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
毛姆读书随笔 豆瓣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郑小琦 译林出版社 2016 - 8
《毛姆读书随笔》是毛姆的读书心得和体会,里面有他开列的书单和他对欧美作家的评点和梳理,是一本不错的阅读指导书。毛姆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读者。他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打量文学与人生,就有了这本书中的文字。本书汇集了毛姆对欧美文学作品的评点和梳理,以及对于哲学、文坛掌故、文学创作经验的论述,这一切都给人以高屋建瓴之感,是了解西方文学的不错途径。读完他的书,可再一次激起我们阅读的欲望。爱读书且享受阅读的人是幸福的。
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 豆瓣
Collected Short Stories of W. Somerset Maugham: Volume 1
9.2 (3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陈以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10
1951年,毛姆出版四卷本短篇小说全集,共收录91个故事,并亲自确定篇目和顺序,为每一卷撰写序言。1963年企鹅出版社在此基础上推出新版,自此被认作标准定本,多次重版。本书即译自2002年企鹅版全集。
毛姆作品中文译本繁多,短篇小说多以精选集形式出版。本次计划推出的《毛姆短篇小说全集》(四卷本)将首次以精彩译文再现毛姆短篇作品的全貌。本书为第一卷。
2020年12月2日 已读
毛姆的短篇讽刺意味颇重,好几瞬间都有在读寓言故事的感觉。故事基本都很平,然后在最后一页又很平地巨大转向,尤其是《麦金托什》的震撼。对于刀锋式主人公的喜爱在短篇里已然溢出纸张,那种抛下世俗、义无反顾地过上原始的追求自我的生活。
读他的小说,也总能为自己的“无用”价值观寻找一点慰藉吧。
毛姆 英国
巨匠与杰作 豆瓣
Ten Novels and Their Authors
8.3 (12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李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8
一九四五年,毛姆应美国《红书》杂志邀约开列了一张书单,列举其心目中的世界十佳小说,并为之撰写了系列书评,对这些名著的成书过程、写作手法、艺术特色一一做出点评,于是就有了这本《巨匠与杰作》(书名直译就是“十部小说及其作者”)。这十部小说及其作者分别为:菲尔丁和《汤姆•琼斯》,奥斯丁和《傲慢与偏见》,司汤达和《红与黑》,巴尔扎克和《高老头》,狄更斯和《大卫•科波菲尔》,福楼拜和《包法利夫人》,麦尔维尔和《白鲸》,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以及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以毛姆的人情练达,他当然一上来就坦承“我所列的书单极为武断。其实我完全可以再列出十部小说,以其不同的方式而丝毫不输之前所选,而且还能为选择这十部给出同样充分的理由”。
毛姆评论这十位小说大师的方式很简单,即“知人论世”:一个作家能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取决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在他笔下,这些“巨匠”们身上的光环和粉饰被尽数剔除:狄更斯和巴尔扎克虚荣浮华、品味粗俗,陀思妥耶夫斯基更是嗜赌成性,而艾米莉•勃朗特和麦尔维尔则是隐秘的同性恋……毛姆这样做并非有意大唱反调、哗众取宠,而是去除一切伪饰,以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他本人作为小说家的丰富经验去真正体贴他所评论的作家和作品,带领读者去品味、去欣赏。于是这本由一位小说巨匠对其心目中小说巨匠的评论遂成为文学评论的经典,更是一部面向普通读者的独一无二的文学指南。
2015年6月24日 已读
扒皮入髓的可怕毛姆叔叔!
毛姆 英国
刀锋 豆瓣
The Razor’s Edge
8.4 (52 个评分) 作者: [英] 毛姆 译者: 周煦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6
《刀锋》是英国著名作家、“故事圣手”毛姆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部队里结识了一位爱尔兰战友,在一次战斗中,这位战友为营救拉里而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复员后,拉里既不肯进大学,也不肯就业,一心想探求人生的终极。为此,他丢下未婚妻来到巴黎,又从巴黎遍游世界,最后到了印度,终于对人生大彻大悟,返回美国,当上了出租车司机,大隐隐于市。《刀锋》的主人公拉里以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生动而又深刻地探讨和展现了西方整整一代知识分子上下求索人生意义的心路历程。
2015年3月24日 已读
经常看到『影响你人生观的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刀锋》于我来说大概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吧。很多对自己的问题,我都找到了答案。
但是,校对真的是吃屎的吧!!!!!!
毛姆 英国
月亮和六便士 豆瓣
The Moon and Sixpence
9.0 (175 个评分) 作者: [英] 毛姆 译者: 傅惟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0
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通过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同时这本书也引发了人们对摆脱世俗束缚逃离世俗社会寻找心灵家园这一话题的思考,而关于南太平洋小岛的自然民风的描写也引人向往。《月亮和六便士》说问世后,以情节入胜、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看。在小说中,毛姆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借“我”之口,叙述整个故事,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这更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
2014年12月8日 已读
『世界是无情的、残酷的,我们生到人世间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我们死后没有人知道到何处去。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出风头露头角,惹起命运对我们的注目。』今天刚好在知乎看到有个问题『人生最寂寞的事情是什么』,有个答案真是直击心头『有一种人,天天都笑嘻嘻的,好似和谁都合得来,但是从不主动联系朋友,脾气也出奇的好,好像世上没什么事情能让他们愤怒和悲伤。心中怀着宏伟的梦想,却不愿与现实中的人分担,只是默默的做,以为能用砂砾和泥土堆出山川。
这一种人,懒得咒骂,懒得分享心情,在人情世故中受尽冷暖之后,也无心去写矫情的文字,发到朋友圈去换取同情。你问他怎么了,他只是一笑。
只有在大多人都入眠的的时候,他翻看着书,亦是戴着耳机,看到共鸣之处,忍住心中的一阵战栗,忍住眼里的苦涩,继续读下去,直到昏睡。』
毛姆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