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系
宫西达也剧场 你看起来很好吃 (2010) 豆瓣
宮西達也劇場 おまえうまそうだな
9.1 (7 个评分) 导演: 朧澤正治 演员: 原田知世 / 加藤清史郎
六千五百万年前,火山肆无忌惮地喷发。伴随着大地的震动,一只小甲龙破壳而出。倒霉的是刚刚出生他就遇到了可怕巨大的霸王龙。“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霸王龙如是说道。“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我就叫‘很好吃’”,单纯开朗的小甲龙自顾自将霸王龙认作他的爸爸,他跟随爸爸学各种各样的本领,并为爸爸找来果实。不知所措的霸王龙帮助小甲龙打跑了其他虎视眈眈的肉食恐龙,他冰冷的心也慢慢软了下来。可是甲龙和霸王龙终究生活在两个世界,他们总要迎来分别的时刻。这是宫西达也的笔下的恐龙世界,爱从六千五百万年前开始……
本片根据宫西达也的同名经典绘本改编。
2011年3月30日 看过
本作的TV版是每集3分钟的小品,全20集,一共有四个独立成章的故事,画风很简洁。剧场版按时间顺序将这几个故事进行了重编,画面也更为华丽。虽然TV版没有剧场版来得出彩,但还是值得一看的,哈特和水龙的友情,TV版明显更为丰富一些,当然这些内容在剧场版里被转移到了哈特和很可口之间。
7分 动画 治愈系
11度青春之《老男孩》 (2010)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11度青春之老男孩
7.9 (526 个评分) 导演: 肖央 演员: 肖央 / 王太利
其它标题: 老男孩 / The bright eleven - Old Boys
11度青春系列是由11位当下青年导演中的翘楚执导系列电影短片,由中国电影集团联手优酷网共同出品,汇集最鲜活的青春奋斗力量。
本片叙述了一对好友肖大宝(肖央 饰)和王小帅(王太利 饰)人到中年重新登台找回梦想的故事。80年代的他们做过所有那么年纪叛逆少年经历的一切,打架闹 事、痴迷迈克尔杰克逊、迷恋校花(于蓓蓓 饰)。可物是人非,20多年后曾经的流氓头头肖大宝成为了一名蹩脚的婚庆主持人,当年的模仿王王小帅则成为了一家理发店的小老板。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偶遇昔日跟班现在电视制片人包小白 (韩秋池 饰),鼓动两人参加“欢乐男生”选秀节目。而两人为了重拾当年的梦想决定参赛。一首歌自创《老男孩》让他们回到青春,回到过去,也感动了常年场外所有的观众。
2011年3月28日 看过
开始以为是搞笑片,没想到后边挺感人的。(片尾字幕居然有“王晓燕(一休)”的字样!!)
9分 治愈系
魔卡少女樱 第一季 (1998) 豆瓣 Bangumi Eggplant.place TMDB
カードキャプターさくら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魔卡少女樱
8.9 (456 个评分) 导演: 浅香守生 / 神户守 演员: 丹下樱 / 岩男润子
木之本樱,是擅长体育的小学4年级学生。某天,小樱从学校回家,在平常都没有人的地下书房发现似乎有什么人的样子。小樱走下去一看,那里有一本闪耀着金色光芒的书。里面装有牌,然而,在读写在上面的文字的时候,刮来了剧烈的风,牌四处飞散开去。从书的最后,出现了名为可鲁贝洛斯的奇妙生物,书中写着“库洛牌的封印被解开之时,灾难就会降临世间”之类的话。随后,可鲁贝洛斯将封印的钥匙交给了小樱,令她成为收复牌的魔卡捕获者。当晚,小樱用魔法与实体化的魔卡对决……
2011年3月27日 看过
(9/10)国语版配音虽然不错,但实在不推荐,删掉了绝大多数情感戏(它们都是本片的精华),还把李小狼的名字改成“王小明”……
8分 动画 治愈系
格林名著剧场 (1987) 豆瓣
グリム名作劇場
9.0 (8 个评分) 导演: 斋藤博 / 铃木孝义 演员: 堀江美都子 / 永井一郎
《格林名作剧场》是一部由日本朝日放送公司制作,以格林童话故事为蓝本所改编的系列动画片。它的制作和首播分为前后两季总共47集:第一季(共24集)于1987年10月21日~1988年3月30日期间的每周三晚六点播出,第二季(共23集)于1988年10月2日~1989年3月26日期间播出,此间其片名改为《新格林名作剧场》。这部动画的每一集所讲述的故事全都选自格林童话,其中的某些故事基本忠实于原作,也有部分内容相对于原作有较大的改编,还有些在原作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原创的剧情。中国央视的《大风车》栏目曾经在九十年代初期播放过这部动画。
----------------------------------------
第一季:《グリム名作劇場》
01.「ブレーメンの音楽隊」······不莱梅乐队 / 音乐爱好者之家
02.「ヘンゼルとグレーテル」······汉塞尔与格莱特 / 森林里的糖果屋
03.「かえると王女 (前編)」······青蛙王子(1)
04.「かえると王女 (後編)」······青蛙王子(2)
05.「赤ずきん」······小红帽
06.「金のがちょう」······金鹅
07.「長靴をはいた猫 (前編)」······穿长靴的猫(1)
08.「長靴をはいた猫 (後編)」······穿长靴的猫(2)
09.「ゆき白とばら紅」······雪白和玫瑰红
10.「白雪姫 その1」······白雪公主(1)
11.「白雪姫 その2」······白雪公主(2)
12.「白雪姫 その3」······白雪公主(3)
13.「白雪姫 その4」······白雪公主(4)
14.「6人のごうけつ」······六豪杰闯天下
15.「命の水」······生命之水
16.「青ひげ」······蓝胡子
17.「ヨリンデとヨリンゲル」······约丽丹和约雷德尔
18.「いばら姫」······野玫瑰公主 / 睡美人
19.「ズルタンじいさん」······老苏丹
20.「つぐみのひげの王さま」······斑鸠胡须国王
21.「悪魔と大魔王」······恶魔与大魔王
22.「踊りぬいてボロボロになる靴」······破舞鞋/魔宫的深夜舞会
23.「シンデレラ (前編)」······灰姑娘(1)
24.「シンデレラ (後編)」······灰姑娘(2)
第二季:《新グリム名作劇場》
01.「水晶の玉」······水晶球
02.「おくさま狐のご婚礼」······狐狸太太的婚事
03.「夏の庭と冬の庭の話」······夏天与冬天的故事 / 美女与野兽
04.「キャベツろば」······卷心菜和驴
05.「ラプンツェル」······莴苣姑娘
06.「森のなかのばあさん」······森林里的巫婆
07.「どまんじゅう」······土馒头
08.「狼と狐」······狼与狐狸
09.「ホレのおばさん」······霍勒大妈
10.「六羽の白鳥」······六只天鹅
11.「千びき皮」······千匹皮
12.「姉と弟」······姐弟俩
13.「名人四人兄弟」······四个聪明的兄弟
14.「ガラス瓶の中の化け物」······玻璃瓶中的妖怪
15.「鉄のストーブ」······铁炉子
16.「熊の皮をきた男」······披着熊皮的男人
17.「兎とはりねずみ」······兔子和刺猬
18.「鉄のハンス」······铁人汉斯
19.「勇敢なチビの仕立て屋」······勇敢的小裁缝
20.「みそさざいと熊」······山雀与熊
21.「妖精の名前」······精灵的名字
22.「池に住む水の魔女」······池塘里的水妖
23.「死神の名づけ親」······死神教父 / 取名字的死神
----------------------------------------
片头:《虹の橋》
作词:山上路夫
作曲:森田公一
编曲:青木望
演唱:桥本潮


片尾:《私の町はメリー·ゴーランド》
作词:山上路夫
作曲:森田公一
编曲:青木望
演唱:桥本潮、森之木儿童合唱团
2011年3月24日 看过
《格林童话剧场》收录了41个故事,全47集,电驴上的41集版本是完整的,只是将其中的几个长篇故事的分集合并在了一块。
2011年3月24日 评论 回顾《格林童话》:谁言德国人不浪漫? -     本片是“世界名著剧场”同一班底制作的动画剧集,很多80后小时候都看过,而它改编的对象《格林童话》那名气就响得无法再响了。     俗话说,《格林童话》是“18以上禁”,这话真是超级有道理,小孩子看格林童话只会觉得很有趣,但大人来看的话,大概满眼是血腥、腹黑、权谋、人性丑恶之类,这两个阶段我都有经历过。     本文的讨论主要针对动画版,不包括小说原著。     就这部动画而言,我最喜欢的10个故事分别是:《穿靴子的猫》、《美女与野兽》、《蓝胡子》、《狼与狐》、《披着熊皮的男人》、《恶魔与大魔王》、《四个聪明兄弟》、《森林里的巫婆》、《勇敢的矮个子裁缝》、《死神教父》。     动画版总体来说比较忠实于原著,但有部分故事的原创度很高,比如《白雪公主》和《小红帽》。至于《灰姑娘》尽管故事与原著不太一样,但并非原创。     《灰姑娘》是欧洲流传的民间故事,没有特定的作者,早期的版本的确是没有南瓜马车和魔法的设定的,我们现在看到流行版本是法国作家夏尔·佩罗创作的,之后其他作者的版本大多是在佩罗版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和完善。所以这部动画里的《灰姑娘》,只是将故事模式回归最初罢。     南瓜马车和魔法虽然增加了《灰姑娘》的戏剧性,但它也制造了童话史上最有名的一个BUG,相信很多人都吐槽过,就是灰姑娘的衣服会在12点后消灭,但那只丢失的鞋子却不会……但不管怎么说,这是童话故事中的经典桥段,而童话本身就不具备物理法则,也就不必那么两两计较了。     先来说说我喜欢的一些故事,首先是《穿长靴的猫》。     长靴猫堪称是本片中最牛逼的“男主角”,之后的故事中能与他相比的,大概只有暴强的矮个子裁缝了。     小时候只觉得长靴猫很善良,对主人有够忠诚,不但让他变成大富翁,而且帮他把公主也搞到手了,现在回顾这个故事,发现这猫真有够邪恶的,坏透了,带着主人到处骗吃骗喝不说,还对国王和公主骗财骗色,这在别的片子里不是只有BOSS才会干的么?只不过人家往往就失败了,这猫却成功了,成王败寇,成王败寇呐……     最可怜的是食人大魔王,遇到了这只千古难一见的凶猫,领地被抢走了,还得搭上一条老命,更寒的是,那猫炼死魔王时凶残的眼神和狰狞的笑声,太邪恶了,真是太邪恶 ~ 阿弥托佛,这猫比魔王还要恐怖……     相比长靴猫的狡猾和诡计多端,他的主人就很废柴了,以致于很多人忍不住对这个故事进行吐槽,为什么功劳都在于猫,但得益的却是那个什么都没干的主人啊?     长靴猫的故事还曾被改编成动画电影,宫崎骏首部参与制作的动画正是1969年的《穿长靴的猫》。相比原著,这部电影的剧情和谐了很多,长靴猫被设定为侠客,而他的主人也被塑造成勇敢善良的少年,不像原著中那样只是个坐享其成的胆小鬼。     不管怎么说,格林童话中像长靴猫这样坏到家的主角还是很稀有的,大多数主角都是高大全得令人蛋疼,不过有些主角比较特殊,他们往往介于善与恶之间,属于灰色人物,比如《狼与狐》中的狐狸、《玻璃瓶中的妖怪》里的少年、《忠狗与笨狼》里的笨狼、《死神教父》里的医生……个人觉得这类主角往往是塑造得最出彩的。     要说最牛逼的女主角,个人觉得有两位应该榜上有名,她们远比那些小鸟依人的女主角更能打动我。     一位是《森林里的巫婆》里的少女,和其他女主角不同的是,这位少女没有所谓的端庄与高雅(而且吃相很难看……),个性比较好强,很主动地寻问男主角的苦处,并很英勇地前往“敌方阵营”拯救男主角,最终让她获得成功的,既不是什么神奇又神棍的“爱情的伟大能量”,也不是某偶遇的有超能力的路人甲的金手指援助,更不是那些令人蛋疼纠结的“开外挂”,而是一半运气、一半机智,她是整部《格林童话》中,少有的不依靠外挂取胜的主角,所以她给我的印象相当深刻。     另一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她就是《美女与野兽》里的玛丽亚·贝尔。 《格林童话》里有诸多爱情故事,当中最能打动我的,莫过于《美女与野兽》了,到了“这把年纪”,《白雪公主》、《灰姑娘》、《长发姑娘》等经典都只剩下童年回忆,《约琳蒂与约利凯尔》之类更是让我毫无感觉。 我个人不是很相信所谓的“一见钟情”,这个名词很大程度上只是对“以貌取人”的美化罢了,而格林童话中的很多“爱情”都是建立在这一点上的。 因此,《美女与野兽》这个故事显得尤为难得,故事的男主角是个丑八怪,被视为野兽,登场时还很凶恶,几乎让人误以为是又一个反派(长得漂亮的是好人,长得丑的是坏人,这是童话故事的普遍定律),可实际上他心地善良,这点在后来赢得了玛丽亚的好感。 作为女主角,玛丽亚对野兽萌生爱情,也不是纯粹的“外表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相反,她一开始很抗拒野兽,她对野兽的好感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并非一蹴而就。我个人认为即便男主角不是个丑男,这种日久生情的恋爱,也远比那些见了几面就肉麻地卿卿我我的奶油泡花瓶更能打动人心。 作为一部爱情片,《美女与野兽》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感动,而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故事又同时不忽略亲情,女主角与父亲之间的情感同样很动人。 《披着熊皮的男人》和《美女与野兽》有些相似,都是善良的女主角爱上丑男,不过这个故事让我触动的地方,主要还是熊皮男的毅力。     有些故事超脱了所谓“善良”与“邪恶”的界线,比如《狐狸夫人的婚姻》、《狼与狐》,有趣的是,这两个故事都是讲狐狸的,而且都很搞笑。前者是讲述狐狸丈夫疑心病太重,结果把自己的婚姻搞得一团糟,最后落了个人去楼空,颇为写实。后者则是讲述一只倒霉的狐狸,如何利用自己的小聪明摆脱麻烦的狼老大,也是相当的有趣。     可能狐狸给人的印象很狡猾的缘故,剧中的狐狸都以一种非正非邪的另类形象登场,这一特点在后来的《兔子与刺猬》和《鸟兽大战》中亦是如此。     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恶魔与大魔王》,尤其片中那段恶魔的把戏,多年后还记得很清楚。不过,这个故事的结局算是“喜剧”吗……?     《四个聪明兄弟》和《勇敢的矮个子裁缝》都是关于冒险的故事,但却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四位豪杰各显神通,最终依靠团结的力量打败了恶龙,至于后者……哎,不说了……     《死神教父》不愧是本作的压轴戏,它堪称是最有深度的一个故事,在短短的20分钟内,包含了太多的悲欢离合,而片尾主人公的一句“我是医生”,亦为格林童话中最感人的情节之一。     还有一些故事也比较喜欢,如《金鹅》、《小气的地主》、《铁人汉斯》等等,就不多说了。     当然,作为一部故事集,《格林童话》里也有一些我不喜欢的故事。     不知是因为我“年纪大了”,还是审美疲劳的缘故,当中的许多爱情剧现在回头来看都觉得不是很动人,比如《铁火炉》我就并不喜欢。可好像也未必完全如此,同样是女侠救美男,《森林里的巫婆》这个故事我就挺喜欢的。大概是《铁火炉》对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戏把握得没那么出彩吧,给人一种苍白感,而且说实话,我觉得故事中的那个魔女比女主角漂亮多了,人物塑造也更为生动,相比之下女主角完全是公式化的产物,看多了不新鲜。还有《约琳蒂与约利凯尔》我也不觉得有多感动。     不过,这些故事我也只是“不喜欢”而已,像《魔法斗篷(卷心菜和驴)》这一章则让我感到讨厌,在这个故事里我看不到爱情的美好,只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以貌取人是爱情的基本,很多嘴巴上否定这一观念的人,在日后都用实践贯彻得最为彻底,毕竟爱美是人的天性,不能要求每人都办到像《披着熊皮的男人》里的女主角一样,看重内在到了可以爱上丑八怪的程度。 可是“爱情”如果只剩下以貌取人,那就未免令人作呕了。《魔法斗篷》一片,站在男主角的立场上,我不认为女主角要是没有了美貌,还有什么值得他“爱”的。站在女主角的立场上,我不解她为何能够笑脸迎接眼前的这个杀母仇人。当然,大概有脑残会说爱情的力量真伟大,可以战胜一切。毕竟很多人会考虑在情人节或七夕那天给情人送巧克力送玫瑰,但不会考虑在母亲节那天送康乃馨给自己的老母。     《六天鹅》是全剧中最让我想吐槽的一个故事,无论男女主角都很XX。女主角为了救自己的哥哥,必须好几年不能说话,魔女利用了这一点,在女主角的丈夫面前诬陷她是妖怪,必须处以火刑,女主角有苦难言,不能自我辩解,于是丈夫真的听信谗言,想把妻子给烧了…… 哇勒个去!女主角好歹也是个公主吧,难道就不识字?再者,就算不识字,给自己辩护的手段也多的是啊。就算她废到什么都不会,好歹也与丈夫生活了那么久,还生下了小孩,难道丈夫就这么不相信自己共枕已久的老婆?夫妻之间到了这种连起码的信任都没有了的地步,离婚算了,离婚算了啦,哇靠,哇靠,哇靠!     ……     童话故事一般都贯彻了邪不胜正的理念,主人公通常代表正义的一方,然而不少童话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千篇一律的高大形象,以致于往往反派的个性更为鲜活一些(诸如《葫芦兄弟》、《天书奇谭》、《天鹅湖》等优秀少儿动画也有这一毛病)。     在童话故事中,很多时候反派特别是魔王魔女之类只是纯粹为恶而恶,让人摸不着头脑,很想吐槽一番(但我们是人类,必须得忍住啊,忍住!!)。     不过童话中有些反派的恶行确实有着一层神秘的色彩,《蓝胡子》就是当中的一个有名的典型。     《蓝胡子》原著只是一个很短的故事,人物形象并不鲜明,基本是靠着离奇的情节成为传世经典。所以女主角和蓝胡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就得凭借后世人去想像了。     一般影视作品都将蓝胡子塑造成很脸谱化的心理变态,而女主角则往往被设定为身世可怜的农家少女,只是迫不得已才嫁给了蓝胡子。     然而这部动画的导演却反其道而行之,女主角爱慕虚荣,渴望嫁一个金龟婿,蓝胡子派人前来提亲的时候,女主角看到马车豪华的装扮,连相亲对象是什么样的也没关心一下,便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作为故事的男主角,蓝胡子在可恨之余,却也有几分可怜。在这部动画中,蓝胡子的杀人动机被设定为没有幸福婚姻所致,他希望有爱自己的女人,可妻子们一个个都只是贪恋他的财富,没有真正爱过他,这使他无法忍受,将她们全部送进地狱。     蓝胡子交给了女主角若干根铁钥匙和一根金钥匙,并吩咐凡用铁钥匙打开的门,里边所有存放的宝物全部属于女主角,但金钥匙所在的房间绝不能打开,将这把钥匙放在女主角这里,只是对妻子人格的信任。     女主角用那些铁钥匙打开了一扇扇门,里边的华丽财宝和名贵服饰让她眩目不已、为之陶醉,可她还并不感到满足,心想铁钥匙之门里的宝物都这么珍贵了,那么金钥匙之门更不用多说,于是她按耐不住好奇心,打开这扇禁忌之门,可是,里边并没有什么宝物,只有蓝胡子的几位前任妻子的尸体……     蓝胡子得知金钥匙之门被打开后,恼羞成怒,他绝望地拔出利剑、流着眼泪不断质问女主角:为什么有了这么多财富,你们却总是不满足?我本以为你会与她们有所不同,可到头来你却和她们一样贪得无厌!     ……     《格林童话》带给了无数人太多的童年回忆,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或曰“没看过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青春是不完整的”,这话虽然偏激,可有多少人没叨念过睡美人、灰姑娘、青蛙王子、小红帽、糖果屋、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呢?就在去年,迪斯尼的《长发公主》上映了,距离原作的出版已过去了两百年……     PS:《格林童话剧场》收录了41个故事,全47集,电驴上的41集版本是完整的,只是将其中的几个长篇故事的分集合并在了一块。 附:“世界名著剧场”豆列 http://movie.douban.com/doulist/257027/
7分 动画 德国 治愈系
穿长靴的猫 (1969) 豆瓣
長靴をはいた猫
7.6 (5 个评分) 导演: 矢吹公郎 演员: 石川进 / 水垣洋子
其它标题: 長靴をはいた猫 / Nagagutsu o haita neko
影片讲述了Puss、Kitty、Humpty一起偷鹅妈妈的金蛋以及保护城镇的故事。
2011年3月18日 看过
宫崎骏首部参与制作的动画,改编自格林兄弟和夏尔·佩罗的《穿长靴的猫》。动画版剧情和谐了很多,长靴猫的主人也被塑造成勇敢善良的少年,不像原著中那样只是个坐享其成的胆小鬼。这部作品还有两部续集,分别是《穿长靴的猫之三剑客》和《穿长靴的猫:80日环游世界》,看片名就可知与原著无关了……
9分 动画 治愈系
父亲 (2009) 豆瓣
The Father
8.7 (24 个评分) 导演: Sticky Monster Lab
其它标题: The Father
这部简洁诙谐的动画,用漫画式的笔触描绘了单身父亲一生中与儿子相处的时光。母亲在生下儿子后独自离开了家,父亲为了照看儿子,把工作室搬回了家中。眼看儿子一天天茁壮长大,父亲也从英俊青年变成了秃头大叔,工作上日渐力不从心,然而儿子却还沉溺游戏与摇滚,不停向父亲需索。终于,步入青年的儿子像父亲当年一样参加社会工作,而年迈的父亲则被解雇出门。故事还在欢快的伴奏下悲伤地进行着,像是两条无法相交的平行线,又像人世一个惆怅的轮回……
本片为韩国Sticky Monster Lab工作室产品计划的一部分,工作室以故事主角形象为蓝本推出笔记本、玩具、海报等周边产品。
2011年3月15日 看过
翻开一本书,一边是父亲的故事,一边是儿子的人生。
8分 动画 治愈系
哈克历险记 (1985) 豆瓣
其它标题: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本片不是中国大陆观众熟悉的那部美国动画,而是26集日本动画,改编自马克吐温的同名小说《哈克历险记》(不过前6集明显是取材于《汤姆历险记》)。
本作的姐妹篇《汤姆历险记》也曾被改编成动画,1980年出品,一共49集,收录于“世界名作剧场”中,人设与本作不同。
2011年3月15日 看过
26集日本动画,改编自马克·吐温的同名小说《哈克历险记》(不过前6集明显是取材于姐妹篇《汤姆历险记》)。剧情被改得很和谐,很多原著中的悲剧都变成以喜剧收场。
7分 动画 治愈系
汤姆历险记 (1980) 豆瓣
トム・ソーヤーの冒険
8.7 (6 个评分) 导演: 齐藤浩史 (Hiroshi Saitô) 演员: 野泽雅子 / 青木和代
聪明又侠义的汤姆是一位天真可爱,调皮贪玩的孩子。他讨厌骗人的教义、枯燥的课程以及“文明世界”的繁文缛节,渴望有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汤姆和他的好朋友哈克,两人的童年里充满了很多幻想,他们希望能去冒险、希望有些很刺激的生活、希望能成为英雄。在许许多多很好笑的滑稽事情中,他们是如何逃过耿直、勤勉但啰唆的波立姨妈的鞭子?怎样逃过老师的惩罚?后来凭着机智、胆量和正义不屈的精神,不但平反一桩冤狱,还挖出一箱宝藏,成为人人丈赞佩,羡慕的小英雄。他们发挥童稚赤子般的慧黠,在大人的苦笑中快乐地过日子,内容虽然顽皮却让人看后忍俊不禁。他与小玩伴们那些惊险刺激的寻宝经历,更使得身在现代都市的我们着实羡慕。相信透过卡通中盎然有趣的故事,轻松幽默的话语,能使你能获得最纯洁的享受,仿佛回到童年往事。
2011年3月15日 看过
“世界名著剧场”系列,改编自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汤姆历险记》(片中部分原创内容的原型来自续作《哈克历险记》)。汤姆不愧是美利坚合众国第一麻烦制造机,那屁股特别欠抽……
8分 动画 治愈系
笨笨森林日志 (2005) 豆瓣
だめっこどうぶつ
9.5 (11 个评分) 导演: 四分一節子 / 高橋滋春 演员: 高城元气 / 杉山纪彰
这是一片笨笨森林,这里住了一群迷糊的动物们。
懦弱的狼,凶悍的兔子,得近视眼的老鹰,连走路都会摔跤的豹子,喜欢搞怪的独角兽……完全丧失了他们本身的特点,变成动物世界里“拖后腿”一族,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们每天都过着温馨、搞怪、笑料百出的日子,那么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2011年3月12日 看过
四分一节子的代表作,每集只有几分钟。和《我的妹妹》、《悲惨世界》等偏重悲剧色彩的作品不同的是,本片的剧情很欢乐。
9分 动画 喜剧 治愈系
暴力云与送子鹳 (2009)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Min reol TMDB
Partly Cloudy
8.9 (484 个评分) 导演: 彼得·孙 演员: Tony Fucile / Lori Richardson
其它标题: Partly Cloudy / 局部多云
皮克斯2009《飞屋环游记》加映短片。
在西方传说中有一种鸟名字叫“鹳”,这种鸟是运送孩子的。但是“鹳”运送的孩子又是从哪来的呢?原来,在天空的云层中,有生命的云朵们创造了这些“孩子”,而在这么多创造生命的云朵中,有一朵忧伤的“阴云”,它的名字叫“Gus”。它的特长是创造那些“攻击性很强”的孩子,比如鳄鱼宝宝,凶猛的豪猪宝宝和山羊宝宝。而它的伙伴Peck,一只鹳负责运送Gus的“作品”到人间。可是随着Gus的创造越来越疯狂,Peck运送这些“危险品”的任务变得越难越难,每次回来都是伤痕累累。直到一次,当Gus捧着一个鲨鱼宝宝交给他,已经筋疲力尽的Peck吓得远远的飞走了,而Gus伤心地哭了起来……
2011年3月8日 看过
在欧洲,相传送子鸟落到谁家屋顶造巢,谁家就会喜得贵子,幸福美满。可幸福有时也得承受着误解……
9分 动画 治愈系
新小妇人 (1993) 豆瓣
若草物語 ナンとジョー先生
导演: 楠葉宏三 演员: 松倉羽鶴 / 山田栄子
其它标题: 若草物語 ナンとジョー先生 / Wakakusa monogatari nan to joo sensei
2011年3月7日 看过
“世界名著剧场”系列,改编自奥尔柯特的小说《小绅士》(《小妇人》系列第三部,英文名“Little Men”,但DVD的英文片名误拼成第四部“Jo's Boys”,即《乔的男孩们》)。作为一部续集本片绝不是《小妇人》的跟风之作,制作水准非常出色,也是名著系列最治愈、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2011年3月7日 评论 多年后,再忆孩时的梦想…… -     本片是《小妇人》的续作,本来只想把两部片子放在一起写观后感,但我实在太喜欢这部作品了,所以决定要为它单独写一篇。     作为一部续集,本片绝不是《小妇人》的跟风之作,相反,在某些方面,她甚至比前作还要出色。这部作品在随后获得93年优秀动画奖可谓当之无愧。     最近重温了好几部“世界名著剧场”的作品,很多片子都觉得和小时候一样好看,但本片却要比我记忆中的更出色。豆瓣上我给本片打的五星是真正的五星,而非四星半或偏爱。     这是一个讲述儿时梦想的故事,小时候观看这部作品,只觉得它好看,现在再来回顾,除了觉得好看,还多了一分深切的体会,它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动,刷新了《七海的堤可》、《小飞侠》、《佛兰德斯之犬》等佳作给我留下的好感,观看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回忆着自己的儿时岁月……     《小妇人》的原著有三部续作,《新小妇人》改编自当中最受好评的《小绅士》,DVD封面和台湾网站都将本片的英文片名拼作最终作“Jo's Boys”(《乔的男孩们》),本片的正确英文名应该是“Little Men”。 事实上,我个人第一次接触乔的故事,正是《小绅士》,而不是《小妇人》。小时候买了一部电影,DVD封面的介绍大概是说一个叫丹(迪恩)的孩子在学校受尽了各种严厉的对待,终于有一天丹实在忍受不了这些苛刻的校规,于是决心逃走…… 看了介绍后,我还以为这是一个多么惊险的冒险故事,等到看完整部电影——哦不,还没看完我就忍不住……我勒了去!乔和巴尔教授简直是好得无法再好的圣人呐,面对屡屡闯祸的纳特和丹,他们一直保持着最大的耐心对其进行教育,有够感人的,简介还把他们两人说的这么坏,当时就快把我给雷死了,真不知写简介的人脑袋里装着什么。     相比原著小说,动画版作了一些改动,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重点突出了乔和南,片名也改成《南与乔老师》。这两人都在剧情中发挥了各自的作用,给了观众一个全新的独特视角。 严格来说,乔才是本片的第一主角,南虽然很活跃也很讨人喜欢,但对剧情的影响力明显不如乔,甚至不如原著的主角丹和纳特。 不过,虽然动画版对南的定位还不够成功,但在人物塑造上无疑是出彩的,南的性格很野性也很好强,和乔有几分相似,但却不至于沦为乔的复制品,相反,南在众多角色中显得很抢风头。 作为本片最大的笑料来源,南对剧情的点缀“功不可没”,尤其是《长大后的梦想》那集,她和乔之间上演了一场极其爆笑的闹剧,而南的首次亮相,更是堪称惊天地、泣鬼神呐…………     也许是因为没有了战争的背景,本片的剧情更富有喜剧元素,不但是一部出色的文学动画,也是一部优秀的治愈系作品。尽管片中有少量伤感的情节,但总体上还是很欢乐的。     乔在这部后续作品中,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妇人,除了有点好胜心和少年时一样外,其他特点几乎不见踪影,这点一直让铁杆粉丝感到纠结甚至难以接受。说实话,我也是更喜欢少年时期的乔,但如果你认真看过本片的话,也许你会被另一个乔所感动。     《新小妇人》堪称名著系列最具有治愈系特点、也最为感人的佳作之一,比《Clannad》更好地诠释了“大家族”这个概念,主角超过15人,但没有一个是摆设性的,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不同的故事又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动,而乔则是将这些线索串连起来的关键。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新小妇人》里枚格的丈夫约翰·布鲁克、以及乔的丈夫弗里茨·巴尔,正是前作《小妇人》中登场的家庭教师卡尔·布鲁克、和新闻记者安东尼·巴尔。(不过有些版本在翻译时延用了前作的人名)     在网上这两部片子基本上只能找到国语版,两者都是台湾配音,但质量有高下区别。     《小妇人》的国语版只能说马马虎虎过得去,虽然配音水准不差但很嗲声嗲气,个人虽然不讨厌国语版但也无爱。     《新小妇人》的国语配音就要出色多了。向来台湾配音总是败在小女孩这一环节上,不过本片女主角南的配音不但不差而且很出色,其他角色则多为男性,是台配的强项,各方面的因素都在促使本片成为台湾史上译制得最优秀的动画作品之一。如果你实在找不到日语版,听听国语版也不错。     总而言之,无论你是否前作的粉丝,《新小妇人》都是不可错过的一部佳作。     多年后,再忆孩时的梦想,你又想了什么呢?
10分 假小子 动画 治愈系
小妇人 (1987) 豆瓣
愛の若草物語
9.0 (6 个评分) 导演: 黒川文男 演员: 潘惠子 / 山田荣子
其它标题: 愛の若草物語 / 新小婦人
南北戦争によって国が揺れ動く時代、アメリカのゲティスバーグに住むマーチ一家の母と4人の娘のメグ、ジョオ、ベス、エイミーは、北軍に従軍する父の留守を守って暮らしていた。しかし戦火で家を失い、一家はニューコードに住むマーサおばさまを頼って引っ越すことになる。新しい家での慎ましくも楽しい暮らしとともに、隣に住むローレンス家と家族ぐるみで付き合いが始まる。やがて南北戦争が終わり、父フレデリックが家族の元に帰って来る。そして時が経ち、メグは結婚、ジョオは小説家を目指してニューヨークへと旅立ち、姉妹はそれぞれの新しい人生に歩みだすのだった。
2011年3月7日 看过
“世界名著剧场”系列,改编自奥尔柯特的小说《小妇人》(第一部)。中国大陆漫迷熟悉的26集动画《若草四姐妹》也是改编自这部小说。假小子乔可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马尾娘,目前“没有之一”,当然,乔后来的短发造型也很可爱。动画版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巴尔先生的戏份。
2011年3月7日 评论 会爬树的女生才是王道啊!! -     《小妇人》作为一部名气很响的世界名著,经典之处不必费口舌。     原著小说分为上下两册出版(分别于1868年和1869年发行),但不少国家的出版社只翻译了上册(剧情发展到枚格和布鲁克老师结婚为止),因为下册招来无数人的厌恶,尤其贝丝领便当让读者无法接受(对此作者的解释是“那孩子是天使,所以应该去天堂”……)。     《小妇人》曾多次被搬上银幕,日本在80年代就曾出品过两部精品动画。一部是中国大陆观众很熟悉的26集动画《起舞吧,枚格!》,也叫《若草四姐妹》,1980年上映。另一部则是“世界名著剧场”系列的48集动画《爱的若草物语》,国内引进时就译作《小妇人》,1987年上映。这两部作品的制作水准都堪称上乘,前者剧情紧凑、一气呵成,后者篇幅更长但也毫不拖沓,处理得很有艺术感,而且人设和场景也更为美观,曾获得优秀动画奖。 87版对乔的刻画无疑是精彩的,也是我目前看过的影视作品中,最满意的一个乔。这部动画里的乔可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马尾娘,目前“没有之一”,当然,乔后来的短发造型也很可爱(不知道有没有人觉得乔被火烧屁股其实也满有萌点的……)。     原著小说还有三部续作,其中最受好评的《小绅士》也曾被改编成动画片《新小妇人》(同样是“世界名著剧场”的作品),DVD封面和台湾网站都将本片的英文片名拼作最终作“Jo's Boys”(《乔的男孩们》),本片的正确英文名应该是“Little Men”。 事实上,我个人第一次接触乔的故事,正是《小绅士》,而不是《小妇人》。小时候买了一部电影,DVD封面的介绍大概是说一个叫丹(迪恩)的孩子在学校受尽了各种严厉的对待,终于有一天丹实在忍受不了这些苛刻的校规,于是决心逃走…… 看了介绍后,我还以为这是一个多么惊险的冒险故事,等到看完整部电影——哦不,还没看完我就忍不住……我勒了去!乔和巴尔教授简直是好得无法再好的圣人呐,面对屡屡闯祸的纳特和丹,他们一直保持着最大的耐心对其进行教育,有够感人的,简介还把他们两人说的这么坏,当时就快把我给雷死了,真不知写简介的人脑袋里装着什么。     最近重温了这两部动画片,依然看得饶有兴致,尤其《新小妇人》,重看后才知道这部作品比我记忆中的还要出色,作为一部续集她绝不是《小妇人》的跟风之作,相反,在某些方面,她甚至比前作还要出色。这部作品在随后获得93年优秀动画奖可谓当之无愧。     先说说87版《小妇人》。     这部动画主要改编自原著的上册,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乔的未来丈夫巴尔的戏份。     应该说动画版对巴尔的塑造还是很到位的,巴尔明显比原著更容易让人喜欢(原作中的巴尔不是招人厌,而是成为了观众的出气筒……),就连我这个纠结于乔与劳里这一对的人士,也对动画版的巴尔产生了好感。     不过正因为巴尔的大活跃,劳里和乔之间的情感戏反而被削弱了。尽管巴尔的戏份没有劳里来得多,但就与乔的互动而言,巴尔几乎每一次登场都显得至关重要,远比劳里更能打动人心。     在动画版中,巴尔不但提前登场,抢在劳里之前先入为主,而且还是乔遇到困难时的最大理解者和支持者,替乔一家介绍房屋之类就不必多说了,平时他表面上对乔的小说大加讽刺,却也让后来的乔理解到巴尔的善意,而乔卖掉了头发后,周围的人尽是同情、埋怨、嘲笑之类,就连劳里也感到遗憾,唯独巴尔很自然地接受了乔。 巴尔对乔做到这个地步上,已经让人无法再用原作的感觉来衡量他了。     动画版最后乔眼含泪水送走巴尔的情景,可以看出她是喜欢巴尔的,但却没有强力的证据证明她以同样程度喜欢过劳里……     乔是我见过的塑造得最出彩的一个假小子,性格有点像男孩,但却一点也不“男人婆”,相反乔很可爱,在拥有大量女性粉丝的同时也很受男性读者的欢迎。 这类女孩可以说是最难刻画的,尺度把握过头会变得很粗鲁缺乏女人味,尺度太浅又会很外强中干。 但乔不是这样,在拥有活泼开朗好动这类普遍被认为很男性化的优点的同时,也保留着一个普通女孩的纯真,各方面的特点都把握得刚刚好、非常的自然,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典范。 事实上,乔的原型不是别人,正是作者奥尔柯特女士本人,而《小妇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带有自传性质的文学作品。 奥尔柯特年少时也很像男孩子,喜欢赛跑、爬树、吹口哨、把裤管卷得老高、坐在树上看书、好奇心很强(曾钻进轮船机房里弄得满身煤屑),这些行为往往被认为只属于男生。乔几乎就是作者奥尔柯特的化身。我想只有曾经是假小子的女性,才能最准确地把握这类女孩的心理吧,其他人笔下的假小子要么被搞成了“男人婆”,要么成了“女强人”,或者空有一个中性的外表,严重缺乏想像力。     《小妇人》中的四姐妹都拥有相当数量的粉丝,不过要比个高下的话,其结果几乎成了乔和艾米大决战。     贝丝虽然很讨人喜欢,但更多的人对她是保持着一种怜爱的态度,这其中就跟贝丝不幸的命运有很大的关系,不少感人的故事也出自贝丝身上。枚格是很传统的淑女形象,放在别的作品中会很受欢迎,但在《小妇人》中她的几个妹妹太独特,枚格的光芒完全被盖过。     乔和艾米很明显更为抢风头一些。在粉丝论坛上,投选“最喜欢的角色”时,乔的支持率高于艾米,而投选最漂亮和最有气质的女生时,乔的优势更是遥遥领先(尽管乔实际上可能是形象最糟糕的一个……),不过在评选最“欣赏”的女性时,反倒是艾米更占上风了,这其实并不难理解,你也许会喜欢枚格的温柔、乔的活泼、贝丝的善良,但你不得不承认,论率真,艾米才是第一,她想得到什么就会很自然地表现出来,尽管这种率真有时会伴随着任性和胡闹,但也说明了艾米有任何让自己得到快乐的机会时,就会赶紧把握住,绝不作任何迟疑或犹豫,所以她能够成为四姐妹中最大的人生赢家,能够得到一切其他三人永远也无法拥有的东西,她可以说是四姐妹中最懂得“活着”、也活得最为幸福的一个。 相较之下乔虽然很坚强,很聪明,也很能干,你可以在她身上找出很多艾米不具备的优点,但对到手幸福的掌握能力,乔和艾米比起来却不是差了一截两截。 乔的魅力不仅来自她的八面玲珑,也来自她孩子气的一面。乔坚强时能够像枚格那样努力克服困难,可一旦任性起来就会连艾米都甘拜下风。所谓“生气也会很可爱”,用在乔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乔不是被人欣赏或崇拜的,她更像一个亲切的朋友,四姐妹中,在乔的身上最容易找到一个普通人的优点和缺点,你也许无法像贝丝那样善于弹钢琴、或像枚格那样跳着华丽的舞姿、或像艾米那样成长为一个优雅的人,但像乔那样曾经喜欢在脑海里幻想和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曾经因为争强好胜而跟别人也跟自己赌气,这总会有吧?     其实艾米和乔之间的人气大战,也可以视作淑女和TOMBOY的比拼。前者要求女性优雅、端庄,典型的男性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梦中情人;后者则推崇女性独立、自由、感性,追求具有被视为只属于男性的个性和特点。     最受欢迎的组合方面,“艾米+劳里”这一对的支持率,以绝对的优势高于其他组合。不过乔毕竟是人气NO.1,她与劳里之间秒速五厘米所引起的怨念,那真叫一个世纪纠结呐,当年作者在世时就收到了不少抗议信,而倒霉的艾米则至今都是被首先迁怒的对象。     不过我个人虽然最喜欢乔,但也不会拿艾米出气,况且,我不认为“失恋”是一种结局,这只是一次挫折,但不是“最后的结果”,正如我并不把《超时空要塞》里林明美最后没能和一条辉走在一起当一回事,我喜欢的是明美这个角色本身,也为她在爱情上没能如愿以偿感到可惜,但这不代表着我就得仰视明美喜欢的一条辉,他个人怎样了我并不感兴趣。 失恋也许对个人来说是一次不幸,但绝不是“最后结局”。(所以那些被梦中情人甩了就想跑去上吊和跳楼、丝毫不顾家人朋友的家伙,请早死早好,为地球人尤其没饭可吃的穷人省些粮食~~) 况且,谁说乔失去劳里就是一种“不幸”?乔只不过走了另一条人生道路罢,她后来和巴尔教授一起建立学校培养孩子,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幸福、一种理想吗?     只是持我这种心态的人士,好像并不太多……?经常看到三角恋剧中某男某女被秒速时,粉丝们的批斗对象往往不是甩人的后宫男吸星女,而是这场恋爱马拉松中的所谓“得益者”。不管怎么说,厌恶看到劳里和乔秒速的人还是超多的,这大概也是动画版为何要安排巴尔提前登场并给予浓厚戏份的原因吧?     再来说说续作《新小妇人》。     相比原著小说,动画版作了一些改动,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重点突出了乔和南,片名也改成《南与乔老师》。这两人都在剧情中发挥了各自的作用,给了观众一个全新的独特视角。 严格来说,乔才是本片的第一主角,南虽然很活跃也很讨人喜欢,但对剧情的影响力明显不如乔,甚至不如原著的主角丹和纳特。 不过,虽然动画版对南的定位还不够成功,但在人物塑造上无疑是出彩的,南的性格很野性也很好强,和乔有几分相似,但却不至于沦为乔的复制品,相反,南在众多角色中显得很抢风头。 作为本片最大的笑料来源,南对剧情的点缀“功不可没”,尤其是《长大后的梦想》那集,她和乔之间上演了一场极其爆笑的闹剧,而南的首次亮相,更是堪称惊天地、泣鬼神呐…………     也许是因为没有了战争的背景,本片的剧情更富有喜剧元素,不但是一部出色的文学动画,也是一部优秀的治愈系作品。尽管片中有少量伤感的情节,但总体上还是很欢乐的。我个人非常非常的喜欢《新小妇人》,可与《七海的堤可》、《小公子》、《小飞侠》、《佛兰德斯之犬(剧场版)》等我特别偏爱的佳作相比。     乔在这部后续作品中,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妇人,除了有点好胜心和少年时一样外,其他特点几乎不见踪影,这点一直让铁杆粉丝感到纠结甚至难以接受。说实话,我也是更喜欢少年时期的乔,但如果你认真看过本片的话,也许你会被另一个乔所感动。     《新小妇人》堪称名著系列最具有治愈系特点、也最为感人的佳作之一,比《Clannad》更好地诠释了“大家族”这个概念,主角超过15人,但没有一个是摆设性的,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不同的故事又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动,而乔则是将这些线索串连起来的关键。     这部作品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回忆着自己的儿时岁月……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新小妇人》里枚格的丈夫约翰·布鲁克、以及乔的丈夫弗里茨·巴尔,正是前作《小妇人》中登场的家庭教师卡尔·布鲁克、和新闻记者安东尼·巴尔。(不过有些版本在翻译时延用了前作的人名)     在网上这两部片子基本上只能找到国语版,两者都是台湾配音,但质量有高下区别。     《小妇人》的国语版只能说马马虎虎过得去,虽然配音水准不差但很嗲声嗲气,个人虽然不讨厌国语版但也无爱。     《新小妇人》的国语配音就要出色多了。向来台湾配音总是败在小女孩这一环节上,不过本片女主角南的配音不但不差而且很出色,其他角色则多为男性,是台配的强项,各方面的因素都在促使本片成为台湾史上译制得最优秀的动画作品之一。如果你实在找不到日语版,听听国语版也不错。     总而言之,无论你是否前作的粉丝,《新小妇人》都是不可错过的一部佳作。 ============================== 后记:关于南北战争     作为一部全龄的动画片,《小妇人》并不想(也没义务)从宏观的角度去探讨南北战争的起因,片中对这场战争的描述可以说是较为客观的,立场站在美利坚合众国军(即北军)一方的同时,也没有将南军丑化得很不堪。     《小妇人》选择了从个人的情感去体会战争。四姐妹的父亲是北军的将士,怀着解放黑奴的伟大理想而踏上了战场;作为妻子,马奇夫人给了丈夫最大的理解;作为女儿,无论战争被冠以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乔都不希望父亲经常奔波于沙场;作为黑人,琼斯的立场不必多说;作为新闻主编,报社希望能够从战争中寻找亮点;片中某集还花了一点篇幅,讲述南军的一个将领请求贝丝弹奏一首《甜蜜的家园》,将领在音乐的伴奏下回想起了自己故乡的家人,场面亦颇为动人。     事实上,尽管黑人的地位在南北战争后得到了有限的提升,但“解放黑奴”并不是这场战争的爆发原因,也不是作战目的,更不是最终结果,它很大程度上只是北军事后自我擦粉的说辞。     北方绝不是黑人的“自由圣地”,当时北军中弥漫着“白人为什么要为下贱的黑鬼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类心态,种族歧视亦非一日能解,直到战争结束后,南北的学校都对黑人实行苛刻的种族政策,很多黑人长期无法上学。甚至到了二战时,盟军中的白人军队还出现不允许黑人与他们共餐的恶劣现象。     正所谓“师出有名”,有了一个正义的借口,人们才能够找到打仗的理由,否则有谁愿意去不明不白地送死呢。     南北战争真正的起因,在于“联邦”与“邦联”的冲突。     美国是一个先有州、后有国的特殊国度。     北军认为,国大于州,主张“联邦”,凡是加入合众国联盟的,就不允许退出,州只是合众国的一部分不具有自主权,北军必须维护华盛顿所创立的国家的完整性,这是北军的“正义”。     南军则认为,州大于国,主张“邦联”,人加入“俱乐部”后,就有权利退出,北军无权剥夺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南军必须继承华盛顿不畏侵略者淫威的精神,这是南军的“正义”。     因此,美国的开国领袖华盛顿,在南北两军中,都被视为精神偶像。     南军将南北战争,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他们认为抗击北方侵略者,就如同当年美国抗击英国殖民者是完全一样的道理,他们认为北军就像当年的英国殖民者一样,是在横蛮地践踏一个政权的尊严。     按今天的观点来看,北军(合众国)的制度无疑更为先进,但在当时,双方的态度,明显让人心偏向了南军一方,这也是为什么《冷山》和《众神与将军》等影片中,战争爆发时,南方的普通百姓都很欣喜若狂并全力支持战争的原因了,不管这场战争的实际性质是什么,他们都痛恨北军对南方的侵略。     因此战争的头一年,占据优势的北军却兵败如山倒,被穿着旧衣和破鞋、小米加步枪的南军打得很凄惨,以致于当时还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     北方士兵:“南方佬,你们有没有跛脚的马送给我们啊?” 南方士兵:“北方佬,你要用什么来换?” 北方士兵:“用我们的将军可以吗?” 南方士兵:“那……我还是要马算了……”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林肯政府及时抛出了改良政策,将先前的无能将领撤掉,起用大奴隶主格兰特作指挥官,并推出了“解放黑奴”的法令,再加上随后南军在盖茨堡战役中的失利,战争形势开始转向了有利于北军一方,尽管此后还让双方持续了痛苦的几年。     战争是非理性的,会施行军事暴行的其实并不止南军,也包括标榜自由和人权的北军,他们在南方的所作所为、烧杀抢掠,让无数南方百姓为之痛恨。     在美国电影中,无论是以北军为主角的《光荣战役》、还是以南军为主角的《与魔鬼共骑》、亦或同时以两边为主角的《众神与将军》,都毫不避讳北军的暴行。     南北战争结束后,有三位将军后来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敬仰,他们分别是劳伦斯、杰克逊、和罗伯特·李,前一位是北军的,后两位是南军的。     向来人们认为北军中最伟大的英雄不是战功赫赫的格兰特,而是在盖茨堡战役中表现出色的劳伦斯,这无疑是有道理的。格兰特虽然是北方名将,但作为一个大奴隶主去执行“解放黑奴”未免太过于黑色幽默(当然,北方中的奴隶主绝不止格兰特一个),而劳伦斯将军是真正的自由战士,并非只是一个把解放黑奴挂在嘴上当作政治筹码的政客。     劳伦斯将军曾说过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     “南部同盟军声称他们是为自由而战,我并不质疑这一点,但我质疑为了自己的自由、却剥夺别人自由的体制。所谓的奴隶制就是一群人有制度地剥削别一群人,这种现象很常见,古书上早有记载,但不代表我们就得容忍它!请别把‘黑人’称作‘黑鬼’,我们要摆脱这种自大的心态。是的,战争最初的目的并不为了解放黑奴,但随着战争的进行,这已经成了一种战略手段,我并不觉得总统做错了。如果不废除奴隶制,用武力凝聚一个国家又有何用?我必须承认战争是一场灾难,但是奴隶制度也是。军队是一种让人屈服的力量,所以不能让它落入自私险恶的人手里。战争是残酷的,所以它的结局必须要值得我们去为之牺牲,如果上帝让我为黑人而死,那么我也会接受这一安排。”     我无法不为这样的一段话所感动,尤其是第一句,劳伦斯将军认为,古代有奴隶制,外国也有奴隶制,但不代表美国就必须有奴隶制,古人外人有没有奴隶制与美国没有任何关系,它不能成为阻挡美国废除奴隶制的理由。     南军中的杰克逊将军,是一位相当骁勇的名将,在南北战争爆发后,他的“石墙之旅”只打过一次败仗,其威名让当时的北军闻风丧胆,然而杰克逊却很讽刺地被南军的子弹误杀,这场悲剧成了美国史上最声名狼藉的误伤事件。     尽管杰克逊是南军将领,但他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也赢得了世代美国人的尊重,这有点像我国的战国时代,王剪想要统一六合固然正确,但李牧保卫赵国也没做错。杰克逊被自家人的子弹误伤时所穿的雨衣,至今被保留在了纪念馆内。     罗伯特·李则是弗吉尼亚州的领袖、也是南军中的头号名将,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就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的亲家,其父享利·李倍受华盛顿的赏识。     在内战时期李将军无疑是令北军相当头痛的敌人,即便盖茨堡战役后他再也无法领导脆弱的南军赢得胜利,却也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让北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战争结束后,李将军受到美国人民的崇敬,并成为华盛顿大学的校长。他在军校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后世诸多美国军人想要超越的目标(如麦克阿瑟)。     盖茨堡之战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役,虽然战事“只”持续了三天,双方的死亡人数却都达到了两万人以上,算上重伤的,总人数高达十万,而在整个南北战争中,北军伤亡超过60万,南军亦达40多万,其间造成了至少两百万个父母失去自己的孩子、以及多少个孤儿和寡妇、还有多少的隐痛就无法用言语说明了。     就生命消逝的数量来说,南北双方很接近,但因为战略目的是否达到的问题,人们已经可以得出北军胜利南军失败的结论,人命只是被史学家、文学家、和政客玩弄的数字,在战争中的不值钱的程度,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战争结束后,南北双方的士兵遗体被埋葬在了一块,因为他们都是美国人,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信仰着同一个上帝……
9分 假小子 动画 治愈系
加菲猫和他的朋友们 第一季 (1988) 豆瓣
Garfield and Friends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加菲猫
9.0 (61 个评分) 导演: Steve Clark / Jeff Hall 演员: Lorenzo Music / Gregg Berger
全身长着橙色皮毛的加菲猫是一只生长在大都会内一个平凡街区的猫儿,他天生具有哲人般的怪想法和似乎有无止境的旺盛食欲。比萨、猪肉卷、意大利面、蛋糕乃至各种无上美味且具含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都是加菲的最爱,而对于青菜、老鼠等等则嗤之以鼻。对他来说,美美的吃上一顿后再打个盹,这便是最完美的猫生。而那个身为漫画家的主人乔恩,毋宁说是老天专门派来服侍他的仆人;小狗欧弟则当仁不让是加菲解闷找乐的首选对象。加菲猫自私、小气、贪婪、懒惰、虚荣、自恋,可是却得到了全世界的宠爱……
本片根据吉姆·戴维斯(Jim Davis)的同名漫画作品改编。
空想新子和千年的魔法 (2009) 豆瓣
マイマイ新子と千年の魔法
7.5 (47 个评分) 导演: 片渊须直 演员: 福田麻由子 / 水泽奈子
其它标题: マイマイ新子と千年の魔法 / 新子与千年魔法(台)
昭和30年,位于山口县的防府市,是一个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的美丽所在。就读小学三年级的青木新子(福田麻由子 配音)自幼生长在这里,她最喜欢听爷爷讲述的关于这个小町千年前古国国筑的故事。某天,一个来自大都市的转学生走入新子所在的班级。这个名叫岛津贵伊子(水沢奈子 配音)有着白皙的皮肤,受过良好的教育,与土生土长的孩子们截然不同。新子与略显拘谨的贵伊子结为好友,更带领贵伊子融入了这片充满了幻想和魔法的田园生活……
本片根据高樹のぶ子的自传体小说《マイマイ新子(空想新子)》改编,并荣获2010年第14届日本文化厅传媒艺术节最佳动画片奖。
2011年2月27日 看过
很多人误以为本片是吉卜力的作品,其实也难怪,导演片渊须直和宫崎骏都曾在“世界名著剧场”系列混过。片渊曾参与名著系列的《名犬莱西》、《七海的堤可》、和吉卜力的《魔女宅急便》的制作。PS:DVD版的翻译很差劲,译得较好的有诸神字幕组(kamigami)的版本。
7分 动画 治愈系
深海中的朋友 (1994) 豆瓣
七つの海のティコ
导演: 高木淳 / 宫下新平 演员: 林原惠美 / 池田秀一
《七海的堤可》,又译《七海小英雄》、《深海中的朋友》,为日本动画公司制作的《世界名作剧场》系列第20部的动画作品。是世界名作剧场中独创的作品,动画原案人是广尾明,没有可参考的原作。自1994年1月16日播至同年1994年12月18日,全39集。(这部有1集电视未播映,播映当时只有播38集而已)。
母亲很早就过世的主角少女,奈奈美,与海洋生物学者的父亲,史考特与伙伴阿尔(阿尔冯索),还带着朋友堤可这个杀人鲸沿着海洋调查船“佩佩伦奇诺号”一起生活,并在全世界各地旅行者。目的是寻找传说的生物“光明鲸”,不过那却是很难看的到的生物。喜好冒险的女大学生小姐,雪莉儿,史考特大学时学长的儿子,汤玛斯与朋友的加入,为了寻找光明鲸,便向全世界的海洋展开冒险的旅程。
但是,要求寻找发光能源(トロンチウム)的组织“CMC”发现光明鲸有所谓电子能源反应的事情,而CMC他们捕获了光明鲸,并且开始生态调查。但是不赞成人类为了追求技术进步,而要牺牲其他的生物的史考特,因而进入了CMC里面。
2011年2月26日 看过
【温情】“世界名著剧场”系列,改编自广尾明的反捕鲸小说《七海的堤可》。实际上,动画版比小说版更早出品,所以小说版在当时并非“名著”,不过就动画片本身而言,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精品之作,除了精彩绝伦的剧情,片中的环保意识也很强烈,穿着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反思。一定要看日语版的,配音很出色
2011年2月26日 评论 不是名作胜似名作 -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片子,在1994年被日本动画协会列为年度推荐片。     “世界名著剧场”的很多作品,我在豆瓣上都给了五星,但有些其实是四星半,有些则是我认为值四星以上,再加上个人的偏爱额外加分,不过这部《七海的堤可》就不同了,我真的打从内心就觉得它的确是五星精品,当之无愧。     与名著系列的其他优秀作品相比,本片的优势相当明显。《罗密欧的天空》的结尾稍显仓促,《小公子》有着一个繁琐的开头,《小公主》的过程则比较阴郁。而《七海》的剧情没有任何拖沓之处,只用了几集就迅速进入了高潮,并一口气延续到了最后,场面火爆的同时,亦不失唯美,看得让人过瘾。对于一些生死离别的场景,本片也处理得相当到位,没有为了煽情刻意搞得拖拖拉拉。     事实上,《七海的堤可》并非一部“名著”,动画版的出品时间比小说版更早,所以本片在当时可以说是原创,故事的作者广明尾在当年就因这点广受批评,不过,动画片本身的制作质量让人无可挑剔,绝不亚于宫崎骏的任何一部作品。而且《七海》正是本系列中风格最像吉卜力作品的。片中的场面气势恢宏、极其壮观,可惜是94年的作品,如果以今天常用的宽屏(16:9)的标准来制作的话,效果一定更让人震撼。     除了故事上的出彩,本片的声优阵容也相当豪华,给女主角配音的正是女王林原惠,加盟的知名声优还有水谷优子、池田秀一、绪方贤一、纳谷六朗、矢岛晶子、乡里大辅、二又一成、相泽正辉、石塚运升、高岛雅罗、冬马由美、岛田敏、西村知道、德丸完、阪脩、石丸博也、家中宏……     拥有这么暴强的配音阵容,你还不看日语版的话,那就亏大了!(况且中文版的配音也不是很出色)     《七海的堤可》有多个中文译名,常见的还有《七海小英雄》、《蒂蒂与海》、《深海中的朋友》,而按英文名《TICA AND NANAMI》直译过来,就是“堤可与奈奈美”了。     奈奈美在日语中是“七海”的意思,也就是七大海洋,故事的主线正是主人公一行驾驶船只环游世界,所以英文片名可谓一语双关。     “堤可”是片中鲸鱼的名字,中文字幕翻译堤可的种类时称其为“杀人鲸”,虽然这样译是没错,杀人鲸实际上也不杀人,但听着就觉得别扭……还是译成“虎鲸”更好些吧。     相信看过大量90年代的日本动画的朋友,一定会发现那时有很多动漫作品都涉及到了反捕鲸的内容,日本人痴迷动漫的程度不必多说,动漫种类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民意的体现。在这一时代氛围下,“世界名著剧场”的剧组决定顺应潮流,推出一部以鲸鱼为主角的动画,而此前广尾明已经在构思《七海的堤可》的创作,于是这部动画,就这么在小说版都未曾出版的情况下捷足先登了。     人们对日本捕鲸现象存在几种误解——     其一,日本人对鲸鱼肉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热衷,鲸鱼肉的销量并不高于其他日本美食。 其二,捕鲸并非日本经济的主要来源,相反,它还有风险大、成本高的缺点。 其三,日本文化中并无捕鲸传统,所以勿将西班牙与牛的关系套入其中。     所以这就奇怪了,既然捕鲸吃力不讨好、也非顺从民意、甚至让很多日本人厌恶,为什么日本政府还要大力地推广捕鲸活动,其中又有什么政治阴谋,至今都是个谜,不过这不是本文想要讨论的,不多说。     除了反捕鲸,本片的环保意识也很强烈。和其他名著系列不同的是,本片的剧情发生在现代,导演通过主人公一行的遭遇,向观众展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这其中就包括了东京,虽然是个华丽的城市,但周围的海洋却漂浮着一大堆垃圾。     还有在反派的设置上,这部作品在本系列中也显得很另类,大BOSS不再是贪小便宜的流氓,也不是气量狭小的老板,更不是会使用魔法的女巫,而是企图利用稀有资源开发生化武器的政府人员……     相比其他名著系列,本片的现代社会意义可见一斑。     另外,片中那首插曲《回归大海》实在太好听了,最后一集还播放了好几分钟。     无论从哪个方面,我都无法掩饰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喜爱。要说本片有什么地方我觉得“不满意”的话,那就是作为一部讲述环游世界的作品,居然没有中国的份……不过片中好歹也有中国功夫片的场景,算是弥补了我这点小小的遗憾。顺便提一下,本片有中国人参与制作。     我相信,我还会有重看这部佳作的一天。     总之,个人强烈推荐《七海的堤可》,尤其喜欢海洋题材的朋友,这部作品绝对、绝对、绝对不能错过!!
9分 假小子 动画 旅行 治愈系
风人物语 (2004) Bangumi 豆瓣
風人物語
8.5 (34 个评分) 导演: 西村纯二 / 川崎逸朗 演员: 名塚佳织 / 花村怜美
高中女生奈绪(名冢佳织 配音)隶属摄影部,她喜欢捕捉云和风。一天,她在学校天台拍照时,看见一只飞天猫,随即天空居然下起了“猫雨”,震惊之余她不慎失足坠楼。出乎意料的是,从高空中摔下的她竟毫发无损。原来是拥有操纵风的能力的风使——大气老师救了她,而那只猫之所以会飞也是因为它懂得操纵风。得知大气老师回乡参加祭典后,奈绪和好朋友美纪(花村怜美 配音)以及同班男生阿润(入野自由 配音)一起来到风使之乡找他,向他学习风的知识,老师却一口回绝。目睹了震撼人心的风之祭典后,奈绪似乎更加了解风……
本动画围绕着奈绪的日常展开,她的高中生活也许平平凡凡,然而故事里有风。
悲惨世界 少女柯赛特 (2007) 豆瓣 TMDB
レ・ミゼラブル 少女コゼット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悲惨世界 少女柯赛特
9.1 (9 个评分) 导演: 樱井弘明 / 赤城博昭 演员: 名塚佳织 / 菅原正志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巴黎,冉阿让(菅原正志 配音)仅仅因为偷窃了一条面包而获得了长达十九年的牢狱之灾。十九年后,冉阿让的刑期终于到头了,然而出狱后却落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善良的主教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冉阿让,冉阿让却无法抵挡利益的诱惑偷走了主教家的银器。之后主教的所作所为彻底感化了冉阿让,他改名换姓成为了马德兰,走上了崭新的人生之路。
一晃眼多年过去,冉阿让遇见了可怜的将死的妓女芳汀(萩原惠美子 配音),临死前,芳汀将自己年幼的女儿珂赛特(名冢佳织 配音)托付给了冉阿让。之后,一直对冉阿让心存偏见的警长沙威(松山鹰志 配音)再度出现在了冉阿让的面前,发誓一定要让冉阿让再度回到铁窗之后。
2011年2月21日 看过
本片是“世界名著剧场”系列中断十年后的复出之作,尽管画面质量随着时代技术而上去了,但总体制作水准相比黄金期的作品还是下滑了不少,不过还是比较值得一看的。
2011年2月21日 评论 如果没有蛋疼的男二号,世界该有多美好 -     本片是“世界名著剧场”系列中断十年后的复出之作,尽管画面质量随着时代技术而上去了,但总体制作水准相比黄金期的作品还是下滑了不少,不过还是比较值得一看的。     剧组最初的目的,是想突出珂赛特的主线,所以本片的副标题是《少女珂赛特》,而主题曲和片尾曲也都强调了“妈妈”这一主题(这两首歌曲都很好听),但实际上动画版对珂赛特的定位很差,她在片中的位置近乎于花瓶,除了开头和结尾有点戏份,大部分时间是在打酱油。     动画版的核心人物依然是冉阿让,尽管他缺席了一集,登场率没能百分百,但堪称全片塑造得最出彩、心理刻画最细腻的一个角色。而冉阿让、沙威警长、德纳第这三位大叔之间的恩怨,也贯穿了整条故事主线。 不得不说名著系列非常擅长塑造大叔和老爷类的人物,如《小公子》里的伯爵、《音乐之声》里的崔普男爵、《红发安妮》里的马修、《没有家的孩子》里的毕达里斯……而本片的实际主角冉阿让也相当的富有个性,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士一定会对这个角色产生好感。 冉阿让为了救济外甥偷了一块面包而坐了19年牢、并在出狱后过上了大半辈子不得安宁的日子,不过,这种命运绝对不会只存在于小说之中,就我看来最后一个“流氓罪”犯人牛玉强简直跟他有得一拼。 说起冉阿让,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两个死对头。 一个是无赖德纳第,这家伙不必多说,只需要一个“讨厌”就可以概括。 另一个是沙威警长,他可以说是本作最复杂的角色。人物简介点评他是“正义的坚持者,也是正义的顽固者”。沙威警长因为有过一段不幸的童年,所以他信奉人性本恶,认为人一旦犯过错,就绝对没有改正的可能性,所以他花了一生的精力去追捕曾经偷过面包的冉阿让。 然而,沙威警长却也是个悲剧人物,当他最后发现冉阿让是个好人时,遭到了人生中最为沉重的打击,他无法接受自己一直坚持的、耗费了数十年所做的,竟是一件错误的事,面对信仰的破灭,沙威警长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这点来看,警长远比红X兵和某些日本老兵有良心得多) 不过动画版放过了沙威警长一马,给了他重新振作的机会,因为最终大BOSS是德纳第这极品人渣……     除了沙威警长,艾潘妮也是一个相当复杂而且很悲情的人物。 艾潘妮最初以一种让人厌恶的形象登场,性格骄傲、虚荣、自私,而且经常和妹妹一起欺负珂赛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可恨的女生,却最具有良知、也最为让人怜悯。尤其艾潘妮后来伪装成小男孩暗中救助情敌珂赛特的场景,让人看到了她的善良,而她对命运的不屈服、对德纳第这个大烂人父亲的不妥协更让人看到了她的坚强。 但就是这样一个顽强的女孩,最终却为了保护永远也不会爱她的马吕斯而惨死于枪口之下…… 她以坚强,换来了最大的不幸,她以自己的生命,成全了马吕斯和珂赛特之间的恋情。 可以说艾潘妮的故事精彩而悲壮的程度,比起珂赛特只有之而过无之不及,然而她的优点,却只有观众才会知晓,珂赛特永远也不会知道艾潘妮救过她一命,其他人也不会真正了解她的勇敢和善良,只有那位爱书如命最后死于炮火中的老爷爷,见证了艾潘妮天使的一面…… 艾潘妮的弟弟伽布罗修也是片中相当出彩的一个灰色人物,一方面他为了生存经常在大街上干些小偷小摸的事,可另一方面,他也很聪明、有主见,经常帮助处境比自己更糟的孩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原著中,割命爆发时给珂赛特送信的其实是艾潘妮,伽布罗修此时因收集弹药中弹身亡,仁慈的动画版放过一马的对象并不止沙威警长……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还不忘了将伽布罗修和男二号马吕斯进行比较。 老实说我真的不太喜欢马吕斯这个蛋疼寂寞的家伙,偏偏他的戏份又超多,看得我很痛苦,如果不是因为最后几集他还能偶尔表现出英勇机智的一面,我简直会把丫划入“讨厌”的行列。 很多蛋疼的家伙说讨厌《水果篮子》里的慊人,但我个人倒也不怎么反感慊人,况且相比我所讨厌的那些家伙,慊人算是好多了。一般来说,我不喜欢的动漫角色大体只有几种,无外乎摆出一副“大义凛然”自我道德优越感十足且严重缺乏自知之明的家伙(这类主角太多,不举例)、喜欢欺负人的家伙和他们的帮凶(具体我在给《小公主》写观后感时已说明过)、装腔作势装帅扮酷自我中心自以为是的小白脸(如《奇幻贵公子》里的那鲁,一个“厌恶”不足以形容我对丫的反感),还有一类就是马吕斯这种优柔寡断、娇柔造作、软弱自卑却又潜意识里很自大的蛋疼男。丫一开始时是因为爷爷的恶言而冷漠了自己的父亲、后来知道了真相又用同样的方式冷落了他的爷爷、而在ABC之友中他又因为“单恋”闹别扭一下子参加一下子不参加一下子又自以为是地“借酒消愁”,真亏他还好运到有那么多无私得跟圣人一样的朋友。 再说丫的“爱情”,自己扭扭捏捏犹豫不决,若不是靠着同伴们的顶力相助、冉阿让这个伟大父亲的拼死相救、艾潘妮的为爱献身、伽布罗修勇敢地前往送信,他和珂赛特之间那段不算伟大的爱情,又有多少成功的机会呢?丫连写封情书都是在朋友的百般劝说下才动笔的。 朋友们牺牲了,艾潘妮也为他而死了,冉阿让大叔不顾自身安危地把他救出来了,爷爷跟他和好了,经历了这一切的一切后,丫终于能够和珂赛特情意绵绵了。 我说那些认为这家伙不错的女同胞们,你们真要嫁给这种寂寞蛋疼男? 当然,客观地说,马吕斯也是有优点的,比如他在战场上背起火药桶救出伙伴,说明了他也是有英勇的一面,而最后智斗德纳第虽然差点因此丧命,但也说明了他的正直。所以《悲惨世界》也许可以解释成一个蛋疼青年怎样成长为一个相对不那么蛋疼的青年的历程。     还有一些人物是不得不提的,比如恩佐拉(也译作“安乔尔拉斯”),由于珂赛特大小姐中后期经常打酱油很不给力,配角们也就在这段时间内纷纷大放异彩,这其中就包括了中途突然跳出来、然后一跃成为主角级人物并抢走了马吕斯的风头、最后在战场上挂掉的恩佐拉,他也算这片子里的真·悲剧男了。不过作为一个割命党人,他在临终前所想到的可不是交党费……他和酒鬼朋友之间的遗言,纯朴但也豪爽。 通过这部动画,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很热血很割命的情节,也可以配上很柔情的歌曲,而且居然还没有违和感!!      《悲惨世界》完全可以当作《凡尔赛玫瑰》的姐妹篇来看,两部作品都涉及到了法国割命,所不同的是,《凡》要战翻的是路易十六,《悲》要战翻的则是复辟后的波旁王朝。 拿破仑曾评价自己一生最大的功绩不是打赢了数十场胜仗,而是他的法典和政策能够得以施行。这段自我评价,无疑是很中肯的,至少雨果肯定会同意这一看法。 雨果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名将领,不过雨果本人痛恨殖民主义,对拿破仑政权并无好感,所以当波旁王朝复辟时,他写了文章对其大加歌颂,获得路易十八的赏赐。然而不久后,雨果便发现波旁王朝真的好烂,所以他苦等波旁王朝的垮台,不料却迎来了更烂的奥尔良王朝,到了拿破仑三世的时代,法兰西人民的领导者简直烂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时候雨果总算明白了,拿破仑一世确实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君主,无论此前还是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帝制还是共和,换政权比翻书还快,却一个烂过一个。几次大割命都没能给法兰西人民带来幸福,这段痛苦历程还得持续到二战之后…… 法国至今也没迎来恩佐拉心目中期待的理想世界,可法国人民总算再也不必因为一块面包而坐19年牢了,尽管每次割命都搞得一地鸡毛,之后比帝制ZF还要残暴的银民处决更岂止一个“恐怖”能够形容,但至少人家的子民感到不满时总算有努力过、反抗过,无论这种“努力”和“反抗”是对的,还是错的,是所谓“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况且被压迫、被欺负后不想反抗的家伙,也只能说活该被压迫、被欺负了,不值得同情。当然,不值得同情的还有德国牧师尼莫勒提到的那些人,尽管我们就是那些人……     PS:本文的某些XX字眼实属无奈,这样写法只是为了防“荷鞋”…… PS2:给这部作品写观后感,纯属时间巧合,与帝都某菊花事件无关……
7分 动画 治愈系
罗密欧的蓝天 (1995) 豆瓣
ロミオの青い空
9.5 (6 个评分) 导演: 楠叶宏三 / 宫下新平 演员: 折笠爱 / 藤田淑子
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罗密欧一家。他们虽然贫穷,但其乐融融。一天,村庄里出现了一个叫死神的男人,他是专门收买贫困人家小孩的人口贩子。他想买下罗密欧,于是暗中放火烧掉他们家的玉米地。父亲在大火中受伤,为了病重的父亲和贫苦的家庭,罗密欧答应死神,到米兰打扫烟囱。途中,罗密欧结 识了同样要去米兰的阿鲁弗雷特。一路上,经历了逃走失败等一系列事件后,罗密欧与阿鲁弗雷特建立了深刻的友情。
终于,罗密欧他们来到了米兰,不同的雇主买下了他们,两个好朋友分开了。来到主人家中后,罗密欧迎来了全新的生活,虽然吃尽了苦头,但是善良的罗密欧总是乐观面对,他还遇到了天使般的安洁露塔。之后,罗密欧重逢了阿鲁弗雷特,他们组成了“黑色兄弟”联盟,大家约定要好好面对生活,努力生存下去!
本动画改编自丽莎·泰兹纳的《黑色兄弟》,是日本动画公司制作的《世界名作剧场》系列第21部动画作品。
2011年2月17日 看过
“世界名著剧场”系列,改编自德国作家库特·海德的小说《黑色兄弟》(因作者的政治难民身份,作品以他妻子丽莎·泰兹纳的名义发表),故事取材自真实事件。本片不但在“世界名著剧场”中是数一数二的佳作,而且在日本动漫界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曾入选十大感人动画、及200佳日本动画。
2011年2月17日 评论 此罗密欧更胜彼罗密欧 - 这部动画的原著小说叫《黑色兄弟》,其真实作者是德国作家库特·海德(Kurt Held),由于他是逃亡瑞士的政治难民,被剥夺了写作权,所以出书时以他妻子丽莎·泰兹纳(Lisa Tetzner)的名义发表,这导致至今书本封面和图书资料的“作者”一栏一般署上他妻子的名字。 《黑色兄弟》是海德夫妇于二战期间创作的文学小说,作品改编自真实事件,故事的历史原型发生在19世纪中叶,贫民家的孩子们被不断地拐卖到米兰清扫烟囱,过着奴隶般的生活,不少孩子因长期吸入大量烟灰中毒身亡。 清扫烟囱是一种累活,辛苦自不必多说,每天下来整个人都会变得一身漆黑,这些漆黑少年聚在一起,组成了相互帮助的联盟,“黑色兄弟”由此诞生。故事主人公罗密欧的原型乔治欧(Giorgio),就是这个神秘团体的成员(动画版最后一集出现过“Giorgio”字样)。 罗密欧虽然干着累死人不偿命的粗活,但在那个交通不发达、贵族老爷又不会自己爬上屋顶的年代,扫烟囱的孩子是少数能够站在屋顶上眺望广阔天空的群体,这也就是“罗密欧的天空”一名的由来。 影片中罗密欧把他所看到的天空,带给了一个长年卧病在床的女孩安杰莉塔,尽管她的戏份只到第23集为止,但她毫无疑问是故事的一号女主角,很多剧情就是由她来主导的,相比之下24集之后新登场的名义女主角碧安卡,很大程度上倒像是哥哥(男二号阿鲁弗雷特)的“附带品”,戏份若被删掉会很可惜但对剧情的影响不是很大,碧安卡直到最后三集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剧情,无论人物塑造还是心理描绘,明显都远不如安杰莉塔来得细腻。 虽然安杰莉塔天生长着一张“我是女主角”的脸孔,有着一切女主角所具备的条件,更有着讨人喜欢的个性(我也很喜欢这个女孩子),而且可以看出她与罗密欧之间互有好感,但最后还是秒速了……人家跑到巴黎去疗养,然后……没了。 也许喜欢安杰莉塔的朋友会感到很怨念,但其实动画版导演对安杰莉塔是“手下留情”了,原著中安杰莉塔是罗西师傅的亲生女儿,你明白这话的含义吗……? 动画版的改动我觉得也很不错,感人的东西不一定非要用死亡的形式来体现。 安杰莉塔固然比窦文涛还要冤,不过还有比她更倒霉的,这就是动画版前三集的“女主角”、罗密欧那位主动上门求打Be的青梅竹马安妮塔,你要知道,日本动漫中,青梅竹马就是一悲剧属性,最后一集罗密欧虽然回到了家乡,但这位登场时超级活跃的乡下妹子却连一个镜头也没有…… 不妨让我这样比喻,罗密欧有过好几段艳遇,第一段生米准备煮成熟饭,柴火就被熄灭了,第二段生米即将煮成熟饭,但锅里的饭被揣走了,第三段真的生米煮成熟饭了,但煮饭的过程中却烧掉了一根红木……(丫的,原来罗密欧也是后宫男……!) 故事的男二号阿鲁弗雷特,虽然戏份不如罗密欧来得多,但却更为抢眼,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与众不同,导演往往只需要给他几个镜头,就足以让他盖过别人的光芒,小时候看本片时就对这个角色印象更为深刻。 虽然阿鲁弗雷特气质不同凡响,亦几乎可以说是本片的第一完人,但其人生悲催的程度却和《佛兰德斯之犬》的主人公尼洛有得一拼,具体的就不多透剧了。 除了几位主要角色,本作的配角亦塑造得很出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妮基塔。这类女孩表面上很逞强、好胜、有时候还会耍横,但却隐藏着一颗温柔善良的心。她们总用一种要强的方式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孤寂,把自己打扮成桀骜的独行侠,不过她们却也比任何人更渴望被人关心、被人喜欢。 当妮基塔看到罗密欧登上装满炸药包的马车后愤怒地跑出来时,我们就已知道她并不像表面上呈现的那样蛮横霸道(不过让人想吐槽的是,妮基塔好歹也在炸药事件中和但丁一起援救过罗密欧,并协助抓捕了犯人,但之后狼帮和黑色兄弟打起架时,彼此之间却跟初次见面一样,好像那场大灾难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些死小孩真是……)。 妮基塔最后头戴鲜花守护着阿鲁弗雷特的场景十分感人。 关于本片,就说到这里吧,总之我想表达的意思只有一句话:推荐,大力推荐,强烈推荐,千万别错过!! ============================== 最近我写的几篇寂寞蛋疼文都跟“世界名著剧场”有关,有网友希望我能对这个系列作一下介绍。说实话,虽然我是这个系列的FANS,也看过当中的不少作品,但见识也没高到哪里去,所以我就直接把自己的一些认识叙述一下吧。 正如系列的名称,每部作品都是改编自名著小说(有一部例外,下边会说到)、都坚守着健康全龄温情励志的原则、绝无任何恶趣味和擦边镜头(这一特点维持至今依然不变,感动啊……)。 本系列的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我个人将其命名为:萌芽期、崛起期、黄金期、衰落期、重振期。 一:萌芽期(1974年之前) 这一时期“世界名著剧场”的概念还未正式形成,相关作品大概有《安徒生童话》、《小山鼠》、和短片动画《聪明一族》,它们可算是本系列的雏形(《聪明一族》在90年代曾被改编成TV动画,但没有被收录进名著系列)。    1974年,有一部作品注定要名垂青史,它的诞生可谓一鸣惊人,这就是由高畑勋和宫崎骏执导的《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又叫作《飘零燕》。 在那个年代,《海蒂》明显有着高于同期其他动画的制作水准,再加上当时动画界纯朴的作风及本片自身出色的故事题材,已经没有任何外力能够阻挡它为成一部经典。 虽然《海蒂》并未被正式收录进名著系列,但对无数漫迷来说,这部作品就是本系列的开山之作。 二:崛起期(1975-1980) 《海蒂》的成功,让“世界名作剧场”顺理成章地正式诞生,接下来的几年,日本动漫界几乎成了本系列的天下。 这一时期也可以称作“吉卜力萌芽期”,吉卜力中的很多人才就是在这段时间内被培养起来的。由高畑勋和宫崎骏执导的片子有《三千里寻母记》和《红发安妮》(后来凭借《侧耳倾听》一举成名的近藤喜文,参与了后者的制作)。 需要一提的是,豆瓣上《红发安妮》的分数不高,恐怕还是因网上流行的剧场版蒙受了不白之冤,但实际上,剧场版只是未完成的实验之作(宫崎骏还在制作过程中放了高畑勋的鸽子……)。TV版的制作水准远非剧场版所能相比,而且一直是日本ANIMATION引以为傲的得意之作,主人公安妮和小浣熊还分别成为了该系列的形象代言人和吉祥物。 由于“世界名作剧场”本着每年一作的基准,很多改编自名著的动画并没有被收入该系列中,这就包括了宫崎骏首度执导的《未来少年柯南》。 此期间的其他作品还有《小浣熊》、《小英的故事》、《汤姆历险记》、以及《佛兰德斯之犬》(这部作品后来还推出了相当出色的剧场版)。   三:黄金期(1981-1990) 进入80年代,日本动漫开始变得多元化,不同种类的作品纷纷浮出水面,而高畑勋和宫崎骏等人则脱离名著系列另起炉灶,成立了“吉卜力”并取得了成功,动漫市场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激烈的竞争时代,不过在当时,名著系列依然具备着相当的竞争力。 这一时期诞生的作品可谓豪华之极,每一部都是精品之作,包括:《鲁宾逊一家飘流记》、《露斯小姑娘》、《阿尔卑斯物语:我的安列特》、《牧场少女》、《小安娜》、《小妇人》、《小公主》、《小公子》、《小飞侠》、《长腿叔叔》。(当中的《小公子》和《小飞侠》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动画片) 无数80后的儿时经典《格林童话剧场》亦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作品。 四:衰落期(1991-1997) 到了90年代,动漫界开始流行起了热血剧和青春剧,漫迷们的兴趣逐渐疏离了那些虽然纯朴但缺乏惊险刺激场面的全龄动画,尽管此期间的《真善美(音乐之声)》、《草原小天使》、《新小妇人》(荣获93年优秀映画奖)都是很出色的作品,但由于愿意播放的电视台减少,其影响力已经无法与早前相比。 这时期有几部作品是得特别说明一下的。 首先是《七海小英雄》,也叫作《深海中的朋友》。尽管这部作品大受好评,并且请来了当时大红大紫的林原惠给本片配音,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而当今日本也有同名小说的流通,但事实上这部作品在当时并非“世界名著”,编剧广尾明就是故事的创作者,因此,小说版是通过这部动画取得成功后才变成“名著”的,这一点在当年就被广为吐槽。当然,就作品本身而言,这是一部极为出色的精品。 《七海小英雄》之后,名著系列迎来了两部尴尬的颠峰之作,这就是本文提到的《罗密欧的天空》、以及97年在日本让面巾纸销量上升的《佛兰德斯之犬(剧场版)》,这两部作品在后来一齐入选200佳日本动画。 在当年,《罗密欧的天空》很不幸地遭遇了N次收视危机,频频因各种赛事和政治新闻被强行中断播映,甚至有时一中断就是一个月,这对一部正在热映中的动画来说无疑是场灾难。尽管如此,《罗》在之后还是受到了肯定,各种荣誉相继而来,可以说是动漫界的《大话西游》、《肖申克的救赎》。1995年几乎可以说是《攻壳》和《EVA》在二分天下,不过我认为《罗》才是这一年的作品中最值得一看的。 《罗》在艺术上的成功,只是一次回光返照,它在收视上的痛苦历程延续到了次年的《名犬莱西》,彻底地跌到了谷底。此时漫迷们要么在继续热血,要么沉浸在《EVA》的余辉中,全龄片的失败已经势在必然,最终《名犬》因收视率过低而草草结束,被扣上了一顶名著系列最差之作的帽子,尽管这部作品实际上绝不算差。 《名犬》的虎头蛇尾,让名著系列打破了一年一部的规则,就这样,悲情的最后一部TV动画《无家可归的孩子》在年底提前登场了。 《无家可归的孩子》和中国漫迷熟悉的《咪咪流浪记》改编自同一部小说(其实这两部片子的日文名是相同的,小说原著市面上一般译为《苦儿流浪记》),与原著小说不同的是,动画版将主人公蕾米设定为一个十岁的女孩子,当然改动的地方并不止蕾米的性别,还有片中的诸多角色,比如蕾米的恋人从原著的哑女莉日换成了小提琴手马蒂亚,而片中马蒂亚外冷内热的个性也与原著大不相同。 作为衰落期的最后一作,《无》虽然是一部佳作,但却难成经典。首先制作精良的《咪咪流浪记》早已深入人心、难以取代,而《无》本身后半部的水准明显不如前半部,当然我个人是很喜欢这部动画的,尤其“十本魔法书”那集很感人。 《无》一片出现最多的台词,是“前进”、“向前走”、“向着美好的明天”,可惜的是,这些美好的祝愿并没有呈现在名著系列身上,她更像片名那样找不到归属。 1997年,剧场版《佛兰德斯之犬》上映了,这部电影CCTV引进时译作《尼洛和他的狗》,港台则译为《龙龙与忠狗》或《义犬报恩》。 这是一部感动过一代人的优秀作品,其经典不容质疑,可也就在那一年,《幽灵公主》和《EVA剧场版》上映了…… 但无论如何,没人能够否定掉《佛兰德斯之犬》在艺术上的成就,片中尼洛和忠犬于雪夜徘徊在教堂外的场景,已经成为日本动漫的一个经典镜头(不久后这个场景就被《宠物小精灵》恶搞了……),至今在日本动漫界,这部作品依然被反复提及(如《幸运星》)。 名著系列就像《佛兰德斯之犬》那段伤感的故事一样,这个有着二十多年历史、创造了无数辉煌、培养了无数优秀动漫人才的系列,就这样退出了动漫舞台。似乎也就是从那之后,日本动漫开始盛行KUSO、卖腐、卖萌、恶趣味、情色、灰暗、后宫…… 五:重振期(2007年之后) “世界名著剧场”这一中断,就是十年。 2007年,名著系列悄声地东山再起,推出了雨果的作品《悲惨世界》,同一年,曾在本系列中很活跃的编剧岛田满参与了NHK的名著动画《风之少女》,但这两部作品都不是很成功。 名著系列虽然复出,但在这个充斥着重口味的动漫时代,俨然是一个火坑,不过,有人就是偏偏敢往里跳,此人就是来自吉卜力的望月智充,2008年由他执导的《西米特拉的孤儿》,名气虽然不大,但颇受好评,可谓冷门佳作。 2009年,《红发安妮》的前传《你好安妮》出场了,同样是一部口碑还很不错的作品。 再之后,就期待着本系列能够重新振作起来吧…… 六:NHK名著动画 除了日本ANIMATION推出的“世界名著剧场”系列,NHK也很热衷于名著动画的制作,当中有不少作品因风格与前者太相似而被人搞混(如《灰姑娘物语》)。这两个团队也曾合作过名著动画的制作,比如《风之少女艾米莉》就是其一。 《神秘花园》和《小公子》、《小公主》并称为白涅德夫人的小贵族三部曲,NHK推出这部作品,可谓功德无量。 中国大陆观众熟悉的作品,还有《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罗宾汉大冒险》、《怪杰佐罗》、《三个火枪手》、《绿野仙踪(OZ国历险记)》等等。 关于名著动画,就说到这里了。高畑勋和宫崎骏虽然不再服务于“世界名著剧场”,但他们的作品明显继承着这一系列的风格,这也算是对本系列的精神的一种发扬吧。 ============================== 最后,有关《罗密欧的天空》的网上资源,要特别说明一下。 网上流传的版本,大多为台湾国语版或粤语版,但其实还是可以找到日语高清版的(MKV格式)。 提供日语视频的网友沧炎沁梦不同意转载资源,所以就靠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挖了。 首先,点击沧炎沁梦的豆瓣评论: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318664/ 进去后,博主会提醒自己的网址搬家了,点击文中提供的新地址cang09.com,之后就自己动手找下载资源吧。 每个资源都有两个下载地址,一个是有时间期限的,另一个是无限期,但需要使用“Mega Manager”下载(自己动手去找这个软件)。 如果你点击的是Mega Manager下载的话,那么打开地址后,某个角落会出现等待几十秒的字样,等数字消失后,点击那个位置就会弹出下载提示(如果你用的是火狐浏览器,那里会出现下载字样,但若是其他浏览器,那里就会空白,但点击后依然有效)。 不过麻烦事还没完,暴风影音是不兼容最后十几集的,打开视频会出现花屏,所以建议用“KMPlayer”播放。 使用“KMPlayer”的话,默认设置还是会导致MKV花屏,这时你必须调整一下设置: 打开参数设置(按F2)——滤镜控制——分离器——找到右边的“matroska”,将其设为“Gabest MKV分离器”。 完成以上设定后,关闭“KMPlayer”,重启即可。 好了,剩下还有什么问题的话,阿拉就把责任推卸给沧炎沁梦了,阿拉才识浅薄,啥都不知道,啥都不知道……
9分 动画 德国 治愈系
老人与海 (1999) Bangumi TMDB 豆瓣 Eggplant.place IMDb 维基数据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9.1 (163 个评分) 导演: 亚历山大·彼德洛夫 演员: 高登·平森特 / Kevin Duhaney
其它标题: Il vecchio e il mare / Старик и море
本片重现了海明威著名小说《老人与海》的精彩情节。圣地亚哥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渔夫,与名叫马洛林的小男孩是忘年交。在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之后,一日,两人相约出海。那天运气极好的两人很快就钓到了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原以为能就此返航的两人没想到捕获的大鱼却引来了鲨鱼的围攻,猛烈的进攻似乎咄咄逼人般胁迫圣地亚哥放弃到手的大鱼。而老渔夫也并没有示弱。即便一条肥美的大鱼最后只被鲨鱼啃食得只剩骨架,圣地亚哥也没有放弃这条来之不易的大鱼。本片由俄罗斯动画导演亚历山大·彼得洛夫执导,通过定格动画的形式以令人惊讶的流畅性荣获2000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动画节、圣彼得堡国际电影节等各大奖项。
2011年2月12日 看过
俄罗斯和日本合拍的短片,改编自海明威的同名小说。作品给人的感觉就像“油画在动”,曾在奥斯卡及日本文化厅多媒体文化祭上获奖。_x000d_
9分 动画 治愈系
无家可归的小孩 (1996) 豆瓣
家なき子レミ
导演: 楠叶宏三 / 高木淳 演员: 堀江美都子 / 山野史人
其它标题: 家なき子レミ / Ie naki ko Remi
蕾米‧巴布朗是个很贫穷的孩子,但是她与母亲安妮还有妹妹娜娜过着很幸福的生活。但是有一天去巴黎工作的父亲大受重伤后,就返回蕾米她们家庭的身边,之后蕾米从杰洛姆口中得知自己是被捡回来的孩子这样的出生的秘密。接下来她被杰洛姆卖给了波里内赫,让她不得不离开她所爱的人们,还有长年陪伴她的这片土地。之后她遇到了维达利斯爷爷,他帮助蕾米脱离了波里内赫,随后蕾米她与维达利斯爷爷一起向前旅行。开始了她的流浪之旅……
2011年2月11日 看过
“世界名著剧场”系列,改编自马洛的小说《苦儿流浪记》(又名《没有家的孩子》),国内漫迷很熟悉的《咪咪流浪记》也是取材于这部小说。动画版蕾米被设定为女孩子,年龄为10岁。本片虽然是名著系列衰落期的作品,但还是有不少动人的情节,例如10本魔法书的那一集就很感人。
9分 动画 治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