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ter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
校注 张帆
译者:
张帆 注译(参考冯至译本)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 2
里尔克超越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与手法,被视为象征主义文学大师,尤其以诗鸣于世。本系列则选中他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用中国诗人和日耳曼学者冯至的话说,这些信“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位”,“里面他论到诗和艺术,论到两性的爱,严肃和冷嘲,悲哀和怀疑,论到生活和职业的艰难”。而他那诗人婉丽多姿的笔法和真诚感人的情谊,让这些信笺的动人魅力,经久不衰。坊间也有此书中译本,德语原文尚未见有国内出版社印行。
Einleitung
1. Brief am 17. Februar 1903
2. Brief am 5. April 1903
3. Brief am 23. April 1903
4. Brief am 16. Juli 1903
5. Brief am 29. Oktober 1903
6. Brief am 23. Dezember 1903
7. Brief am 14. Mai 1904
8. Brief am 12. August 1904
9. Brief am4. November 1904
10. Brief am zweiten Weihnachtstage 1908
Einleitung
1. Brief am 17. Februar 1903
2. Brief am 5. April 1903
3. Brief am 23. April 1903
4. Brief am 16. Juli 1903
5. Brief am 29. Oktober 1903
6. Brief am 23. Dezember 1903
7. Brief am 14. Mai 1904
8. Brief am 12. August 1904
9. Brief am4. November 1904
10. Brief am zweiten Weihnachtstage 1908
三行情书 豆瓣
7.5 (16 个评分)
作者:
北川理惠
译者:
杨英洁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1
- 6
《三行情书》讲述了:多年以前,在成都女作家洁尘的散文里看到过一种说法,她将艺术引发的美感分为"丝绸质感的"与"棉质的"两种,前者举例如比亚兹莱所绘的《莎乐美》插图,后者则引用了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渡边写给直子的一封信。信写得舒舒缓缓絮絮叨叨,没有一个华丽字眼,全是些日常生活中最平淡的琐事,也看不出什么铭心刻骨的思念,就好像他们从未分开。倘若轻声朗读,会觉得是某个晴朗的星期天下午,两人在一个房间里各忙各的事,男人随口对女人说着自己今天都做了些什么,有一搭没-搭地。这样的平常。渡边写给直子的信,必然算是情书了。虽然看上去和人们所习惯的"情书"全然不同。阅读《三行情书》之后,我立刻想起了这封信,想起"棉质的"比喻。柔软的,旧旧的,朴素的,家常的。洗过很多次之后干干净净、略有些褪色的。贴身的。有一点点接近于无的清香。
我们聊一聊 豆瓣
作者:
蓝狮子 编
中信出版社
2011
- 2
物质生活充裕的8090后一代正面对现实的残酷,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已经体会到内心的焦虑。严峻的就业形势、难以承受的生活成本,让他们陷入了就业还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的困惑中;书本里的铅字无法立即变成活生生的社会经验,曾经的理想猛烈地撞击着未来的路。《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从几百封大学生的来信中,挑选中相对有代表性的困惑和焦虑,同时邀请15位成功人士一对一地回复,或犀利或和蔼,或清晰或睿智,共同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以及对青年们的无限期待。
34封来自大学生的信,信中提出的疑惑涵盖了目前大学生们关心的所有问题;15位名人一对一答复,为大学生解开关于成功的种种疑问。潘石屹、俞敏洪、丁磊、何飞鹏、黑幼龙、洪晃、金志国、李东生、马明哲、马云、苏芒、吴晓波、许知远、严旭、袁岳,与你面对面,聊一聊。
34封来自大学生的信,信中提出的疑惑涵盖了目前大学生们关心的所有问题;15位名人一对一答复,为大学生解开关于成功的种种疑问。潘石屹、俞敏洪、丁磊、何飞鹏、黑幼龙、洪晃、金志国、李东生、马明哲、马云、苏芒、吴晓波、许知远、严旭、袁岳,与你面对面,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