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九败一胜 豆瓣
7.4 (10 个评分) 作者: 李志刚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 9
所有的创业者都面临着很多问题,困惑不是个人的,是有共性的。
除了自身去摸索着石头走路,他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从那些在创业路上走得更远的创业者身上学到经验、教训。
这本书的主角——王兴,恰好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出生于1979年的王兴,很早就创业了,2004他就开始和同学一块创业,2005年做出了校内网;2007年,他又做出了饭否网——这是中国最早的类似twitter的网站。
2010年,他又做出了美团网。
校内网、饭否网在王兴的创业路上都留下了遗憾,没有获得圆满的结局。
到了美团网,这家从5000余家团购网站里杀出一条血路的公司,已经成为目前最受关注的创业公司之一。2014年7月,美团月交易额突破39亿元,8月2日,单日交易额突破2.27亿元。
在做美团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王兴能够管理这样一个有四五千人的公司。在此之前,他创业的项目都非常轻,团队不过十多人。
在美团诞生的三年里,王兴完成了巨大的蜕变,从极客、产品经理到优秀的CEO、企业家。我试图在这本书里,寻找到王兴蜕变的原因。
——作者 李志刚
【编辑推荐】
1. 王兴是谁?
王兴是极客,他坚持:要么牛逼,要么滚蛋;
王兴是持续创业者,创立了校内网、饭否网、美团网;
王兴是企业家,管理四五千人的美团,打造一个千亿帝国;
……
王兴是每一个创业者应该学习的对象!
2. 美团网是谁?
美团是国内最早、最大的团购网站;
美团将成为“下一个千亿公司”;
美团是中国当之无愧的“O2O之王”。
3. 为什么要读王兴?
王兴十年创业,每一次都引领了互联网的大趋势。
2005年创立校内网,开启中国SNS社交大潮,后被陈一舟收购改名人人网,上市后市值70亿+美元;
2007年,创立饭否网,开启中国社交媒体时代。2009年新浪微博创立,2014年上市后,市值30亿+美元。
2010年,创立美团网,开启中国团购浪潮,5000余家团购网站一涌而起。2014年,美团网成为团购第一,“O2O之王”。腾讯联合创始人张志东高度评价:做团购,王兴一定比马云和马化腾强。
4. 《九败一胜》告诉你王兴价值100+亿的创业经验教训
王兴把创业者能犯的错误几乎都犯了,创业十年经验教训值得参考。
1)王兴个人蜕变:从极客、产品经理到优秀的CEO、企业家
在做美团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王兴能够管理这样一个有四五千人的公司。在此之前,他创业的项目都非常轻,团队不过十多人。
在美团诞生的三年里,王兴完成了巨大的蜕变,从极客、产品经理到优秀的CEO、企业家的蜕变。
2)王兴创业十年经验教训
为什么王兴总能踩到创业的点上?如何把一个机会变成一项事业?
看到了大趋势,可是应该从大趋势中的哪个细分市场切入呢?
如何为公司注入好的企业文化?
为什么饭否网、校内网最终遗憾结束?100亿+美金买来了什么教训?
如何一边快速扩张,一边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如何从一个产品经理成长为创业领袖?
一位优秀的CEO应该是怎么样的?
……
2014年10月18日 已读
互联网创业样板,不愧是我大王老板。不过书籍本身内容主线不清,封面做的又丑,且有明显的美化美团高层嫌疑,看在王老板份上加一星吧
互联网 创业 王兴
大数据时代 豆瓣
Big Data: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7.5 (72 个评分) 作者: [英]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 [英]肯尼思·库克耶 译者: 周涛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大数据时代》是国外大数据研究的先河之作,本书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拥有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个互联网研究重镇任教的经历,早在2010年就在《经济学人》上发布了长达14页对大数据应用的前瞻性研究。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书中前瞻性地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并用三个部分讲述了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
维克托最具洞见之处在于,他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就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本书认为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书中展示了谷歌、微软、亚马逊、IBM、苹果、facebook、twitter、VISA等大数据先锋们最具价值的应用案例。
2014年8月10日 已读
案例很多,但是一本书看下来会觉得逻辑很乱,而且,这书没有图表配图?
互联网 大数据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 豆瓣
6.2 (11 个评分) 作者: 知乎 中信出版社 2014 - 1
★前所未有的互联网出版实验,500万知友亲手甄选内容,知乎三年创业问答精华大集结
★史上最真诚创业书,用互联网思维讲透创业的逻辑
★在知乎,最强大互联网创业群体真实分享创业路上的荣耀与隐忧
★从Idea到步入正轨,创业公司如何招人、做技术、卖产品、找融资、建团队、处理法务?
他们在知乎聊创业: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
天使投资人 徐小平
小米科技创始人 雷军
微信之父 张小龙
美团网创始人 王兴
搜狗创立者 王小川
奇虎360创始人 周鸿祎
虾米网创始人 南 瓜
VeryCD创始人 黄一孟
啪啪创始人 许朝军
知乎联合创始人 黄继新
鲜果网创始人 梁公军
课程格子创始人 李天放
手机之家创始人 高春辉
……
他们这样聊创业:
创业的理由有100种,但不论你选了哪一个,你所要面对的事情也许都是一样的
你这个创业项目如果腾讯跟进了,完全复制你的产品模式,你怎么办?
创始人之间越是熟悉,越是要“先小人后君子”
平常心,不吹牛,不畏惧
我不止一次看到创业者“拍脑袋”,凡事都是“我觉着吧”,而不是“用户觉着吧”
不赚钱的企业是没有存在价值的,这一点,所有创业的人都必须记在心中
人才,团队,周报
不理智的完美主义是很危险的事
看一份商业计划书就像和一个人交谈。把这个‘人’写好,无论从内容还是风度。
唯有用户与爱,不可辜负
……
知乎创始人周源第一次创业失败,去和创新工场的同事聊,发现其实前两年自己创业时,闭门造车开发一个软件,和世界有些脱节,他意识到如果能更方便地让许多行业里的朋友把自己最懂的事分享出来,其实能避免很多创业的错误,不久他发现了 quora 模式,然后就有了知乎。
《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互联网出版实验。
知乎作为目前最高质量的知识型问答社区,聚集了中国互联网上科技、商业、文化等领域里最具创造力的人群。由500万知乎用户亲自甄选出近百篇知乎上的创业问答,最终成就本书的出版。
《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是一本关于梦想、创新、如何引爆流行并赢得尊重的青年创业手册。
本书的回答者包括:互联网行业最成功的创始人、创业家、最具创新精神的投资人、最活跃的产品经理、法律专家、财务分析师、网络工程师、连续创业者、无数知乎控,他们推心置腹地回答每一个创业问题,分享自己隐秘的创业经历,讲述创业路上的荣耀和忧患。
每个人都可能是创业者,而这些专业级的分享,会让创业者不再孤单。
2014年2月12日 已读
内容其实很不错,干货很多。但是比较散,而且基本全是互联网创业,范围太小了,很知乎化。另外开本负分
互联网 创业 知乎
打造Facebook 豆瓣
7.1 (20 个评分) 作者: 王淮 / 祝文让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13 - 2
《打造Facebook》新书发布会,王淮与读者面对面,活动链接:http://www.douban.com/event/18166913/
这本书的书名——《打造Facebook:亲历Facebook爆发的5年》很嚣张,谁有资格可以说这句话呢,当然,扎克伯格最有资格,但他不会亲自来告诉你,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近几年都不大可能。而且,这不是一个人的公司。里面的每一人,尤其是工程师,既是公司文化的承受者,同时 也在不断的改造着公司的文化。我想强调的是团队,是团队的力量打造了Facebook。而让团队凝聚在一起并充满战斗力的,即其文化。这种文化,包括一些做事的方式,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和对这些做法和原因的认同。写这本《打造Facebook:亲历Facebook爆发的5年》,是想剖析Facebook文化的精髓,还有这里面的思考过程和前后的变化,详细解释当中最有价值和最值得学习的那几点。尤其作为早期员工,我们奠定了这些文化的基础。
2014年2月4日 已读
不怎么样,工程师写的书。shi哥和quark都去fb了耶…
IT 互联网
孵化Twitter 豆瓣
Hatching Twitter: A True Story of Money, Power, Friendship, and Betrayal
6.1 (8 个评分) 作者: [美]尼克·比尔顿(Nick Bilton) 译者: 欧常智 / 张宇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 - 1
一个在挣扎中生存的博客平台Odeo,一小撮龙蛇混杂的无政府主义者员工,经历了怎样的涅槃,摇身一变,成为纽交所最闪耀的上市企业Twitter?
一个野心勃勃的农场小男孩,一个满身纹身的“无名氏“,一个爱开玩笑的外交家,一位害羞而又充满活力的极客,这四位各有特色的创始人如何从兢兢业业、每日劳作的工程师,成为了登上杂志封面、奥普拉秀和每日秀的富裕名人?而在Twitter日益茁壮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又是如何为了金钱、影响力、名气和对公司的控制权而争斗不休,最终却失去了对Twitter的掌控,CEO的位置被一位50岁的前喜剧演员取而代之?
《纽约时报》最受欢迎的科技和商业记者尼克·比尔顿,在Twitter以指数级速度增长时,将读者带到了这个公司的大幕之后。在《孵化Twitter》中,他用史无前例的写作手法和全身心投入的调查方式,对Twitter和Odeo公司现有和前任的员工、政府官员、Twitter高管们的朋友们、其他重要人士和竞争公司同行们进行了几百个小时采访。虽然Twitter公司拒绝正式授权写作此书,但Twitter的现任和前任董事会成员及公司所有四位创始人集体同意接受超过65个小时的采访。尼克·比尔顿同时还研读了成千上万的微博,照片和视频,包括之前采访的的一千多份文件(员工电子邮件、会议室演示、投资文档、合同、员工日历、合伙文件、政府级别交流、即时通讯通信、报纸文章、博客帖子、高度机密的Twitter法律告示、以及内部电子邮件)。
成百上千的信息来源、采访、文件和内部邮件,使得尼克·比尔顿勾画出一个如电影般精彩的真实故事——关于四个朋友如何意外地改变世界,以及他们在此过程中汲取的教训,关于金钱,权力,友谊,背叛的那些事。
2014年2月2日 已读
更像是小说。感觉作者立场有点问题,翻译也不好。
互联网 创业 科技
浪潮之巅 豆瓣 Goodreads
8.6 (136 个评分) 作者: 吴军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 8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从一百年前算起,AT&T 公司、IBM 公司、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和Google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正在衰落,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公司成功的本质原因及科技工业一百多年的发展。
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因此,本书也系统地介绍了影响到科技浪潮的风险投资公司,诸如 KPCB 和红杉资本,以及百年来为科技捧场的投资银行,例如高盛公司,等等。
在这些公司兴衰的背后,有着它必然的规律。本书不仅讲述科技工业的历史,更重在揭示它的规律性。
2014年1月10日 已读
这本书一卡一顿看了很久,到今日才看完,不过也只是看了80%感兴趣的公司。
基本上涵盖了世界各大IT公司的简要介绍,算很好的科普读物了。
IT 互联网 吴军 商业
简约至上 豆瓣 Goodreads
Simple and Usable Web,Mobile,and Interaction Design
8.2 (40 个评分) 作者: [英] Giles Colborne 译者: 李松峰 / 秦绪文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 1
追求简单易用是人类的本性,无论是互联网产品。还是移动应用。亦或其他交互式设计,简单易用始终都是赢得用户的关键。同时,简单易用的程度也与产品寿命的长短密切相关。在《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中,作者Giles托20多年交互式设计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合理删除、分层组织、适时隐藏和巧妙转移这四个达成简约至上的终极策略,讲述了为什么应该站在主流用户一边,以及如何从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期望出发,简化设计,提升易用性。创造出卓而不群、历久弥新的用户体验。
2013年4月11日 已读
如书名,文字简洁精炼。电子书的排版也非常好
互联网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