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
靡菲斯特 (1981)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Mephisto
7.5 (13 个评分) 导演: 伊斯特凡·萨博 演员: 克劳斯.马利亚.布朗道尔 / 克蕾丝蒂娜.扬达
其它标题: Mephisto / 梅菲斯特
1982 奥斯卡最佳外国语影片: 匈牙利导演萨博
本片以德国现代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演员格斯特夫.古鲁丹斯真实的一生为依据电影《摩菲斯特》描述了一个在二战中与德国人委曲求全合作的演员,最后仍被德国人抛弃的故事。片名“摩菲斯特”本意就指的那些与魔鬼合作的人。主人公在心理上自始至终处于卑微懦弱的地位,虽然德国人也给了他很多的荣耀,但这仍无发改变其事实上和心理上的犹太人身份,但这一切并未得到深刻的体现。终于,在影片结尾处得到了一切都爆发出来,这也是本片的高潮。
2009年7月5日 看过
每个德国人心中,都有一头恶魔。
7分 反战 德国
柏林的女人 (2008) 豆瓣
Anonyma - Eine Frau in Berlin
7.5 (25 个评分) 导演: 马克斯·法贝尔布克 演员: 尼娜·霍斯 / 茱莉安·柯勒
其它标题: Anonyma - Eine Frau in Berlin / A Woman in Berlin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第三帝国的心脏柏林在盟军的猛烈攻势下已化作废墟,在短暂的交火之后,成千上万的苏联士兵涌入这座颓败之城。躲在掩体下的德国百姓在步枪的威慑下乖乖走出地面,男人的犯下的罪孽转嫁到女人的身上。无数妇女被强奸,却没有任何一个苏联军官出面制止。
她(Nina Hoss 尼娜•霍斯 饰),是这群备受屈辱的德国女人中的一员,丈夫远在前线,生死未卜,惶恐无助的她只能一次次忍受屈辱。她将自己委身一位苏联军官,只为在这恶境中求得生存……
本片根据根据德国女记者同名日记体作品改编。
2009年6月27日 看过
“阳光法国”版字幕翻译很烂!最好看“威信”版的,切记!

本片在网上被宣传为“揭露苏军在柏林暴行”,但我看过后却发现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片中的苏军在西方电影中已经算够正面了,“暴行”只是他们个性鲜明的一部分,苏军也是人,也爱好音乐、跳舞、喝酒……

作品改编自一个柏林女人的日记
7分 反战 德国
烈日灼人 (1994)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Утомлённые солнцем
8.6 (104 个评分) 导演: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演员: 欧列格·缅希科夫 /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其它标题: Утомлённые солнцем / 毒太阳(港)
影片的时代背景落在30年代斯大林统治下的前苏联。科托夫(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Nikita Mikhalkov 饰)是红军的光辉领袖,拥有殷实家底和幸福家庭,正在与妻子玛露莎(英格波佳·达库内提 Ingeborga Dapkunaite 饰)、女儿一起在别墅中度过幸福时光。不料,一名不速之客闯进了这里。当他揭开层层乔装的外物时,人们认出了他——一个失踪了十年的没落贵族米迪亚(欧列格·米契柯夫 Oleg Menshikov 饰)。米迪亚的到来犹如地狱派来的使者,随着他娓娓道来的故事,米迪亚和科托夫之间的恩怨纠结、和玛露莎之间的陈年旧情以及随着时代而扭曲的人生,都在故事中一一展开。而更为残酷的是,他带来了一个令科托夫一家陷入绝境的消息……
2009年6月26日 看过
我喜欢俄罗斯,但不喜欢苏联
7分 反战
解放军在巴黎 (1974)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Les chinois à Paris
7.3 (200 个评分) 导演: 让·雅南 演员: 让·雅南 / 尼科尔·卡尔方
其它标题: Les chinois à Paris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巴黎
20世纪60年代,在主席以及我党的英明领导之下,中国人民终于挫败帝国主义的阴谋,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欧洲的土地上。六亿雄狮镇西方,欧洲民众尽欢颜。
腐败堕落的法国总统及其走狗落荒而逃,我军兵不血刃,顺利入主巴黎。为了帮助欧洲民众改造资本主义思想,早日脱离苦海。我军响应主席的号召,在欧洲实行计划经济,以国家为单位对各国工业进行整体规划。在思想改造方面,我军将中国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欧洲各国,如在法国电视台开办一档名为《电视批斗》的节目,对思想落后的坏分子批倒批臭;彻底改造奢华淫靡的社会风气,将一切资本主义的堕落符号与象征扫除殆尽;适时举行军民联欢,排演大型红色歌舞剧《卡门》。在一番大力整治之下,法国巴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积极进取的好局面。
然而,仍有部分反动分子亡我之心不死,在他们鬼祟的动作之下,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岌岌可危……
张纯如 南京大屠杀 (2008) 豆瓣
張純如
9.1 (17 个评分) 导演: Anne Pick / Bill Spahic 演员: 郑启蕙
其它标题: 張純如 / Iris Chang: The Rape of Nanking
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Iris Chang 1968.3.28—2004.11.9),在完成自己第一部作品《蚕丝》后,开始将目光着眼于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短短几个月内,中华大地狼烟滚滚,生灵涂炭。日军长驱直入,攻陷时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并对这座城市和城中的军民进行了丧失人性的洗劫和杀戮。这场超过30万人丧生的大屠杀,却在战后因种种原因而鲜为人知,甚至日方一再否认大屠杀的存在。
为了还原历史,还受害者与公道,张纯如一面收集大量第三方资料,一面前往南京、上海等地与屠杀幸存者进行面对面的取证交谈,前后历经三年时间,终于在1997年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推出《南京暴行》一书,使这段“被遗忘了的大屠杀”的历史为世人所知。
2004年,张纯如在筹备第四部作品期间饮弹自杀。
本片由多伦多史维会和大地娱乐(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拍摄,由华裔郑启蕙扮演张纯如。
2009年6月17日 看过
看了《拉贝日记(图书版)》,我鄙视陆川桑;听了幸存者们的回忆,我强烈鄙视陆川桑;看了张纯如的故事,甚感陆川桑连被鄙视的资格都不配了。
7分 纪录片
妖精战士 (1999) 豆瓣
アークザラッド
导演: 川崎逸朗 / 多田俊介 演员: 优希比吕 / 浪川大辅
其它标题: アークザラッド / Arc the Lad
2009年6月16日 看过
很多人觉得很一般,但我觉得还可以
7分 动画
樱兰高校男公关部 (2006) 豆瓣 TMDB
桜蘭高校ホスト部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樱兰高校男公关部
8.6 (372 个评分) 导演: 五十岚卓哉 / 京田知己 演员: 坂本真绫 / 宫野真守
这是一个发生在贵族学校的故事。私立樱兰高校是日本上流社会的一个缩影。而这个学校最闻名的社团之一,就是六个英俊不凡的男子组成的男公关部。而庶民春绯虽然得以凭借奖学金以特优生的身份进入这个高校,却因为一次偶遇加入公关部工作。青春,友情,爱情,感动,点亮了樱兰高校男公关部,在一系列的爆笑事件中,不一样的感情逐渐萌芽。这的确是一部无忧无虑的青春喜剧童话。
CLAMP学园侦探团 豆瓣
Clamp学園探偵団
7.3 (6 个评分)
其它标题: Clamp学園探偵団
CLAMP学園探偵団(CLAMP学园侦探团?)说起来本作的漫画篇幅并不够支持26集的长度。也就是说本作有许多的原创情节夹在其中。说起来也是笑话,有些人知道本作单纯是片尾曲由坂本真绫演唱的。果然是离现在太远了吗?与后来的作品比较起来,人物的线条还是很硬郎的。果然还是经验积累的原因吗。
2009年6月15日 看过
不如漫画版好看,其中有几集拖拖拉拉,不喜欢。不过最后大战雄大寺挑的几集原创故事倒很不错~
7分 动画
北壁 (200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Nordwand
8.6 (51 个评分) 导演: 菲利普·施特尔茨尔 演员: 本诺·菲尔曼 / 弗洛里安·卢卡斯
其它标题: Nordwand / 亡命巅峰(港)
1936年纳粹者发起全国青少年挑战阿尔卑斯山背面的活动,很多人都认为那是死亡之墙,但还是有2位德国青少年挑战,而最终失败的故事。 人们在雪山中发现了他们的尸体 其中一人手紧握攥着一个小页血书,上书“给我一套装备。我能爬到中国……”
2009年6月15日 看过
剪切很完美,几乎没有破绽!!

观看之前幸好我从射手网下载了一个不错的字幕,网上流传的视频翻译太烂了
7分 反战 德国
见证人 (2002) 豆瓣
Amen.
8.7 (7 个评分) 导演: 科斯塔-加夫拉斯 演员: 马修·卡索维茨 / 乌尔里希·图库尔
其它标题: Amen. / 纳粹天国阿门(港)
根据德国作家Rolf Hochhuth舞台剧《The Deputy》改编,党卫军上尉Kurt Gerstein发现自己为净化水源而合成的化学药剂成为杀人毒气时深感震惊,想要把这种罪行告上中立国或教廷。天主教神父Riccardo是惟一愿意帮助他的人。然而两人的力量不但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还成为了历史车轮下的牺牲品。
2009年6月14日 看过
好人无善终,坏人有好报。本片揭露了二战时芃蒂岗的种种无耻行为。
2009年6月14日 评论 《见证人AMEN》:徒劳的好人 -     这曾经是一部禁片,它的被禁,证明了西方人的懦弱。     自《纽伦堡大审判(黑白版)》后,我很久没看过如此伟大的一部片子了。     这部影片基本上以对话为主,没有什么“精彩刺激”的画面,但笼罩在主角身边的恐怖气氛却一直没有停止过。     本片的主角是一个芃蒂岗的牧师,以及一个参军的德国教授,二人皆反对犹太大屠杀,整个二战期间,他们俩就一直在为解救犹太人奔波着,可是他们的努力却是那么的徒劳无功,德国不帮他们,法国不帮他们,意大利不帮他们,法西斯仆从国不帮他们,芃蒂岗教廷不帮他们,正义的美国佬也不帮他们。最终,他们没能救下一个人,而且,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善良而获得相应的善报。     故事的最后,神父被“当作犹太人”烧死了,教授则遭到了陷害被盟军关入了监狱,迫害这两人的,是乌尔里奇·穆赫扮演的一个纳粹军官,他同时也是一个集中营的负责人,战后在芃蒂岗教会的帮助下,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潇洒地逃离了欧洲,从此在阿根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好人无善终,坏人有好报。我又再度想起了拉贝先生和朝香宫鸠彦王……     教会与纳粹军官之间的对话很令人玩味,是说如果军官会化学、物理、军事方面的知识,就可以被送到美国,要不然就只能去阿根廷凑合凑合。     各位听得出这段话里的“玄机”吗?呵呵~     芃蒂岗绝对是二战时期最无耻的国家之一,神圣的教皇在欧洲依靠攀附希特勒获得了政治利益,在亚洲则与日本法西斯政权建交,并要求中国天主教徒做日本法西斯的“顺民”。整个二战期间,没有人强迫梵蒂冈,该国与法西斯同流合污完全是自愿的。     可笑的是,善良的里卡多牧师多次请求教皇对犹太人伸出援手,整个芃蒂岗屁都不放一声;但后来纳粹政权一落千丈,他们却摆起架子“大义凛然”地“谴责法西斯”来了;再后来纳粹倒台了,他们又积极地帮助纳粹份子逃离欧洲,让其到美洲大陆享福去了。     里卡多牧师见教皇对犹太人遭受的悲惨命运无动于衷,就干脆给自己戴上了代表着犹太民族的六角星,于是他被纳粹抓起来了,他天真地幻想着教会能够把自己救出来时,把犹太人也一起救了,但他错了,伟大的神职人员无情地抛弃了他,任由他下地狱。     “摸着修女的胸部也能没有半分邪念地侍奉上帝”的神父们,既然他们“半分邪念”都没有了,又哪来的“一丝良知”?政治利益才是他们的首当其选,又何须让他以生命的代价去“唤醒”呢?在他们眼中,善良的牧师不过是个对“大局”无甚影响、“无关痛痒”的小角色罢了。     禽兽善有恻隐之心,然而这些人没有“恻隐”,所以他们自然不是禽兽。     宗教最初都是可爱的,但与政治挂上钩的宗教,还能是“可爱”的吗?     PS:这部影片反映屠杀犹太人的方式很特别,除了中间出现的几个枪杀犹太人的情节,基本上没有像过去那样卖弄血腥画面,片中N次穿插着这样的两个场景:一列载满人的火车匆匆驶过,返回时车箱内空空如也…… 附:二战主要参战国的“光荣事迹”     德国:法西斯国家,发动战争,大搞犹太集中营     意大利:法西斯国家,墙头草两面倒,没有受到过多的惩罚     日本:法西斯国家,炮制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人体细菌实验,战后理直气壮地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西班牙:法西斯国家,但逃脱了制裁,是法西斯阵营中唯一的战胜国     罗马尼亚:法西斯国家,参与了对苏联的侵略,1944年被推翻,二战后极力鼓吹自己的“反法西斯功绩”,2006年为法西斯首领安东内斯库“平反”     保加利亚:法西斯国家,二战期间奉行亲德意的方针,1944年被推翻     匈牙利:法西斯国家,参与过对犹太人和南斯拉夫人的屠杀,法西斯首领霍尔蒂曾让匈牙利人民勒紧裤腰带,将本国大量的食物送往德国,以助纳粹的侵略战争(希特勒被霍尔蒂的“无私奉献”所感动,亲自授予他一枚骑士勋章)     梵帝冈:依靠攀附希特勒获得了政治利益,曾与日本法西斯政权建交,并要求中国天主教徒做日本法西斯的“顺民”(整个二战期间,没有人强迫梵蒂冈,该国与法西斯同流合污完全是自愿的)     波兰:好战程度不亚于纳粹德国以致自食其果,曾在捷克斯洛伐克被纳粹侵略时趁火打劫,被苏德联合入侵沦陷后积极参与了对犹太人的迫害     英国:一边采取绥靖政策歌颂希特勒是个“伟人”(邱吉尔亲口之言)、一边残忍地迫害印度等殖民地人民     法国:拥有最强陆军却一触即溃、让北非殖民地的人民来解放自己却又要歧视他们,此外曾一度与纳粹结盟     苏联:抗日战争一暴发就与日本签定友好条约、同时跑去侵略芬兰和波兰并炮制卡廷惨案、最后还在中国东北烧杀抢掠     美国:战时出售武器给纳粹和日本用来杀害他国人民、战后又包庇法西斯科学家(包括731部队)……
7分 反战 德国
城市猎人 (1993) 维基数据 豆瓣 IMDb TMDB
城市獵人
7.0 (265 个评分) 导演: 王晶 演员: 成龙 / 王祖贤
其它标题: 城市獵人 / City Hunter
私家侦探孟波(成龙)与死去搭档的妹妹惠香(王祖贤)刚同报业大王今村商讨完寻找其失踪女儿清子(后藤久美子)下落的办法,就见清子与若干滑板少年在街道上左穿右插,一番穷追后,清子消失。惠香本想到孟波家后为孟波举办生日舞会,不想推门发现早已有七个美女正望穿秋水,一怒之下,惠香扬言会与表哥大脚板(单立文)在赌船“富贵号”上预支蜜月。
孟波赶到码头欲向惠香解释,不想左找右找不见其踪影,此时“富贵号”启航在即,孟波混在鱼贯涌至的游客中上了船,清子以及装扮成性感女郎的香港警察芽子(邱淑贞)也在这条船上。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又加一个好斗、好色的孟波。
2009年6月12日 看过
成龙的作品中,第二喜欢的片子(第一是《飞鹰计划》),片中唯一不喜欢的情节,是那段可有可无的歌舞剧
7分 喜剧
终结者3 (2003) 维基数据 豆瓣 IMDb TMDB
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6.7 (329 个评分) 导演: 乔纳森·莫斯托 演员: 阿诺·施瓦辛格 / 尼克·斯塔尔
其它标题: 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 未来战士3:歼灭者TX(港)
故事发生在《终结者2》10年之后,终结者又回来了。
此时John Connor(Nick Stahl) 饰)已经22岁,他的母亲去世后,他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不愿意面对即将到来的命运。但是,命运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天网”经历了两个失败之后,派出了更为先进的T-X终结者(Kristanna Loken 饰)来追杀他,人类也同样送回了T-800改良后的终结者T-850(Arnold Schwarzenegger饰)保护John。
John巧遇了儿时的伙伴,兽医Kate Brewster(Claire Danes 饰),Kate的父亲是美国军方“天网”系统的负责人,她本人也将成为人类叛军的副统领,理所当然成了T-X的打击对象。二人在T-850的保护下,开始了逃亡之路。
同时,美国电脑系统病毒入侵,人类束手无策之下准备启用“天网”,一旦“天网”接管美国军方防御系统,人类将首当其冲的被消灭。
面对已经发生的未来,John Connor和Kate Brewster决定奋起反抗,在T-850的帮助下,他们将又一次改变人类的命运。
2009年6月10日 看过
第一次看时觉得不错,但看多了就有点厌倦了
7分
靖国神社 (2007) 豆瓣
8.0 (11 个评分) 导演: 李缨 演员: 刈谷直治 / 菅原龍憲
其它标题: 靖国风波与言论自由 / 靖国
靖国神社,这个在东亚近代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建筑物,至今仍会引起无数争论。它坐落于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里面供奉着自戊辰战争以来为国捐躯的战士的英灵,其中包括二战期间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的牌位,这也成为日本和其余东亚国家长久以来矛盾的焦点所在。来自中国的李缨前后花费十几年的时间,记录下围绕靖国神社所发生的一切:
小泉纯一郎在民众的欢呼和支持声中走入神社进行参拜;二战老兵穿着当年的军装,整齐划一前来祭拜亡灵;反对参拜的呼声从年轻人的口中响起,但他们却被固执的“长辈”驱逐出去;美国男人声援参拜,却有日本人拒绝美国国旗的出现;台湾原住民每年都要来日,强烈要求将祖先的牌位撤去带回台湾……
这些事每天每年都在发生,围绕靖国神社引发的争论久久不能平息。
2009年6月8日 看过
虽然是部挺好的片子,但李缨有些自以为是
7分 纪录片
基拉拉的反攻 (2008) 豆瓣
ギララの逆襲/洞爺湖サミット危機一発
导演: 河崎実 演员: 加藤夏希 / 加藤和樹
其它标题: ギララの逆襲/洞爺湖サミット危機一発 / Girara no gyakushû: Tôya-ko Samitto kikiippatsu
八国首脑峰会在日本北海道的洞爷湖畔召开,会议才刚开始,伊部首相突然得到紧急报告——札幌出现了怪兽!!
带有宇宙孢子的中国火星探测火箭在札幌坠毁,孢子吸收了爆炸产生的高热能量,巨大的宇宙怪兽基拉拉就此诞生。基拉拉怒吼着喷出火球摧毁了街道上的建筑物,随后化作一团红光飞上了天空。日本政府决定立刻中止峰会,安排首脑们立刻回国。可美国总统拜戈表示:“我可不想被人说成面对怪兽临阵脱逃。”其它各国的领导人也跟着拒绝离开,于是峰会会场变成了“G8对抗宇宙怪兽作战本部”,各国首脑聚在一起继续开会讨论消灭基拉拉的办法。
地球防卫军日本支部长鸣海采用了诱导作战:用特殊微波激活昭和新山内的岩浆,放出高热能量,引诱基拉拉前来,然后发射新型导弹将其杀死。不料,地球防卫军引以为豪的最新导弹竟然没伤到基拉拉的半根毫毛。
伊部首相由于神经性腹泻临时退场,意大利首相皮艾特罗提出的“罗马魂作战计划”也未能奏效。原首相大泉纯三郎代表日本与会,讨论继续,但俄罗斯的“波罗尼姆210毒杀作战计划”、德国的“塔布琳V18作战”、英国的“洗脑电波作战计划”都遭到了失败。而基拉拉却因为吸收了熔岩的能量变得更凶暴了。
为了采访峰会来到洞爷湖的记者隅田川菫和摄影师户山三平在湖畔的林子里发现了一个古村落。村子里保存着一本古书,上面预言:“一天,魔物从天而降,世界濒临毁灭,洞爷湖的守护神——武魔人阻止了灾难。”村民们开始祈祷魔人出现,菫也跟着加入其中。
与此同时,峰会会场发生了意外,原来大泉竟是恐怖分子假扮的,他和伪装成翻译官的女间谍们控制了整个会场,准备向基拉拉发射“波特东55号核导弹”,消灭怪兽,成为救世主。法国总统抓到机会反击,恐怖分子被制服了,但他已经按下了发射按钮。
如果基拉拉中弹,它的细胞会飞散到世界各地,导致人类的灭亡。狂暴的基拉拉,飞速接近的灭亡之弹,危机时刻,村民们和菫的祈祷灵验了,武魔人登场……
2009年5月9日 看过
很恶搞的一部片子,YY之作,政治讽刺剧
7分 喜剧
拉贝日记 (2009)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John Rabe
6.9 (97 个评分) 导演: 佛罗瑞·加仑伯格 演员: 乌尔里希·图库尔 / 丹尼尔·布鲁赫
其它标题: John Rabe / 约翰·拉贝
1937年,在中国南京生活多年的德国商人拉贝(乌尔里奇·图克尔 Ulrich Tukur 饰)与妻子多拉准备回国。他把在西门子中国分部担任的职务交给继承人,然而就在当天的欢送舞会上,日军开始轰炸南京城,到处烧伤抢劫,引起南京暴乱。恐慌的居民四处逃散,拉贝毅然打开公司大门 收留中国员工及其他难民。南京城的外国传教士、医生、商人们商议在南京建立一个“南京国际安全区”来保障无辜百姓的安全,拉贝被推举为主席。本来第二天决定回国的拉贝决定要留下来,去拯救无辜的老百姓。当他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对南京人民施加的惨无人道的暴行时,拉贝更加积极地与同伴们和日军斗智斗勇,试图挽救更多的生命。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安全区,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与之同时,日军的暴行更加疯狂,拉贝的人道救助引起他们的不满,安全区多次受到日军的冲击,补给变得越来越艰难。几十万的无辜百姓等待拉贝去拯救,巨大压力下拉贝怎样去完成这人性的使命?
2009年5月2日 看过
很多更有意义的内容没被拍出来
2009年5月26日 评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心中的拉贝 -     本文的内容,来自报纸书刊、新闻视频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的口述。     为避免让文章篇幅过长,整理的过程中,适当地删掉了一些内容。     内容尚不完整,欢迎大家补充、转载。     文章目前包括的人物:李秀英、伍正禧、潘开明、穆喜福、李世珍、丁永庆、汤英、孙有明、吴克政、王凤英、芮体和、常志强、李俊、夏淑琴……     李秀英:“拉贝是一个好人”     李秀英口述:“拉贝是一个商人,不是兵,但是他利用他的特殊地位保护我们中国人。当时只要遇到了麻烦,中国人就去找拉贝,他立刻就来。拉贝利用他的特殊地位,和日本人谈判……当时我们完全不知道拉贝是纳粹党党员。不管他是不是纳粹党员,它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但拉贝是一个好人,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中国人都是这样的,只要你为他们做了一点事,他们就会给予十倍的报答。那时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同日本人谈判。要是没有拉贝,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被日本人杀害。拉贝救了很多很多人的生命。”     伍正禧:“他救了许多中国人的命”     伍正禧口述:“我现在对拉贝的评价是:他是一个有坚定果断和品德高尚的德国人,他是中国人最好的朋友。有些报纸报导说,他是一个纳粹党员。不管他是或不是纳粹党员,他救了许多中国人的命。那个时候表现出了他的高尚品德,这是最重要的。历史是真实的,谁都无法否认它。在他领导下,保护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团结全体领事馆成员、几个传教士和外国教师,建立了一个安全区。那时要是他不把大家组织起来,日本人肯定还会更加疯狂……他勇敢地站出来,为中国人说话,对保护他们作出了他个人的贡献。”     潘开明:“他是我们的救星”     潘开明口述:“那时,我是一个人力车夫,没有亲自结识过拉贝。但我看见过他,我们都知道他秃顶,所以我们都认识他,有时我们在上海路、山西路或宁海路上看见他。我们只知道他是难民区的负责人,我们也知道他和其他一些外国人建立了难民区。他们是我们的救星。要是没有他们,一定还会有许多中国人被杀害。拉贝在他的日记里写的一些情况,都是我们装在心里想要说的话。不管拉贝是不是一个纳粹党员,都改变不了我们对他的看法,因为他是我们的救星。”     穆喜福:“德国国旗保护了五六百人”   [管他叫“老毛子”]   “那时也不知道拉贝不拉贝的,我们叫他老毛子”,现年83岁的穆喜福一直住在南京广州路4号,直到十年前广州路拓宽,才搬迁到南湖南苑新村趣园。“当时我14岁,我家的后门就正对着拉贝家”,穆喜福用手比划着告诉记者,当年他家是栋小破楼房,楼上、楼下加起来就63平米,他家的后门正好对着拉贝位于小粉桥1号的住处的大门,相距不过30米,因此经常能看到拉贝。“那时兵荒马乱,也没打听这位外国人叫什么名字,他个子很高,穿着藏青色的一套西装,戴着一副眼镜,脸上留着大胡子,所以我们都管他叫老毛子”。   [德国旗盖过房顶吓走鬼子]   “老毛子家国旗救了多少人哦”,穆喜福告诉记者,1937年12月日本兵攻入南京城前,三天两头有飞机来轰炸,当时拉贝就在自家的房顶平拉起了一张巨大的德国的国旗,大概有普通国旗几十倍大,把整个房顶也遮住了,从空中看特别显眼。“日本人怕这个国旗哦,好几次飞机都冲下来了,看到这么大的国旗又飞走了”,穆喜福称,后来打听才知道拉着国旗的地方,是南京国际安全区,就是由这个老毛子当家的,听说住在里头,日本人就不敢乱抓乱杀,结果人一起往里面涌。由于穆喜福家紧挨着拉贝家,算是安全区,那时沾亲带故的亲戚姨妈、舅舅全从城南、城北跑了过来,63平方米的小破楼里竟挤了53个人。   [一家53人全活了下来]   “多亏老毛子哦”,穆喜福称,有一天晚上,隔壁一位三十多岁的张叔离开拉贝家院子,回趟家看看,就被日本兵抓走了,拉贝知道后,立即开着车冲了过去,一会儿就把张叔接了回来。穆喜福称,他当时有两个姐姐十七八岁,正是日本兵要找的花姑娘,幸好躲在拉贝家从而躲过了灾难。“我们全家人永远感谢拉贝,要不是当年受到他的保护,我们一家53口人,不可能全部活下来,早就被日本人杀害,骨头打鼓了”。     李世珍:“如果不是他,我恐怕已经埋在地下几十年了!”   [院子里挤了五六百号人]   “那时院子里全是人”,2006年79岁的李世珍是穆喜福妻子,她也是拉贝故居的见证人。“当时我只有10岁,但很多事情还是知道的”,李世珍告诉记者,拉贝家的院子里,到处是简易棚子,有1人多高,里面铺些稻草,只能供人躺在里面睡觉的那种,当时院子里挤满了逃难的人,足足有五六百号人。   [他曾刀下救37人]     李世珍老人说:“有一个家族37个人,被日本兵抓住了,全被绑好了跪在地上。(日本兵)准备砍头的时候,拉贝刚好经过,他就和日本兵交涉,最后把这37个人都带走了。后来这个家族的人都说,如果没有拉贝,他们整个家族就灭亡了。其实我们都一样,如果没有拉贝,我恐怕早就已经埋在地下几十年了。”     [不出去是最安全的]     据李世珍奶奶回忆,当年她和大量难民躲在拉贝家中,日军不敢进来,大家也都知道“不出去是最安全的”。“后来我结了婚,家就在拉贝故居旁边,一睁眼就能看到,所以一直觉得没有离开。再后来这里面立了拉贝的雕像,我就经常来这边看他。最近老了,腿脚不灵便,就来得少一些了。”     [《拉贝日记》我演了一个难民]     在电影《拉贝日记》中,这位82岁的老奶奶客串演出了一个难民,李奶奶表示:“第一次演电影,其实就是希望能够报答一下拉贝,他救了我们那么多人的命,我们却没能为他做点什么。”     丁永庆:“他用身体挡住大门”     [在院子里搭棚让人居住]   2006年,91岁的丁永庆老人,当年居住在小粉桥12号,与拉贝住宅近在咫尺。日军大屠杀时,丁永庆18岁,拉贝的厨师一位姓曹的天津人,让他躲进小粉桥1号避难。丁永庆老人回忆说:“拉贝是个大个子,待人很好。他在院子内搭有芦席棚,让周围的居民居住,供吃供穿。我在这里住了近一年。”丁永庆告诉记者,那年12月19日晚上,有两个日本兵在拉贝住宅越墙而入,企图作恶。被拉贝知道后严词叱责,那些个日本兵看清他是德国人之后,只得悻悻地收起枪,要拉贝打开大门让他们出去。“不行!”拉贝用身体挡住大门,断然拒绝,“你们从哪儿爬进来,就从哪儿滚出去!”两个日本兵慑于拉贝的威严和气势,只得灰溜溜地翻墙而去。院内的难民见到这一幕,不禁拍手欢呼起来。   [尽自己所能救济难民]   那天,在拉贝院子里避难的丁永庆实在饿极了,便出门想去找点吃的,可一抬头,看见竹篱笆墙上有个被日军用刺刀刺死的小姑娘,他吓得赶紧回身。拉贝让他的助手韩师傅给他拿来了一小杯米和几片咸萝卜根。韩师傅告诉他,“拉贝先生说了,天冷,地上又潮湿,要你们把萝卜根煮着吃,这样能去湿。拉贝先生还说,不管怎么样,要保证给住在这儿的难民每人每天发一小杯米,一个星期发一次萝卜根和蚕豆,他说虽然少,可他已经尽力了。”丁永庆说他是幸运的,当时还有个小他3岁的弟弟,没能及时躲进拉贝家,在中山陵一带被日本兵逮住了再也没有回来。     汤英:“一个具有高尚人性的人”     [多少泪,止不住流淌在拉贝小院]     “经历过(南京)大屠杀的人知道什么是人间地狱,我能活下来,如果没有拉贝先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谈起往事,个头不高、身体硬朗的汤英老人眼中有泪。谈起拉贝,老人感恩戴德:“只要一去南京,我就去拉贝先生的小院去看看,那个小院还在,一到那里,在泪水里,我总是想起好多好多往事,我现在老了,但我时常带着儿女们来,好让他们记住一个恩人,一个具有高尚人性的人。”     [拉贝先生是我的邻居,他的鞋子都由我和师傅做]     迈入2008年,汤英已是88岁的高龄老人了,1950年他作为汽车修理专家从南京举家迁到芜湖。这位十分健康、精干的老人,他对有关恩人和往事记得十分清晰:“《拉贝日记》中写到他自建的小防空洞里挤了不少人,特别提到的邻居鞋匠就是指我师傅。……我的师傅名叫吴富贵,上海人,是皮鞋店老板,会说些洋泾浜英语,专做大使馆、外侨和传教士等的生意。拉贝先生一家人的皮鞋是我师傅包做的,我时常为拉贝先生做些鞋子的起低工序,拉贝先生对我们很友好,一点也不爱摆架子,他的亲近让我们和他常有往来。……邻居们都习惯称拉贝为‘喇叭’先生,他身材高大,平易近人”     [我有两次差点被鬼子杀了]     “日本鬼子杀进南京城那年,我17岁。”老人回忆道:“1937年12月13日,日本鬼子杀进城后,起先我和师傅仍在皮鞋店住,我曾两次险遭鬼子毒手……鬼子进城的第三天晚上,又有两个鬼子踢开皮鞋店的门闯进来,见我们一老一小两个人,一个鬼子用刺刀对着我要‘花姑娘’,我直摇头,鬼子凶恶地用刺刀在我身上点呀点的,刺刀划到我肚皮时,忽然外面有女人哭叫声,两个鬼子急忙跑过去。经此一吓,师傅和我立即逃进了拉贝先生家避难,一个多月没敢出拉贝防空洞大门一步。”     [拉贝一边枪指日军救人 ,一边筹粮救济我们]     在汤英的记忆里,日军骚扰小院有数十次。最惊险的是日军进城后十多天后的一个夜晚,当时拉贝先生外出不久,有三个日军从围墙外翻进了拉贝小院来,身后都挂着明晃晃的刺刀,汤英老人说:“当鬼子正要把一个女人推出围墙外时,就在这危急的时刻,传来了汽车的喇叭声,是拉贝先生回来了!所有的难民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当拉贝知道日军是翻墙进来抢人时,他怒不可遏,用英语大叫,鬼子老实地站着并表示想从大门溜出去时,拉贝不同意,他示意翻译让日军从哪里来的,就得从哪里出去。当鬼子了解这一意思时,不想在中国人面前跌相,仍想从大门出去。拉贝大声吼叫,并拔出手枪,逼近日军,指着围墙赶他们爬出去。最后爬墙的鬼子在惊恐中滑倒二次才爬了出去。”     一天上午,一对母女走在小粉桥路上时,突然遇到日军。一个日军抓住年轻的女性就往路边拖,母亲死死拉着自己女儿的手不放,日军竟然凶狠地踢向那位老人。当日军把姑娘拖向路边的小房子时,路上的人一个也不敢吱声。恰逢拉贝先生从天而降解救了她们。四个日军开了卡车来到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抓抢妇女,当时虽然有美英等国外籍国际安全委员会成员在场,但他们都被日军打趴下了,恰巧当时拉贝来此办事,日军见到身穿德国军装,头戴钢盔,足蹬军靴,臂佩“卐”字袖章,腰别短枪的拉贝,才怏怏离去。     汤英老人回忆道,拉贝先生的家为独式花园式小洋房,本不是收容难民的场所,但随着日军烧杀越来越厉害,逃进他小院来避难的人激增到600多人,地上坐的都是人,当时正值寒冬,拉贝先生在极端困难下,不仅搞来米给难民在小院内做饭充饥,还找到芦席、稻草、布篷等给难民御寒,为了防止日军进来骚扰,拉贝先生专门组织人员日夜在围墙边注意日军的去向,一旦有鬼子翻墙进来,就吹哨报告他,由他来驱赶。     孙有明:“日本人从天上看见,就不敢扔炸弹了”   后来被全世界视作洪水猛兽的纳粹党徽,在1937年的严冬却保护了20万南京的中国人。拉贝和家人在院子里用床单做了很大的一面纳粹党旗。“四只角都绷得紧紧的,日本人从天上看见,就不敢扔炸弹了。”孙有明到现在都还记得这面旗,他当年曾经为拉贝做过衣服。很多人和他一样,靠拉贝的保护,活过了他们生命中最长的一个冬天。     吴克政:“大家都不会说德语,都和我爸爸一起喊他‘喇叭’”     《拉贝日记》里被经常提起的鞋匠的儿子吴克政记得,“大家都不会说德语,都和我爸爸一起喊他‘喇叭’”,很多人都还记得‘喇叭’戴着那个袖标,经常上街走,指着纳粹党徽,喊‘嗨!希特勒!’,来制止日本人侮辱中国妇女”。     王凤英:“到这个难民区里避一下,我们这五个人就没有死”     王凤英老人曾在国际安全区避难过,2007年她已经82岁,回想起当年的那段历史,仍感到一种默名的恐慌。1937年,当时王凤英只有12岁,家里有5口人,原先一家住在珠江路,日军攻城后,父母听邻居说广州路这边有个安全区,就带着自己和姐姐弟弟一起过来了,因此,拉贝是全家的救命恩人,现在她每年的12月13日都会前来参加纪念活动。     王凤英回忆道:“拉贝成立的难民区,我们这五个人到这个难民区里避一下,我们这五个人就没有死,要不然,在(珠江路)那个地方,就活不下来了。”     芮体和:“拉贝先生虽逝永生”   拉贝故居门厅内的桌上,放着一本留言簿,上面写满来访者的参观感言,留言者上至年过八旬的老翁,下有七八岁的孩童,许多外国友人也留下对拉贝的钦佩之言。   一串长长的笔迹引起记者的注意。那是一则2007年1月26日的留言,落款是大屠杀见证人芮体和。“我是大屠杀的见证人。拉贝先生我见过,那年我13岁,就住在离这不远的汉口路17号。我今年已经83岁,当时看到一位高个子外国人,正是拉贝先生。参观后,又使我回想起1937年12月13日血腥大屠杀的场面。感谢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平使者,拉贝先生虽逝永生。”     常志强:“弟弟们都被日本人杀了”     住在夫子庙附近的常志强老人,则讲述了他们一家在日军进城的前一天准备到安全区避难,路上被守城军队拦住未能赶到安全区,日军进城后的第一天就把他们全家六口当场杀死(最小的弟弟当时才两岁),他和姐姐幸存下来后立即跑到安全区的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避难后才活了下来,而姐姐因被日军刺了五刀虽然当时未死,但几年后因体弱感染伤寒死去……     常志强说:“从那以后,我和姐姐成了孤儿了,为了生存,我们在日本人的工厂里做童工,什么苦都受过。日本投降以后,日本鬼子飞机喷洒药雾,我们住的地方离飞机场不远,那个地方很多人都得了瘟病,我姐姐开始发高烧,烧了好多天不能吃,就喝水,拼命要喝水,要喝烫的,冷得不行,滚开的水她就这样喝下去,七天七夜后,相依为命的姐姐也死了,死的时候身上全是红点子。”     李俊:“拉贝是活菩萨”     85岁的李俊、80岁的丁正兰老夫妇家住孝陵卫,昨天他们也特地赶到拉贝纪念馆与托马斯·拉贝夫妇见面。一见到托马斯·拉贝,李老先生立即紧紧握住他的手接连说,“谢谢,谢谢!”而托马斯·拉贝尽管与李老先生从未见过面,却对他一点不陌生。他拿出自己编著的德文版《拉贝传记》,很快翻开其中一页指给李老先生看,里面记录的是曾经在小粉桥1号拉贝故居避难的幸存者情况,当时拉贝在自己的家中保护下来的南京平民就有600多位,李俊正是其中的一位,他与另外几位幸存者的照片与回忆都被收进了这本德文传记。     “我那时候才13岁,跟着家里人躲到了拉贝先生家的院子里,为了保护我们,院子里搭了不少棚屋给难民们住……”李老先生指着故居旁边的草地说,“就是在这个地方!”李老先生说,当时难民们都说拉贝是“活菩萨”……     夏淑琴:“我们都感激拉贝先生”   2009年2月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诉日本右翼侵害名誉权案在日本终审胜诉。她也是拉贝在日记中提到名字一个的幸存者,她抚摸着纪念馆内拉贝的照片,“我们都感激拉贝先生,现在他的孙子来到南京看望我们,我特别高兴”,她还向托马斯·拉贝讲起了自己与拉贝先生的一段渊源:“那时我8岁,拉贝先生特别喜欢我,1938年他要回国了,又是雨又是雪,他把我和我舅舅找来,我那时特别狼狈,他用大衣紧紧地裹着我,我那时头上身上都有虱子,可他竟不嫌脏,还抱着我……他说想把我带回国去,可因为当时我家人都被杀了,妹妹已被送孤儿院,舅舅觉得要留一个小孩,舍不得我就没同意”。对于拉贝日记帮助夏淑琴告倒了日本右翼,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非常欣慰:“这是应该的,就像当年德国人也赔偿了犹太人”。身为医生的托马斯·拉贝还特别谈到了80岁的夏淑琴老人的健康状况,“我特别高兴跟你见面,尤其看到经历过苦难的你现在这么健康,你太了不起了!”     本文只整理那些有名有姓的幸存者,如果要算上那些名字没有在报纸上被写出来的人,那么就更多了。     这几天整理幸存者回忆的过程中,深深的感到,电影《拉贝日记》的确不够真实,不是把拉贝捧高了,而是捧得不够高,现实中拉贝的某些事迹,简直比电影还要夸张,但这些电影都没有表现出来,整体上,电影版还算比较冷静的,很多没有亲身体验过那场灾难的人,都认为电影拔高了拉贝,但对于那些幸存者而言,这部两个多小时(原版五个小时)的电影,还没能完整地表现出拉贝的全部事迹
7分 德国
女王 (200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The Queen
7.6 (312 个评分) 导演: 斯蒂芬·弗雷斯 演员: 海伦·米伦 / 麦克·辛
其它标题: The Queen / 英女皇(港)
1997年,戴安娜王妃车祸身亡,举国悲痛欲绝,但是英国王室人员却对此采取了逃避疏离的态度。这种漠不关心激怒了很多英国民众。民众反王室的情绪相当高涨,紧急形势让王室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但是,英王伊丽沙白(海伦•米伦Helen Mirren 饰)并没有出来稳定民心,而是携家人躲到了度假行宫。托尼•布莱尔(麦克•辛 Michael Sheen 饰)此时刚出任首相,面对此刻棘手的情势,必须尽快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措施,让王室摆脱信任危机,女王重新修好与国民的关系,而自己也在当中树立权威。
2009年4月30日 看过
当年的戴安娜王妃事件闹得很火
7分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兹 (1960) 豆瓣 IMDb
Austerlitz
7.7 (7 个评分) 导演: 阿贝尔·冈斯 演员: Pierre Mondy / Orson Welles
其它标题: Austerlitz / 决战奥斯特里兹
1805年在创建法兰西第一帝国后,为粉碎反法联盟的进攻,拿破仑率不足八万军与近二十万俄、奥联军英勇决战于奥地利的奥斯特里茨地区,他以坚毅、果敢的指挥艺术只用了不到四小时的时间就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树立了闻名于世的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
2009年4月23日 看过
导演都了两部拿破仑的故事但依然还是没能讲完他的半生
7分
七七事变 (1995) 豆瓣
导演: 李前宽 / 肖桂云 演员: 吴桂苓 / 吴京安
其它标题: 七·七事变 / The Lu Gou Qiao Incident
1937年,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遭遇了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日本帝国主义早已将爪牙伸向中原,狼子野心的侵略者赤裸裸露出贪婪嘴脸,所欠仅是一个赖以开战的借口。古都北平,日本华北驻屯军横行霸道,却碍于国民党29军的热血将士誓死挡在面前,不敢轻举妄动。而另一方面,蒋介石集中精力对付中共,对日本侵略者一味采取退让政策,迫使宋哲元(吴桂苓 饰)的29军忍气吞声让出丰台。北平进步学生在中共的授意下,积极团结29军,支持宋哲元抗日。
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之际,日寇一手导演的七七之变悍然爆发……
2009年4月4日 看过
有亮点也有遗憾
7分
苏芬战争 (1989) TMDB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alvisota
7.8 (12 个评分) 导演: 佩科·卡帕里克卡 演员: 坦利·梅克拉 / 韦萨·维耶里科
其它标题: Talvisota / 家园保卫战
1939年,芬兰的两兄弟应征入伍,参加了芬兰与苏联的战争。影片记述了苏芬战争前线几个普通芬兰士兵的经历,并以此告诉人们,弱国芬兰敢于抵抗俄国红军侵略的精神力量究竟来自何处。
2009年4月2日 看过
本片和〈战争生死线〉、〈血战1944〉组成芬兰视角的二战进程
7分 伟大的芬兰 反战
福尔摩斯回忆录 (1994) 豆瓣
The Memoirs of Sherlock Holmes
9.5 (25 个评分) 导演: 彼德·哈蒙德 / 莎拉·赫林斯 演员: 杰瑞米·布雷特 / 爱德华·哈德威克
剧集包括:
Season 1, Episode 1: The Three Gables《三角墙山庄》7 March 1994
Season 1, Episode 2: The Dying Detective《临终的侦探》14 March 1994
Season 1, Episode 3: The Golden Pince-Nez《金边夹鼻眼镜》21 March 1994
Season 1, Episode 4: The Red Circle《红圈会》28 March 1994
Season 1, Episode 5: The Mazarin Stone《王冠宝石案》4 April 1994
Season 1, Episode 6: The Cardboard Box《硬纸盒子》11 April 1994
2009年3月6日 看过
实在不想批评JB,后期他真的身体不行了……
7分 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