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获取精神力量的10种方法 豆瓣
作者: 东尼·博赞 外语教研 2005 - 4
《思维导图:获取精神力量的10种方法》共包括十章,分别介绍了构成精神智能的十个方面。目的是为了使你:身体稳健,头脑清晰,灵魂有根,能量充沛,精神智能和生活得到持续改进,《获取精神力量的10种方法》还包括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作者一生致力开发的一种融合色彩和图像的学习工具。它们是非常有用的记忆线路图。通过它,你可以利用大脑最初使用的自然工作方式组织事实与思想。《思维导图:获取精神力量的10种方法》的各章都有思维导图的例子和说明。而且,每个思维导图都给出了增强你的精神智能的练习。本套思维导图丛书还包括以下内容:《大脑使用说明书》《唤醒创造天才的10种方法》《获取精神力量的10种方法》《激发身体潜能的10种方法》《提高语言职能的10种方法》。
海报:
The Untethered Soul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Michael A. Singer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Noetic Books 2007 - 10
Who are you? When you start to explore this question, you find out how elusive it really is. Are you a physical body? A collection of experiences and memories? A partner to relationships? Each time you consider aspects of yourself, you realize that there is much more you than any of these can define. In this book, spiritual teacher Michael Singer explores the question of who we are and arrives at the conclusion that our identity is to be found in our consciousness, the fact of our ability to observe ourselves and the world around us. By tapping into traditions of meditation and mindfulness, Singer show how the development of consciousness can enable us all to dwell in the present moment and let go of painful thoughts and memories that keep us from achieving happiness and self-realization.Divided in to five parts, the book offers a frank and friendly discussion of consciousness and how we can develop it. In part one, he examines the notion of self and the inner dialogue that all of use live with. Part two examines the experience of energy as it flows through us and works to show readers how to open their hearts to the energy of experience that permeates their lives. Ways to overcome tendencies to close down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re the subject of part three. Enlightenment and the embrace of universal consciousness are the subject of part four. And finally, in part five, Singer returns to daily life and the pursuit of "unconditional happiness". Throughout, the book maintains a light and engaging tone, free from heavy dogma and prescriptive religious references. The easy exercises that figure in each chapter help readers experience the ideas that Singer presents.
精神政治学 豆瓣
7.7 (44 个评分) 作者: [德] 韩炳哲 译者: 关玉红 中信出版社 2019 - 1
当今世界已逐渐走向精神政治时代。
数字技术正从单纯的监控向主动的操控过渡,人们凭感觉做出的所谓“自由决定”将很快被操控。
无所不在的大数据和新自由主义伦理观造成了资本主义权力的转移和扩张,破坏了个体自由,压制了个体的空间和自主性。
本书扣人心弦地描绘了新自由主义精神政治导致的种种危机。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
《精神政治学》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疲怠社会》
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娱乐何为》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扑学》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会》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赎》
Die Errettung des Schönen
---------------
阅读韩炳哲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法国哲学家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这本书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必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纷繁现象,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韩炳哲的几本书堪称最敏锐、最犀利的时代探测器,是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思郁,自由写作者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几本小书,大题小做、举重若轻,触及现代人生活的多个层面,是东西方人文精神碰撞的结晶,走进了读者的心灵。
——何道宽,翻译家,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
在韩炳哲看来,工业资本主义并没有转向共产主义,而是从后工业的非物质生产方式逐渐演化为新自由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于是我们进入了“精神政治学”的时代。新自由主义虽有自由之名,实际上只不过是放松了身体控制而走向了全面的精神控制,由数字技术尤其是大数据所形成的精神性的“全景敞视监狱”无所不在,而我们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我们貌似有了自由之“身”,但是“精神”却被囚禁于其中而不自知。
——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韩炳哲以其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他推进了大众社会考察的很多关键范畴,比如对倦态与山寨的思考,在本雅明的技术复制与福柯的生命政治之后,他发现了“数字全景监狱”的新现象,以此把社会批判理论推进到“心灵政治学”的层面,重新连接了哲学与经验。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夏可君,哲学家与策展人
这本书是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对政治价值的深彻考问。数字化时代的浪潮把精神政治推向尖峰;掩卷沉思,才发现一切新鲜面孔背后都是精明权力的老把戏。
——贾克防,西北师大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在他精确、冷静的诊断之下,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种种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新自由主义秩序对人类生活的全面宰制。资本主义这一以自由为名的型态早已成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联合体,它不再用身体的强制、思想的管控维持自己的意识形态统治地位,而是渗透到我们精神的每一个角落,感官、情绪、欲望都成为新自由主义生产—消费机制的利用对象,让我们在丝毫不觉得丧失自由的情况下拱手出让自己的自由,这就是韩炳哲所说的精神政治的含义。在这样的统治秩序中,我们主动按照功绩社会的竞争标准进行自我管控,因此深陷抑郁症的旋涡,我们将自己的爱欲投射到各种感官消费之上,因此遭受爱的无能为力,我们沉浸在社交媒体的群体话语噪音中,却无法形成任何统一的集体整治行动。韩炳哲用短小精悍的文字,与福柯、阿多诺、列维纳斯、阿甘本进行思想碰撞,揭示出这个时代的严峻危机。
——杨小刚,中山大学哲学系副研究员
大数据的应用,让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精准……精准营销、精准医疗等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在可以预测、推演的时代,任凭感觉而生的行动是任性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由?音乐、电影、艺术带来的感动是可以被测量的吗?还是人类不知不觉已经成为数据的囚徒?在这样的时代,个体的空间与自由需要重新被思考,重新被定义。
——郑悦,《IT经理世界》杂志编辑总监
在《精神政治学》中,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将批评的炮火集中到了大数据时代的新自由主义身上。韩炳哲指出,新自由主义政权催生出了一套更甚于福柯笔下“全景敞视监狱”的权力操控系统,这种权力技术恰恰是对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主奴辩证法的颠倒——顺从的主体对于自己的屈从性恰恰是毫不自知的。权力技术不采再取禁止、防护、镇压的手段,而是伴随着主体的积极参与、自我袒露和过度消费。换言之,大数据背景下诞生了一个新的数字化阶级社会,除了福柯(和边沁)的“全景监狱”之外,在韩炳哲笔下进一步诞生了一个“筛选监视机制”。对新自由主义与数字化阶级社会的分析,不仅仅是一项哲学知识考古学的工作,它在根本上是政治性的,其答案就在于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等哲学家对主体的超越性之中。
——毛竹,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世界哲学》编辑部
2023年4月27日 已读
读这本书,完全是好奇现代的哲学家们在忙些什么。读过一遍,觉得文章拗口难懂,因为许多名词,也不见作者做什么解释,就论述起来。想来书不是给我这种门外汉写的,只有浸淫在学科中的同行能懂。
试着总结所学到的:作者认为现在以鼓励消费与社交,同步于数字化的西方资本主义可以被称作“新自由主义”。在新自由主义中的人,不再被他人所剥削。而是自己身兼业主和雇员,以自己剥削自己的”自我剥削“形式,来完成资本对于人的统治。新自由统治表面上是自由的,每个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儿,但实际上是被迫的看似自由的去工作,去产出。一旦不产出,就会被异化,就会被冠以某种精神有问题的帽子。于是,个体被迫进行自我优化,自我激励。作者认为新自由主义政权具有了精神操控的权力,玩儿的是精神政治学,唯有痴傻者(哲学家)能避其锋芒。我说开悟者也可。
哲学 政治学 新自由主义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