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
穿长靴的猫 (1969) 豆瓣
長靴をはいた猫
7.6 (5 个评分) 导演: 矢吹公郎 演员: 石川进 / 水垣洋子
其它标题: 長靴をはいた猫 / Nagagutsu o haita neko
影片讲述了Puss、Kitty、Humpty一起偷鹅妈妈的金蛋以及保护城镇的故事。
2011年3月18日 看过
宫崎骏首部参与制作的动画,改编自格林兄弟和夏尔·佩罗的《穿长靴的猫》。动画版剧情和谐了很多,长靴猫的主人也被塑造成勇敢善良的少年,不像原著中那样只是个坐享其成的胆小鬼。这部作品还有两部续集,分别是《穿长靴的猫之三剑客》和《穿长靴的猫:80日环游世界》,看片名就可知与原著无关了……
9分 动画 治愈系
天书奇谭 (1983) 维基数据 IMDb Bangumi 豆瓣 TMDB
天书奇谭
9.0 (643 个评分) 导演: 王树忱 / 钱运达 演员: 丁建华 / 毕克
其它标题: Le livre céleste : une légende chinoise / Secrets of the Heavenly Book
天庭有珍奇书籍“天书”,被锁在石龛门里三千年。看守天书的袁公对天书的内容好奇不已,他乘无人之际,偷偷拿出观看。原来,天书上记录了一百〇八条法术,袁公偷偷下凡,把天书上的内容刻在石壁上。但本意造福人类的袁公此举却触犯了天条,遭到了玉帝的惩罚。炼丹炉里的仙丹不慎被三条狐狸偷吃了,她们变成精下凡骗人钱财,还假扮仙姑和官府勾结,欺压百姓,祸害人间。袁公便指引天赋异禀的蛋生——一个从蛋里跳出来的孩子修习天书上的法术,和狐狸精斗智斗勇,为民除害。
2011年3月16日 看过
画面很美观,不过从剧情的角度,个人还是觉得《大闹天宫》更精彩些。至于这部作品本身,反派的塑造明显比主角更生动
7分 动画 国产动画
父亲 (2009) 豆瓣
The Father
8.7 (24 个评分) 导演: Sticky Monster Lab
其它标题: The Father
这部简洁诙谐的动画,用漫画式的笔触描绘了单身父亲一生中与儿子相处的时光。母亲在生下儿子后独自离开了家,父亲为了照看儿子,把工作室搬回了家中。眼看儿子一天天茁壮长大,父亲也从英俊青年变成了秃头大叔,工作上日渐力不从心,然而儿子却还沉溺游戏与摇滚,不停向父亲需索。终于,步入青年的儿子像父亲当年一样参加社会工作,而年迈的父亲则被解雇出门。故事还在欢快的伴奏下悲伤地进行着,像是两条无法相交的平行线,又像人世一个惆怅的轮回……
本片为韩国Sticky Monster Lab工作室产品计划的一部分,工作室以故事主角形象为蓝本推出笔记本、玩具、海报等周边产品。
2011年3月15日 看过
翻开一本书,一边是父亲的故事,一边是儿子的人生。
8分 动画 治愈系
哈克历险记 (1985) 豆瓣
其它标题: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本片不是中国大陆观众熟悉的那部美国动画,而是26集日本动画,改编自马克吐温的同名小说《哈克历险记》(不过前6集明显是取材于《汤姆历险记》)。
本作的姐妹篇《汤姆历险记》也曾被改编成动画,1980年出品,一共49集,收录于“世界名作剧场”中,人设与本作不同。
2011年3月15日 看过
26集日本动画,改编自马克·吐温的同名小说《哈克历险记》(不过前6集明显是取材于姐妹篇《汤姆历险记》)。剧情被改得很和谐,很多原著中的悲剧都变成以喜剧收场。
7分 动画 治愈系
汤姆历险记 (1980) 豆瓣
トム・ソーヤーの冒険
8.7 (6 个评分) 导演: 齐藤浩史 (Hiroshi Saitô) 演员: 野泽雅子 / 青木和代
聪明又侠义的汤姆是一位天真可爱,调皮贪玩的孩子。他讨厌骗人的教义、枯燥的课程以及“文明世界”的繁文缛节,渴望有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汤姆和他的好朋友哈克,两人的童年里充满了很多幻想,他们希望能去冒险、希望有些很刺激的生活、希望能成为英雄。在许许多多很好笑的滑稽事情中,他们是如何逃过耿直、勤勉但啰唆的波立姨妈的鞭子?怎样逃过老师的惩罚?后来凭着机智、胆量和正义不屈的精神,不但平反一桩冤狱,还挖出一箱宝藏,成为人人丈赞佩,羡慕的小英雄。他们发挥童稚赤子般的慧黠,在大人的苦笑中快乐地过日子,内容虽然顽皮却让人看后忍俊不禁。他与小玩伴们那些惊险刺激的寻宝经历,更使得身在现代都市的我们着实羡慕。相信透过卡通中盎然有趣的故事,轻松幽默的话语,能使你能获得最纯洁的享受,仿佛回到童年往事。
2011年3月15日 看过
“世界名著剧场”系列,改编自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汤姆历险记》(片中部分原创内容的原型来自续作《哈克历险记》)。汤姆不愧是美利坚合众国第一麻烦制造机,那屁股特别欠抽……
8分 动画 治愈系
火星上的小老鼠 (1976) 豆瓣
Die Abenteuer der Maus auf dem Mars
9.1 (28 个评分) 导演: Branko Ranitovic / Miklós Temesi
每天无忧无虑的小老鼠生活在像花园一样的火星上,到处长满了各种棒棒糖和冰淇淋,它每天早晨起来在大树前晒晒太阳饿了就吃棒棒糖,困了就睡上一觉快快乐乐的生活着。这天,小蜜蜂给它送来了一面镜子,正当它在镜子前照来照去的时候,从镜子里出来了好多小老鼠,它高兴的又蹦又跳。小老鼠们依偎在大树旁幸福的吃着各种棒棒糖,吃饱后它们跳着欢快的舞,唱着欢乐的歌高兴极了,天渐渐黑了小老鼠睡着了,其他的小老鼠们都回到镜子里去了,小蜜蜂把镜子拿走了。小老鼠明天醒来后还会有哪些惊喜在等着他呢?
遇见 (2010) 豆瓣
导演: 宋思琪 / 王勍
其它标题: Encounter
平凡的一天,带着老虎帽的顽皮少年斜挎着书包穿过充满历史与年代气息的巷道,仿佛冥冥中受到指引一般,街角一幢甚显破败、毫无特色的民宅引起了他的注意。少年悄悄推开破木板拼成的大门,蹑手蹑脚走了进去,里面的摆设充满了上世纪60、70年代的气息,吱吱呀呀的半导体和墙角那颇为罕见的铁皮机器人都带给了他不一样的感受。这时,一位面容阴郁的老婆婆出现在她面前,可是眼前这少年的面庞让老婆婆若有所思,回忆瞬间被带回了那永生难忘的一天……
本片荣获炎黄微视影视综艺娱乐动漫搞笑原创音乐体育动画短片单元最佳导演奖。
笨笨森林日志 (2005) 豆瓣
だめっこどうぶつ
9.5 (11 个评分) 导演: 四分一節子 / 高橋滋春 演员: 高城元气 / 杉山纪彰
这是一片笨笨森林,这里住了一群迷糊的动物们。
懦弱的狼,凶悍的兔子,得近视眼的老鹰,连走路都会摔跤的豹子,喜欢搞怪的独角兽……完全丧失了他们本身的特点,变成动物世界里“拖后腿”一族,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们每天都过着温馨、搞怪、笑料百出的日子,那么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2011年3月12日 看过
四分一节子的代表作,每集只有几分钟。和《我的妹妹》、《悲惨世界》等偏重悲剧色彩的作品不同的是,本片的剧情很欢乐。
9分 动画 喜剧 治愈系
暴力云与送子鹳 (2009)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Min reol TMDB
Partly Cloudy
8.9 (484 个评分) 导演: 彼得·孙 演员: Tony Fucile / Lori Richardson
其它标题: Partly Cloudy / 局部多云
皮克斯2009《飞屋环游记》加映短片。
在西方传说中有一种鸟名字叫“鹳”,这种鸟是运送孩子的。但是“鹳”运送的孩子又是从哪来的呢?原来,在天空的云层中,有生命的云朵们创造了这些“孩子”,而在这么多创造生命的云朵中,有一朵忧伤的“阴云”,它的名字叫“Gus”。它的特长是创造那些“攻击性很强”的孩子,比如鳄鱼宝宝,凶猛的豪猪宝宝和山羊宝宝。而它的伙伴Peck,一只鹳负责运送Gus的“作品”到人间。可是随着Gus的创造越来越疯狂,Peck运送这些“危险品”的任务变得越难越难,每次回来都是伤痕累累。直到一次,当Gus捧着一个鲨鱼宝宝交给他,已经筋疲力尽的Peck吓得远远的飞走了,而Gus伤心地哭了起来……
2011年3月8日 看过
在欧洲,相传送子鸟落到谁家屋顶造巢,谁家就会喜得贵子,幸福美满。可幸福有时也得承受着误解……
9分 动画 治愈系
新小妇人 (1993) 豆瓣
若草物語 ナンとジョー先生
导演: 楠葉宏三 演员: 松倉羽鶴 / 山田栄子
其它标题: 若草物語 ナンとジョー先生 / Wakakusa monogatari nan to joo sensei
2011年3月7日 看过
“世界名著剧场”系列,改编自奥尔柯特的小说《小绅士》(《小妇人》系列第三部,英文名“Little Men”,但DVD的英文片名误拼成第四部“Jo's Boys”,即《乔的男孩们》)。作为一部续集本片绝不是《小妇人》的跟风之作,制作水准非常出色,也是名著系列最治愈、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2011年3月7日 评论 多年后,再忆孩时的梦想…… -     本片是《小妇人》的续作,本来只想把两部片子放在一起写观后感,但我实在太喜欢这部作品了,所以决定要为它单独写一篇。     作为一部续集,本片绝不是《小妇人》的跟风之作,相反,在某些方面,她甚至比前作还要出色。这部作品在随后获得93年优秀动画奖可谓当之无愧。     最近重温了好几部“世界名著剧场”的作品,很多片子都觉得和小时候一样好看,但本片却要比我记忆中的更出色。豆瓣上我给本片打的五星是真正的五星,而非四星半或偏爱。     这是一个讲述儿时梦想的故事,小时候观看这部作品,只觉得它好看,现在再来回顾,除了觉得好看,还多了一分深切的体会,它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动,刷新了《七海的堤可》、《小飞侠》、《佛兰德斯之犬》等佳作给我留下的好感,观看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回忆着自己的儿时岁月……     《小妇人》的原著有三部续作,《新小妇人》改编自当中最受好评的《小绅士》,DVD封面和台湾网站都将本片的英文片名拼作最终作“Jo's Boys”(《乔的男孩们》),本片的正确英文名应该是“Little Men”。 事实上,我个人第一次接触乔的故事,正是《小绅士》,而不是《小妇人》。小时候买了一部电影,DVD封面的介绍大概是说一个叫丹(迪恩)的孩子在学校受尽了各种严厉的对待,终于有一天丹实在忍受不了这些苛刻的校规,于是决心逃走…… 看了介绍后,我还以为这是一个多么惊险的冒险故事,等到看完整部电影——哦不,还没看完我就忍不住……我勒了去!乔和巴尔教授简直是好得无法再好的圣人呐,面对屡屡闯祸的纳特和丹,他们一直保持着最大的耐心对其进行教育,有够感人的,简介还把他们两人说的这么坏,当时就快把我给雷死了,真不知写简介的人脑袋里装着什么。     相比原著小说,动画版作了一些改动,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重点突出了乔和南,片名也改成《南与乔老师》。这两人都在剧情中发挥了各自的作用,给了观众一个全新的独特视角。 严格来说,乔才是本片的第一主角,南虽然很活跃也很讨人喜欢,但对剧情的影响力明显不如乔,甚至不如原著的主角丹和纳特。 不过,虽然动画版对南的定位还不够成功,但在人物塑造上无疑是出彩的,南的性格很野性也很好强,和乔有几分相似,但却不至于沦为乔的复制品,相反,南在众多角色中显得很抢风头。 作为本片最大的笑料来源,南对剧情的点缀“功不可没”,尤其是《长大后的梦想》那集,她和乔之间上演了一场极其爆笑的闹剧,而南的首次亮相,更是堪称惊天地、泣鬼神呐…………     也许是因为没有了战争的背景,本片的剧情更富有喜剧元素,不但是一部出色的文学动画,也是一部优秀的治愈系作品。尽管片中有少量伤感的情节,但总体上还是很欢乐的。     乔在这部后续作品中,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妇人,除了有点好胜心和少年时一样外,其他特点几乎不见踪影,这点一直让铁杆粉丝感到纠结甚至难以接受。说实话,我也是更喜欢少年时期的乔,但如果你认真看过本片的话,也许你会被另一个乔所感动。     《新小妇人》堪称名著系列最具有治愈系特点、也最为感人的佳作之一,比《Clannad》更好地诠释了“大家族”这个概念,主角超过15人,但没有一个是摆设性的,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不同的故事又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动,而乔则是将这些线索串连起来的关键。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新小妇人》里枚格的丈夫约翰·布鲁克、以及乔的丈夫弗里茨·巴尔,正是前作《小妇人》中登场的家庭教师卡尔·布鲁克、和新闻记者安东尼·巴尔。(不过有些版本在翻译时延用了前作的人名)     在网上这两部片子基本上只能找到国语版,两者都是台湾配音,但质量有高下区别。     《小妇人》的国语版只能说马马虎虎过得去,虽然配音水准不差但很嗲声嗲气,个人虽然不讨厌国语版但也无爱。     《新小妇人》的国语配音就要出色多了。向来台湾配音总是败在小女孩这一环节上,不过本片女主角南的配音不但不差而且很出色,其他角色则多为男性,是台配的强项,各方面的因素都在促使本片成为台湾史上译制得最优秀的动画作品之一。如果你实在找不到日语版,听听国语版也不错。     总而言之,无论你是否前作的粉丝,《新小妇人》都是不可错过的一部佳作。     多年后,再忆孩时的梦想,你又想了什么呢?
10分 假小子 动画 治愈系
小妇人 (1987) 豆瓣
愛の若草物語
9.0 (6 个评分) 导演: 黒川文男 演员: 潘惠子 / 山田荣子
其它标题: 愛の若草物語 / 新小婦人
南北戦争によって国が揺れ動く時代、アメリカのゲティスバーグに住むマーチ一家の母と4人の娘のメグ、ジョオ、ベス、エイミーは、北軍に従軍する父の留守を守って暮らしていた。しかし戦火で家を失い、一家はニューコードに住むマーサおばさまを頼って引っ越すことになる。新しい家での慎ましくも楽しい暮らしとともに、隣に住むローレンス家と家族ぐるみで付き合いが始まる。やがて南北戦争が終わり、父フレデリックが家族の元に帰って来る。そして時が経ち、メグは結婚、ジョオは小説家を目指してニューヨークへと旅立ち、姉妹はそれぞれの新しい人生に歩みだすのだった。
2011年3月7日 看过
“世界名著剧场”系列,改编自奥尔柯特的小说《小妇人》(第一部)。中国大陆漫迷熟悉的26集动画《若草四姐妹》也是改编自这部小说。假小子乔可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马尾娘,目前“没有之一”,当然,乔后来的短发造型也很可爱。动画版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巴尔先生的戏份。
2011年3月7日 评论 会爬树的女生才是王道啊!! -     《小妇人》作为一部名气很响的世界名著,经典之处不必费口舌。     原著小说分为上下两册出版(分别于1868年和1869年发行),但不少国家的出版社只翻译了上册(剧情发展到枚格和布鲁克老师结婚为止),因为下册招来无数人的厌恶,尤其贝丝领便当让读者无法接受(对此作者的解释是“那孩子是天使,所以应该去天堂”……)。     《小妇人》曾多次被搬上银幕,日本在80年代就曾出品过两部精品动画。一部是中国大陆观众很熟悉的26集动画《起舞吧,枚格!》,也叫《若草四姐妹》,1980年上映。另一部则是“世界名著剧场”系列的48集动画《爱的若草物语》,国内引进时就译作《小妇人》,1987年上映。这两部作品的制作水准都堪称上乘,前者剧情紧凑、一气呵成,后者篇幅更长但也毫不拖沓,处理得很有艺术感,而且人设和场景也更为美观,曾获得优秀动画奖。 87版对乔的刻画无疑是精彩的,也是我目前看过的影视作品中,最满意的一个乔。这部动画里的乔可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马尾娘,目前“没有之一”,当然,乔后来的短发造型也很可爱(不知道有没有人觉得乔被火烧屁股其实也满有萌点的……)。     原著小说还有三部续作,其中最受好评的《小绅士》也曾被改编成动画片《新小妇人》(同样是“世界名著剧场”的作品),DVD封面和台湾网站都将本片的英文片名拼作最终作“Jo's Boys”(《乔的男孩们》),本片的正确英文名应该是“Little Men”。 事实上,我个人第一次接触乔的故事,正是《小绅士》,而不是《小妇人》。小时候买了一部电影,DVD封面的介绍大概是说一个叫丹(迪恩)的孩子在学校受尽了各种严厉的对待,终于有一天丹实在忍受不了这些苛刻的校规,于是决心逃走…… 看了介绍后,我还以为这是一个多么惊险的冒险故事,等到看完整部电影——哦不,还没看完我就忍不住……我勒了去!乔和巴尔教授简直是好得无法再好的圣人呐,面对屡屡闯祸的纳特和丹,他们一直保持着最大的耐心对其进行教育,有够感人的,简介还把他们两人说的这么坏,当时就快把我给雷死了,真不知写简介的人脑袋里装着什么。     最近重温了这两部动画片,依然看得饶有兴致,尤其《新小妇人》,重看后才知道这部作品比我记忆中的还要出色,作为一部续集她绝不是《小妇人》的跟风之作,相反,在某些方面,她甚至比前作还要出色。这部作品在随后获得93年优秀动画奖可谓当之无愧。     先说说87版《小妇人》。     这部动画主要改编自原著的上册,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乔的未来丈夫巴尔的戏份。     应该说动画版对巴尔的塑造还是很到位的,巴尔明显比原著更容易让人喜欢(原作中的巴尔不是招人厌,而是成为了观众的出气筒……),就连我这个纠结于乔与劳里这一对的人士,也对动画版的巴尔产生了好感。     不过正因为巴尔的大活跃,劳里和乔之间的情感戏反而被削弱了。尽管巴尔的戏份没有劳里来得多,但就与乔的互动而言,巴尔几乎每一次登场都显得至关重要,远比劳里更能打动人心。     在动画版中,巴尔不但提前登场,抢在劳里之前先入为主,而且还是乔遇到困难时的最大理解者和支持者,替乔一家介绍房屋之类就不必多说了,平时他表面上对乔的小说大加讽刺,却也让后来的乔理解到巴尔的善意,而乔卖掉了头发后,周围的人尽是同情、埋怨、嘲笑之类,就连劳里也感到遗憾,唯独巴尔很自然地接受了乔。 巴尔对乔做到这个地步上,已经让人无法再用原作的感觉来衡量他了。     动画版最后乔眼含泪水送走巴尔的情景,可以看出她是喜欢巴尔的,但却没有强力的证据证明她以同样程度喜欢过劳里……     乔是我见过的塑造得最出彩的一个假小子,性格有点像男孩,但却一点也不“男人婆”,相反乔很可爱,在拥有大量女性粉丝的同时也很受男性读者的欢迎。 这类女孩可以说是最难刻画的,尺度把握过头会变得很粗鲁缺乏女人味,尺度太浅又会很外强中干。 但乔不是这样,在拥有活泼开朗好动这类普遍被认为很男性化的优点的同时,也保留着一个普通女孩的纯真,各方面的特点都把握得刚刚好、非常的自然,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典范。 事实上,乔的原型不是别人,正是作者奥尔柯特女士本人,而《小妇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带有自传性质的文学作品。 奥尔柯特年少时也很像男孩子,喜欢赛跑、爬树、吹口哨、把裤管卷得老高、坐在树上看书、好奇心很强(曾钻进轮船机房里弄得满身煤屑),这些行为往往被认为只属于男生。乔几乎就是作者奥尔柯特的化身。我想只有曾经是假小子的女性,才能最准确地把握这类女孩的心理吧,其他人笔下的假小子要么被搞成了“男人婆”,要么成了“女强人”,或者空有一个中性的外表,严重缺乏想像力。     《小妇人》中的四姐妹都拥有相当数量的粉丝,不过要比个高下的话,其结果几乎成了乔和艾米大决战。     贝丝虽然很讨人喜欢,但更多的人对她是保持着一种怜爱的态度,这其中就跟贝丝不幸的命运有很大的关系,不少感人的故事也出自贝丝身上。枚格是很传统的淑女形象,放在别的作品中会很受欢迎,但在《小妇人》中她的几个妹妹太独特,枚格的光芒完全被盖过。     乔和艾米很明显更为抢风头一些。在粉丝论坛上,投选“最喜欢的角色”时,乔的支持率高于艾米,而投选最漂亮和最有气质的女生时,乔的优势更是遥遥领先(尽管乔实际上可能是形象最糟糕的一个……),不过在评选最“欣赏”的女性时,反倒是艾米更占上风了,这其实并不难理解,你也许会喜欢枚格的温柔、乔的活泼、贝丝的善良,但你不得不承认,论率真,艾米才是第一,她想得到什么就会很自然地表现出来,尽管这种率真有时会伴随着任性和胡闹,但也说明了艾米有任何让自己得到快乐的机会时,就会赶紧把握住,绝不作任何迟疑或犹豫,所以她能够成为四姐妹中最大的人生赢家,能够得到一切其他三人永远也无法拥有的东西,她可以说是四姐妹中最懂得“活着”、也活得最为幸福的一个。 相较之下乔虽然很坚强,很聪明,也很能干,你可以在她身上找出很多艾米不具备的优点,但对到手幸福的掌握能力,乔和艾米比起来却不是差了一截两截。 乔的魅力不仅来自她的八面玲珑,也来自她孩子气的一面。乔坚强时能够像枚格那样努力克服困难,可一旦任性起来就会连艾米都甘拜下风。所谓“生气也会很可爱”,用在乔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乔不是被人欣赏或崇拜的,她更像一个亲切的朋友,四姐妹中,在乔的身上最容易找到一个普通人的优点和缺点,你也许无法像贝丝那样善于弹钢琴、或像枚格那样跳着华丽的舞姿、或像艾米那样成长为一个优雅的人,但像乔那样曾经喜欢在脑海里幻想和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曾经因为争强好胜而跟别人也跟自己赌气,这总会有吧?     其实艾米和乔之间的人气大战,也可以视作淑女和TOMBOY的比拼。前者要求女性优雅、端庄,典型的男性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梦中情人;后者则推崇女性独立、自由、感性,追求具有被视为只属于男性的个性和特点。     最受欢迎的组合方面,“艾米+劳里”这一对的支持率,以绝对的优势高于其他组合。不过乔毕竟是人气NO.1,她与劳里之间秒速五厘米所引起的怨念,那真叫一个世纪纠结呐,当年作者在世时就收到了不少抗议信,而倒霉的艾米则至今都是被首先迁怒的对象。     不过我个人虽然最喜欢乔,但也不会拿艾米出气,况且,我不认为“失恋”是一种结局,这只是一次挫折,但不是“最后的结果”,正如我并不把《超时空要塞》里林明美最后没能和一条辉走在一起当一回事,我喜欢的是明美这个角色本身,也为她在爱情上没能如愿以偿感到可惜,但这不代表着我就得仰视明美喜欢的一条辉,他个人怎样了我并不感兴趣。 失恋也许对个人来说是一次不幸,但绝不是“最后结局”。(所以那些被梦中情人甩了就想跑去上吊和跳楼、丝毫不顾家人朋友的家伙,请早死早好,为地球人尤其没饭可吃的穷人省些粮食~~) 况且,谁说乔失去劳里就是一种“不幸”?乔只不过走了另一条人生道路罢,她后来和巴尔教授一起建立学校培养孩子,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幸福、一种理想吗?     只是持我这种心态的人士,好像并不太多……?经常看到三角恋剧中某男某女被秒速时,粉丝们的批斗对象往往不是甩人的后宫男吸星女,而是这场恋爱马拉松中的所谓“得益者”。不管怎么说,厌恶看到劳里和乔秒速的人还是超多的,这大概也是动画版为何要安排巴尔提前登场并给予浓厚戏份的原因吧?     再来说说续作《新小妇人》。     相比原著小说,动画版作了一些改动,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重点突出了乔和南,片名也改成《南与乔老师》。这两人都在剧情中发挥了各自的作用,给了观众一个全新的独特视角。 严格来说,乔才是本片的第一主角,南虽然很活跃也很讨人喜欢,但对剧情的影响力明显不如乔,甚至不如原著的主角丹和纳特。 不过,虽然动画版对南的定位还不够成功,但在人物塑造上无疑是出彩的,南的性格很野性也很好强,和乔有几分相似,但却不至于沦为乔的复制品,相反,南在众多角色中显得很抢风头。 作为本片最大的笑料来源,南对剧情的点缀“功不可没”,尤其是《长大后的梦想》那集,她和乔之间上演了一场极其爆笑的闹剧,而南的首次亮相,更是堪称惊天地、泣鬼神呐…………     也许是因为没有了战争的背景,本片的剧情更富有喜剧元素,不但是一部出色的文学动画,也是一部优秀的治愈系作品。尽管片中有少量伤感的情节,但总体上还是很欢乐的。我个人非常非常的喜欢《新小妇人》,可与《七海的堤可》、《小公子》、《小飞侠》、《佛兰德斯之犬(剧场版)》等我特别偏爱的佳作相比。     乔在这部后续作品中,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妇人,除了有点好胜心和少年时一样外,其他特点几乎不见踪影,这点一直让铁杆粉丝感到纠结甚至难以接受。说实话,我也是更喜欢少年时期的乔,但如果你认真看过本片的话,也许你会被另一个乔所感动。     《新小妇人》堪称名著系列最具有治愈系特点、也最为感人的佳作之一,比《Clannad》更好地诠释了“大家族”这个概念,主角超过15人,但没有一个是摆设性的,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不同的故事又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动,而乔则是将这些线索串连起来的关键。     这部作品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回忆着自己的儿时岁月……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新小妇人》里枚格的丈夫约翰·布鲁克、以及乔的丈夫弗里茨·巴尔,正是前作《小妇人》中登场的家庭教师卡尔·布鲁克、和新闻记者安东尼·巴尔。(不过有些版本在翻译时延用了前作的人名)     在网上这两部片子基本上只能找到国语版,两者都是台湾配音,但质量有高下区别。     《小妇人》的国语版只能说马马虎虎过得去,虽然配音水准不差但很嗲声嗲气,个人虽然不讨厌国语版但也无爱。     《新小妇人》的国语配音就要出色多了。向来台湾配音总是败在小女孩这一环节上,不过本片女主角南的配音不但不差而且很出色,其他角色则多为男性,是台配的强项,各方面的因素都在促使本片成为台湾史上译制得最优秀的动画作品之一。如果你实在找不到日语版,听听国语版也不错。     总而言之,无论你是否前作的粉丝,《新小妇人》都是不可错过的一部佳作。 ============================== 后记:关于南北战争     作为一部全龄的动画片,《小妇人》并不想(也没义务)从宏观的角度去探讨南北战争的起因,片中对这场战争的描述可以说是较为客观的,立场站在美利坚合众国军(即北军)一方的同时,也没有将南军丑化得很不堪。     《小妇人》选择了从个人的情感去体会战争。四姐妹的父亲是北军的将士,怀着解放黑奴的伟大理想而踏上了战场;作为妻子,马奇夫人给了丈夫最大的理解;作为女儿,无论战争被冠以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乔都不希望父亲经常奔波于沙场;作为黑人,琼斯的立场不必多说;作为新闻主编,报社希望能够从战争中寻找亮点;片中某集还花了一点篇幅,讲述南军的一个将领请求贝丝弹奏一首《甜蜜的家园》,将领在音乐的伴奏下回想起了自己故乡的家人,场面亦颇为动人。     事实上,尽管黑人的地位在南北战争后得到了有限的提升,但“解放黑奴”并不是这场战争的爆发原因,也不是作战目的,更不是最终结果,它很大程度上只是北军事后自我擦粉的说辞。     北方绝不是黑人的“自由圣地”,当时北军中弥漫着“白人为什么要为下贱的黑鬼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类心态,种族歧视亦非一日能解,直到战争结束后,南北的学校都对黑人实行苛刻的种族政策,很多黑人长期无法上学。甚至到了二战时,盟军中的白人军队还出现不允许黑人与他们共餐的恶劣现象。     正所谓“师出有名”,有了一个正义的借口,人们才能够找到打仗的理由,否则有谁愿意去不明不白地送死呢。     南北战争真正的起因,在于“联邦”与“邦联”的冲突。     美国是一个先有州、后有国的特殊国度。     北军认为,国大于州,主张“联邦”,凡是加入合众国联盟的,就不允许退出,州只是合众国的一部分不具有自主权,北军必须维护华盛顿所创立的国家的完整性,这是北军的“正义”。     南军则认为,州大于国,主张“邦联”,人加入“俱乐部”后,就有权利退出,北军无权剥夺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南军必须继承华盛顿不畏侵略者淫威的精神,这是南军的“正义”。     因此,美国的开国领袖华盛顿,在南北两军中,都被视为精神偶像。     南军将南北战争,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他们认为抗击北方侵略者,就如同当年美国抗击英国殖民者是完全一样的道理,他们认为北军就像当年的英国殖民者一样,是在横蛮地践踏一个政权的尊严。     按今天的观点来看,北军(合众国)的制度无疑更为先进,但在当时,双方的态度,明显让人心偏向了南军一方,这也是为什么《冷山》和《众神与将军》等影片中,战争爆发时,南方的普通百姓都很欣喜若狂并全力支持战争的原因了,不管这场战争的实际性质是什么,他们都痛恨北军对南方的侵略。     因此战争的头一年,占据优势的北军却兵败如山倒,被穿着旧衣和破鞋、小米加步枪的南军打得很凄惨,以致于当时还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     北方士兵:“南方佬,你们有没有跛脚的马送给我们啊?” 南方士兵:“北方佬,你要用什么来换?” 北方士兵:“用我们的将军可以吗?” 南方士兵:“那……我还是要马算了……”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林肯政府及时抛出了改良政策,将先前的无能将领撤掉,起用大奴隶主格兰特作指挥官,并推出了“解放黑奴”的法令,再加上随后南军在盖茨堡战役中的失利,战争形势开始转向了有利于北军一方,尽管此后还让双方持续了痛苦的几年。     战争是非理性的,会施行军事暴行的其实并不止南军,也包括标榜自由和人权的北军,他们在南方的所作所为、烧杀抢掠,让无数南方百姓为之痛恨。     在美国电影中,无论是以北军为主角的《光荣战役》、还是以南军为主角的《与魔鬼共骑》、亦或同时以两边为主角的《众神与将军》,都毫不避讳北军的暴行。     南北战争结束后,有三位将军后来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敬仰,他们分别是劳伦斯、杰克逊、和罗伯特·李,前一位是北军的,后两位是南军的。     向来人们认为北军中最伟大的英雄不是战功赫赫的格兰特,而是在盖茨堡战役中表现出色的劳伦斯,这无疑是有道理的。格兰特虽然是北方名将,但作为一个大奴隶主去执行“解放黑奴”未免太过于黑色幽默(当然,北方中的奴隶主绝不止格兰特一个),而劳伦斯将军是真正的自由战士,并非只是一个把解放黑奴挂在嘴上当作政治筹码的政客。     劳伦斯将军曾说过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     “南部同盟军声称他们是为自由而战,我并不质疑这一点,但我质疑为了自己的自由、却剥夺别人自由的体制。所谓的奴隶制就是一群人有制度地剥削别一群人,这种现象很常见,古书上早有记载,但不代表我们就得容忍它!请别把‘黑人’称作‘黑鬼’,我们要摆脱这种自大的心态。是的,战争最初的目的并不为了解放黑奴,但随着战争的进行,这已经成了一种战略手段,我并不觉得总统做错了。如果不废除奴隶制,用武力凝聚一个国家又有何用?我必须承认战争是一场灾难,但是奴隶制度也是。军队是一种让人屈服的力量,所以不能让它落入自私险恶的人手里。战争是残酷的,所以它的结局必须要值得我们去为之牺牲,如果上帝让我为黑人而死,那么我也会接受这一安排。”     我无法不为这样的一段话所感动,尤其是第一句,劳伦斯将军认为,古代有奴隶制,外国也有奴隶制,但不代表美国就必须有奴隶制,古人外人有没有奴隶制与美国没有任何关系,它不能成为阻挡美国废除奴隶制的理由。     南军中的杰克逊将军,是一位相当骁勇的名将,在南北战争爆发后,他的“石墙之旅”只打过一次败仗,其威名让当时的北军闻风丧胆,然而杰克逊却很讽刺地被南军的子弹误杀,这场悲剧成了美国史上最声名狼藉的误伤事件。     尽管杰克逊是南军将领,但他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也赢得了世代美国人的尊重,这有点像我国的战国时代,王剪想要统一六合固然正确,但李牧保卫赵国也没做错。杰克逊被自家人的子弹误伤时所穿的雨衣,至今被保留在了纪念馆内。     罗伯特·李则是弗吉尼亚州的领袖、也是南军中的头号名将,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就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的亲家,其父享利·李倍受华盛顿的赏识。     在内战时期李将军无疑是令北军相当头痛的敌人,即便盖茨堡战役后他再也无法领导脆弱的南军赢得胜利,却也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让北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战争结束后,李将军受到美国人民的崇敬,并成为华盛顿大学的校长。他在军校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后世诸多美国军人想要超越的目标(如麦克阿瑟)。     盖茨堡之战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役,虽然战事“只”持续了三天,双方的死亡人数却都达到了两万人以上,算上重伤的,总人数高达十万,而在整个南北战争中,北军伤亡超过60万,南军亦达40多万,其间造成了至少两百万个父母失去自己的孩子、以及多少个孤儿和寡妇、还有多少的隐痛就无法用言语说明了。     就生命消逝的数量来说,南北双方很接近,但因为战略目的是否达到的问题,人们已经可以得出北军胜利南军失败的结论,人命只是被史学家、文学家、和政客玩弄的数字,在战争中的不值钱的程度,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战争结束后,南北双方的士兵遗体被埋葬在了一块,因为他们都是美国人,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信仰着同一个上帝……
9分 假小子 动画 治愈系
仙界传 封神演义 (1999) 豆瓣 TMDB
仙界伝 封神演義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仙界传 封神演义
7.5 (17 个评分) 导演: 西村纯二 / 则座诚 演员: 优希比吕 / 千叶进步
商朝末年,人间一片惨状。本来贤明的君主纣王(三浦绪子 配音)被妖女妲己(加素由美 配音)魅惑,终日沉迷在酒池肉林之中。妲己代领其一帮妖怪仙人全权掌管着朝政,一时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同一时刻,在天界修行的道士太公望(结城比吕 配音)接受了一个叫做“封神”的任务,他要一一打败卷轴中的邪恶仙人,将它们的魂魄封印在“新界”之中。太公望和坐骑四不像(增川洋一 配音)来到人间,被眼前的惨状所震撼,在执行封神任务的过程中,他渐渐发现所谓的“封神”并不如表面上所示的那么简单。
妲己的名字也在卷轴之中,可是太公望凭借一己之力无法打败如此强大的敌人。太公望来到西岐,说服诸侯姬昌(麦人 配音)集结兵力推翻殷的统治,从而达到打倒妲己的目的。此时,仙界一直对抗的两方势力也借此骚乱开始蠢蠢欲动。一场跨越人间和仙界的惨烈战争即将爆发。
2011年3月7日 看过
动画版有些烂尾。OP不错
7分 动画
舒克和贝塔 (1989) 豆瓣
8.5 (304 个评分) 导演: 严定宪 / 林文肖 演员: 范捷 / 翟巍
贝塔是一只宠物鼠,他经常会驾着小主人的小坦克对付老是欺负他的大花猫,好不神气;而舒克则是一只生活在丛林里的小老鼠,一次偶然,他得到了一架小小的直升飞机,有了直升机后,舒克经常开着它在丛林中飞来飞去,帮助朋友们。终于,贝塔厌倦了整天呆在家里的生活,决定开着他的坦克出外闯荡世界。
某天早上,贝塔出发了。当他的坦克来到了丛林后,发现舒克的直升机。两人由此交上了手。一番大战后,两人终于握手言和,而且成了好朋友。这对海空作战的好拍档开始了他们的冒险之旅!
2011年3月6日 看过
(9/10)小时候被这片所打动,并把舒克和贝塔视为“型男”标准,并期望故事中的老鼠能和人类和平相处,然后……继续在现实中拍死那些偷东西的老鼠……
2013年11月4日 评论 支持国产动画佳作,也远离今日的国产烂片 - 舒克和贝塔曾是我小时候的“型男”标准,他们也是我最喜欢的动画老鼠形象,而不是米老鼠、大力鼠、及那只巨欠抽的杰瑞…… 小时候看完动画后,深深地被故事所打动,并期望故事中的老鼠能和人类和平相处,然后……继续在三次元中拍死那些偷东西的老鼠…… 按照广电局的新标准,《舒克与贝塔》是不配放在今天的电视上播放的,甚至不应该出炉:人物地点名称高度西化、引进了大量国外的概念、还有诸多坑害祖国小花朵的残酷情节。 可是,大部分看过这部动画的80后们也许只会对它感到亲切、认为那是童年的一部分。 我觉得好动画也许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完一集后,还能对下一集的剧情产生兴趣。 也许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时隔很多年后再来看这片时,你能无视它的时代缺陷,乐在其中。 《舒克与贝塔》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豆瓣上经常可以看到为当今国产三流动画辩护的“台词”:我们中国比日本美国起步晚,能做成这样就行了,不打五星就是汉奸。 回顾一下几十年前的《舒克与贝塔》,它的画面只是那个年代的极限,没有华丽的电脑特效。可即便放在今天它依然可以让人看得津津有味、不断地被剧情吸引下去。 因为它的故事好看,因为它充满了想像力,还因为人物丰富多彩。 片中登场的角色众多,但都个性鲜明、立体,很少有脸谱化的人物。舒克聪明睿智,却也犯过开飞机外出游玩导致自家机场被强盗袭击的傻事;贝塔性格粗鲁,但也很耿直,算是粗中有细;女主角菲菲善良却也爱慕虚荣;臭球更不用多说了,爱惹事、说话臭屁,这种角色放在今天就是坑害祖国小花朵的…… 这部作品的世界观也不是单一的、不是那种绝对的黑白两个种族势不两立,在剧中无论老鼠、猫、人类都有善与恶的存在,只不过善良的人物都愿意聚焦到了舒克和贝塔身边。在剧中更多的是强调不同种族之间的和平共处,这与同期的《太空堡垒》(《超时空要塞》)所见略同。 也许有人会评价《舒克与贝塔》“这才是中国动画”、“这才是中国风”、“这才是中国特色”之类,可事实上,《舒克与贝塔》之所以这么好看,恰恰是因为它的视野是世界化的、不分年龄的。 儿时的我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了帅气的飞机和坦克,然而数十年后的今天再来回顾这部作品,却还看到了社会、战争、和平……这些严肃的话题。 有句话是说:童话永远不是写给小孩子看的,只有中年和老年才能看懂童话。 这话说的很搞笑,但事实上,童话最初发明时没有规定它“只能给小孩子看”,这种意识的形成不过是近百年的事,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格林童话》原版有那么多残忍血腥的镜头了,而安徒生从来都不避讳制造让观众痛苦的结局。 郑渊洁的作品也一样,别说贝塔去德国时和某妹纸发生“One night in 德国,我留下一夜情”这种高G点的情节了,就算是动画片本身,中后期也出现了各种让大人也挺难承受的剧情。 国产老动画常有各种鬼畜情节,这是今天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却也是那个时代的特点,正因为当时没有对编剧作过多的限制和扼杀,才能创作出那么多好看的故事。 中国动画从来就没有“起步晚”过,相反它还是日本动画的启蒙老师,直到上世纪末,中国动画一直并不比日本动画逊色多少,它的衰落是从本世纪开始的,而就算是在本世纪,很多优秀的中国动画人才都在为日本动画加工,常看日本动画的人就能在ED中看到各种中国公司的名称。对想像力的疯狂限制和扼杀,是导致中国动画衰落的重要因素。 如果侄子几年后还喜欢看动画片的话,介绍国产动画时,我会给他介绍《舒克与贝塔》这类故事、也会介绍诸多民间的不成熟但很出彩的个人动画,告诉他这就是国产动画的经典,而不是《魁跋》、《达瓦里希》之流,比这好看的国产动画太多了,哪怕是在今天。 ———————————————————— Ps:本文写于2013年,部分观点已改变。这几年国产动画的进步还是挺明显的。
9分 动画 国产动画
小米的森林 (2009) 豆瓣
Mee's Forest
8.1 (14 个评分) 导演: 不思凡 演员: 小米 / 大米
故事发生在一片宁静祥和的神秘森林之中。曾经,虫怪的来袭给这片森林带来了巨大的创伤,灾难平息后,森林的成长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样微妙的平衡一维系就是十二年,然而,近日里,怪异的现象时常发生,这不同寻常的一幕幕有着什么别样的意味吗?
小米(原子 配音)和师傅(Foxmanl 配音)一直行走在旅途之中,于误打误撞之下闯入了森林,之后,师傅失去了踪迹下落不明,而小米身上亦出现了奇怪的印记,身患怪病。老人洪九(木成 配音)答应帮助小米寻找治病的草药,在临行之前还将雪驼大米交付给了小米,就这样,一人一怪,小米和大米在森林中展开了他们的奇幻冒险。
加菲猫和他的朋友们 第一季 (1988) 豆瓣
Garfield and Friends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加菲猫
9.0 (61 个评分) 导演: Steve Clark / Jeff Hall 演员: Lorenzo Music / Gregg Berger
全身长着橙色皮毛的加菲猫是一只生长在大都会内一个平凡街区的猫儿,他天生具有哲人般的怪想法和似乎有无止境的旺盛食欲。比萨、猪肉卷、意大利面、蛋糕乃至各种无上美味且具含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都是加菲的最爱,而对于青菜、老鼠等等则嗤之以鼻。对他来说,美美的吃上一顿后再打个盹,这便是最完美的猫生。而那个身为漫画家的主人乔恩,毋宁说是老天专门派来服侍他的仆人;小狗欧弟则当仁不让是加菲解闷找乐的首选对象。加菲猫自私、小气、贪婪、懒惰、虚荣、自恋,可是却得到了全世界的宠爱……
本片根据吉姆·戴维斯(Jim Davis)的同名漫画作品改编。
龙珠 (1986) 豆瓣 Bangumi TMDB
ドラゴンボール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龙珠
9.1 (307 个评分) 导演: 西尾大介 演员: 野泽雅子 / 八奈见乘儿
生活在山上的孤儿悟空遇见布玛的时候正在钓鱼。布玛是一个寻找七颗龙珠的年轻女孩,传说当七颗龙珠聚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许愿。 悟空的爷爷在他去世前给了悟空一颗四星球。 为了收藏所有的龙珠,已经找到两颗龙珠的布玛决定让悟空加入她的队伍。 他们驾驶摩托车出发。但布玛突然被一只巨大的恐龙抓住。 悟空用他的金箍棒打倒了怪物,拯救了布玛。
2011年3月5日 看过
还是第一部最出色
9分 动画
宇宙骑士 (1992) 豆瓣 TMDB Bangumi
宇宙の騎士テッカマンブレード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宇宙骑士
8.7 (50 个评分) 导演: 根岸弘 / 板野一郎 演员: 森川智之 / 林原惠美
联合地球历192年,来自外太空的神秘生物入侵地球,它们大肆破坏,屠杀人类,地球变成一片火海,人类文明危在旦夕。
某天,外宇宙开发基地发现并拯救了一名从空中坠落的男子,从该男子口中,他们得知外星入侵者名叫“拉达姆”,但关于外星人的动机和该男子的来历却一概不知。不久后,人们发现这个男人竟拥有和入侵者对抗的强大实力,而他变身成为的宇宙骑士却和“拉达姆”的凶残战士们何其相似!
代号狄波威(D-Boy)的神秘男子,他究竟是什么人?救世主?抑或终结者?
2011年3月5日 看过
(8/10)为了拯救地球,他献上一整本户口本………………
8分 动画
海尔兄弟 (1995) 豆瓣
8.0 (237 个评分) 导演: 刘左锋 演员: 唐亚男 / 王江
被智慧老人制造出来的海尔兄弟,即哥哥琴岛与弟弟海尔,和他们的小伙伴一起旅行冒险。从太平洋跨越到美洲、南极,又从澳洲来到非洲、欧洲,亚洲,最后回到起点。一路上饱览风景名胜的同时,也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身处不同的险境,在这当中亲身体验自然的神秘与美丽,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可谓融地理、人文、历史等知识于一体。让观者在看的同时,既获得乐趣,又了解到相应的知识,可谓国产科普动画的代表作。
全长212集的长篇动画《海尔兄弟》由北京红叶电脑动画公司和海尔集团联合投资,形象沿用了海尔集团的标志,并且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故事情节。
名侦探柯南OVA1:宝刀争夺大作战 (2000) 豆瓣
名探偵コナン コナンvsキッドvsヤイバ 宝刀争奪大決戦!!
7.2 (54 个评分) 导演: 山本泰一郎 演员: 高山南 / 山口胜平
其它标题: 名探偵コナン コナンvsキッドvsヤイバ 宝刀争奪大決戦!!
峰静香和佐也香母女拜托毛利小五郎保护家中的宝刀,原因是怪盗基德发出预告,将要盗取宝刀据为己有。听到谈话的少年侦探团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大好机会,他们跟随小五郎和小兰来到峰家。在这里,他们遇见了蛮横的老婆婆、天真的剑客铁刃以及自信满满的风雷藏,当然还有峰家的奇怪宠物们。小五郎听信了雷藏的话,放心大胆地和剑十郎开怀畅饮起来。
到了指定时间,基德潜入峰家,不过他这一次的行动可不轻松。先是遭到宠物秃鹫的撞击,接着又要连续使用美人计搞定峰家的女人们,而小小的铁刃也同样是个难缠的对手。另一方面,柯南偶然尝到峰家一种奇怪的药物,竟然发现它可以使自己变身,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2011年3月2日 看过
很久以前看过,很搞笑
7分 动画
平衡 (1989) TMDB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Balance
8.9 (306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托弗·劳恩斯坦 / 沃尔夫冈·劳恩斯坦
其它标题: Balance / バランス (1989年の映画)
在一个超现实的空间内,5名外貌几乎一模一样的男子背靠背围成一圈。他们四下张望,面无表情,又仿佛若有所思。当其中一人向外迈出一步时,他们脚下的地面竟然发生倾斜。原来,这5个男子站在一个四四方方、下方只有一个支点的板子正中央,只要稍稍一动就会破坏平衡。他们默契地向四方走去,尽力保持平衡,随后分别抽出钓鱼竿垂钓。其中一人钓上了一只木箱,当他想要探究里面的秘密时,另外4人也充满好奇,于是通过破坏平衡来让箱子滑向自己。那只箱子有如充满吸引力的潘多拉宝盒,左右着人们的心绪……本片荣获1990年奥斯卡电影节最佳动画短片奖、1989年德国电影节最佳短片奖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