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aly
生命是个奇迹 (2004)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Живот је чудо
8.7 (61 个评分) 导演: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演员: 斯拉夫科·斯提马科 / 娜塔莎·塔普什科维奇
其它标题: 삶은 기적이다 / Život je čudo
  1992年南斯拉夫内战前夕,塞尔维亚工程师卢卡(Slavko Stimac 饰)为了修建一条旅游线路,带着痴迷歌剧的老婆嘉德兰卡(Vesna Trivalic 饰)和梦想成为足球运动员的儿子米罗(Vuk Kostic 饰)来到波斯尼亚地区的山上安营扎寨。卢卡不去理会妻子的抱怨和战争的传闻,一心投入线路的设计中。   不久,战争爆发,米罗应征入伍,而嘉德兰卡也不堪忍受乡间的生活与情人私奔,失意的卢卡在隆隆炮火中等待着妻儿的归来。偶然机会,卢卡从士兵手中救下穆族女子撒巴哈(Natasa Solak 饰)。原本打算将其作为交换被俘虏的儿子的砝码,但卢卡却渐渐与撒巴哈产生了感情……   本片荣获200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法国国家教育系统电影奖金、2005年凯撒电影节欧盟最佳影片奖。
爱的千丝万缕 (2022)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Il filo invisibile
7.5 (23 个评分) 导演: 马克·普西奥尼 Marco S. Puccioni 演员: 菲利波·蒂米 / 弗兰切斯科·夏纳
其它标题: Il filo invisibile / The Invisible Thread
有两位父亲的十几岁少年制作了一部有关双亲的纪录片,却不料离奇的情节开始在他的家中真实上演。
2023年2月28日 看过
Netflix 出品. 算是现实题材了. 比较特别的角度在于展开了不太多见的包含亲子关系的同性家庭的爱恨情仇. 基础设定看似简单 但展开很有意思 或者说 能引发观者去关注一些 LGBT 在社会层面的思考. 少男少女很靓眼. 一场盛大的晚餐会 以及戏剧性的冲突爆发. 「伤痕让每一个人都与众不同」「鸡尾酒诞生的儿子」「这不是一个传染病」「唯一的父亲」「法律更喜欢真理 而非少数群体」「真正的家长」
family italy lgbt love netflix
上帝之手 (2021)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È stata la mano di Dio
7.5 (251 个评分) 导演: 保罗·索伦蒂诺 演员: 菲利波·斯科蒂 / 托尼·塞尔维洛
其它标题: È stata la mano di Dio / 上帝之手与我
本片出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导演保罗·索伦蒂诺之手,是他继《绝美之城》《年轻的教宗》《新教宗》之后的最新力作。索伦蒂诺回到家乡讲述他至今最私密的故事,融合命运与家人、运动与电影、爱与失去等题材。故事背景设于1980年代动荡不安的那不勒斯,主角是名叫法贝托·希萨的少年。剧情充满出乎意料的欢乐桥段,像是足球传奇迭戈·马拉多纳的到来,但也少不了突如其来的悲剧,但命运不正是如此吗?人生悲喜交织,法贝托在这过程中一步步朝未来迈进。
2023年2月28日 看过
那不勒斯. 小城的成长纪事. 现实的生活 想象的生活. 传说和真实. 举城沸腾的足球竞赛. 爱与欲望. 孤独但自由的人. 讲故事的热忱.「拥有希望 你能拍出安慰人心的电影 这是一个陷阱」「你是孤独的?我他妈根本不在乎. 因为这并不是什么独一无二的事. 忘掉痛苦 想想乐趣 这才是拍电影的方式.」「不要垮掉. 千万不要垮掉 你不能让自己垮掉.」
2021 drama italy
蜂鸟 (2022) 豆瓣
Il colibrì
导演: 弗兰切斯卡·阿尔基布吉 演员: 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 / 南尼·莫莱蒂
其它标题: Il colibrì / The Hummingbird
罗马电影节开幕影片,多位意大利著名演员联袂出演。电影讲述命运的巧合、错失,和盘旋在其中纯真而炙热的爱情。故事情节在回忆的基础上推进。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到不久的将来,观众也在时间里流动,从一个时代跳跃到另一个时代。在海上,马可遇到了露易莎-拉特斯,一个美丽的、不同寻常的年轻女子——这是一段未竟的,却又终身难忘的爱情故事。
2023年3月3日 看过
讲述偶然与巧合的故事. 过去与当下穿插的叙事. 人生意味着种种可能 有些 只有等到尽头时才会懂. 有一种幸福 是有一帮朋友围绕着 从容赴死.「你真是一只蜂鸟 用尽你全部的精力 只为了停在原地.」「结果如何并不重要 只要你愿意尝试 你的努力也会传递给她 这种努力 就是生活」
2022 drama france italy
帕斯卡尔.第2辑 豆瓣
作者: (美)格鲁秀斯 译者: 江绪林 中华书局 2003 - 8
《帕斯卡尔.第2辑》内容简介:本套丛书精辟地论述了西方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学术观点,以及这些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线索,是广大学生的哲深受 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丛书紧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联系当前的现实,目的是激发读者思考问题和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丛书的每位作者都是研究该思想家的革名学者,对其本人及原作都有独到的见解。尤为可贵的是,丛书既介绍了每们思想爱的生平,又清晰到梳理了其思想发展的脉络,是一套集文化普及与学术研究于一身的难得的佳作。丛书的每位译者均是国内研究该思想家的专家,曾翻译过多本西方学术著作。
帕斯卡尔思想录 豆瓣
作者: (法)蒙田 译者: 何兆武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4
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图书
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法国天才的标本。
——[法]维克多·吉罗
正如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样,他的书也是他自己的精神自传。
——[美]梭罗
帕斯卡尔是一位注定要被人们一代一代研究的作家,改变的并不是他自己,而是我们。并不是我们的知识增加了,而是我们对世界和对他的态度变化了。
——[美]T·S·艾略特
在这些不朽的争论者之中,只有帕斯卡尔留存到现在,因为只有他是一个天才,只有他还屹立在世界的废墟之上。
——[法]伏尔泰
他之于法兰西、犹如析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
——[法]谢瓦里埃
达·芬奇笔记 豆瓣 Goodreads
7.4 (7 个评分) 作者: (意)达·芬奇 / (英)艾玛·阿·里斯特 编著 译者: 郑福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1
本书是关于艺术和认得诸多领域的一流读物,编选得当。每章前的短小评论有助于读者理解达·芬奇的颇为深奥的观点。书中有对他对自然和科学的思索,对绘画理论的研究,还有他对文学创作和生命的感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
巴黎隐士 豆瓣
Eremita a Parigi
7.9 (14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倪安宇 译林出版社 2012 - 4
《卡尔维诺经典:巴黎隐士》内容简介:巴黎到底是什么?巴黎是一本巨大的参考书,是一个像百科全书一样可以来查阅的城市:打开《卡尔维诺经典:巴黎隐士》,它给你一连串的信息,包罗万象,为别的城市望尘莫及。
《卡尔维诺经典:巴黎隐士》是卡尔维诺自述性文集,收入十九篇或长或短的文章,以日记、回忆短文、访谈、短评等形式记录了卡尔维诺生命历程的精华。既有卡尔维诺对家乡意大利的眷恋,在美国的旅行记录,巴黎的隐士生活,也有他的文学访谈,皆为了解卡尔维诺其人其文的宝贵资料。
2017年11月16日 已读
早先一直被书名骗了 以为是自传 结果是收录了跨度颇长的自述体篇章的文集。其中最值得一读的是本书的同名篇章 以及访谈《一九七八》当然 游历美国的片段式游记 现在翻看也很有一番趣味。其它 有访谈及政治或生平偏向的论述 也是了解卡尔维诺的未成体系的依凭。
italocalvino italy leave
塞拉菲尼抄本 豆瓣
Codex Seraphinianus
8.2 (16 个评分) 作者: [意] 鹿易吉·塞拉菲尼 译者: 张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 11
《塞拉菲尼抄本》创作于1976年至1978年,并于1981年首次出版。2014年上市的中国版,是全球第七种语言授权,参与了全球合印计划,由意大利原厂印刷,原装限量进口3000本。
在罗马某座危楼顶层的小房间里,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创作了这部幻想世界的百科全书,后来这部巨作被列为“十大神秘天书”之首。而这位名为鹿易吉•塞拉菲尼的作者也被冠以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等多个称谓。
塞拉菲尼以千余幅精妙绝伦的手绘插图,以及他独创的、无法识别的语言和书写系统,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异次元世界:小至奇特的动、植物,大至文化与城市建筑,无奇不有、无所不包。想象力恣意纵横,令人脑洞大开。
促成这本手稿得以印刷出版的意大利出版商曾评价:这本书堪称这世界上不计其数的壮举和幻想之一。卡尔维诺生前曾为本书写下长篇推荐序,他曾写道:“塞拉菲尼的语言被赋予了一种权力,它将要唤醒的是一个其内在语法完全颠覆的世界。”
尽管书中的文字至今无人能解,但读者可以借此摆脱文字和语法的束缚,像尚未识字的孩童一样,根据双眼所见的图画,去感觉,去联想。在这些漫无边际的想象中,一个新的世界诞生了。这正是《塞拉菲尼抄本》神奇与伟大之处。
2018年6月4日 已读
一部充满奇想的书 或称为未知世界的指南录 幻想之地的方志 或包罗万象之外隐秘内容的维基 至于如何解读 只能用想象力来同想象力对撞 用直觉和欣赏来代替理性与质疑。奇趣自在其中。
fantasy italy
鞑靼人沙漠 豆瓣
Il deserto dei Tartari
8.4 (24 个评分) 作者: [意] 迪诺·布扎蒂 译者: 刘儒庭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7
“意大利卡夫卡”迪诺·布扎蒂的巅峰之作。
入选博尔赫斯《私人藏书》、法国《理想藏书》、《世界报》20世纪百本好书。
◎ 编辑推荐
☆ 迪诺·布扎蒂的《鞑靼人沙漠》为作者赢得了“意大利的卡夫卡”之美誉,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是其整个写 作生涯的巅峰之作。
☆ 入选博尔赫斯《私人藏书》、法国《理想藏书》、《世界报》20世纪百本好书,被《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扬·马特尔列入给加拿大总理的书单。
☆ 深刻影响了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更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等待野蛮人》的灵感来源。
☆ 这本经典小说的影响更越出文学界,是法国总统密特朗最喜欢的小说,被畅销书作者塔勒布引用于说明其《黑天鹅》的论点。
◎ 内容简介
九月的一天早上,年轻军官乔瓦尼·德罗戈前往巴斯蒂亚尼城堡驻守,城堡外面是一片沙漠,沙漠那边则是随时可能来犯的鞑靼人。德罗戈一边等待着沙漠那边的动静,一边忙碌于城堡、要塞、兵营内,满怀建功立业、捍卫崇高事业的梦想。三十年过去了,鞑靼人始终没有出现,德罗戈的生命和意志被消磨殆尽。这时,鞑靼人开始进攻了……
◎ 名人推荐
这部小说的创意来自我当时在《晚邮报》单调乏味的夜班生活。我经常想,这种单调乏味的日子永无休止,会白白耗尽自己的生命。这是大多数人非常共通的感受,特别是你发现自己沉沦于城市中的上下班日程之时。而将这种经历转换为虚构的军事世界,就几乎是我本能的决定。
—— 迪诺·布扎蒂
卡夫卡的小说刻意制造灰色、平庸的气氛,烘托出一股官僚气息和烦闷的味道,《鞑靼人沙漠》却非如此。小说也写了一个“前夜”,但那是一场可怕而又必定会到来的大搏斗的前夜。迪诺·布扎蒂的这部作品把小说带回到它的源头——史诗。荒漠既是真实的存在又具象征意义。
—— 博尔赫斯
一本奇异又难忘的小说,一部不寻常的经典。
—— 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鞑靼人沙漠》和《等待戈多》的写作时间相差不到十年,小说写于20世纪30年代末,戏剧写于40年代末,两书讲述的是同一种关切。……要感受这本小说的话,请想象一座现代博物馆里的展厅,宽阔、满满的天光,展厅只有一幅巨大的罗斯科绘画。
—— 扬·马特尔,《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
1940年《鞑靼人沙漠》出版,立刻确定了布扎蒂的文学地位:不仅是对他过去作品的证明,由此也预示他未来的成绩。期待、焦虑、挣扎、时间、孤独、迷惘的爱、死亡都是他最常诠释的情感,也是对他和所有人而言最值得玩味的主题。
—— 克劳迪欧·托斯卡尼,意大利评论家
高山上的自然侵蚀,与士兵盯着荒无人烟的沙漠时他们漠然面庞上蔓延的皱纹之间存在着隐约的关联。我们发现群山提供了观察空虚心灵的绝妙视角。
—— 蒂姆·帕克斯,英国小说家
迪诺·布扎蒂是讲述现代性最引人入胜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是卡夫卡式寓言和格林兄弟幻想故事的混合,令人不安、令人迷醉而又精致不已,又因其报道式事实细节而提升到怪异的崇高程度,作者写作时一直就职于米兰主要报纸《晚邮报》。
—— James Mustich,《巴恩斯和诺贝尔书评》总编辑、书目杂志《普通读者》创始人
◎ 媒体推荐
迪诺·布扎蒂是20世纪中期意大利先锋文学之翘楚,其名著《鞑靼人沙漠》毫无疑问会被世人列为现代经典。
——《纽约书评》
毫无疑问是一部杰作……(布扎蒂)塑造了一位普遍的形象,将其设定在我们都熟悉的环境里。……一本恢弘的书,布扎蒂是文字高手。
——《星期日泰晤士报》
像许多现代小说一样,《鞑靼人沙漠》读起来像无神论者的送葬队伍,乐手在其中木然认为,人不过是始于梦想终于尘土。
——《时代周刊》
2018年9月30日 已读
一个关于人生一世 生命之意义与期待的寓言。从中 因着能联想得见自己曾有或仍有的困局 读时阵阵脊背发凉。为了无端的希望和未必存在意义的事 仅是虚幻的浪漫主义和能引来荣耀的战斗的诱惑 而将生命干耗在等待上 并把时光都磨成空白 乃至于到了末了还涂饰以美好的幻想 太悲哀了。沙漠的敌人与将岁月从光明移入幽暗的城堡 也算本书中一对绝妙的象征。行文叙事浅白 不算明快 但对时间和种种心理的描写 莫名就触动了我。
italy no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