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黄色潜水艇 / Yellow Submarine 豆瓣 豆瓣
9.4 (145 个评分) The Beatle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6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动感电影《黄色潜水艇》上市30周年纪念特辑采用全球最新[5.1环绕音效科技混音]录制,自1965-67年创作的经典作品完整收录。30年前您若错过一次,这次岂能错过千禧年全球最大盛事,改写音乐历史的巨人――[披头士合唱团]。披头士创下多项历史记录,拥有如此高的成就,这些荣耀应归功于热情的披头迷。

《99全新数位混音版》共收录披头士15首歌曲,所不同的是30年前版本只有6首披头士作品,这张CD将原来《黄色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漏收的这9首重新加入,并全部数位化。
丑闻笔记 (2006) TMDB 豆瓣
Notes on a Scandal
8.0 (132 个评分) 导演: 理查德·艾尔 演员: 朱迪·丹奇 / 凯特·布兰切特
其它标题: Notes on a Scandal / 丑闻日记(港)
希芭·哈特(凯特·布兰切特 饰)是学校里新来的美术老师,她年轻美丽,气质高雅。老教师芭芭拉(朱迪·丹奇 饰)悄悄地关注起希芭,并渐渐和希芭结成好友。希芭把芭芭拉当成密友,向她倾诉年迈丈夫的无趣,女儿的叛逆和儿子的低能。两个女人结为看起来温馨又和谐的忘年之交。
无意中芭芭拉发现希芭与学生的不论之恋,她逼迫希芭承认了奸情,并答应保守秘密。可是两个人的友谊却由此变质。保密人芭芭拉对希芭的占有欲越来越强,希芭在秘密被泄露的威胁下一次次屈服。然而秘密总有被泄露的一天,保密人事无巨细的日记转瞬成了记满丑闻的笔记。
反斗神偷 (1997) 豆瓣 TMDB
The Borrowers
7.7 (10 个评分) 导演: Peter Hewitt (I) 演员: 约翰·古德曼 / 吉姆·布劳德本特
其它标题: The Borrowers / 寄居游侠
在波特家的地板缝里,居住着波德一家人,波德一族天生拥有着迷你的身材,靠着寄宿在人类家中,向人类借生活必备品维生。这一天,皮特(布莱德利·皮尔斯 Bradley Pierce 饰)向往常一样告别了父母前往学校,而他的父母也双双出门了,整个大房子成为了波德一家人的天下。
这一次,波德(约翰·古德曼 John Goodman 饰)带上了儿子皮特林(汤姆·费尔顿 Tom Felton 饰)和女儿阿列艾迪(弗洛拉·纽比金 Flora Newbigin 饰),那晓得皮特林在偷冰淇淋的时候却被误打误撞的关进了冰箱里。好巧不巧,波特家的主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回家了,面临这前所未有的危机,波德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
童犬艾瑞克 (1989) 豆瓣
Woof!
9.0 (6 个评分) 导演: David Cobham 演员: 莉莎·戈达德 / Adam Roper
A young boy becomes a dog from time to time.
Long running Children's TV series telling the stories and adventures of a young schoolboy who gains the power of transforming himself into a dog. Only his best friend knows this and helps him protect the secret from the boy's parents, the school headmaster Mr. Blocker and also from their friend and their school-teacher Miss Jessop. Over the years, the cast changes (due to the young children growing up.) so that we see three different set of adventures for three school-children (with always a boy the one who turns into a dog.) with three different breeds of dog - all with Miss Jessop linking them... Written by Lee Horton {Leeh@tcp.co.uk}
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 (2009) 豆瓣 TMDB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Time Travel
7.8 (283 个评分) 导演: 嘉瑞斯·贾里维克 演员: 克里斯·奥多德 / 马克·伍顿
其它标题: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Time Travel / 时光旅行问答集
游乐园工作的雷(克里斯•奥多德 Chris O’Dowd 饰)沉迷于时间旅行,在工作中因吓坏小游客而被解雇。朋友皮特(迪恩•里浓斯•凯利 Dean Lennox Kelly 饰)和业余作家托比(马克•伍顿 Marc Wootton 饰)在“恐龙汉堡店”扮恐龙打工,毫无前途。三人晚上来到酒吧打发时光,雷突然遇到一位叫凯西的美女(安娜•法瑞丝 Anna Faris 饰)。凯西自称来自未来,是专门负责寻找时间漏洞的技术员,她来此是拜访名人,因为雷在未来将是“伟大的雷”,并著有《时间旅行手册》。皮特和托比不相信雷遇见了“未来美女”,认为他是异想天开编排电影。皮特去卫生间小解,没曾想竟偶然进入了时间漏洞,出来后发现酒吧全是死人,包括他自己。惊慌四措的皮特将雷和托比也拽入了漏洞,从此开始了一系列前后穿梭的时间旅行冒险。
The Girl on the Train 豆瓣
7.2 (8 个评分) 作者: Paula Hawkins Penguin Publishing Group 2015 - 1
Rachel takes the same commuter train every morning. Every day she rattles down the track, flashes past a stretch of cozy suburban homes, and stops at the signal that allows her to daily watch the same couple breakfasting on their deck. She’s even started to feel like she knows them. “Jess and Jason,” she calls them. Their life—as she sees it—is perfect. Not unlike the life she recently lost.
And then she sees something shocking. It’s only a minute until the train moves on, but it’s enough. Now everything’s changed. Unable to keep it to herself, Rachel offers what she knows to the police, and becomes inextricably entwined in what happens next, as well as in the lives of everyone involved. Has she done more harm than good?
Compulsively readable, The Girl on the Train is an emotionally immersive, Hitchcockian thriller and an electrifying debut.
奇迹唱片行 豆瓣
the music shop
6.0 (8 个评分) 作者: [英] 蕾秋·乔伊斯 译者: 刘晓桦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6
🎵《一个人的朝圣》作者沉淀三年重磅新作!
🎵"你所有的烦恼忧愁,都能在这家唱片行得到倾听和治愈。"
随书附赠一份“奇迹乐单”,专治你的各种烦恼忧愁!
🎵一个关于跨越藩篱、不要畏惧未知的疗愈故事,一首跳动着希 望和温暖 的动人情歌,还有音乐那抚慰人心的神奇力量。
———— ————————
这儿有家唱片行。一家明亮的小小唱片行。
门上没有店名,橱窗内没有展示,店里却塞满了古典乐、摇滚乐、爵士乐、流行乐等各种黑胶唱片。它时常开到深夜。
孤独的、失眠的、伤心的或是 无处可去的……形形色色的人来此寻找唱片,或者,寻找自己人生的答案。而老板弗兰克,四十岁,是个熊一般高大温柔的男人。只要告诉他你此刻的心情,或者讲讲你的故事,他总能为你找到最合适的唱片。
音乐始于静默,又回归静默,就像旅程一样。直到一天,一个身穿豆绿色风衣的女人倒在唱片行门口,弗兰克的甜蜜与伤痛再无法掩埋,而唱片行和整条街道也永远地变了模样。
一个关于跨越藩篱、不要畏惧未知的疗愈故事,一首跳动着希望和温暖的动人情歌,还有音乐那抚慰人心的神奇力量。
————————
【媒体和读者评论】
♪上一次被感动,还是在17岁时读到《人鼠之间》,如今我已经65岁了,《奇迹唱片行》又一次让我泪流满面。亚马逊读者Fiona Grandidge
♪ 蕾秋·乔伊斯太会讲故事了。在她笔下,平凡的小人物被赋予尊严和勇气。她擅写人性,本书也不例外,像是一首跳动着希望、善意和欢笑的动人情歌。莎拉·韦曼(畅销书作家、《当上帝是只兔子》作者)
♪ 乔伊斯那简洁的文字像在歌唱般,牢牢抓住了希望。《观察家报》
♪ 那些与开一家店相关、难以言说的奇异风景,都被发现并写下来了。每个平凡无奇的日常都藉此说满深刻的爱。读字书店店长郭正伟
♪一个关于悲伤和救赎的温柔故事,充满幽默和洞见。《每日快报》
♪ 她擅写人生那些离奇曲折的面向,很能让人有共鸣……也擅长用简单的字句传达那些对人性的深刻洞见。《泰晤士报》
♪ 献给音乐和爱的最美赞歌,充满魅力和温暖。《太阳报》
♪ 一个美丽的小说,一帖滋养灵魂的补药,一次愉悦满溢的阅读。畅销书作家乔安娜・坎农
♪ 这位“全世界最温暖的男子”能够凭直觉阅读人们内心无可言说的痛苦或寂寞,然后推荐足以疗愈人心的音乐。当然,爱情也可以。爱情使她找回了自己,却使他放弃(和被放弃)了原本的人生。《奇迹唱片行》是个拯救行动,也是一个如何修补人生的故事。作家陈雨航
♪ 《奇迹唱片行》这本小说里,有音乐、有爱情、有一股怀旧的气息。往深处探寻,会看到丝线般缠绕的情感,隐藏其中的是热情、爱恋、创伤、奉献,连接起故事中或主要或次要的角色,串接起过去与现在甚至未来,透过语言转译以及纸张或荧幕接上正在阅读的你。这是故事的动人魅力,书写者与阅读者都能愉快享受的美好经验。作家蔡智恒
2018年11月14日 已读
作者的书,最近读了三本,似乎是有一定的套路。都是跟着一个主角,一边书写现时的遭遇,决定,行动,一边让作者去回忆自己的过去。调调都是一样的平静,不疾不徐。有时喜欢有时不。
小说 英国 音乐
坚果壳 豆瓣
Nutshell
7.8 (14 个评分) 作者: [英] 伊恩·麦克尤恩 译者: 郭国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8
《坚果壳》是伊恩•麦克尤恩的最新作品,小说以一个未出生婴儿的视角重述了一个现代版《哈姆雷特》的故事。特鲁迪背叛了丈夫约翰,与丈夫的弟弟克劳德勾搭成奸。与此同时,身怀六甲的特鲁迪还居住在约翰的祖宅中,却将丈夫拒之门外。特鲁迪与克劳德密谋杀害约翰,从而霸占这栋豪宅,但一切都被特鲁迪腹中九个月大的婴儿所洞悉……
西方的衰落 豆瓣
The Great Degeneration
作者: 尼尔·弗格森 译者: 米拉 中信出版社 2013 - 1
本书是基于尼尔?弗格森在英国广播公司电台四台里斯讲座系列(Reith Lectures)创作整理而成,该系列播出时题为“法治与其敌人”。
早有人预言到西方社会的衰落。如今,这些衰落的迹象看似无处不在:经济增长放缓、债台高筑、人口老龄化问题、反社会行为等等不一而足。但是西方文明究竟欠缺在何处?尼尔?弗格森认为是制度的衰落难辞其咎,是制度正在导致社会的繁荣或衰败,制度就是在其中发挥作用的错综复杂的框架体系。
代议制政府、自由市场、法治和文明社会,这些原本是西欧和北美社会的四大支柱。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而非地理或气候上的原因,使得西方社会在公元16世纪前后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然而,现如今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腕。
我们的民主制度打破了代际契约,将高额的债务转嫁到我们的子子孙孙。我们的市场被过于繁杂的监管政策所日益扭曲,后者其实就是自己本意想要治愈的顽疾。法治也业已沦为律师之治。公民社会日益变得不再文明,人们只是出于惰性把问题一味推给政府去解决。
《西方的衰落》一书振聋发聩,也会引发争论,它是对这个自鸣得意和对问题视而不见的时代的迎头一击。当阿拉伯世界正在为民主而奋斗时,当中国努力从经济自由化迈向法治社会时,欧美社会却在挥霍几百年来制度优势的积淀。弗格森提出这样的警告,若要遏制西方社会一度称雄世界的文明日益衰落的势头,只能寄希望于强大的领导力,并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失物守护者 豆瓣
The Keeper of Lost Things
作者: [英]露丝·霍根 译者: 朱明晔 中国友谊出版社 2018 - 7
被读者评价为,“英版《解忧杂货店》”
-------
★ 感动欧美千万读者的心灵救赎之作,温暖席卷30多个国家
★ Goodreads读者选择奖年度小说Top5
★ Specsavers国家图书奖年度银奖小说
★ 理查德 & 朱迪读书俱乐部年度选书Top1
★ 《星期日泰晤士 报》年度畅销书
★ 英国亚马逊年度畅销书
★ 我 沉溺于收集每一个失落之物,期望有一天,能换回那颗意外丢失的灵魂。
★ 所有失去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重逢。
---------------------
---------------------
50年前,安东尼的未婚妻特蕾兹在一场意外中去世,随之丢失的还有特蕾兹送给他的礼物。失去了未婚妻,也辜负了对她的承诺的安东尼,为了祈求上天的救赎,开始收集、保存别人的失物,并将其写成故事,他也因此成了一名“失物守护者”。一次,在火车上捡到的骨灰盒,将安东尼再次拉回到过去,但已至暮年的他,再无力改变什么,便让助手劳拉去完成这项使命,并将自己的房子、园丁,连同特蕾兹忧郁的魂魄一并留给了她。性格乖僻的劳拉,开始在弗雷迪和有特殊能力的女孩儿森夏恩的帮助下完成安东尼未了的心愿——寻找唯一能让他和逝去的爱人重聚的失落之物……
Feline Philosophy 豆瓣
作者: John Gray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20 - 11
The author of Straw Dogs, famous for his provocative critiques of scientific hubris and the delusions of progress and humanism, turns his attention to cats―and what they reveal about humans' torturous relationship to the world and to themselves.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has been a predictably tragic or comical succession of palliatives for human disquiet. Thinkers from Spinoza to Berdyaev have pursued the perennial questions of how to be happy, how to be good, how to be loved, and how to live in a world of change and loss. But perhaps we can learn more from cats--the animal that has most captured our imagination--than from the great thinkers of the world.
In Feline Philosophy, the philosopher John Gray discovers in cats a way of living that is unburdened by anxiety and self-consciousness, showing how they embody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s of love and attachment, mortality, morality, and the Self: Montaigne's house cat, whose un-examined life may have been the one worth living; Meo, the Vietnam War survivor with an unshakable capacity for "fearless joy"; and Colette's Saha, the feline heroine of her subversive short story "The Cat", a parable about the pitfalls of human jealousy.
Exploring the nature of cats, and what we can learn from it, Gray offers a profound, thought-provoking meditation on the follies of human exceptionalism and our fundamentally vulnerable and lonely condition. He charts a path toward a life without illusions and delusions, revealing how we can endure both crisis and transformation, and adapt to a changed scene, as cats have always done.
2022年1月25日 已读
2022年1月25日 评论 扬猫抑人 - 猫和人的关系,一般的认为,是宠物与主人的关系。但作者John Gray却不这么看,我也认同他的看法。人把猫看作宠物,但猫却不会把人看成主人。别说主人,连首领,头人,领导都算不上。猫选择跟人生活在一起,只是它想跟人生活在一起。如此而已。 猫和人类目前的关系,可不是人自己的主意。这是双方面的默契,可以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猫应该是追随着老鼠找到人的。那应该是在人类有了定居点和稳定的食物来源后的事儿。很有可能是从农业社会开始的吧。人类开始接受猫,大概就是它能帮助人消灭偷我们食物的老鼠。但,猫捉老鼠,可不是为了人。它若是吃饱了,很可能会放纵老鼠在它面前耀武扬威的。它不像人类那样,有贮藏的观念。没吃的,出去猎便是。吃饱了,就找个地方打盹儿睡觉。 人们大概是看猫有点儿用,就不会驱赶它们,甚至还可能会用一些食物做诱饵,让它们在自己家附近多转悠转悠。 最初养猫捉老鼠的人,肯定不会把猫喂饱的。付出的食物一是要保证比被老鼠糟蹋的少,而是要保证猫还有动力去抓老鼠。 吃饱的猫,大概也就对人没有了戒心,开始在人居住的地方居住,睡觉。甚至,睡到了人的屋子里里:毕竟野外挡风遮雨的地方,没有人们住的地方好。 但是,现今,世道变了。人类的食物充足,也常常会把自己的猫主子喂饱。猫是靠什么做到让人主动投食的,养猫的人都知道:它们驯服了我们,让我们觉得它可爱,甚至,让我们觉得它们重要,像其他家人一下样重要,有时候还要更重要。 它让人们不止相信它是宠物。 但,仍然,它们有机会,还是会离开我们的。它们狩猎的本领仍在:你如果看过猫的玩耍,你就知道,它那是练习狩猎呢。猫没有焦虑:它的生活就是,找吃的,吃,玩儿,睡。它跟着我们舒服。除了人,几乎没什么生命会跟舒服过不去。舒服,那就待着。不舒服了再说。 猫,它与哲学有什么关系呢?它关心什么生命的意义吗? 没关系,不关心。 你让人怎么跟它学? 一只猫生下来,就是吃睡玩,它大概会有幸福的一生。 一个人若只是吃睡玩,大概很快就会觉得无聊,问个为什么。要是你只允许人做吃睡玩儿三件事,他恐怕会疯掉。 人类最不擅长的,大概就是无所事事。人总是要找事情干。还常常要找有意义的事情干,或者从自己干过的事情里面找意义。 如果作者真的是猫咪哲学的践行者,大概,这本书永远不会出现。猫才不在乎分享自己的思想呢。也许抓到的老鼠,吃不了,可以分你几只。你要不要,它也无所谓的。 我的观感,这并不是什么猫咪哲学。而是在人类哲学中,找出那些比较符合猫咪行为方式的,加以赞颂;再拉出那与猫咪行为对照来看的解释了人类行为的哲学,加以,怎么说呢,优点批判嘲讽的意思。 所以呢,作者大概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人类的不喜欢人类,和对猫的喜欢,才写了这么一本书吧。毕竟,人类的历史和当下之中,也是充满了对猫的虐待的事情的呢。可猫,除了对人好一点,对其他的动物,其实也残忍着呢:比如老鼠,比如鸟类……
哲学 英国 英文原版 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