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亲爱的安吉维拉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亲爱的安吉维拉
8.7 (151 个评分) 作者: [尼日利亚] 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 译者: 陶立夏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6
【《纽约时报》畅销书】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2017年十大好书】
【献给所有与抗性别不平等抗争的父母的一份指南】
******
几年前,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收到昔日好友的一封信,好友询问这位美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尼日利亚裔作家如何将自己的女儿养育成一个女权主义者。《亲爱的安吉维拉》即是阿迪契给好友的一封回信。
这十五条无价、睿智的建议,其实是关于如何将女儿培养成一个强大、独立的女性。
这些建议直接、有力而坦诚,从给予女儿(如果她渴望如此)选择一架飞机模型而非布娃娃当玩具的自由;到和女儿开放讨论穿衣、化妆或者性向的问题,让她不要将婚姻视为一种“成就”;作家还鼓励读者破除陈腐的性别观念,抛弃那种认为女性的生活就该以厨房、家务和丈夫的需求为中心的褊狭之见。同时,作家还反驳了那种看似进步、公平的表达背后的不公平预设,比如女性“被允许”去获得成功,本质上其实是认为女性不应该拥有权力的落后意识。
《亲爱的安吉维拉》尖锐地触及了21世纪的性别政治的核心。它将开启一场全新的、被迫切需要的讨论,即在当下,女性应该如何定义并塑造真实的自我。
人生的智慧 豆瓣
所属 作品: 人生的智慧
9.2 (32 个评分) 作者: [德] 叔本华 译者: 韦启昌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 4
他于1850年写了《附录和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在晚年一举成名。我社出版的这本全译本是我国第一个根据德文版译出的中文本。这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Goodreads 豆瓣
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 所属 作品: 霍乱时期的爱情
9.0 (721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杨玲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9
★马尔克斯唯一正式授权,首次完整翻译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加西亚•马尔克斯
★这部光芒闪耀、令人心碎的作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纽约时报》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卡特制造:安吉拉·卡特传 豆瓣
The Invention of Angela Carter:A Biography 所属 作品: 卡特制造
9.1 (10 个评分) 作者: (英)埃德蒙·戈登 译者: 晓风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5
★安吉拉•卡特首部经过授权的完整传记,中文版重磅推出
★经典作家的经典传记,感受巅峰水平的文学传记带来的深刻愉悦
★原著好评如潮,获毛姆文学奖;石黑一雄、科尔姆•托宾等著名作家热情推荐
★获《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金融时报》《旁观者报》《观察者报》年度好书
★她的作品时而滑稽,时而性感,忽而恐怖,忽而残忍,但始终具有锋利而颠覆性的智慧和华美的文风。她的人生一如她的作品。
★将安吉拉•卡特任性而精彩的人生旅程与她的日记、书信、感情纠葛、创作历程及其亲友回忆、时代背景、文学史事件等完美融合,处处闪耀着迷人的细节和敏锐的评述,引人入胜,堪称当代文学传记的写作典范。
————
————
英国著名女作家安吉拉•卡特(1940—1992),凭借《染血之室》《马戏团之夜》《焚舟纪》《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明智的孩子》等新颖无畏、独树一帜的作品,成为一代人的偶像和百年来最富盛名的英语作家之一,被萨尔曼•鲁西迪、伊恩•麦克尤恩、石黑一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大作家拥戴为一代文学教母;时至今日,她也是女性主义的象征。
安吉拉•卡特的人生也跟她的作品一样不落俗套。从害羞、内向的童年,到胆大妄为、活跃叛逆的青年,再到快乐、自信的中年;从在窄小的出租屋里努力写作的年轻女子,到整个时代最重要、最大胆的作家之一,她充满冒险的人生旅程启发了瑰丽、炫目而诱人的作品,乃至永久地改变了英国文学,为之注入新的能量。
这部迷人的传记讲述了一位伟大的女作家如何构建自我的故事,她从不困于自己的角色和身上的标签,致力于对现有生活方式和社会认知的拆解、修补、重塑。她的人生任性而精彩,她的性格复杂而多变。作者埃德蒙•戈登通过安吉拉•卡特的日记、书信、作品,以及她亲朋好友的回忆和讲述,串起了这位“神秘女巫”生命中一个个事件和点点滴滴的悲欢与渴望,不仅勾勒了她的人生旅程和写作旅程,也回答了她是如何一步一步构建自我,成为独一无二的安吉拉•卡特的。
——————
——————
——————
媒体推荐:
一段奇妙的旅程……成功地让我们走近一个任性而精彩的人,过去五十年来最杰出、最具独创性的作家之一。
——石黑一雄, 《卫报》年度好书推荐语
出色的调查研究,敏锐而迷人。
——科尔姆•托宾
有人情味,覆盖内容广,充满处理巧妙的细节,和它探讨的对象一样对身份的本质有敏锐的感知……对一位饱受喜爱的作家及其作品内容丰富而一丝不苟的记录。
——克莱尔•洛登,《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好书推荐语
出色的书——有见地、热情、自信,还有不经意的诙谐……让人不能自拔!
——《纽约时报》
一本聪明、丰富而予人启迪的书。
——理查德•达文波特-海因斯,《旁观者报》年度好书推荐语
一部典范作品……每个人都应该读。
——《旁观者报》
处处闪现安置恰当的细节和诙谐的趣谈……最有价值的那类文学传记。
——露西•休斯-哈利特,《文学评论》
戈登的书让我感受到读巅峰水平的文学传记带来的深刻愉悦。它会让卡特的仰慕者们着迷,在新一代人中激发起对她作品的兴趣,也许还能让诋毁她的人重新思考一下。
——《独立报》
每个自然段中都有闪光的细致调查……这本让人读得津津有味的传记会很难被超越。
——《星期日泰晤士报》
《卡特制造》成功地传播了这位先锋、具有讽刺意味而酷爱冒险的人物那动人心魄的技艺……了不起的成就。
——《爱尔兰时报》
判断精准,文字优美……其中有我们的记忆中仍然温暖的生命那不可替代的印记。
——罗斯玛丽•希尔,《卫报》
2016年最出色的书之一。
——《苏格兰人》
The Undying 豆瓣
所属 作品: 未死之身
作者: Anne Boyer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9 - 9
"Anne Boyer’s radically unsentimental account of cancer and the 'carcinogenosphere' obliterates cliche. By demonstrating how her utterly specific experience is also irreducibly social, she opens up new spaces for thinking and feeling together. The Undying is an outraged, beautiful, and brilliant work of embodied critique." ―Ben Lerner, author of The Topeka School
"The pink ribbon, that ubiquitous emblem of breast cancer awareness, has long been an object of controversy and derision, but the poet and essayist Anne Boyer doesn’t just pull it loose, unfastening its dainty loop; she feeds it through a shredder and lights it on fire, incinerating its remains . . . [in her] extraordinary and furious new book." ―Jennifer Szalai, The New York Times
"[A] rousing hybrid of memoir and manifesto . . . [The Undying] is memoir as anti-capitalist indictment, as biting cultural criticism, as vengeance. It suggests a new era in the politics of breast cancer, one that might look less like corporate sponsored marathons every October and more like the radical, confrontational AIDS activism of the 1980s. Arriving the year before an election that could set healthcare and disability policy for decades, The Undying warns us of the human costs of any system that prioritizes profit over lives." ―Sascha Cohen, NPR
"Boyer returns with a beautiful memoir about her battle with breast cancer . . . [The Undying] puts into sharp focus the economic toll cancer takes on women of limited means . . . and is stacked with revelatory observations . . . Boyer’s gorgeous language elevates this artful, piercing narrative well above the average medical memoir." ―Publishers Weekly (starred review)
美丽新世界 谷歌图书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豆瓣
BRAVE NEW WORLD, 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 所属 作品: Brave New World
9.2 (266 个评分) 作者: [英] 赫胥黎 译者: 陈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6 其它标题: 美丽新世界
出版于一九三二年的《美丽新世界》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最杰出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反乌托邦文学经典之一,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国内外文学界和思想界影响深远。这是一部寓言作品,展现了赫胥黎眼中的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通过最有效的科学和心理工程,人类从遗传和基因上就已经被先天设计为各种等级的社会成员,完全沦为驯顺的机器,个性和自由被扼杀,文学艺术濒于毁灭。继《美丽新世界》这部寓言小说杰作之后,赫胥黎又于一九五八年出版了论著《重返美丽新世界》,在这部雄辩的作品中,作者运用其丰富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知识,比较了现代社会与他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构想的寓言性图景的方方面面,像人口过剩、宣传和洗脑以及化学劝诱等,认为他早年悲观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本书将赫胥黎这两部最经典的名著全部收入。
一间自己的房间 豆瓣 谷歌图书
A Room of One's Own 所属 作品: 一间自己的房间(伍尔夫文集)
8.8 (50 个评分) 作者: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吴晓雷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4 - 4
名家名作名译——悦经典系列 08
幽默风趣 独辟蹊径
灵动细腻 汪洋恣肆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先驱弗吉尼亚·伍尔夫最振聋发聩的女性主义宣言
★译者吴晓雷打造经典译本
===================
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本是基于两篇讲稿。一九二八年 十月二十日和二十六日,伍尔夫自伦敦两次来剑桥大学,分别在纽纳姆女子学院手戈廷女子学院,就女性与小说一题发表演讲。此后,一九二九年三月,她将两次演讲合为一文,以《女性与小说》为题,发表在美国杂志《论坛》上。而此时,她 的小说《奥兰多》出版,为自己造成了一座小楼,并在这里,将《女性与小说》大加修改和扩充。
该作以“妇女和小说”为主题,通过对女性创作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指出女人应该有勇气有理智地去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只有这样,女人才能平静而客观地思考,才能不怀胆怯和怨恨地进行创作,从而使被历史埋没了的诗情得以复活。该作被誉为振聋发聩的“女性主义文学宣言”。
离开的,留下的 Goodreads 豆瓣
Storia di chi fugge e di chi resta 所属 作品: 离开的,留下的
8.8 (521 个评分) 作者: [意]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0
两个女人 50年的友谊和战争
那不勒斯四部曲NO.3
全球畅销近千万册 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
“我希望她在场,这是我写作的目的。”
《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 后续,
意大利最神秘的作家费兰特(Elena Ferrante)
探索中年的虚无、困惑、野心和近乎残暴的爱
《离开的,留下的》 是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三部,聚焦“我”(埃莱娜)和莉拉躁动、紧密相依的中年。
“我”在未婚夫彼得罗一家人的帮助下,出版了第一本小说,享受着成功的喜悦,而留在那不勒斯的莉拉却身陷贫困而卑贱的工厂生活。“我”像个骑士一样,再度介入莉拉的生活,并动用丈夫一家人的关系,让莉拉和恩佐的生活有了转机——他们成了那不勒斯地区最早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他们顽强、坚韧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开始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我和莉拉之间再次胜负难辨。婚后的“我”开始面临自己的创作危机,而平静的、中产阶级式的婚姻也令“我”疲惫不堪。对社会变革颇为冷淡的彼得罗希望“我”放弃作家的身份,而“我”在扮演“母亲”、“妻子”这些角色时,总是避免不了内心的分裂、紧张。
莉拉对“我”的新作品的指责更是让我产生彻底的自我怀疑:我接受的教育和拥有的知识是否只是让我的作品徒有其表,没有真正的思想,也永远无法拥有莉拉近乎粗野的表达中那些令人不安的真相。直到有一天,“我”丈夫突然将尼诺带回了家……
2020年2月8日 已读
相比于前两本,尽管还是以主人公埃莱娜的大量内心戏为主,但裹挟着大时代背景:政治混乱,科技崛起,莫名就读得更投入更快了一些。对男女之间性和权力关系的反映还挺有意思的。
外国文学 小说 意大利文学 欧洲文学
新名字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Storia del nuovo cognome 所属 作品: 新名字的故事
9.1 (576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4
《新名字的故事》是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二部,描述了埃莱娜和莉拉的青年时代。在她们的人生以最快的速度急遽分化的那些年里,她们共同体验了爱、失去、困惑、挣扎、嫉妒和隐蔽的破坏。

莉拉在结婚当天就发现婚姻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样,她的初夜几乎是一场强奸。她带着一种强大的破坏欲介入了斯特凡诺的家族生意,似乎成为了她和埃莱娜小时候都想成为的那种女人。久未有身孕的莉拉,和埃莱娜去海边度假休养。而在伊斯基亚岛的那个夏天,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

出于对莉拉所拥有的爱情的愤怒,“我”(埃莱娜)奋力摆脱这个破败、暴力、充满宿仇的街区。“我”成了街区的第一个大学生,并和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男孩订婚,甚至出版了第一本小说。“我”以胜利者的形象回到那不勒斯,却发现告别了丑陋婚姻的莉拉,在一家肉食加工厂备受屈辱地打工。

当“我”发现自己的小说,其实完全窃取了莉拉交托给“我”的秘密笔记本里那些独特的力量和灵感,“我”被迫面临一个极度痛苦的问题:“我”和莉拉,到底谁离开了,又是谁留下了?
Gentleman Jack 豆瓣
作者: Anna Choma Penguin Books 2019 - 4
The official companion book to the HBO series Gentleman Jack created by Sally Wainwright and starring Suranne Jones
In 1834, Anne Lister made history by celebrating and recording the first ever known marriage to another woman. This is her remarkable, true story.
Anne Lister was extraordinary. Fearless, charismatic and determined to explore her lesbian sexuality, she forged her own path in a society that had no language to define her. She was a landowner, an industrialist and a prolific diarist, whose output has secured her legacy as one of the most fascinating figures of the 19th century. Gentleman Jack: The Real Anne Lister follows Anne from her crumbling ancestral home in Yorkshire to the glittering courts of Denmark as she resolves to put past heartbreak behind her and find herself a wife. This biographical portrait introduces the real Gentleman Jack, featuring unpublished journal extracts decrypt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series creator Sally Wainwright and historian Anne Choma.
寂寞之井 豆瓣
The well of Loneliness 所属 作品: 寂寞之井
作者: [英]拉德克利夫·霍尔 译者: 颜湘如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 - 3
★赌上我所有的爱,向世界祈求生存的权利。
★20世纪初震动英伦的剖心之作
★禁书风暴下畅销九十年的文学经典
★献给所有格格不入的人——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错置或浪费,我们生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
这世界把头埋在传统习俗的沙中,以为什么都看不见,就能逃避真相了。
九十多年前,拉德克利夫·霍尔撕开沉默,挺身而出,为那些过去的、现在的,未来也将为性别及性取向痛苦的人发声,向人们宣告他们的存在,并索取一线光明。
“你不是不正常,也不惹人厌,更不是疯了。你和每一个人一样都是所谓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目前还无法解释——你还没有在天地万物间找到栖身之所。不过总有一天会的,再此之前不要退缩,只要冷静勇敢地面对自己就行了。鼓起勇气,尽可能妥善地处理你的负担。但最重要的是要抬头挺胸,为了那些承受着同样负担的人,你要牢牢守护自尊,为了他们,你要让世人知道,像你和他们这样的人也能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无私而杰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所属 作品: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8.7 (508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许钧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 7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轻舔丝绒 豆瓣 Goodreads
Tipping the Velvet 所属 作品: 轻舔丝绒
7.6 (6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萨拉·沃特斯 译者: 陈萱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 11
因为一朵抛掷而来的玫瑰,海滨少女从此远离家乡,追随心爱的男装丽人;
因为一场毫无预料的背叛,演员南希从此堕落沉沦,把自己放逐在伦敦阴暗的街角。
在这部关于情欲也关于自由,关于成长也关于蜕变的小说中,萨拉·沃特斯检阅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剧院文化、男装丽人风潮、女权运动的雏形、贵族的地下情色会所,再现彼时的伦敦百态。
罗生门 豆瓣
所属 作品: 罗生门
9.0 (16 个评分) 作者: (日)芥川龙之介 译者: 楼适夷 / 文洁若 译林出版社 2010 - 11
《罗生门》收录了芥川龙之介的20篇中短篇小说。其中《罗生门》通过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鞭挞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同时宣扬了人性善的一面。
2019年3月12日 已读 挺难读的一本书,断断续续三个月才读完,感触比较深的是《地狱变》《老年的素盏鸣尊》《报恩记》《阿富的贞操》,越往后的短篇越是难懂
外国文学 日本文学 短篇小说
All My Sons 豆瓣
所属 作品: 都是我的儿子
作者: Arthur Miller Penguin Classics 2000 - 11
Joe Keller and Herbert Deever, partners in a machine shop during the war, turned out defective airplane parts, causing the deaths of many men. Deever was sent to prison while Keller escaped punishment and went on to make a lot of money. In a work of tremendous power, a love affair between Keller's son, Chris, and Ann Deever, Herbert's daughter, the bitterness of George Keller, who returns from the war to find his father in prison and his father's partner free, and the reaction of a son to his father's guilt escalate toward a climax of electrifying intensity.
Winner of the Drama Critics' Award for Best New Play in 1947, All My Sons established Arthur Miller as a leading voice in the American theater. All My Sons introduced, themes that thread through Miller's work as a whol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thers and sons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business and personal ethics.
我的天才女友 豆瓣 Goodreads
L'amica geniale 所属 作品: My Brilliant Friend
8.6 (733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两个女主人公莉拉和埃莱娜的少女时代。故事一开始,已经功成名就的埃莱娜接到莉拉儿子里诺的电话,说他母亲彻底消失了。埃莱娜想起莉拉对自己命运的预言,于是她写下她们一生的故事……

莉拉和埃莱娜一起成长于那不勒斯一个破败的社区,从小形影不离,彼此信赖,但又都视对方为自己隐秘的镜子,暗暗角力。

莉拉聪明,漂亮。她可以毫不畏惧地和欺凌自己的男生对质,也可以去找人人惧怕的阿奇勒﹒卡拉奇要回被他夺走的玩具;埃莱娜既羡慕莉拉的学习天赋和超人的决断力,又一直暗暗模仿莉拉。

家人不支持莉拉继续求学,因此她到父亲和兄长苦苦维持的修鞋店帮工,又面临几个纨绔子弟的追求。埃莱娜则怀着对朋友的关爱、嫉妒和理解,独自继续学业,却始终无法面对和莉拉竞争的失落。

最终,十六岁的莉拉决定嫁给肉食店老板,但在婚宴上,她发现了丈夫的背叛。而埃莱娜也站在成人世界的入口,既为前途担忧,也因对思想前卫的尼诺产生朦胧好感而彷徨。
2019年1月13日 已读
挺多同感的地方。其实无论贫富,无论天资,家庭真的会限制或激励人一生的发展。从莉拉和莱诺的家庭对考初中一事出现不同的选择开始,她俩的人生就已经走上了不同的轨迹。
埃莱娜·费兰特 外国文学 小说 欧洲文学
单恋 豆瓣
片想い 所属 作品: 单恋
7.6 (11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赵峻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10
一个深藏内心的秘密究竟有多大杀伤力?
哲朗与美月久别重逢,十年前的一夜缱绻如在昨日,但眼前一切恍若隔世:昔日风姿曼妙的她,如今形容举止竟全如男子!更令哲朗震惊的是,她自称刚杀过人,并爆出一个更大的秘密。
哲朗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个越来越大的旋涡,越卷越深。他猛然发现,美月及那起命案的真相早已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本书从一起命案切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复杂心理纤毫毕现,将一批多被世人忽视的边缘人的惨烈挣扎刻写得惊心动魄,悲凉命运令人神伤,曲折情节一唱三叹……
现在的我,会尽量写出即使不爱推理小说甚至不喜欢阅读的人看了都会觉得有趣的作品。——东野圭吾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 豆瓣 Goodreads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所属 作品: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7.0 (88 个评分) 作者: [英] 约翰·蒂法尼 / 杰克·索恩 译者: 马爱农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10
身为“大难不死的男孩”,哈利•波特一直生活得很艰难。如今他是一个超负荷工作的魔法部雇员,一个已婚男人,三个学龄孩子的父亲,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与小儿子阿不思之间紧张的父子关系尤其令他头痛。
最近,魔法部查获了一个新的时间转换器,怪事自此接连不断,先是阿不思和好友一起失踪,接着哈利的伤疤又疼了起来……而这一切似乎都指向那阴魂不散的过去……
哈利和他的朋友们再一次陷入危机,他们勇敢地直面挑战,找寻那个隐藏在黑暗之中的真相。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以J.K.罗琳、约翰•蒂法尼和杰克•索恩创作的全新故事为基础,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八个故事,是一部由杰克•索恩执笔的全新剧本,也是第一个被搬上舞台的“哈利•波特”官方故事。
舞台剧的全球首演于2016年7月30日在伦敦西区举行,紧随其后出版的“特别彩排版”剧本将把哈利•波特和朋友、家人们的新旅程带给世界各地的读者。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舞台剧由索尼亚•弗里德曼制作公司、科林•卡伦德和哈利•波特戏剧制作公司出品。
解忧杂货店 Goodreads 豆瓣 谷歌图书
ナミヤ雑貨店の奇蹟 所属 作品: 解忧杂货店
8.2 (110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李盈春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5 其它标题: 解忧杂货店
现代人内心流失的东西,这家杂货店能帮你找回——
僻静的街道旁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
因男友身患绝症,年轻女孩静子在爱情与梦想间徘徊;克郎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少年浩介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
他们将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随即奇妙的事情竟不断发生。
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会,将如何演绎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东野圭吾
嫌疑人X的献身 豆瓣
所属 作品: The Devotion of Suspect X
8.9 (164 个评分)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译者: 刘子倩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1
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
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神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石神究竟使用了什么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