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
教出乐观的孩子 豆瓣
The Optimistic Child: A Proven Program to Safeguard Children Against Depression and Build Lifelong Resilience
作者: 马丁·塞利格曼 / 卡伦·莱维奇 译者: 洪莉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 6
我们希望孩子对未来怀抱信心、对远景勇于探险、有足够的勇气来实行社会正义;
我们希望孩子在面对成长所带来的挫折与失败时,不屈不挠;
我们希望孩子能够获得幸福一生的能力。
《教出乐观的孩子》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集30年、千百个成人及儿童研究之精华著成的教育经典。而大量研究表明,比起成功,乐观对孩子来说更具有意义、更具有价值。乐观的孩子,更容易成功,更有创造力,更容易有幸福的生活,我们传统上追求的财富成功,都可以通过乐观获得。
《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目的在于让父母、老师及整个教育系统教会儿童习得乐观。这本书与其他育儿及自我提升书籍不同的是,它不仅有理论与实验,还有一些关于育儿问题的重要建议。一些自称专家的人,轻率的意见令许多父母如获救命稻草,基于脆弱的证明、原理和临床的假设,来改变自己抚养孩子的方式。《教出乐观的孩子》彻底改变这一点,特别反驳了纯粹的正向教育、纯粹的鼓励式教育和自尊教育,倡导用科学、理性的ABCDE法则教出乐观的孩子。
“心教育经典译丛”由中国教育风云人物孙云晓领衔主编,旨在引进国际最科学、前沿的教育理念,为中国教育及家庭教育注入更为理性科学的思想与方法。
[编辑推荐]
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经典作品
《教出乐观的孩子》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集30年、千百个成人及儿童研究之精华著成的教育经典。书中重墨提及积极心理教育在学校实践中的成功应用,富有借鉴意义。
 “新教育经典译丛”中国教育风云人物 孙云晓 领衔主编
“心教育经典译丛”由中国教育风云人物孙云晓领衔主编,旨在引进国际最科学、前沿的教育理念,为中国教育及家庭教育注入更为理性科学的思想与方法。
 CCTV《读书》5期联读的幸福经典系列作品
 湛庐文化 出品
2019年8月18日 已读
作为家长,应当读一下这本书,了解什么是悲观,并且能在生活中识别自己和孩子的悲观想法,并且利用书中提到方法,去改变悲观的想法。书中谈到的矫正方法,其实都是认知行为疗法(CBT)里的。读过这本书之后,再去读一些CBT的相关书籍,就能获得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教育孩子时,要让他有机会经历失败,通过努力,东山再起的经历。有一两次这样的经历,孩子就会懂得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家长要发现孩子的优势,着重培养与优势相关的美德,引导他多做有满意感,沉浸感的,自己擅长,且能帮助他人的事情。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身教,因此家长也要会回面对挫折与失败,会回应对悲观性思维,做孩子的乐观领路人。
psychology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心理 心理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豆瓣
作者: 尹建莉 2016 - 8
可能是有史以来实操性最强的家教书。
“如果你一生中只有一次机会读一本育儿书籍,我拍着光头担保,你选择这本,绝对不会后悔。”——凯叔(中国亲子故事第一平台【凯叔讲故事】创始人)
从22万个案例中,提炼出98个典型家庭教育问题。内容涵盖儿童的行为习惯、学习玩耍、人际交往、性教育、人格教育、家庭关系、心理成长等方方面面,堪称家庭教育问题的“百科全书”。
--------------------
第一本《好妈妈胜过 好老师》是写作者尹建莉如何培养自己的女儿, 本书则更注重对所有妈妈和儿童的实用性,涵盖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具体的生活事件接轨,让家长可以将理念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和意识——所有的妈妈,都能在本书中找到自己孩子对应的问题,并获得可以“拿来就用”的解决方案。
--------------------
看完目录懂一半!
--------------------
叛逆 / 心理脆弱 / 学习拖延症 / “性早熟” / 二胎矛盾 / 吃喝拉撒睡 / 厌学 / 垃圾食品 / 隔代宠 / 不听话 / 坏习惯 / “洋”早教 / 坏朋友……
所有问题,都有答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豆瓣 谷歌图书
8.4 (20 个评分) 作者: 尹建莉 作家出版社 2009 - 1 其它标题: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本书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
相比许多家教图书,这本书有以下特点:
第一,本书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
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
第三,本书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豆瓣
作者: 尹建莉 2014 - 8
本书是尹建莉的第二部家庭教育著作,在内容方面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并列。本书仍采用案例写作的手法,案例主角扩展为更多的孩子,展示了前一本书尚未涉及的另一部分儿童教育生活。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作者依据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学者的严谨和妈妈的亲和,对大家面临的种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指出教育面临的种种误区,同时为读者提供出许多可操作的方法。
The Self-Driven Child 豆瓣
作者: Stixrud PhD, William / Johnson, Ned Viking 2018 - 2
2021年5月19日 已读
这本书大概营销做得好,居然能在亚马逊育儿书里进前十。不如去读尹建莉的书。核心知识点,就是对孩子要多爱少管,做孩子的顾问和后盾,让孩子掌舵自己的生活。书中的许多案例,都是对学龄孩子的焦虑抑郁问题的。而这两位作者,由于工作关系,接触到这些孩子的时候,他们的问题已经形成了。如果孩子在学龄前就一直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感,大概率不会出现书中案例类似的情况。如果孩子已经有问题了,可以读一读,学一些。如果孩子还小,去读尹建莉的书吧,至少可读心比这本书还好一点。
儿童教育 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 教育 育儿
心理抚养 豆瓣
作者: 李玫瑾 上海三联书店 2021 - 6
【编辑推荐】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
大人只有好好学习 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 人的许多问题源于早年养育
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 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
人的胃口是喂出来的,脾气是带出来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无耻是百般迁就宠溺出来的。
爱孩子,并不是一味地顺从他,稍懂事起就要教他行为有规矩,明白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
人们一直认为“育”只是用嘴给他讲道理,却忽略了还可以通过动作和各种接触来进行,即“养”的过程本身就是育。
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这种社会行为确实需要学习,但前提是父母要有意地培养他的这种行为,让他建立一套与人相处的正确方式。
【内容简介】
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当成爱的全部,却因为疏于了解、关注婴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心理困境,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对此,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作者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这种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我们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最佳和最关键时期。
2022年4月16日 已读
养孩子,做父母,看两种人。一种是你想成为的,一种是你不想成为的。李玫瑾老师的书里,是通过给你展现你不想成为的样子,来反观如何做好父母。
儿童教育 家庭 心理 心理学 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