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
旧世界群像 (1972) 豆瓣
Obrazy starého sveta
8.9 (35 个评分) 导演: 杜桑·哈那克
其它标题: Obrazy starého sveta / 老年世界群像
捷克斯洛伐克1972年影像大师杜桑·哈那克执导的一部黑白纪录片,是其电影生涯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也是捷克电影史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拍摄完成后,因其主题过于灰暗,关注乡村中命运悲惨、失去劳动力的老人,无法通过捷克电影局的审查。捷克文化部长、诗人Miroslav Valek出面挽救了该片,将其更名为《旧世界群像》而转移了审查的压力。
这部纪录片的灵感来自马汀马伦克拍摄的老年人物肖像摄影。看似奇特的人物常隐藏着悲剧性的命运,他们因为贫穷、自私、疾病或老迈而频频挣扎,却又同时对抗着这世界。
2022年2月1日 看过
直言的老人们。提到生命的意义几乎都提到了爱,尽管物质匮乏,但人生的最后一段他们渴求的都是爱和善意。百岁老头令人印象深刻,脑子活络吐词清晰,多国语言张口就来,太牛了…结尾好可爱!
捷克 纪录片
纸人头 (1996) 豆瓣
Papírové hlavy
8.8 (5 个评分) 导演: 杜桑·哈那克
其它标题: Papírové hlavy / Papierove hlavy
1996年的《紙人頭》哈那克又回到了《322》時記錄與虛構並置的路線。導演從大批過去未曾展示過的檔案影像之中,回憶並重溯了從二次大戰到89年絲絨革命的這段歷史,除了運用民眾在5月1日的共黨大節裡,以紙製人頭偶來揶揄政治人物的行動偶劇為創意,重新安排以紙人頭在成批的歷史影像串流中穿插出現,重構一齣政治寓言。導演並反身自涉了70年代的個人經驗回顧,企圖為這個被世界遺忘與湮滅的區域撢去塵埃。
影片中大批出自不同年代不知名拍攝者之手的檔案影像,包含了官方的節慶宣傳,民間的反彈行動、秘密警察大肆街頭逮捕等等,不同鏡頭的視角、時間、觀點在導演手中統籌、架構成一套哈那克的敘事言說。除了回溯近代史之外,導演在創作處理涉及的層面與手法,讓影像的鏡頭、觀點、政治意識型態的支配以及作者本身意志與自覺之間多層次辯證,又多了更往前推進一步的例子。這對當前劇情片回漲無期,而紀錄片當紅的台灣,有心思索下一步的影像創作者來說,杜桑‧哈那克應該是深具啟發性的。
2021年4月2日 看过
戏谑又真实,讽刺效果拔群。
捷克 纪录片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豆瓣
8.8 (18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 译者: 星灿等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1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赫拉巴尔精品集)》讲述了:在中国,谁都知道米兰·昆德拉。但谁会知道博胡来米尔·赫拉巴尔?捷克作家博·赫拉巴尔,这位法学博士为自己重新建构的一生是这样的:服过兵役、当过推销员、仓库管理员、炼钢工,后来又做废品回收站打包工、舞台布景工。49岁时第一部作品才得以出版,而此后获得的国内、国际奖项多达30多个,很多作品被改编电影和戏剧,并获柏林电影节金奖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部小说以一个餐厅服务员的打经历,展示了捷克斯洛伐克近半世纪的社会生活画面。它又是一部作家回忆录式的“传记”,通篇描绘了旅馆、饭店、食堂、酒家和餐厅的生活,处处流露出布拉格帅克式的幽默、揶揄和调侃。赫拉巴尔的生命是这样结束的:1997年2月3日,人们发现原来即将愈出院的这位作家从医院五楼窗口坠落身亡,陆续推出的这套“赫拉巴尔精品集”,系中国青年出版社完整购进版权,著名翻译家由捷文直接译出。
2020年3月11日 已读
有人十八天环游世界,有人十八天写出神作。荒诞现实总是过分迷人,乐天下面隐藏的悲伤也更动人。花圈、镜子、骆驼、硬币、钱堆、纳粹、大雪。真希望赫拉巴尔和米兰·昆德拉一样为众人所知啊,这个随便一翻就是八九页才一分段的妙人。
博·赫拉巴尔 捷克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2006) TMDB 豆瓣
Obsluhoval jsem anglického krále
8.4 (94 个评分) 导演: 伊日·门泽尔 演员: 伊万·博尔内夫 / 奥德里奇•凯瑟
其它标题: Obsluhoval jsem anglického krále / 我的主子是英国之王
坐监多年的扬•迪特(奥德里奇•凯瑟饰)大赦获释,他被“放逐”到捷克北部边境森林里修一条看上去永远修不完的道路。回想年轻时候,迪特感慨万千,那时的自己(伊万•巴尼弗饰)只是个年轻的饭店服务生,却立志要成为百万富豪。小个子的他精通服务之道,同时不忘追逐金钱和女人。他先后到过生活奢靡的天堂艳楼,布拉格最气派豪华的巴黎饭店。在那里,饭店领班告诉迪特,他之所以精通各项待客之道,是因为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捷克情势变化莫测,迪特遇见了同是小个子的德国姑娘丽莎(朱丽娅•耶特斯饰)并遇到许多困难,但他依然坚定不移地朝着立下的目标努力……
2020年3月11日 看过
喜欢极了。初看确实会想到布达佩斯大饭店,高贵族酒店、侍者,但内核相差甚远。一心追求金钱和女人的男主,在一系列的机缘巧合下达成梦想,却真的圆满了吗,最后还是通过审视镜子里我的过往找回自我。
活泼中的反思。
ps.天堂艳楼的那位姑娘好像寡姐啊……
捷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豆瓣 谷歌图书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9.4 (62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许钧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6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过于喧嚣的孤独 豆瓣
Příliš hlučna samota
8.9 (129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赫拉巴尔 译者: 杨乐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 10
本书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小说诗意地叙述了一个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汉嘉,他把珍贵的图书从废纸堆中捡出来,藏在家里,抱在胸口。他狂饮啤酒,“嘬糖果似的嘬着”那些“美丽的词句”。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爱情的忧伤,文化的忧伤。汉嘉最终将自己打进了废纸包,他乘着那些书籍飞升天堂。
2015年10月30日 已读
享受独处而不孤独,想来是我近年所养成的最好习惯。
捷克 赫拉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