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
Maria Callas - La Divina 豆瓣
Giacomo Puccini / Vincenzo Bellin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3年9月14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瑪麗亞·卡拉絲,美國籍希臘女高音歌唱家。卡拉絲是義大利「美聲歌劇」復興的代表人物。她兼備高超的演唱技巧和超凡的舞台表演能力,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女高音之一。卡拉絲能夠勝任各種風格的歌劇,出演的歌劇涵蓋從早期古典歌劇直到晚近的威爾第和普契尼的作品。社會也曾廣泛留意卡拉絲的個人生活。
The Many Musics of Gidon Kremer 豆瓣
Gidon Krem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7年2月13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Kremer的演奏时独一无二的,充满感情的。也只有他能让小提琴表现出来惊人的热情。
Gidon Kremer , 这位杰出的小提琴家,曾经荣获过包括 葛莱美等多次大奖,除了有高度的演奏技巧,在音乐的詮释上更有独到的手法,尤其是在音乐跨界的詮释及表现,经常能让人惊艳,具有魔力的音乐。
这张专辑是Kremer与DG合作了25年的一部记录,也是Kremer音乐生涯的部分缩影。专辑特别是收录了三首从未发表过的作品,其中两首出自Piazzolla之手。强烈推荐。
You always hear in his playing - as well as all the apperent effortlessness and facility - the way he's irresisitinbly attracted by risk and danger. Sticking to ehw safety of well-trodden paths dosen't seem to interest him.
维瓦尔第:四季 豆瓣 豆瓣
9.6 (100 个评分) Anne-Sophie Mutter / Karaja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4年6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文采声像出版公司
《维瓦尔第:四季》本碟是德国“小提琴女神”安妮·索菲·穆特与其音乐领路人欧洲指挥大帝卡拉扬早年为EMI留下的一款珍贵唱片。收录了音乐史上流行度最高的小提琴协奏曲——维瓦尔第创作的《四季》!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本人就是音乐史上一位技艺精湛的小提琴家,同时也是小提琴协奏曲这种音乐演奏形式的发明者。《四季》是他卷帙浩繁的小提琴作品中流行度与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据统计,《四季》很可能是全世界被唱片公司录制次数最多的小提琴作品!!

★ 全世界知名度最高、最好听的小提琴协奏曲,群众基础雄厚!!
★ 全世界最富号召力的小提琴女神穆特完美演绎!!
★ 全世界人气最旺的指挥大师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激情协奏!!
★ 唱片史上最著名的《四季》版本之一!!

穆特与卡拉扬大师于80年代录制的这款唱片在该曲目诸多版本中始终备受瞩目,演奏风格华美无比,用音符轻松描摹出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录制本唱片时的穆特正值弱冠之年,她淳朴本真的音乐演绎与此曲田园诗般的艺术意境相得益彰,为自己也为乐迷留下了一幅隽永的音乐画卷。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四季(作品8号,第1至第4首)
E大调第一协奏曲“春”
01 快板
02 广板
03 快板
G小调第二协奏曲“夏”
04 不很快的快板
05 柔板
06 急板
安妮·索菲·穆特/小提琴
维也纳爱乐乐团
赫伯特·冯·卡拉扬
F大调第三协奏曲
07 快板
08 很慢的柔板
09 快板
10 不很快的快板
11 广板
12 快板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 豆瓣
9.7 (6 个评分) Niccolo Paganini / Robert Schuman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8年9月9日 出版发行: Dg Imports
跨界提琴家David Garrett出道时的第一张古典专辑。
Concerto in D 豆瓣
Jascha Heifetz
发布日期 199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RCA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8年。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的D大调、门德尔松的e小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乐曲的特色不但充分发挥了主奏小提琴绚烂的近代演奏技巧,展开了色彩丰富的管弦乐,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新鲜的韵味,而且用他含有俄国民谣的地方色彩,独特的充满哀愁的优美旋律,作成了格调新颖、独特的作品。
惟一巴羅克 / 馬友友演奏巴羅克大提琴曲 豆瓣
9.4 (7 个评分) yo-yo ma 馬友友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9年2月25日 出版发行: Sony
馬友友在一九九三年接受荷蘭音樂會大會邀請,前往演出。馬友友在漫長的音樂生涯中一直在尋找各種靈感以增加他對大提琴演奏的認識,音樂會大會堂的邀請,讓馬友友興起了以古樂器探討大提琴的念頭。因為荷蘭正是近代古樂演奏的重鎮,於是他提議邀請傑出的古樂指揮家兼管風琴 家湯庫普曼率領他的阿姆斯特丹巴洛克古樂團與他合奏。結果於是造就了這張馬友友錄音生涯中獨一無二的專輯。為此,馬友友特別請英國著名的古樂製造家將他手中的史特拉第瓦里琴改回巴洛克琴的型式:琴弦間距拉大、琴馬變厚且將四弦拉在一個平面上、琴弦改成羊腸弦、弓也改成大弧度的古弓。而為此馬友友更煞費苦心的調整自己的演奏方式和風格,讓自己在本片中完全變成一個專門的古大提琴演奏家。
本片中馬友友演奏了兩套不同風格的樂曲:第一套是由庫普曼依巴哈作品所作的改編曲。庫普曼特別為馬友友改編了一些知名或少為人知的巴哈清唱劇作品,身為巴哈清唱劇全集錄音貢獻者之一,庫普最深知這些樂的睛妙之第,他的改編,不僅讓馬友友古大提琴演奏充滿迷人的美感,更讓人對巴哈這些優美的音樂有了新的體驗。片中庫普最選了一首包凱利尼最常為現代大提琴家演奏的協奏曲,這質是音樂學者葛魯茲將兩首包凱利尼協奏曲合成的作品。另一首則是極少為人演奏的作品,這也是從兩首包凱利尼協奏曲合成的曲子。庫普曼在此為馬友友寫了極為艱難的裝飾奏,馬友友的演奏讓他驚歎不可能!
探戈灵魂 豆瓣
9.6 (25 个评分) 马友友/YOYO MA / http://g.c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7年10月20日
《马友友:探戈灵魂》是由阿根廷著名作曲家阿斯托皮亚左拉(Astor Piazzolla 1921-1992)所作。专辑的制作人是阿根廷享誉盛名的奥斯卡卡斯特罗那维斯(Oscar Castro-Neves)。这张专辑共有十一个曲目,全为阿斯托皮亚左拉所创作。皮亚左拉这位在法国受到正规作曲法训练的阿根廷作曲家,最终选择了将探戈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和生命。是他赋予了探戈新的生命力。
虽然马友友录制了上百张CD,这张专辑仍是他最喜爱的专辑之一。正如他所说:“ 皮亚左拉的探戈完全不同于你以往所听到的探戈。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见到皮亚左拉本人。”在马友友录制这张唱片时,皮亚左拉已经离开人世。所幸的是马友友和皮亚左拉生前的好友及工作伙伴一起演奏并录制了这张唱片。
ASTOR PIAZZOLLA (1921-1992)
01 LIBERTANGO TANGO SUITE
02 ANDANTE
03 ALLEGRO
04 SUR:REGRESO AL AMOR
05 LE GRAND TANGO
06 FUGATA
07 TANGO REMEMRBANCES
08 MUMUKI
09 TRES MINUTOS CONLA REALIDAD
10 MILONGA DEL ANGEL
11 CAFE 1930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罗斯特罗波维奇) 豆瓣
9.6 (18 个评分) 姆斯蒂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托罗波维奇(Mstislav Leopoldovich Rostropovich1927~2007 )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6年1月16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Penguin Guide Rosette.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cordings of the 20th century, both for its content (considered by many the greatest cello music of all time) and for the intense devotion, careful preparation, and towering technical skill that went into the project. It was a brilliant idea to make a video as well as an audio recording. Cellists will welcome the chance to study Rostropovich's bowing and fingering techniques, close up and at leisure. And music-lovers will welcome the visuals of the recording location, a French church whose architecture, statues, and flickering candles complement the music.
Mstislav Rostropovich knew, loved and practiced the Bach suites from his teen years, when the legendary Pablo Casals gave him a private performance of one of them. But he did not feel ready to record the complete set until he was 63 years old. Then he found an ideal location for the recording; he carefully chose his recording technicians, and he supervised the sessions besides playing the cello as only he can. Each note is carefully considered and given its unique shape. The music's structures are made clear, its emotional overtones powerfully conveyed. The conventional structure of a baroque suite--an elaborate overture followed by a series of dances--comes vigorously to life. And Rostropovich gives a spoken introduction to each suite (in Russian, with English subtitles) playing illustrative passages on the piano or organ.
The result may appeal mostly to specialized tastes (unaccompanied cello is not everyone's cup of tea), but this video is a landmark. --Joe McLellan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1—6号 豆瓣
9.3 (40 个评分) Mstislav Rostropovich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5年6月13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Mstislav Leopoldovich Rostropovich KBE (Russian: Мстисла́в Леопо́льдович Ростропо́вич, Mstislav Leopol'dovič Rostropovič, ), (March 27 1927 – April 27 2007), known to close friends as “Slava”, was a Russian cellist and conductor. He was married to the soprano Galina Vishnevskaya. He is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cell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Suites for Solo Cello 豆瓣 Spotify
9.6 (125 个评分) Johann Sebastian Bach / János Stark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7年1月11日 出版发行: (P) 1997 BMG Entertainment
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举世无双,自1901年被卡萨尔斯"发现"并介绍给全世界的听众以来,它们便成了无限意义的延伸,更被誉为演奏家技巧与修养的试金石,史塔克、罗斯特罗波维奇、傅尼叶、马友友等无数大师都屡次争相诠释这一纪念碑式作品。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演奏家,史塔克已经先后五次灌录巴赫的这一惊世巨作,都获得了极好的评论,并为他带来了1998年度葛莱美"最佳器乐独奏奖"的荣耀。本专辑收录的是他在70岁高龄之际,于RCA灌录的第五次录音。史塔克认为对美的追求永无止境,他冀求每一次的演奏,都更接近这套乐曲的真理。
对比以前的四次,此第五次演奏录音里,细节更多,表现也更精确,史塔克在展现着他的速度与演奏力度的同时,以其一贯充满活力的风格诠释着,琴声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情和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