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2006)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TMDB
6.2 (56 个评分) 导演: 贾樟柯 演员: 刘小东
其它标题: Dong / Dong
2005年,贾樟柯陪朋友画家刘小东来到了这片孕育着华夏文明的三峡库区——重庆奉节,感受着这里的风土人情。为了反映三峡移民10年巨变,刘小东特意选择了12名拆迁工人作为写生的模特,创作油画《温床》。他以赤裸的躯体反映着内心的坦诚与真实感,在与模特的交流中感受着库区人民的观 念与情感。
2006年,刘小东来到了泰国曼谷采风。在这个炎热的都市,刘小东深入到草台班子的女人中间,了解她们的生活状态。通过与12名模特的嬉戏、划船,刘小东捕捉到不同文化氛围中人的感情与生活的体验。
本片是导演贾樟柯在拍摄《三峡好人》时的同期作品。
他们已不再变老 (2018) 维基数据 IMDb Eggplant.place TMDB 豆瓣
They Shall Not Grow Old
8.8 (419 个评分) 导演: 彼得·杰克逊 演员: Thomas Adlam / William Argent
其它标题: They Shall Not Grow Old / 不老的战迹(港)
《他们已不再变老》是由华纳兄弟影业出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导演彼得·杰克逊(《指环王》三部曲,《霍比特人》三部曲)执导的战争纪录片。电影聚焦于1914年—1918年一战士兵的日常生活。片中大部分史料均为首次公开,制作团队应用最顶尖修复、上色及3D 技术,将百年前影像进行全彩修复并重新加入声效,以英国老兵口述史为旁白还原一战士兵遭遇和感受,为观众呈现身临其境、极度真实的沉浸式战争体验。影片将于2019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一百零一周年纪念日)全国艺联专线上映。
2019年2月17日 看过
AMC。片后制作花絮和正片一样好看。很感激有人愿意投入这么多资源来做这件事——把珍贵的一战影像电影化,一帧一帧着色配音,根据口型找历史文件来配台词……画面太震撼了,我捂眼睛悟了好久,不敢看。配合最近读的《巨人的陨落》观看更加生动了。战争是最反人类的事情,所有人都应该尽一切努力来避免战争。愿世界和平不是一句空洞的话,而是最奢侈也最珍贵的愿望。
BBC 一战 历史 纪录片
圈子 (2014) 豆瓣
Der Kreis
7.8 (10 个评分) 导演: 斯蒂凡·豪普特 演员: Sven Schelker / Matthias Hungerbühler
其它标题: Der Kreis / 彩虹仙乐都(港)
1932年,一本叫做《圈子》的同志刊物在瑞士的德语区创办。它不仅在二战时挺过了纳粹迫害同志的黑暗, 在50年代亦巧妙逃避了官方出版的检查,并创下惊人的国际发行量。该杂志每年举办的舞会更吸引大批同志观光客,令苏黎世成为欧洲的男色天堂。然而迫于种种世俗压力,这股同志运动的先声终究还是黯然掩没在于历史的烟尘中......
本片便是以这份同志刊物从辉煌到没落的历史为背景,以真实角片和演员表演交替的新颖方式还原动荡年代中跨越社会阶级的激荡爱情。电影主角是一对同性伴侣恩斯特和罗比,他们因为《圈子》而相遇、相识和相恋,陪伴彼此走过了半个世纪,直到成为瑞士同性登记结婚的首例。导演巧妙的将虚构与纪实交织结合,无论历史厚度还是情感张力都震撼人心。本片获得第64届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最佳纪录片奖以及全景单元的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
审判八号提案 (2014) 豆瓣
The Case Against 8
9.2 (28 个评分) 导演: 本·科特纳 / 瑞恩·怀特 演员: 西奥多·奥尔森 / Christopher D. Dusseault
其它标题: The Case Against 8 / 审判8号提案
电影讲述08年美国大选期间,美国加州通过了一项极具争议的8号提案,8号提案将婚姻权界定为仅限于一男一女的婚姻,使加州同志群体丧失了4个月前刚刚获得的合法婚姻权。随后为了争取婚姻平等,两对最普通的加州同性伴侣与8号提案的支持者就8号提案是否违宪开始了一场法庭上的长期战役。影片用5年的时间拍摄,对于美国的司法体系制度和上诉最高法院这神秘的历程做了前所未有的深刻披露。
禅院秘境:梦窗 (1992) 豆瓣
Dream Window: Reflections on the Japanese Garden
导演: 约翰·强克曼
其它标题: Dream Window: Reflections on the Japanese Garden / Dream Window
日式庭园是全世界最清灵的场域之一,打从庭园文化出现的一千多年以来,日式庭园便以其脱俗的完美,成为人们重新发掘自然界与自我的绝佳修养处所,吸引文人骚客流连忘返,孕育出日本文坛诗词的名家大师。长年旅日的奥斯卡名导约翰强克曼(John Junkerman),透过其外来者的眼光与镜头,揭示了日本特有的庭园文化,如何在提供人们心灵沉淀的同时,于无形中潜移默化影响到音乐、戏剧、建筑与茶道等日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禅园秘境》深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日本西芳寺与天龙寺、被誉为日本建筑奇迹的桂离宫、以及荣获现代建筑奖的草月会馆等具代表性的日式庭园,透过各界名家的精辟解析,娓娓道来庭院在日本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与重要性地位。本片荣获艾美奖最佳特辑,美不胜收的如诗风景,将带领观众踏上一场令人惊叹的心灵巡礼…。
大明宫 (2009) 豆瓣
8.7 (65 个评分) 导演: 金铁木 演员: 黄河 / 白雨
公元618年,在华夏历史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的唐帝国建立。帝国建立不久,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同胞兄弟,如愿坐上皇帝宝座。为了向父亲展现孝道,唐高宗在长安城东北方向主持修建大明宫,以作太上皇避暑的离宫。公元664年,雄壮巍峨的大明宫落成,它占地五千多亩,相当于五百个足球场大小。从唐太宗开始,这座帝国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在222年的岁月里见证了唐王朝的起伏兴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大唐最值得称道的荣耀顶点,而安史之乱、甘露之变、黄巢起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则接二连三在帝国的肌体上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血型伤疤。
战火和尘埃带走了幻灭盛景,而今的人们只能从半埋泥土中的断井残垣遥想纵隔千年的盛世繁华……
敦煌 (2010) 豆瓣
8.4 (34 个评分) 导演: 周兵 / 李果 演员: 孙悦斌
纪录片《敦煌》是中央电视台继《故宫》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旨在记录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内涵。摄像机对准敦煌和在这块土地上曾经生活过的人们,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将那些被遗忘了的文明一一重新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主创人员力求奉献一部全方位反映敦煌历史与文化的文献纪录片,全面纪录敦煌地区16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全方位展现100年来敦煌学的学者对这个沙漠宝库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成果。
第一集:“探险者”来了
1900年,一把芨芨草,捅开了一个沉睡近千年的藏经洞……文物的流失让国人痛心疾首,学者的奋力拯救让人心生感慨,而这些故事似乎都昭示着一个帝国的国势衰微……本集将为观众展现一部中国近代的伤心史。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第一集里的王道士应如何评价?
《敦煌》第一集讲述的是那个伤心的故事,遗憾的是我们本来想对王道士进行一次分析,鉴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一直以来传统的观点认为王道士是一个历史的罪人、卖国贼,我们这一集的导演李果不这样认为,或许他心中的王道士很复杂,关于对他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我很同意他的想法。我想他是可怜、可悲、可叹的人。先不去管它了,还是来看看我们这部纪录片吧,我们还是很用心的花了5年的时间做出来的,欢迎大家拍砖。
第二集:千年的营造
莫高窟首先是一个佛教的圣地,是一个表达宗教感情的所在。公元366年,三危山的万丈金光感动了一个叫乐尊的和尚,他开始在这里开凿石窟,这是莫高窟的肇始。本集讲述的是供养人李大宾、李明振开窟的故事。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跨越1600年,这1600年里从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宋元,中国历史中的每一个时代都留给莫高窟不同的印记和风格。莫高窟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的地方是怎样从一个荒芜的沙漠中的山丘成为一个宗教艺术的圣地?它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变化?这其中它又历经了战乱、阴谋和杀戮,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用信仰的力量构建的一个接一个美丽而多彩的洞窟。在长长的历史中,绝大多数竟奇迹般的保留了下来。今天我们再去观看这些艺术珍品时,它已经不再是历史的颜料,很多壁画的色彩和线条在慢慢的消退,它曾经的功能和价值也许被很多的人遗忘和误解。
第三集:藏经洞之谜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是黑汗王朝入侵的马蹄让僧侣们心生恐惧,进而将佛教典籍保存在藏经洞中?还是寺庙将无用、残破的经卷集中的储藏在这里?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在这一集里,我们将讲述藏经洞一千多年前可能形成的原因,之所以说它可能,是因为直到今天没有一个公认的绝对说法。持避难说的学者们认为,是因为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敦煌的历史,也造就了一千多年后一次伟大的发现。参与这个事件的主角有很多个,甚至其中包括一次谋杀的发生,曾经一位日本导演把这个故事拍成了电影。但最新的一种说法,认为避难说是错误的,他们研究出藏经洞的形成有可能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将废弃的文献、经文和艺术品存放起来而形成的。当然他们有很多的证据拿出来证明他们观点的正确。
第四集:无名的大师
史小玉是元代敦煌地区的画匠。他完成了莫高窟第3窟壁画的绘制,第3窟中的壁画绘画手法上乘,艺术欣赏价值极高。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今天学习绘画的人们把它视为艺术的圣殿,要去顶礼膜拜。我们在这部纪录片里推测出生活在元代的一位画家——史小玉。他可能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生涯。今天也有学者认为他不是一位画家,他可能是一位曾到过敦煌的游客。他似乎是极少数能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一幅绘画上的人。在敦煌莫高窟神秘的第三窟,从来不对世人开放,在那里有一副据说是史小玉创作的千手观音,那是一副举世之作,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在片中我们将向你呈现这幅堪称伟大的画作和史小玉的故事。
第五集:敦煌彩塑
对于最经典的彩塑进行展示将是本集的主要内容,首先将对敦煌彩塑的类型进行整体概述,展示不同类型的代表作;其次将对不同时期的彩塑进行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特点,同时体现历史传承;最后将对彩塑的细节进行展示,比如菩萨的手、服饰等,展现敦煌彩塑的美伦美幻,从而体现中国文化的璀璨。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正如希腊人赋予了印度佛陀那属于希腊审美的形象一样,敦煌的塑匠们,也将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本土文化悄悄的渗入了这西域远道而来的佛陀形象之中。于是,这些远道而来的佛陀菩萨们,悄然换上了中原特征的薄衣薄带。还有那佛陀脸上的神情,安详、坦然、超逸,你从他的眼缝、脸颊、嘴角乃至身姿上能清晰的读到,这是东方人特有的含而不露.有一种不言而喻的艺术效果。
第六集:家住敦煌
阿龙,是敦煌城中一个小康家庭的少妇。丈夫和儿子的突然辞世,改变了阿龙安宁的生活。一个吐谷浑人强占了阿龙的土地和水源,阿龙的生活从此不得不与这场土地官司纠缠在了一起。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阿龙是个寡妇,一千多年前,要回了曾经属于她丈夫的土地,我们的片子围绕着这场官司的进展,将向你展示一千多年前敦煌老百姓的生活,他们的喜怒悲哀和他们的信仰等等。在今天敦煌的乡村里,你或许还能看的见一千多年前人们生活的样貌,看到传统的耕作方式,他们一样喜欢吃面食,比如面片子、浆水面及大饼,唐宋时期的餐桌上一样是这些食物。当然不一样的是气候变化,那个时期的敦煌,比现在要湿润得多,水草丰美的地方也比现在要多。当然,在我们这个故事里说的最多的还是阿龙的这场官司和她一生中最难忘的几件事,包括她的婚姻及她的丈夫和儿子不幸的遭遇,也包括生活里的甜蜜回忆,幸福宁静的时刻。千年过去,生活在变与不变之间延续着。
第七集:天涯商旅
本集讲述的正是沙拉等几个粟特人怎样踏上丝路商贸之旅,经过一路坎坷之后,却因安史之乱而终生未能到达长安,最后终老敦煌的故事。通过勾勒沙拉这个个体曲折的命运,展现历史行程的衍进,反映赋予丝绸之路以活力的粟特人群体与敦煌的商贸气质。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我们通过几个来自中亚粟特商人的故事向你讲述一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是如何进行贸易,如何旅行,如何遭遇强盗,又如何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的故事。您将会了解到曾经风行于丝绸之路上的很多风情和生活方式,你也会了解到一个在当今已经消亡殆尽的民族粟特人的点滴故事。这部片子试图通过短短四十多分钟挖掘出一些封存已久的历史信息,以及那些久远但在今天触摸起来依然会让我们心动的丝路商旅的故事。
第八集:舞梦敦煌
这是一种流传了千年的舞蹈,舞动的琵琶,飘逸的身姿,灵动的眼神,无不展现出它来源于宗教华丽唯美和神性的气息。这是敦煌壁画中最为人所知的一种舞蹈——反弹琵琶舞。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敦煌壁画中的舞蹈是如何被整理挖掘出来的,他们如何将绘画的线条变成灵动的舞蹈,跨越一千多年依然在今天保留着神秘。我们将在这一集中向您详细的讲述。而程佛儿的故事,也是我们从浩瀚的历史中捕捉了很多真实的史料拼接而成,她的身世和经历因在历史中和很多宫廷舞女相似而真实。我们把故事一直讲到了今天,这种美的气息在今天我们依然能享受和传承。
第九集:敦煌的召唤
风沙、地震都是洞窟的宿敌,而水气、虫害等微小的元素都可能给壁画带来致命的损坏。敦煌研究院要做的工作,大者维护整个莫高窟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小者细心呵护每一寸壁画......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这段历史离我们还是很近的,不到一百年。我们讲述了几个人在二十世纪最动荡的岁月中的一段故事,常书鸿、张大千、王子云等。由于他们的努力,敦煌开始被更多的中国人知道。莫高窟的保护和研究也因为他们开始进入更多人的学术和艺术的领域,张大千在敦煌做了很多的事,临摹壁画,给洞窟编画,当然他的一些做法也引起后人的争议。常书鸿离开美丽和浪漫的巴黎,来到荒凉的敦煌,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情感变化,依然在敦煌坚守着,被后人称为敦煌守护神。在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于右任和张大千在敦煌莫高窟前的小院里进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谈话,我们的纪录片将详细的解读。这一集的敦煌是想这些先辈们致敬,并怀念他们。
第十集:守望敦煌
本集以20世纪初叶至80年代这一时间跨度为背景,表现一组为敦煌奔走呼吁,致力于敦煌拯救、守护、研究的人物群像,并突出反映常书鸿这一人物在敦煌50年中的动人故事。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敦煌的保护一直是受人关注的一个话题。六十年来在严酷的自然界环境恶化中,敦煌莫高窟留存到今天实属不易。我们将讲述这六十年来敦煌的保护、学术的研究和国际化的合作等许多话题。这一集的故事讲得有点严肃,也许并不是那么有趣,但必须要讲,这关系到很多人一生的倾情付出。我们把镜头同时对准了散落在英国和法国珍贵敦煌文献以及他们今天的故事。
问道楼观 (2012) 豆瓣
7.2 (5 个评分) 导演: 金铁木
《问道楼观》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以老子在楼观台结庐讲说《道德经》的过程为主线,探寻中华文明思想精髓的渊源。该片分为8集,每集40分钟左右,主题分别为《经岀终南》《百经之首》《无为而治》《以奇用兵》《国教为道》《大美无形》《养生之道》和《道妙永恒》。
荫餘堂 (2003) 豆瓣
Yin Yu Tang, A Chinese Home
7.2 (5 个评分) 导演: Carma Hinton / Richard Gordon 演员:
其它标题: Yin Yu Tang, A Chinese Home
荫餘堂... 荫求祖荫﹐餘祈富餘﹐三个字里包含了多少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想望。
荫餘堂是一栋典型的徽州建筑。徽州位於安徽南陲,地处黄山白岳之间﹐所耕地有限﹐百分之九十的居民远走外省市从商。1127 年南宋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兴土木,筑宫殿,引发了徽州商人从事竹、木、漆的建筑营业,也培养了许多徽州工匠。徽商致富还乡,在家乡兴建住宅﹐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
徽州建筑的特色﹐一是外围东西两面有高过屋脊的马头墙﹐用意在防火及护瓦﹔但是墙的设计﹐或见人字形斜下﹐或见山字形高突﹐层层仆落﹐次垒分明﹐簷角青瓦飞扬﹐衬落著白墙﹐跌宕有致。图见黟县西递村鳞次櫛比的屋脊﹐西递村建於北宋元丰年间,有保存完好的124 幢明﹑清建筑,代表了徽州建筑艺术的典范。
徽州建筑另一特色是四水归堂的天井。经商人怕财源流失,建造天井,一来可以透光及通风﹐二来可以防止屋脊的雨水流向屋外﹔雨水导入天井之中,图它财不外流的吉利。一座天井院落﹐是一个自然单元。进大门有前庭,两侧有厢房﹐中设天井,后设厅堂。厅堂以中门隔开,设一堂二卧室,是为一进。豪华的民宅可以有十二﹑二十四﹑甚至三十六个天井。
徽州建筑还有一个小故事﹕相传当年宋太祖御驾徽州遇雨,在一家民宅的屋簷下避雨,但是屋簷短小 - 请参考附图太祖的驾式 - 太祖被淋得浑身溼透,居民发现当今天子竟在自家门口,慌忙开门请罪。太祖问他屋簷为什么造得这般短小?居民答说是祖上沿袭下来的风俗,太祖便建议:祖传旧制不便更改,但可在屋簷下再造一个屋簷,以利行人避雨。皇上既开金口﹐小民自然遵旨,当即请人在门、窗上加修了一道屋簷﹐称为短簷。世代相袭﹐也成了徽州建筑的特色。
徽州建筑内部更是令人嘆为观止。讲究的﹐在天井院落中设置假山﹑挖掘鱼池﹑追逐园林奇趣。厅堂内门槛﹑樑柱﹑窗框上处处有木雕装饰﹐取材於山川日月﹑松鹤云涛﹐力求精美繁复﹐与外部的简洁形成鲜明的对比,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 - 木雕、砖雕、石雕在徽州建筑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荫餘堂是徽州黄村黄氏商人於 1800 年所建﹐黄氏子孙在这栋祖传的楼房里居住﹐历经八代﹐将近二百年。1996 年﹐第三十四代的黄 Zhenxin 决定将荫餘堂出售﹐正逢 Nancy Berliner ﹐一位东方艺术学者﹐也是 Peabody Essex 博物馆的收藏负责人之一﹐在徽州探访古蹟﹐更逢黄山市的古蹟保护局想借用美国文教机构的影响力﹐来推广国际人士对徽州传统建筑的认识﹐於是一拍三合﹔黄山市与 Peabody Essex 博物馆签定文化交流计划﹐将荫餘堂一砖一瓦小心拆除﹐搬到 Peabody Essex 博物馆重建。
荫餘堂特展将於今年六月揭幕﹐有机会到麻州波士顿一行的人﹐何不将 Peabody Essex 博物馆列入活动项目﹖当然﹐真要看徽州建筑的精华﹐恐怕还是得跋涉千里﹐去安徽黟县看个仔细。
若是公务繁忙﹐无暇出门旅游﹐却也无妨﹐Peabody Essex 博物馆为了这一个徽州建筑特展﹐聘请专家精心设计了荫餘堂网站﹐介绍特展的缘起﹐荫餘堂的历史背景﹐黄家的家族佚事﹐以及荫餘堂详细的建筑构造。这是一个设计绝佳的网站﹐不论你是否打算去参观荫餘堂特展﹐都应该先上网流连。
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 (2012) 豆瓣
9.5 (26 个评分) 导演: 徐欢 / 王冲霄 演员: 韩涛 / 陈曼曼
1. 天地之间(紫禁城)
2. 至大无外(广场)
3. 有容乃大(午门)
4. 五凤朝天(五凤楼)
5. 四面玲珑(角楼)
6. 玉带天河(内金水桥)
7. 威猛铜狮(太和门狮子)
8. 皇帝归宿(太庙)
9. 大地色彩(社稷坛)
10. 国家仪式(太和殿广 场)
11. 检阅天下(三大殿台基)
12. 光影时间(日晷)
13. 帝王心镜(牌匾)
14. 金砖墁地(金砖)
15. 座拥天下(宝座)
16. 六龙御天(金柱)
17. 为君之道(匾联)
18. 镇殿神符(符牌)
19. 巧夺天工(斗栱)
20. 金光灿烂(琉璃瓦)
21. 吉祥瑞兽(角兽)
22. 中国建筑(木建筑)
23. 中间意味(中和殿)
24. 皇家殿试(保和殿)
25. 最大构件(大石雕)
26. 王者中轴(中轴线)
27. 龙飞在天(龙)
28. 龙宫未故(龙子)
29. 门钉纪事(门钉)
30. 紫禁天街(天街)
31. 御门听政(乾清门)
32. 正大光明(乾清宫1)
33. 深宫传说(乾清宫2)
34. 传国宝玺(交泰殿1)
35. 天地交泰(交泰殿2)
36. 皇帝大婚(坤宁宫1)
37. 萨满祭祀(坤宁宫2)
38. 时间机器(奉先殿)
39. 清风尚武(箭亭)
40. 宫廷绘画(如意馆)
41. 秘书班子(内阁大堂)
42. 皇家藏书(文渊阁)
43. 皇帝学堂(文华殿)
44. 以心传心(传心殿)
45. 大内出版(武英殿)
46. 玄武大帝(钦安殿1)
47. 庇佑大明(钦安殿2)
48. 皇家选秀(顺贞门)
49. 皇宫禁苑(御花园)
50. 再见紫禁城(神武门)
51. 隐形的历史(隐形的历史)
52. 元代记忆(断虹桥)
53. 澡身浴德(浴德堂)
54. 后宫前朝(养心殿)
55. 垂帘听政(东暖阁)
56. 勤政亲现(西暖阁)
57. 权利中枢(军机处)
58. 皇帝书斋(三希堂)
59. 皇帝卧室(后寝)
60. 水晶之愿(体顺堂)
61. 帝师之间(毓庆宫)
62. 顺天承乾(东西六宫1)
63. 六宫余韵(东西六宫2)
64. 后宫豪院(储秀宫)
65. 红楼一梦(长春宫)
66. 景仰仁德(景仁榜)
67. 海棠依旧(永寿宫)
68. 甄选后妃(翊坤宫)
69. 前世今生(建福宫花园)
70. 潜龙飞天(重华宫1)
71. 潜邸重华(重华宫2)
72. 皇子宫区(南三所)
73. 菩提树下(英华殿)
74. 月满西楼(慈宁宫)
75. 宫墙内外(城墙)
76. 道法自然(延庆殿)
77. 紫禁寒暑(御寒与祛暑)
78. 皇室炊烟(皇室饮食)
79. 龙袍袈裟(雨花阁1)
80. 宫中坛城(雨花阁2)
81. 珍妃之死(珍妃之死)
82. 长寿天下(千叟宴)
83. 翠玉江山(大禹治水玉山)
84. 一诺千钧(文峰石)
85. 魏晋风流(禊赏亭)
86. 倦勤归正(倦勤斋)
87. 手工艺再现(倦勤斋修复1)
88. 通景画修复(倦勤斋修复2)
89. 画壁九龙(九龙壁)
90. 移天缩地(太湖奇石)
91. 尘封佛国(梵华楼1)
92. 寂静的花(梵华楼2)
93. 芸芸众神(城隍庙)
94. 内廷恭造(造办处)
95. 水火之间(故宫消防)
96. 洗心防患(斋宫)
97. 奉天承运(玄穹宝殿)
98. 戏乐升平(畅音阁)
99. 瑰丽庄严(传统建筑工艺)
100. 看见看不见(新旧影像对比)
您的建筑重几何,福斯特先生? (2010) 豆瓣
How Much Does Your Building Weigh, Mr Foster?
7.8 (13 个评分) 导演: Carlos Carcas / Norberto López Amado 演员: Norman Foster
其它标题: How Much Does Your Building Weigh, Mr Foster?
「每一件事情都能激發我的靈感,有時候我感覺我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Norman Foster。英國建築師 Norman Forster 為高技派代表人物,曾提出建造世界第一大廈的前衛觀點,是當代建築中最具遠見的思想家,這部電影即紀錄 Norman Forster 的生平,以及他致力用設計讓生活更多采多姿的堅定追求。本片探 Norman Foster 的代表作,及其創作靈感來源,如中國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柏林國會大廈修復工程、環保概念為出發點的紐約赫斯特大樓,以及位於法國擁有世界上最高橋樑之稱的米洛高架橋。影片也找來曾獲普立茲克建築獎 Richard Rogers、藝術家 Anish Kapoor 、抽像雕塑藝術大師 Anthony Caro、哲學家Alain de Botton ,甚至邀請了樂隊 U2 主唱 Bono 在電影中分享他們對 Norman Foster 的見解。
我的建筑师:寻父之旅 (2003) 豆瓣
My Architect: A Son's Journey
8.2 (42 个评分) 导演: Nathaniel Kahn 演员: 弗兰克·盖瑞 / Philip Johnson
其它标题: My Architect: A Son's Journey / 我的建筑师
本部纪录片讲述美国费城著名建筑师路易斯·I·康因,这位曾设计过众多著名建筑的伟大建筑师生前有关事业和家庭的故事。这是一部有关爱与艺术的影片,也是一部讲述背叛和原谅的故事。从宾夕法尼亚火车站的地下走廊到人潮汹涌的孟加拉首都达卡的国家议会大厦,在这些美轮美奂的不朽作品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位20世纪下半叶被很多建筑历史学家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天才惊人的创造力。然而在生活中,路易斯却是一个既神秘又矛盾的丈夫、父亲。路易斯有着三段不同的家庭生活,执导本片的导演纳撒尼尔·康恩正是路易斯的其中一个儿子。
由美国导演纳撒尼尔·康恩执导的人物传记纪录片《我的建筑师》,荣获2004年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等多项纪录片大奖。
梁思成与林徽因 (2010) 豆瓣
9.5 (55 个评分) 导演: 胡劲草
《梁思成·林徽因》讲述了“大时代背景下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一对著名夫妇的人生轨迹和中国近现代的激荡史密切交织。这个故事所蕴涵的精神气质,是我们追索和展现这一传奇故事的动因。
梁思成,男,广东省新会人,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颐和园(纪录片) (2010) 豆瓣
8.6 (34 个评分) 导演: 金明哲
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前身名为清漪园,始建于国力强盛的清乾隆时期,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纵火焚毁。光绪年间重建,改名为颐和园,成为慈禧晚年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颐和园于1900年曾遭八国联军抢掠,抗战期间曾被日军占据。 1928年,颐和园由皇家园林正式成为国家公园。现今保存园内的文献档案、文物收藏,记录了中国封建社会由鼎盛辉煌走向衰落灭亡的历史,也见证了几经沧桑的园林在新中国获得新生的历程。
颐和园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大成,荟萃南北园林的精华,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融为一体,它是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本片由中央电视台制作,创作团队骨干是拍摄十二集大型纪录片《故宫》的原班人马。《颐和园》的创作从06年启动,历时三年完成。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紫禁城代表着“礼”,颐和园则代表着“乐”,如今《故宫》和《颐和园》的拍摄完成,也代表着“礼”“乐”结合,完成了中国古典建筑和文化的一个篇章。
《颐和园》的拍摄是在颐和园管理处的全力支持和密切合作下完成的。颐和园多名专家和工作人员参与创作,在历史文献、文物、拍摄场地等方面,园方都提供了最大的帮助。
六集纪录片《颐和园》有以下几大看点:
由于当年建造清漪园的图纸、烫样等重要的历史资料大部分已经毁于英法联军的大火,清漪园的现存资料十分稀少,它的真实面貌更是无人得见。在这次拍摄过程中,通过艰苦努力,我们发掘了大量不为人知的历史信息,重新揭示了一些历史悬疑,为清漪园相关历史研究提出新的素材、角度和视点。比如,我们发现了一张未得到世人瞩目的古图《万寿庆典图》,这张图描绘了乾隆的母亲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的盛况,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年清漪园的建筑形制,规模以及园林盛况。这大概是现存惟一一张全面描绘清漪园的图卷。汇集各种史料,利用三维动画特技,节目中首次复原了一个最接近真实的立体的清漪园,再现了世人从未见过的清漪园鼎盛时期的园林胜景。
全片采用故事串的叙事结构和故事化的讲述风格,依据从史料中发掘的大量事件线索进行充分加工,同时,借鉴故事片的手法,设置悬念,层层递进,进行细腻的细节和人物刻画,使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为了改变以往一些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节奏缓慢枯燥沉闷的弱点,本片将一些权威性学术性专业性的观点融于形象化的讲述之中,尤其是片中设计到大量的园林知识,以摄像机镜头代替观众的主观视线,以山水草木亭台楼阁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画面语言形象地诠释专业的理论。全片见观点不见专家。形成简捷明快通俗易懂,可视性强的独特风格。
颐和园所收藏的历史文物多达四万多件,而园中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本身也是文物。本片“历史重现”部分的拍摄,充分利用真实的场景和道具,在讲故事的同时,兼顾文物展示功能。可以说,在这些段落中,除了角色是扮演的,服装是现代的戏装之外,其余包括背景,环境、家具等都是珍贵的文物,可谓真正的“真实再现”。这种效果和价值是任何影视剧无法比拟的。本片在颐和园园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的历史重现,可以说为观众提供了一幅晚清皇家生活的全息图卷。
本次拍摄采用索尼高端的数字电影摄影机。是迄今为止图像质量最好的一部高清纪录片。《颐和园》的影响延续了《故宫》的精美风格,同时,又有突破和创新。与《故宫》一样,《颐和园》依然邀请著名摄影师赵小丁(《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山楂树》摄影)作为摄影指导。两度寒暑的大规模拍摄,穷尽各种视角,全面展示颐和园的极致之美。有些画面,甚至让每天身处园中的颐和园工作人员都感到惊奇,有些画面,即使是老北京,也未必有缘看到。比如,多年一遇的西山晴雪,仅仅持续两个小时的西堤雾凇,比如:一个长镜头从排云殿前拉出,穿过排云门,上升,直至俯瞰万寿山全景,等等。后者并非特技制作,而是聘请世界著名航拍队flyingcam使用遥控飞行器航拍完成。这个摄影队曾经拍摄过电影《哈里波特》、《007》系列电影,八十年就荣获奥斯卡最佳技术奖,通过各种拍摄手段,《颐和园》拥有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独家镜头,将向观众展示一个从未见过的颐和园。
杀戮演绎 (2012)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Eggplant.place TMDB
The Act of Killing
8.7 (89 个评分) 导演: 约书亚·奥本海默 演员: 安瓦尔·冈戈 / Herman Koto
其它标题: 액트 오브 킬링 / Jagal
1965年,印尼政府被军政府推翻,那些反对军事独裁的人都被认定为“共产党人”,并遭遇了血腥屠杀,一年之内,就有超过100万“共产党人”丧命,其中就包括农民还有一些当地的华人。本片的主角Anwar Congo和他的朋友们就参与了当年的屠杀活动,他如今是印尼最大的准军事组织Pemuda Pancasila的元老人物。Anwar和他的朋友接受导演的邀请,在镜头前重新演绎当年他们是如何处死那些“共产党人”的,他们通过拍摄电影的方式,重现了当年的场景,再次拿起了那些沾满鲜血的用来勒死人的铁丝。Anwar讲述了他的故事,其中就包含着他年轻时候对美国黑帮电影的喜爱,而他所属的准军事组织Pemuda Pancasila虽然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力量,恰恰也被人视为印尼最大的黑帮......
大黄山 (2014) 豆瓣
8.5 (8 个评分) 导演: 王振涛
纪录片《大黄山》分为《人间仙境》、《生灵天堂》、《石破天惊》、《筑梦徽州》、《山水画卷》、《秘境之地》6集,全景展示了黄山和徽文化之美。
再见,我的新郎 (2013)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Bridegroom
8.7 (114 个评分) 导演: Linda Bloodworth-Thomason 演员: 肖恩·比特尼·科恩 / 托马斯·李·布莱德格鲁姆
其它标题: Bridegroom / 新郎
《再见,我的新郎》记录了同志青年肖恩·彼特尼·克罗恩 (Shane Bitney Crone) 和汤姆·布莱德格鲁(Tom Bridegroom)感人的爱情故事。他们刻骨铭心的相爱,曾经考虑结婚育子、组建家庭,然而所有可能性随着汤姆在2011年5月7日由屋顶意外坠落而化为乌有。肖恩不能去医院见汤姆最后的一眼,他无权处置汤姆的遗物,他甚至被禁止出席汤姆的葬礼,一切只因为他不是汤姆的“家人”,他们的关系得不到法律认可。
2012年汤姆去世一周年时,肖恩将他的不幸故事做成视频上传到YouTube网站,结果在世界各地引起极大反响,从而最终促成这部《再见,我的新郎》的诞生。《再见,我的新郎》获纽约翠贝卡电影节观众票选最佳纪录片奖。
2014年1月3日 看过
片尾曲居然是前两天才听过的same love;全片英文字幕还能让我坚持看完被感动的要死的也就是这种片子了…
同志 纪录片 美国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 (2011) 豆瓣
他們在島嶼寫作:化城再來人
9.1 (35 个评分) 导演: 陈传兴 演员: 周梦蝶
其它标题: 他們在島嶼寫作:化城再來人 / The Coming of Tulku
庄周梦蝶,无有虚实。诗人在红尘中梦想脱俗,于露电里捕捉永恒。
《化城再来人》借用佛经典故,以周梦蝶的一天隐喻其一生中的风景,从日常中穿插映射其思维、修行、写作,试图重现昔年武昌街气氛、书摊的孤独国,追索病痛带来的改变与启发、几次生命里的流徙与意义,最后具现为那不负如来不 负卿的悟与情。
敦煌莫高窟 美の全貌·上篇·重现大唐帝国的辉煌 (2008) 豆瓣
9.6 (37 个评分) 演员: 佐藤浩市 / 古野晶子
前编《重现大唐帝国之辉煌》
中国美术至宝——敦煌莫高窟,人称“沙漠中的大画廊”。大唐时期,佛教文化兴盛,石窟,大佛营造不断,但规模最大的,唯有莫高窟。在现存的492洞石窟中,约有半数建于唐代。营造千年,又历经千年,逝者如斯,但当年富丽多彩的壁画和栩栩如生的塑像,如今在石窟中尚存。
莫高窟中烨然生辉的中华文化,乃是世界工艺美术之极致,同时莫高窟中还存有大量的古文书,可谓艺术性,学术性兼备。
今次,包括为公开的石窟在内,将为观众呈现30洞石窟的美之全貌。

首次使用高清摄像机拍摄并公开30个洞窟的敦煌壁画
【制作】个人
旁白:
演员-佐藤浩市 NHK播音员-古野晶子
翻译 日语听写 后期:源唯斯
海报+协力:烨明 源明信 黑泽雄二
海上传奇 (2010) 维基数据 I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海上传奇
7.0 (143 个评分) 导演: 贾樟柯 演员: 赵涛 / 陈丹青
其它标题: Memórias de Xangai / I Wish I Knew : Histoires de Shanghai
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一纸《南京条约》签订,上海正式开埠,从此各种各样的传奇与悲喜人生在这片土地上交替上演。将近一百年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各方势力汇集于魔都,继续谱写着属于这座城市的传奇。镜头前,陈丹青、杨小佛(杨杏佛之子)、杜美如(杜月笙之女)、张心漪(曾国藩之曾外孙女)、韦然(上官云珠之子)、费明仪(费穆之女)、韦伟、侯孝贤、韩寒等18位与新旧上海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受访者,讲述了关于城市以及人生的点点滴滴。
上海、香港、台湾,半个多世纪的骨血漂泊,牵扯了多少难以忘怀的记忆。剪不断,理还乱,纷纷扰扰,纠缠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