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纪实72小时:漫步巨型书店的活字森林 (2013) 豆瓣
ドキュメント72時間「巨大書店・活字の森の歩き方」
8.6 (38 个评分) 导演: NHK 演员: 仲里依纱
其它标题: ドキュメント72時間「巨大書店・活字の森の歩き方」 / 纪实72小时之大型书店·漫步书林
纪实72小时是NHK的一档纪录片节目,每集选择一个特定的地点,连续72个小时进行采访拍摄。人来人往的街角,擦肩而过的背后,镜头截取的是人间百态。
本期镜头对准了纪伊国屋书店。在网购盛行的今天,日本依然有络绎不绝的人群走进书店,迷茫的中年人、特立独行的小学生、独自生活的老人、疲于奔走的上班族……他们与书都有怎样的故事呢?
2018年4月11日 看过
与其说 这是关于书店的记忆 不如说是各怀心思或心事的读者们的。「买了这本书之后 或许能有所改变吧。人们抱着这样的想法 走进了书店。」步入或闯入这个殿堂 有所遇也或多或少总有收获。有时人的所求比书所能给予的要多 又或许 书真的也一一成全。「能够改变自己的那本书 会在哪里呢?」
2013 book documentary japan nhk72
查令十字街84号 (1987) 豆瓣
84 Charing Cross Road
8.4 (155 个评分) 导演: 大卫·休·琼斯 演员: 安妮·班克罗夫特 / 安东尼·霍普金斯
其它标题: 84 Charing Cross Road / 伦敦查林十字街84号
女作家海伦(安妮·班克罗夫特 Anne Bancroft 饰)住在纽约,她常常为自己不能买到所需的珍稀图书而沮丧。偶然,她在一本杂志上发现一则来自一家英国旧书店刊登的广告,便抱着试探的心态给这家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书店老板写了求书单。很快,马克书店给了她一个超乎想象的惊喜:她买到了自己一直苦苦寻找的珍品书籍,并且还获得了弗兰克(安东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饰)对书籍珍本的诚意推荐。自此,两个热爱书籍的人开始了长达20年的书信来往。海伦不仅向弗兰克求购难寻书籍,还与他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两人互相交流文学观点,评述名家作品。弗兰克奔波四处为海伦购买书籍珍本,海伦则从美国寄来丰盛食物,为书店员工们缓解因英国实物配给制而造成的食物匮乏难题。两人通过持续书信来往成为精神至交。海伦一直想前往伦敦拜访弗兰克,却因为各种突发情况而未能如愿。直到她收到弗兰克去世消息的书信,她才终于坐上了飞往英国的飞机,而此时,查林十字街84号的马克书店却面临着被拆迁……
2019年7月30日 看过
同名作品改编。改编得很细腻 温情默默尽显 书信体文本影像化的效果很棒 以隔空对话的方式 在大洋彼岸的书房与伦敦的书店之间 镜头不断来回切换 推进叙事。终究是未曾见到 终究是来的太晚。但那一番跨越了时代的情缘是真切而美好的。霍普金斯的演绎很传神。
1987 biography book drama fictionadaptation
书迷 (2018) 豆瓣
8.1 (74 个评分) 导演: 范濡羽 / 曾欣 演员: 朱赢椿 / 饶平如
讲述爱书之人的故事。从做书、开书店、淘书、贩书人等角度呈现四集内容:《一本书的诞生》,追踪一本书的诞生过程,讲述书籍设计师、作者、编辑如何合作做出一本本精彩的书;《书店风景》,寻找并记录处于快餐文化的当下仍致力于推广阅读的书店故事;《淘书迷的地图》,追随淘书人的足迹,绘制出书迷们的秘密寻宝图;《贩书记》,记录那些贩书人如何为书迷找到好的旧书,为好的旧书找到好的归宿。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豆瓣
作者: 多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10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评选活动的意义显然是积极的,可以称得上是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创作和出版一次严肃、认真并有一定权威性的回顾。《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1900-1999)》是在“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评选成果的基础上编撰的入选图书的概要,主要介绍入选图书的作者简历、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以及版本情况。
2012年1月14日 已读
本书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所发起的中国百年百种优秀文学作品评选的书目及大体介绍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把握还算全面 可作阅读选书参考。
book c
纸房子 豆瓣
La Casa de Papel
8.1 (29 个评分) 作者: [乌拉圭] 卡洛斯·M·多明盖兹 译者: 陈建铭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7
剑桥学者布鲁玛·伦农在旧书店买了本《艾米莉·狄金森诗集》,却在过马路时被车撞死。布鲁玛死后不久,她的同事发现了一本康拉德的《阴影线》,扉页上有布鲁玛的神秘题赠,书缘似乎还有水泥的痕迹。满心好奇的他于是踏上一趟跨越大西洋的追寻之旅,想要找出死者和这位神秘寄书人布劳尔之间究竟有何关联。
爱书狂布劳尔的屋里满满全都是书,从地板到天花板,从四面墙壁向外延伸,甚至占据卧室和车库,迫使他睡在阁楼里。书籍的排列则自有其严密而不可违背夫人规则,例如莎士比亚不可与马洛并列,因为两人互控对方抄袭。又如马丁·艾米斯不可与朱利安‘巴恩斯共存,还有巴尔加斯·略萨与加西亚·马尔克斯,因为友谊宣告决裂……布劳尔后来在大西洋岸边的沙丘上用珍本书给自己搭建起了一座房子,而布鲁玛的那本《阴影线》就是来自那里,这其中的关联和隐情又是什么呢?
《纸房子》是乌拉圭作家卡洛斯·M多明盖兹的趣味小品,兼具文学推理和形而上学的思索成分,在向文学大师博尔赫斯致敬的同时,也对世间所有爱书成痴的读者露出会心一笑。
书中配有十二幅充满想像的插图,由名画家彼得·西斯精心绘制。
2014年8月19日 已读
關於一個愛書的藏書家的悲情寓言 他最終以那苦心收羅的萬本藏書構築了一間海邊小屋 卻又在尋找書的過程中親手毀去而後 輕裝遠行。翻得心疼多一點還是惆悵多一點?而我們作為讀者 作為收藏者 一生所擁有的 終究又是什麼呢?
book
满满的书页 豆瓣
作者: Blasselle 译者: 余中先 2002 - 9
有一天,书写选择了新的载体——羊皮纸、纸,它们取代了石头、粘土或纸莎草,而等文字写在折叠起来的纸张上之后,就成了书。
从羽毛笔到铅字,从抄书人的辛勤工作到谷登堡的新方法,期间的飞跃只是技术性的:无论是字体的描画,还是彩色装饰字母的保留使用,最初的书籍努力模仿着手抄本的华丽。书一开始局限于对经文的复制,后来受大学发展的推动,参与了社会的上升阶级的征服,渐渐催生新的文学体裁。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也把它们命运与书籍紧密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成了政治武器、科学或哲学著作、年历、词典、小说、插图杰作。
2014年8月21日 已读
關於書出現與發展的歷史。美輪美奐的插圖 著實打人人心 難以想象的是 那些都是久遠時代的成品 一旦書籍歷經歲月 也真的會更為動人和美麗。原來 一本簡單的書 並非生就如此 它也在一點點磕碰中長大并茁壯 唯一不變的 是一如既往 滿滿的書頁帶給我們的滿滿慰藉 有時啊 最好的禮物 也不過如此。
art book
藏书之爱 豆瓣
作者: [美] A. 爱德华·纽顿 译者: 陈建铭 重庆出版社 2005 - 11
爱德华·纽顿是美国最有名的老藏书家之一,也是“书话”写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过英美人的“书话”不像郑振铎、黄裳的那些总是带点学术性,他们的“书话”是比较日常性、比较私人性的。用杨照在《藏书之爱》的序言中讲过的话来说,就是“他们爱书的外观形式、爱书的时间痕迹、爱书的流浪过程、爱书的价格波动、爱书的交易纪录,换句话说,他们爱一般人认为不重要的部分。他们几乎都是‘见小不见大’的奇种异类,不是对别人不重视的书籍形式细节着迷沉醉,他们不会成为Book-collector(藏书家)”。精装巨册《藏书之爱》是内地出版人与台湾译者通力合作的产物,凝聚了不少人的心血。当然,让我感到稍稍有些遗憾的是,译文中的书名、人名没有按照内地的习惯转换过来,相信我们的读者看起来多少会觉得有点别扭。
2015年7月15日 已读
只有愛書人 才懂愛書人。「人無癖不可與交 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愛書人很怪 但也足夠可愛。
book
读书毁了我 豆瓣
作者: 王强 中信出版社 2012 - 11
编辑推荐:
一个让沈昌文追求、让郝明义开始藏书的恋书狂
总在寻书、购书、读书、藏书的人生
将书当作情人的他,从常人难以想象的角度
带你领略一个又一个迥异又奇妙的书中世界
我确实追求过王强,朝思暮想,穷追不舍,因为他读书多,见识广;
我表面上是王强的“长者”,实际上只是他的“粉丝”,他谈论书的文字,我篇篇精研。
——沈昌文(《读书》杂志前主编)
内容简介:
《读书毁了我》,一个恋书狂关于书世界的漫游奇境记。
“我坚信文字只可能呈现出两种存在——‘有力量的’存在和‘没有力量的’存在。”“书房就是我的王国,风景收束于此。”王强说。
作为著名的爱书之人,《读书毁了我》记录了知名“书痴”王强寻书、看书、买书、藏书过程中的点滴感受,其对图书的喜爱入痴的状态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读书毁了我》写了王强与书的很多故事,你不妨把书看成是王强的“红颜祸水”。因为很多时候,他已经把书当成了他的情人……
从历史上的宠物,到厨烟里的大仲马,到莎士比亚的博物学,到伊甸园的黑暗,到曼哈顿的书店,王国的主人陪你展开书世界的瑰丽奇航。
2016年4月17日 已读
一些掌故一些书的故事读来蛮有劲的 一鳞半爪的闪光点不少 也能读得出作者的欣喜与快乐 作为一个读者的幸福 都在此间
book essay
古书之爱 豆瓣
作者: 韦力 中华书局 2016 - 4
古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书之爱》中收入的文字,既有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讲座,也有记录拍书经历的《甲午春得书记》及长篇访谈录,作者所言都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内容丰富,极有参考价值,处处见出一位藏书家对古籍和传统文化的挚爱。
2016年8月21日 已读
古书的版本学浅谈。蛮有意思的。然后 一想到古书这样的存在 日常的阅读都几乎不会涉及到...自己往日所读 也多半是八九十年代后出版的 有时也真得去翻翻旧书才好 至于藏书 有所喜爱的侧重收一些就好。另 古书的一些装帧是真好看啊
book essay
失物之书 豆瓣
The Book of Lost Things
8.3 (89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约翰·康诺利 译者: 安之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4
二战时,男孩戴维的妈妈得了重病。他强迫自己执行一套规定,因为他相信妈妈的命运跟他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单数糟,双数好,所以他无论做什么都要双数……尽管他小心翼翼,可妈妈还是弃他而去。丧母的悲伤和痛楚,使戴维不能自已。父亲再婚所带来的惊愕和冲击,对继母及新生儿弟弟的嫉妒与憎恶…深深的幽怨在戴维的身边织就一个幻灵的诡境,他听见了书在说话。从小就和妈妈一起阅读的童话故事,迥异于常的白雪公主、小红帽、骑士罗兰……从黑夜里、从林地里召唤戴维,呼唤他进入一个充满残酷、血腥、征伐的险境。在那里,一切如同真实的人生道路,充满了险恶和重重难关。惟有不逃避、惟有肯原谅,惟有找到神奇国度里那本被遗忘的《失物之书》,戴维才能得到新生。
2018年9月6日 已读
一个爱书少年所经历的幽暗国度的奇幻之旅 一个揉杂了诸多暗黑童话故事元素的成长寓言。不由想起题材上有些类似的瓦尔特·莫尔斯的梦书之城 当然 康诺利的叙事倾向上 更阳光一些 包括结局亦然。所有关于失去的故事 也是关于得到的 关于追寻的。但我们往往不能依靠他人的失物之书 来找到自己所希望找寻的真相。
book fairytale fiction ireland
托尔金的袍子 豆瓣
Tolkien's Gown & Other Stories of Great Authors and Rare Books
7.5 (8 个评分) 作者: [美] 里克•杰寇斯基 译者: 王青松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5
《洛丽塔》《在路上》《尤利西斯》《麦田里的守望者》《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场名著珍本的拍卖大会,噢不,吐槽大会,正等你观战。看似沉闷老旧的珍本背后,竟然充满心机算计、懊悔与任性,还有各种尔虞我诈的告来告去。当然,也少不了本书作者与大作家之间“买卖不成仁义在”的神仙友谊。
传奇珍本书商里克•杰寇斯基用他经手的19部名著珍本,串联起20世纪文学经典“八卦史”,让我们得以看见这些作品问世时的曲折历程、文坛巨匠的趣闻逸事,以及精彩刺激的商场心机。
【编辑推荐】
★ 一部20世纪畅销书作家八卦史。王尔德如何在一个书商蛊惑似的鼓励下创作了《道林•格雷的画像》并最终走向死亡;风靡全球的《魔戒》作者托尔金,竟是在某一天批改博士生试卷时,遇到一张空白卷而忽然产生灵感,开始提笔书写霍比特人;《蝇王》曾连续被22家出版社拒之门外……
★ 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学名著“吐槽大会”。
“《尤利西斯》是举世公认的20世纪文学经典,但它也恰恰提醒我们,‘经典’一类书籍又会多么令人难说‘满意’二字呀。”
“《智慧七柱》可谓无人不知,可在我认识的人中只有两位曾实实在在地读过它,之所以如此并非因为该书太晦涩难懂,而是因为它乏味得难以卒读。”
“如果你认为J.K.罗琳是比托尔金更卓越的作家,那么,你要么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要么是个白痴。”
“一个好的作家不一定就是好人。”
“艾略特的现代诗让你简直不知道该干什么好,是去找词典呢,还是去找阿司匹林。”
“如果说,整个出版界的笨蛋们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约翰•肯尼迪•图尔,这句话可能有些夸大其词,但是他们的确都不愿意出版他的《笨蛋联盟》。悲剧的是,这群笨蛋的首领恰恰是当时德高望重的罗伯特•戈特利布。”
★ 一个爱憎分明的珍本书商的生动画像,爱书人不容错过的枕边书。里克作为一个著名珍本书商,不但有一种学者的严谨,还有一种历史参与者的鲜活,他就是文学史中的一分子,那些活生生的大人物,与他之间有着数不清的纠葛甚至恩怨——和格雷厄姆•格林成为朋友、为威廉•戈尔丁编订著作年表、与托尔金同住一栋楼,甚至被塞林格和戈尔丁告上法庭……
★ 广受爱书人好评,王强作序推荐,止庵、彭伦、云也退等击掌推荐。
王强:“《托尔金的袍子》是作为‘一时之书’降生的,但只要书和书的收藏不会濒危到灭种,只要人类还时不时惦记着尤利西斯、惦记着洛丽塔,它走向未来成为一本‘一世之书’还是极有可能的。”
【媒体推荐】
融合了风趣逗人的对话、尖锐的文学评论、以及精彩的内幕故事,让人难以抗拒……本书绝对是爱书人最好的床边读物。
——《小说的五十堂课》作者/戴维‧洛奇(David Lodge)
成功地以欢乐的语调叙述这些令人惊异的故事……满满的逸闻掌故。
——《周日电讯报》
它很有个性、它很好笑、它里面塞满了精彩的八卦与爆料。棒透了!
——《周日邮报》
每一页都精彩。
——《周日泰晤士报》
你找不到有哪个导游比杰寇斯基更幽默有趣,读他的文字能激起你一阵大笑,让你通体舒畅。
——《惠灵顿日报》
杰寇斯基对书本的爱充满感染力。他让你想要再翻一翻这些值得一读的书籍,或者至少,会让你重新珍惜书架上尘封已久的厚重书册。
——《西雅图时报》
本书丰富的内幕八卦与小道消息,完全搔到了每一位书痴的痒处。
——《金融时报》
里克‧杰寇斯基是现代第一个书商,把无数如上古大猩猩般的书籍从丛林里拖出来,带到聚光灯下,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卫报》
爱书人绝不会想错过这些“家丑不可外扬”的秘密。
——《大事件》新闻周刊
一场美妙的盛宴,述说了许多英文经典的由来典故,以及其作者的生平逸事……托尔金、波特小姐、奥威尔、拉金、海明威等,爱书人一定会着迷于这些不为人知的珍贵事典。真的,每个人都应该要收藏一本!
——《出版新闻》
流畅易读,让人不忍释卷。
——《多伦多星报》
我要提名里克的这本书为最佳传记,我愿意赌赌看。他的文章就好像朝古书买卖这滩停滞太久的死水,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美国古旧书商协会
2023年2月18日 已读
比较喜欢的是那些文人掌故 以及名作出版前后的种种波折之事. 文风上 以回忆式的铺陈为主 辞藻平白 贩书也讲求机缘 倒卖则多数是快速地左手买右手卖赚差价 总多有懊丧之感 这也挺真切的
book us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