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
A Philosophy of Software Design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A Philosophy of Software Design
8.9 (11 个评分) 作者: John Ousterhout Yaknyam Press 2018 - 4
This book addresses the topic of software design: how to decompose complex software systems into modules (such as classes and method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relatively independently. The book first introduce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in software design, which is managing complexity. It then discusses philosophical issues about how to approach the software design process, and it presents a collection of design principles to apply during software design. The book also introduces a set of red flags that identify design problems. You can apply the ideas in this book to minimize the complexity of large software systems, so that you can write software more quickly
俞军产品方法论 豆瓣
7.6 (16 个评分) 作者: 俞军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编辑推荐】
他曾是最励志的产品经理传奇,6年内,从一个不懂技术的普通用户,做到中国互联网第一个产品副总裁,几乎以一己之力开创了百度的产品经理黄金时代。他的产品理念影响过无数产品经理。
转战滴滴后,他在持续的自我否定中重新探索产品经理之路。为了学习产品经理选拔,三年面试500多个产品经理;为了内心对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终极追问,从零开始自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由此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产品方法论。
本书讲了什么?作者说:
全新视角看产品: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全新视角看产品经理:产品经理要能在实践中理解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设计产品促成更多交易,以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本书还介绍了我对产品经理选拔和成长的最新理解。
本书适合谁读?作者说:
在产品工作中遇到过需求冲突或资源冲突,有过权衡取舍困难的人;
或在创业和业务发展中思考过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人;
或需要了解如何选拔和培养产品经理的人;
或个人成长遇到瓶颈和迷茫的产品经理;
或有兴趣想选择产品经理职业的人;
或对神秘的出行领域产品工作好奇的人;
对产品工作感兴趣的其他互联网从业人士。
【内容介绍】
“产品经理就是以产品当笔,与世界对话。”一句颇具情怀的话,道出了俞军近二十年对于产品经理的所有认知,也很好地表达了本书的主旨。
在互联网圈,俞军被网友称作“贴吧之父”“传奇”“神话”,他的一举一动牵动无数人的神经,网友自发总结的“PM12条”更是早早地就被奉为业界圣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产品经理。如书名所展示的,《俞军产品方法论》收录的正是俞军数年来的产品实践与思考所得,并经过了系统的结构梳理、内容整合和案例补充,它一直在迭代。
本书分为产品经理是什么,如何权衡企业、用户、产品的关系,如何做交易及交易模型,如何做决策,以及产品经理的选拔与成长五个部分,附录部分展示了俞军的产品认知迭代史。俞军认为,产品经理是一个用科学方法研究复杂且非科学的人性,并转化为可执行的商业方案的实践验证学科。一个具备人文逻辑的产品经理,最重要是拥有批判性思维,其次是愿意并能够理解人和世界。产品经理的工作是找到真的用户价值,想做到这一点,需要长期积累海量用户样本,以及一个正确的思考框架。产品经理应该在实践中理解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让交易更多地发生,以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书中还有关于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与进阶方向,成为顶尖产品经理的成长路径。
对于想成为顶尖产品经理的人,非读不可;对于有志于从事产品经理工作的人,可以看看产品经理做到最好是什么样子。
Google工作整理术 豆瓣
Getting Organized in the Google Era:How to Get Stuff out of Your Head, Find It When You Need It, and Get It Done Right 所属 作品: Google工作整理术
5.7 (7 个评分) 作者: (美)道格拉斯•梅里尔 / (美)詹姆斯•马丁 中信出版集团 2015 - 11
谷歌前首席信息官分享风靡谷歌的信息整理术,帮助现代人彻底告别无序工作,学会利用数字工具为大脑减压。
《Google工作整理术》告诉你:
不要花太多时间给信息归档,用的时候学会去搜索;
在数字信息文档中加上关键词,方便日后检索;
从前,知识就是力量,现在,共享知识才是力量;
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而不是力图在二者之间求平衡。
这些实用Tips都揭示了:信息整理才是高效工作的关键,信息整理已是现代人的工作必备技能!
2020年2月16日 已读
全书的主旨是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将工作整理得井井有条,对当前状态有用的几点:面对巨大压力,通过体育锻炼或者其他方式适当放空,轻装上阵;做事情目标要清晰,才能有的放矢;大脑尽量不要储存太多信息,及时整理搬出可以减轻压力,并且在记录信息同时加上背景批注,有助于及时回忆和应对(善于记录笔记);主动筛选信息;给事情排序,将优质精力时间投入到解决困难复杂的事务,疲惫或者效率低下时候处理简单事务;大部分人每天的精力是有波动的,如果实在很疲惫不要强撑,可以适当小憩;建立电子化信息归档系统,可以是邮件,或者是在线的表格(介绍的Google Desktop和Google Reader前几年早关掉了,确实很可惜);工作和生活完全隔绝开不可能,可以在休息时间处理工作事务
方法论 管理
敏捷软件开发 豆瓣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Patterns, and Practices 所属 作品: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Patterns, and Practices
9.7 (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Robert C·Martin 译者: 邓辉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 9
在本书中,享誉全球的软件开发专家和软件工程大师Robert C.Martin将向您展示如何解决软件开发人员、项目经理及软件项目领导们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这本综合性、实用性的敏捷开发和极限编程方面的指南,是由敏捷开发的创始人之一所撰写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 豆瓣 Goodreads
How to Read a Book 所属 作品: How to Read a Book
8.2 (366 个评分) 作者: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译者: 郝明义 / 朱衣 商务印书馆 2004 - 1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读者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来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 豆瓣 Goodreads
素人のように考え、玄人として実行する―問題解決のメタ技術 所属 作品: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
8.0 (9 个评分) 作者: [日] 金出武雄 译者: 马金成 / 王国强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 8
本书是由管理和培育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研究所的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Takeo Kanade对其日常研究、生活和学习的经验进行收集整理而成的一本小册子。本书不仅用作者亲身经历的大量事例极具趣味地描述了许多有效的科研法则,如“海阔天空的构思”、“跳出现有的成功”、“KISS方法”、“用情景推动研究进展”、“智慧体力”、“从‘做不到’重新开始”、“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构想”,等等,而且更是用大量的篇幅、语重心长地为下一代即将承担未来的年轻人如何进行科研,如何进行创新,想得到一定成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提供了必要及时的指导。
本书不仅适合科研人士,应该说是适合任何读者阅读,因为它能对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在解决问题方面会有许多参考价值。
本书尤其适合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在思考如何培养自身能力,如何发展自我的时候参考阅读。
2009年6月12日 已读
今天在图书馆一天就看这本书了,很偶然地翻到,觉得里面的经历和经验对于学工科的我来说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创意 方法论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