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天天躺 - 标记
御伽草紙 豆瓣
作者: 太宰治 译者: 湯家寧 逗點文創結社 2011
太宰治翻案作品最高傑作!!
他,一筆入魂
以牢騷系無賴童話,單挑百無聊賴的世界!
太宰治:「不論是〈肉瘤公公〉故事裡的兩位老人還是〈浦島先生〉,以及〈喀嗤喀嗤山〉裡的貍貓,這些絕對都不是日本第一的角色。只有桃太郎是日本第一,所以我就不寫〈桃太郎〉。所以,如果這本《御伽草紙》在你眼裡有出現任何日本第一的角色,可能是你眼睛有問題,所以看錯了。這樣懂了嗎?」
﹡經典童話角色最幽默逗趣的演出!
﹡特別收錄改寫自《聊齋誌異》的精彩故事:〈竹青〉、〈清貧譚〉
﹡尖酸又良善、新潮又古意、美麗又頹圮!一本令人怦然心動的古怪故事集。
「御伽」是大人說給小孩聽的故事,「草紙」則是屬於較通俗、娛樂性的書,這本《御伽草紙》不僅是太宰治的無賴故事書,也是他一筆入魂的傑作,就連一向對太宰治懷抱著敵意的名作家三島由紀夫,也無法否定這本書的文學價值。至於直木賞名作家杉森久英,讀過《御伽草紙》之後,也不禁感嘆他只抓住太宰治的一個創作面相,並為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
「很久很久以前,故事是這麼說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遭受空襲,漫天彈雨之中,太宰治帶著孩子躲進幽暗的防空洞避難。擔心孩子們恐懼受怕,太宰治拿起民間故事繪本,以獨特的碎念牢騷語氣,一頁一頁地看圖說故事。就這樣,大家耳熟能詳的〈浦島太郎〉、〈肉瘤公公〉、〈狸貓與兔子〉以及〈舌切雀〉等日本經典童話故事,在無賴派大師的詮釋下,所有的角色都增添了一層囉唆煩人、惹人發笑的幽默色彩,也更加真實。
看著活靈活現的動物與人類角色輪番上演人生悲喜,讀者總在歡笑之餘,感受到一股純粹哀傷的耽溺之美。原本單純、簡單的童話,因此添滿了現實人性與命運的無奈。在這樣動盪不安的時空背景下,封閉的防空洞裡,太宰治彷彿抒發著一種姑且當作自我放逐、並對苦楚一笑置之的感嘆。
「人的一生,就是在愛恨中痛苦掙扎,沒有人可以遁逃,只能努力忍耐。」
本書加收兩篇改寫自《聊齋誌異》的作品〈竹青〉、〈清貧譚〉,也是太宰治以機智卻恣意妄為的筆調,讓中國的鄉野奇談,成為他刻劃人性荒謬一面的載體。
那麼,請快點打開《御伽草紙》,感受太宰治說故事的魔力吧!
★名人推薦:
政大日文系教授 黃錦容 專文導讀
駱以軍、郝譽翔、紀大偉、顏忠賢
張維中、楊佳嫻、新井一二三、膝關節 苦哭甜笑,拍手叫好
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紀大偉:
「在防空洞的人生裡,文學就是救贖。」
作家、建築師 顏忠賢:
「這是一本太宰治的私房到像他一開始就暗示的在防空洞躲空襲亡命中還要同時念出來騙小孩那種荒謬情緒中才寫得出來的怪書……一本翻案又加料的復刻版古本小說。一本小孩看了會長不大或會長成怪人的怪故事集。一本充滿死亡。惡德。鬼怪。誤解而卻編織成種種救贖的可能切入的切片讀本。因此。這更是一本這一個日本最有名惡漢作家寫的惡童話。一本因為他的才氣才養得出的惡意的詩意的……那麼令人不安又令人心動的書。」
詩人 楊佳嫻:
「從前從前有個浦島太郎,他會帶你認識太宰治──比較機車的那一個。」
作家 張維中:
「日本年輕讀者認為太宰治作品難以進入,但他們卻異口同聲判定:『這本不同!』在豐富的畫面感與天馬行空的情節裡,太宰治展現極度的幽默與多樣的創作力,以不同於其他名作裡的晦澀筆調,舉重若輕,揮灑出一幅眾生面貌的浮世繪。」
作家 新井一二三:
「太宰治的文章永遠不變老,幾十年前寫的文章好比是剛剛出爐的麵包一樣新鮮的。這本《御伽草紙》是很好的例子。太平洋戰爭末期,太宰躲在防空洞裡,把古老的傳說改寫成摩登散文的。許多日本評論家認為這是太宰的最高傑作。我也極力推薦《御伽草紙》。」
更多關於太宰治與《御伽草紙》的評價
三島由紀夫曾經列舉刻畫較為深刻的作品來否定太宰治的文學價值,但當被大藪春彥問道:「難道這樣你也能否定《御伽草紙》一書嗎?」三島語塞,完全無法反駁。
文學評論家奧野健男曾說,對自己的文學而言,?口安吾為父,而太宰治為母。「不論是喜歡太宰治或是討厭他,肯定他或否定他,太宰的作品總會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魔力,直逼讀者的靈魂,讓人無法逃脫,這恐怕不是空前也會是絕後。」(新潮文庫《走????》?解?)
杉森久英與太宰有私交,卻一直不太喜歡太宰文學,直到戰後讀了《御伽草紙》、《新釋諸國話》,才感嘆道,自己只抓住太宰的其中一個面向,而對自己的無知感到深深的恥辱。(杉森久英《苦??旗手 太宰治》)
井上靖:
「如果要舉辦一場世界的文學奧林匹克大賽,各國要挑選一名代表選手的話,日本的代表不是夏目漱石,不是谷崎潤一郎,也不是三島由紀夫,雖然不是那麼有名,但肯定會是太宰治。」
2017年2月28日 已读
“请你更积极地爱这个俗世,恨这个俗世,一生都沉浸享受于其中吧,因为神最爱这种人了。”相比故事本身,更喜欢太宰的一些碎碎念和借他人之嘴说出的太宰之心。
太宰治 日本
宴后 豆瓣
宴のあと
7.8 (11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杨炳辰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6
《宴后》内容简介:阿胜的眼前,浮起一片荒凉的墓地,谁也不来凭吊的孤魂的坟墓。孤独活力的结果,是让人抛弃的孤独的墓,它被杂草覆盖枯朽倒塌。这幻影以无尽的阴暗恐怖,刺痛了阿胜的心。阿胜要是成不了野口家的人,就只得走这条通往那边的道路。这未来的暗示,无比的正确。可是,有个声音从远处呼唤阿胜。活生生的生活,每天忙忙碌碌,大群的人出出进进,始终燃着熊熊烈火般的东西呼唤着阿胜。那儿既没有放弃,也没有看破红尘,更没有深奥的原则。世界是不真实的,人们都随心所欲,酩酊大醉,大笑喷涌而出。从这儿望那个场所,犹如从黑漆漆草原远处的丘陵上,看得到照亮夜空的、跳舞的人们手中的火把一样。
2017年2月26日 已读
污浊洗涤了人们,伪善比半吊子的正直更显出人性。
三岛由纪夫 日本
万物停止生长时 豆瓣
7.7 (7 个评分) 作者: 赵志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8
从前的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就有了打鱼的和打猎的。有一天,打鱼的和打猎的因为酒桌上的戏言而打了一个赌,而就是这一次打赌,引发了后来一连串的意外……(《渔夫和酒鬼的故事》);
一个叫小德的少年,在漫长而无聊的暑假里,因为母亲的撺掇而开始钓团鱼(甲鱼),他与各种人合作,成功地钓到了一只又一只的团鱼,随着假期的临近尾声,他们钓团鱼的“事业”也戛然而止,然而,在他身边的人与事,却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小德的假期》);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仅仅只有快乐的回忆,也会有一些不那么美好的体验和感受,《夜雨蛤蟆》里就讲述了一个孩子,在他少年时代里经历的惊魂一刻;
如果有这样一个生命,在他降生之初不幸就已宣告降临,在他眼睛里所看见的世界里,万物都似乎停止了生长和流动,那他会经历什么样的命运,他身边亲人们的生活又会因此发生怎样一种或悲或喜的变化……(《万物停止生长时》)
这是一桩发生在宗族里,未曾张扬过的谋杀案,在故事的尾声,除了受害人,整个宗族都沉默着生活了下去,直到村庄最后消亡的那一刻。(《乡关何处》)
……
201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获得者赵志明,携十篇全新作品登台亮相,前一秒欢笑后一秒悲伤,再次为我们送上那些独特而宝贵的,光阴的故事。
这是一部与故土记忆有关的小说集,作者以一种独特的笔触,为我们带来了十个存在于光阴里,既魔幻,又无比真实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你能看到曾经立于世间的那些鲜活的你和我,也将感受到那久未相逢的那份真诚和深情。
当代难得一见的天才说书人,豆瓣阅读高分人气作者,饱含赤子之心,用十个故事再次为你寻回逝去的时光,以平实的语言娓娓道出充满魔幻却又无比现实的故事。
第1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获得者赵志明的全新中短篇小说集,蒋一谈作序,韩东、徐则臣、阿乙、曹寇等知名作家推荐。
2017年2月24日 已读
有些有趣,但又不算新奇。
赵志明
爱欲与哀矜 豆瓣
8.4 (28 个评分) 作者: 张定浩 新星出版社 2016 - 7
《爱欲与哀矜》收入首届“书店文学奖”获得者张定浩近十年所写的文学随笔二十余篇。其中所涉及的,从格雷厄姆·格林、爱丽丝·门罗到奥登、布罗茨基,从《斯通纳》到《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基本都是作者钟爱的作家与作品。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本阅读之书,也是一部写作之书。作者在阅读中探寻写作的秘奥,继而在写作中完成阅读的使命。他以为好的写作都是为了被爱,而好的阅读,则指向爱。
2017年2月24日 已读
从《既见君子》认识张定浩,以《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食物》了解张定浩,到《爱欲与哀衿》,对他彻底服气。
张定浩
有如走路的速度 豆瓣
歩くような速さで
8.1 (62 个评分) 作者: [日] 是枝裕和 译者: 陈文娟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2
《有如走路的速度》是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的首部随笔集。是枝裕和擅长以朴实平淡的影像,叙说日常情感。并不追求戏剧化冲突,而是从生活片段里撷取细腻感情;也不喜好英雄式情节,而是捕捉世界突然展现美丽的瞬间,让观众带着未完的故事离场,继续思索下去。如果说是枝裕和的电影是静静沉淀在水 底的东西,这些文字就是沉淀之前,缓缓漂荡在水中的沙粒。童年记忆中的大波斯菊、父亲穿越时空而来的明信片、怪兽的故事、台风的声音……他首次深入而多样地畅谈对创作、对日常、对影像、对世界的思索,以及对现代社会的观察与探问。有如走路的速度,漫步日常风景。他以缓慢而温暖的步调,与我们相伴而行。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
2017年2月19日 已读
和他的电影一样,日常、真实、细腻。
日本 是枝裕和
沉默 豆瓣
沈黙
8.4 (53 个评分) 作者: [日] 远藤周作 译者: 林水福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5
《沉默》是日本文学大师远藤周作的经典杰作,被誉为“20世纪日本文学的高峰”。此版《沉默》为精装典藏版。
远藤周作是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20世纪天主教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沉默》堪称战后日本文学代表作。(格雷厄姆·格林)
《沉默》这部非同凡响的杰作,忧郁、冷峻、深沉、雅致,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约翰·厄普代克)
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筹划23年,投入350万美金,至今仍没找到完美呈现《沉默》的方式!
-----------------------------------------------------------------------------------------------------------------
《沉默》内容简介:德川幕府时代,禁教令下长崎海边的村庄,葡萄牙耶稣会教士洛特里哥偷渡日本,暗查恩师因遭受“穴吊”而宣誓弃教一事,因为这事在当时欧洲人的眼中,不只是个人的挫折,同时也是整个欧洲信仰、思想的耻辱和失败。
在传教与寻访的艰难过程中,信仰与反叛、圣洁与背德、强权与卑微、受难与恐惧、坚贞与隐忍、挣扎与超脱……所有的两难情境都逼迫着他对基督的信仰进行更深层且更现实的思索,最终,他仿佛也走过一趟恩师的心路历程,获得对信仰的诠释与实践,向无边苍穹敞开了心扉……
2017年2月16日 已读
纵使那个人是沉默着,到今天为止,我的人生本身就在诉说着那个人。
日本 远藤周作
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奇思妙想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9 (11 个评分) 作者: [墨西哥] 吉尔莫·德尔·托罗 译者: 潘志剑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5 - 3
吉尔莫·德尔·托罗策划、写作,首次公开大量手记、手绘图、藏品,展现自己奇思妙想的大部头收藏本!
詹姆斯·卡梅隆作序,汤姆·克鲁斯作后记!
尼尔·盖曼、约翰·兰迪斯、阿方索·卡隆、亚当·萨维奇、柯奈莉亚·冯克、迈克·米格诺拉等一线作家、演艺工作者为本书撰文!
值得中国电影人、电影迷收藏的重量级作品!它向你展示导演、编剧的奇思妙想转换为电影的过程!
这本书可不是一本普通的艺术图画书,不是影视写真、剧照、幕后图的集合,更不是德尔托罗的电影宣传手册。这本书是展示德尔托罗的大脑如何运转思考的个人秀,这颗大脑像一部精密复杂的机器,细致描绘着它喜欢的电影,试图连接起那些跳跃发散的想象,展示他那骇人但又杰出的创意点子。此外,从书中我们可以见到德尔托罗的大量藏品——仿佛收藏癖遇到暗黑品位艺术家,这些玩意儿正反映了他那光怪陆离的内在、纷乱流溢的思维、情感强烈的心灵。哇噢,这就是德尔托罗。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 豆瓣
Shakespeare’s Restless World
8.8 (5 个评分) 作者: [英] 尼尔·麦克格雷格 译者: 范浩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 - 4
威廉•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是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新大陆的发现大大开阔了欧洲人的视野,之前被奉为圭臬的事实纷纷坍塌,人生也随之变得扑朔迷离,充满悬念。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伦敦人会带着怎样的观念和预设去观看莎士比亚的戏剧?他们在想什么?生活在一个和自己父辈迥然不同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感觉?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结合莎士比亚的经历和时代,讲述了20件文物背后引人入胜的故事,再现了莎翁的世界以及当时观众的所思所想。
这些文物既有萨尔科姆比宝藏中豪华炫目的金币,也有无名货郎素朴的破箱旧衣。主讲人为大英博物馆馆长麦克格雷格,每件物品分别涵盖一项莎士比亚时代的重要主题:全球化、宗教改革、海盗、伊斯兰教、法术及其他。麦克格雷格将莎剧原文融入讲述,通过小物件的历史探究了莎翁关于宗教、国家认同、英国和世界历史、人性等思想的成因。本书视角新颖别致,为莎士比亚身处的危机重重却又充满活力的时代勾勒了一幅生动图景,读者从中将获得欣喜而意外的阅读体验。
2017年2月6日 已读
不算深刻,但是配图文字着实让人爱不释手。对英国史/莎士比亚感兴趣的友邻不可错过。
历史 英国 莎士比亚
我的天才女友 豆瓣 Goodreads
L'amica geniale
8.6 (741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两个女主人公莉拉和埃莱娜的少女时代。故事一开始,已经功成名就的埃莱娜接到莉拉儿子里诺的电话,说他母亲彻底消失了。埃莱娜想起莉拉对自己命运的预言,于是她写下她们一生的故事……

莉拉和埃莱娜一起成长于那不勒斯一个破败的社区,从小形影不离,彼此信赖,但又都视对方为自己隐秘的镜子,暗暗角力。

莉拉聪明,漂亮。她可以毫不畏惧地和欺凌自己的男生对质,也可以去找人人惧怕的阿奇勒﹒卡拉奇要回被他夺走的玩具;埃莱娜既羡慕莉拉的学习天赋和超人的决断力,又一直暗暗模仿莉拉。

家人不支持莉拉继续求学,因此她到父亲和兄长苦苦维持的修鞋店帮工,又面临几个纨绔子弟的追求。埃莱娜则怀着对朋友的关爱、嫉妒和理解,独自继续学业,却始终无法面对和莉拉竞争的失落。

最终,十六岁的莉拉决定嫁给肉食店老板,但在婚宴上,她发现了丈夫的背叛。而埃莱娜也站在成人世界的入口,既为前途担忧,也因对思想前卫的尼诺产生朦胧好感而彷徨。
不正常人类症候群 豆瓣
6.8 (24 个评分) 作者: 张寒寺 四川文艺出版社 / ONE BOOK 2016 - 9
《不正常人类症候群》是张寒寺的第二本故事集,暗黑和脑洞背后隐藏着的是柔软的深情。全书收录了28个猜不中结局的故事,精心整理呈现了诗集《来自波希米亚》的原貌。其中的知名篇目《预知症》《猫语症》《恋人Online:回答》累计已获得千万级阅读量。
可以预知未来的孩子,却无力扭转厄运的降临。有一天,他预知到自己即将失去父亲……
天生目盲的诗人,以字抵心,在诗中重建美好的世界。他的爱何其纯粹,命运对他何其残酷……
“恋人Online”是一款用户上亿的虚拟手机恋爱程序,一旦登陆就能体验到被爱慕的幸福,可它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惊人的秘密……
爷爷去世后,奶奶家来了一只猫。奶奶坚信猫是爷爷变的,还学起了猫语……
被回收的机器人会去往哪里?它们与人类的羁绊要如何忘记?最后的告别仪式,没有谁会归来,也没有谁会遗憾……
深宫中为帝王以身挡毒的试膳官,手里竟藏着最烈的毒药。前功尽弃之时,也是花枝春满之日……
【名人推荐】
漫天信息唾手可得,仅存的富有想象力的极少数,也该合情合理地被归为不正常人类。寒寺把这些开端从无聊的时代里扯出来,用简单有力的字说清楚精彩的故事,谢谢啊。
不正常需要被歌颂,不正常需要被保护,不正常人类和正常的遗憾与温情,在书里缓慢有序地糅合,好玩,好看。
——陈粒
这是一本没有什么狗屁的书,什么时候看心都会变重,却也不矫情。
——王自健
垒石为寺,“寒寺”二字,既是笔名,也是初心。他不挑战审美,只提供局麻的阅读快感。
——周劲翔
选择做一个「不正常人类」,永远比从众更难。但是,安于平庸的多少年,也比不上真我发光的一瞬间。再特立独行的人,也有知心同类;再离奇的命运,也不会是独白;和别人不一样,也可以不孤独。就算时空倒转让你重新选择,也还是想要过「不正常」的人生。
2017年1月28日 已读
有点参差不齐,有的还是蛮有趣。
张寒寺
四季红 豆瓣
8.2 (8 个评分) 作者: 蒋晓云 新星出版社 2016 - 8
★被夏志清喻为“又一张爱玲”,连续三次获得联合报文学奖
★蒋晓云“民国素人志”系列第二本《四季红:民国素人志》上市,延续民国女人传奇。
★人生在世,如果天天只想着以后的日子怎么过,那今朝还过不过了?
★《四季红》中的女人们,都有把人生都打碎咀嚼透了的淡然豁达
★这时代洪流中的爱恨离愁,终将被悠长的岁月一一化解。
★《民国素人志》讲的不是人世的离合,而是“日子反正得过下去”的粗粝真理。聚散有因,起落无常,最终每个人有不同的心劲和韧性,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棋局。蒋晓云用十余枚短篇下了一盘很大的棋,其中狠手不断,让读者心惊。 ——《南方都市报》
《四季红:民国素人志》是蒋晓云所著的“民国素人志”系列第二本,讲述了一九四九年后大批迁移海外及港台的这一特殊族群的离奇跌宕的人生。
《四季红:民国素人志》里的民国女子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的爱得轰轰烈烈,有的纠结到令人扼腕叹息,有的还拥有简单朴素却令人敬佩的人生观。她们被动地卷入历史的洪流,却一个个有其真真切切的悲欢离合、血泪交融。《四季红:民国素人志》中,上海滩显赫金家姊妹的传奇,更添波折,金家7姊妹在历史的洪流中,有着各自不同的遭遇,让人更深切的感受到一个时代已经过去,而他们曾经的富贵荣华,也不过是天边的一抹余晖,艳丽却短暂。
2017年1月28日 已读
时代洪流,一粒细沙。
蒋晓云
超能力侦探事务所 豆瓣
6.2 (8 个评分) 作者: 陆烨华 新星出版社 2016 - 8
幻影城是一座侦探之城:硬汉侦探、主妇侦探、美食侦探……风格迥异的“侦探事务所”都存在于这座城市。
超能力侦探事务所也是其中之一。顾名思义,这个事务所里的所有侦探都拥有“超能力”,只不过……每个人的超能力都有点……呃,没用。
但既然顶着“侦探”的头衔,就要与邪恶的犯罪势力斗智斗勇!超能力侦探事务所的各位神探对灯发誓,一定要凭借超级厉害的逻辑推理和超级没用的超能力,破解谜团,保一方安全!而此时,在这些侦探不知道的角落,有一个邪恶的神秘组织已经悄然逼近……
2017年1月25日 已读
很多地方真的很尴尬……虽然推理部分还不错。给个三星友情分吧
推理 陆烨华
出家 豆瓣
The monk
7.4 (13 个评分) 作者: 张忌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8

为养家糊口,原本打着三份零工的男人方泉受人指引成为寺庙里的广净师傅。过上了僧人生活和现实生活交替的日子,逐渐喜欢上念经、打坐的生活。直到接受一座寺庙,成为住持,方泉萌生要扩大寺庙规模的野心,然而这样,他就得真的出家。这次,方泉真的动心了。

同文学大师余华一样,青年作家张忌也出自浙江,他2016年的长篇小说《出家》也被誉为当代版的《活着》。《出家》并不以小说结构上的标新立异制胜,它描述了出身于底层的主人公,白天与夜晚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寺庙跟俗世之间挣扎与抉择的故事。张忌以简单的方式写沉重的主题,反差强烈,文笔细腻淡雅,看似轻声细语,却能举重若轻。——京东文学奖授奖词
2017年1月25日 已读
前半本无感,后半本读得心颤。我也想逃离,可是根本无处可逃,只能苟且偷安欺骗自己。
张忌
北鸢 豆瓣
7.4 (59 个评分) 作者: 葛亮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10
《北鸢》起笔于民国商贾世家子弟卢文笙的成长,收束于上世纪中叶。将波诡云谲的民国动荡史寄予两个家族的命运沉浮,书写中国最为丰盛起伏的断代。人生一线,恰似风筝。命运漂浮无着,人亦应有自己的主心骨。政客、军阀、寓公、文人、商人、伶人,书中上百位经典民国人物,进退于沧桑。群落交织,浑然磅礴。文笙在大时代的风云中辗转历练,且行且进,最终尘埃落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来处,了解来处,才知道自己的去向。在故事的日常精微与家族兴颓里,藏着我们过去以及未来的影子。
2017年1月24日 已读
文笔是好的,但是匠气重,读着乏味。
葛亮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豆瓣 Goodreads
職業としての小説家
8.3 (176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 1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是村上春树首部自传性作品,历时六年完成。
一个人,写作三十五年,十三部长篇小说,超过五十种语言译本。虽然拥有享誉世界的知名度,但关于村上春树,许多事情始终包裹在神秘的面纱中:他是怎样下定决心走上职业小说家之路?对他来说,人生中幸福的事是什么?究竟如何看待芥川奖与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家看似风光,却是份孤独的职业。三十五年来,村上春树在孤独中编织着美妙动人的故事。他以十二章肺腑之言,真挚诚恳又不失幽默地讲述自己写作道路上的故事,和追逐梦想与幸福的人生往事。
不论是作为声名显赫的作家,还是认真生活的普通人,他的故事都为人们带来信心和勇气。《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就是村上春树热爱生活、追求梦想的真实写照。
2017年1月23日 已读
总有一些经历极其绚烈的作家,也有平凡如此的村上。
豆瓣 Bangumi
7.7 (14 个评分) 作者: 雷钧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10
中国当代长篇推理小说新锐之作
获第四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
岛田庄司专文解说
============================================================
因天生双目失明而遭到遗弃的孤儿冯维本,幸运地被一对来自欧洲的夫妇收养。
十几年后,为了追寻一起案件的真相,长大成人的冯维本再次回到中国,在神秘广阔的黄土高原上展开调查。
从出发前开始,这段旅程便一波三折。不久,与两名危险人物的不期而遇,更让冯维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身为盲人的冯维本,却突然看清了惊人的真相。
============================================================
向来以日本人才为中心的推理文学,势必交棒给华文才能之士,我感觉到这个时代已经来临。华文文学加上本格推理,把《黄》推上了杰作的地位。——岛田庄司
在阅读此作的过程中,读者会紧挨着主角,完全从他的“观点”去认识故事里的世界。可想而知,要以使用视觉之外的听觉、触觉、嗅觉的文章表现,来传达故事的世界,是多么困难的事。作者使用本格推理的技巧来“描写人”,创作出既是本格推理又是文学的可怕杰作。——玉田诚(日本推理评论家)
2017年1月22日 已读
尽管看了这么多推理,我还是得再说一遍:不要相信作者的篇首语。
某一个叙诡烂哏出来的时候是相当失望的,还好核心诡计让我有些许震颤。
叙诡嘛,震到人,四星就值了。
推理 雷钧
镜狱岛事件 豆瓣
6.3 (19 个评分) 作者: 时晨 新星出版社 2016 - 8
传说,生前犯了罪,即便瞒过了世人,死后也会落入孽镜地狱。罪恶的灵魂会在那个时候现出原形,为所犯的罪行付出代价,受到地狱之火的灼烧,为时八千六百四十亿年。
镜狱岛,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岛上设有一家关押罪犯的精神病院。一位失忆的女子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正置身这座与世隔绝的精神病院中,充满恐惧的她,要面对的是上百位精神病罪犯。在与众人的接触中,她察觉自己的身世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她究竟是谁?在这个充满谎言的岛上,她将如何逃出生天?
与此同时,数学家陈爝接受刑警唐薇的邀请,前往镜狱岛调查一起密室杀人事件。精神病院前任院长惨死在禁闭室中,凶手却不知所踪。随着调查的深入,诡异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陈爝意外发现,这座小岛上竟然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
2017年1月22日 已读
文笔和气氛是真的提升了很多,但是诡计实在让人无法满意,多暗示给的核心诡计则是完全兴奋不起来,虽然够惊人,然而真的是可有可无…觉得完全不如上一本。
推理 时晨
不可言明的共通体 豆瓣
La Communauté inavouable
7.9 (11 个评分) 作者: [法] 莫里斯·布朗肖 译者: 夏可君 / 尉光吉 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6 - 5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当代法国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莫里斯•布朗肖的晚期代表作。
•在这本小书里,布朗肖直面“共通体”(又译“共同体”)这一貌似简单、实则繁复的思想,他紧随南希、巴塔耶和杜拉斯等人的思考,以其一贯的幽晦风格对此展开了最为澄澈的言说。
•如其标题所言,此书保持着某种不可言明的特点。如若必须对此展开言说,我们该使用什么样的言语?布朗肖认为,“这是这本小书托付给其他人的问题之一,与其指望他们做出回答,不如让他们选择把它带在身上,或许还拓展它。”
•它物理体量上的小,与它思想容积上的大,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此意义上,这本小书同时也是一本“大书”。
内容简介:
一方面,《不可言明的共通体》所回应的共通体的迫切要求正在这个世界里遭到遗忘,甚至这一遗忘的后果也难以察觉;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源于一个隐秘的共通体,那既是书文的共通体,也是爱的共通体。阅读共通体的书写,首先就面对着共通体的缺席。然而,至少为了试着在黑暗中没有方向地向着这一共通体接近,有必要倾听几个不愿言明自身的模糊的声音。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为“否定的共通体”,下半部分为“情人的共通体”。如同布朗肖的绝大部分写作,这本书表面上也充当了另两位作者及其作品的评论:让-吕克•南希的哲学论文《非功效的共通体》和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记述《死亡的疾病》。但根本的问题,共通体的问题,就像在南希那里,首先指向了乔治•巴塔耶。在这场无形的谈话中,巴塔耶首先以隐晦的姿态,提出了共通体的要求。在“二战”期间的“无神学大全”的写作里,巴塔耶再次提出了与迷狂体验有关的“交流”的问题,并在手记里留下了让南希和布朗肖着迷的关于共通体的明确定义:“否定的共通体”。虽然南希对巴塔耶的研究重新点燃了共通体之思的火花,但这个可以说从巴塔耶文本的裂隙中寻得的定义依旧神秘。围绕着这一定义的晦暗光芒,布朗肖再次把共通体引入了外部的黑夜。
杜拉斯的记述就被这个黑夜笼罩、包围,并且,男人和女人达成的情人的共通体,就暴露在这夜晚的时间下。布朗肖试图在此证实的,恰恰是这个浸没了共通体的黑夜所具有的力量,因为这力量在消解个体成员之间关系的同时,也让他们成为了巴塔耶意义上的真正的共通体:共通性的丧失也是共通体的铸成。为了理解这看似悖谬的论断,为了进入共通体的这极为陌异的关系,有必要唤起列维纳斯的观点,恢复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根本的不对称性。只有他者的死亡能让“我”走向共通体的敞开,只有走向绝对他异的外部,把自身交给无限的黑夜,“我”的有限的孤独才不会一个人承担。
共通体总在铭写秘密的友谊。巴塔耶的友谊,他自己最早为《有罪者》一书定下的副标题,纪念着他同那些没有记录名字的朋友们的友谊;布朗肖的友谊,他为1971年的文集所定的标题,向包括巴塔耶在内的朋友们发出了敬意(并且,正是纪念巴塔耶的文章决定了这个题目)。而这本小书,凭借其批评的工作,再一次召唤了布朗肖同巴塔耶、同杜拉斯、同列维纳斯、同南希的多重友谊。情人(amants)的共通体,不也是友人(amis)的共通体吗?因为共通体就是爱(amour)的见证,虽然这爱也飘散在逝者的笑容和生者的泪水当中,在缺席的沉默者和到场的言说者之间,触摸那不可穿透的永恒之夜的界线。
2017年1月21日 已读
很精妙的书,但是引用了很多南希和巴塔耶的文字,在我没读过原文的前提下囫囵吞枣实在不该
哲学 法国 莫里斯·布朗肖
铁币 豆瓣
7.5 (28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译者: 林之木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8
每一件事物,不管是多么短暂和轻微,都会给我们一种特别的美感。每一个词汇,尽管已经存在了多少个世纪,却仍然能够开始一个新的篇章和对未来产生影响。
我会记下梦中听到的模糊话语并取名为《一个梦》。我会将一首关于斯宾诺莎的诗重写并且很可能改得很糟。最后,我会沉醉于先辈的信念和那另一个为自己的晚景增彩的发现:英格兰和冰岛的日耳曼渊源。
我没有枉生于一八九九年。
另一个,同一个 豆瓣 Goodreads
8.9 (84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博尔赫斯 译者: 王永年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8
博尔赫斯创作于一九六四年的诗集,也是作者特别偏爱的一本,收诗七十五篇,包括名作《关于天赐的诗》、《猜测的诗》、《玫瑰与弥尔顿》、《胡宁》等,主题涉及布宜诺斯艾利斯、日耳曼语言文化、流逝的时间……本书开篇还附有作者序,不仅阐述了独特的诗歌美学理论,还交代了其中某些诗作受到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的影响,以及卢贡内斯和惠特曼的影响。
2017年1月14日 已读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英文诗两首》
博尔赫斯 拉美文学 诗歌 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