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师傅气功表演 - 标记
等待藥頭 豆瓣
作者: 哈利.夏畢洛 / Harry Shapiro 译者: 李佳純 商周出版 2008
這本書融合樂手故事、新聞報導、史料、第一場現場直擊,細細探索流行音樂與藥物的一頁糾纏史。從黑奴解放運動之後的黑人走唱藝人如何沾上專利止痛藥物、到爵士樂手與海洛因的關係,一直探索到嘻哈音樂與快克(crack)的關係。
本書的第一版出版於1988年,當時即大獲好評,1999年推出增訂版,增加一百頁的篇幅,探索快樂丸與瑞舞、嘻哈音樂與快克的關係,入圍BBC廣播公司的「史上最棒的20本音樂書」,也入選《衛報》的「史上最棒的10本音樂書」。
◎第一部(共七章):從黑奴解放運動後,黑人吟遊歌手如何與打拳賣膏藥的巡迴演唱結合,進而染上專利止痛藥癮,到爵士樂剛興起時,大麻如何滲透樂圈,而後如何轉進至海洛因。
◎第二部(共五章):探討二次大戰後,安非他命如何伴隨退伍軍人潮滲入搖滾樂圈、六○年代嬉皮運動如何與迷幻搖滾、LSD結合,七○年代的龐克搖滾跟吸膠有什麼關係。
◎第三部(共五章):八○年代,酸浩室音樂(Acid House)電音興起,它與快樂丸的一頁結合史、嘻哈音樂與快克的關係。
2023年11月28日 想读
并不想说坏话!无人敢评的吉卜力功过 豆瓣
誰も語らなかったジブリを語ろう
8.1 (15 个评分) 作者: [日]押井守 译者: 李思园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 - 7
宫崎骏“死对头”、《攻壳机动队》导演押井守火力全开吐槽吉卜力
从《龙猫》《千与千寻》到《萤火虫之墓》《起风了》
直言不讳,面对高分神作狂甩反派影评
另类内行视角深度爆料,揭开吉卜力的“阴暗面”
痛快又犀利,却让吉卜力有趣百倍!
. ..................
📖 编辑推荐
红猪和哈尔,都是宫崎骏本人的分身?
奖项票房双收的《千与千寻》其实槽点满满?
作品部部高分,吉卜力动画的质量是否过誉?
吉卜力工作室为何在日本一家独大、无人敢给差评?
在日本动画圈中,泰斗宫崎骏和鬼才押井守“瑜亮之争”的不和传闻常为影迷津津乐道。不论是聊“工作经”还是“胜负论”,押井守导演总能把话题拐到对吉卜力和宫崎骏的吐槽上去,偶露的八卦一角让人惊喜但又不甚过瘾,这次他终于畅所欲言聊了一整本书!
在本书中,押井守充分发挥了“粉碎”本色,以毒辣眼光审视这个享誉世界的动画龙头组织,时而暴言、时而赞美,搭建了一份“差点被收编”人士眼中的非官方档案——
◎ 只此一家!“黑粉头子”开喷众大佬
作为同级别监督、动画业内人,押井守导演与吉卜力三巨头渊源颇深,创作理念与为人处世上道不同的“交恶前史”是本书底色,对“超级异常者”的近距离观察只此一家:宫崎骏是“宅男始祖”,高畑勋是“臭知识分子”,铃木敏夫则是“恫吓高手”“洗脑大师”“秘密警察头目”!
◎ 反派影评!打破吉卜力高分神话
嘴上讲“并不想说坏话”,其实扮演着反派角色,层层开扒吉卜力作品的矛盾与缺陷——人物为什么做出那样不合常理的举动?画面美则美矣,但总感觉故事的设定和发展怪怪的?好多片子的结尾怎么一下想不起来?电影想表达的主题为何看不懂?……褪去感动滤镜,带你穿越细节迷宫,看清问题所在。
◎ 该夸得夸~内行视角剖析技术与匠心
专业人士开麦!揭秘吉卜力打动全球观众的魔法——精致绚丽的画面、天马行空的想象、治愈清新的情感,背后是不世出天才的灵感、技艺大爆发。《龙猫》中树木簇簇生长的动感,《千与千寻》中神来之笔的无脸男,《红猪》中飞行艇与水的高难度表现……勾起你重刷动画细细品味的冲动。
◎ 正义揭发!起底日本动画业
惯以职场视角看世界的押井守,抨击吉卜力的集权体制、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乏力的人才培养机制——高畑勋不顾现实的画面实验逼哭动画师?铃木敏夫为品牌建设和自我实现耍了哪些手段?后宫崎骏时代,谁能成为接班人?更捎带提及庵野秀明、细田守、新海诚等知名导演,以吉卜力为镜折射业界未来的动向。
◎ 内外双封,天蓝色带来夏日清凉
护封选用与日版相同、触感舒适的水瑟纸,封面图由《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导演、动画大师汤浅政明友情绘制,尽显押井守“狗党”本色。护封、内封、环衬均用标志性的吉卜力蓝专色印刷,开本便携、版式清爽,让视觉效果和阅读体验都畅快,值得吉卜力粉丝、动画迷们收藏。
▲押井守毒舌论▲
◎宫老才是“宅男始祖”啊。正是他创造了那些宅男梦寐以求的东西。美少女、战斗美少女、小道具……童颜巨乳的美少女,也是宫老创造的。
◎ 宫老的天马行空确实有撼动人心的力量。但他却没有搭建一部电影的结构、创造世界观、创作故事的能力。宫老作为动画师,是稀世罕有的天才,作为导演的能力,却是在二流以下。
◎ 我的人生目标之一是活得比宫老长。我一定要活下去,出席他的葬礼(笑)。
◎ 高畑先生是个臭知识分子,单纯依靠智性和素养来拍电影,已经不能把他称为电影导演了,应该称他为宣传意识形态的文化人。
◎ “吉卜力是绘本”这个说法真的很对,或许吉卜力会以这样的形象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吧。就算宫老去世,此后的人们也会想看那些作品。但是只有宫老的作品是这样,高畑先生和其他年轻导演的作品,都面临着消亡的命运。
▲日本读者评论▲
◎ 押井导演一如既往的直言不讳和歪理对话非常有趣,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看吉卜力作品时会有逻辑不通的感受。
◎ 确实,如果说起吉卜力作品的话,会觉得故事的设定很奇怪,但也能理解它具有让人不经意间被迷惑的魅力。以及,押井导演,你难道不是很喜欢宫崎导演吗?
◎ 我喜欢吉卜力,特别是宫崎骏的作品。我一边想着讨厌被批评,一边开始读,但和预想中的感觉完全不同。倒不如说押井守先生的话让我频频点头,而且自己无法理解的谜题也被讲得非常易懂,太有意思了。
◎ 押井在前言里写到“并不是讲吉卜力工作室的坏话以泄私愤”,但整本书基本上就是在讲坏话,真是个狡猾的家伙。
◎ 作品论+揭秘书的感觉,很辛辣,一口气笑着读完,想再去看看吉卜力的动画了。
📖 内容简介
创作出《龙猫》《千与千寻》的吉卜力工作室,作品以细腻精致的画风、天马行空的想象著称。自1985年成立以来,“吉卜力出品,必属精品”深入人心。面对这个享誉全球、“不可妄议”的动画巨头,鬼才导演押井守却有不同意见。
在本书中,他以毒辣眼光审视着吉卜力的成败功过,从工作室成立前夕聊到“后继无人”的现今,细数20余部经典作品深埋于华丽画面下的缺陷与矛盾,对吉卜力三长老宫崎骏、高畑勋、铃木敏夫的脾性癖好进行深度爆料,还捎带种种幕后秘辛及业内恩怨……不敢问宫崎骏的,就问押井守吧!
2023年11月20日 想读
火星编年史 豆瓣
The Martian Chronicles
作者: 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 林翰昌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 - 8
博尔赫斯:《火星编年史》是科幻小说中令人赞叹的代表作。

刘慈欣:这本书让你体会到科幻可以拥有怎样的诗意和美。

★ 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成名作 十周年珍藏版

★ 博尔赫斯、刘慈欣力荐

★ 以天马行空的想象书写人类文明的末世预言

★ 也许,你我都是火星人——在书页中窥见自己的倒影

2012年,当代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去世。在布拉德伯里去世十周年之际,推出了大师的成名作《火星编年史》十周年珍藏版。

这部备受博尔赫斯、刘慈欣等大家推崇的科幻经典,由一系列笔法优美、想象奇瑰而颇具哥特色彩的奇幻短篇构成。

世纪之交,地球危机四伏,充满末世气息。火星成为人类最后的希望。虽然前三批探索者都死于神秘的火星人之手,但人类仍然前仆后继。在陌生的红色土地上,他们遇到了“出轨”的火星女子和善妒的丈夫,精通心电感应和易容术的火星人,盛大狂欢中暗藏杀机的厄舍古堡,两个陌生人在扭曲时空中的灵异邂逅……

兼具诗意与诡谲的火星编年史,实际是一场盛极而衰的人类文明史,映出人性深处的恐惧与欲望,令人读来不胜唏嘘。

2003年8月,布拉德伯里的83岁生日恰逢火星6000年来最接近地球之时,他对这颗寄托着无数梦想的荒凉行星致以了美好的祝愿——

“我所梦想的情形是这样的:距今多年以后的某个夜晚,在火星上,一位少年在防护罩下用手电筒读书到深夜。他会留意到四周荒凉寒冷、砾石成堆、满目红色,景色并不算浪漫。但当他关掉手电,躺在我的一本书旁——我希望是《火星编年史》——随着外面火星风暴刮起,我书中的幽灵将会醒来,我创造的生命——即便他们从未存在过——会出现在火星上。”

2012年美国航天局将“好奇”号在火星的着陆点命名为“布拉德伯里着陆点”,向这位科幻大师致敬。
2023年11月18日 想读
薄如晨曦 豆瓣
Moi, Tituba, sorcière…
5.6 (5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丽斯·孔戴 译者: 张洁 九州出版社 2023 - 9
布克奖入围、新学院奖得主,法语文学重要女作家玛丽斯·孔戴代表作首次引进!
“猎巫”为背景,以严肃写实+瑰丽想象,
书写底层女性的成长与觉醒,
赞颂每一个桀骜、自由、勇敢的女性。

编辑推荐 :
2023年国际布克奖入围作者,新学院奖、法国女性文学奖、法兰西学院奖获得者,当代法语文学重要作家玛丽斯·孔戴代表作,以17世纪“塞勒姆猎巫事件”为背景,书写了少数族裔女性蒂图巴奇异、神秘、现实和梦想交织的生活。
出色的文本:严肃的写实+瑰丽的想象,糅合现实与虚幻,将主人公经历的苦痛现实,对制度、权利、社会、人性的辛辣讽刺融于奇异、神秘、怪诞的想象世界,有着浓烈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风格独特,引人入胜。
女性成长与觉醒:主人公蒂图巴将历经焦虑、困境与暴力的一生娓娓道来,她在苦痛的深渊中野蛮绽放,盛开出一朵自由与欲望的艳丽花朵。她的勇敢、聪慧、善良、热情和坚定使她充满魅力,大放异彩。读者会在她毫不妥协的叙述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从未消逝的“猎巫”议题:17世纪,这场旨在驯服女性、控制女性生育和身体的运动,让无数“蒂图巴”被冠以“女巫”之名,成为牺牲品;21世纪,暴力与讨伐仍未停止,究竟怎样才能挣脱身体的桎梏与性别规训?
装帧亮点:110mm*172mm小开本,环绕式竖腰封,开启独特阅读体验;排版清爽悦目,书体轻巧便携;明艳大胆的粉与蓝,极具生命力和张力。
🎙️
媒体推荐:
这是一位被历史遗忘的女性,一名黑人女性,我想还她重述人生的权利。——本书作者玛丽斯·孔戴
玛丽斯·孔戴是最伟大的法语作家之一,也是加勒比海地区最伟大的声音。她一次次证明了她是一个多么有天赋的故事讲述者。——2023年国际布克奖评语
孔戴是一位属于全世界的伟大作家,她以精确而令人无法抗拒的语言书写了一个被殖民主义摧残的世界,那里有魔幻、梦想、可怖的现实,也有团结与爱。——2018年新学院奖评语
孔戴是一位高产作家,也是当代文学中极为有力的女性声音。——《选择》杂志
令人惊叹……玛丽斯·孔戴充满想象力的、颠覆历史的写作是对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强烈批判。——《波士顿周日环球报》
🏆
获奖记录:
作者玛丽斯·孔戴入围2023年国际布克奖,曾获得新学院奖、法国女性文学奖和法兰西学院奖。
📖
内容简介:
17世纪的猎巫运动中,数不尽的男人、(尤其是)女人被冠以荒唐的罪名,施以酷刑,剥夺生命,成为资本与权力运作的牺牲品。
本书以此为故事背景,讲述了黑人少女蒂图巴历经大半生的流离与苦难,坚韧地追求爱与自由,逐渐认清自我价值、走向觉醒的过程。
蒂图巴的母亲在贩奴船上遭白人强暴,她便是这次“仇恨和轻蔑行径的果”,自幼不得母亲的温柔与爱抚。未满7岁时,母亲因反抗种植园里白人男性的侵犯而被吊死,养父在被卖往新买主的路上咬舌自尽,蒂图巴被赶出种植园,靠奴隶同胞时时救济,后由好心的老妇收留,开始学习治病通灵的法术。她以自己的双手愈人无数,却又被无端冠以“女巫”的恶名,抓进监狱……
2023年11月11日 想读
“女巫”: 不可战胜的女性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Sorcières: La puissance invaincue des femmes
7.9 (14 个评分) 作者: [法]莫娜·肖莱 译者: 崔月玲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2 - 9
猎巫运动曾为我们打造了某种令人恐惧的女巫形象:她们施行邪术,她们顽固不化,她们衰老丑陋……然而,这首气势磅礴的意识形态之诗遍布着厌女情绪的韵脚,其余风依旧浸染着当今世界对女性的评判。莫娜·肖莱为我们除去了掩人耳目的矫饰,呈现出真正的“女巫”形象:她们独立生活,她们自然老去,她们掌控着自己的身体与性。
这里探讨的是三种不同类型的女性人生:
不依赖他人的——自主权并不意味着关系的缺失,而是可以建立关系,但这些关系必须尊重我们的完整性、我们的自由意志,让我们能全面绽放,而不是自我束缚;
不囿于母职的——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者只是让日子变得有希望,都得先让生孩子变成随心所欲、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一件事;
不惧怕衰老的——女人并不是非得保持自己年轻时的样子,她们完全有权利用另一种面貌、另一种美丽来丰富自己。
“女巫”是唯一通过自身来持有某种能力的女性原型,她不因其他人而被定义,所以,“女巫”的继承者们,请承继这种力量,为自己而绽放吧!
将这一辈子活成你们能做到的最好的样子!
2023年11月10日 想读
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豆瓣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 4
许多妇女在思想观念误区的束缚下艰难地生活着。乌特.艾尔哈特要用这本书为妇女姐妹们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艾尔哈特通过本书告诉女读者们,妇女们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充实的生活,为什么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妇女自己的心理机制、自我束缚和内心的恐惧感决定的。如何摆脱自我约束的观念模式,艾尔哈特为女读者们指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 我们需要的不是抱怨 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
2023年10月30日 想读
Cyberia: Life in the Trenches of Hyperspace 豆瓣
From Publishers Weekly This heady report takes readers on a dizzying and dangerous guided tour through "cyberspace," an unfolding terrai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that, according to Rushkoff, is being tapped by a "cyberian counterculture" bent on redefining reality. In "Cyberia," artists, scientists and hackers explore virtual reality using prototype computers with 3-D goggles, headphones and a tracking ball to move through real or fictional space without commands, text or symbols; Silicon Valley engineers and mathematicians attempt to unlock creativity via psychedelic drugs or fractal graphics mirroring our irregular world; urban neopagans access information networks and use witchcraft to promote planetary survival. Computer bulletin boards, cyberpunk comic books, interactive videos, cyber-rock dance clubs and the acts of eco-terrorists and of employees who use computers to subvert the workplace are part of a cyberian universe whose gurus, interviewed here by Rushkoff, include Terence McKenna, Timothy Leary and R. U. Sirius, editor of Mondo 2000 magazine. Souped-up prose marks this exploration of cyberpunk culture. $20,000 ad/promo; author tour. Copyright 1994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Inc.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From Kirkus Reviews Rushkoff, a New York-based journalist, goes west to Berkeley for a look inside Cyberia--the emerging countercultural terrain of computer hackers, ``smart'' drugs, house music, and a range of alternate ``cyberpunk'' lifestyles and anarchic philosophies. This largely sympathetic report from the latest frontier will undoubtedly strike many older readers as outrageous, but others (especially those with clear memories of the 60's) may find much of the rhetoric familiar, even nostalgic. In fact, many of the ingredients hark back to the Berkeley scene of nearly three decades ago: the text is full of references to acid trips, pagan rituals, and Grateful Dead concerts, and even Timothy Leary puts in an appearance at a virtual reality demonstration. The most significant new element in the mix is the computer-- especially when used to connect with other computer users around the world. Leary advised dropouts to ``find the others,'' and computer networks like the WELL have made it easier than ever for Cyberians to locate those of similar beliefs. Rushkoff interviews authors, drug dealers, musicians, and hackers; watches two electronic outlaws stealing ATM codes; joins a role-playing game in which he acts the part of a thief; and talks to eco-terrorists and cultists about their beliefs. While some readers might wish the author had kept his nonsense detector more finely tuned, much of the book's value lies in Rushkoff's ability to resist patronizing his subjects. A provocative, wide-ranging survey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longings of youth and the wild potentials of computer technology. -- Copyright ©1994, Kirkus Associates, LP.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See all Editorial Reviews
2023年10月27日 想读
电视剧编剧教程 豆瓣
作者: 洪帆 / 张巍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 - 11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打造金牌教程
来自一线编剧的创作全流程教学
结合电视剧、网剧热门案例,如《女医·明妃传》《无证之罪》《最好的我们》,提供精准有效的实战指导
特别收录剧本节选,深入解读各类型作品
直面本土行业现状,解锁编剧生存技能
特邀柠萌影业高管、爱奇艺资深制片人、《法医秦明》编剧等业内人士分享宝贵经验:从入行途径、制片方需求,到集体创作、IP 改编……
内附完整合同样本及重点条款分析
影视剧作专业必读
...................
📖 编辑推荐
《电视剧编剧教程》是一部关于国内电视剧、网剧编剧创作与就业的实战指南,是一部结合了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的作者二十余年行业经验与教学经验的专业教材。本书详细介绍了国产剧集剧本创作全流程,辅以多类型原创剧本案例,深入剖析创作痛点,直面本土编剧的核心难题,分享制片方、制作人、成熟编剧工作室等资深业界人士的宝贵经验,提点编剧新人如何避开从业道路上的诸多“陷阱”,帮助编剧成长,获得在行业中立足的技能与本领。
●编剧写作前应知道的那些事儿
电视剧的基本概念、专业剧本格式、剧本的结构与类型、人物与台词……
●来自一线编剧的创作全流程教学
· 从故事创意、故事梗概、故事大纲、人物小传、人物关系、分集大纲、分场大纲、初稿写作到剧本修改的手把手教学
· 深入解读多类型剧集,收录大量剧本参考范例:《女医·明妃传》《无证之罪》《最好的我们》《独孤天下》……
● 直面本土行业现状,解锁编剧生存技能
· 柠萌影业高管、爱奇艺资深制片人、《法医秦明》编剧等业内人士分享宝贵经验:入行途径、制片方需求、IP改编……
· 分享编剧工作室集体创作经验与要点
· 区分编剧合同类型,提供完整合同样本及重点条款分析,提点合同“陷阱”
· 专业编剧如何进行自我训练与终生学习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面向当下电视剧、网剧创作的实战教程。全书分为基础知识、全流程指南和编剧生存技能三个部分,紧扣国内行业现状和平台需求,手把手带领读者从每一步细节入手,大到长篇故事的结构布局,小到字体标点规范、分集分场技术要领……逐项击破,直至通关完整流程。
本书特色在于聚焦国产剧的本土经验,精心选取来自成熟编剧的一手案例,收录《无证之罪》《最好的我们》《女医·明妃传》等优质剧集的拍摄前定稿剧本(节选),从中读者可以直观地了解梗概、大纲、人物小传、剧本的样式与标准。另附有业内人士访谈实录,披露制片方的真实需求、集体创作模式、IP改编方法等从业经验,为新人入行提供助力和参考。
2023年10月18日 想读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豆瓣
8.1 (14 个评分) 作者: [德]卡伦·霍妮(Karen Horney) 译者: 郑世彦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1 - 3
◇人人都有病。焦虑的现代人病态心理直播现场!
◇心理学大师卡伦·霍妮成名代表作,标志着精神分析文化决定论学派的形成
◇以专业的研究硬核反对弗洛伊德,对后世影响巨大,比如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等
◇论点清晰,论证细腻,千万读者强烈共情:"每句话都像在说自己"
◇2021年精装插画版
◇每种古怪的行为背后,都是正在受苦的自己。
◇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的敏感、潜在的敌意和苛刻的要求,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了我们的感情和行为、干扰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的生活会是截然不同的面貌。
◇本书是卡伦·霍妮第一本重要专著,引人入胜地刻画了人格中难以察觉的神经症。她提出神经症是一种偏离共同文化模式的心理紊乱,是人的内心与环境产生冲突无法平衡的结果。全书对焦明确,语言生动细腻,帮助现代人认识和接纳自我,走出焦虑泥潭。
2023年9月28日 想读
大奧(01)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吉永史 译者: 王詩怡 尖端 2007 - 2
「大奧——將軍正室和側室居住之處,將軍是唯一能進入的女性。」
一種只有男丁會被傳染的怪病在日本全國蔓延開來,導致男性人口銳減,政經大權落至女性手中,男尊女卑的社會在一夕間顛覆。為了振興家道,貧窮武士水野決意進入將軍府,成為侍奉女將軍的三千美男之一。來自市井的他將在大奧引發什麼樣的風波…?!
2023年9月23日 想读
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豆瓣
Dans les Forêts de Sibérie
7.5 (18 个评分) 作者: [法]西尔万· 泰松 译者: 周佩琼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9
一位法国记者隐居原始森林的人生思考
在西伯利亚森林里,神秘的贝加尔湖畔,只有熊在小木屋的四周出没,本书作者在那里寻找心灵的自由与宁静,陪伴他的只有书籍、伏特加与雪茄
法国美第奇文学奖获奖作品
当代版《瓦尔登湖》
美国《国家地理》最佳秋季读物
英国《金融时报》年度最佳好书
法国探险家西尔万•泰松曾自许四十岁前在森林深处过一段隐居生活。于是,他在贝加尔湖畔雪松北岬的一座西伯利亚小木屋里居住了六个月。最近的村庄在一百二十公里以外,没有邻居,偶尔有奇怪的访客。冬季,气温降至零下三十摄氏度;夏季,熊在湖岸陡坡出没。他带了书籍、雪茄和伏特加,在这片 荒原中,自创了一种朴素而美好的生活,时间缩减为几个简单的行为:面朝湖泊和森林,注视着日子流逝;砍柴,钓鱼,做饭;大量阅读;在山间行走;在窗前喝伏特加。
2023年9月18日 想读
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 豆瓣
How Music Got Free
8.8 (13 个评分) 作者: 斯蒂芬·维特 译者: 蔡哲轩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20 - 1
《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时代》《福布斯》年度最佳图书奖
当整个世代犯下同一个罪行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过去,我们听音乐需要购买磁带、CD,那时的音乐是要付费的;但不知从何时开始,音乐居然成了网络上点一下鼠标即可享用的免费午餐!
本书作者斯蒂芬•维特花费五年时间、飞越美 欧亚三大洲写成这本“盗版音乐发展史”,抽丝剥茧,探究数字音乐盗版的真正源头。
维特从德国开始,造访了发明MP3音频格式的声音工程师们;接着来到纽约,找到捧红美国“国民天后”泰勒•斯威夫特等流行歌手的唱片业大亨;再转向苏格兰场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然后一路追查到北卡罗莱纳州西部小镇的一名CD制造厂员工,及其背后在11年时间里泄露超过两万张专辑的“音乐爱好者小组”;最后进入互联网的黑暗深处,挖掘出音乐产业从巅峰迅速没落的惊人真相。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音乐产业的故事,更是一段从未被讲述过的互联网历史。
2023年9月18日 想读
製鉄天使 豆瓣
作者: 桜庭 一樹 東京創元社 2009 - 10
辺境の地、東海道を西へ西へ、山を分け入った先の寂しい土地、鳥取県赤珠村。その地に根を下ろす製鉄会社の長女として生まれた赤緑豆小豆は、鉄を支配し自在に操るという不思議な能力を持っていた。荒ぶる魂に突き動かされるように、彼女はやがてレディース〈製鉄天使〉の初代総長として、中国地方全土の制圧に乗り出す──あたしら爆走女愚連隊は、走ることでしか命の花、燃やせねぇ! 中国地方にその名を轟かせた伝説の少女の、唖然呆然の一代記。里程標的傑作『赤朽葉家の伝説』から三年、遂に全貌を現した仰天の快作!
一九八×年、灼熱の魂が駆け抜ける。
2023年8月2日 想读
她对此感到厌烦 Eggplant.place 豆瓣 豆瓣
8.2 (54 个评分) 作者: 妚鹤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 - 4 其它标题: 她对此感到厌烦2
在好友的推荐下,玩家6237486购入了一款名为《女神录》的女性向游戏。
但她没想到,自己会穿进这个游戏中,成为女主莉莉丝。
成功攻略男主后,莉莉丝并没有回到现实。
为了离开游戏,莉莉丝不得不攻略全部的路线,为此她一轮一轮地重复游戏,攻略所有男主,达成所有的好结局和无数的坏结局。
终于到了最后一轮,她可以选择最终的命运。
可是她开始厌烦了。
厌烦了攻略男主,厌烦了被人保护,厌烦了迎合他们。
于是,她打碎了选项。
游戏中的神质问她——
【我给了你获得荣华富贵与爱情的机会,你可以在这一世获得最美好的结局,可你却打碎了选项?】
【你为什么愤怒?】
这个世界是一个沼泽,你可以闭上眼,幸福沉沦,也可以睁开眼,痛苦挣扎。
莉莉丝选择了后者。
2023年7月19日 想读
我很好 豆瓣
リバーズエッジ
9.0 (41 个评分) 作者: 岡崎京子 译者: 謝仲其 臉譜文化 2014 - 2
現代小說大家吉本芭娜娜盛讚!-「她是最能展現日本泡沫經濟時代浮華與虛無的作家。」
國際攝影師蜷川實花感嘆!-「時代終於追上她,如今再看更有真實感。」
──她是「岡崎京子」!
善於描寫物質社會閉塞虛幻、個人苦悶及情慾悖德場景的岡崎京子,透過洗練的畫風、紮實流暢而大膽的劇情安排、精準前衛的人物設定,於本作翻轉春青定義,直剖人性核心。
本書描繪九○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經濟時代都市高中生們的生活樣貌。
「我們的城鎮有條河流經過。河流至此已經十分接近河口,河道寬廣、水流沉滯,很臭。而我們的學校正在這條河的旁邊。」
在學校總是獨來獨往、被謠傳是同性戀的山田,帶頭霸凌山田的不良少年的女友若草,以及影劇圈的當紅炸子雞學妹吉川,看似無交集的三人,在因緣際會下竟建立起某種革命情感,把學校後方河灘草叢裡早已腐爛的遊民屍體當作共享的寶物。
「看著這屍體,會帶給我勇氣。」山田說。
「這世上大家都在裝帥氣、裝可愛、假裝很開心,全他媽作夢。」吉川說。
「我們都是為了隱藏些什麼,為了避開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而不停的說話。」若草說。
圍繞著這三人的,還有若草的不良少年男友觀音崎、表面上和山田交往但卻不被愛的田島、若草的好友卻和觀音崎有一腿崇拜名牌的留美……每個人背後,都有著別人看不見的另一副表情,各自暗暗累積背負著的苦痛。
但隨著草叢裡藏有寶藏的謠言傳開,這三人及周遭好友所處的世界終於扭曲崩解,最後,竟帶來了一具新的屍體──「青春」在此,不再被用來借代光明與充滿希望的未來,而是一切難以面對之惡;這本書裡頭的一切,看似荒唐,其實再真實不過。
「慘劇不是突然發生的。沒有突然發生的慘劇。他們其實都是緩緩地悄悄地準備著、進行著,在愚蠢的日常當中,在無趣的每一天當中。它們──最後就像氣球,砰一聲地爆開來。」
「岡崎京子的作品,直到現在看來都絲毫沒有過時之感。」此作自1994年問世以來二十年間,在日已改版三次,並於2000年、2008年二度製作「精裝愛藏版」供漫迷收藏,可見其時代經典地位。
書中各角色形象立體鮮明,忠實表現各自象徵的性格及內心苦痛,錯綜的角色關係也巧妙地清晰呈現。加上作者大膽的提問反思與富哲學性的詩意描寫,讓此作品遠超越坊間其他流行之作,不只作為日漫殿堂級經典深植人心,更吸引無數評論家撰寫專文剖析,甚至有學者以學術論文形式深度探討此書,除被認為岡崎京子本人生涯最高傑作之外,更是日本漫畫躋身文學成就高度的指標性作品,廣受各界稱頌研究。
「看我們如何在平凡的戰場上生存下來。」
好評推薦(按姓氏筆劃)
小葉日本台(知名部落格)|李桐豪(作家)|陳玠安(作家)|陳德政(作家)|簡嫚書(演員)
山田說:「幾百隻魚被水槽關在幾百噸重的人工海水裡,感覺太怪了。為什麼你們會在那裡?」我說:「壓力就像人工食品,明知一切都是假象,卻仍然甘之如飴。」或許我們都錯了,擅自定義青春是充滿光明的。畢竟我們本來就不能期待生長在高壓罐頭中的年輕朋友們,在罐頭蓋開啟時是甜美多汁的新鮮草莓而不是摻有人造香料與色素的草莓爛泥。
透過此書,作者岡崎京子對青春這個名詞,提出了全新的定義。
──演員 簡嫚書
能夠活到現在,我們都生存下來了。
這並不是很容易,也沒什麼好得意,就只是一個事實。
明天開始,若遮蔽自我的誠實感受,事實中的悔恨與遺憾會反撲。
如果崩潰與接納只是一瞬間,要如何重生?
這本書談的是這樣的命題,青春校園男女情愛只是包裝。
關於恐懼與生存的焦慮,根本沒有上限。
根本的問題不解決,要怎麼向前?
崩潰只是遲早的吧。
叛逆有時候只是偽裝的假惡,是壓抑箝制了生命吧。
──作家 陳玠安
2023年7月18日 想读
眾神的植物 豆瓣
作者: 理查.伊文斯.舒爾茲(Richard Evans Schultes) / 艾伯特.赫夫曼(Albert Hofmann) 译者: 金恆鑣 商周出版 2010 - 4
結合民族植物學、藥物學、生化學,等三位世界重量級科學家的長年研究,闡述植物神聖、癒治性、迷幻性的力量,全書500多張珍貴彩圖,介紹致幻植物達300多種,並針對79種致幻植物,做圖鑑解說與成分分析,是劃時代著作,也是至今最好的致幻植物書籍。
2023年6月28日 想读
糖果子弹 豆瓣
砂糖菓子の弾丸は撃ちぬけない
7.6 (42 个评分) 作者: 櫻庭一樹 译者: 黃薇嬪 台灣國際角川書店股份有限公司 2006
我不想變成大人--
傲慢,就知道逕自宣揚些不合理的主張、反覆著無聊的藉口,然後用一堆簡單就能夠看透的道理搪塞小孩子。
可是,我想快點變成大人--
因為自己實在太弱了、太悲慘了,手中沒有能夠戰鬥的武器。我知道再這樣下去,我會氣絕在這個小小的鎮上。
我想要真的子彈。
我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去的地方,但是我想要逃往別處。
山田渚──生活在偏僻的鄉村,只想趕快畢業、步入社會的現實主義者。
海野藻屑──主張自己是人魚的女孩子,有點不可思議的轉學生。
這樣的兩位13歲少女相遇了。
兩個人交換著彼此的想法,呼吸著相同的空氣,讓想像盡情馳騁。這全是為了生活、為了活下去──這就是這兩個人充滿青春晦暗的故事,更是一部難得的懸疑驚悚佳作。
2023年6月22日 想读
凡俗心愿 豆瓣
作者: 野崎诚近 译者: 郑灵芝 2018 - 4
《凡俗心愿: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考》以日本人野崎诚近关于中国风俗研究的著作《吉祥图案解题》为底本整理、编译而成。其间收录了超过400 幅中国传统吉祥图案186条吉祥语词。这些吉祥图案题材囊括经济、文化、历史、风俗等,涉猎广泛。通常运用人物飞禽、花鸟仙兽或日常可见的器物,以吉祥语、民间谚语、神话故事为题材,用借喻、比拟、谐音、象征等表现手法,将创造出的图案和吉祥语完美结合。
本书从历史与文化出发,解读图案;从生活与日常出发,去疑释义。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图案寓意和具体用途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书中的吉祥图案被赋予了积极向上的意义,是人们对生活寄予憧憬希望的真实写照。是一部集学习、研究、欣赏、收藏、应用为一体的生活文化书籍。
2023年6月15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