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
古典音乐简单到不行!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日)吉松隆
译者:
吴怡文
现代出版社
2008
- 1
关于古典音乐的知识又多又复杂, 在摒除音乐流派、音乐家特质等非音乐本质的因素后,真正构成并影响古典音乐的,其实只有“乐谱”、“和声”,以及“管弦乐”这三样基本要素, 了解这三样基本要素,无论要听懂音乐、创作音乐,都能无往不利。乐谱是记录音乐的方式,音乐家藉由乐谱把脑中的音乐传达给别人,它也等于是一种语言,声音有高低、快慢、强弱,发展到后来越复杂时,就有了更多种记录这些的方法。和声是音符直向重迭及变化的方法,让声音从单纯的音,变成复杂的音乐,了解它,是跨入作曲门坎的第一步。让不同音质的音可以组合起来,是管弦乐团组成的原因,藉由管弦乐团不同的编制,音乐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风貎。
从音乐的结构开始,藉由各种有趣的登场人物,吉松隆一步步地以最简单的方式,带领读者进入音乐的殿堂,并纠正一般人对音乐的错误观念,让古典乐变得快速易懂,一点也不可怕。
从音乐的结构开始,藉由各种有趣的登场人物,吉松隆一步步地以最简单的方式,带领读者进入音乐的殿堂,并纠正一般人对音乐的错误观念,让古典乐变得快速易懂,一点也不可怕。
日本漫画60年 豆瓣
Manga: Sixty Years of Japanese Comics
7.8 (13 个评分)
作者:
[英]保罗·格拉维特
译者:
周彦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3
- 10
全方位展现日本漫画崛起的历程
影响数代人的日漫经典世纪收藏本
分析战后日本漫画异军突起的独特原因
详述“漫画之神”手塚治虫的生平与创作
梳理日本漫画各主要流派的风格特点与代表人物
记录10余种统领市场的漫画杂志的兴衰沉浮
500余幅精彩插图,直观感受日本漫画的魅力
英、日、法、德、西、意等十余个版本全球热卖
--------------------------------------------------------------------
本书为读者奉上了1945—2004 年间日本漫画发展的轨迹,作者从战后日本的社会环境和国民心理入手,分析了漫画在日本兴起的原因。其中,有着“漫画之神”之称的手塚治虫功不可没,书中单辟一章,讲述了他的生平和创作。之后,作者分章节论述了日本漫画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最后一章讨论了漫画在日本文化出口中的地位及漫画的全球影响。此外,本书还拥有丰富的插图,作者广泛收集了漫画领域名画名图,包括众多日本著名漫画杂志的罕见的创刊号。
--------------------------------------------------------------------
回想过去的年代:那时,你只能在偏僻的小店搜罗到专业剧画出租书。读那些书的感觉,可谓十倍的疯狂惨烈,十倍的刺激过瘾。
——三岛由纪夫
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漫画犹如空气。
——手塚治虫
对我来说,佐佐木真纪的漫画不断冲击着我,为我在内心世界的某个角落打开了一扇窗。佐佐木赋予我们这代人的力量,我要通过我的书传递给下一代。
——村上春树
影响数代人的日漫经典世纪收藏本
分析战后日本漫画异军突起的独特原因
详述“漫画之神”手塚治虫的生平与创作
梳理日本漫画各主要流派的风格特点与代表人物
记录10余种统领市场的漫画杂志的兴衰沉浮
500余幅精彩插图,直观感受日本漫画的魅力
英、日、法、德、西、意等十余个版本全球热卖
--------------------------------------------------------------------
本书为读者奉上了1945—2004 年间日本漫画发展的轨迹,作者从战后日本的社会环境和国民心理入手,分析了漫画在日本兴起的原因。其中,有着“漫画之神”之称的手塚治虫功不可没,书中单辟一章,讲述了他的生平和创作。之后,作者分章节论述了日本漫画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最后一章讨论了漫画在日本文化出口中的地位及漫画的全球影响。此外,本书还拥有丰富的插图,作者广泛收集了漫画领域名画名图,包括众多日本著名漫画杂志的罕见的创刊号。
--------------------------------------------------------------------
回想过去的年代:那时,你只能在偏僻的小店搜罗到专业剧画出租书。读那些书的感觉,可谓十倍的疯狂惨烈,十倍的刺激过瘾。
——三岛由纪夫
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漫画犹如空气。
——手塚治虫
对我来说,佐佐木真纪的漫画不断冲击着我,为我在内心世界的某个角落打开了一扇窗。佐佐木赋予我们这代人的力量,我要通过我的书传递给下一代。
——村上春树
方向 豆瓣
Sens
8.5 (145 个评分)
作者:
[法] 马克-安托万·马修
译者:
后浪漫(编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4
欧洲艺术漫画奇才马修全新烧脑神作
图像小说内容和形式上的双重突破
智力与想象力的乐趣背后,是深刻的哲学探讨
...................
※编辑推荐※
《画的秘密》作者马克-安托万·马修烧脑神作之二,是一次挑战漫画极限的艺术实验。
马修以极简的画面语言构建了一 个庞大无比的迷宫,一个无名的人在其中跟随着莫名其妙的箭头,从一维跨到多维,从微观转到宏观……
《方向》即便在马修的作品中也算得最独特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原作本无一字,标题只是一个→,出版时才加了个书名Sens——既可以指“方向”,也可以指“意义”。
《方向》没有“字”,但有自己的语言——请读者在尽情释放想象力和独立思考之余,破解作者的密码,听听作者对荒诞的看法。
...................
※内容简介※
一个无名的人在一片空茫茫的世界里跟随箭头前进、前进……他要去哪里?不知道。意义是什么?不知道。
好了,面对这样一本奇书,每一个字的介绍都是多余的。聪明的你,跟紧了→
...................
※媒体推荐※
当代西西弗在荒诞的迷宫里随着存在中的偶然不断游走。
——布鲁塞尔专题画展介绍辞
跟卡夫卡、博尔赫斯、贝克特和佩索阿的结合体最接近的一部漫画。
——法国《世界报》
一部了不起的风格尝试之作,带我们跳出时间和日常生活,摆脱物质的纠缠。
——ActuaBD
马修的聪明之处在于将深刻的底色掩盖在机巧的形式之下:大胆的表象底下藏着腼腆的人道主义。
——Esprit BD
图像小说内容和形式上的双重突破
智力与想象力的乐趣背后,是深刻的哲学探讨
...................
※编辑推荐※
《画的秘密》作者马克-安托万·马修烧脑神作之二,是一次挑战漫画极限的艺术实验。
马修以极简的画面语言构建了一 个庞大无比的迷宫,一个无名的人在其中跟随着莫名其妙的箭头,从一维跨到多维,从微观转到宏观……
《方向》即便在马修的作品中也算得最独特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原作本无一字,标题只是一个→,出版时才加了个书名Sens——既可以指“方向”,也可以指“意义”。
《方向》没有“字”,但有自己的语言——请读者在尽情释放想象力和独立思考之余,破解作者的密码,听听作者对荒诞的看法。
...................
※内容简介※
一个无名的人在一片空茫茫的世界里跟随箭头前进、前进……他要去哪里?不知道。意义是什么?不知道。
好了,面对这样一本奇书,每一个字的介绍都是多余的。聪明的你,跟紧了→
...................
※媒体推荐※
当代西西弗在荒诞的迷宫里随着存在中的偶然不断游走。
——布鲁塞尔专题画展介绍辞
跟卡夫卡、博尔赫斯、贝克特和佩索阿的结合体最接近的一部漫画。
——法国《世界报》
一部了不起的风格尝试之作,带我们跳出时间和日常生活,摆脱物质的纠缠。
——ActuaBD
马修的聪明之处在于将深刻的底色掩盖在机巧的形式之下:大胆的表象底下藏着腼腆的人道主义。
——Esprit BD
梦的化石 豆瓣
夢の化石 今敏全短篇
7.5 (63 个评分)
作者:
今敏
译者:
焦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11
本书是今敏漫画故事短篇全集,收录今敏从1984年至1989年间创作的漫画,除了与大友克洋合著的《国际恐怖公寓》,他所有的短篇都收录其中。
1984年,今敏发表首部漫画作品《虏》,直到1997年,首部动画电影《未麻的部屋》才横空出世。13年间,今敏埋头于漫画创作。作为动画导演,他享誉海内外,然而作为漫画家的道路却走得并不顺遂,仅有两部作品出版。那些十年如一日画出来的作品,在时间的长河中被掩埋,进而凝结成了化石。
2010年8月24日,今敏年仅46岁的人生因为病魔戛然而止,留给世人的只是远去的背影。《梦的化石》将那些不为人知的梦想碎片捡拾起来,令它们重新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光芒。
1984年,今敏发表首部漫画作品《虏》,直到1997年,首部动画电影《未麻的部屋》才横空出世。13年间,今敏埋头于漫画创作。作为动画导演,他享誉海内外,然而作为漫画家的道路却走得并不顺遂,仅有两部作品出版。那些十年如一日画出来的作品,在时间的长河中被掩埋,进而凝结成了化石。
2010年8月24日,今敏年仅46岁的人生因为病魔戛然而止,留给世人的只是远去的背影。《梦的化石》将那些不为人知的梦想碎片捡拾起来,令它们重新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光芒。
非平面 豆瓣
UNFLATTENING
8.2 (116 个评分)
作者:
[美] 尼克·索萨尼斯
译者:
严安若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11
哥伦比亚大学首部漫画形式的博士论文
包揽多项国际大奖的天才奇书
一部人人都能读懂的学术著作
一次视觉思维的实验,探究人类构建知识体系的方式
一场对固化观点的起义,启发我们打破局限,跳出平面国
◎ 编辑推荐
☆ 一部人人都能看懂的学术著作
本书为哥伦比亚大学首部以漫画形式 呈现的学术论文,一部关于漫 画的漫画,一部探讨图像与文字关系的图像小说,一部研究视觉思维的视觉作品。作品的形式、内容与研究方法之间高度协调统一,作品本身就是对自身理论的践行,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读者观赏、理解、接受知识。
☆ 涵盖范围广泛,实际意义深远;能读懂本书,就意味着你已经掌握获取更多知识的方法
本书主要研究视觉思维、多维视角、获取知识的方法论,同时涵盖哲学、天文、数学、光学、哲学、生态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以阅读本书的方法阅读世界,有助于读者逃离“平面国”的禁锢,颠覆固化、僵化、常规的思维,开启动态、高效、多维的视角。
☆ 非虚构漫画,却能带来的惊心动魄的阅读体验
从一维到多维,从平面国到浩瀚的宇宙,阅读本书如同体验一次头脑的奥德赛之旅,一路上布满丰富的知识和惊喜的启示,图像与文字配合无间,共同创造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场景。
◎ 内容简介
社会给每个人固定的角色,我们被分门别类,放置在轨道上接受指令,按部就班地过完平面化的一生。单一的视角、狭隘而僵化的思维,使我们无法突破自己的局限,无限的潜能也被遏制。我们如同小说《平面国》中的居民,从不理解更高维度的存在。
《非平面》提供了一种认清自身局限,并进一步突破局限的方法。它融合了科学、哲学、艺术、文学和神话的多种观点,利用漫画的拼贴能力,教人以一种新的感知模式。这种新型的感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能整合不同的视点,从中开辟出一条重新发现世界的创新之路。
◎ 媒体推荐
尼克·索萨尼斯的《非平面》是一本关于太阳底下所有事物的复杂、美丽、迷幻的冥想之书,是一部别具一格且启人心智的杰作。
——斯考特·麦克劳德,《理解漫画》《雕塑家》的作者
索萨尼斯对漫画研究、符号学、认识论以及新兴的视觉思维研究都做出了深刻贡献。对于任何试图创造、批判或思考视觉叙事形式的人来说,都值得一读。
——《出版周刊》
《非平面》内容丰富、构思巧妙、影响深远而又难以概括。它将自己从漫画的常规格式中解放出来,教导人们用超越常规和创新的方式来阅读这一部黑白艺术漫画。《非平面》应该成为学校的必修课。
——《新政治家周刊》
索萨尼斯的《非平面》是一部天才奇书,是以漫画形式书写的哲学杰作。对于索萨尼斯来说,“平面”并非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所激赏的现代艺术的抽象品质,而是爱德温·艾勃特的“平面国”居民的可悲处境:在可以察觉的维度之外,无法理解其他维度的存在。索萨尼斯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将视觉元素,尤其是绘画,纳入语言主导的智识。
——《纽约时报》
◎ 获奖记录
2015年:
《印刷》年度最佳设计书奖
Panels年度最受欢迎漫画
《纽约观察报》“十大创新书籍”
《独立报》年度最佳图像小说奖
《福布斯》年度最佳图像小说奖
《精选》年度杰出学术著作
2016年:
2015年林德·沃德“年度图像小说奖”
美国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媒体&文化研究类
美国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人文类
2017年 巴西Troféu HQMIX奖
包揽多项国际大奖的天才奇书
一部人人都能读懂的学术著作
一次视觉思维的实验,探究人类构建知识体系的方式
一场对固化观点的起义,启发我们打破局限,跳出平面国
◎ 编辑推荐
☆ 一部人人都能看懂的学术著作
本书为哥伦比亚大学首部以漫画形式 呈现的学术论文,一部关于漫 画的漫画,一部探讨图像与文字关系的图像小说,一部研究视觉思维的视觉作品。作品的形式、内容与研究方法之间高度协调统一,作品本身就是对自身理论的践行,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读者观赏、理解、接受知识。
☆ 涵盖范围广泛,实际意义深远;能读懂本书,就意味着你已经掌握获取更多知识的方法
本书主要研究视觉思维、多维视角、获取知识的方法论,同时涵盖哲学、天文、数学、光学、哲学、生态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以阅读本书的方法阅读世界,有助于读者逃离“平面国”的禁锢,颠覆固化、僵化、常规的思维,开启动态、高效、多维的视角。
☆ 非虚构漫画,却能带来的惊心动魄的阅读体验
从一维到多维,从平面国到浩瀚的宇宙,阅读本书如同体验一次头脑的奥德赛之旅,一路上布满丰富的知识和惊喜的启示,图像与文字配合无间,共同创造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场景。
◎ 内容简介
社会给每个人固定的角色,我们被分门别类,放置在轨道上接受指令,按部就班地过完平面化的一生。单一的视角、狭隘而僵化的思维,使我们无法突破自己的局限,无限的潜能也被遏制。我们如同小说《平面国》中的居民,从不理解更高维度的存在。
《非平面》提供了一种认清自身局限,并进一步突破局限的方法。它融合了科学、哲学、艺术、文学和神话的多种观点,利用漫画的拼贴能力,教人以一种新的感知模式。这种新型的感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能整合不同的视点,从中开辟出一条重新发现世界的创新之路。
◎ 媒体推荐
尼克·索萨尼斯的《非平面》是一本关于太阳底下所有事物的复杂、美丽、迷幻的冥想之书,是一部别具一格且启人心智的杰作。
——斯考特·麦克劳德,《理解漫画》《雕塑家》的作者
索萨尼斯对漫画研究、符号学、认识论以及新兴的视觉思维研究都做出了深刻贡献。对于任何试图创造、批判或思考视觉叙事形式的人来说,都值得一读。
——《出版周刊》
《非平面》内容丰富、构思巧妙、影响深远而又难以概括。它将自己从漫画的常规格式中解放出来,教导人们用超越常规和创新的方式来阅读这一部黑白艺术漫画。《非平面》应该成为学校的必修课。
——《新政治家周刊》
索萨尼斯的《非平面》是一部天才奇书,是以漫画形式书写的哲学杰作。对于索萨尼斯来说,“平面”并非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所激赏的现代艺术的抽象品质,而是爱德温·艾勃特的“平面国”居民的可悲处境:在可以察觉的维度之外,无法理解其他维度的存在。索萨尼斯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将视觉元素,尤其是绘画,纳入语言主导的智识。
——《纽约时报》
◎ 获奖记录
2015年:
《印刷》年度最佳设计书奖
Panels年度最受欢迎漫画
《纽约观察报》“十大创新书籍”
《独立报》年度最佳图像小说奖
《福布斯》年度最佳图像小说奖
《精选》年度杰出学术著作
2016年:
2015年林德·沃德“年度图像小说奖”
美国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媒体&文化研究类
美国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人文类
2017年 巴西Troféu HQMIX奖
火鸟 豆瓣
火の鳥
9.7 (20 个评分)
作者:
[日]手冢治虫
译者:
谢鹰
/
雷丽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10
手冢治虫历时三十四年巅峰之作
日本漫画界至高经典
首部简体中文版
《COM》《漫画少年》不同版本一并追加
《休息篇》《大地篇》《火鸟》舞台剧特别收录
◎ 编辑推荐
★ 大师手冢治虫的巅峰之作,历时三十四年,用尽半生谱写的生命之歌
从1954年首次创作《黎明篇》起,到19 88年《太阳篇》连载结束,手冢治虫一共用了三十四年的时间去创作《火鸟》。整部连载作品贯穿了作者创作生涯的全盛时期,也见证了他的人生低谷,凭借这部作品,手冢道出了自己对于“轮回”“长寿”以及“尊重生命”等观念的理解,这无疑是一部饱含大师个人生命写照的旷世之作。
★ 超多《火鸟》追加内容一次读完
全新收录《漫画少年》版《黎明篇》、《COM》版《乱世篇》《羽衣篇》《望乡篇》《休息篇》《大地篇》,《火鸟》舞台剧剧本一并收录。传说中的《火鸟》最后一个故事真的存在吗?相信此次特别追加内容会让读者拥有全新的答案!
★ 手冢治虫工作室独家授权简体中文版
此次首部简体中文版由手冢治虫工作室全程监制。
★封面的“火鸟”二字手写体为电影海报标准字大师黄科首次为封面设计字体
★ 无限巨大又极其渺小的人生之《火鸟》多元宇宙观
故事中,人类与其他生物死后皆回归最初形态,即成为宇宙中的微小粒子,与此同时又成为了崭新的宇宙生命,当无数个巨大生命归于初始的宇宙形态时,火鸟就成为了这一能量的载体,这也是为何火鸟会在故事中象征着永恒与理想。
★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平行世界
《火鸟》系列中每一本都可以作为独立故事进行阅读与理解,但连在一起却是一个螺旋状的时间环。多条时间线穿插在整部作品中,跟随火鸟的涅槃重生和不断轮回者每段生命的始末,可以看到作者想要展现的平行世界。
◎ 内容简介
它拥有无尽的生命,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鸿沟。其存在具象了人类对于生命长存的期盼,其鲜血成为贪婪者不择手段都想要得到的“灵丹妙药”……志士仁人、魑魅魍魉,在这亦真亦假的多元世界里,将如何区分人和鬼?“永生”又会是对人类的“致命诅咒”还是“终极幸福”?
首部简体中文版《火鸟》内容包括《黎明篇》《未来篇》《宇宙篇》《凤凰篇》《复活篇·羽衣篇》《乱世篇(上)》《乱世篇(下)》《生命篇·异形篇》《太阳篇(上)》《太阳篇(下)》《埃及篇·希腊篇·罗马篇》。除此之外,还收录《漫画少年》版《黎明篇》、《COM》版《乱世篇》《望乡篇》《羽衣篇》,以及饱含作者和读者对于未完结篇章之遗憾的《休息篇》《大地篇》,以及《火鸟》舞台剧剧本。
◎ 媒体及名人推荐
手冢治虫的哲学,是“珍惜生命”和“无心的科学技术发展必定会毁灭人类、毁灭地球”。
—— 葛西健藏《谈》
哥哥在创作时会将自己对“生命的尊严”“主义会带来什么结果”等思考渗透在作品中,并使之成为作品的灵魂……
—— 宇都(原姓手冢)美奈子(手冢治虫之妹)《谈》
有人说,《火鸟》中出场人物都执著着的“不灭的生命”不正是存在于手冢老师的作品中吗?我们相关人员也觉得是有这样的东西存在。最近再次清晰地感受到那样的东西“存在”于手冢作品中。
—— 手冢制作 森晴路
◎ 获奖情况
★ 1970年获第1届讲谈社出版文化奖(儿童漫画部门)
★ 1970年5月获日本儿童福利文化奖励赏
日本漫画界至高经典
首部简体中文版
《COM》《漫画少年》不同版本一并追加
《休息篇》《大地篇》《火鸟》舞台剧特别收录
◎ 编辑推荐
★ 大师手冢治虫的巅峰之作,历时三十四年,用尽半生谱写的生命之歌
从1954年首次创作《黎明篇》起,到19 88年《太阳篇》连载结束,手冢治虫一共用了三十四年的时间去创作《火鸟》。整部连载作品贯穿了作者创作生涯的全盛时期,也见证了他的人生低谷,凭借这部作品,手冢道出了自己对于“轮回”“长寿”以及“尊重生命”等观念的理解,这无疑是一部饱含大师个人生命写照的旷世之作。
★ 超多《火鸟》追加内容一次读完
全新收录《漫画少年》版《黎明篇》、《COM》版《乱世篇》《羽衣篇》《望乡篇》《休息篇》《大地篇》,《火鸟》舞台剧剧本一并收录。传说中的《火鸟》最后一个故事真的存在吗?相信此次特别追加内容会让读者拥有全新的答案!
★ 手冢治虫工作室独家授权简体中文版
此次首部简体中文版由手冢治虫工作室全程监制。
★封面的“火鸟”二字手写体为电影海报标准字大师黄科首次为封面设计字体
★ 无限巨大又极其渺小的人生之《火鸟》多元宇宙观
故事中,人类与其他生物死后皆回归最初形态,即成为宇宙中的微小粒子,与此同时又成为了崭新的宇宙生命,当无数个巨大生命归于初始的宇宙形态时,火鸟就成为了这一能量的载体,这也是为何火鸟会在故事中象征着永恒与理想。
★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平行世界
《火鸟》系列中每一本都可以作为独立故事进行阅读与理解,但连在一起却是一个螺旋状的时间环。多条时间线穿插在整部作品中,跟随火鸟的涅槃重生和不断轮回者每段生命的始末,可以看到作者想要展现的平行世界。
◎ 内容简介
它拥有无尽的生命,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鸿沟。其存在具象了人类对于生命长存的期盼,其鲜血成为贪婪者不择手段都想要得到的“灵丹妙药”……志士仁人、魑魅魍魉,在这亦真亦假的多元世界里,将如何区分人和鬼?“永生”又会是对人类的“致命诅咒”还是“终极幸福”?
首部简体中文版《火鸟》内容包括《黎明篇》《未来篇》《宇宙篇》《凤凰篇》《复活篇·羽衣篇》《乱世篇(上)》《乱世篇(下)》《生命篇·异形篇》《太阳篇(上)》《太阳篇(下)》《埃及篇·希腊篇·罗马篇》。除此之外,还收录《漫画少年》版《黎明篇》、《COM》版《乱世篇》《望乡篇》《羽衣篇》,以及饱含作者和读者对于未完结篇章之遗憾的《休息篇》《大地篇》,以及《火鸟》舞台剧剧本。
◎ 媒体及名人推荐
手冢治虫的哲学,是“珍惜生命”和“无心的科学技术发展必定会毁灭人类、毁灭地球”。
—— 葛西健藏《谈》
哥哥在创作时会将自己对“生命的尊严”“主义会带来什么结果”等思考渗透在作品中,并使之成为作品的灵魂……
—— 宇都(原姓手冢)美奈子(手冢治虫之妹)《谈》
有人说,《火鸟》中出场人物都执著着的“不灭的生命”不正是存在于手冢老师的作品中吗?我们相关人员也觉得是有这样的东西存在。最近再次清晰地感受到那样的东西“存在”于手冢作品中。
—— 手冢制作 森晴路
◎ 获奖情况
★ 1970年获第1届讲谈社出版文化奖(儿童漫画部门)
★ 1970年5月获日本儿童福利文化奖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