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 豆瓣
Way of the Peaceful Warrior: A Book That Changes Lives
6.8 (1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丹·米尔曼 译者: 韩良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 11
一本改变生命的书!
作者丹•米尔曼是一个非常会说故事的人,在这本半自传体小说中,活灵活现地创造出三个让人一看就难忘的角色,一是代表作者本人,也同时代表无数对世界迷惘的年轻心灵,渴望了解存在的终极意义;二是那位荒诞有趣,却时时句句真言、灵光涌现的深夜加油站的老工人,也就是作者昵称的苏格拉底,他视之为上师;第三位人物是古怪精灵的女友乔依,代表着作者失落了一半的灵魂伴侣。阅读《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会产生很愉悦的体验,有一种有人正在为你加持气场的感受,内在的能量会变得很高昂,脑子会变得很清明,尤其当书中的加油站工人苏格拉底提出独特的反问时,读者会跟随着叙述走,一起思考,也一起展开心智与心灵的神秘探索。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 豆瓣
世界那么乱,脆弱给谁看!
作者: 二白 台海出版社 2015 - 11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是八零后作者二白的首部故事散文集,非励志不鸡汤,内含51段真实的过往,以此献给每个在艰难世界里活得不容易的朋友。
世界兵荒马乱,社会错综复杂,梦想遥不可及,世人命途多舛……可这本书,不是要告诉读者“世界太妖孽,入场需谨慎”;也不是要教育别人“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事实上作者宁愿直言世界很客观也不愿瞎眼称赞生活都美好。它没那么多温暖而激动人心的话,也无法做到真切地感觉过疼痛与无奈后指鹿为马。它唯一的立场是向全世界宣贯:脆弱有理,哭泣无罪。我们不需要永远戴着钢铁侠般坚硬的面具,装得刀枪不入百毒不侵。虽然这世界没那么好,其实也没那么坏;既然还活着,就必须活得好好的!
很多读者赞它,就算是碗鸡汤,也是经过了辛辣和犀利的调味,煲成了教人一饮而尽的浓香!
【编辑推荐】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是本让编辑翻转在嬉笑怒骂、沉思冥想、泪眼婆娑等各种“癫狂”状态下看完的奇书。
※如果你想知道学霸为什么是学霸,如果你想知道学霸的人生哲学,如果你想知道在遇到足够自杀100次的人生绝境时,学霸会如何化解?看这本书吧!
※作者文风犀利,不回避,不躲闪,直面现实,尽显豪情与霸气。
※本书真实、震撼、虐心暖心,每个故事都有其不同的人生含义。
【经典语录】
※人生之路漫漫,前面还有很多的景点等着人去拍照发微博呢。
※那种看标题就能看得人激情四射的畅销励志书,不过是吸睛和炒作的要素。你懂的。
※世界与我无关。这个我,也包括你。
※一旦敏感超越了某个刻度,三观容易都跑偏。
※想变成一个好到举世无双的人,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人:长相堪比吴彦祖或金城武,脑容量类似于杨振宁或马云,成年以后拥有闪得Bling的履历还有秒杀众人的Angela baby……
※想要变成苹果,最后长成了窝瓜。
※你真以为你开了外挂,能提前预知吗?别做梦了。
※低谷就像大姨妈,每个月都来一次。
※如果是颗肿瘤该下刀就要下刀,血肉分离是疼得要命,但不割就这么揣着,到最后就不是疼得要命,而是肯定会没命。
山茶文具店 豆瓣
ツバキ文具店
7.9 (162 个评分) 作者: [日] 小川糸 译者: 王蕴洁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3
★日本全国700多家书店店员投票选出的最想卖的书! 2016、2017连续两年获日本“书店大奖”重推!
★日本畅销作家小川糸备受好评暖心之作。16封手写书信,掀起“书信时代”怀旧风潮。
★一封封有温度的信,一个个有故事的人生。执笔写下说不出的话,与思念之人见字如面
★随书附带精美手绘镰仓游览导图
…………
在镰仓,有一家帮人代笔的文具店,每代店主均由女性担任,只要有委托便会接受,即使是餐厅的菜单也会帮忙。
不知不觉间,雨宫鸠子成为了第11代传人,而与外祖母之间的误会,以及开始独自一人活在世上的恐惧,使她充满迷茫。给死去宠物的吊唁信、宣布离婚的公告信、拒绝借钱的回绝信、写给挚友的分手信……
一封封代笔信是客人们的写实生活,也是一节节人生的课堂。
被讨厌的勇气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豆瓣
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8.1 (463 个评分) 作者: 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译者: 渠海霞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 3
「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而是,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
「因为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于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你是否常常对繁琐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时时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疲惫?
你是否认为人生的意义越来越模糊难见?
我们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
这一切的答案尽在这本《被讨厌的勇气》中!
★日本亚马逊2014年度销售冠军,连续300天雄踞销售榜首!
★蔡康永、张德芬 陈文茜、曾宝仪、勇气推荐!
★张沛超、胡慎之、动机在杭州 作序推荐!
★阿德勒思想拥有改变人一生的力量。剩下的就只有能否鼓起迈出一步的“勇气”
正念禅修 豆瓣
Mindfulness: A practical guide to finding peace in a frantic world
8.7 (6 个评分) 作者: 【美】马克•威廉姆斯 / 【美】丹尼•彭曼 译者: 刘海青 九州出版社 2013 - 3
正念,是对自己的善意和宽容
正念,让人每一秒活在当下
正念,助你重新认识和善待一生
正念理论正成为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它并非只是一种好的想法或聪明的技巧,而是一种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它培养我们开放的心态和温和的坚持,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并善待一生。
书中提供了一系列简单却实用的方法,可以有效打破焦虑、压力、不开心和疲惫等恶性循环。8周禅修训练指南,是一个连贯的体系,通过对呼吸的练习、身体的关注以及对周遭事物的觉察,让人集中涣散的精力,发现生活的真正乐趣,每一秒地活在当下。随着练习的深入,你会发现自己的思想、身体和生命都慢慢舒展清晰起来,并用值得信赖的方法来处理各种浮现的问题 ,是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令人狂躁不安的世界中,寻找内心平静的宝典。
本书介绍的训练方法因其对抑郁症患者的显著疗效,已被英国国家卫生医疗质量标准署推荐为优先治疗方案。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对于没有抑郁的人也同样适用,因为正念实践对一个人的健康、幸福和快乐有着极大的影响,本书提供的科学和医学证据以一种极为深入浅出的方式充分论证了这一点。
Designing Your Life 豆瓣
7.8 (13 个评分) 作者: Bill Burnett / Dave Evans Knopf 2016 - 9
Designers create worlds and solve problems using design thinking. Look around your office or home—at the tablet or smartphone you may be holding or the chair you are sitting in. Everything in our lives was designed by someone. And every design starts with a problem that a designer or team of designers seeks to solve.
In this book, Bill Burnett and Dave Evans show us how design thinking can help us create a life that is both meaningful and fulfilling, regardless of who or where we are, what we do or have done for a living, or how young or old we are. The same design thinking responsible for amazing technology, products, and spaces can be used to design and build your career and your life, a life of fulfillment and joy, constantly creative and productive, one that always holds the possibility of surprise.
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8.4 (73 个评分) 作者: 吴晓乐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0 - 11
在处女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鸣惊人之后,毕业于台大法律系,却走上作家之路的吴晓乐带来了她的第一本随笔集《可是我偏偏不喜欢》。她以诚挚、洞察幽微的笔调,去揭示那些我们无比熟悉却视而不见的事物。她写女性之间隐藏的厌女情绪,体察女性潜移默化的“月经耻感”,也自陈母女两 代人的冲突与和解;她写自己曾为迎合男友病态节食的经历,回顾言情小说如何塑造了女孩最初的爱情观;写“女神”这个词背后隐藏的陷阱,也反思“年轻人一定要在大城市拼搏”这种论调。
由于下笔精准,简中版尚未上市,就有读者手敲其中篇目分享,获上千人共鸣。
那些很好很好,可非我所愿的,可不可以不要?能否任我们长齐个性,拥有不与人同的自由?
——————————————————————
《正果与它们的产地》
不想结婚的人们,应值得一次鼓励,他们对自己诚实,诚实地说,目前并无把握负担谁的逆境、贫穷、疾病与哀愁。在天灾满布的现世中,他们调节着人祸的比例。
《习得复忘掉》
世人常误解一件事:仅仅男性特别喜欢折抑女性。绝非如此,打自很小的年纪,我时时见闻,那些坐成一圆桌的女人,如何将一位不在场的女性给说得低进尘埃里。几乎每个女生都接受了一套完整且顺序俨然的厌女练习。
《我与我的血》
自那回起,我变得相当尊重自己的月事,部分是不想再挨针,部分是我终究经验到,当我厌恶着自己这规律地滴出鲜血的身体时,我的身体也以等量齐观的恶意回敬着我。
《圣母病再见》
圣母的存在,是为了让人崇拜或耍赖,不是为了相爱。……珍惜生命,具体的方案之一便是汝不可宠坏他人。不要硬生生剥夺别人实际感受生命的可能性,不要代人受过,更不能替人顶受生命的细小砾磨。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豆瓣
作者: 尹建莉 2016 - 8
可能是有史以来实操性最强的家教书。
“如果你一生中只有一次机会读一本育儿书籍,我拍着光头担保,你选择这本,绝对不会后悔。”——凯叔(中国亲子故事第一平台【凯叔讲故事】创始人)
从22万个案例中,提炼出98个典型家庭教育问题。内容涵盖儿童的行为习惯、学习玩耍、人际交往、性教育、人格教育、家庭关系、心理成长等方方面面,堪称家庭教育问题的“百科全书”。
--------------------
第一本《好妈妈胜过 好老师》是写作者尹建莉如何培养自己的女儿, 本书则更注重对所有妈妈和儿童的实用性,涵盖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具体的生活事件接轨,让家长可以将理念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和意识——所有的妈妈,都能在本书中找到自己孩子对应的问题,并获得可以“拿来就用”的解决方案。
--------------------
看完目录懂一半!
--------------------
叛逆 / 心理脆弱 / 学习拖延症 / “性早熟” / 二胎矛盾 / 吃喝拉撒睡 / 厌学 / 垃圾食品 / 隔代宠 / 不听话 / 坏习惯 / “洋”早教 / 坏朋友……
所有问题,都有答案!
思维的囚徒 豆瓣
作者: [美] 亚历克斯·佩塔克斯 / [美] 伊莱恩·丹顿 译者: 赵晓瑞 中信出版社 2019 - 7
本书作者亚历克斯·佩塔克斯师从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本书与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一脉相承,将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应用到了现代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启发读者发现工作和生活当中的意义,并通过“意义”来对抗焦虑、抑郁和空虚。
本书提出了活出生命的意义7原则:自由地选择你的态度,实现有意义的目标,发现生命瞬间的意义,千万不要违心做事,从远处审视自己,改变你的关注焦点,要敢于超越自己。
意义疗法从集中营应用到当下的工作环境中,它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在影响着个人、公司甚至我们的社会。
2024年5月29日 已读
第二次阅读此书。

人生难免虚无,面对虚无,人类行动。由此,弗兰克尔认为,人类的心理原始动力,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追求享乐的力比多,不是阿德勒的权力意志与自卑,而是对意义的追寻。找到意义,人就能过良好生活。他把意义定义为“与自己的本性或核心本质达成的共鸣”,且认为意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要找到意义就好。

本书作者,试图做的事,是总结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学说,并帮助读者找到工作和职场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他俩做的不错。除了总结出意义疗法的七条原则之外,还提出了可以指导生活和工作OPA原则:O = Other, 和他人建议有意义的连结;P = Purpose,做有崇高意义的事儿;A = Active,积极热情的去拥抱生命,拥抱生活。

弗兰克尔是个挺厉害的人物,曾师从弗洛伊德和阿德勒,但之后自创门户,十几岁就发表论文,二十几岁就在当时欧洲心理学界出名。让他更为出名的是,他在二战时被关进集中营,并在其中完善了自己的学说。之后的一本《Man searching for Meaning》被评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

这本书的确有疗愈作用。意义非常重要,追寻意义,过有意义的生活,是人们摆脱虚无的重要方法。书中的一句话对我很有帮助,大意是,当你还没有找到你生活的意义,继续寻找意义,就是你的生活意义。

当然,现在我的看法不同了,但那不是该写在这本书的书评里的。
个人成长 个人管理 心理学 思维 成长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豆瓣
作者: 尹建莉 2014 - 8
本书是尹建莉的第二部家庭教育著作,在内容方面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并列。本书仍采用案例写作的手法,案例主角扩展为更多的孩子,展示了前一本书尚未涉及的另一部分儿童教育生活。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作者依据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学者的严谨和妈妈的亲和,对大家面临的种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指出教育面临的种种误区,同时为读者提供出许多可操作的方法。
Heart Talk 豆瓣
作者: Cleo Wade Atria / 37 INK 2018 - 3
A beautifully illustrated book from Cleo Wade—the artist, poet, and speaker who has been called “the Millennial Oprah” by New York Magazine—that offers creative inspiration and life lessons through poetry, mantras, and affirmations, perfect for fans of the bestseller Milk & Honey.
True to her hugely popular Instagram account, Cleo Wade brings her moving life lessons to Heart Talk, an inspiring, accessible, and spiritual book of wisdom for the new generation. Featuring over one hundred and twenty of Cleo’s original poems, mantras, and affirmations, including fan favorites and never before seen ones, this book is a daily pep talk to keep you feeling empowered and motivated.
With relatable, practical, and digestible advice, including “Hearts break. That’s how the magic gets in,” and “Baby, you are the strongest flower that ever grew, remember that when the weather changes,” this is a portable, replenishing pause for your daily life.
Keep Heart Talk by your bedside table or in your bag for an empowering boost of spiritual adrenaline that can help you discover and unlock what is blocking you from thriving emotionally and spiritually.
活出生命的意义 豆瓣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8.3 (102 个评分) 作者: [奥] 维克多·弗兰克 译者: 吕娜 华夏出版社 2010 - 6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 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这《活出生命的意义》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具有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这部作品销售已达1200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他并不是当年集中营里被编号为119104的待决囚徒,而是让人的可能性得以扩大的圣者。
如何度过一天24小时 豆瓣
作者: (英)阿诺德・贝内特 译者: 卢苇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 6
2021年8月31日 已读
2021年8月31日 评论 在一天有24小时的条件下,该如何生活 - 这本书篇幅短小精悍,精悍到,把英汉双语放到一起,合成一本书出版,也才不过区区170页。实际上我读的译本,是译言上的网友翻译的版本,字数也就两万,早晨开始读,通勤到单位,就读完了。 虽然本书题目说的是如何度过一天24小时,但其实际的内容,却不是这样。至少,你上班的时间如何度过,不在他的讨论范围。你睡觉的时间,也不在他的讨论范围内。假设你睡觉8小时,工作8小时,那一天里的三分之二,其实都不在讨论范围内。对于996的同学们来说,一天可能也就有四个小时在他的讨论范围内了。当然,如果把范围从一天扩大到一周的话,他谈论的时间可能还多点儿(作者也是这么做的)。所以,这本书其实是谈的,如何度过你上班和睡觉之外的那些时间。 那么,为什么还给书起个“如何度过一天24小时”这么个题目呢?这其实是个翻译问题。 “How to live on 24 hours A day”这句话,我并不同意翻译成“如何度过一天24小时”。反向翻译是验证翻译精度的一个方法。如果你找100个人试着把“如何度过一天24小时”翻译成英文的话,我才没有人会给翻译成““How to live on 24 hours A day”。让我做这个反向翻译的话,我大概会说“how to live the 24 hours in a day"。 我觉得,“How to live on 24 hours A day”其实是“How to live on the fact there is 24 hours A day”的简化写法。意思 也就是说,在一天有24小时的条件下,人们该如何生活。 类似的书名还有“How to Live on Bread and Music”(如何靠面包和音乐生活),“How to Live on Almost Nothing and Have Plenty”(如何几乎一无所有的生活却拥有许多),和“How to Live on a Low Income”(低收入怎么生活)。 我特意的要来做题目翻译的辨析,目的就是告诉你,这本书不是告诉你要如何度过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它的目的,是要探讨怎么生活,而探讨的前提是,一天有24个小时。 一天有24个小时,这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书中在开头的时候反复提及。时间对人们是公平的,不因为你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人品格,生活习惯,而有所不同。帝王将相,贩夫走卒,在时间的富有程度上,都是一致的。那么在这个条件下,你要怎么度过一天呢? 下面是作者提到的一些可能可以改变你的认知与行为的观点和建议。 人的一天有24个小时,而不是工作的8小时。不应该以过度强调工作的重要性。工作外的时间不是工作的序曲和尾声。它们是你的生活的重要部分。 你实际上能控制的,只有现在你做什么。你不能提前度过明天,甚至下一个小时。你可以做计划,但是要保持计划的灵活性,不要把自己的时间排满。做当前的事情却想着以后要做啥,对当下的体验是一种戕害。 睡觉和工作以外的时间,要进行积极的休息,而要如行尸走肉般度过(rest actively,not idely)。 每天早上通勤的时间,不要放任你的大脑胡思乱想或者放空。你练习控制的思想的内容。具体做法,就是每天有意识的思考一问题,一旦发现自己分心,就把思绪拉回来,继续思考。持续做这件事。 每周六天,每天早上半个小时,每周三天下班后一个半小时,拿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这就是额外的7个半小时,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其他下班后的时间,你仍可以做其他的休闲活动,也不会太多的影响你的其他社交活动。 至于做什么事儿,可以锻炼身体,可以反思自己的生活,行动,想法,原则。 拿出时间发展对艺术的兴趣,音乐,绘画,建筑,书法,表演,都可以。 迎合自己的好奇心,去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让自己的好奇心引导自己去认识世界。 读书。你可以阅读特定的主题。哲学,科学,历史,地理,文化。要选略高于自己当前水平的读物。枯燥一些也无妨。只有在完成有挑战的性的阅读之后,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知识获取的甜头。但要注意边读边思考,一定留出时间来想。慢不是问题,慢点儿好。读好的小说也可以了解人性。切不可把读书做一般的休闲,哪怕是读小说。要思考。读书的态度要端正,你要做的事寻求对你有帮助的内容。读完了书,你要能说出他的好处,而不是指出他的坏处。如果你的眼里只看得到不好的地方,你读书就浪费了时间。 开始新的习惯时,一定要注意,你无法在保持以前生活的前提下开始新习惯。你必须有所舍弃,有所改变。 但改变,看上去简单,但行动起并不容易。这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得有意的去做出努力。一开始不要求猛,不要设定宏大的计划。因为这样做,出师未捷的风险会被拉高。在改变习惯的开始阶段,人非常容易被小小的挫折打败,而回到比以前更差的状态——为做改变之前,至少自尊心没有受到伤害。所以,要从小处开始,循序渐进。 …… 最后,作者明显对斯多葛主义相当推崇。所以,如果你接受作者的建议,想过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但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话,不妨从阅读一些斯多葛学派的书开始。 《沉思录》就很好。 与本书同一主题的好书还有:维克多 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威廉 欧文的《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如果你确实想读一本关于“ 如何度过一天24小时”的书,你可以试试《 Own the Day, Own Your Life 》,这本书 我读过,并做了10篇笔记 。
个人管理 学习 成长 时间管理 管理
The Obstacle Is the Way 豆瓣
作者: Ryan Holiday Portfolio Hardcover 2014 - 5
We are stuck, stymied, frustrated. But it needn’t be this way. There is a formula for success that’s been followed by the icons of hist ory—from John D. Rockefeller to Amelia Earhart to Ulysses S. Grant to Steve Jobs—a formula that let them turn obstacles into opportunities. Faced with impossible situations, they found the astounding triumphs we all seek.
These men and women were not exceptionally brilliant, lucky, or gifted. Their success came from timeless philosophical principles laid down by a Roman emperor who struggled to articulate a method for excellence in any and all situations.
This book reveals that formula for the first time—and shows us how we can turn our own adversity into advantage.
致加西亚的信(完整全译本) Goodreads 豆瓣
作者: [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 1
《致加西亚的信》只不过是作者在茶余饭后与家人的闲谈中获得启发,写出的一篇短文,用来填补杂志的“天窗”,故事讲述的仅仅是罗文中尉完成了总统派给他的任务——送信而已。但是,这篇短文却印成小册子在全球卖了8亿册,被各大媒体杂志、企业老总奉为神物,甚至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都看得目瞪口呆。也许您已经看过了,深受启发,满怀斗志地迎接新一天,抑或认为这只是上司给下属洗脑的又一个小伎俩罢了。在这一版里,为您呈现了完整的送信过程,请您自己体会其中的意义。或深或浅,或褒或贬,有所思有所得便可。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e Why Cafe
6.9 (57 个评分) 作者: (美)约翰·史崔勒基 译者: 万洁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 - 6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几段迷茫的时期。
如果你曾经历,还记得是怎样度过的吗?
如果你正在经历,那么欢迎你来到 “为什么咖啡馆”。
·
这里没有关于人生的万能解答
但却有金钱绝对买不到的东西,
·
这里不卖答案
有心人却总能找到它。
·
【编辑推荐】
◆长销畅销16年,历久弥新的心理自助经典。
◆连续4年盘踞德国亚马逊年度畅销总榜。
◆被翻译成39种语言,40多国热卖,57所美国高校指定研讨读物,平均每49秒卖出一本。
◆简单的语言和故事,带你面对人生大问题。
◆别光整理 屋子了,来重新整理人生吧!
Feeling Is the Secret 豆瓣
作者: Neville Goddard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0
Your thoughts shape your life, create your reality, and ultimately limit or expand your true potential. Everything from relationships and love, to health and well-being, to wealth and prosperity are directly connected to how you think and what you think about most of the time.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A quick and easy read, Feeling is the Secret describes how our thoughts and feelings affect who we become and what we achieve. When we have the power to change them, we gain the power to change our circumstances, our health, and our life's purpose.
Game Changers 豆瓣
作者: Dave Asprey Harper Wave 2018
The bestselling author of Head Strong and The Bulletproof Diet answers the question "How do I kick more ass?"—providing proven techniques for becoming happier, healthier, and smarter, culled from the wisdom and insight of world-class thought leaders and mavericks of science and business.
When Dave Asprey started his Bulletproof Radio podcast more than five years ago, he sought out thought leaders and influencers in an array of disciplines, from biochemists to business titans to mediation masters. These folks were some of the top performing humans in the world, people who had changed their areas of study or even pioneered entirely new fields. Dave wanted to know: What did they have in common? What mattered most to them? What makes them so successful at what they do—and what makes them happiest? And so, at the end of each interview, Dave began asking the same question: "What are your top three recommendations for people who want to kick more ass?"
Combing through the recordings, looking for patterns and common threads, he found that the wisdom gleaned from these highly successful people can be distilled into three main categories: body, mind, and spirit. Game Changers is the culmination of Dave’s years-long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se conversations, offering thirty-six science-backed, high performance "laws" that are a virtual playbook for how to become not only more successful, but also happier and healthier.
Each chapter of Game Changers is structured around one of these laws. Dave combines anecdotes from game changers like Daniel Amen, David Perlmutter, Arianna Huffington, Dan Harris, and Tim Ferris with his own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dvice that readers can put into action immediately. From practicing gratitude and mindfulness to prioritizing social connections and sex, taming fear and anxiety to optimizing nutrition and movement, Dave brings together the wisdom of today’s game-changers to help everyone optimize their l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