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
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 豆瓣
The Little Blue Reasoning Book:50 Powerful Principles for Clear and Effective Thinking
6.2 (16 个评分) 作者: (加) 布兰登•罗伊尔著 译者: 冯亚彬 / 刘祥亚 九州出版社 2016 - 8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苏格拉底创建了一套方法,通过一系列探问,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苏格拉底方法”,来获取问题的答案,并对这些答案进行推断。通过这种方式,他就可以找出各种复杂现象背后的关键问题,揭开很多貌似有理实则荒谬的说法背后的真相。这套方法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逻辑推理”
本质上来说,逻辑推理是一个“收集信息、评估信息的过程”。要想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首先要占有充分的信息,而要想占有充分的信息,首先需要提出正确的问题。所以那些擅长逻辑推理的人,往往也比较善于提问,搜集相关信息,并用“正确的”方式 对这些信息进行评估。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不受他人干扰的情况下独立完成这一过程。
本书的目的,就是为读者提炼出一套最有用、最完整的逻辑推理概念,帮助读者在学习和现实生活中更好地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学会写作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粥左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9 - 5
大多数人都理解错了写作,认为只有依靠写作为生的人才需要学习这门技能。其实,写作是生存技能,人人都需要,人人都能学好。如今普通人改变命运、实现阶层越迁的机会越来稀缺,写作正是当下最好的机会之一:不需要强大的资源和背景以及人脉积累,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颗想要改变、敢于尝试的心。
2018年3月,在人人都说微信红利殆尽时,作者创立自媒体粥左罗,仅靠写原创文章,1年就积累了40万粉丝,基于3年爆文写作经验,他系统总结了最具操作性的写作技巧,希望让更多人学会写作,而且能靠写作赚钱。如何从零开始成为写作高手?这本书就是最好的解释,而你需要做的就是马上行动,开始学习,开始写作。因为,这项具有明显复利的技能越早开始学习越好,一旦形成,别人无法在短时间内超过你,时间就是壁垒。
一年顶十年 豆瓣
作者: 剽悍一只猫 2020 - 4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完整的个人影响力打造和财富升级的干货指南。全书分为打基础、大升级、终极三项内容主线,共含17个板块内容,每个板块下设10个子项,围绕主题进行阐释。囊括时间、状态、情商、学霸、读书、写作、讲课、牛人;贵人、团队、社群、销售、品牌、冠军、赚钱、写书;终极17项关键词,充分契合当下个人成长及财富升级*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全书所有内容均是作者自己实际践行后的总结,且经过大量高效社群和读者验证,亲测有效。
加速变化的时代,写给能成事的你!
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编辑推荐】
樊登、任泉、冯仑、管清友 倾力推荐。
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17个战略主题,170篇实战锦囊。
提供一套完整的个人影响力打造和财富升级的干货指南。
语录式文字风格,简洁凝练直接高效。
每一项内容都是作者自己实际践行后的总结,且经过大量高效社群和读者验证,亲测有效。
每章结尾增设全章金句总结+践行笔记。
记录自己的收获和践行。
随书附赠超值“大礼包”
扫码关注微信号“剽悍一只猫”即可获得神秘惊喜!
卡片笔记写作法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7.5 (146 个评分) 作者: [德] 申克·阿伦斯 译者: 陈琳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1 - 7
轻松写就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的卡片盒笔记写作法!
德国著名学者卢曼基于学习心理学的洞察,借鉴久经考验的笔记技术,使用卡片盒笔记写作法,积累了 9万张知识卡片,一生中写了 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
本书是该系统的第一本中文综合指南和说明,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从写作知识、写作准备、写作能力和注意事项四个角度概述写作的基本问题;第二部分总结了有效写作的四个原则;第三部分是成功写作的六个步骤。详细解释了卡片盒笔记写作法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写作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将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思考、理解和提出新的写作思路,而不用将时间浪费在寻找笔记、资料或参考文献上。
无论你喜欢用笔和纸,还是喜欢在Windows、Mac或Linux上做笔记都没关系,这个方法都能够轻松应用。
 德国的卢曼被称为“当代黑格尔”,是马克思和韦伯之后,百年一遇的具备天才卓识的大师。作为20世纪社会理论界的一颗明星,卢曼以其辉煌作品的灿烂光芒,照耀着整个20世纪下半叶西方当代社会理论的发展进程。他的写作方式别具一格,37岁才投身学术界,并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获得了在德国很难获得的博士学位。他生前发表了58本书,及数百篇文章,不仅高产,而且《社会的社会》、《社会的艺术》等都成为影响深远的新经典。在本书中详细公开他成就背后的秘密——卡片笔记写作法,即使普通人不一定能够著作等身,但一定不再为写作发愁。
 从根本上改变写作难,学会卢曼的卡片笔记写作法,将会发现无论是写论文、还是写书都不再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传统先定写作目标和计划,自上而下地写,所以会感觉被逼无奈、事倍功半,而卡片笔记法是从平日就已经在构建自己的知识库,等有灵感的时候,才提取储备的知识,所以写起来兴致盎然。
 本书的作者借鉴了卢曼的卡片笔记写作法,所以这本书也算是一个学习成果,每个见解都综合了许多商业、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不仅提高了写作技能,也全面提升学习技能。英文版豆瓣评分8.8,想读近3000人,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2020年,有两件事情深刻影响了我。阅读本书的英文版,便是其中的一件。多少年记笔记过程中的痛点,都被这本书娓娓道来,并且采用了令人信服、可执行的方法来破解。笔记不再是那“被忘却的纪念”,而是构成了一张硕大的思维之网,可以找到,可以积累,可以偶遇。这种方法升级的快感,我已经多年没有体会到了。感谢译者陈琳将本书原汁原味地翻译成了中文。让更多读者有机会重新找回记笔记的激情与乐趣。
——王树义,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玉树芝兰公众号主理人
卢曼的“盒中笔记”通常很简短,因为这些只是他庞大繁杂研究中的索引,等需要时,他会借由这些线头进行延伸思考,然后不断链接知识要点,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树。你也可以试试。
——姬十三 果壳CEO
很有趣的书,用这个方法可以不断积累笔记,形成终身学习、提高自我的习惯。
——亲子手帐达人、笔记大V温言
每天写6张卡片笔记,一年就可以完成博士论文,你信吗?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理论学家卢曼教授就是这样做的。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卢曼从阅读到记笔记到写作的整个工作流程及其背后的认知原理。真希望十年前的自己知道这个卡片盒笔记法,强烈推荐每一个学生、科研工作者、作家、终身学习者都阅读这本书并认真地实践它。
——李娟 北京大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雪小豹说公众号主理人
卡片写作有很多流派,卢曼卡片盒写作法尤其合适学术写作与信息密度大的写作。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如何将卢曼盒卡片写作法应用到写作中的图书,值得向读者推荐。期待你从此成为一名卡片写作爱好者,享受写作的乐趣。
——阳志平 安人心智董事长,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
这是一本教会你如何从思考到整理,最后形成个人知识结构过程的书。让信息生长并自然地形成网络,如同人类大脑一样,你会重新认识“笔记”这件事。
——马锐拉,wolai我来笔记 创始人
把《卡片笔记写作法》当作一本写作书籍看,当然不错,但如果把它看作一本思考方法书,可能收获更多。不过,我认为它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如何建立一个有生命的组织系统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从这个视角的阅读中受益良多,相信你也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成甲《好好思考》作者
2021年7月27日 已读
看到有的短评说书里没有具体讲怎么记笔记。我想了想,书里说的很清楚,就是用自己的话把读到的书里有启发的地方详细阐述清楚。这种训练,上过小学初中的人,都接受过这种训练:就是我们上语文课时的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这里不同的是,你记得笔记没有标准答案,一切以你自己的答案为准。本书的重点是,在有了笔记之后,如何使用它们,使其成为思考,研究,和表达的有力辅助工具。简单来说,就是将笔记之间建立联系,并且时时回顾之。在这套流程里,新想法会因为笔记的丰富而产生,新文章会因为笔记的联系而自己冒出来,也会让人更容易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思想。 这套笔记系统,就是让卡片帮助大脑完成其不擅长的记忆功能,从而解放大脑,让其做其擅长和不可替代的任务:思考!
2021年8月3日 评论 用什么软件工具 - Ryan Holiday,也算是一位高产作家,同样喜欢用卡片记笔记。在他的网站上,他说自己用6寸卡片。有人问,用数字工具记笔记岂不是更容易些?他的回答说,是会容易些。但他不想让记笔记变得容易。手写卡片迫使他慢下来,而且让他再次回顾卡片。在Kindle上(或者其他电子工具)中记录笔记太容易了,而太容易了就是问题所在。能够摆弄那些实体卡片,组合整理它们对于顺利地完成一个项目或者书来说,至关重要。将卡片从一个分类移到另一个分类,在卡片中游走时,我会重新发现我已经忘记的那些…… 所以,记笔记不要追求用起来特别容易的工具。关键是,他能让你去回顾它们,重排它们,偶遇它们。 卡片上写什么? 你的系统,你做主。你觉得什么重要,你就写什么。读书的时候,你可能很容易发现一些作者想要你知道的东西。如果那些东西你已经知道,或者对你没用,你就不用记录。如果你觉得喜欢,或者有用,或者感动,就写下来,记到你的卡片上。用自己的话记录。卡片上再写上内容的主题和出处,就可以放起来了。 所以,结论就是,让你自己记录笔记的过程别那么容易。纸片卡片完全够用。你如果特别在意便携性,可以在记录完卡片之后,过一段时间再整理到软件里。这样,可以多一到工序,也就多一次和你的卡片见面的机会。这也挺好。 更多的内容见下【英文】 https://ryanholiday.net/the-notecard-system-the-key-for-remembering-organizing-and-using-everything-you-read/
写作 学习 方法论 笔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