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reciate
与经典相随 豆瓣
作者: 甄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 10
这套书是写给喜爱美术的青年朋友的。书里有一些知识,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美术史上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美术欣赏中的规律,等等;有一些意见,解释美术史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别样、一幅作品究竟好在哪儿或者是在画什么、等等;当然,还有尽可能多的趣味。 本书从原始美术的起源讲起,展示了各个文明中美术的不同面貌,重点介绍了发源于古希腊罗马、经过基督教洗礼的欧洲美术的发展历程,并对欧洲美术史中的“古典”概念予以专门的讨论。
我们什么也没看见 豆瓣
8.3 (11 个评分) 作者: Daniel Arasse 译者: 何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6
编辑推荐
阿拉斯的这部作品,无疑是我们了解西方当今艺术批评走向的入门书。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如此敏锐的眼光的激励下,在如此深入浅出、激奋人心的文风的带动下,我们忍不住要进入游戏,自已来看,而且是快乐地看。 ——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书集结的六篇文字,分析风格清新,重点均落在强调“看”的重要性上。这些分析也使我们对艺术史曾经研究过的作品和艺术家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什么也没看见》的独到之处,即体现在艺术史家对历史的把握游刃有余:他能穿越几个世纪,看到当时的艺术家真正想要展示给我们的东西。  ——Jean-Philippe Uzel,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艺术史学系教授
===========================================
内容简介
本书的作者达尼埃尔·阿拉斯(Daniel Arasswz)透过六则虚构的小帮事,以描述性的语言,对绘画作品中所谓可见的事实进行质疑。从委拉斯凯兹(Velazquez)到提香(Titien),从勃鲁盖尔(Bruegel)到丁托列托(Tintoret),作者带领我们进入一系列怎样“看”作品的视觉冒险中。书中所参考的作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展示绘画自身的力量。我们在为作品着迷的同进,却也懂得,绘画艺术想要昭示给我们的东西,我们其实并没有看见。我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当然,这种全然否定自然还别有深意。
达尼埃尔·阿拉斯是当今最为优秀的艺术史学家之一。他的文生动自由,语言妙趣横生,全书在轻松的氛围下探讨绘画艺术穿越世纪传达给我们的无尽知识和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