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天天躺 - 标记
杯雪·传杯·秣陵冬 豆瓣
8.3 (19 个评分) 作者: 小椴 新世界出版社 2005 - 8
秣陵城下,为镇江南危局,袁老大给“长车”下的命令是:“务杀骆寒!”而不知文家伏兵在侧奉的却是“斩车”之令!
骆寒孤剑,竟要在两家势力间搏一个生死!
2015年12月12日 已读
这个尾收的确实……很无力。
小椴 武侠
杯雪·停云·宗室双歧 豆瓣
8.9 (17 个评分) 作者: 小椴 新世界出版社 2005 - 8
六合城中六合门,老门主瞿百龄死后,灵堂上聚起的竟是一批债主…… 骆寒的西来一剑,已经搅动江南武林,种种不安于室的势力,都纷纷登场!之前人人敬畏的缇骑势力竟遭四处暗袭!
南宋年间,金军南犯,乱世之间出英雄,一漠北少年凭一神出鬼没之剑搅动整个江南局势。他夺走奸臣之赃银,经历无数生死曲折,最终将银两送往淮上抗金义军。一伙卑鄙之徒却妄图渔翁得利,挑拨易袁双方,使得最后漠北少年与袁老大山颠决战。这一战的结局究竟如何?文家称霸武林的阴谋究竟能否得逞?义军与缇骑之间的矛盾又将有怎样的发展,一切尽在《杯雪》中。
清明幻河图 豆瓣
6.7 (9 个评分) 作者: 那多 接力出版社 2009 - 10
《清明幻河图》前半部已经让150万读者痴迷14个月,解救禁锢了200年的巫术精灵。十岁那年的一个夜晚,从未见过父母的少年裘泽失去祖母。突然离家的祖母什么也没留下,除去一笔大额存款,此外音信全无。
在寻找祖母的日子里,裘泽意外迷上了古董收藏。让裘泽惊疑的是,伴随祖母的蒸发,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亲人一概身份蹊跷,疑窦丛生。
陪伴裘泽的,只有一只熟谙占卜之术的黑猫——它能感应古董在逝去年代所经历的一切,也能清楚辨识古董真伪。黑猫助裘泽面对古董心有灵犀,使裘泽经由一件件古董穿越时空,叩问往事……
游弋在古董与历史时空缝隙间,裘泽顿悟。他仿佛手握一把开启巫术时代的神奇钥匙,锁孔里那声清脆的微响之后,尘封之门缓缓打开……
原来,在电脑、手机、网络、LV包乃至国宝名画《清明上河图》之后都大有文章,巫术的真相就此呈现,它那魔术般的谜题会告诉我们什么?
当被粉饰过度的生活褪去现代化的外衣,我们与神秘祖先的灵犀还尚存多少?
杯雪·夜雨打金荷 豆瓣
8.5 (24 个评分) 作者: 小椴 新世界出版社 2005 - 7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某月,二十余名金使被杀于吴江七里铺。
几乎同时,势满江南的缇骑都尉竟然在短短一个月中连丧五人。
所有的嫌疑都指向一个黑衣少年……
一人一驼竟尔搅动江南!
2015年12月9日 已读
小椴肯定是大陆新武侠里我最喜欢的一个,只是毕竟没有当年看长安古意的惊艳了。第一卷基本上都还在铺垫。
小椴 武侠
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 豆瓣
9.3 (9 个评分) 作者: [法] 罗兰·巴特 译者: 屠友祥 / 温晋仪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8
本书收录巴特的两种著作,前者约14万字,后者2万余字。1952年巴特进入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词汇学和社会学研究,在其后的七年间在《新文艺》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揭露大众文化迷思的文章,后来集结成《神话修辞术》(Mythologies, 1957)。从此,巴特被公认是关于我们怎样通过语言、服饰、手势相互交流的最有独创性的评论家之一。60年代初期,巴特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研究符号学和结构主义,他对传统学院文学理论观点以及大众文学形态作了论述,其独特的观点被称为新批评,引起其他思想家的不满,认为他漠视和不尊重文化中的文学根源。巴特则发表《批评与真实》(Critique et verite, 1966)与其对抗,控诉那种陈旧的、布尔乔亚式的不重视语言细节、刻意忽视其他理论概念(如马克思主义)挑战的批评方式;他热情地呼吁读者要摆脱既成观念,按照现代思想看待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总是先由一种语言与其自身的冲突组成的。
一个人的诗歌史 豆瓣
作者: 刘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
一部论述中国诗人生活史和创作史的诗学随笔,一幅中国新时期波澜壮阔的诗坛画卷。之前曾在《读库》和《花城》连载,在海内外强烈反响。通过对著名诗人海子、顾城、于坚、西川、欧阳江河、黄灿然生活经历与诗作的梳理与互证,展现了一代诗坛精英的成长史和心灵史、一个古典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一个人的诗歌史》之可贵,正在于它以一颗真诚、敏感的心灵对诗歌的寻求和接受,唤起了人们的阅读记忆,也再次唤起了我们对诗歌,对那些照亮、提升我们的精神事物的爱,让人在一个沮丧的年代再次感到了诗人与诗歌的意义。
—— 王家新
1978年以来重新复活的中国自由派新诗已经成为传统,深刻地影响了当代汉语。刘春的思考非常重要,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诚实、谦虚和追求真理的独立精神;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属于正在对这个传统进行反思和超越的年轻一代诗人。
—— 于坚
刘春用真诚去感受诗歌兄长们的生活行迹与作品内涵,再把所获得的感受形成可以触摸的文字,这是一种综合性极强、韵味极其丰富的文体,它具有文学评论的精确与简练,也有生活随笔的细腻与温润,同时也自然带出随笔特有的一种思考。
—— 柏桦
在中国当代诗歌的诸般成就被彻底认识之前,描述出诗人们的精神状态、生存状态和工作状态,使之不再处于被层层遮蔽的境遇之中,是一项基本的、迫切的和重要的工作。在这一方面,刘春这一系列文章意义非凡。
—— 西川
2015年12月6日 已读
当作诗人小史来读更佳。
刘春 诗歌
变调二人羽织 豆瓣
変調二人羽織
8.7 (21 个评分) 作者: [日] 连城三纪彦 译者: 吕灵芝 新星出版社 2015 - 11
曾经红极一时却臭名昭著的落语家破鹤,因为得了喉疾不得不告别舞台,无法发声的他决定将经典落语改编为“二人羽织”,与徒弟同台表演,以此作为告别演出。性格别扭的他还专门请来五位“仇家”观看。
表演结束,破鹤血洒舞台,空留徒弟的双手胡乱地摇摆。一间小厅,仅仅五人,无人近身,死者却被一枚玻璃发簪刺死。更离奇的是,这枚发簪不翼而飞了……
告白 豆瓣
告白
8.0 (7 个评分) 作者: [日]凑佳苗 / 湊かなえ 译者: 丁世佳 哈尔滨出版社 2012 - 6
森口是日本一所中学的教师,她经常将4岁的女儿爱美带到学校照看。一天,爱美被发现死在校游泳池内,全校哗然。痛失爱女的森口辞职。她没有向警方报案,申请重新调查,而是在学生结业当天向全班同学告白,并宣告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原来,爱美并不是死于意外。面对老师冷酷疯狂的复仇,同学们惊恐万状,惶惶不可终日……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豆瓣 Goodreads
Provincial Patriots: The Hunanese and Modern China
8.4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裴士鋒 译者: 黄中宪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 11
中国近代史上,湖南所产生的改革者、军官、革命家之多,居中国诸省之冠,但史学研究却鲜少对湖南进行连贯性的探讨。本书不同于中国现代化是首都与通商口岸启迪内陆的普遍看法,而以湖南为中心,认为湖南在内部进行的思想改革与论述,牵动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
湖南是具有独特性格的地区,……既为更大国家的建造付出心力,也孕育出自己的身份认同。本书以多不胜数的一手数据为基础写成,为发人所未发的一部力作。 ——拉纳•米特(Rana Mitter),《被遗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作者
湖南在中国历史舞台占有特殊地位长达一百多年,先是助政府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平乱之后大量湖南人成为封疆大吏,晚清改革时湖南成为主要的改革中心之一,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湖南贡献甚大,而在毛泽东主政的中国则有多位湖南人跻身最高领导阶层。
——柯文(Paul A. Cohen),《历史三调》(History in Three Keys)作者
关于民族概念的中国如何由内往外发展出来, 至今只得到局部的探索。裴士锋的专题性作品,以令人信服的笔法说明地方根源与民族果实的关系。他笔下的湖南以新且有效的方式说明了从帝国到民国的转变。
——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满洲人》(The Manchus)作者
致D 豆瓣
Lettre à D.
8.0 (146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德烈·高兹 译者: 袁筱一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5
2006年,一本只有七十五页的小书《致D》的问世在法国书界引起轰动。第二年,作者与其爱妻双双自杀,共赴黄泉。这段长达六十年的爱情故事的结局,让这本书在畅销书排行榜上的排名直线上升。
写书的人大概没有料到,这纯粹记述两人感情经历的爱情告白,其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以往写过的任何一部著作,给读者、甚至是严肃的思想界的同行们带来巨大的冲击。书中呈现出来的作者的形象光辉,盖过了他以往的任何一种身份。惟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这个“丈夫”形象,才长久地留在世人心中,成为永恒。也是这个形象,让我们记住了他的名字———安德烈·高兹 (AndréGorz,1923-2007)。
《致D》是高兹写给她妻子多莉娜(Dorine,1924-2007)的“情书”,也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爱情的墓志铭。法国哲学家高兹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向多莉娜回溯这段刻骨铭心的情史。那时,他已经知道身患绝症的多莉娜医治无望,很有可能会先他而去。面对缠绵病榻、体重只剩四十五公斤、身高缩短了六厘米、在他眼里“依然美丽、依然优雅、魅力无穷”的妻子,他感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的爱,以致抑制不住要给她写信的狂热欲望。他要告诉她自己是多么爱她,多么后悔没有更多地向她诉说自己的无限深情,没有更早地表白人世间这可遇而不可求的真爱,他说要用这封信重新组构爱情的历史,为的是把握它的全部意义。他所以要写这封信,还是为着理解他经历过的、也就是和妻子共同经历过的一切……
高兹和多莉娜最后双双弃世的决定是最自然不过的结果。高兹,已经看到爱人灵柩的男人,终于作出了最终的抉择:“我们都不希望我们两人中的一个在另一个死后继续活着。”高兹最后选择的不是哲学家的选择,他说为爱而死是唯一不能用哲学解释的观念,当爱成为两个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发生共鸣的方式时,就已经超越了哲学。(摘自杜小真《哲学不能解释之爱》)
2015年12月2日 已读
既然是给妻子的情书,那么就不该过多的描述自己的工作。有一种文人的自卑&自恋吧。
书信 安德烈·高兹 法国
黑曜馆事件 豆瓣
黑色弥撒
6.3 (22 个评分) 作者: 时晨 长江出版社 2015 - 8
一座不祥的黑暗之屋,
一篇名为《密室里的白雪公主》的暗黑童话,
跨越二十年的谋杀案,埋藏着怎样的秘密?
在涂满红色油漆的密室展开的杀戮,
宛如一场隆重的黑色弥撒。
所有人深陷迷雾,只有他看破真相!
当时间湮灭一切证据,唯逻辑乃推理之王道!
天才数学家陈爝初登场,将逻辑推演发挥到极致!
【暴风雪山庄】【密室消失】【暗黑童话】【跨越二十年的连环凶案】
比肩“神探伽利略”的天才数学家陈爝初登场!
日本权威推理杂志《本格ミステリー•ワールド》推荐作家时晨
诚意新作《黑曜馆事件》
——将逻辑推演发挥到极致的华文推理小说!
[随书附赠精美明信片及书签]
2015年12月2日 已读
童话和伪解答非常赞,很本格。但…凶手太好猜了&密室很没劲…&感情线不如不加&行文口语化很严重。国产方面推理性秒周浩晖一流,叙事上还是略差了…
推理 时晨
自深深处 豆瓣
De Profundis
8.7 (68 个评分) 作者: [英]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朱纯深 译林出版社 2015 - 10
尽管我不完满,不完美,从我这儿你仍然还可以得到许多。当初你投向我,要学习生活的欢娱,艺术的欢愉。也许冥冥中安排了我来教你某种奇妙得多的东西,悲怆的意义,以及它的美好。——王尔德
1895年,王尔德与同性情人波西的父亲昆斯伯里侯爵对簿公堂,被判入狱,身败名裂。
在狱中,王尔德给波西写下这封文学史上的著名长信《自深深处》,历数波西给他带来的痛苦,也探讨了耶稣、爱情和文学,又似对两人的未来有所期待。
《自深深处》前后矛盾,爱恨交织,沉痛却又轻灵,是王尔德一部美妙而难以言说的作品。
新版为精装中英双语本,香港城市大学朱纯深教授精心修订译作,新增译序、译后记和注释。
2015年11月30日 已读
满纸怨言。很多人说诉着苦王尔德便成长了、领悟了。真的领悟的人需要絮絮叨叨一桩一桩诉说前任的极品?你看吧,一出狱波西招招手又变成了小狗。
自作孽不可活。
书信 王尔德 英国
致未来的诗人 豆瓣
9.0 (56 个评分) 作者: [西班牙] 路易斯·塞尔努达 译者: 范晔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8
然而我不在乎无人了解
在这些近乎同代的身体之间,
他们活着的方式不像我
这来自疯狂土地的身体
挣扎着成为翅膀抵达空间之墙
是那墙壁将我的岁月与你的未来相隔。
我只想我的手臂迎上另一只友好的手臂,
另一双眼睛分享我眼中所见。
尽管你不会知道今天的我以怎样的爱
在未来时间的白色深渊
寻找你灵魂的影子,从她学会
按新的尺度安顿我的激情。
——塞尔努达《致未来的诗人》
如果诗歌艺术也有自己的守护圣徒,比如狄金森和保罗•策兰,那么塞尔努达也在其列。
——哈罗德•布鲁姆
最不西班牙的西班牙诗人。
——奥克塔维奥•帕斯
2015年11月29日 已读
“与生活休战的时候,无所知,无所爱,无所盼:你的存在 和我的爱。这已足够。”里面有些文章和《奥克诺斯》是一样的,汪天艾译得也蛮好,但是对比了下,作为老师的范晔明显更漂亮!
塞尔努达 西班牙 诗歌
奥克诺斯 豆瓣
Ocnos
8.5 (61 个评分) 作者: [西班牙] 路易斯·塞尔努达 译者: 汪天艾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 1
《奥克诺斯》是西班牙诗人塞尔努达的散文诗集。流亡国外的诗人追忆童年、秋日和故乡小城,在文字中重构一个透明的世界,达成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永恒的渴望。
在西班牙诗坛,塞尔努达的影响足以媲美安东尼奥·马查多和希梅内斯;而本书在《理想藏书》的西班牙文学书单中名列第二位。
“ 西班牙语诗人中最伟大的一个,也是最神秘、最不为人知的一个。”
——《理想藏书》
“诗歌艺术的圣人。”
——哈罗德• 布鲁姆
如果你的母语是西班牙语,那么我向你推荐安东尼奥•马查多、洛尔迦、塞尔努达……
——布罗茨基
很少有这样的现代诗人,无论何种语言,能给我们带来这样不寒而栗的体验,当我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说出真理的人。
——奥克塔维奥•帕斯
古董局中局4 豆瓣
7.1 (94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12
青花瓷起源于唐宋,在元明达到鼎盛,其质地绝美,令无数人倾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青花瓷渐渐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被人遗忘。直至数百年后,一件 “鬼谷子下山”青花瓷罐横空出世,引得古董界各路人士倾巢出动,不择手段去得到它……
“鬼谷子下山”、“刘备三顾茅庐”、“周亚夫屯兵细柳营”、“西厢记焚香拜月”、“尉迟恭单骑救主”——几件看似毫不相干的历史文化事件,却因为同一组青花瓷宝罐而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一件宝罐晶莹闪烁的青蓝背后,都掩埋着一件沉重壮烈的往事,而每一段往事的各种细节里,也都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线索。只有收齐散落天下的数个宝罐,破解其中的线索,才能开启古玩界时隔数百年之久的惊天秘闻……
北京古董店的小老板许愿,又一次卷进了青花瓷宝罐的事件当中,而对他来说,死对头“老朝奉”的真实面目也只剩最后一层薄纱。与此同时,国内外各方势力均对这几件青花瓷宝罐势在必得,纷纷使尽浑身解数,走上了这场最终夺宝的舞台,而那些从数百年前就种下的几代人的恩仇爱恨,也都将在小人物许愿的身上一一兑现……
2015年11月28日 已读
总算完了。男主简直不能再弱了,一股二了吧唧的傻逼正气。学学人家药不然!
悬疑 马伯庸
读诗的艺术 豆瓣
The Art of Reading Poetry
9.5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罗德·布鲁姆 译者: 王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3
读诗的最佳方法,是把它当诗来读。诗歌批评家们经常这样告诫读者,他们略带尴尬和气愤地重复这句老生常谈,并竭力维护这句话朴素到简陋的庄严,让它在真理和废话之间不断地经受考验。这是因为,诗歌在太多的时候被比喻成其他东西:时代的声音,文化的触须,政治的鼓点,民族的心跳,性别的面具,道德的盾牌。这并不是诗的损失,而是它拥有强大影响力的表现,是诗让类似的比喻成为可能。然而,赫尔墨斯的飞行总有其变幻莫测的一面,最终让只相信上述比喻的人无法把捉。这是因为,诗的高强度语言会轻易跃过理论诠释的视野,并让各种批评理论自身内置的基本逻辑显得机械,容易磨损,缺乏跨时代作战的能力。感染人类千百年的诗篇很多,仍坚持把几个诗歌手法看作所谓后现代现象的人已经不多了。
内地研究 豆瓣
作者: 萧开愚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4 - 11
萧开愚的这首长诗,以一种类似地质勘探、田野考察的方式,用错落的、锋利的长短句,劈开地上地下的重重痂壳,分别从地质土壤、文化传统、农村状况、司法监狱、地方财政、环保产业、精神处境等诸多方面,如泼墨般自由书写,总括“内地”的历史现实,辨析当代中国人的知识与心灵。
在语言上,诗人创造了一种文白夹杂、骈散交替的特殊语体,它的伸缩性、扩展力极强,能波澜运势,将描写、考辨、讽刺、质询、想象,贯通于盘旋的语言气脉之中。……一系列谐音与反义的流畅滑动,当然符合自由衍变的游戏诗学,但传达给读者的绝非如此轻薄的快感。在自然与历史的宏大现场与慢悠悠的个体剪影的交叠中,地方传统的溃败、全球化的覆盖、荒凉的农业现实以及集体性的神经官能症,如此密集地放送、传递,让人不得不佩服其中灵活的诗艺。(姜涛)
海伯利安 豆瓣 Goodreads
Hyperion
9.0 (97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西蒙斯 译者: 潘振华 / 官善明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4 - 11
《海伯利安》于1989年首次出版,横扫全球所有重量级奖项——雨果奖、轨迹奖、西班牙科幻小说首奖、日本星云奖、日本雨果奖、法国宇宙奖,并入围亚瑟•克拉克奖、英伦科幻奖、科幻纪事奖,被轨迹杂志票选为1990年前史上十大科幻小说,1997年和2006年两次入选“最推荐100部科幻奇幻作品榜”。
28世纪,地球已被黑洞吞噬,人类在银河系中建立了霸主政权,但一颗偏远星球上的某个传说,却将带给人类灭顶之灾。在这颗被称作海伯利安的星球上,据说潜伏着一种名为伯劳的嗜血怪物,朝圣者们可以组队去向它许愿,一人能够梦想成真,而余下诸人都将失去性命。在人类末日前夜,最后一支由7人组成的朝圣队伍出发了,他们每个人都有极度渴望之事,也有着隐藏心底的秘密,而其中一人正掌握着全人类的命运。
2015年11月25日 已读
诗性太强太强,尤其是诗人的故事作者文笔太肆虐了。神父、诗人、学者的故事尤为喜欢。如此差的翻译也能明显感到作者绚丽的文笔,急需重译。
丹·西蒙斯 科幻 美国
自决之书 豆瓣
The Education of the Stoic
7.9 (16 个评分) 作者: [葡萄牙] 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 刘勇军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5 - 11
费尔南多•佩索阿一生都以异名进行创作,他生前一直默默无闻,他的作品在他死后才受到追捧,不仅被认为是葡萄牙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还被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自决之书》是佩索阿的散文集,涉及到了“莎士比亚”、“感觉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主题。佩索阿“称自己的缺点则是有始无终”,因此,在文中可以见到一些未完成的句子。佩索阿在散文中记述了他的主要异名的起源,他以异名书写孤独,直抵人的内心深处……
不安之书 豆瓣
The Book of Disquiet
8.6 (49 个评分) 作者: [葡萄牙] 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 刘勇军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4 - 1
《不安之书》是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在华语市场上失落已久的经典之作。它是曾经长期散佚的作品,多为“仿日记”片断体,由众多研究专家搜集整理而成。本书是目前为止最完整的中文译本,也将打开一扇我们窥见他浩淼哲学宇宙的大门。
佩索阿在散文和诗歌中几乎不使用本名,而是通过“异名者”的身份进行写作。在其他的作品中,这些“异名者”甚至有自己的传记、个性、政治观点和文学追求。佩索阿穿梭在数十位“异名者”之间,不断变换随笔的立场,其中以会计身份出场的“贝尔纳多•索阿雷斯”与他本人最为接近,也在最大程度上呈现了他对生活、对命运、对世界的深刻认知,以及一个濒于崩溃的灵魂的自我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