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
美丽的村庄,美丽的火焰 (1996)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Lepa sela lepo gore
导演: 斯尔詹·德拉戈耶维奇 演员: 德拉甘·比耶洛格利奇 / 尼古拉·科约
其它标题: Lepa sela lepo gore / 战火硝烟
主要情节来自真实事件,影片从1994年的一所医院里两名受伤青年的回忆始,两人从小就是好朋友,一个是塞尔维亚人,另一个是穆斯林。1992年南斯拉夫发生种族冲突,使得两人的友谊受到严峻考验。塞尔维亚巡逻兵和一名美国记者被一群穆斯林民兵困在一个连接贝尔格莱德的隧道里昔日的朋友如今因为属于不同的种族而成为死敌,他们一困就是好多天,缺水缺粮,逃生无望。既然等死,他们居然在里面表现起杂耍来了,黑色幽默可见一斑。 在南斯拉夫本土卖座鼎盛,国外好评如潮;这部东欧的话题作品,更是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大热门。不但人物性格突出,黑色幽默大胆破格,更难得的是以一部塞尔维亚制作贯彻反战主题,立场不偏不倚。但正由于片中塞军及回教徒都同样好战,又把官方的宣传与暴行并置,在国内各方(除了老共党和极右派)都不讨好也是自然不过。影片在真正被波斯尼亚战火烧毁的村庄实地拍摄,五段时空来回剪接,风格凌厉气势逼人。这是一部尖锐又幽默的反战影片。
惊变世界 (1994)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Vukovar, jedna priča
导演: 博罗·德拉什科维奇 演员: 米里亚娜·约科维奇 / 波利斯·伊萨科维奇
其它标题: Vukovar, jedna priča / 南斯拉夫内战硝烟
20世纪90年代初,前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在波黑境内的居民中间,至爱亲朋兵戎相见,昔日的邻居反目成仇,从而引发了持续三年的惨烈的波黑冲突。影片《惊变世界》讲述的正是新婚夫妇杜玛(塞尔维亚族,简称“塞族”)和安娜(克罗地亚族,简称“克族”)在该种背景下的遭遇。
波黑冲突是于1992年-1995年在前南斯拉夫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境内爆发的一场民族间、宗教间的局部战争。波黑共和国居民成分复杂,其中,信奉东正教的塞族占人口的31.4%,信奉天主教的克族占人口的17.3%。1991年,在波黑国内,穆、克两族要求独立,塞族则主张继续留在南斯拉夫。1992年,在欧共体的提议下,波黑穆、克两族不顾塞族的强烈反对,就独立问题进行全民公决,并根据公决结果宣布波黑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此后,波黑各地出现了3族间的武装冲突。4月,美国和欧共体承认波黑为主权国家,导致冲突扩大,发展为全面内战。
《惊变世界》一片的背景为宏大的战争场面,但片中却运用反比色差的手段,将一个个小场景与幕后大环境一一应衬起来,造成宏微观的“反色”效果。
场景一:安娜的父亲被迫与族人一起去打仗。母女俩在家中观看世界大同性质的宣传片时,父亲捂住受伤的头部回到家中。家中紧张慌乱恐惧的气氛与电视宣传片中儿童的笑脸、欢快的游乐园形成极大对比,揭示了内战中媒体受政界军界的影响,报道远离战争本质,营造和平假象。
场景二:贝尔格莱德城,在交战过程中,对峙的两人竟然相互脱帽致意,点头微笑。原来,战前两人原是挚友。由此可见,宗教性与民族主义狭隘性的危害,竟使旧日好友兵戎相见,抹杀人性、友情、亲情。
场景三:原本船只繁忙的多瑙河上飘着浮尸,而背景音乐却是杜玛和安娜在河上泛舟热恋时悠扬祥和的曲子。战争摧毁了昔日宁静的田园生活,在残酷的战争背后,是令人怀念的和平。
场景四:安娜带着半截面包(另半截分给了和她抢面包的女人)回到家,家已被炸成废墟,父母不幸遇难。战争盲目无情,善良的安娜和其父母成了殉葬品。人性,在战争中一钱不值。
场景五:安娜及其女友被强暴,歹徒将女友之女置于屋中亲眼所见其母亲遭到蹂躏,小女孩从此不会说话。战争的阴暗面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下一代儿童的心灵受到摧残。战争是某些人为了图一时之快而做出的抉择,却遗臭万年。
场景六:杜玛受伤后在断壁残桓中碰到吃死人肉的三个疯女人。战争将秩序、公平、和平、真理一并打破,人性的正常思维亦现混乱。
场景七:安娜独自一人留在家中,一队塞族武装人员入住。其中一男子教安娜开枪,安娜扣动了扳机,队长笑称:“你已破坏了停火协议。”众所周知,波黑三方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先后达成10余次停火协议,但均被破坏。而该片竟运用黑色幽默的手段,将协议的破坏定于如此可笑又可理解的原因,的确匠心独运。同时,片中队长始终微笑,队员们在安娜开枪之后也无紧张之举,可见,他们已对法律维护的正义协议产生怀疑,继而不信任,继而麻木。
以上七个小场景是片中最精彩之处(笔者认为)。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有一线索贯穿始终,即安娜所养的一只宠物孔雀。它冷眼旁观人类这一地球上最高等的智慧生命所做出的愚蠢的行为,着实令人汗颜。
流浪者之歌 (1988)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Дом за вешање
8.9 (136 个评分) 导演: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演员: 达沃尔·杜伊莫维奇 / 博拉·托德洛维奇
其它标题: 집시의 시간 / Dom za vešanje
  巴尔干某城市边缘的茨冈村落里,小伙子贝汉(Davor Dujmovic 饰)与外婆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嗜赌的舅舅梅尔桑每次输光后就开始怀念在德国的生活,妹妹的腿疾因无钱而得不到救治。贝汉与同村的阿兹娜相恋,但对方母亲嫌弃贝汉一家贫穷坚决回绝。长年在意大利赚钱的族长阿梅德回到村子,在赌桌上让梅尔桑输到丧失理智,毁掉了自家人的木屋。但外婆却用巫术救回了阿梅德的孩子,为表谢意,阿梅德答应带妹妹出国治病,并让身怀隔空移动小铁器特异功能的贝汉随行。贝汉很快发现阿梅德不过是利用儿童乞讨盗窃的团伙头子,但已无力摆脱只得随顺,不久阿梅德患病,将小团伙交予贝汉管理,贝汉摇身一变成为有钱人,遂回乡将阿兹娜接到米兰,但阿兹娜腹中的骨肉让贝汉大为光火,坚持要将孩子卖掉……   本片获1989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