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
白银时代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王小波 中信出版集团 2015 - 8
《白银时代》是现当代小说中的佼佼之作,描写了生于20世纪的人们,在跨世纪的生存过程中回忆、描述他们的上辈和自身人生的故事。作品通过主人公们的爱恋表现初涉性的压抑;和差异巨大的对象婚恋揭示人们生活的苦闷;有才却无处施展表现社会对人的束缚。在如此“不正常”的现实之中,作者以幽默、讽刺、夸张等手法,凸显出对社会争议性问题如自由性爱、追逐个体性格、人类生存价值等的鲜明看法,描绘出一个时代的悲哀。
2023年5月18日 已读
四个故事的共同基调,就是通过书写知识分子的命运,尤其是是职业和爱情生活,来表现所谓的“白银时代”的特征。白银时代也许是对作者青少年期经历的中国社会的某种非现实的平行宇宙式的延伸,一种计划性的壁垒森严的高压的社会。

《白银时代》突出写作家的归宿,写“白银时代”的死寂与无聊。有趣与真实不被允许,无聊与表演大行其道。没有痛苦促使人们追求痛苦,没有死亡的编辑写手们通过毙掉稿子体验杀戮和死亡。

《未来世纪》仍关注作家,但又有了历史学家,哲学家的命运。知识分子在体制下通过性贿赂转变身份,却最终因为犯错误而重新安置,而体制的目的,就是让人最终成为体制的一部分,臣服于打屁股。

《2015》转向画家,而画家的错误就是无执照画画,但更不被容忍的是画出的话没人懂,类似于评论小说“没有生活”。而犯错误就会被安排在漂亮女孩的监管去砸碱,实际则会成为夫妻。

《2010》中讲所有知识分子的归宿,搞各种艺术的最终都得去搞科学和工程。不小心犯错误,就会被女管教押去砸碱,然后和女管教结婚。砸碱回来通常会离婚,然后女管教去做官员秘书或夫人,而被离婚的艺术家们称为傍肩继续保持和前妻们的联系。而官员们呢,则全来自于以前学理工却突然不识数的理工科的人们,他们是数盲。

白银时代的图景就被勾画出来了:数盲证领导下的由艺术家组成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秘书们官员夫人们从中调解两者关系。白银时代,乃是失智,失序,失趣的死寂之地。
小说 文学 王小波
爱你就像爱生命 豆瓣 Goodreads
爱你就像爱生命
9.0 (8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作家出版社 2017 - 2
本书收录了王小波生前从未发表过的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以及婚后他们夫妇与其他朋友的书信往来,再现了他们的爱、思想与生活,是一部感动国人二十年的爱情绝唱。其中不仅有热切、坦诚的情感表白,还有彼此对于书籍、诗歌乃至社会的看法,闪耀着理想与爱情的火花,令人动容。
2023年5月15日 已读
有人说,读杂文可了解王小波的思想。其思想在书信中表露的其实更充分。

王小波的书信集。包含其与李银河谈恋爱时候写的情书,以及一些与友人的信件。

与李银河的信最多,其中有几封李银河的回信。情书这样的信,是为了建立亲密关系而作的交流文字,充满了对自己的剖析,反省与认识,和对对方的赞美,欣赏和依恋。从情书里,最能了解一个人的情感世界,看到王小波细腻又豁达的一面。王小波的智慧与勇敢的品性可能是自有的,但公正的品德,应该收到李银河的影响颇深。

与友人的信,以给刘晓阳的数量最多,我也最喜欢。刘晓阳应该是王小波的同学,同样有赴美留学经历。不同的是,上完学,王小波夫妇回国了,刘晓阳夫妇没有。与知己的信,能看出他的洒脱,不羁,也展现出了他对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数据科学的浓厚兴趣和造诣。他还考虑过卖软件赚钱。
书信 文学 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 豆瓣
9.0 (10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作家出版社 2016 - 1
《沉默的大多数》为王小波杂文随笔作品精选集。其中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对日常生活、社会现象的评点,以及创作文论与少量书评。
书中内容涉及广泛,有社会道德伦理、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性问题,等等。完整地表现出王小波的良知、智慧和文明教养,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文章深刻、聪明、恳切、有趣,提供了人们本该具有、却又因种种原因忘却了的本能,比如独立的思想、自由的意志,不仅唤醒了时代下许多沉默的知识分子,更使得许多普通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
2023年5月13日 已读
说来奇怪,王小波去世的电视报道,我是有记忆的。但在王小波热时候,我没读过他。一是我没钱买书,而是那时候他在我身边也没热。

后来读过一些他的小说。文革时代的东西,我没有共鸣,人性上的东西,我又愚钝。但是文字有快感,感觉写得有意思。

今天读这本,60篇杂文,可以了解这个人的思想。对于学问,他推崇古希腊的理性主义,推崇科学是因为他求真。对于所谓的国学,由于它不接受批判,就很看不上。对于文学,他觉得只有美不美,加道德评判之类的,无非是限制创作自由。

他是个自由派,是个创作者,是个讲真话的人,是用黑色幽默指出论辩对手谬误的人。认为人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不应限制他人。
他应该读了很多书,但除了专门的几篇书评,并不掉书袋。这就很好。引用别人的时候也有的,但引得都很谨慎,罗素,萧伯纳,苏格拉底偶尔出现,但绝不用权威压人,反而爱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讲些小故事来说理。如此说理就很亲切。

他所追的,是自己懂点什么,创作点儿什么,最多到修身齐家的程度。他是不要治国平天下的。不过他文学的成功,他自己没看到,似乎有些可惜。
文学 杂文 王小波 随笔
青铜时代 豆瓣
8.9 (41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7
这是以中国古代唐朝为背景的三部作品构成的长篇。这组作品的主人公,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和传奇人物。他们作为一群追求个性、热爱自由、想按自己的价值观念精神信条生活的人,充满了强烈的创造欲望和人道需求,但被当时的权力斗争控制和扭曲了心态与行状、竟将智慧和爱情演变为滑稽闹剧。作者在这部长篇中,借助才子佳人、夜半私奔、千里寻情、开创伟业等风华绝代的唐朝秘传故事,将今人的爱情与唐人传奇相拼贴,使唐人传奇现代化,在其中贯注现代情趣,并通过对似水流年的追述,让历史与艺术相融合,最终确立了对生命终极价值的体认,引出了一种由叙事者随心所欲地穿行于古今中外的对话体叙述方式。
本书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之时代三部曲中的一本,是最新典藏插图本。该系列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是王小波作品的精华。 “时代三部曲”表面上是王小波作品的合集,每部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其实是有一个逻辑顺序的。这个逻辑顺序就是:《黄金时代》中的小说写现实世界;《白银时代》中的小说写未来世界;《青铜时代》写的故事都发生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