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六日战争 豆瓣
Six Days of War: June 1967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Middle East 所属 作品: 六日战争
作者: [以] 迈克尔·B. 奥伦 译者: 丁辰熹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 - 11
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全景式叙述第三次中东战争过程
重现改变中东乃至世界格局的六天
◎ 编辑推荐
☆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曾获《洛杉矶时报》历史类图书奖、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
☆权威作者迈克尔·B. 奥伦作品,援引大量珍贵档案,史料详实,学术价值高
☆小说笔法,既 具张力,又不失节奏感,引人入胜
☆配有多幅地图和极具现场感的黑白照片,重现战争过程
◎ 内容简介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空军先发制人,突袭了埃及的主要空军基地,随后掉转头来进攻约旦及叙利亚,在短短六天内大获全胜。这场闪电战在以色列和西方世界被称为“六日战争”,在阿拉伯世界则被称为“六月战争”。这场战争虽然只持续了六天,但从未真正结束。它改变了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也是中东战争极具历史意义的转折点,随后发生的赎罪日战争、黎巴嫩战争、巴勒斯坦大起义等冲突都是这六天激烈战斗的直接后果。
作者迈克尔•B.奥伦援引了大量绝密文件、俄语和阿拉伯语稀有论文及独家访谈,全面重现了当时的区域和国际环境背景,以小说家般的笔法将战争的始末娓娓道来。奥伦将以色列与美国、阿拉伯与苏联等各方势力置于聚光灯下,生动地勾画出诸多国家领袖的形象,并以交战双方的军事和外交行动为线索,自然流畅地串联起细碎的史实。奥伦为读者提供了重温这段战争史的不同视角,并以此为案例,从整体上探寻了国际危机的性质。
◎ 媒体推荐
对于任何希望了解这个动荡地区历史的读者来说,本书乃必读之作。
——《柯克斯书评》
本书是迄今为止有关1967年六日战争最完整的历史作品……此外,本书是对“后犹太复国主义”的抨击,这一政治和历史学派将以色列视为蓄意破坏巴勒斯坦独立实体和巴勒斯坦民族之政策的制定者。相比之下,奥伦在其引人入胜的叙述中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在冲突发生前及战争期间,以色列的政策本质上是被动、根据情况而制定的。
——《出版人周刊》重点评论
富于感染力……本书对1967年冲突的叙述可读性极强,甚至可谓是扣人心弦……奥伦的描写将纷繁复杂的外交与军事发展线索完美地交织在一起。
——《纽约时报》
有关六日战争的权威历史作品。奥伦的叙述精准,又写得极具文学性。没有哪项研究比本书更易于理解、更令人惊喜了。
——《新共和》
奥伦成竹在胸,几乎阐明了冲突的各个方面……奥伦的作品始终是对战争的权威记叙。他身为作家和历史学家的成就令人赞叹。
——《大西洋月刊》
泪之谷 (2020) 豆瓣
שְׁעַת נְעִילָה
8.6 (17 个评分) 导演: 雅荣·兹伯曼 演员: 利奥尔·阿什肯纳齐 / 亚伯拉罕·阿维夫·亚录许
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1973年赎罪日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打响,以色列在戈兰高地被叙利亚机步师、埃及装甲师围攻,以色列装甲旅以少胜多最终挽救了整个国家。
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 豆瓣
Comment j’ai cessé d’être juif 所属 作品: 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
作者: [以色列] 施罗默·桑德 译者: 喇卫国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2017 - 6
◆书写以色列日常生活的荒诞和窘迫,洞穿以色列的等级差别和殖民本质
◆继《虚构的犹太民族》之后桑德又一勇敢之作
◆另附作者专访与托尼·朱特关于桑德和以色列的深度评论合集
···
【内容简介】
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施罗默·桑德在本书中回忆成长经历,追溯犹太民族和以色列的历史,以兼备动情与学识的书写,颇具胆量地揭露了以色列对“上帝选民”理念与大屠杀苦难的鼓吹,质疑了犹太民族的定义方式,批判了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与已成习惯的现实:犹太人身份的凝固不变、犹太人的道德优越性、犹太复国主义的种族政治、以色列的等级差别与殖民主义……而质疑与批判之后,桑德展望了一种世俗的、非排他性的、超越犹太复国主义的以色列身份认同,一个由坦诚、慷慨的普世原则指引的未来。
·
由于无法忍受以色列法律强加于我虚构的民族属性,更难以忍受它在世界其他民族面前自诩上帝选民俱乐部的成员,我愿意放弃做犹太人并不再自认为是犹太人。
——施罗默·桑德
···
【本书推荐】
他的书是穿过假象的一趟旅程,而桑德要做的就是打碎假象,使中东的真相浮现出来。
——《金融时报》
桑德的书值得我们付出全部注意力。他通晓犹太人历史,写作坦诚而出色,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来理解犹太人追寻意义的既具悲剧性又诗意的旅程。
——吉拉德·阿特蒙,以色列裔英籍作家、政治活动家
施罗默·桑德的勇气表现在他的著作直接激起了以色列当政者及其支持者的愤怒……如果揭破谎言要让以色列付出道义和领土上的代价,那也是它必须承担的痛苦。
——云也退,独立记者、知名书评人
···
【编辑推荐】
1、施罗莫·桑德凭借“虚构三部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争议,其作品《虚构的犹太民族》是全球译本最多的以色列历史著作,受到伊格尔顿、霍布斯鲍姆和托尼·朱特等大家的一致推崇。
2、本书是引发国际争议与激辩的“虚构三部曲”之一,既是回忆录,又是历史著作。作者书写了人们因为身份问题在以色列遭遇的诸种荒诞,由此辨析了犹太性的本质,揭穿了以色列对“上帝选民”理念与大屠杀苦难的利用,直指以色列所存在的等级差别和殖民主义。
3、本书另附独立记者、知名书评人云也退对施罗莫·桑德的专访,首次在中文世界发表著名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关于桑德和以色列的深度评论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