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学
形影不离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Les inséparables
8.1 (57 个评分) 作者: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译者: 曹冬雪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2 - 2
《第二性》作者西蒙娜·德·波伏瓦生前从未公开小说手稿首度面世。
一部曾被萨特“判死刑”的小说,以波伏瓦少女时代挚友扎扎为原型,悼念她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友谊。
波伏瓦养女作序导读,附波伏瓦珍贵照片、手稿、信件。
——————
九岁那年,希尔维初次遇见与她同岁的女孩安德 蕾 。她从未见过如此酷的女孩。与乖顺的“好学生”希尔维不同,安德蕾聪慧却叛逆,对一切若即若离。她经历过可怕的烧伤,身上带着火的印记。为了拒绝参加社交活动,她不惜用斧头砍伤自己。
她们变得形影不离。这感情炽烈、深入灵魂。从一起违抗学校秩序开始,循规蹈矩的希尔维一步步走向自由;生而不羁的安德蕾,却在家庭和礼法的约束下, 步步挣扎,逐渐成为困兽。
——————
在波伏瓦的一生中,有两次失去对她影响至深,一次是丧失对上帝的信仰,一次是挚友扎扎的去世。扎扎去世后至少30年里,波伏瓦都觉得她的自由是用扎扎的生命换来的。——《波伏瓦传》
我们一起与摆在我们面前的、令人厌恶的命运抗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相信她的死就是我为自己的自由付出的代价。——波伏瓦 《端方淑女》
——————
《形影不离》收录于磨铁经典第一辑“发光的女性”。本辑所选5部作品(《小妇人》《简爱》《一间自己的房间》《形影不离》)在女性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呈现出一条关于女性自我发现、丰富和创造的历史脉络。
2022年10月18日 想读 波伏娃是被萨特影响一生的女人,然而青年时期对她影响至深的人是她的女性友人扎扎。这段关系在《波伏娃传》中也提到,有两次失去对她影响至深,一次是丧失对上帝的信仰,一次是挚友扎扎的去世。

波伏娃在发表《第二性》之后的第五年开始写《形影不离》,以少女时期和扎扎的关系为原型,书写了两个女孩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成长经历。如同“那不勒斯四部曲”中莱农与莉拉的友情,小说中波伏娃化身的希尔维是乖顺的“好学生”,而扎扎的化身安德雷胆大叛逆、聪慧疯狂,仿佛带着烈火的印记,让希尔维看到了另一种生活可能。

萨特在阅读《形影不离》后,认为这部作品“没有出版的必要性,读者也不会感兴趣”。在回忆录中,波伏瓦同意了萨特的评价,这部作品被束之高阁,波伏瓦甚至都没有为它取名,直到2020年后才在法国面世。
友情 女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