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蒋勋说红楼梦 豆瓣
8.3 (18 个评分) 作者: 蒋勋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7
《蒋勋说红楼梦(典藏版)(套装共8册)》是台湾美学大家蒋勋先生倾注长达半个世纪反复阅读《红楼梦》数十多遍后的心血之作,可谓品读最到位、讲解最感人的《红楼梦》赏析书。也是蒋勋先生密藏多年以后,首次和读者分享共读《红楼梦》,并以独特的青春视角、脱离考据之后的纯文学角度解读《红楼梦》,这里没有“红学”的考据,只有迷人的小说本身!通过阅读《蒋勋说红楼梦(典藏版)(套装共8册)》,我们会发现作者在《红楼梦》和读者的人生间架设了一条通道,跟着蒋勋读《红楼梦》,其实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红楼梦》的每个角落也有我们自己的身影在其中。
2021年8月16日 已读
2021年8月18日 评论 无题 - 先说说红楼梦这本书。 这本书我读过几遍。每次读过都觉得好看。文化水平低,读完了也只能拿个好看做评语。不知道这在有学问有知识的人看来,是不是暴殄天物呢?但,文化水平高的人,读完了,将书里面的东西掰开揉碎,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结,融汇起来,形成一套新的东西,拿出来讲了。从文本出发去欣赏美也好,去考证解谜也罢,说白了都是一个人读后的感悟与探索。若真的拿出来比较,平常人的一句好看,比起学者们的分析,更是对书本身的敬意,不参杂其他。 再说说蒋勋的解说。 蒋勋开篇的时候就说的很清楚,要带着他的听众(这几册大概是讲课实录)回到文本,体验文本本身的美。 他在大部分时间,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比如通过讲解书中的典故,让大家了解书中人物对话的一些机锋,以及书中众多诗词歌赋的内在含义,让大家了解作者写小说的铺陈方式,伏笔方式,情节串联方式,以及把书中人的行为带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社会规范。这种做法让一些因为语言习惯,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的演变,而不容易被现代人理解的部分变得让人理解。也提点出一些作者写作时的高超技法,让人们理解好在何处。 这些,都非常棒。 但,他仍不免的时不时的跳出文本,去探讨作者的生平对文本的影响,这部分就不太容易让人信服了。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一事,并不是没有质疑之声的。红楼的文本,是被改过的,是有证据的,但是谁改的,作者真的只是一个人吗?这也是仍有争议的。 蒋勋在讲解的同时,也常常拿个人经历去印证书中的事。虽然他一再强调,读红楼梦最忌的就是把自己的好恶加入进去,但听他的讲解,是明显的对黛玉有偏爱,对宝钗不怎么看得上的。我倒觉得红楼梦的作者做得最好,只是写出各人的行为表现,而不对人物做评判。他对宝玉黛玉之间的“爱情”也有拔高,对大观园这个青春王国更是高度评价了的。大概这些都不是回到文本的表现。 虽然说了几句批评,但仍然佩服蒋勋先生能将一部小说说得如此详细。但,希望读者们在听过他的讲解之后,仍然愿意回到文本中去,自己去阅读,写写自己的《说红楼梦》。毕竟,蒋先生说得再好,也是他咀嚼过的。自己有咀嚼能力的,最好亲自去。也许能品出别样滋味来。
中国文学 文学 红学 红楼梦 蒋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