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豆瓣 Goodreads
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
8.4 (152 个评分) 作者: (法)让-保罗·萨特 译者: 周煦良 / 汤永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6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极大、流行极广、风行一时的哲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国哲学家萨特。本书由两篇构成:《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和《今天的希望:与萨特的谈话》。前者发表于1946年,后一篇发表于1980年去世前不久,其中萨特一再强调,他的存在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生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哲学。
爱比克泰德论说集 豆瓣
作者: [古希腊]爱比克泰德 译者: 王文华 商务印书馆 2009 - 5
《爱比克泰德论说集》最老版本是CodeLz.Bodleianus Graecorum Miscellarigorum 251(S),于11、12世纪之交编辑而成,所有后世版本(MSS)都是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而成的。1525年,Victor Trincavelli“据此印刷出版了第一个《论说集》印刷本(威尼斯本)。但他依据的原始手本错误百出,故几乎毫无文本考证价值。第一本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本子由Jacob Shegk在1554年(Basel版)完成。Shegk是图宾根(Tubingen)著名医学教授,与Trin—cavelli的本子相比,他审订的希腊文本虽在文字上并无多大改变,但由于他采用的拉丁文本非常可靠,所以得以对希腊文本数百处谬误予以校正。1560年,Hieronymus woIf(Basel版)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附加翻译和点评。他所校订的这个本子在爱氏思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当时的学术界未能产生应有影响,人们普遍阅读的仍然是Shegk校订的Trin—cavelli本。
2022年1月18日 已读
“我们的行为必须合乎自然”,这似乎是斯多葛主义的最高准则。凡事符合自然的,就没什么可怕,只有孩子才害怕自然。仅这一句话,就足以消除人的终极恐惧,即对死亡的恐惧。人要分清权能之内和之外的事儿。权能之外的事儿,与己无关。符合自然的生活即是利用天赋生活。人与其他生物的区别,就是人是具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所以人只要利用自己的理性生活并对他人做出贡献,便是有意义的生活了。按照斯多葛主义生活哲学生活,在自己可控的领域精进,对不属于自己的权能的事物则放开,接受,不为之所动。
古希腊 哲学 希腊 斯多葛学派 西方哲学
苏鲁支语录 豆瓣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8.9 (7 个评分) 作者: 尼采 译者: 徐梵澄 商务印书馆 1992 - 2
尼采的一部主要著作,便是这《苏鲁支语录》,甚为鲁迅所欣赏。鲁迅最初加以翻译,用的是文言,题曰《察罗堵斯德罗绪言》,是第一卷《序言》的前三节。 那译笔古奥得很,似乎是拟《庄子》或《列子》。以原著的思想及文采而论,实在类乎我国古代的“子书”。宋五‘子’尚不在其列。这是华文第一译。后下鲁迅再度翻译,用的是白话,从新开始,止于《序言》的前九节,题曰《察拉斯忒拉的序言》,后附注解,刊于一九二O年六月《新潮》杂志第二卷第五期。此后有郭沫若的译本,题曰《察拉斯屈拉图如是说》,亦止薄薄一本,似是节译。后下鲁迅属徐梵澄将全书四卷译出,交郑振铎出版,时在一九三五。书名乃鲁迅所定,郑振释还作了一页序言,便是书端这序。郑序中说还有楚曾先生的一译本,当时未便出版两种译本,是以未取。此外另有高岸先生的译本,似乎后下皆已行世。那么,此译之外,至少还有两种译本流传。
哲学谈话录 豆瓣
作者: 爱比克泰德 译者: 吴欲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 10
在一个你无法把握的世界里,你能否让自己的有限的一生散发出人性的极度光辉?在西方古代,这是以“斯多亚派”的名义进行思考的哲学家最为关注的问题。爱比克泰德(Epictetus)是著名的罗马时期斯多亚派三大哲学家之一,大约生活在公元50-120年。其学生阿里安记载他的许多谈话编辑而成的这本灵动、隽永、深刻的《哲学谈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