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ymi - 标记
群山之巅 豆瓣
7.1 (29 个评分) 作者: 迟子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 1
《群山之巅》是著名作家迟子建暌违五年之后,最新长篇小说。写作历时两年,是呕心沥血、大气磅礴之作。
《群山之巅》比《额尔古纳河右岸》更苍茫雄浑,比《白雪乌鸦》更跌宕精彩。
小说分“斩马刀”、“制碑人”、“龙山之翼”、“两双手”、“白马月光”、“生长的声音”、“追捕”、“格罗江英雄曲”、“从黑夜到白天”、“旧货节”、“肾源”、“暴风雪”、“毛边纸船坞”、“花老爷洞”、“黑珍珠”、“土地祠”等十七章,笔触如史诗般波澜壮阔,却又诗意而抒情。
中国北方苍茫的龙山之翼,一个叫龙盏的小镇,屠夫辛七杂、能预知生死的精灵“小仙”安雪儿、击毙犯人的法警安平、殡仪馆理容师李素贞、绣娘、金素袖等,一个个身世性情迥异的小人物,在群山之巅各自的滚滚红尘中浮沉,爱与被爱,逃亡与复仇,他们在诡异与未知的命运中努力寻找出路;怀揣着各自不同的伤残的心,努力活出人的尊严,觅寻爱的幽暗之火……
2016年2月18日 已读
爱吃沙拉的狮子 豆瓣 Goodreads
サラダ好きのライオン
7.7 (58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 5
村上春树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每天在孤独之中默默埋头写作?NO~!!
他爱爵士乐、威士忌,但同样爱旅行,爱猫咪,爱恶作剧,爱奇思妙想,过着平凡的生活,坐坐公共汽车,漫无目的地散散步,在商店买买萝卜和大葱。
村上春树在《爱吃沙拉的狮子》中写下这些温馨的细节,52则随笔流露出难能可贵的趣味和性情,配以大桥步52幅可爱插画,温暖又自由自在,读起来像在屋檐下抱着猫看天,治愈琐碎生活的烦恼忧愁。
如果说《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是最美味的乌龙茶,《爱吃沙拉的狮子》就是最美味的寿司。寿司配乌龙茶,炎炎夏日给你带来最清爽纯粹的欢乐。
2016年2月18日 已读
巨流河 豆瓣 Goodreads
8.2 (169 个评分) 作者: 齐邦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10
巨流河,在清代被称为巨流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六十年来,作者读书、教书,写评论文章,却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事——郭松龄在东北家乡为厚植国力反抗军阀的兵谏;抗战初起,二十九军浴血守卫华北,牺牲之壮烈;南京大屠杀,国都化为鬼蜮的悲痛;保卫大武汉,民心觉醒,誓做决不投降的中国人之慷慨激昂;夺回台儿庄的激励;一步步攀登跋涉湘桂路、川黔路奔往重庆,绝处逢生的盼望;在四川、在滇缅公路上誓死守土的英勇战士的容颜,坚毅如在眼前;那一张张呼喊同胞、凝聚人心的战报、文告、号外,在作者心中仍墨迹未干……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
2015年12月25日 已读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豆瓣
8.6 (34 个评分) 作者: 迟子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5
本辑含《白银那》(1996)、《日落碗窑》(1996)、《青草如歌的正午》(1999)、《鸭如花》(2001)、《世界上所有的夜晚》(2003)等五个中篇。《鸭如花》写了对人道主义关怀和对民间立场的坚守;而《白银那》、《日落碗窑》《青草如歌的正午》等更贴近现实,风格更为平实。《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很经典,作者在盈满泪水但又不失其冷静的叙述中,超越了表象的痛苦,直抵命运的本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曾获2007年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2015年12月25日 已读
东方故事集 豆瓣
Nouvelles orientales
8.6 (17 个评分) 作者: (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译者: 郑克鲁 上海三联书店 2007
本书作者尤瑟纳尔选取了中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印度、日本的故事、传说和神话作为这些历史小说的题材。尤瑟纳尔并不止于从东方的传奇和神话故事中猎奇,她更重视这些故事中蕴含的哲理意义,以她的话来说,要从中挖掘“不可分割的思辨观点”。正因如此,她有时加以改写,有时加以引申,有时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想象,以致改变了原有故事的含义,丰富了故事的内涵。《东方故事集》描写爱情的故事最多,包括《马尔科的微笑》、《源氏亲王的黄昏恋》、《迷恋过海洋女神的男子》、《寡妇阿芙罗迪西亚》,《砍掉脑袋的迦利》也可以算在内。《东方故事集》描写母爱的小说只有一篇:《死去女人的奶》。
2015年12月25日 已读
早年的书装帧真不咋地…
起舞 豆瓣
9.4 (7 个评分) 作者: 迟子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5
本辑含《酒鬼的鱼鹰》、《踏着月光的行版》、《第三地晚餐》、《起舞》、《草原》等五个中篇。 《酒鬼的鱼鹰》呈现出一种恬淡平和的乡土风情,内中杂带着一种难言的忧伤。《踏着月光的行板》延续了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关照和对精神关怀的追求。《第三地晚餐》写的是生活中的平凡爱情,清雅而诗意。《起舞》写的是凡人的性格与命运的非凡。以房屋动迁为经纬,小说编织了一幅哈尔滨艺术的“史记“和“导游图“。《草原》是一个关于爱和信任的故事迟子建在文中构建了一个清风无尘、闪烁着人性美的世界。
2015年12月25日 已读
苦炼 豆瓣 谷歌图书
L'Oeuvre Au Noir
9.2 (45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译者: 段映虹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4
《苦炼》以16世纪动荡不安的欧洲社会为背景,但透过岁月的多棱镜,却折射出了人类命运始终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整个小说里,火是泽农化身,泽农与火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天然的、持久的联系。在众多火的意象中,智慧之火、知识之火很早就唤起了他的强烈的求知欲以及永不满足的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好奇心。普罗米修斯神话的第二个陷喻形象即具有锤炼和再造功能的冶炼之火。对于炼丹师泽农而言,火是主宰物质的手段和形式,也是统治世界的工具;同时,火改造物质的功能加速了物质的变革和自然界的时间节奏。冶炼之火赋予人以破坏时间规律的神圣权力。这种超越人类条件并拥有神圣力量的愿望和梦想与泽农在所有领域的反叛精神是相辅相成的。
2015年12月25日 已读
逆行精灵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迟子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5
本辑含《向着白夜旅行》(1994)、《岸上的美奴》(1995)、《原野上的羊群》(1995)、《逆行精灵》(1997)、《零作坊》(2003)等五个中篇。儿童的视角,意象纯净而明快,想象力在快意驰骋——文章充满了至真至纯的气息,有如天籁,铺陈出一种明媚的情绪。
2015年12月25日 已读
出走者 豆瓣
作者: 祝勇 2007
浙江楠溪江、湖南凤凰,四川阿坝,云南古道,还有西藏等等,在路上,作者祝勇变得勇敢、奔放,痴情和兴奋。我们才因此得以目睹这幅大地上像流云一样变幻的图案,看到了阳光中的阳光,犹如看到了水中的水和云中的云,打开一本厚厚的地理学辞典,在哪些注解里才能找到被另一种阳光照耀的山川、河流或废墟呢?
北京
旧宫殿(节选)
谒陵手记
河北
衙门
山西
众生之神
山东
甲午风云
江苏
劫数难逃
永别周庄
浙江
楠溪江,持续一千年的春天
蓝印花布
可以看见的宋代
江西
婺源笔记
湖南
江河的遗书
一个军阀的早年爱情
四川
在阿坝
云南
古道上的沙溪
青海
仓央嘉措的另类梦想
西藏
在最远处,我最虔诚
佛光
出走者——代跋
2015年12月25日 已读
一直很喜欢祝勇的散文
南京人 豆瓣
6.9 (7 个评分) 作者: 叶兆言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10
本书是南京作家叶兆言的散文集。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和敏感多思的作家,叶兆言对南京这个城市有着独特而深刻的体察,对于南京的城市氛围、南京人的性情习俗有着独到的见解。南京人的性格、好恶、习惯以及南京城的历史在南京人的集体无意识中留下的痕迹,都在书中有着细腻的展现,活画出南京人作为一个群体的精神和灵魂。
2015年12月25日 已读
“两地书”集注 豆瓣
作者: 庄钟庆,庄明萱 2008
《两地书•集注(厦门-广州)》纪录了作者在厦门-广州两地的生活、工作和感受。包括两地的大小环境,作者的工作进程、生活状况、社会活动、人事关系和种种体验;对重大社会问题及个人生活道路的探索。包括对北伐进军的形势和发展,党派纷争的背景和实质,社会改革的目标和力量,文化联合战线的组成和指向,鲁迅面临几种生活道路的比较与选择,创作与教学的矛盾和应对策略,厦门与广州的比较和去留等问题的观测和探讨。全书反映了鲁迅与许广平之间感情发展的重要历程。书中始终流淌着他们之间相互关爱、体贴、尊重和同调的感情。但也伴有惜别离思的漪涟,深沉探索的衷肠,遭遇种种风波的反响,更加勇于亲近前行的交流等。
鲁迅在厦门时期,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他在这个时期写作的《两地书》(厦门-广州),生动地纪录和反映当年的生活、工作状况和思想感情经历,具有相当重要价值。但由于受到所处时代环境限制,有些紧要的事情不能明白写出来。加上年代相隔很远,许多人事风物,都早已淡化或变更,后人研习起来,自有不少难处。《两地书•集注(厦门-广州)》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编辑出版的。该书附丽于鲁迅著作,复又汇集了好几代人辛勤耕耘的成果和奉献的广博智慧。愿它能适应广大读者需要,不断地发挥其效用。
2015年12月25日 已读
十五颗小行星 豆瓣
作者: 刘克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10
《十五颗小行星》作者以书信体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15个生动的人,15段精彩的生命故事。“隐逝于宝岛山林”,讲述了一个新西兰男人在台湾寻子的故事,他每天挂着失踪儿子的照片在台湾的高山中跋涉,在寻找中失去着也收获着……“最后的撒哈拉”则由关渡的芦苇起笔,追寻了三毛漂泊流浪的灵魂;“成为珠峰的一部分”,写到台湾年轻的登山者拾方方,用他无畏的执著攀登了世界第一高峰……这是一本用生命完成的书,还触碰了部分死亡的议题,却一点也不沉重,反而展现了大开大阔的心境。刘克襄用半辈子和自然打交道,获得诸多启蒙与力量。《十五颗小行星》是他和台湾这块土地和人物的精湛对话。
2015年12月25日 已读
图书馆意外拿的一本书,读来却饶有兴致
额尔古纳河右岸 豆瓣
迟子建
8.9 (9 个评分) 作者: 迟子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 - 1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写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展示了弱小民族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的挤压下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性格和风情。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他们任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r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被称为一部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2015年11月21日 已读
清华园日记 豆瓣
8.6 (14 个评分) 作者: 季羡林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3 - 1
本书是乃季羡林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日记,是70年前季先生对清华园的真切描述,系作者最具体的生命的痕迹的记录,辅之近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构成了本书独特的价值。
2015年11月17日 已读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