相关的歌词堆砌出图像。这张专辑给人的感觉非常地冷,就像是将人抽离在音乐之外,在外层空间般没有了感情那样的寒冷。当然这张专辑也不乏温馨小品:

『我却原谅了你 像海洋原谅了鱼
潮水在月光下流动着语言说
我已原谅了你』

这首歌是电影『黑暗之光』的配乐,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或说这首歌)的 MTV,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 我想,『脸颊贴紧月球』这张专辑,并不是个商业作品,而更趋近于艺术,我想或许这就是雷光夏想要表达的东西吧!

雷光夏的爸爸是个挺有名的文字工作者兼画家『雷骧』。印象中雷光夏应该是个其貌不扬的女生,专辑中看不见她的照片,只有在第一张专辑封面,看到一个丑丑的大约三四岁的女生,也许因而有此猜想吧。有一次去听雷光夏唱歌,原来她并不丑,而且是个很有气质的女生呢!整个晚上沉浸在她的音乐中,非常非常地感动。]



《水晶典藏紀念版之肆》

我是雷光夏

「下一場社會主義的雪吧
或是抹去這河岸的留言

戰爭還沒有爆發
許多人卻早已陣亡」 -- 冬天不相干的故事

這是雷光夏的第一張專輯,結集了她從高中到大學時期的作品,據說全部錄音工作只花了三天就搞定。《我是雷光夏》後來成為水晶唱片「女歌製樂」系列的創業作,這張製作成本相當節省的唱片,出乎眾人意料之外地,成為水晶旗下成績亮眼的暢銷專輯。雷光夏在這張專輯中輕盈的唱腔和儉約的民謠式編曲,迷倒了許多聽眾。時至今日,儘管雷光夏的音樂創作早已走到完全不同的次元,她每次在演唱會上只要唱起這張專輯的歌,全場觀眾總能默契十足地合唱,真的有夠溫馨。

這張清新可喜、令人懷想起七○年代校園歌謠的專輯,至今仍是許多歌迷心中的最愛。當然,假如你喜歡這張作品,她的第二張個人專輯summerplanet.com 絕對不能不聽。那是一場大無畏的聲音實驗,優雅、強悍、細膩,是她憚精竭慮、自我超越的心血結晶。聽完這張「少作」的結集,別忘了找第二張來聽聽。

站上不少朋友與光夏相熟,認識她的人,都見證過她對音樂的熱情與執念。在光環氾濫、形容詞過剩的台灣,雷光夏的音樂,總能讓我們驚喜微笑。我們都在靜靜等待著她的新作,在那之前,還沒補課的同學,趕快把握機會。

下面是首張專輯出版時,光夏自己寫的一些文字︰

【有關雷光夏】

1968年生,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畢。

自出生日起三個月間,晝伏夜起地嚎啕哭鬧。略略成長後,在家後院開闢了一畦小花園,數日之後,貧瘠的土壤中只剩含羞草花迎風搖曳。

高中時代寫作民謠形式的歌曲(如本專輯所收錄),大學後期迄今趨向影片配樂及嘗試不同音樂/聲音類型的努力。

【自序】

質疑「記憶」,也許是很廉價的東西,縱然它總是發出像寶石一樣的色澤。就像一直以為三歲以前住的淡水新化店的海邊教堂頂樓,夕陽西沈時將教堂逆光投射,背景便是閃亮的海,藍色與金黃。後來,我回去過,事實是:教堂離海邊有大段距離,要蜿蜒好幾里路,並無法直接看到海,小小的教堂現已廢棄,停了一輛貨車在裡面,殘忍地。

但我竟總是依靠著這些。

音樂也是廉價的罷!吟唱過往的歌曲,恍然得到了溫柔,一旦意圖重覆些什麼,瞬時間演奏完畢,一切即要逃開。

於是,啟動,在這個最珍貴而虛幻的時刻,老鼠是駿馬,南瓜是馬車,我們穿上一身粉紅色的蓬蓬裙就要去赴宴了。

【後記】

這兒是從高二到大三的部份作品,青春的印記。其實近來已拋棄了這樣的創作型態,投入為影片的配樂,最後一段音樂即為一個小小的預示。謝謝水晶,讓樸質坦率的過往能留下紀念。謝謝非馬先生的詩,參與工作的老朋友、新朋友;爸媽的愛與高分鼓勵;妹妹的閉嘴;高級講師耘之及維他命 ;中岳一仍美麗的吉他。

想念曾與這些歌相互沾染了色彩的、過去的友人們。
脸颊贴紧月球 豆瓣
8.4 (61 个评分) 雷光夏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一些怪怪音樂招式名稱「噪音民謠」「電子溫情」「音樂與超速夢境一體成形」
絕非標新立異,(雖然想到這些名稱時,心中還是有些飄飄然~)
只是「有點想像空間的矛盾性」的文字比較能表現出雷光夏的音樂特性:
民謠的噪音化表現,由電子音樂所表現出如真實樂器般的柔軟質感~

其實在她著手進行這張專輯的過程中,週邊的親朋好友們最常做的一件事:
猜猜那些是真的樂器,那些是電子的。光夏說:「這很重要嗎?如果你喜歡這首歌
的話」。這張專輯可以說是從1996~1999雷光夏的音樂夢境的實況紀錄。

雷光夏的音樂就跟她所給人的感覺是一樣的。在平靜、溫婉的外表下,包藏著一顆
充滿熱情、渴望革命的心。在溫暖的樂聲中,總隱約聽到象徵文明崩毀的噪音。
在一些美麗包裝的詩句中,隱含著對於理想國偏頗發展過程中的無力感。

「其實我真的沒有這麼想」光夏對於別人對她的音樂做這樣的解讀,有些不滿的不安。

「我只是用我最擅長的方式來表現我的感覺」所以她在可以唱歌的時候唱歌,該說話
的時候說話,如果只該聽到音樂或者是絕對的寂靜時,就讓它用這樣子的型態存在吧~

很不願意去說這是一張概念性的專輯或是實驗音樂的專輯。因為其實它也真的不是。
如果給聽者的感覺是「另類」、「非主流」、「實驗」、「民謠」、「環境」....,這些都
可以成立。因為這張專輯就是要依聽者的感受,來完成文字、音樂、影像、語言所無法完
成的部份。
世界毁灭之前 豆瓣
9.2 (12 个评分) Original Soundtrack
发布日期 1996年6月1日 出版发行: 魔岩唱片
本片获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奖。
小高和喜哥、扁头、小麻花、瑛姐从小在这里长大。小高为帮会赌馆作清场,过着没有事业和婚姻的流氓生活。他与朋友在大陆搞了一些投资,因用人不当而失败。
一次,小高与扁头、小麻花租车去扁头老家,索取扁头家人卖祖地所得的部分钱。老家只剩大哥,但大哥也没分到钱,都让伯父拿去了。扁头和小麻花又找到伯父,伯父的儿子是刑警,说他们要钱是耍流氓,不容分说拳脚相向。
小高的女友阿瑛把左营眷村的房子卖了,准备去美国姐姐家,决定与小高分手。这时,小高接到小麻花的电话,赶到夜市见到扁头被打得鼻青脸肿,欲找刑警讨回公道,却被刑警抓了起来。后来,喜哥找到某议员的兄弟说情,才将他们放了。
编导通过发生在几个小人物身上一连串的事件,揭露了黑社会对社会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影片刻划了不良少年族群,所面临的人生压力、心理苦闷、以及无法解决的矛盾与难题。影片构成荒谬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