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死者田园祭 (1974)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Bangumi TMDB
田園に死す
9.0 (245 个评分) 导演: 寺山修司 演员: 菅贯太郎 / 高野浩幸
其它标题: 田園に死す / 死在田园
“我”(菅貫太郎 饰)是一名电影导演,当前正在拍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影片,影片的情节如下:童年的“我”(高野浩幸 饰)生活在一个偏远山村,与母亲过着孤单辛苦的生活。父亲早年过世,“我”只能通过巫术叫出父亲的鬼魂与他对话。隔壁的少妇(八千草薫 饰)美艳动人,我深深为之着迷。某日,一支流动马戏团来到“我”的村庄,从他们的口中,“我”得知外面大千世界的精彩。于是在某个夜晚,“我”和隔壁的少妇整理行囊,偷偷离开了家乡。
影片进行到这里,“我”却突然陷入瓶颈。那天,“我”遇到了童年的自己,藉着对童年时代的回溯,“我”发现影片中竟然有着如此多的虚伪和不真实。“我”找到了真实的过去,以及所有被刻意遗忘的残酷回忆……
姬百合之塔 (1982) 豆瓣
ひめゆりの塔
导演: 今井正 演员: 栗原小卷 / 古手川祐子
其它标题: ひめゆりの塔 / Himeyuri no tô
1953年经典版本之翻拍版,同样由今井正执导。82版由栗原小卷、吉永小百合等人主演。
少爷 (2016) 豆瓣
坊っちゃん
8.2 (150 个评分) 导演: 铃木雅之 演员: 二宫和也 / 松下奈绪
其它标题: 坊っちゃん / 哥儿
自幼生长在江户的少爷(二宫和也 饰)耿直鲁莽,一言不合就挥拳相向,但是他绝对不会昧心说谎,颠倒黑白。在惹出一连串麻烦后,他被校长(佐藤浩市 饰)推荐去一处穷乡僻壤的中学任教。临行前一向疼爱他的女佣阿清(宫本信子 饰)百般叮咛,千万不可冲动行事。少爷懵懵懂懂地来到该学校,校长(岸部一德 饰)一团和气,毕业于帝大的教导主任(及川光博 饰)则是学校内的实权人物,他口蜜腹剑,掌管着所有人的命运。少爷和前辈数学老师(古田新太 饰)不打不相识,耿直的二人共同进退,因此受到教导主任的嫉恨。而英语老师(山本耕史 饰)因与刨冰姑娘(松下奈绪 饰)相恋,也受到追求女孩的教导主任的排挤。身处漩涡中的少爷,绝不会就此低头认输……
本片根据夏目漱石的原作改编。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豆瓣 Goodreads
戦時期日本の精神史 所属 作品: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Wartime Japan 1931-1945
7.3 (28 个评分) 作者: [日] 鹤见俊辅 译者: 邱振瑞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19 - 9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以“国体”之名,让包含殖民地在内的全日本帝国笼罩在强烈的国家意识形态支配下,对战争、天皇、国家极端狂热,进而深化其大亚细亚主义与玉碎思想。通过考察日本人的锁国性格与自卑感、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国家的强制力,以及国家与人民的关系,鹤见俊辅精辟地剖析日本如何从一个在明治时期走向富强,精神思想自由、开放的国家,转变为保守、狭隘,法西斯主义横行的侵略国。他进而解释日本知识分子对国家主义的挣扎、反省、抵抗为何会失败,又如何在受到压迫后屈服“转向”,成为军国主义的“共犯”,最终在国家发动战争时,宣传并正当化军国主义和超国家主义,致使日本走向玉碎之路。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豆瓣
それでも、日本人は「戦争」を選んだ 所属 作品: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8.0 (46 个评分) 作者: [日]加藤阳子 译者: 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 - 9
第九届小林秀雄奖获奖作品、日本近现代史研究前沿之作、畅销日本十年的近代史经典。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直到二战战败,日本人缘何一次次走向战争?上至世界顶尖的优秀人才,下至普通的日本百姓,为何认定“唯有战争才是出路”?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通过层层推进的多维分析,深入浅出地探究了当时日本为政者和国民如何看待世界局势、为何每一次都最终选择了战争。在这本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研究最前沿”的著作中,她回答了历史是如何推进的、战争是如何发生的等一系列问题,帮助读者从更多元的视角理解日本近代史上几次改变国运的战争。
平成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平成史
作者: [日]小熊英二 编著 译者: 欧文东 譯 / 王凤 審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5
“平成”是日本天皇明仁的年号,从1989年至今已有三十年。着眼于沿着“后冷战”的轨道、泡沫经济的崩溃和长时间经济停滞,日本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又是如何发生的,与此前的时代到底有何不同这些问题,本书为一批新锐学者从政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社会保障、教育、信息化、国际环境与民族主义等不同角度进行讨论、书写的成果,展现了全新的日本现代史。
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2019) 豆瓣
悪党~加害者追跡調査~
8.4 (59 个评分) 导演: 濑濑敬久 演员: 东出昌大 / 松重丰
该剧根据药丸岳小说《恶党》改编,讲述侦探社佐伯修一在年幼时,姐姐惨遭杀害。他在经手几件凶杀案之后,开始调查当年姐姐被杀害的案件。
轮到你了 第一季 (2019) TMDB 豆瓣
あなたの番です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轮到你了
6.6 (642 个评分) 导演: 佐久间纪佳 / 小室直子 演员: 原田知世 / 田中圭
新婚夫妇菜奈(原田知世饰)和翔太(田中圭饰)搬进了公寓的新房,幸福甜蜜的两人对新生活充满期待。搬家当天公寓要开居民会,菜奈猜拳输给了翔太,便独自前去参加。
除会长早苗(木村多江饰)、管理人床岛(竹中直人饰)以外,还有田宫(生濑胜久饰)、黑岛(西野七濑饰)等共十三人参加了居民会。闲聊时,床岛一句“谁都有想杀某个人的瞬间”让众人虽有些犹豫但还是纷纷谈论起恨不得他死的那个人,接着话题就意外地转向了“只要交换杀人目标就不会被抓”。
床岛向众人提议,每个人都公布自己想杀的人。大家觉得只是个游戏,并未多想,就在多余的投票纸上写下了那个人的名字,随后还抽了签。
这一次居民会,拉开了菜奈和翔太深陷其中的恐怖杀人游戏的序幕……!
大汗之怒 豆瓣
所属 作品: 大汗之怒
8.0 (8 个评分) 作者: 周思成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9 - 3
数次遣使,两度出兵。忽必烈执着于征服日本,除了军事野心的驱使,更有着复杂隐秘的政治动机。
著名历史学者刘迎胜、张帆、李新峰、党宝海鼎力推荐。
融合多方视角,揭秘“元日战争”中鲜为人知的野心、阴谋与闹剧,以及历史的偶然。
作品精彩看点:
一、视角广阔,将小说般的生动情节与学术研究的细致分析融为一体
◎本书作者是当今蒙元史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更是不可多见的语言天才,通晓英语、法语、德语,还能阅读日文、俄文、拉丁文、波斯文等十余种文字。正是以杰出的语言能力为基础,本书综合多种语言的相关资料,融合了元朝、日本、高丽等多方视角,提出了新见解。
二、完整呈现“元日战争”全貌
◎一代雄主忽必烈与幕府政治强人北条时宗隔海博弈
◎威震欧亚蒙古铁骑与勇悍狂热日本武士的正面交锋
◎蒙古铁骑威震四方,横扫欧亚大陆,让人闻风丧胆。面对强大的元帝国,偏居一隅的日本有何底气、有何考虑,敢于斩杀元朝使者,表现出强硬姿态?
◎被日本方面称为“神风”的飓风,对元军失利有着怎样的影响?若未遭遇飓风,元军是否能取得征日之胜?
◎在第二次征日战争中,元朝东征军的内部矛盾,尤其是将帅不和,对战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两场征日战争,元军一共损失了多少士兵?
◎为应对元朝大军压境,日本方面采取了哪些应对举措?又曾计划出了怎样的报复措施?
◎元军征伐日本,对日本政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探讨元朝军队失利原因,对战争性质及相关问题,提出新见解。
◎当忽必烈为征日本失败而震怒的时候,他仍未彻底弄清楚,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对手;或许更未曾意识到,战败暗示着元帝国的军事扩张之势,已膨胀到了某种极限,面临难以逾越的门槛——这或许是无法逃避的历史法则?
◎数次遣使,两度征伐,甚至曾计划第三次出兵。已据有广袤大陆的忽必烈,为何对征服“僻居海上”的日本如此执着?
◎当时的日本,有着怎样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状况?幕府的政治强人北条时宗,是个怎样的人物?
◎朝鲜半岛的高丽政权,在这两场征伐日本的战局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如何认识这两场战争的性质?什么是元帝国扩张之路上的“奥古斯都门槛”?
作品简介:
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两次派遣军队,跨越海洋征伐日本。长久以来,由于史料相对缺乏,以及研究者立场和角度不同,关于这两场战争的真相扑朔迷离。
作者在广泛阅读中文、日文、英文等各语种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元朝、日本、高丽等多方视角展开叙事,还原了当时东亚地区的政治局势,完整呈现了两场战争的全貌。书中清晰叙述了元军的战争意图、备战过程、进军路线和撤退状况,也展现了当时日本方面的权力格局和军事防御措施。
本书既有对大时代背景的宏观描绘,又在微观层面对个体命运有着细致展现,融小说般的生动情节于学术研究的细致分析之中。作品围绕元军内部矛盾、面临的天气状况、作战策略等诸多因素,对元军失利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对如何认知这两场战争的性质,提出了独特见解。
名家推荐:
亚洲海洋历史的重要篇章。
——刘迎胜(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队长)
这场战争在日本家喻户晓,在中国却少为人知。本书大概是第一部系统描述这场战争的中文读物,在注重可读性的同时,细节考证和宏观分析均有创见,也具备学术价值。
——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
亦庄亦谐,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囊括中外,纵论古今,发人深思。
——党宝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这是我看过的学到东西最多的历史通俗读物。这不是蒙元史学者对一个跨度过大话题的专业论述,而是在一个不大可能存在的、出自一个头脑的多重专业视角下的一次重新解读。作者对战争背景浓墨重彩的刻画,多多少少重塑了我对蒙元世界的感受,可能是全书最具启发性的章节。
——李新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日本陆军的轨迹(1931—1945) 豆瓣
昭和陸軍の軌跡 所属 作品: 日本陆军的轨迹(1931—1945)
作者: 川田稔 译者: 韦和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 9
昭和陆军以九一八事变为契机,打倒了一直推行国际和平协调外交、在国内也比较稳定的政党政治。它是怎样逐步走向侵华战争,然后对美开战,走向太平洋战争的?领导这个时期日本陆军的永田铁山、石原莞尔、武藤章、田中新一等人,持有什么样的政治军事构想?本书的焦点就在于此。
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
作者: [日] 江口圭一 译者: 杨栋梁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6 - 11
所谓十五年战争,根据江口先生亲自执笔的《广辞苑》第四版(岩波书店,1991年)上的记述是这样解释的:“自1931年(昭和6年)柳条湖事件到1945年的投降,日本在十五年间所进行的战争,即满洲事变、日中战争、太平洋战争的总称。”为什么要如此称之呢?“十五年战争这种说法,其本来的意图和意思是为了彻底明确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责任。” ——安井三吉(《季刊中国》2001年秋季号)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先后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上海、华北乃至全中国的战争和亚洲太平洋战争。由于这一连串的战争不是“零散、孤立”地发生的,而是彼此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命名为“十五年战争”。著者指出,这场侵略战争的根源,在于日本存在着“对美英协调主义”和“亚洲门罗主义”两条路线的矛盾,其结果是亚洲门罗主义抬头、扩张直至最后破产,作者的论述自始至终是围绕这一理论观点展开的。本书是日本著名现代史学家江口圭一教授的代表作之一,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正义感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日本的细节 豆瓣
5.2 (5 个评分) 作者: 蒋丰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 - 1
本书呈现日本社会的各种细节,追溯细节背后的原因及透露的人文精神。
书中从日本的城市、居住、工业制造、公共服务等方面,通过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新干线和地铁可以不安检、井盖可以成为艺术藏品、日本人地震来临时可以不逃生、房子可以防雾霾还能住200年等细节,讲透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日本的文化内核。
本书内容涵盖层次甚广,全方位呈现日本社会、日本人生活的细节,并挖掘细节背后的原因。本书图文并茂,阅读本书,读者可从细节知日,通过理性对比与思考,达到淬炼心性,获得正确的人生判断与价值定见的目的。
何为“成田” 豆瓣
成田とは何か: 戦後日本の悲劇 所属 作品: 何为“成田”
作者: [日] 宇泽弘文 译者: 陈多友、李星 译 / 杨晓辉 校订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 1
长达30年的反对“新东京国际机场”强制征地建设的“成田斗争”,在日本战后社会运动史中具有复杂而特殊的意义。它既与1960年代的党派政治斗争、学生运动、反越战市民和平运动直接关联,又和战后日本高速经济增长背景下无视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官僚主导强制开发式工业化道路密切相关。本书既从社会运动的角度切入,描述了“成田斗争”的基本过程,又依据“社会成本”理论等经济学方法,分析了新东京国际机场本身的致命缺欠,由此揭露出战后日本民主主义的欠乏和以工业化、经济开发为至上命题所导致的悲剧结果。
表裏日本 豆瓣
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
作者: 蔡亦竹 遠足文化 2016 - 11
你是否老是翻開「繩文與彌生」就決定放棄日本史?
就算死背強記 (還沒說到秀吉就忘了崇神天皇哪一位!)
各個人名地名xx名也無法體會日本之所以迷人的文化精髓?
大學生眼中的歌廳秀老師蔡亦竹蔡桑告訴你,日本文化不是這樣讀不能這樣讀!
一支筆(或鍵盤)在他手中便成了雅俗能賞老嫗可解的歡唱麥克風
且看他如何出古入今 上寫天皇下述賊軍、左打日本士族右攻台灣權貴
將真實的日本又笑又罵又鬧又演給你聽 還不時深情回望台灣以史喻事借日勸台
要你捧腹絕倒之餘驚覺日本的真滋味已經悄悄化為你的文化DNA
但是放心笑完之後絕對不會揮一揮衣袖只留下一片雲彩
你會在蔡桑立體鮮明的人物刻劃與事件剖析中明白:
.「平民取代天皇!」──糾結日本史七百年的咒怨,不只出自八點檔劇情般的天皇家悲劇,還凝煉了深沉的宗教信仰觀
.聖徳太子惹怒隋煬帝以後,一定有做了哪些事才讓這個國家得以從「倭」變成「日本」
.旅人必訪的京都金閣寺,原來是棟承載野心、慾望、父子情結與愛恨情仇的偉大見證!
.英雄不怕出身低?!可偏偏在古代日本出身低等於在台灣沒黨證(?),足見跨越血統階級高牆的豐臣秀吉展現多強大的意志與歷史意義
.壽司、天婦羅、拉麵蕎麥麵,傳習於味覺間的不是別的,而是百年不摧的文化意識與職人精神
對台灣人而言,日本如此親近,卻又像戴著面紗永遠看不清楚她的面容。就連日本偉大的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一生完成了無數的歷史小說巨著,卻也在人生的後期致力於散文寫作,想要探求出日本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樣貌。
既然日本是台灣關係密切、甚至具有特殊感情的鄰國,那麼我們台灣人就不能永遠只是倚靠日本人所寫的日本論、甚至是中國觀點的日本論,而該也有從我們角度出發的日本觀察和感想才對。
本書力圖以貼近年輕學生族群的語言,活靈活現述寫日本的歷史文化,內容縱橫古今,題材橫跨宗教、英雄到飲食。期望透過此書讓大眾讀者對日本建立更真實的文化認知,在對日本懷抱崇仰孺慕之情時,能夠更深入、更正確地了解日本之所以迷人的原因。
歡迎每位愛好日本的朋友不要只是在金閣寺打卡完就算日本文化走一遭了
讓我們一同認識這個最熟悉的陌生國度,探求日本的原型
★首刷限量贈品:2017插畫年曆海報 (海報視覺由本土插畫家鄭景文 隆重敬獻)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2 豆瓣
父が子に語る近現代史 所属 作品: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2
作者: [日] 小岛毅 译者: 郭清华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8
看东大教授父亲如何讲述日本近现代史
◎ 编辑推荐
看东大教授父亲如何向女儿讲述
被回避被忽视的日本近现代史
尊王攘夷、忠义思想、教育改革
武士道精神、常民心态、国家神道
从思想文化中挖掘日本近代转折的根源
发出直指日本民族内心的质问——
“当时的日本国民无力阻止军部的行动,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不管是多么不堪的事,只要那是事实,作为大人的我们,就有义务毫不隐瞒地让你们知道。”
“请正视这个事实,好好去理解周围国家是如何看待日本的,然后再以日本人的身份,开始你们的未来。”
◎ 内容简介
本书接续前作《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只选取事件大纲,向 16 岁的女儿讲述错综复杂又充满争议的日本近现代史。作者从比“开国”更早的18 世纪末的宽政教育改革说起,透过近现代史上纷繁的政治事件,关注各个阶层的思想状况及社会文化的变化趋势,围绕尊王攘夷、忠义思想、教育改革、武士道精神、常民心态、国家神道等主题,以思想史家的敏锐,展开对日本近现代史的观察与思考。尤为难得的是,作者正视了 18—20 世纪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通过史实的呈现,敢于向青年一代承认并引导他们反思“大日本帝国”加诸亚洲各国的侵略伤害。希望读者能够以更理性、更坦诚、更深刻的眼光回顾历史,走向未来。
你好,之华 (2018)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你好,之华
6.1 (561 个评分) 导演: 岩井俊二 演员: 周迅 / 秦昊
其它标题: 之华 / Last Letter
生死离别,红颜薄命。告别了命途乖离的姐姐,袁之华(周迅 饰)带着些许落寞的心情和丈夫以及姐姐的儿子晨晨踏上归途。临走的时候,她从外甥女睦睦(邓恩熙 饰)手中接过一封邀请函,这是姐姐袁之南初中同学会的邀请。在久别重逢的老友欢聚环境中,被众人当作之南的之华无法坦然道出姐姐去世的事实。她选择先行离去,途中却又与姐妹俩的旧相识尹川(秦昊 饰)重逢。在此之后,之华以姐姐的名义给尹川写信,重温青葱时代的记忆。与此同时,待在老家的睦睦和之华的女儿飒然(张子枫 饰)接到了尹川的来信,出于对母亲过往的好奇,她们以稚嫩的笔触写了回信。
喧嚣匆忙的电子时代,两代人分出三地,重绘他们逝去的岁月人生……
日本史 豆瓣
Japan A Modern History 所属 作品: 日本史
作者: 詹姆斯·L.麦克莱恩 译者: 王翔 海南出版社 2009
《日本史(1600-2000)》内容简介:日本也是这样一个国家,你可以很容易地跳下现代地铁,然后躲进古老庙宇的静谧之中,或者坐在咖啡店里,一边享受法式烘焙的咖啡,一边听着最新的爵士音乐,从窗户向外看时,却发现有老妇人经过,身穿传统和服,手提三味线,一种三根琴弦的琵琶,它在“浮世”——日本近世早期城市中的戏院、妓院等风月场所处处可闻。
……日本现代化努力中的缺陷和失败的事实是:太多的人依然居住在不合格的住宅里;教育体制强调死记硬背,而不是发展每个学生的天赋与能力;大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工作时间太长,以致几乎没有家庭生活的时间。
日本发现欧洲,1720-1830 豆瓣
所属 作品: 日本发现欧洲,1720-1830
作者: (日) 唐纳德·金 译者: 孙建军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 - 1
本书勾勒了1720-1830年间,西学在日本的发展与实践。这段时期的前后两个年份中,前者标志着官方开始关注西学,后者则是驱逐西博尔德出境的年份。如果说日本的近代化始于明治维新的话,那么,从1868年回溯到1720年的近150年,则可以说是酝酿这场近代化的漫长的准备期。彼时的知识分子奋起反抗锁国,拼命探索来自国外的新知识。像本多利明这样有着充沛精力并极富热情的人们,促使日本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
本多利明是本书的核心人物,其手稿中的任何一页都充分表明他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近代日本。在他的书中,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精神:不安、好奇和接受。本多好奇于新的发现,乐于开阔眼界,甚至带着某种喜悦揭示日本只不过是大千世界中的一座小岛而已。对那些认为中华文明才是源远流长的日本人,他公然宣称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埃及才更为久远、更加崇高。他发现,世界充满了奇妙的事物,他坚持认为日本应该取诸所长。他尝试用西方人的视角观察日本,明了时局必将扭转,如今的国家已被严重耗费德行和物力。即便如此,他仍确信日本一定能够成为世界大国之一。
日俄战争 豆瓣
日露戦争 起源と開戦 所属 作品: 日俄战争
作者: [日] 和田春树 译者: 易爱华 / 张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 2
“日俄战争是世界史上巨大的事件,它不仅给日本和俄罗斯国民,而且给朝鲜和中国国民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尽管如此,关于这场战争,建立在对日本和俄罗斯资料进行深入调查基础上的研究几近空白,更遑论兼顾到朝鲜和中国资料的研究。本书中对中国资料的研究虽然仍显薄弱,但大概可以说是首次在 全面调查日本、俄罗斯、韩国资料的基础之上所做的研究吧。
日本于1945年战败之后,出现了反省本国战争的想法。但是,唯有日俄战争一直被认为是不令人羞耻的,是堂堂正正的,似乎日本人和俄罗斯人的决战是在没有任何人的大地与海洋中进行的一般。然而,这种想法并不正确。因为其间陆地上的交战,是在中国东北——汉族、满族、朝鲜族所居住的地方发生的。
还有人相信,日俄战争是日本和白人帝国之间的战争,日本将白人打败,给了那些被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奴役的亚洲人民以希望。……然而,当日本获得战争胜利,吞并朝鲜后,亚洲人民才发现,日本是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本书所写下的,是日俄战争为何发生,又是如何开始。我将阐明:战争因日本想统治朝鲜的欲望所引发,然后通过入侵朝鲜而肇始。日俄战争始于朝鲜战争,最终发展为日本与俄罗斯之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
——和田春树《致中国的读者朋友们》
本书是 首次在全面调查日本、俄罗斯、韩国资料的基础之上所做的研究。从起源和开战两个维度全新论述了日俄战争为何发生,又是如何开始。作者将阐明:战争因日本想统治朝鲜的欲望所引发,并通过入侵朝鲜而肇始。日俄战争始于朝鲜战争,最终发展为日本与俄罗斯之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这一观点有力地反驳了日本人一个世纪以来对这场战争的错误认识,诚如作者所言:“当日本获得战争胜利,吞并朝鲜后,亚洲人民才发现,日本是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作者和田春树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俄罗斯、苏联和朝鲜问题专家,曾有《朝鲜战争全史》等多部重要著作问世。本书出版后影响很大,2013年获东北亚出版人奖——坡州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