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
2004北京-香港演唱会 豆瓣
9.4 (18 个评分) 罗大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5年2月1日 出版发行: 人文公社
2002年12月31日晚,1.8 万人在首都体育馆与罗大佑一起“围炉”跨年。作为整个“罗大佑艺术生涯 20 周年系列活动”的压轴大戏,罗大佑用这场“围炉音乐晚会”为自己作了总结,而那些在罗大佑的歌中走过青春的人,也终于可以用这一晚来怀旧、买醉、放声歌唱。
八年之前,大佑唱道:等遍了千年终于见你到达,等到青春终也见了白发。八年之后的这个夜晚,大佑终于到达,罗迷们的青春终也见了白发。这一夜的心情,有人说是朝圣,有人说是还愿。无论朝圣还是还愿,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听歌与成长之后,大家都想亲眼看一看罗大佑的样子。于是,在岁末的京城夜晚,当音乐的炉火点燃,迟到数年的大佑与见了白发的罗迷终于交织出了罗大佑这个 48 岁的男人,伫立在新世纪的样子。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光阴的故事》。朋友说:“在看了罗大佑的演唱会后,感觉他依然年轻,而我们已经老了。”我不禁深思,表象的可以透露出演唱会的气氛,然而更多的是岁月日晒水磨后的一个不老传说的缔造。
他一张唱片,能做上十年。他作词很慢,当年写《童年》,用了五年,这首歌有五段,一年一段。一首关于沙士的新歌《伴侣》,他写了八个月,第一句头两字究竟用「起初」还是「首先」,他想了三个月。现在和音都录好了,他还是未能决定。在这即用即弃的乐坛,这种人应该早被淘汰。但他坚持,他的价值就在这里,莫扎特死了二百年,到今天仍有人唱他的歌剧。音乐没有别的,只有生命。他必须用心灵去创作,一首歌作了出来,他唱完若会起鸡皮,眼湿湿,才算合格。歌曲先要感动自己,这歌的生命才会持久。
时隔20年,罗大佑再次披上音乐教父外衣,演绎罗大佑一生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入场歌迷最多、现场气氛最热烈的巡回演唱会!当晚,面对无数歌迷呼声,大佑不禁泪洒,心中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先不说香港这张演唱会的 DVD 有多吸引,但光就“围炉”2002北京首都体育馆这场的录音来说,就觉得绝对值得收藏,值得仔细听听。
罗大佑这几年的巡回演唱会,始自2000年9月8日的上海演出,后来陆续到过杭州、深圳、西安、南京、北京、广州、新加坡、香港、台北、高雄、台南、新竹、台中,长达四年。北京这场,大致算是「中点」,而且是相当有趣的时间点,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大佑在大陆办演唱会的消息传出,掀起彼岸极为热烈的回响,不惟乐迷疯狂抢购、造成黄牛票价格飙涨,媒体记者也纷纷抢进报导,连篇累牍的分析,好像要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一口气补齐过去二十年大陆乐迷跟他的距离。
北京这一场演出,又是其中最受瞩目的表演。不惟演出地点有特殊意义,大佑和乐队的默契,经过一年多的磨合,表现很棒。他自己的体能和声嗓,也都出乎意料地好。首都体育馆的设备,在大陆的表演场地中算是高标准,也让演出能有更专业、更集中的表现。
除此之外,听众的热情,在我们看来也近乎“不可思议”。许多歌曲是全场上万人一齐唱完的,光听大佑自弹自唱“乡愁四韵”,全场跟着大声唱完,那股气势,便几乎催人泪下。想想这些听众是在完全没有正版专辑可买的状况下,到处辗转拷来卡带,才把大佑的歌听得滚瓜烂熟的,这些声音背后的情感、那些共同经验过的历史、共同拥有过的青春故事,汇聚在一起,产生了摇撼人心的力量。
北京这场也可以算是大佑在大陆演出期间,声望的最巅峰。后来SARS爆发、广州演唱会票房冷冷清清,大佑事后在记者会上不满媒体酸溜溜的报导,当众骂粗口,颇引起一些负面效应。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吟唱
我听到传来的谁的声音像那梦里呜咽中的小河
期待了许久,罗大佑围炉跨年音乐晚会终于在首体开幕。罗大佑一如既往地自弹自唱,弹得从钢琴到吉他到手鼓样式众多,唱得从《你的样子》到《鹿港小镇》到《现象七十二变》到今年新作不一而足,完整呈现了罗大佑二十年来的音乐风貌。除了自己表演,罗大佑还请来嘉宾齐豫,除了经典“唱段”《橄榄树》外,两人还共同坐在钢琴前一边弹琴一边唱歌,赢得雷动的掌声。除了经典的边唱边喝酒的表演之余,罗大佑还“拉来”一群少年,童声合唱他的《海上花》等作品,坐在孩童后面弹琴伴奏的罗大佑,像极了一个慈祥的音乐老师,更请来好友刘建宏和一个三口之家现场讲述“光阴的故事”。这些显得匠心独运的插曲,丰富了演出形式。不过,当晚观众来看的只是罗大佑,惟一的主角也应该是他,对这种形式化的东西,认同的人不多。整场演出贴合“围炉夜话”的气氛,自始至终温情脉脉,没有疯狂的举动,只有岁月的馨香和音乐的魅力在心中交融。
不管对罗大佑如何评说,他的歌永远是经典。昨晚他一次次上演的经典歌曲带来的经典场面。从《你的样子》开始,观众就进入了罗大佑歌曲的意境。
在音乐中罗大佑充分展现了一位歌者的素质和能力,整晚他差不多唱了近四十首作品,远远超过了一般个人演唱会二三十首歌的演唱数量,想到此也真的佩服这个 48 岁的老男人,佩服其敬业。演唱的作品包括《你的样子》、《鹿港小镇》、《爱人同志》、《恋曲1980》、《海上花》、《滚滚红尘》、《野百合也有春天》、《将进酒》、《光阴的故事》、《七十二变》等,现场最能引起呼应的也还是这些老歌。在观众的感觉中,罗大佑苍哑的嗓音中流淌出来的除了歌声,还有一切记忆。
⊙举止
那看似满不在乎转过身去是风干泪眼后萧瑟的影子
越来越觉得罗大佑的煽情功夫已经能够不比他的演唱差,到罗大佑从遥远和神秘中现身内地后,他的表演功夫愈发显露。一开场,从舞台东侧的入口处,一袭黑衣的罗大佑迈着太空人一样的步伐出场亮相,并立刻点燃了全场的期待热火。而这与全场上演的表演秀相比还仅仅是一个开头。
脱口秀:唱过《你的样子》后,罗大佑第一次开说:“一个 48 岁的老男人这样站在台上卖力地唱,还可以吧!”在那首著名的《童年》前,罗大佑说起了数年前去世的父亲和父亲留下的照相机,把一种款款深情娓娓道来,感人与煽情并举。
特色秀:罗大佑与酒的缘分几乎在每次演出中都有体现,昨晚也是。唱过《将进酒》,他又端起了酒杯,说这是一位北京朋友送的 20 年陈的花雕,之后表达的意思是在北方这个时候喝最合适,尤其适合他这 48 岁老男人的生理健康。另一个特色表演是演唱会嘉宾齐豫出场时,两人的合唱、深情的拥抱,每次都留给了观众一个兴奋的理由。
败笔秀:《光阴的故事》几乎是大佑的一种绝对标志,但是昨晚这首歌显得有些灰暗。原因是之前罗大佑请上一位嘉宾─央视主持刘建宏,刘建宏又拉扯上几位观众,一起在台上说着些不太着调的故事,这个过程只有短短几分钟,而从观众中传来的起哄声有七八次之多。这种气氛让《光阴的故事》的光芒暗淡了许多。
⊙观众
是否来迟了明白的渊源早谢了你的笑容我的心情
等遍了千年终于见你到达,等到青春也见了白发。如预言般的,罗大佑歌里唱的正是 2002 年最后一天冒着严寒来首体看他个人围炉演唱会的观众的心情。经历长久的等待之后,重温旧梦,心情却如被挪动的复写纸一般,无法回到最初,却总有着牵绊而难忘。终于能看着梦变成现实的三十岁上下的“老”男人们,含蓄而内敛,看罗大佑在台上表演,他们不会大喊大叫大闹。动情处,只会握着女友的手,一起哼唱《恋曲1980》,仿佛回到初恋,只是岁月已经改变了你的样子。
就像看“韩流”的观众鲜有 25 岁以上的一样,来首体看罗大佑的人也少有 25 岁以下的,能容纳万余名观众的首体被三十岁上下的六七十年代的男男女女挤满,最常见的是一对对年龄相仿的情侣或夫妻,一起来圆一个年少时的梦。一名女观众一句“重温旧梦”,道出了很多人的初衷,“一直想看罗大佑的现场演出,上海个唱错过了,心里就一直惦记着,特别盼望。这次他来北京,我不能不看,就当圆一个一直以来的梦。”那些年少时的梦都渐渐褪色,而罗大佑这个梦也让喜爱他的人等得太久,有人说这是历久弥新,也有人说此时的激情已慢慢淡了:“罗大佑的第一个内地个唱开在上海,那时特别想去看,感觉是朝圣;后来,他露面的机会越来越多,少了那层神秘感,现在就像是来看老朋友、身边人,渴望没那么强烈了,心里少了第一次的疯狂,更多的是平静。”圆梦也罢平静也好,大家都期待罗大佑,可记者问到的人,却没有一个说会因期待而失望,“我肯定不会失望,我就是想来看一场罗大佑的现场音乐会,根本没考虑这个演出应该什么样,能看到他就可以了,没有那么高的预期。”
演出开始,罗大佑一亮相,掌声随即雷动。之后,这位 48 岁的老男人开始用音乐和语言撩拨那些而立之年的男人的心,气氛温情脉脉,观众没有冲动,只随着熟悉的旋律合唱,间或挥挥手臂,或因某句歌词陷入回忆。一位 25 岁的年轻女孩看完演出,直言:“罗大佑没有那么老,我初中刚开始接触音乐的时候听了他的歌,一直喜欢至今,感觉与他一起成长。看了很多偶像歌手的演出,今天的演唱会感觉有点庄重、亲切的意味,有很多纪念意义在里面。”
⊙感触
那悲歌总会在梦中惊醒诉说一点哀伤过的往事
炉已围,曲已尽,在新年之夜──最煽情的时间,在首体──上演过流行音乐兴衰大戏的地点,罗大佑完成了一次圆梦的仪式,圆自己的梦想,也了却了仪式参加者──一万多罗大佑歌迷的心愿。狂热之后,罗大佑不再是精神家园的园丁,罗大佑只是一位歌者,一位值得怀念的歌者。一场围炉夜话终使相见成为怀念。
“围炉”之前,有一种感受非常真切,“围炉”也许不是罗大佑告别的标志,但一定是歌迷对他情感变换的分水岭。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未见人只闻歌,罗大佑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代言人,罗大佑最初以一种遥远、神秘却又激荡人心的形态进入;九十年代,频繁地出入内地,频繁地亮相各种舞台,以至于“走下了歌坛神坛”、“开始浮躁”、“商业味重”等说法纷纷袭来。真实与想象的差距使罗大佑不再是神话,这时候人们的情感开始第一次转换,他的行为、新歌甚至每次“发言”都开始被挑剔,因为我们不愿意神话的破灭。在这个时候,人们对罗大佑不再单纯敬仰,复杂了,怀疑了。就在大家都对罗大佑的新感觉总不能确定的时候,他及时地“围炉”了。用一场“夜话”释放了歌迷的种种期待、纷争和激情,在曲终人散之后,在新年之夜的清冷中,任何以往的激动情绪都平复了,这就是“围炉”带来的新心情。
许多同志在来“围炉”之前,说的是“还是看一看吧,毕竟他带给过我们那么多激情冲动,看过之后也就了了一个念想”。这样挺好,怀念使一种狂热归于平淡,使一种牵挂终有着落。从此,可以在怀念中放松地听罗大佑的任何新歌,而不必计较是否其中还有以往的反叛和激动。
永远的未央歌 豆瓣
9.4 (17 个评分) 杨弦,胡德夫……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7年7月10日 出版发行: 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制作发行擎天娱乐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销
民歌三十年。2005年的民歌三十年,比我还老。在我还未出生的1975年,杨弦在国父纪念馆唱了10首用余光中的诗做词的歌曲,掀起了台湾音乐史上辉煌的民歌一页,开始了民歌的黄金时期。民歌是精神主义至上的产物,所以在如今这个物质社会里听民歌,觉得尤为清新。民歌与现在的流行音乐比起来,更加的单纯、热情,充满希望。
马兆竣说,回忆和现实共存,是很好的一件事情。我听民歌不是为了回忆,我听民歌的时间不算太长,早年时只是偶尔在一些电台节目零零星星的听了一些,并不太成系统。到了四五年前,开始上音乐论坛,才真正开始了解到台湾民歌的一些情况,开始收集金韵奖、金钟奖的专辑,之后就喜欢上了民歌。尤其是一些充满阳光诗意的民歌,象《如果》、《秋蝉》、《就要挥别》、《微风往事》,都是我Mp3里的常驻歌曲,开心的时候听,难过的时候也听,每次听这些歌曲,都让人觉得世界上还是有着许多美好的事情。
我喜欢简单的东西,不要纷繁修饰,重要的是真诚质朴发自内心。当年之所以会有一个民歌黄金时期,与那个年代的精神特征也很有关系。看着电视上放出当年的老照片,男孩们都朝气蓬勃一副敢当天下重任的坚定,女孩们多是眼神清澈,笑容温婉。那种神情,与现在的娱乐圈是截然不同的,那种带着许多希望和梦想的干净和清纯。我想,许多人怀念民歌时代,并不仅仅是在怀念自己逝去的青春,生活静好便无需靠缅怀过去来满足自己。怀念民歌时代,更多的是怀念当年的那种希望,那种提到未来便会两眼放光的一往无前。蔡琴站在台上说,经历歌坛这么多年,看了多少次改朝换代,觉得只有民歌时代的那些歌手可以交朋友。现在的歌坛多了太多浮躁,功利心太重,失去了最珍贵的真诚。
民歌三十演唱会的主持人是陶晓清,一个差不多60的女人。整个晚会三个多小时,她始终是一袭黑裙,只是偶尔换条披肩,很像民歌的风格般简单但却充满内容。陶晓清雍雅从容的主持着晚会,述说民歌的历史,介绍每一位歌者。作为民歌界的大姐大,陶晓清说起民歌时的语气是自豪骄傲的,因为那样单纯又璀璨的年代不会重来。演唱会现场来了许多的民歌时代的重要人物,包括金韵奖金钟奖的创始人,许多优秀的词曲作者,连大师李泰祥都来了。李泰祥颤颤微微,身体状况很不好,眼睛却始终十分有神且专注,想来,这场演唱会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回忆。
演唱会是施孝荣开场。
接下来是黄大诚的《今山古道》,黄的歌与施的歌风格类似,但都不是我很喜欢的雄壮型。黄大诚在马兆竣纪念音乐会上也有出现,这场演唱会再次看到,格外亲切。
第一个出场的女歌手是范广慧,她唱的是《再别康桥》,我曾经在自己的博客上专门写帖子推荐过此歌,不过当时放的是万芳的翻唱版,这首曲子写的很优美,配着徐志摩的词,说不出的美好意境。
包圣美也回来了,听过她的许多歌,《捉泥鳅》《看我听我》等等,曾经想着,这样清纯干净的声音该是什么样的女孩才有的呢,这次终于见到了。她长的并不美丽,带着眼镜,嗓音却还依旧美好。
李建复在台上唱着龙的传人,把台下的候德建喊上来了,两人一起唱。候德建说,我们有多久没唱这首歌了,二十年了吧,政治不正确啊。想想台湾的政局变换,连唱歌都要小心。龙的传人里有句歌词“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在演唱会上改成了“四面楚歌是洋人的剑”。陶晓清介绍说,最初的歌词是洋人的剑,因为这首是写八国联军时代的,但在政审的时候为了外交被要求改成。候德建说,从今以后这首歌的歌词就改回去了。这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个插曲。
叶佳修弹着吉他唱《乡间的小路》,这首从小听到大的歌,现在听来依旧好听。潘安邦唱着《外婆的澎湖弯》,小时候春节晚会看潘安邦觉得很帅啊,现在却不觉得了。我一直以为外婆的澎湖弯原唱不是潘,他只是翻唱,没想到竟然是正主儿。
《春天你来》是周治平在民歌时代唯一的民歌作品,虽然他的成名并不因民歌,但他依旧为能作为一个民歌手演出这首歌曲而开心。这首曲子,民歌风浓郁,虽然原来不怎么熟悉,但一遍听下来便琅琅上口。
民歌时代的开场人杨弦来了,唱着当你余光中10首歌中的一首《江湖上》,说实在,我觉得这首歌真不好听呀。倒是当年十首里的另一首作品《回旋曲》我觉得极好,但这次回旋曲不是由杨弦唱来,而是由殷正洋唱出。这首《回旋曲》万芳也翻唱过,在那整张专辑里,我最喜欢的便是这首和《再别康桥》。
飞碟公司的老板吴楚楚竟然也是民歌手,唱了一首《你的歌》,唱的认真十足。九十年代的飞碟是我最喜爱的唱片公司,出了无数的经典作品,我最爱的小虎队的唱片也是飞碟发行的。当年我放磁带的抽屉打开来,半数磁带带着飞碟的标,那个向上开口带了两个撇的红黑色标志,是我少女时期省吃俭用的动力。
胡德夫的钢琴很好,人也非常绅士,虽然老了胖了,但是他总是给我很绅士的感觉。他的歌我听的很少,但在演唱会那么多歌手里,他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当年和他一起出版《我们的歌》的杨祖君,是一个爱国女青年,在演唱会上都唱《美丽岛》,看着杨祖君的表情,我觉得其实她还很年轻。
演唱会里,我最喜欢的环节便是二重唱环节。金韵奖里我最爱的那些歌曲,大部分都是二重唱,这次来了四组二重唱,有唱《如果》的施碧梧、邰肇玫,唱《秋蝉》的杨芳仪、徐晓菁,唱《爱的真谛》的林佳容、许淑娟,还有大家都很熟悉的南方二重唱。不过南方二重唱这次唱的不是自己的作品,而是《梦田》,其实南方的《相依相守》《细说从头》等也都是非常经典的二重唱歌曲。这些二重唱都是声线优美,和声协调,风格轻快,色彩明亮,十分积极。
马兆竣,这颗现在天上最胖的星,在2005年还很快乐的在唱歌,他唱的是自己的第一首作品《微风往事》,早晨的微风我们向远处出发中,往事如烟不要回首。晨雾弥漫中音乐在我心里响起,幕已开启别再忧愁。谁知我心中何去何从,谁令我感动远离伤痛。早晨的微风在心中,晨雾弥漫中多感动,不回首别再忧愁。在场观众都站了起来和他一起唱这首歌,这首马兆骏17岁时写的歌,全场大合唱的感觉很好。马兆竣的这场演出可能是他生前最后一段时间的演出中最成功的一次,所以在他的纪念演唱会上,结束时便是放的这场演唱会的录像。两场演唱会连着看,尤为的感慨,人生无常,所以要做好眼下的每一件事,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马兆竣还和王新莲,马宜中一起唱了《风中的早晨》,马宜中在马兆竣的纪念演唱会还提到了这次演出,她说,民歌三十年的时候她不敢上台,因为她的嗓子哑了,怕大家失望。马兆骏劝她,这是一个大party,大家都是来玩的,你别紧张,我陪你一起唱。所以,民歌三十年的《风中的早晨》,不仅仅是女声二重唱,还多了一颗胖星星。
木吉他合唱团,这个老牌合唱团,团员里最有名的成员,就是李宗盛,其实还有一个很有名的音乐人陈秀男,他也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传作人。李宗盛很能说,一副老顽童模样,想想他那些犀利的洞穿女性心理的歌词,很难想象是这样一个活泼的人写出来的。木吉他的歌我收的并不多,只是买过一张精选集的CD,在我随身听里听了好多遍,所以演唱会上他们演唱的几首歌曲我都非常熟悉。《散场电影》是他们的代表作,也是马兆骏的作品,所以在马兆骏音乐会上,他们原班人马出现,又唱了一次这首歌。
演唱会上,郑怡和齐豫没有来,非常可惜。郑怡的月琴由曲作者苏来演绎,苏来唱的也别有味道,没有让我失望。想来曲作者对于歌曲还是有着一定理解的。苏来说,他收到这首歌词后,如有神助帮,拿起吉他一气呵成写出这首曲子,一共就花了5分钟。写完,他知道,这是首可以传世的好歌。他这辈子就如有神助过这么一次,但这一次已经足够!
齐豫的两首歌,一首《走在雨中》由万芳唱出,万芳是民歌的狂热粉丝。九十年代出过两张我非常喜欢的民歌翻唱专辑,一张是孟庭苇的《往事》另一张便是万芳的《答案》。孟庭苇的那张影响力还不错,《白纱窗的女孩》《往事》许多人只知道孟庭苇版本却不知道原唱是谁。但万芳这张编曲过于高雅,所以影响力不大,但这张专辑质量其实是很高的,是我的心水珍藏专辑之一。万芳演唱的《走在雨中》我感觉太费力了,毕竟齐豫的空灵是别人无法模仿的。万芳的唱功虽好,但跟齐豫比来,还是显得失色了些。
齐豫的《橄榄树》由徐景淳来演出,徐景淳的唱功也很了得,橄榄树唱的很不错。但最让我觉得惊讶的不是她把橄榄树唱的这么好,而是她的大胆。她站在台上,对着李泰祥唱出当年初遇时的歌:我们相遇时,你已四十七,我已二十三,相遇的正是时候。台上的徐景淳鞠躬说着感谢的场面话,台下的李泰祥眼睛闪闪发亮着,在那消瘦的脸颊上。我想,若不是心动,是写不出这句歌词的。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包含了太多内容。只是,时光流逝,当年的少女现在也已四十七,当年风度翩翩的才华男子,现在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当年轰轰烈烈也罢,百般纠结也罢,现在都跟民歌一样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只能在偶尔的时候拿来缅怀和纪念一把。
李泰祥系列过后是梁弘志系列,在音乐成就上,梁比不过李,但是天上的人最大,所以梁的系列更压轴。梁弘志作品由friends合唱团来演唱,曲目里的《请跟我来》我一直认为该算是流行音乐,不算是民歌,但后来一想,到底民歌和流行音乐的界限在哪里呢?其实界限是很模糊的,歌好最重要。
压轴的是蔡琴,她真是大姐大,不论说话也罢,调动气氛也罢,都是一流高手,更何况她的演唱是无可挑剔的完美。演出的时候,她虽然重感冒,但却依旧十分出色的为晚会划下了一个句号,而且是非常高潮的句号。最后的时候,所有的歌手都出来合唱,在舞台上,在观众席上,歌手们站在了观众中间,所有的人都在放声歌唱,歌唱那美好的年代,舍不得离去。如果我在现场,我也会舍不得离去,舍不得这里的气氛,舍不得这里的真诚。
DVD里带了演唱会花絮,看到那些歌手们在庆功聚会上,没有观众,他们依旧唱的那么动情那么开心,我相信,这些歌者是真正热爱音乐的歌者。
仍是异乡人 豆瓣
8.0 (22 个评分) 李剑青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7年7月24日 出版发行: StreetVoice
从很久之前开始,李剑青就是一个传奇的名字。
他的作品在网络上流传,他作为演出嘉宾的表演片段,看过的人都留下来很深的印象。多年前发表的一曲《匆匆》,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以一种不像流行音乐的姿态,安然沉淀在人们的心里。
很多人都很好奇他什么时候会发表更多的作品?会是什么样的作品?他怎么都不急?这些年来,当所有人都期盼他的才华绽放的时候,他看起来依然沉静,不疾不徐。
终于,2017年7月24日,这张期盼已久的作品,定名为『仍是异乡人』,进行全网发行。
针对这个众人期盼的作品,制作人李宗盛是这么说的:
『我们并没有想着怎么样去打动人,我们甚至没有预想发片这个事,我们甚至不能说是在精雕细琢,我们只是想要探索一个方向,想要探索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平凡人的处境,想要为他们,用文学的笔触,说出他们的故事,就自然的走到了这里』。
这不是一张一般定义下的流行音乐唱片,却是属于更多人的歌。
这不是一个有关情爱的故事,却用情更深。
是音乐家与诗人们献给平凡人的叙事诗
『只有诗人的眼睛,会看见身边匆匆的路人,好奇他们的故事,为他们写成词。
只有音乐人的耳朵,会听见每一个路人心里的,隐藏的哀伤,把他们写成歌。』
——在『仍是异乡人』作品集第一首对外推出的新作《出城》的文案中,有着上述的文字。诗人和音乐人的合作,一起写下这个时代的歌。
“乡愁”,是一个太多人表述过的主题,但是在流行音乐中,这样的主题通常会被直白的方式表绘,创作者个人的处境和感情鲜明的存在其中,自然流露的伤感与喟叹。然而李宗盛和李剑青则想用更文学性的叙事方式,描绘出大时代下,平凡人的面容。区别于创作者个人化的情感表露,在剑青的作品中,他们更希望通过更文学性的音乐美学表达,让每一个平凡的人都能在其中看见自己的身影,感觉这是自己的故事。
分租房每月三百,紧挨著烟囱
睡裡厢的姓李,名字叫双喜,是我的二房东
儘管日子过得很窘,他都能从容
只是有次年前,残摩给收了,急得他要发疯
——《匆匆》
在本张2017EP中,除了收录有《匆匆》2017新版本,还有特别版的“念白版”《匆匆》,听来会是另一番令人动容的体验。
来来往往寻常旧日的街坊 山居岁月遗忘了时光
一次路过稍解游子半生惆怅 著色了苍白想像
电视里放着京剧 青衣的一句婉转念白
我正在思念于你 不想你就回来了 不想你就回来了
——《出城》
这首在微博上点阅率超过两千万次的作品,MV由剑青的好友拍摄,真实的桂林、剑青的家庭……音乐创作过程其实在歌词与乐句中经过多次调整,才有现在听见的样貌。
又几次 梦见自己
终于回去 却歇斯底里
逢人就大声说委屈
——《平凡故事》
这首歌的MV透过《生活》杂志图片总监、摄影师马岭先生的协助策划,邀请到了黎晓亮先生(北京)、张海儿先生(广州)以及木格先生(成都)三位摄影家的作品,和音乐、歌词在MV中说出同样的『平凡故事』。异乡是一个巨大的课题,李宗盛希望不只是音乐来表述,而期待是一个时代共同的创作。
上面三首作品,都是由李宗盛作词,李剑青谱曲。
而他们也遍寻诗篇佳作作,包括了诗人蓝蓝的《姥姥》、诗人严彬的《在家乡》、诗人公路的《不变的事》,创作了下面三首至情至深的作品:
听我这么说
你就会微笑着坐在葫芦架下盘起那条童年时我枕过整整一生的瘸腿
——《姥姥》(歌词来自诗人蓝蓝诗作《姥姥》)
剑青的姥姥,也是因患腿疾而行动不变,因此看到这首诗的时候,非常感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姥姥,也许并无腿疾,但都有存于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关于她的记忆。
旧大巴将你从城里往乡下送
泥雾越来越重 房子越来越散
行道树代替路灯 指引你回家
吃饭的桌子上 灰蝇在飞
——《在家乡》(歌词来自诗人严彬诗作《在家乡》)
歌曲中,李宗盛在其中的副歌,加上了这么一段:
『你的思念 是久治不愈顽疾
你的乡音 如母亲给的胎记
归来吧 游子 功名沉浮 不必提 稚志初衷 别忘记』)
有首歌 听前奏响起 如同从前又死了一次 这是不变的事
有个人 听见她名字 就让心跳骤停了一次 这是不变的事
——《不变的事》(歌词来自诗人公路诗作《不变的事》
说起来这是作品集中唯一的情歌。但是当我们回忆不变的事的时候,很多外在的环境,其实已然改变。有人说,这些歌这么沧桑,适合剑青唱嘛。剑青说,因为我的心是温暖的,所以,我觉得这些歌并不沧桑,而是温暖的。
在摘取的歌词片段中,我们仿佛看见了一帧一帧的黑白照片,许多黝黑的脸庞,站在无人的荒地,我们也看见自己,站在通往家乡和大都市的交叉路口,迷惑着自己真心想要什么。我们如果是一个漂泊的游子,也许会在这里,感觉到有人说出了我的故事。有人了解,有人倾听,有人说出来,也许可以带来巨大的安慰。李宗盛和李剑青,在为这个时代平凡的面容绘制出一幅图像,是经常被忽视的,也因此弥足珍贵。
我是海雅谷慕 苹果音乐 豆瓣 Spotify
8.3 (92 个评分) 张震岳 类型: 国语流行 / 音乐 / 国际流行
发布日期 2013年7月5日
《我是海雅谷慕》中,没有了那个过去唱片公司打造的偶像明星或不羁浪子,只有一位直白恳切的平凡人,他在一首歌里唱到,“我不是明星/所以我不喜欢签名/只是唱歌有人听”。

2014 年金曲奖颁奖礼上,《我是海雅谷慕》拿下“最佳国语专辑奖”,40 岁的张震岳穿上了阿美族传统服饰,一番感言:“因为你踏踏实实地踩在这片土地上面,你才能感觉到你要的是什么、你活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东西。”流行偶像、叛逆摇滚、电音 DJ 的经历后,他加入了超级乐队“纵贯线”。虽然和李宗盛、罗大佑、周华健组建的这支乐队仅存在了一年半,但紧张的巡演还是让张震岳感到疲累。他花了许多时间找回生活步调,去爬山冲浪,这些都成了《我是海雅谷慕》返璞归真的灵感。当年的专辑文案写着:“你有自己原来的名字,不要忘了,你是属于山与海之间的灵魂。”张震岳不仅在此时恢复了阿美人本名 Ayal Komod,也在清新率真的乐声中唱出发自内心的生活感观。

在这之前,除了零星几首歌外,张震岳的音乐并不常展露他的阿美族身份,到了《我是海雅谷慕》,他没有追随以族语创作、改编古谣的趋势,更多的是把这种精神内化在擅长的流行乐中:他的生活理念体现在《破吉他》和《我家门前有大海》,世态观察放进《走慢一点点》与《上班下班》,而《跑车与坦克》《别哭小女孩》,这两首心系和平与环保的有分量的作品,拉阔了一个创作歌手的眼界和责任感。

在《我是海雅谷慕》之后,张震岳继续“转型”,参加综艺,踏上 Hip-Hop 之旅,但从他在社交媒体上的留言中能看出,他的心境依然没有离开《我是海雅谷慕》和 Ayal Komod,一份经历之后的成熟,一直在那儿。
北京的冬天 豆瓣 豆瓣
8.3 (85 个评分) 老狼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7年2月8日 出版发行: 广州音像出版社
直在精心准备自己的全新大碟,老狼从2006年年末就已经进入了唱片的最后冲刺阶段。2007年的开年,一向要求精益求精的老狼,终于交出了新唱片的首支主打单曲《北京的冬天》,并于今天开始通过“中国歌曲排行榜”在全国首播,也预示着其2007年同名个人大碟《北京的冬天》即将上市。
2006年不知为什么过得很快,快得感觉一瞬间就从年初走到了年末。2007年来的就这样突然而匆忙,一切似乎还没有准备好,一切又似乎充满希望。
这个冬天没有想象的寒冷,虽然时不时大雾弥漫,但隔三差五的艳阳天,还是让人不禁爱上冬天,尤其是北京的冬天,温暖的阳光和刺骨的寒风,这种极大的反差时常让人恍惚。终于,在新年快来的时候,北京下雪了。而在飘着雪花的2006的最后的日子里,老狼终于和他的《北京的冬天》做好了准备,回到了大家的视线中。
“北京的冬天”,这是久别的老狼带来的第一首作品,也是即将在2月上市的老狼的全新大碟《北京的冬天》的同名单曲。这是一首温暖的歌曲,也是一首温暖中还让人觉得有一些伤感的歌曲。没有太多的花哨的东西可表述,也不想去阐述所谓如今音乐在流行什么,音乐本身的魅力就是在你听到的时候能迅速的触动你,让你在别人的歌声中寻找自己的故事,在别人的旋律里唱自己的歌。这应该也是我们在这个变化太快的世界中,一种平静的回归吧。
北京的冬天,我们都偶尔会寂寞,或者常常寂寞;北京的冬天,我们需要相互鼓励,需要别人也需要自己给一点点温暖;北京的冬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更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一种说不清的情绪。
北京的冬天,老狼准备好了,他带着他的音乐,他温暖的声音回来了。
2019年1月24日 听过
想把我唱给你听;还有听了十多年的情人劫,最早还是在爱国者MP3上听的。
华语 民谣
恋恋风尘 豆瓣 豆瓣
9.2 (96 个评分) 老狼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上海声像出版社
我们有没有可能回到从前
你给了我很多快乐,
我想为你做些事,
在夜深的时候和你在一起,
分享一杯清水和一种声音。
——于是风行
一个和超常儿童一起玩儿的游戏
风行是我们的名字
名字是一个符号
符号是一只会唱歌的眼睛
眼睛里有你的影子
影子在有光线的地方跳舞
跳舞的时候感到自由
自由是孩子的梦想
梦想象风一样行走
于是文案——
按照常规,我应该为这张唱片的出版写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比如“你所听到的是老狼的第一张个人专辑,里面有几首很好听的歌。老狼是一个挺可爱又很浪漫的人,有 一间乱糟糟的屋子……”也许是该这样写吧?
可是我一直没能使自己有一份规矩整齐的心情。
老狼的新书架上摆着一只难看的电子钟,上面是呆头呆脑的数字:4:40。窗外漆黑,隐约可以闻到豆浆油饼的味道。
小茂和老狼在我身旁身后不停地走动、说话、喝水、听音乐。桌子上堆满水杯、磁带、饼干和纸,没有写字的地方。在今天之前,大多数关于《恋恋风尘》和风行音乐工作室的文字都是这样记录下来的,我不知道明天的事。
于是录音——
去年夏天,我就和小茂一起,兴致勃勃地钻进位于北京东郊一所普通中学内的录音棚,开始我第一张专辑的录音。我的工作是制作助理:订饭、接乐手、换母带,还有唱歌。可是我一直没有机会让人听到那些歌曲。一年后的今天,关于这张唱片,已经有了很多的变化:曲目、配器、乐手、录音师等等等等。没有离开的是我的歌声和你的耳朵。(制作助理:老狼)
《恋恋风尘》和这张唱片里面其它的歌,都是在今年初春录音完成的。那个时候天气还冷,我们都穿着棉衣。在录音的间隙,冲咖啡、喝热水、打情人电话、吃小茂热情推荐的新鲜奶油曲奇、去一间充斥着巨大噪音的空调机房休息、吸烟、聊我们各自喜爱的音乐、电影和人。每天如此,从下午到深夜。窗外耀眼的霓虹灯闪烁不停。
后来,录音带上的记录渐渐多了,从一把孤单的吉它到贝司、鼓、弦乐、钢琴,还有好多,直到加进了老狼的歌声。当耳朵里的音乐越来越完整,分不清是音乐还是春天,使我们感到越来越温暖。
華人公寓 豆瓣 Spotify
8.9 (26 个评分) 陳昇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20日 出版发行: 滾石唱片
陳昇的流浪日記第四部曲,是一趟在時間裡的流浪,一場旅人與自己的對話。
經過首部曲《麗江的春天》、二部曲《家在北極村》、三部曲《延安的秋天》,流浪日記走過了11年,來到第四部曲《華人公寓》,昇哥笑著說,原來想寫島與海的故事,海很遠很遠,就像遠去的夢想、愛情、親情一樣,但不知不覺寫著寫著,歌曲更像是串成了一段時間的旅行,有著由北海道到福島、青島、台灣、柬埔寨的故事輪廓,從遙想的過去直到現在,所有的情感,都承載在這片時間的大海裡;流浪,本來就沒有一定要去的地方,流浪,就是去你想去的地方。
「旅行,是一種生命出走的方式,若它是一種需要反覆練習的運動,我去了好多地方,那些我真實到過的國度,以及那些不存在的地方,我都去過。」
__時間旅人 陳昇
走遍了全世界,內心回歸原始
專輯封面映照心境的純粹狀態
自問最難解的人生最初習題
當初那些夢想,都成真了嗎?
而那些夢想,有沒有欺騙你
《華人公寓》這張作品,像是回歸到內心最原始的狀態,人生最難也最純粹的就是,從豐厚閱歷中的複雜思緒,重新檢視自己的初衷,創作,就是對人生最赤裸的告解。在歲月的縫隙間,隨時都被我們存留一些東西,這些作品、記憶與感觸的意義,這些對過去的想望,是不是已然實現?伴隨著對未來的期待,是不是仍能以此為基根,值得繼續建構下去?
這樣純粹的心境同時也呼應在封面的意象,裸身的女人在二個波浪中間得到了一個縫隙,於是把不需要添在身上的顏色和衣物都拋棄了,我的身體承載著我的夢,我的夢沒有了翅膀,然而我的夢,真的是這樣嗎?於是把自己捲縮成一個在母親懷裡的孩子,決心在離開這個細縫的時候,來詢問我的夢想究竟有沒有說謊,是否曾被盲目的追逐騙了?或是我的夢是不是長了翅膀,飛翔去了遠方。極富詩意的影像浮現抽象自省的藝術言語,人生的潮汐,因我們源源不絕的生命引力而綿延衍生絕美之地。
《華人公寓》30周年巡迴演唱會 八月開跑
時間旅人陳昇,唱起一個又一個過客留下的故事
最無法定義的迷人角色,用自由書寫生命的流浪遊記
陳昇在出道30周年之際,即將舉辦《華人公寓》巡迴演唱會,這是一座收留著所有時光裡的流浪者的奇特之所,停歇的旅人身上總夾帶複雜的氣味,所有疑難雜症、所有好事壞事、所有無法複製的人生,這30年看盡了的悲歡離合,有一些無奈,而自己也身在其中。
在時間流浪的人生旅程中,人們喜歡著自己,卻也同時厭惡自己,想丟開一切習慣的姿態,卻在放逐間依戀熟悉風景帶來的安心,人,就是如此矛盾的存在啊,也因此可惡又可愛。生命過程積累著矛盾同時豢養的強壯與柔軟,這些促使著我們前進的每一個步伐,拼湊著流浪的真義,那些過去未曾了解的尋找,在此刻有了新的意義。
用知識所認識的世界,是有限的;而當我們願意無懼探索人生前方的未知,巨大的時間海浪才能帶領我們體認,想像的世界,無限美妙,不論即將襲來的是,痛楚或者愉悅。當我們沒有了感覺,能到達的地方就是有限的;當我們給予心與身體自由,這個世界,沒有邊界。
歌曲介紹
01. 《華人公寓》
華人公寓是時間旅人的居所,藏的都是心事,藏不住秘密。
陳昇獨特氣味的民謠搖滾,這個在時間裡流浪的旅人說,時間沒能把我們沖散,倒是蓋起了一座看盡相遇與別離的華人公寓。人生沒有真正的秘密,只有一個又一個被過客留下的故事,時間還在遠方,那些折騰人的愛恨情仇就還在繼續。旅人,從來沒停下過腳步,而我們也還不想知道故事的結尾是什麼。
60歲的人生還是充滿矛盾,因為這個世界仍不那麼好混,用情至深的人,生命總是輕描淡寫地說;面無表情的人,不讓人發現他也會在夜裡哭泣。
02. 《遙》
我的夢沒有翅膀,我的夢不會說謊,畫一個小小的圈,你已不在裡面。
另外一首能代表整張專輯心境的歌曲《遙》,這是三年前由PiA吳蓓雅獻聲,與昇哥合唱的動人小品,前奏收錄海浪拍打岸邊的環境音,接著響起溫柔卻帶著悲傷音色的小提琴琴聲,甜美女孩和老男人分別與夢想的喃喃對話,年輕時的夢想長著翅膀,能帶我去任何地方,深怕夢想丟失了,我們畫了個圈把它放在自己的身邊,一轉眼,身軀老去了,而夢想你可還在?是否一切如當初那樣純粹美好?
03. 《紫月亮》
斜陽下迤邐紫色的月亮,誰都無法從彼此的身影中走開
這個世界上許多人的心中,都有著一個思念卻不會再見的人。無法說出的想念,就寫成曲唱成歌吧,把「我愛你」寫成只有你能讀懂的詩。「紫月亮」是僅能在夢境出現的月亮,朦朧微光的淡紫色,寄託某人的懷念與悲傷,若你在哪個城市安靜地望見了紫月亮,願你也能想起我。
04. 《粉紅色假期》
夢幻可口的粉紅色假期,一曲快樂!解救你黏膩又苦悶的夏天!
這是一首給苦悶上班族的夏日歡樂主題曲!看見「夏天、海、度假、戀愛」關鍵字,咬緊的牙關也忍不住笑了,心頭放鬆鬆,有苦也要有樂,才是人生的滋味啊~
粉紅色的假期,粉紅色的飛機,粉紅色的戀愛泡泡,獻上陳昇今年的夏季伴手禮。給無色又熱得讓人快失去生氣的都市,添上夢幻可口的色彩。
05. 《薯條兒》
我不要變成長得一模一樣的薯條,我土雖土但可是有個性的土豆!
隨性敘事的口吻,帶著趣味想像的戲謔,土豆也要驗明正身,拒絕成為企業加工廠的產品;另一方面投射現代社會普世價值觀的審美,當下流行的盲目追隨、教育制度的刻板僵化,失去了生命本來應該要有的多面色彩與幽默想像力。
06. 《切諾比星空》
一張來自東京的明信片,照片上面是切諾比核爆前一秒的星空
空靈優美的電子合成樂響起,淒美沉緩帶著些許冷風裡的暖意,哀傷的歌唱著,人類世界最沉重的那一天,至今多數人們可能都還無法學得教訓。悼念因人類的自私而離去的靈魂,切諾比的星空已在核爆的那一瞬間,消失西沈,在那裡僅存的生物,只能與死亡溫存。而離台灣最近的日本福島,也正在同樣的命運裡與生命搏鬥,再看向台灣自己,這首《切諾比星空》傳達著人類社會反核議題最沉痛的堅決,人們不要成為製造怪物的怪物。
07. 《短歌三葉草》
幸運草與浦公英的相遇故事,真正的幸福是什麼,很難說。
歌曲裡的浦公英象徵著,每個人都想追求幸福,我們懷抱著很大的夢想,嚮往著遠方的希望,卻忘了身邊值得珍惜的重要人事物,與那個找尋過程中已然是身處幸運的自己。生命的所有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平凡,都不凡。而那棵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的三葉草,知足快樂的日常,已經非常幸運。清澈悠揚憂傷的歌聲,餘韻不絕。
08. 《愚人之詩》
別的沒有,最會幽默自己。
世界上聰明的人太多,我只想當隻快樂展翅的小鳥,就好;勵志的歌太多,激情走了音你可別笑我,就好;資訊時代消息流動得太快,不要羨慕異地生活卻忘了手中自己已幫自己努力爭得的幸福,就好。
懷舊的敘事鋼琴旋律,加入演唱者的激情演出,讓人不禁噗哧大笑,笑出來比較健康,但小心閃到腰!認真的生活,不管你活得聰明,還是活得傻,冷暖自知,都有各自的辛苦與快樂。
09. 《逃離柬埔寨》
美麗的公主妳就饒了我吧,湄公河風景太美我會迷失在Cambodia
昇哥這幾年心心念念柬埔寨這個擁有神秘風情的國家,在寫歌之際也先瞭解了一番柬埔寨的民俗、自然、社會、國家背景,更去了一趟當地單車旅行。每個美麗國家的背後總有她的身不由己,人文景觀保持原始風貌的背後,也存在著不可違抗的社會問題;反觀看看自己家園後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難解的習題。歌詞以詼諧奇想的散文形式,誇張口吻敘述著所見所聞,情節緊湊、趣味橫生。
10. 《心情好的每一天》
心情好的每一天,當我不會再想到你
作為專輯曲目的最後一首歌,裡面巧妙安排PiA吳蓓雅不同於三年前錄製《遙》的歌聲,從稚嫩到成熟,從懷抱夢想的懵懂到略知夢想的距離,在人生不停的時間軌跡,不同的心境在聲線上有著不同表現力。昇哥在作品裡向來不求完美精準,但關於人心變化、感觸溫度、天候濕度卻總拿捏得分毫不差,揉捏成性格迷人的故事。《心情好的每一天》不諱言提及死亡,死去的人對活著的人說,若你來看我,帶酒來就好不要帶花,即使進了墳墓仍痛快灑脫的過;越是了解時間洪流下的日常即是無常,骨子裡的浪漫就永遠不死。
燕返 豆瓣
8.2 (24 个评分) 燕池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7年7月3日 出版发行: 独立发行
燕池第二张录音室专辑《燕返》,共收录创作于2015-2016年的九首原创曲目,由燕池担任制作人并负责全部曲目的作曲和编曲。
“一曲新词酒一杯,似曾相识燕归来”。相比于首张专辑《燕歌行》,《燕返》的创作思路更加不拘一格,曲目风格也更为多元。
《燕返》专辑曲目与制作人员一览
制作团队
制作人:燕池
出品人:楚青 | 燕池
监制/统筹:楚青
录音室:Tweak Tone Labs
专辑混音师:周天澈
专辑录音师:谢嘉宁
编曲 | MIDI Program:燕池
母带工程:韩冬
装帧设计:谭国剑
责任编辑:薛淼
视觉总监:燕池
专辑曲目
1 《岩流》
“海洋有岸,心河泱泱。
积石成岩,流则不荒。”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楚青
2 《渡歌》
“用舍有时,行藏在我。”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苏轼
3 《游戏》
“刻一支乌木笺,结一段金玉缘。”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陈笑成
4 《棋曲》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称何处有亏成。”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白居易 王安石 彭氏
5 《战》
“摔倒后,只剩下渴。”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楚青
6 《东流水》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晏殊 郑谷 鱼玄机
7 《好歹》
“爱与恨举案齐眉,你共我兵马刀枪。”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陈笑成
8 《半身》
“我是枯藤老树,等你清风一地。”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张庙
9 《一》
“一琴一曲,一期一许。”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燕池
知非 豆瓣
7.8 (21 个评分) 谢春花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treetVoice
“疯言乱语笑声美,暗潮涌动但知非。”
《知非》
——谢春花
2017 如约而至
但凡是生活在人间,每个人都会有烟火气。也正是因为有烟有火,才会有诗情画意。这是一张汇集了喜怒哀乐的专辑,九首歌里,有起伏波动的情感,也有闲适安然的吟唱。正如生活,有幸福与痛苦无聊并存着,但无论哪一点都是不可或缺的。正是这些不同的的片段,组成了生活,立体的,丰满的生活。也正是这些不同的情绪,造就了人本身。
《雀斑少女》
痴情如斯,满心欢喜,良人回首,可否为她着迷?
《远辰落身旁》
月暗惜光响,涓涓心事淌。你是珍宝,是世间万物最绮丽的星辰。
《心空空》
是空洞幻想,是荒芜梦境,是漫长拉锯,是过往爱人,最着迷也最汹涌。
《只道寻常》
离别时只道当时习惯,难聚后惊觉人生苦短。
《我一定会爱上你》
江河湖海,四季轮转。不论你在他方,都是最美风光。
《俗人言》
酒池肉林,快活逍遥;举杯对影,插翅难逃。
《妄为》
粗布或绸缎,不及你一颦一笑,留连脑海,徘徊心头。
《即便最了然》
若再予我走一回,前路或否有你相伴?
《唱不了一首欢乐的歌》
救不起一艘沉船,等不回一个离人。唱得了这首轻快的歌,却无法再拥有你。
2017年12月29日 听过
从一首《借我》喜欢上这个妹子了。不得不说歌手如果声音特别有辨识度是老天赏饭吃。
华语 民谣
无法长大 豆瓣
7.2 (68 个评分) 赵雷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6年12月30日 出版发行: 好有感覺音樂
—— 見素抱樸 不忘初心
聽完《無法長大》這張專輯,總會思考一個問題:成長的意義是什麼呢?是不再帶著稜角和刺直面世界?是對所有不公平和潛規則妥協?還是一路走一路尋找最初的感動?這些零碎的定義,看起來都不足以闡述成長。而趙這張專輯,似乎也在尋找著答案…
《無法長大》共收錄了10支單曲,所有詞曲仍由趙雷自己全部包辦,如果你仔細聽,會發現唱片中有很多特別的音效:家裡的舊電視、微信的語音條,甚至有電磁爐的提示聲等等。它們都來自真真切切的生活,這大概也是趙雷在用音樂傳遞出的內容:音樂來源於生活,也在詮釋著生活。
低頭撫琴,趙雷用一個仍保有純粹童真的孩子視角在歌唱。他的旋律里,有「人和人總是有差距,日子里總要遇難題」的現實,有至今難忘的暮色中的回眸,有「再見北京」中揮別過去的自己,也有「想過平常人的生活,慾望請忽視脆弱的我」的慨然。
站在30歲人生分水嶺上的趙雷,相比《趙小雷》的隨性灑脫和《吉姆餐廳》的寓意深刻,在《無法長大》這張專輯里,他愈見成熟和沈穩,可見獨自闖蕩多年,歲月到底還是有所饋贈。這種「沈穩」和「無法長大」並不衝突,前者是生活經驗的累積,而後者,則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體悟。
在人世間行走,一路風雨兼程,途中總會遇見些什麼。忽然慶幸有趙雷這樣的歌手,始終遠離人群,靜靜地給你唱歌。用難能可貴的赤誠跟你講他音樂里的離別,孤獨和成年人奔向社會必須面對的種種現實。它們偶爾擊中你,也時時刻刻提醒著你,要記得來時路上的自己啊。
誰不是一路走,一路丟棄,再一路拾起呢? 想起紀伯倫的一句詩,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我們為什麼出發。
猎户星座 豆瓣
8.4 (192 个评分) 朴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7年4月30日 出版发行: 不晚音乐工作室
有本书这样描述煤的形成。有些树木凋落了,被埋在地下,漫长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经受着强烈的外力挤压,最终变成了煤。而另一些树,被埋在更深的地方,经历了更漫长的时间和更剧烈的挤压。他们变成了钻石。
我没以为我是钻石,或是什么大天才临世。我还没那么狂妄。我的心智基本成熟。我相信这唱片是一粒煤。我为此而荣幸。尤其是在这个遍地塑料制品,缺少基本的爱和耐心的年代。我想我经受过那些挤压,坚持了下来,我没有回避那些痛苦。于是,我不用刻意做什么,他们都会释放在音乐里。是的,我在写歌时,在编曲时,感觉到了他们。他们都在那儿。我知道,我等了10年,就是在等这些时刻。
我不是一个自觉的人,如果重来一次,我也未必有勇气把这些年的遭遇再经历一遍。一切都是老天爷的安排。他如此慷慨,给予了厄运病痛曲折。我想,我还会继续做音乐,但也许我不会再有一张情感这么强烈的唱片了。
半年前,写过一个消失了的weibo,想叙述一下当时的处境。那时,倒计时已开始,眼前是一张无从下手的不如意的唱片,和一堆刚数清字数又不知所云的歌词。weibo的结尾是这样的:每次,一想到,可能再也找不到那个最好的,就会一下焦躁起来,陷入失控。但又想到,这的确就是目前的我自己,便心安了一些。
--- 朴树
STAFF
词曲lyrics & music :朴树
(《平凡之路》词:朴树 / 韩寒)
制作人 producer:朴树
(《在木星》《Forever Young》Producer:Cass Love / Eliot James / 朴树)
联合制作人co-producer:张亚东 / 泊宁
配唱联合制作人 Vocal co-producer:卢楠
混音 mixed by:颜仲坤 / 张亚东
人声录音师:卢楠
封面设计 :法满
录音室:Eastcoast / The Bridge / Megawave / 家
封面视觉设计 :法满 / Lens
2017年12月26日 听过
我可能真的不太适合标记专辑,大多数专辑都会对一些歌无感
华语 民谣
如也 豆瓣
8.1 (299 个评分) 陈粒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5年2月2日 出版发行: Self-Released
陈粒 首张专辑 《如也》
没签公司,没有团队,没有包装,单枪匹马,一个人一把琴,每首单曲网络点击都非常火爆,在各个原创音乐排行榜上也常居榜首。在办了四次场场爆满的民谣专场后,陈粒终于发布了自己的首张专辑 《如也》。
“要挣钱,要养家,要过好日子,当时就那个水平,别人也都那么干,限制太多,给钱太少,社会不开明,市场不成熟,都是理由。但今天谁要听这些理由?大家只看结果,任何理由没有,这就是你干的,你的历史。 ”
点开她的豆瓣小站,最显眼的位置永远留给这段话。
“我以为十个听歌的人里面,只有一个人会去看现场。” 陈粒这样对大家说。可事实:第一次办专场:广州站,320人,长沙站350人,武汉站,505人......在即将进行的首专巡演中,前几站的预售票也是出票两小时就售罄,成都站甚至还没发布开售的消息就在两小时内售罄。这对于一个进军民谣不到一年的歌手来说算是相当令人吃惊的好成绩了。
却从没有任何所谓的“偶像包袱”,常和微博上的乐迷欢乐互动,演出空隙里时不时来一段儿“单口相声”,给乐迷签名直接签“老公”二字,时而自黑时而自恋。这一切平易近人的举动,也都让广大乐迷对陈粒好感倍增。
陈粒已发布的单曲,几乎是首首好评。《奇妙能力歌》,诗。《祝星》以爱人的名字命名,直接又美好;《历历万乡》充满江湖气息,大气不失细腻;《性空山》作词绝美,陈粒的独特嗓音更把这首好词演绎得毫无缺憾;《走马》更是简陋的demo版就潦倒了一大片文艺女青年,当然也有直男。
首张专辑《如也》除了录入六首备受好评的已发布单曲之外,陈粒也为乐迷们带来了九首全新单曲,数量质量都堪称良心,却也是水到渠成。九首新歌,仍然一如既往地有她独特的风格,既有对自由的追逐,也有对恋人的渴慕。
2015年3月起,她将带着这张《如也》进行全国大范围的巡演,当她路过你的城市,不妨走进livehouse,听一听这个传说中现场比录音更棒的声音。
实体专辑的设计也跳出常规,值得珍藏。陈粒在微博上承诺,到了演出现场,见专辑就签,追着你给你签。
想被追逐的请前往
算云烟 豆瓣
8.2 (49 个评分) 谢春花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6年6月21日 出版发行: 独立发行
这是95后的谢春花发行的首张创作专辑,收录了这个年轻的独立音乐人对于音乐的特别心境。描述着关于梦境、自我以及不可言说的观念哲学。然而与初版相比,《算云烟》再版在专辑包装上做出了相当大的调整与升级。此外,再版专辑中还收录了由谢春花本人设计与绘制的专辑歌曲明信片,使得其更具收藏价值。
整张专辑用悠扬的曲调与诗意的词作表现了谢春花独特的音乐风格,融合了对生活、对情感与对自身不同的理解与叙述,充分传达出其别具一格的人生态度。正式发行于2016年6月21日,其中收录8首原创曲目,在各大平台上均收获出色反响。同时,《算云烟》全国15城巡演票房高涨,受到歌迷的热烈欢迎。从高中时的一把古典吉他,到大学正式开始创作,将人生经历谱曲写词,把心情唱成歌。如今的优秀成绩也离不开谢春花自身的努力。为了做出更好的音乐,她自学民谣吉他、手鼓、尤克里里、口琴等乐器,并将它们融合到创作中。
歌曲介绍:
1.《茶酒伴》
诗情画意的歌词配上别出心裁的旋律。又一年冬去春来,不如一碗茶相伴。
2.《借我》
热门歌曲,深受歌迷喜爱,标志性的曲调使歌曲极具传唱度。是果决孤勇的傲骨,是安稳平和的姿态。
3.《瞬》
生命如梭,光阴似箭。转瞬之间,那些珍藏血与泪的画面都已不在眼前。
4.《荒岛》
旋律朗朗上口,引人入胜。世界是无边海洋,每个人都是一座荒岛,渴望回音。
5.《还想听你的故事》
年少是场无悔的固执。你的每件平凡小事,都是我的故事。
6.《我从崖边跌落》
看星空辽阔,落惆怅梦魔。殊不知初初相识,已是身倚断崖,背后是无边梦境。
7.《荏苒冬春去》
初春时分,突如其来的大雪引人满心欢喜。与其忧愁已逝的冬日,不如欣赏这场意外的风景。
8.《无终》
专辑终曲。潮落潮涨的往事,皆成空,均是梦一场。
2016年12月27日 听过
某天B站看了一部欧美圈的剪辑,用的背景音乐就是《借我》,好听极了,为了下歌立刻买了网易云的会员。专辑从名字到封面都喜欢,有几首歌太类似,《我从崖边跌落》倒是一个小小的惊喜。
中国 民谣
浓烟下的诗歌电台 豆瓣
7.5 (121 个评分) 陈鸿宇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6年3月1日 出版发行: 独立发行
专辑名字叫做《浓烟下的诗歌电台》,取自专辑里的一首同名歌曲,专辑一共7首歌,由我作曲,词人唐映枫填词,插画师冯渡设计插画。
2015年7月7日正式开始编录混等制作相关的工作,同期开始用创作日记记录专辑的制作进度,希望能在12月31日,也就是第177天的时候能将一张完整的实体专辑呈现到大家面前。
2016年12月27日 听过
听第一遍的时候开得很小声,背景音乐都听不到,听完了心里想“这特么什么鬼,这也能上豆瓣2016年度专辑榜?”开大声了以后又听了两三遍,总算舒坦了。。。多亏女朋友带我认识这位陈鸿宇呀~
中国 民谣
孤岛 豆瓣
6.7 (106 个评分) 马頔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4年11月6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这个秋天,马頔终于带来了他备受期待的首张专辑,来与我们这些领受了相似命运的陌生人,谈论相逢的《孤岛》。
从扎根乡土的农业社会,到变动不居的现代都市,最深刻的改变,大概是陌生人与陌生人的交汇成了司空见惯的日常景象。这无疑是一个互为陌生人的社会,人们被偶然性编织在细密的关系网络中,有家人、朋友和同事,却无以对抗灵魂深处的孤独无依。存在的荒谬感与生俱来,从被抛掷于世间的那天起,我们就在寻找另一个赋予自我以存在意义的人——那个人给予我们爱情,而在相爱之前,每个人都是茫茫人海中漂浮的孤岛。
然而马頔比任何人都清楚,爱情也并非孤独永恒的解药,孤岛一次次相逢又一次次分离,每一次都如地震般激起内心狂暴的海啸,而后在伤痕和废墟上归于短暂的安宁。那些无法安抚的彻骨之痛,被马頔升华为死亡般的宁静之美(《南山南》),或深埋于童话般的隐喻之中(《棺木》),为整张专辑涂上悲戚的底色。悲戚之上,是对于爱情的沧桑况味。开篇的《Intro》即是一封留在桌边的道别信,仿佛在出门前最后一次回望室内的陈设,转身投入更深的孤独。而在下一次相逢之前,且让时光回溯,细细分辨来路上绵延如迷宫的脚印——《最后一次看不见那些人老去》,慢板钢琴与人声的委婉倾诉流露着时间淘洗后的释然,歌名隐含的悖谬色彩却早已道出堪破与放下的困难。“不能远行也不能死去/相依的人啊你在哪里”,入骨哀愁暂作悠然吟唱,转而在之后的《南山南》中得到了更有力度的释放:“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大梦初醒荒唐了这一生”;而当《棺木》后半段陡升八度的人声骤起时,绝望已铺天盖地:“你说,我们的未来/被装进棺材/染不上尘埃”……
似乎“哀而不伤”才更能体现诗与乐的中和之美,但年轻敏感如马頔,并不刻意追求此类优美雅致。马頔要的是至情至性,也并不介意肉体的在场,荷尔蒙不是摇滚乐的专属,《海咪咪小姐》有着相对直白的名字和不算过分含蓄的歌词,曾有人谓“哀莫大于情色”,诚哉斯言。从这首歌开始,专辑暂趋清朗,间或闪现早年校园民谣式的澄明的诗意。“告诉我你爱的歌被谁唱起/歌词里我爱的全是你/我学了你爱的歌被谁听去/忘情的没看见你要离去”(《表》),只有年轻的心才能如此感伤而又如此轻盈。《时间里的》和《切尔西旅馆有没有8310》虽然满是追忆和怅惘,我们却可以从马頔此处尤显清澈与敏感的声线中,读出少年般的幻想和赤诚。
《孤鸟的歌》以清冷幽深的前奏为铺垫,编曲逐渐呈现出开阔的格局,似乎在呼应词作基调上的转向。“总有一天我会变成一只不再垂涎自由的鸟/在你的笼子里陪着你衰老 ”,以爱情为信仰,于未知之境中选择义无反顾,这显然不是一个轻率的决定。马頔不愿永为孤岛,伤痛反而让他坚决——《傲寒》即是他所得到的报偿,作为专辑的压轴曲,这是一首沉郁的诗,一曲浪漫的歌,送给即将与自己厮守终身的女人,也献给最终眷顾了自己的命运。早在《傲寒》的Demo版公布时,便有乐迷说这是他听过的最动人的“求婚歌曲”,但只有歌者马頔才知其甘苦与分量。
《孤岛》的编曲大多由宋冬野《安和桥北》的制作人韦伟(他也是旅行团乐队的键盘手)完成,从《安和桥北》开始,中国乐迷已不再仅从地下\草根\粗粝这样的角度来欣赏民谣,更可以从精雕细琢的制作里去体会歌者的匠心。《孤岛》显然是又一个典范,从吉他、钢琴、手风琴一直到Midi程序与女声和声,丰满的器乐层次之下是苦心孤诣的加减运算和对作品最深刻的理解,马頔的旋律天赋与诗歌才情得到了最完整的保留和呈现。
确实,在乐迷的眼中,马頔首先是一位诗人。深受顾城、海子等八十年代诗人影响的马頔或许并没有做一个诗人的野心,他只是用了诗人般的灵魂和才情将生活淬炼成句,在这个无人读诗的年代,以歌为媒,唱出永不凋零的爱情主题。早逝的海子曾有诗言,“为自己的日子,在自己的脸上留下伤口,因为没有别的一切为我们作证。”(《我,以及其他的证人》)那些如伤口般淋漓而疼痛的歌,也同样是在为青春作证,幸运的是,它们有着更多的知音可以分享。
南山南 豆瓣
7.1 (140 个评分) 马頔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4年9月26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马頔单曲《南山南》正式版首发 诗歌才情与旋律天赋完美融汇
今天的中国独立乐坛,一伙年轻人正愈发引人注目——八零后出生,靠悟性、天分以及荷尔蒙自学成才,又因个人性情和际遇的缘由未登摇滚之贼船;原本各自为阵,逐渐聚义结盟,啸聚社交网络与烧烤摊,Livehouse与露天音乐节,文艺地抒情,却从不掩饰草莽之气,粉丝日众,却从不居高临下自视精英……
对于民谣组织麻油叶和它的创始人马頔而言,这样的描述不算新鲜也不算过誉,但令初识“马老板”的乐迷惊讶的是,他演出不少粉丝无数,却从未有正式音乐出版物问世。当他们兴冲冲打开马老板的音乐人页面,会不幸地发现试听Demo在不久前几乎全数下架;而幸运的是,下架是因为马老板正在录制新专辑。
这首《南山南》已并非新歌,演出现场的大合唱足可说明,就连吉他谱也早就遍布网络。但现在大家所听到的,的确是马頔第一首正式发表的单曲,它在网络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漫长的重录重混和反复打磨,堪为新专辑正式发表前激动人心的前奏。作为马頔的代表作之一,《南山南》是其诗歌才情和旋律天赋的完美融汇,千帆过尽的沧桑感怀被吟哦成诗,质地纯净的词句经音符点化、器乐相协,一经唱出,所有悲戚、怅惘与惶惑,顿时蕴藉而浓烈。吉他与钢琴清浅而克制,只待提琴汇入,一舒百结愁肠;而周旋《四季歌》的采样和曲末的童声,则似闪回的记忆和定格的老照片,成为一道道伤口般的证据。“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南风喃,北海北/北海有墓碑”,当我们无法安抚彻骨之痛,就将它升华为死亡般的宁静之美。
马老板喜欢把自己的歌当成自己的孩子,关于《南山南》,他特意写下了下面的文字,所有你想知道的,都在里面了:
迄今为止写过的歌里,这首算是用时最久的了——三年。
怎么说呢,我们曾经都幻想过很多种爱情,那是那个年纪里最丰盛的晚宴,每个人都在自己绘出的布景里以梦的方式欢笑着,推杯换盏着,继续奢望着谁都不曾离去,也不会离去。
可笑的是,没有人教会过我们如何面对分别,梦醒的时候我们已是酩酊大醉,甚至不曾挤出一个微笑,还来不及告别,就这么长大了。
我们开始图谋起悲伤,每天在长夜里奔跑,只为在天亮前精疲力尽,逃避天明时充满光亮的生活,做上一场第一次遇见她/他的梦。
后来的几年,我们会假装很好,假装不高兴,假装谁都没走,山南海北地留下脚印,在某个景色下驻足良久,长长地叹出一口气也不言不语,回忆起所有的画面,再一一说出再见。我们终于学会了道别,却不再说情话,只说谎。
这首歌断断续续写了三年,也是无数个三年里最难忘的唏嘘。
艺术男儿裆自强 豆瓣
8.4 (44 个评分) 耳光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22日 出版发行: 滚蛋唱片
这是乐队的一些简介:
官方网址:
耳光乐队
小组QQ群:23985778
豆瓣音乐人:
音乐空间:
开心网群:
校内网址:
豆瓣小组:
简  介:
耳光,中国新民俗摇滚乐。成立于1998年。
经过10年的创作积累和现场锤炼,耳光由最初的凛冽批判成长得更加内敛自省、更加耐人寻味,也由单一的民俗音乐形式向更多元的音乐空间发展转变。
耳光的作品,大多取材于我们周围的市井生... (全部) 耳光,中国新民俗摇滚乐。
经过10年的创作积累和现场锤炼,耳光由最初的凛冽批判成长得更加内敛自省、更加耐人寻味,也由单一的民俗音乐形式向更多元的音乐空间发展转变。
耳光的作品,大多取材于我们周围的市井生活,在理解凡人你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迷惘、艰辛的同时,又以一针见血的辛辣讽刺抨击不平等待遇、直面人性中存在的美丑。
他们用最“三俗”的语言,中国特色的旋律描绘出一幅市井众生态的动人画卷。
当然耳光乐队的作品,并不是一味的发着阴暗的牢骚,他们通过对真实生活的描述,警醒在迷雾中求索的人们,要积极的面对我们并不理想的环境并且带有乐观的态度去发现生活的美好。
耳光乐队成员:
主唱:赵月鹏
吉他:飞仔
古琴 / 木吉他 / UKULELE:张咏
贝司:张鹤
萨克斯:王天晓
鼓手:聂兵
这是专辑的卷首语:
2010年的春天,北京下了很多场雪。我经常冒雪从通州梨园去往双桥的KK-STUDIO录音棚,和混音师小付一起完成耳光乐队首张专辑《艺术男儿裆自强》最后的缩混工作。其实,基本上从上一个冬天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做着这件事。2008年年底,我们就完成了这张专辑的录音工作,录音花去了我们一年的演出费用。之后的2009年,近一年的时间,我都在奔波于各个文化公司或唱片公司,或托关系找熟人,或毛遂自荐,希望有对这种音乐感兴趣的大老板、大哥大们能够帮我们完成这张专辑的制作。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我都没有寻找到愿意合作的公司。在我几度碰壁几乎萌生放弃的念头的时候,2009年的秋天,我得到了KK-STUDIO小宋的帮助,为我引荐了年轻优秀的录音师小付,由于对音乐的共同的认识,我们达成了合作。这样,这张专辑的混音工作才算正式开始。经过一个冬天的繁忙,混音基本结束,这时,我们的心情都很愉快,因为我们觉得完成了一张态度认真情感真实的唱片的制作。这张专辑的每首歌,都取材于和谐社会的人间百态,描绘的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幸福生活,歌者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娓娓道来,使听者无不内牛满面尿意盈然,并且这张专辑没有任何植入性广告瞎掺和,是相当绿色环保卡哇伊思密达的一张专辑,是一次社会主义人文艺术家所创作的无任何商业目的的艺术行为记录。2010年春节过后,我携专辑再次腆脸站在主牛文化界面前,依然期望我们的音乐能够出现在大众视野,但人家主牛文艺界的领导听完我们的砖辑后,也依然表示还是不能带我们玩儿,原因是作品的思想标准达不到他们主牛的高度、歌曲里面那些歌功颂德的赞美之词得不到业界前辈权威领导们的认可,拒绝让我们加入他们的组织,我说我给钱,人家说钱你愿意给可以留下,俺们这么鞋盒的帮会还是不能有你们这样的人。难道耳光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问世吗?娘了个腿儿的!不带我们玩儿拉倒,活该!死去!某夜,我吭哧不已愤然而起把专辑的名字由《艺术男儿当自强》改成《艺术男儿裆自强》,这也是前辈愤青纪录片导演门爷的提议,并用天津美院的新锐国画家窦良羽的大作图音并貌表明我们的态度:别拿私生子不当孩子,好孩子都不装孙子,艺术男儿裆自强!不过我也暗自窃喜,因为加入主牛文艺帮会是要给钱滴,本来我核计给他们钱的时候就咬着后槽牙呢,俺们个体艺人真没啥钱,现在妥了,给他们钱他们都不要,真给俺们穷人省钱!
耳光赵荒唐 醉酒狂喷
2010.03.17
那么久 豆瓣
7.6 (38 个评分) 布衣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7年12月18日 出版发行: 口袋唱片
12年来,布衣乐队的多张DEMO小样在乐迷手中广泛流传,然而此次即将发布的唱片《那么久》是乐队成军12年来的首张正式大碟。
布衣乐队表示:“我们的风格不是民谣,也不是摇滚。我们是游走在边缘地带的摇滚民谣。”专辑由著名鼓手、音乐人Funky担任制作人,录制精心,时间长达一年,部分后期制作更是由美国Gun’s and Roses、Doken、No Debut等大牌乐队御用录音师Wyn Davis 精心打造。而出版发行,布衣乐队则将这张专辑交与国内原创音乐厂牌“口袋唱片”。
此张专辑收录布衣众多作品中的十首曲目,其中《疯狂的石头》插曲《亲爱的姑娘》首次收录发行。而另一首雷鬼风格、名为《唯一的理由》的作品,词作部分出自乐队好友摇滚名将谢天笑之手。
1995年布衣乐队在中国大西北的宁夏银川成立。七年前的夏天,布衣在北京进入人们的视线,人们开始谈论他们有着浓郁西北韵味的音乐,领略他们来自于贺兰山下的质朴与幽默。走过12年的音乐路,谁都知道12年对一支中国原创乐队来说意味着什么,其间的种种磨难自不用说。
布衣乐队成军12年,中国原创音乐中坚乐队,《秋天》、《三峰》等作品赢得为乐队赢得广泛关注与好评。2005年,被收入纪念张炬的合辑《礼物》中的《为你唱》;2006年为黑马电影《疯狂的石头》创作的插曲《亲爱的姑娘》;在近年中国各大音乐节上的出色表演,以及不断的酒吧现场演出让布衣乐队渐渐浮出水面,成为原创音乐的一块响亮招牌。
布衣乐队成员:
主唱/节奏吉他:吴宁越
主音吉他/古筝:张巍
贝斯:林娜
鼓:武锐
五年前的夏天,来自中国西北地区的布衣乐队在北京进入人们的视线,人们开始谈论他们有着浓郁西北韵味的音乐。越来越多的欧美游客来到布衣乐队演出的酒吧,欣赏他们与众不同的声音,其中很多人听着他们的音乐而走入中国的大西北,在那片土地上寻找布衣的音乐带给他们的西北特有美好感觉。今天的布衣乐队与往日不一样,脱胎换骨的他们更加自信。他们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音乐,热爱生活、自由自在,而音乐或激昂或飘逸或低沉或灵动,而始终贯穿其中的是布衣身上来自于贺兰山下的质朴与幽默。
布衣是他们的名字也是代表了大多数人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在过去“布衣”只属于书本,而现在布衣属于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音乐的新一代的年轻人。在个性不断被复制的中国流行音乐界,布衣乐队因为他们独一无二的西北地域音乐气质在众多音乐人中脱颖而出。中国各大媒体将视线投向了布衣乐队,向更多的中国年轻人介绍他们的音乐。更多的年轻人通过布衣的音乐重新认识、喜爱、欣赏本民族的音乐。当然,布衣的音乐不再是两千年前的中国音乐,他们通过属于他们的表达方式,创造这片土地上最美丽的声音。
1997年 为希望工程捐资义演,举行全区高校巡演,同年《秋天》打上黄河风云榜。
1998年 与科威特的流行乐队联合,为受水灾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王陵捐资义演。
2000年 参加“乐坛惊雷”大赛获第三名几及最佳主唱奖。同年与伟酷网站签约发表《秋天》、《自由的鸟》、《三十里铺》。
2000年 《秋天》、《自由的鸟》入选中央四套的“新民乐”栏目。
2001年 获宁夏人民广播电台最佳原创乐队奖。
2002年 参加中国北京“迷迪音乐节”,参加大众音乐基金主办的“竖起耳朵”现场音乐系列。
2003年 摩登天空唱片公司badhead3民谣合辑《花园村》中发表单曲《秋天》。
2004年 接受英国BBC电台专访;并参加中央台节目高歌《三十里铺》;参加贺兰山"中国摇滚的光辉道路"大型音乐节;
参加04年midi音乐节,并被多家媒体看好,评为"最被关注的民谣摇滚乐队";
中国权威专业音乐媒体《音乐周刊》用大幅版面介绍了宁夏的布衣乐队,并进行了访谈;
参加“只有一个宁夏 北京站”系列演出。
2005年 继续作为主角之一参加“只有一个宁夏 银川站”演唱会;
与唐朝、许巍、张楚等多位摇滚人共同录制纪念张炬合辑《礼物》;
作为第一支受邀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表演的摇滚乐队为来华的“卡萨布兰卡”舞蹈团队演出;
5月27日在京成功举办“布衣乐队十周年”纪念演出;
7月[V]杰克丹尼·非常音乐派对布衣专场巡演;
与国内一线众多乐队一同参加“格根塔拉草原音乐节”;
8月与罗琦超载张楚同台参加”绿色北京”露天音乐节。
代表作
《三峰》《秋天》《为你唱》《喝不完的酒》《自由的鸟》《世事难料》《粼兰曲》……
布衣 豆瓣
8.2 (36 个评分) 布衣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9年9月26日 出版发行: 泥巴音乐
布衣乐队的第二张专辑《布衣》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如同首发现场的精彩演出一样让人惊喜的是,布衣成军15年来的第二张唱片居然逆流而上,以磁带的形式发行面世。全国限量一千盒。
在布衣乐队博客中,部分曲目早已被曝光, 《你是我的希望》、《粼兰曲》、《世事难料》、《罗马表》、《光荣的愤怒》、《雪花》,其中有新曲也有从未正式发表的经典老曲,如《世事难料》早已被广为传唱。而新作中《罗马表》是一首改编的老歌,很有时代风貌。这首歌堪称布衣乐队最新的“爆棚”之作,没演必爆,无一例外。而为录这首歌获得最佳效果,布衣专门在“民谣圣地”北京疆进酒的演出后进行了专场录制,现场效果极佳,连着沸腾的观众的合唱声也收入在内。
新专辑更收录了被歌迷传唱已久的佳作《三峰》,
也有在《那么久》专辑之后创作的新歌《离别》、《不累》都被收录其中!
由亚洲著名鼓手、音乐制作人FUNKY录制。GUNS & ROSES御用录音师WYN DAVIS缩混,加入全新音乐元素!
布衣主唱吴宁越录音心得汇报如下(节选自布衣乐队博客)——
《你是我的希望》:前奏的唢呐,喜庆,结尾的那声大锣更精彩;
《粼兰曲》:很适合车上听,再来点小雨,湿湿的感觉,很性感;
《世事难料》:非常完美,感觉最到位的一首,录音时找到了奶油的音色;
《离别》:是录音最好的一首,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可复制;
《罗马表》:只能现场录音,观众的情绪是这首歌的魂,疆进酒的观众真实歪呀!
《光荣的愤怒》:每次现场都唱的有瑕疵,有的人不喜欢,录音版的你一定会喜欢,因为唱好了;
《雪花》:最难唱的,录了很久,各种办法,喝醉唱,还是有遗憾,WYN DAVIS的后期缩混救了它;
之乎者也 Spotify Spotify 苹果音乐 豆瓣
9.8 (326 个评分) 羅大佑 类型: 國語流行樂
发布日期 1982年4月21日
在崇尚曲風清新、歌聲天籟的校園民歌年代,棄醫從樂的羅大佑一把沙啞且粗獷的嗓音唱著批判現實的躁鬱歌曲令人無福消受,輾轉多家唱片公司未果,發行計畫一拖再拖。終於到了 1982 年,完成已久的《之乎者也》竟深得新成立的滾石唱片的心,羅大佑終於順利推出個人首張專輯。不止羅大佑,沒有人能想到這張專輯會就此改變台灣原創音樂的面貌,為其注入全新的思考和新意。時至今日,《之乎者也》已然成了華語樂壇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並高居「台灣百佳唱片 (1975-1993)」榜第一位。這是一張民謠和搖滾兼而有之的專輯,從中可一窺台灣流行音樂完整的發展路徑。一方面,強調「以詩入歌」的民歌運動席捲全台,民歌運動後期開始從事音樂創作的羅大佑自然脫不開受其影響,以至於《之乎者也》亦帶著獨特的詩意。包括直接以詩人鄭愁予的同名新詩入歌的〈錯誤〉,以緩和的電吉他和民謠吉他交織的慢搖滾開場,中後段由非洲鼓引領放克貝斯、模擬合成器,以及鐵琴、弦樂鳴放出迷幻搖滾思潮,使得這首歌的實驗性更為立體;由詩人余光中的現代詩改編的〈鄉愁四韻〉透過國樂五聲音階與指彈仿擬古琴,加上中國笛和令人錯以為是揚琴的合成器音色,新舊結合進行的創作表達和民歌手楊弦譜曲的版本分庭抗禮;由藍調鋼琴主導、意境取自詩仙李白的〈將進酒〉,表達了羅大佑最擅長的家國情懷,感懷了大時代背景下兩岸人的心理變化。看似是一首稚嫩柔情的校園情歌的〈戀曲1980〉,卻在歌詞中別有用心,以更超然的態度、更為瀟灑的方式詠歎著男女之愛,以當時華語樂壇少見的角度處理感情題材,前衛而深刻。同時他也承襲著部分來自民歌時代文青的氣質,編曲帶著配樂美感的〈蒲公英〉以吉他為主體,有著當時校園民歌所流行的草根、陽光小品感受;〈童年〉〈光陰的故事〉其來源也還是民歌運動時代的創作傳統。另一方面,羅大佑有意識地在與受民歌時代影響的自己進行「切割」,搖滾特色鮮明的專輯標題曲〈之乎者也〉以當時近乎鳳毛麟角的雷鬼反拍節奏打底,他則好似置身迷霧般鏗鏘有力地針砭著世道,以「之乎者也」四字訣放置句尾嘲諷教育管束、民歌運動、審查制度等;〈鹿港小鎮〉雖聽上去沒那麼「搖滾」,但羅大佑在此處化身來自彰化的「北漂青年」,一句「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帶出了城鄉二元對立局面下小鎮青年無處不在的迷茫和失根心態,他不加修飾的粗糙嗓音甚至加劇了都會生活的艱困程度。儘管發行版本最終送審遭到駁回與修改,但在尚未解嚴的臺灣,能用藝術家的態度游走在體制規範的自由創作邊界,巧妙地保留原意更增多了思考空間,儘量準確表達,是《之乎者也》至今為人所津津樂道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