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启功 (2015) 豆瓣
6.5 (25 个评分) 导演: 丁荫楠 / 丁震 演员: 马恩然 / 王馥荔
其它标题: The Calligraphy Master
在老北京一条胡同里,住着不显山不露水的一代书画名家启功老人(马恩然 饰),他和老伴儿(王馥荔 饰)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过着平凡安宁的生活。只是在怒涛涌动的时代,小人物无法在暴风雨中独善其身。启功拥有旗人血统,在文革浪潮汹涌澎湃的年代给他带来不少的麻烦。红卫兵们可以长驱直入他的家中搜查封资修的物品,所幸总有倾心传统文化的人暗中相助。运动之中,启功时常回忆起自己初学绘画的情景,与师友坐而论道的往事,和老伴儿相濡以沫的过往,这些都令他感慨唏嘘。
饱受过屈辱,也历经荣光,许多事不知不觉便已看透,许多情结慢慢就学会放下,这一切都不自觉地流淌在老人的书画之中……
2020年4月1日 看过
启功的传记电影怎么能拍得这么难看……
传记
阿拉伯的劳伦斯 (1962) 豆瓣 IMDb TMDB Min reol Eggplant.place
Lawrence of Arabia
8.8 (375 个评分) 导演: 大卫·里恩 演员: 彼得·奥图尔 / 亚历克·吉尼斯
其它标题: Lawrence of Arabia / 沙漠枭雄(港)
1916年,阿拉伯大起义爆发。 英军中尉 Lawrence(Peter O'Toole 饰)受命登上阿拉伯半岛之后,决定带领阿拉伯人夺取亚喀巴。在穿越沙漠的过程中, Lawrence 力排众议孤身返回搭救了失踪的 Gasim(I.S. Johar 饰)。此举赢得了众人的尊敬,Ali ibn el Kharish(Omar Sharif 饰)沙里夫甚至让 Lawrence 换上了沙里夫的长袍,而 Lawrence 也欣然接受。可是阿拉伯部落间并不和睦,Harith 部的 Gasim 杀了 Howeitat 部的人,双方剑拔弩张。为了平息争端,Lawrence 亲手处决了 Gasim,而杀人的快感却让 Lawrence 感到不安。成功夺取亚喀巴之后,Lawrence 驼不停蹄地穿越西奈半岛回到开罗。Allenby(Jack Hawkins 饰)将军大喜过望,升 Lawrence 为少校,对其寄予厚望……
2019年11月17日 看过
为大银幕而生的史诗电影。一个被推波助澜塑造的圣人是很容易跌下神坛的,见的少吗?第一次在影院经历“幕间休息”。#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展
传记 英国
十年一觉电影梦 豆瓣
9.0 (89 个评分) 作者: 张靓蓓 中信出版社 2013 - 4
《十年一觉电影梦》是导演李安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讲述自己电影生涯第一个十年的追梦历程。这不仅是一个坚持“理想不死”的电影人的成长告白,更是一部探究“如何面对磨难和荣耀”的自我对话。
美国《时代》周刊说,李安荣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与娱乐人士”,当之无愧。
张艺谋说,在东西方世界里游刃有余地行走的导演,恐怕华语影坛里只有李安一人。
陈文茜说,李安终于跃上顶峰,成了东西方电影世界没有人可以忽视的导演。
站在荣耀的巅峰,李安却通过《十年一觉电影梦》告诉所有人,他眼中的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
他,两次高考落榜,却意外步入舞台生涯;
他,在纽约名校高分毕业后,遭遇“毕业即失业”;
他,在美国煮饭、带孩子,做全职“家庭煮夫”,整整六年;
人往四十岁走,他才华满腹,却只能在剧组守夜看器材,扛沙袋,做苦力。他“不好意思再谈什么理想”,却不知理想已深埋心底。
李安活得很明白。他说,我真的只会当导演,做其他事都不灵光。
《十年一觉电影梦》,讲述一个导演的自我修养,一个男人的征服与温存。
2019年10月10日 已读
李安特别实诚,不过分谦虚,该说自己的天分也不含糊。估计当时觉得李安已经巅峰是时候总结一下了,谁想这才刚开始。推手里被砸坏的餐桌居然是李安自己家的,喜宴里的小孩原来是李安儿子
传记 李安
了不起的巴斯特 (2018) 豆瓣 TMDB
The Great Buster: A Celebration
7.8 (54 个评分) 导演: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演员: 巴斯特·基顿 /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其它标题: The Great Buster: A Celebration / 真喜剧之王:基顿(港)
提到默片年代的喜剧泰斗,很多人记得差利,其实冷面笑匠巴士达基顿同属殿堂级高手,对后来者一样影响深远。奥逊威尔斯直言钟爱《将军号火车》 (1926)。《七个机会》(1925)被一大群新娘狂追不舍,还有连环闪避巨石的画面,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以《最后一场电影》(1971)名留影史的波丹诺维奇,回顾基顿一生起落,从他小时候跟父母表演杂耍说起,再细数其辉煌岁月十部经典杰作,重温那些历久不衰的惊险搞笑绝技。
2019年10月4日 看过
没什么料,基本上是巴斯特作品精选罗列,但还是能整体了解下他的作品以及补一些没看的片段
传记 纪录片 美国
福柯的生死爱欲 豆瓣
The Passion of Michel Foucault
9.0 (28 个评分) 作者: [美]詹姆斯·E.米勒(James E. Miller) 译者: 高毅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6
☆哲学思考与“极限体验”交织,生活与思想的相互解读,在欧洲思想背景中理解福柯,20世纪西方思想的关键读本。
☆本书不仅是一部思想大师的传记,更是一次关于“人如何成为其所是”的伟大的尼采式探求。
☆北大高毅教授精修译文,作序推荐。
福柯是当代最出色、最具吸引力、最受关注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仅仅诉诸于文字,而且也在他一生都在进行的“极限体验”中得到了体现。同样使我们印象深刻、深受吸引的,不仅仅是福柯优雅、流畅的遣词行文,具有冲击力的思想观点,还有他独具特色、极为丰富、引人注目,同时也备受争议的人生经历。作者詹姆斯·米勒具有深厚的哲学背景和优秀的写作能力,对福柯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研读,整理并参考了大量材料,探访了各种相关人物,在此基础上,撰写出这本优秀的作品,记述福柯的“哲学生活”。
------------------------------
孤僻怪异的少年,毕生的自杀准备,狂暴的生活偏好,山谷与车祸的神秘启示……
福柯的生活同他的思想一样丰富、迷人又充满争议:童年时期对同班男孩的别样情感;大学时期屡次的自杀尝试;初入学界,对笼罩学界的大哲萨特的反对与批判;在德里达当场批评《疯癫与文明》时的一言不发;对政治运动暧昧不定的靠近与远离;对伊朗革命的矛盾态度;与德勒兹的学术同盟及其日后的解体……在米勒的这本书中,福柯的这些经历,都与他的思想——对法国科学史与认识论传统的继承,对现代人道主义的反对,对非理性、异常、区隔的关注与考察,对现代社会中权力关系的揭示,对结构主义的抗拒,对死亡主题的迷恋——相互交织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福柯的生与死、爱与恨、行动与思考、体验与激情。——“从存在中取得最大收获和最大乐趣的秘诀,就是过危险的生活。”
---------------------------------
米勒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跃动、炽热、无畏而闪亮的心灵——诚然,它或许带有些许自我解构的意味,而且都太人性,但它永远不会被诟病为陈腐、平庸、无名和幼稚。——《纽约时报》书评
米勒这本颇有争议的书是严谨而繁复研究的产物……他讨论了疯癫、死亡和同性恋,尤其是用大量形象生动甚至近乎感官层面的细节描述了施虐-受虐文化。——《新共和》
这本书是对福柯的一生充满想像力的大胆诠释,人类三个世纪的现代性遗赠下来的道德和美学传统被这本书拓广甚至颠覆了。——《波士顿环球》
詹姆斯·米勒谈论性与哲学、尼采与艾滋等话题的方式可能会让一些读者震惊……但正是通过这些看似悬殊的元素,他建构出一种爱欲的人生。——埃德蒙·怀特(Edmund White)
这本惊人之作,因其思想的灵光极具启发力;反响之大,也与其讨论的对象极为相称,可以说是进入20世纪晚期西方文化的一本关键性读本。——萨义德
2019年7月28日 已读
如果说福柯是树的主干,那本书就把围绕着的枝干做了逐一叙述再回到福柯本身,相当多的八卦穿插读来确实过瘾,也让人怀疑作者猎奇向的刻意性,但会不会这种猎奇向更符合福柯那出格的一生?相比现代人动不动的嘴炮,福柯对于极限体验的身体力行令人折服,而这种实践主义的哲学家,脱离生活了解其思想绝对会是视角的严重缺失。
作者对福柯的书写应该是挺符合福柯想法的——理解一个哲学家著作的关键在于研究那位哲学家的“气质”,构想“说‘我’的那个人”的想象世界,有必要广泛考察论据,不仅要看作者的著作和文章,而且要看他的讲演和宣言书,他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他和朋友们分享的回忆,甚至有关他的性爱偏好的情况。
此书不应作为福柯入门阅读,我的错。
传记 米歇尔·福柯
我的先生夏目漱石 豆瓣
漱石の思い出
作者: [日]夏目镜子 口述 / [日]松冈让 整理 译者: 唐辛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1
这是一部妻子关于丈夫的深情回忆,一部日本“国民大作家”的婚姻生活史,温情,细腻,坦率,生动。讲述者夏目镜子,20岁嫁给当时还是普通英文教师的夏目漱石,至漱石去世,二人一同走过20年波澜起伏的生活。镜子见证了漱石成为一代文豪的全过程,了解他的性格好恶、社会交往,以及文学创作背景,漱石作品中的猫与人,在镜子的讲述中都能找到原型。镜子与漱石一起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艰辛与安适,心酸与释然,爱与恨,乐与痛。她是很多日本人眼中的“恶妻”,却始终有一股强大的力量,面对漱石的精神疾病,以及由此引发的粗暴行为,甚至离婚危机,理智且隐忍,一直陪伴在漱石身边。“我一生中遇到很多男人,最爱的还是夏目金之助。”
镜子夫人依照时间顺序,从相亲开始,至葬礼结束,回忆了与漱石有关的64篇生活故事,事无巨细,毫不隐瞒,发表之后,在日本引起轰动和广泛讨论,让日本近代文学第一人夏目漱石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活起来,是理解漱石其人其文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简体中文译本首次面世。
2019年5月12日 已读
与其说镜子是“恶妻”,不如说漱石先生自己才是“钢铁直男”,相亲第一面就说人家人家牙齿难看,但也因为对方毫不隐藏这点反而心生好感,实在是妙人。
全书很流水,但也十分亲切,漱石先生确实是个怪人。最后几章写先生住院、去世、火化、解剖、葬礼真是字字仿佛杀人(我)。
传记 夏目漱石 日本
T. S. 艾略特传 豆瓣
The Imperfect Life of T. S. Eliot
9.8 (12 个评分) 作者: [英] 林德尔·戈登 译者: 许小凡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 - 1
T.S.艾略特,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个比起成为诗人更想成为圣徒的人;却因为无法成圣,而成了伟大的诗人。
他总是言说那些"不被言说的",在公众面具保卫之下的孤独里过着隐秘的生活。如果不是因为他是诗人,有探究并定义这种生活的需求,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了解他的生活。
他的诗从生活的酒滓里滤出一部结局早已注定的大戏,呈现的便是一部连贯的灵魂自传,诚恳,直接,比任何旁观者的考语都来得更洞明,更直指人心-——他的生活与作品就这样紧密相联,彼此创造。这部传记就基于这些由诗人亲自作出的表述,并与他实在的生活相印证。
林德尔·戈登考察了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的一生,那游走于他身上的圣徒与罪人之间的深壑。她将艾略特的生平与作品互参,以理解这位精神的求索者所经受的试炼:他的缺陷与怀疑能让一切过着不完美人生的我们找到共鸣。
"艾略特是20世纪英语文学文化中最重要的人物,这样伟大的地位,他在很短的时间、惨淡的境遇里,用为数不多的作品就已斩获。"——路易斯·梅南德Louis Menand《纽约客》
"戈登以明智的同情,穿梭于艾略特的人生与作品,带着对艾略特诗歌与戏剧无懈可击的谙熟和深刻理解,刻画出了一个精妙入微的艾略特形象。他犹如詹姆斯笔下的人物,在记忆与欲望、世俗幸福与更纯净的精神世界间徘徊撕扯。"——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纽约时报》
"一部深邃、细腻、复杂的杰作。贯穿全书的是一个饱受折磨又毫不妥协的形象:他有着清教徒式的克己,在一个相对主义盛行的世俗化时代里平庸地度过一生的图景令他恐惧。他奋力前行,觉察着那'平庸的人无法感知的颤栗'。"——理查德·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纽约时报》
2019年4月25日 已读
读戈登的这本《艾略特传》,非常自然地想到《维特根斯坦传》,都是只有对主人公的作品、思想、生活足够了解和热爱才能够写出的深刻传记。不同于一般传记的生平叙述,这一册大致沿着艾略特的创作年表逐步展开,当时的生活状态、他人影响、环境因素种种,都是理解一首诗极好的切入点,生活才是作品最好的注脚。
婚姻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朋友们慎重啊~
最后,这是一本主人公、作者、译者都值得给五星的传记。
传记 艾略特 英国
三岛由纪夫传 (1985) 豆瓣 TMDB
Mishima: A Life in Four Chapters
7.6 (38 个评分) 导演: 保罗·施拉德 演员: 绪形拳 / 坂东八十助
其它标题: Mishima: A Life in Four Chapters / 三岛由纪夫:人间四幕(台)
1970年,为强迫军队听其发表的劝说军人恢复日本昔日荣誉和“纯洁”的讲话,日本右翼作家三岛由纪夫将真下将军扣留为人质。但他的讲话却遭到军人们的嘲笑,愤怒的三岛由纪夫回到屋中后剖腹自杀。影片以四个部分展现了三岛由纪夫的生平:(1)对真理和美女的看法;(2)艺术观点;(3)军事方面的活动;(4)剑和笔的统一。
2019年3月23日 看过
粉丝滤镜下的四星,演员选得太差了…脸型、气质和三岛相去甚远。
传记 日本
波西米亚狂想曲 (2018) IMDb TMDB 豆瓣 Eggplant.place
Bohemian Rhapsody
8.3 (1769 个评分) 导演: 布莱恩·辛格 演员: 拉米·马雷克 / 本·哈迪
其它标题: Bohemian Rhapsody / 波希米亚狂想曲:摇滚传说(港)
本片是对皇后乐队、传奇主唱弗雷迪·莫库里以及他们音乐的致敬盛宴,这是一段充满爱、痛苦、接纳和音乐的旅程。
弗雷迪·莫库里(拉米·马雷克 饰)曾是希思罗机场的一名普通搬运工,对音乐满腔热血的他,与布莱恩·梅(格威利姆·李 饰)、罗杰·泰勒(本·哈迪 饰)、约 翰·迪肯(约瑟夫·梅泽罗 饰)组成皇后乐队。这个殿堂级乐队的从无到有,从疏离到重聚,从低谷到巅峰,仿佛就是弗雷迪一生的缩影。在最后的日子里,弗雷迪做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决定——在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拯救生命”大型摇滚乐演唱会上,将所有热血付诸于歌声。
2019年1月24日 看过
作为传记本身很一般,全靠题材本身和最后的live……
传记
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 (2018) 豆瓣 TMDB
モリのいる場所
8.2 (162 个评分) 导演: 冲田修一 演员: 山崎努 / 树木希林
其它标题: モリのいる場所 / 仙人畫家:熊谷守一
故事发生在昭和49年的东京。在东京都的丰岛区千里,居住着94岁高龄的画家熊谷守一(山崎努 饰)。熊谷守一和妻子秀子(树木希林 饰)拥有一个温馨的家,一条门廊,一片小院。每一天,熊谷守一都能够从自家院子的自然里感受到生命与季节和时间的变迁,这个院子里的一切就是他的生命。他和妻子都做已经参透了生活的奥义——生命的意义并非是钱可以买来的。可是,这样的院子旁边即将盖起一栋高耸入云的公寓大楼,大楼的影子将投射到他家的院子里,这也就意味着在那里的生命都将失去阳光……
2018年12月3日 看过
太仙了太可爱了,树木希林女士的喷嚏啊,萌炸了
传记 日本
少年凯歌 谷歌图书 豆瓣
9.4 (139 个评分) 作者: 陈凯歌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 6
在成为著名电影导演之前,他曾有过怎样的人生?陈凯歌亲自执笔,直面他的少年时代。他敢于面对,勇于审视自己,并承认曾经犯过的错误。他的回忆与思考,既富于自省和批判精神,又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历史的鲜活性。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文笔、个人的视角,对成名之前生活、思想、艺术积累的小结,能够启迪我们许许多多的人。
2018年1月26日 已读
日本的书名叫做《我的红卫兵时代》。仅通过几部电影就judge一个导演显然是很片面的,看陈凯歌的自传就很容易让人重新去观察这个人。
传记 陈凯歌
莫娣 (2016) 豆瓣 TMDB
Maudie
8.6 (319 个评分) 导演: 艾斯林·沃什 演员: 莎莉·霍金斯 / 伊桑·霍克
其它标题: Maudie / 彩绘心天地(台)
真人真事改编,描述在加拿大美丽的大西洋省份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一位患有关节炎的民间艺术家莫娣·刘易斯(Maud Lewis),对艺术不懈的追求,与她的丈夫相识,并以艺术、贩卖作品为生的励志生活。
2018年1月13日 看过
差点没认出伊森霍克……
传记
维特根斯坦传(插图版) 豆瓣
Ludwig Wittgenstein:The Duty of Genius
9.8 (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瑞·蒙克 译者: 王宇光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 4
本书公认为是维特根斯坦的权威传记,作者不仅对维特根斯坦哲学发展着墨很多,也还原了这位伟大哲学家的丰富个人性的一面,文笔流畅,可读性强,可谓雅俗共赏。此插图精装本,用近百幅照片,和文字相配,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欣赏维特根斯坦伟大而丰富的一生。
国王的演讲 (2010) TMDB 豆瓣 Min reol
The King's Speech
8.2 (1515 个评分) 导演: 汤姆·霍伯 演员: 科林·费尔斯 / 杰弗里·拉什
其它标题: The King's Speech / 皇上无话儿(港)
约克郡公爵(柯林·菲尔斯 Colin Firth 饰)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这令他接连在大型仪式上丢丑。贤惠妻子伊丽莎白(海伦娜·邦汉·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饰)为了帮助丈夫,到处寻访名医,但是传统的方法总不奏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慕名来到了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杰弗里·拉什 Geoffrey Rush 饰)的宅邸,传说他的方式与众不同。虽然公爵对罗格稀奇古怪的招法并不感兴趣,首次诊疗也不欢而散。但是,公爵发现在聆听音乐时自己朗读莎翁竟然十分流利。这让他开始信任罗格,配合治疗,慢慢克服着心理的障碍。乔治五世驾崩,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却为了迎娶寡妇辛普森夫人不惜退位。艾伯特临危受命,成为了乔治六世。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二战前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
2017年12月3日 看过
拿奖拿到手软没问题
传记 英国
至暗时刻 (2017) 豆瓣 TMDB
Darkest Hour
8.3 (1280 个评分) 导演: 乔·赖特 演员: 加里·奥德曼 /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其它标题: Darkest Hour / 黑暗对峙(港)
影片讲述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作为首相期间面临的最重要的审判:是向纳粹妥协做俘虏,还是团结人民群起反抗?丘吉尔将集结整个国家为自由奋战,试图改变世界历史进程,度过黎明前的黑暗。
2017年12月3日 看过
太有味道了,伟大的表演!
传记 英国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2017) 豆瓣 TMDB
Loving Vincent
8.4 (929 个评分) 导演: 多洛塔·科别拉 / 休·韦尔什曼 演员: 道格拉斯·布斯 / 罗伯特·古拉奇克
其它标题: Loving Vincent / 至爱梵高
影片用一封无法投递的信件串联起梵高在去世前最后六周里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物之间的秘密,带观众穿越回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并陪伴梵高走完他最后的人生。影片采用梵高原画作品中的人物原型还原梵高的艺术人生,让观众在享受美得令人窒息的视觉盛宴时,抽丝剥茧地发现隐藏了一个半世纪的秘密。
2017年11月20日 看过
我说这医生面容声音都这么熟悉,原来是波隆。形式非常的酷,但是看久了就审美疲劳了……
传记 动画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 (2016) 豆瓣
8.4 (348 个评分) 导演: 凯文·麦克唐纳 演员: 蔡国强 / 吴红虹
其它标题: 蔡国强:天梯 / Sky Ladder: The Art of Cai Guo-Qiang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是当今世界最重要艺术家之一蔡国强的首部电影纪录片。既是一个从中国出发、成为具国际影响力艺术家的励志故事,也体现着新时代中国人的追求和精神。
本片由奥斯卡金奖导演凯文·麦克唐纳(Kevin Macdonald)耗时两年,从纽约、布宜诺斯艾利斯、上海、北京、浏阳到家乡泉州,遍访艺术家的工作现场及其亲友、工作伙伴和专家,无限度深入蔡国强的工作和生活,并从数千小时的珍贵历史影像素材撷取精华,讲述蔡国强 80 年代从泉州出发,30 年来在五大洲不同文化间成长,并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享誉全球的爆破艺术家。纪录片中也揭露他壮观艺术背后的另一个真实—内心的脆弱、挣扎、妥协,和对家人、故乡、祖国土地深厚内敛的家国情怀。
影片主线《天梯》—— 一座500米高的金色焰火梯子嘶吼着拔地而起,与无垠宇宙对话。这是蔡国强少年时代仰望天空、摸云摘星的梦想,二十多年来在世界不同地方屡试屡败,却从未放弃。2015年6月黎明,泉州小渔村惠屿岛海边,在国内技术专家和当地数百村民的帮助和见证下,他再次一搏,把《天梯》作为献给百岁奶奶和家乡的礼物……
美与暴烈 豆瓣
The Life and Death of Yukio Mishima
8.9 (21 个评分) 作者: [英] 亨利·斯各特·斯托克斯 译者: 于是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 - 7
本书由美国记者亨利·斯各特所撰,详细回顾了日本文坛名匠三岛由纪夫的一生。亨利是三岛生前的好友,也是在他意外身亡后唯一列席他葬礼的一名外国记者,因此对于三岛的生平他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翔实可信,对于三岛的爱好者而言是一本难得的传记资料。书中还对三岛各个时期的创作风格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并将之与同时代的日本名作家,如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等进行横向对比,对日本文学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从中略窥日本文学发展脉络及其国民精神。
在这部三岛由纪夫传记中,斯托克斯用深入、动情的笔调,梳理了三岛充满矛盾的短暂人生中一个个重要的转折点和文学成就,也刻画出他那颗深受煎熬、躁动的心灵。作者是三岛的好友,也是唯一见证三岛率领政治团体进行军事训练、并参加三岛死后对其追随者法庭审判的外国人。
2017年6月21日 已读
非常好的传记,因为作者、译者应该都是很爱三岛的。三岛的一生短暂却实在太过复杂,一生比小说更精彩。
三岛由纪夫 传记 日本
博尔赫斯的不幸婚姻 豆瓣
作者: 【美】诺曼·托马斯·蒂·乔凡尼 著 译者: 卞建华 译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7 - 2
编辑推荐
作为阿根廷文学天才,博尔赫斯的散文像小说,小说像诗,诗又像散文;
作为一个68岁才踏入婚姻殿堂的男人,博尔赫斯备受“魔鬼”妻子的折磨;贴身翻译,带你了解这场婚姻的实情和细节。
作为一位性无能的盲人,博尔赫斯声称会爱上自己见到的每一个美女;
《博尔赫斯的不幸婚姻》展示了一个在图书馆内无法找到的、不为人知的博尔赫斯。
作者通过博尔赫斯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他与艾尔莎之间的这段婚姻,来揭露博尔赫斯的一生。
内容简介
作为阿根廷天才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合伙人和翻译,本书作者诺曼·托马斯·蒂·乔凡尼根据自己收藏的日记、笔记、信件、手稿和照片等大量原始资料,采用*人称叙事口吻和时间顺序,揭露了博尔赫斯与艾尔莎之间真实的婚姻情况,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位为数不多的真正文学天才的一个独特观察视角。
2017年6月1日 已读
仿佛一个八卦女生坐你对面给你讲了几个小时某朋友的八卦私生活一般,想到哪说到哪,叙述很混乱,权当了解一点博尔赫斯的八卦吧。
传记 博尔赫斯
隐藏人物 (2016) TMDB 豆瓣
Hidden Figures
8.3 (615 个评分) 导演: 西奥多·梅尔菲 演员: 塔拉吉·P·汉森 / 奥克塔维亚·斯宾瑟
其它标题: Hidden Figures / NASA无名英雌(港)
影片讲述1962年,汉森饰演的非裔美国数学家与斯宾瑟和梦奈两位“同事”组成智囊团,为宇航员约翰·格伦成功绕地球轨道飞行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