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
永远的高仓健 (2014) 豆瓣
“人を想う”~映画俳優・高倉健さん~
8.9 (11 个评分) 演员: 高仓健
其它标题: “人を想う”~映画俳優・高倉健さん~
2014年11月10日,日本著名男演员高仓健因恶性淋巴瘤去世,享年83岁。
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演艺生涯中 他一直塑造着笨拙、寡言的男子汉形象,1976年,他在电影《追捕》中眼戴墨镜、身穿高领风衣的铁汉形象,更是在中国造成史无前例的轰动。
而在生活中,他坚毅外表下的细腻和温柔总是让周围人如沐春风。当被问到“什么是人生的幸福?”时,他回答,当触摸到人的善意和温情的时候,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体谅是世上最美好的事情。
本期节目将特别回顾高仓健的电影人生,以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2014年12月9日 看过
(8/10)没怎么提及在中国大受欢迎的《追捕》和《远山的呼唤》……《千里走单骑》倒是花了不小的篇幅去讲述。要办到戏如人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8分 纪录片
国家地理:火星五年 (2008) 豆瓣
National Geographic. Five Years on Mars
导演: Mark Davis 演员: Lance Lewman / Ashley Stroupe
其它标题: National Geographic. Five Years on Mars
NASA火星探路者勇气号(Spirit)以及机遇号(Opportunity)于2004年成功登陆火星;计划中三个月至半年的寻觅水源之旅,最后演变为长达五年的科学长征。火星探索车跋山涉“水”,跨越千山万岭,深入火山口底部;与沙尘暴抗争,与技术问题作战。没人能想到,这两名勇士能完成这前无古人的探索之旅。《火星五年》跟随它们的脚步,漫游火星,记录下了人类历史上最神奇的一段科学探险。
2014年12月6日 看过
(8/10)虽然不是《宇宙解码》这类观赏性极强的科普片,但由于本片的内容是第一手资料,颇有纪念意义。
8分 天文 纪录片
动量和惯性的故事 (2014) 豆瓣
A Tale of Momentum & Inertia
7.6 (21 个评分) 导演: Kameron Gates / Kirk Kelly
其它标题: A Tale of Momentum & Inertia / 本性与人性的故事
在某个毗邻大海的小岛上,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丛林里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远山尽处,一个身形庞大的巨岩人正奋力将沉重的岩石堆在山顶。山越堆越高,巍峨耸立。好不容易安好巨石,巨岩人转身离开,谁知身后的岩石突然松动,朝着山坡的一侧滚落下去。在滚落的尽头,大海的边沿处耸立着一座繁华的城池,一旦巨石从上而过,必然形成灭顶之灾。巨岩人眼看情形不好,连忙三座并作两步跑了过去,在千钧一发之际顶住了岩石。只不过他的后脚跟碰到了小镇的钟楼,导致钟楼垮塌。
意想不到的结局发生了……
2014年11月27日 看过
(8/10)想起不久前的一篇科幻短篇小说,大体是讲一群外星警察在太空上保护地球,期间击退了无数生物系和非生物类的威胁,但地球还是因为人类自己的内战灭亡了………………
8分 动画
暗号 (1921)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The 'High Sign'
8.4 (53 个评分) 导演: 爱德华·克莱因 / 巴斯特·基顿 演员: 巴斯特·基顿 / Bartine Burkett
其它标题: The 'High Sign' / 하이 사인
一列疾驰的火车呼啸而过,在经过某个城镇时扔下了一个有些潦倒落魄的青年(巴斯特·基顿 Buster Keaton 饰)。他没有工作,彷徨无奈,而登载在一份超大报纸上的招工启事吸引了青年的眼球。该启事来自一家射击训练场,他们要求员工拥有不错的射击本领。青年临时抱佛脚,偷了警察的枪来联系,无奈技术实在不堪。即便如此,他还是硬着头皮前去应聘。
射击场的老板是一个面相凶恶、身材魁梧的男人,他的真实身份则是某个强盗团伙的老大,他正和同伙们密谋绑架某富商。青年凭借小聪明获准成为团伙的一员,也阴差阳错得到富商的赏识,成了他的贴身保镖……
2014年11月1日 看过
(8/10)很有意思,后边的追逐战拍得跟FC红白游戏机的2D过关游戏一样,超级马里奥?
8分 喜剧
替罪羊 (1921)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The Goat
8.0 (50 个评分) 导演: 巴斯特·基顿 / 马尔科姆·圣克莱尔 演员: 巴斯特·基顿 / 弗吉尼亚·福克斯
其它标题: The Goat / 제물
在大街上,彷徨着一个落魄潦倒的青年(巴斯特·基顿 Buster Keaton 饰),他饥肠辘辘,无事可做,并且运气糟糕透顶。即便是免费的救济面包,也阴差阳错拿不到手。他四处闲逛,来到一家照相馆前。真是霉运当头,此时里面正在给一个杀人犯(Malcolm St. Clair 饰)拍照,杀人犯却耍花招让摄影师拍到了青年的脸,自己则趁乱溜之大吉。
在此之后,他又偶然惹上了警察,以至于被他们连追了几条街,甚至不得不条上火车逃跑。当他来到另一个城镇却惊讶的发现,印有自己头像的通缉令贴满了大街小巷。他成了杀人在逃的重大杀人犯……
2014年10月29日 看过
(8/10)附在《三个时代》里的短片。搜狐上的正版视频翻译太差了(但没办法,网上能找到的基顿全集大多在搜狐),片名就译成了《外套》,其他篇章还好说,可本集翻译的确影响理解了,片头拍照的是个杀人犯,他正在拍罪犯存照,但耍了个花招让镜头对准基顿,所以就有了之后的剧情
8分 喜剧
待客之道 (1923)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Our Hospitality
8.4 (93 个评分) 导演: 约翰·布莱斯通 / 巴斯特·基顿 演员: 巴斯特·基顿 / 娜塔莉·塔尔梅奇
其它标题: 우리의 환대 / 荒武者キートン
美国曾经有“家族世仇”的传统,马凯和康菲尔就是两个世代仇杀不止的家族,1810年,约翰·马凯与詹姆斯·康菲尔在雨夜中交火,双双身亡。约翰的遗孀为了让儿子摆脱世仇,带幼子远赴纽约生活,而詹姆斯的父亲则发誓将两个孙子养大以后报仇。 二十年后,威利·马凯(巴斯特·基顿 Buster Keaton 饰)长大成人,他要赶回老家继承父亲的遗产,在经历了一场缓慢又状况百出的火车旅行之后,威利与同行的姑娘维吉妮亚结为朋友。到达目的地的威利拜访维吉妮亚家,而这位姑娘居然是康菲尔一家的小女儿,维吉妮亚的两个哥哥在知晓威利身份以后要加害他,但是“待客之道”的传统让他们不能在家中下手,于是威利赖在康菲尔家中以求自保……
2014年10月18日 看过
(8/10)看似俗套的《朱罗记》外壳下,却有相当个性化的演绎方式。片中有很多捧腹的片断,比如那句“把绳子给我,我要把山下遇险的仇人救上来,然后一枪毙了他”,不忘报仇原则233……也有让人震撼的画面,基顿要救一个被丈夫家暴的女子,谁知却遭到夫妻俩“一致对外”……
8分 喜剧
玉子爱情故事 (2014)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たまこラブストーリー
8.3 (260 个评分) 导演: 山田尚子 演员: 洲崎绫 / 田丸笃志
其它标题: 타마코 러브 스토리 / たまこラブストーリー
北白川玉子已经是高三学生了。虽然她的脑海里充满了商店街和年糕店的事情,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好朋友们正在认真考虑未来。与此同时,她家对面住着的同班同学、青梅竹马大路饼藏也已经找到自己的目标。周围人的变化让玉子也开始渐渐思索自己的未来
2014年10月11日 看过
(8/10)整个故事就是在讲述绿子如何给自己发好人卡……哦不,是放弃独占的洋娃娃………………………………
8分 动画 治愈系
一周 (1920)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One Week
9.3 (146 个评分) 导演: 爱德华·克莱因 / 巴斯特·基顿 演员: 巴斯特·基顿 / 西碧尔·希利
其它标题: One Week / 일주일
本部黑白短片讲述一对儿新婚燕尔的小夫妻,在一个星期里搭建他们的“便携式新房”的温馨小故事。九号礼拜一:他们开始按序号搭建这座“便携式新房”,可惜弄错了号码;十号礼拜二:七扭八歪极具后现代主义的新房初具规模;往后的几天里,在搭建屋内的过程中,更是发生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十三号礼拜五,他们终于如期完成了房子的搭建,大摆筵席,可是突如其来的风波,又将如何上演,最后是否会是happy ending呢?
这对儿小夫妇在与房子的“战争”中,忙得不亦乐乎,发生了一连串妙趣横生的轶事,推荐。
2014年10月7日 看过
(8/10)据说是基顿的成名作。那个“马赛克”今天看起来很有喜感……
8分 喜剧
三分钟纸上世界历史 (1980) 豆瓣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hree Minutes Flat
导演: Michael Mills
其它标题: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hree Minutes Flat
1980年奥斯卡最佳短篇动画提名。
2014年10月1日 看过
(8/10)去油土鳖上看了
8分 动画
Zuckerzeit 豆瓣
8.2 (9 个评分) Cluster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2005年5月1日 出版发行: Revisited / Brain Records
Forever Young 豆瓣
8.7 (11 个评分) Alphaville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1984年9月27日 出版发行: Atlantic / Ada
by Tim DiGravina
Alphaville's 1984 debut, Forever Young, deserves to be viewed as a classic synth pop album. There's no doubting that Germans are behind the crystalline Teutonic textures and massive beats that permeate the album, but vocalist Marian Gold's impressive ability to handle a Bryan Ferry croon and many impassioned high passages meant the album would have worldwide appeal. Indeed both "Big in Japan" and the touching, sad change-of-pace "Forever Young" raced up the charts in multiple continents. Borrowing inspiration from Roxy Music's detached theatricality and Kraftwerk's beats and rhythms, Gold and company hit upon a magic formula that produced here an album's worth of impossibly catchy tunes that could almost serve as pure definitions for the synth pop genre. The hits race straight for one's cranium and embed themselves upon impact. "Big in Japan" feels like a more serious cousin to Murray Head's "One Night in Bangkok," as a slow-pounding beat spars with Gold's desperate voice. "Forever Young," a stark, epic song that would become essential for every post-1984 high school graduation, drips sadness and never fails to cause a listener to nostalgically reflect on life and loss. Outside of these hits, the remainder of the songs rarely falter, mixing emotion, theater, and of course electronics into a potent, addictive wave of synth euphoria. It's likely every fan could pick his own favorite of the other should-have-been-hits, but "Fallen Angel" deserves special mention. It begins with spooky, funny warbling and icy keyboards, and then explodes and transforms into a startling, romantic epiphany at the chorus. If its lyrics are a bit goofy or juvenile, it only adds to the heartfelt love the song expresses. Alphaville stick firmly to their synths and sequencers on Forever Young, but they keep things interesting by incorporating motifs from funk, Broadway, Brazilian jazz, and even hip-hop. Even when the band takes itself too seriously, the songs' catchy drive and consistently smart production cover any thematic holes. Forever Young is a technically perfect and emotionally compelling slice of 1980s electronic pop/rock music. It's also a wonderfully fun ride from start to finish.
Money 豆瓣
KMFDM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21日 出版发行: Metropolis Records
2014年9月29日 听过
(8/10)德国的金属总是比暗潮好听,不过豆瓣上大部分人的听觉好像和我不太一样?
8分 德国
太空丹迪 第二季 (2014) Bangumi 豆瓣 TMDB
スペース☆ダンディ シーズン2 Season 2 所属 电视剧集: 太空丹迪
9.5 (77 个评分) 导演: 渡边信一郎 / 夏目真悟 演员: 诹访部顺一 / 吉野裕行
背景设定在不远的近未来,宇宙中有一位叫作丹迪的宇宙猎人,为了寻找各种未知的外星物种,与搭档旧型清扫机器人QT以及长得像猫的外星人喵一起在宇宙中到处冒险,并因此卷入一场场有趣的故事之中。
2014年9月29日 看过
(8/10)第二季的水准又进了一步。个人最喜欢的还是第10集,还有地狱那集也挺不错。
8分 动画
柬埔寨·波尔布特政权 150万人的屠杀 (2005) 豆瓣
カンボジア・ポルポト政権 150万人の虐殺
导演: NHK 演员: NHK
其它标题: カンボジア・ポルポト政権 150万人の虐殺 / 柬埔寨大屠杀的真相
「カンボジア ポル・ポト政権 150万人の虐殺」BSのドキュメンタリー。こちらも日本で製作したもの。
日本のNHKは,世界情勢についてのドキュメンタリーがやや弱い気がしますね。今回は,ポル・ポト政権のナンバー2であった,ヌオン・チアとのインタビューが中心になっています。
ポル・ポト率いるクメール・ルージュの支配していた3年8か月の間に150万人が虐殺されたと見られています。
以前にもちょっと触れたキリング・フィールドがこの問題へのファースト・ステップとしては,よいでしょう。実は,この映画自体は大学の英語の授業で,見たので正確な理解をしているか不安なところがあります(そのうち,もう一度見たいと思いますが)。
ポル・ポト政権の発足には,ベトナム戦争の影響があります。アメリカは,ベトナムに接するカンボジアがベトコンを支援しているとして空爆などを行い,1970年には,アメリカが関与した半傀儡政権であるロン・ヌル政権を発足させます。これに抵抗したのが,ポル・ポト率いるクメール・ルージュで,1975年4月17日にはプノンペンを陥落させます。
悲劇は,その後で始まります。ポル・ポトの目指した政権は,極端な農業中心社会。プノンペンの住人を強制的に農村に移住させて,農業に従事させていきます。いわば階級差別の極みのような政策でブルジョア階級を敵視し,農村では革命後の子供は過去に触れさせるべきではないとして,家族をばらばらにするなどの方策をとります。
また,反革命分子やスパイ容疑で逮捕する事態も横行し,拷問による調べを前提とする収容所を作るなどし,恐怖政治をひいていきます。
ポルポトの虐殺については,まだ未解明な部分が多く,国連の特別法廷を設置することが決定しています(開催は未定)。
国内のNGOであるカンボジア記録センター(DCC)が聴き取り調査を続けているとのことです。
プノンペン市内のツールスレン収容所では,3年間で2万人が送り込まれ,14人だけしか生きて出られなかったそうです。
どんな政治形態を取ろうと,拷問による取り調べを禁じていくこと。これが重要です。そういう意味では,適正手続の保障の重要性はいくら強調しすぎて強調しすぎ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つまり,犯罪者の人権ばかりが保障されているんじゃないか,とかテロ犯に対し普通の取り調べをすべきではないなどという話は,結局自分たちに跳ね返ってきかねないことだということです。
2014年9月25日 看过
(8/10)偶然看到的纪录片。柬埔寨红色高绵时期有150万人死于非命,其中华人伤亡估计达到20多—40万(超过了南京大屠杀)。其实本片让我印象更深的是采访了一些红色高绵的辩护人士,他们有如邻家的老人,抱着孙子,让人看着恨不起来,并对自己以往的行为深信正确无疑。
8分 纪录片
Zeitgeist 豆瓣
Schiller
发布日期 2007年8月21日 出版发行: Polygram
There's little that the dreamy, new age intro vibes to Schiller's "Zeitgeist" LP can do to take the edge off of the über-German spoken word bits that hover atop of them. It's just not a pretty language, and the only reason that Western ears bought it from mega-synth legends Kraftwerk was because the cold steel timbre of those voices meshed so well with the perceived notion of machine-speak. Those uncomfortable interruptions aside, the Schiller duo of Mirko von Schlieffen and Christopher von Deylen do a fair job dabbling in the hypnotic organica of Enigma. When the beats are finally dropped (on "Liebesschmerz" or "Lover's Pain," for instance), however, the most the duo manage to pull off is a pale and less dramatic approximation of Bedrock's "Heaven Scent." Taking their name from the German poet Friedrich Schiller, the lyrics translated for the sleeve read like pedestrian, high-school fare ("Love is like a fever/it overcomes us and disappears"). While most of the tracks here are passably produced and logically thought through, the resulting material is far too bloodless to spend much time poring over.
2014年9月18日 听过
(8/10)开头几首曾被国内电视台用在山水场景中,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内以为它们是中国音乐!!(最后一首歌也挺有天朝味的……)
8分 德国
All Beauty Is Sad 豆瓣
9.1 (17 个评分) Ophelia's Dream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Trisol/Sad (Broken Silence)
莎士比亚经典悲剧中那自溺的姑娘古往今来曾经引发了多少诗人画家的感慨而今德国的NEO CLASSICS巨星OPHELIA'S DREAM用音乐将其重新演绎.这支97年被Oli发掘出的天音新古典组合明显是Hyperium旗下用以填补即将离去的STOA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位置的接班人.Dietmar grenlich - 穷困潦倒靠在酒吧弹钢琴为生的艺术家突然之间成了德国著名黑暗公司力捧的新星,不能不说是个乞丐王子的奇迹.Oli为其找来Julia fiedje这位拥有奔放高音花腔的年轻女孩作为乐队的特邀主唱,并不惜巨资在Eudraum专有录音室请Weisser herbst的四位录音师及制作人打造OPHELIA'S DREAM的首张专辑ALL BEAUTY IS SAD,凄美浪漫的故事又一次征服了所有听众.ORKUS更是将乐队评为了当年最有传奇色彩的乐队.华丽的古典音乐编排与时而悲伤绝望时而小鸟倚人的正统学院女高音的配合简直是....惊叹!不得不感叹HYPERIUM在天音及新古典乐风上的造诣,其麾下涌现出了多少让人倾倒的组合厄.
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于Oli的独裁以及HYPERIUM公司经营的换向.OPHELIA'S DREAM的新作品直到2000年才得以发行,这时候的Dietmar grenlich已经转投到Trinity发行集团的Sad Eyes旗下.新EP:Stabat Mater取材于意大利古典作曲家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的作品,OPHELIA'S DREAM重新演绎了它.与上张作品相比,Stabat Mater更是一张古典音乐作品,Dietmar已不甘心仅在GLASSIS-POP领域发展了,也许他渴望的是创作一些真正的古典音乐.
就这张专辑来讲,认为OPHELIA'S DREAM完全可以替代STOA离去后HYPERIUM天音/新古典体系中产生的空缺.专辑的第一首歌RISE一出手就改编自著名古典管风琴器乐段落.通篇的古典管弦乐编排和钢琴独奏在加上Julia那十分华丽的女高音,就是纯正的古典音乐么.看得出Dietmar与STOA的OLAF有同样的野心和梦想:用个人力量全面嫁接古典乐团的音乐神韵.13首歌曲中,声乐的分量不是很重,更多的是Dietmar那钢琴在管弦伴奏下的抒情演绎,不明白国人会对那种钢琴POP小品如痴如醉,却对这样的新古典作品视而不见?
这颗新古典殿堂的璀璨夺目的明珠于2002年再版的专集多加了他们珍贵的新作,依然非常富丽堂皇尊贵高雅,新古典的魅力被Ophelia''s Dream演绎得淋漓尽致,相当出彩!大型厚重的古典管风琴器乐段落,豪华的管弦乐段如水银泻地般地冲击着听者的听觉神经,别以为black l才能给你带来这样的震撼与快感,新古典也可以!学院派正统女高音Julia显示着其华丽高贵的气质,就如典雅的女皇缓缓步入铺砌黑色大理石的殿堂,女皇在诉说着一个凄美传奇的悲剧。钢琴solo相当有水准!如高山泉水般直泻、音符流动于那着魔的指尖之间,十分流畅同时也富有激情。惊叹于Dietmar grenlich的音乐才华,而Ophelia''s Dream同时也演绎着一幕传奇的新古典神话,为新古典的历史谱上金碧辉煌的一页,是新古典乐界的又一里程碑!
2014年9月18日 听过
(8/10)很轻快的音乐
8分 德国
Porta VIII 豆瓣
9.2 (32 个评分) Stoa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Hyperium
2014年9月17日 听过
(8/10)不错!
8分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