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
逻辑学是什么 豆瓣
作者: 陈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9
在许多人心目中,逻辑学实在是一门艰深的学问,那些符号、规则、命题看着就令人生畏难之心。不过,在这本《逻辑学是什么》里,原本晦涩、艰深的逻辑学变得好玩起来了。“上帝能够创造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吗?”“白马非马”?“织女爱每一个爱牛郎的人?”“奥林匹克长跑冠军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书里尽是这些个好玩的问题,每一个都引得你好奇心大发,不进行一番头脑风暴誓不罢休。于是,在解题的兴奋和迷惑之中,不知不觉地,你跟随着作者,走进了逻辑学那个由纯理性的砖石搭建的庄严殿堂。
《逻辑学是什么》中有两根线索,一条是逻辑学的历史的时间线索,一条是逻辑学的基本内容的空间线索,沿着这两条线索,作者对逻辑学勾画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而作者设计的那一个个妙趣横生的逻辑问题恰如这两根线索上连缀的珍珠、饱满、浑圆,彰显了逻辑学的神奇魅力。原来,逻辑书也可以这样写!
2024年3月14日 已读
以古希腊和古中国的种种有名的悖论问题开篇,引出对逻辑学定义与功用。逻辑研究推理和论证,建立逻辑过程和标准以识别有效的推理和论证。在介绍了三大思想定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以及亚里士多德到莱布尼茨对逻辑学的贡献后。接下来的章节按照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的顺序介绍了演绎推理的规则,然后接受了归纳推理及其在批判性思维,数学,哲学和语言学中的应用。

个人认为本书的亮点是没有回避休谟对逻辑的批判。休谟真是厉害,可以说以一己之力把逻辑学以及以逻辑学为基础的实证科学限定了其能力范围。以后,凡是遇到讲逻辑却回避休谟问题的书,可知其有所隐藏。

另一亮点是,书中插图很好。埃舍尔的绘画,Peter Callesen的纸雕,逻辑名家论著的封面,都引人思考逻辑与现实的关系。

总结一下个人所学:现实分有无,语句分真假,逻辑分对错。错的逻辑是不符合推理论证规则的谬误。但逻辑只能应用于有语句构成的语义世界,而推理对错无关真假。当语句与现实相符合则为真。在探索现实时,作为工具的逻辑,能保证的只有在前提为真且符合规则的时候,真的推论和论证有效。但逻辑不能保真,以逻辑为基础的数学、哲学、语言学,均不保真。哪怕演绎推理的结论是确然的。

寻求真相者,请直面现实。
逻辑学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豆瓣
作者: 殷海光 2020 - 8
击穿固化思维,逻辑学入门经典必读!
-
★逻辑泰斗殷海光,影响了李敖、柏杨、董桥等一代文化名人
★独创对话体,将高深的逻辑学通俗化,循序渐进,深入浅出
★逻辑学入门权威读本,训练严谨细致的逻辑思维
-
【内容简介】
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曾在二十世纪的世界思想界风行一时。殷海光即是深受这波学术思潮影响的学者之一,本书正是他长期钻研的心得之作,对一般初学者容易混淆的概念及不易理解的原理皆详加说明,引领读者进入逻辑研究的世界。
在清华大学跟随金岳霖先生读研究生期间,殷海光先生写出了《逻辑讲话》,此书别出心裁,采用独创的对话体,有如拉家常,试图将高深的逻辑学通俗化,上市后受到广泛认可。之后,殷海光先生在《逻辑讲话》及讲义版的基础之上,写成《逻辑新引》,依旧采用对话体,一位老师与两位学生聊天,老师谆谆善诱,学生倾耳聆听。
本书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清晰易懂,注重严格的推论训练和逻辑的应用功能,使逻辑初学者在学习时可免于枯燥无味。
2024年3月6日 已读
逻辑学入门书籍,为了增加可读性,写成了两个青年学生遇到疑问,去一个忧国忧民爱抽闷烟老教授家拜访求教的故事。通过故事和对话的方式传达逻辑学知识,大概是避免学术性教材的枯燥无味。

逻辑学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近代由布尔将逻辑转为计算。弗格森,罗素和怀海特则是逻辑学现代化的大家。这些人在现代语言学里也占有一席之地,因为逻辑的起作用其实是透过语言的。逻辑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自然语言的某种抽象。

逻辑定义为“必然有效的推论规律的科学”,其保证推理正确,也可帮助辨别描述的真假。按照此严格定义,只有演绎推理是合逻辑的“必然”性要求。逻辑不讲实证。而实证科学所依赖的归纳推理,因其是“或然”或“概然”的,并不一定符合逻辑。逻辑在科学中的作用是有限的,但也是基础性的。科学假设的提出,结果的解释都得符合逻辑才能得到承认。

个人看法:逻辑是个认识工具,其本身不具有真理性,但具有实在性和有用性。其有用之处在于验证真假。但它不关心对错好坏,也不能确定现象是否存在。其起源于自然语言,但超越自然语言,并可以用更为抽象的符号表示逻辑算法。

学习逻辑的目的,是学会将现实问题转化为逻辑问题,用逻辑方法去计算、解决、验证和论断。一个推论符合逻辑只能说明它符合逻辑,是否符合现实则不是逻辑所关心的。与概率统计一样,逻辑推断也是个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
逻辑学
逻辑的力量 豆瓣
The Art of Logic: How to Make Sense in a World that Doesn’t
作者: [英] 郑乐隽 译者: 杜娟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10
本书并不是要教你如何用逻辑技巧去驳倒他人,而是教大家如何利用逻辑理性地认识身边的人和事,有效沟通,化解分歧,达成一致,从而解决问题。
本书共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如何使用逻辑,并从身边生活的实例入手,展示如何运用逻辑,理性思考。第二部分论证逻辑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我们不应该超越逻辑的极限来使用它。第三部分阐明了逻辑和情感的互补关系。逻辑令我们观点缜密,而情感使这些观点具有说服力。我们应该用情感支撑逻辑,用逻辑理解情感,同时发挥两者的优势,我们才能清晰思考,有效沟通,更容易理解彼此,化解分歧,真正解决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认知这个世界?如何与他人相处?该如何决策?作者郑乐隽以数学家的睿智敏锐,剖析减肥、歧视、性骚扰、社会福利、特权、虚假新闻等事例,向我们展示了逻辑的力量,教我们懂逻辑,有效地运用逻辑,更好地应对这个复杂的现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