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这才是心理学(第9版) 豆瓣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所属 作品: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
8.9 (14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基思·斯坦诺维奇 译者: 窦东徽 / 刘肖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 11
在当今的大众媒体和心理书籍中,到处充斥着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媒体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甚至相互矛盾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名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批判性思维将借你一双看穿世界的慧眼,识别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本书首版于1983年,3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的经典之作,被全球300多所教育机构采用。作为2012年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的得主,基思·斯坦诺维奇以富有逻辑又不失风趣的语言,结合简洁生动、贴近生活的实例和最新的研究资料,说明心理学家如何通过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系统化的实证研究,逐步描绘出人类心智的真实面貌。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是本书的英文书名,直译为“如何清晰地思考心理学”。中译本首次在国内出版时,所采用的书名是《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8版中译本出版时,伪心理学在国内正有愈演愈烈之势,加之考虑到作者始终聚焦于将科学的心理学与伪科学、伪心理学以及通俗心理学区别开来,故书名曾一度改为《对“伪心理学”说不》。而今本书已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良好的口碑,故第9版采用了《这才是心理学》这一更加贴切的书名。
以科学的精神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利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工具探讨人类的心智和行为,丰富我们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互动的理解——这才是心理学!
2024年12月22日 已读
在一个民主无法被充分讨论的时代,多谈谈科学也是好的。本书着眼的问题并不限于心理学领域,它的重点在于帮助公众辨析科学与伪科学的根本区别。掌握了科学的批判性思维方法,公众也不难发现身边的宣传同样充斥伪科学的影子。
科普
时间简史 豆瓣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 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 所属 作品: 时间简史
7.9 (49 个评分) 作者: 史蒂芬・霍金 译者: 吴忠超 / 许明贤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 1
本书是“第一推动丛书”第一辑的一种。 时间有初始吗?它又将在何地终结呢?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霍金教授遨游到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大统一理论、“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其出乎意外的含义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他揭示了当日益膨胀的宇宙崩溃时,时间倒溯引起人们不安的可能性,那时宇宙分裂成11维空间,一种“没有边界”的宇宙理论可能取代大爆炸理论和上帝,上帝--也许曾是造万物时主要推动者,也会因这些新发现而日渐范围变窄。
《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式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她出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杰出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2024年9月8日 已读
这种科普还是母语作者的作品更易读,翻译作品很容易被长难句绕得七荤八素。
科普
人体奥妙之细胞的暗战 (2012) 豆瓣
Our Secret Universe: The Hidden Life of the Cell
9.1 (25 个评分) 导演: Mike Davis 演员: David Tennant
其它标题: Our Secret Universe: The Hidden Life of the Cell
每时每刻,你的身体中正进行着一场大战。这场起源于几十亿年前的战斗现今仍然在我们每个的体内发生。这是关于病毒入侵的故事——细胞的生死之战。
这部影片从细胞的内部世界揭示了人体细胞系统的精细机制:从狂热的、扮演着针对进出细胞的每个物体的安全防御系统的细胞膜、贯穿细胞的输送物质颗粒的细胞架、以及保持整个细胞世界运转的线粒体,到保存着DNA的细胞核和成千上万种各自拥有不同的蛋白质的合成。而病毒正是旨在劫持这套系统以为其所用:制造更多的病毒。
2021年11月17日 看过
不仅是CG技术高超,运镜、剪辑和音乐都配合得很好。相比之下国内科普纪录片的表现力就太差劲了。
科普 纪录片
行星 (2019) TMDB 豆瓣
The Planets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行星
9.4 (64 个评分) 演员: 布莱恩·考克斯
138亿年前宇宙的故事有了开端,仅银河系就有数千颗恒星,而我们生活的太阳系行星渺小如尘埃,不为人知的行星故事在过去40亿年中华丽上演。随着人类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宇宙飞船带领我们探索各个行星,此部纪录片用独特的拟人化手法解构八大行星的故事,并结合最先进的科技视觉化呈现。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全四册) 豆瓣
所属 作品: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全四册)
9.2 (98 个评分) 作者: 林崇德 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1 - 4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双色版)作为中国第一部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自1991年儿童节出版以来,一直热销全国,被誉为国内图书市场的“常青树”。
6000多个知识条目、200多万字的阐述说明,在少儿类的百科书中堪称“巨无霸”,沉甸甸地诠释着世界的丰富精彩,也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有问必答的满足。6000多幅生动精彩的彩色图片结合国际流行的版面设计大大提升了百科全书的视觉表现力,让阅读者获取知识的过程成为享受。版面上精心设置的各种小栏目更在细节处展现了新一代百科全书对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手段的吸收运用。贯穿全书各个不同知识领域的“参见”栏目如网络上的“链接”一般,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举一反三的自主学习能力。趣味盎然的“拓展阅读”则像多媒体软件界面上的按键,有助于培养少年儿童主动联想的思维模式,使他们在探求、思考中获益、成长。与以往种种传统百科全书相比,这套彩图版百科全书以更加新颖、多样、前沿的表现形式,涵盖了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法律、宗教等诸多领域,为中国少年儿童架构了一座国际化的知识体系,在广度、深度和新度上代表了当前百科全书的最新发展成果和水平。
2021年2月8日 已读
绝对经典,但现在应该有更新的版本了吧
科普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6版) 豆瓣
Caring for Your Baby and Young Child 所属 作品: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9.0 (6 个评分) 作者: 斯蒂文·谢尔弗 译者: 陈铭宇 / 周莉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 5
美国儿科学会是全世界备受尊敬的儿童健康权威机构,这本书是其先进育儿理念的集中体现。
本书经过6次修订,数百位专家的审核,充分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儿科医生广泛推荐,新手父母首选。
与世界儿科医学发展同步,紧跟时代,科学育儿。
全球销量超过4500000册,被译为数十种语言。
2020年10月31日 已读
对于大部分家长而言就是词典一样的工具书。
科普 美国
追寻记忆的痕迹 豆瓣 Goodreads
In Search of Memory: The Emergence of a New Science of Mind 所属 作品: 追寻记忆的痕迹
8.5 (30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里克·坎德尔 译者: 喻柏雅 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9 - 8
二十世纪神经科学发展史宏大画卷
诺奖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和科研历程
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何为一流科学、如何创造一流科学
出版十几年来引领无数学子走进科学殿堂
◎ 编辑推荐
☆ 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现伟大科学家的研究路径、问题意识与情志襟怀
作者以清晰易读的文笔,从研究者本人的角度 向读者介绍了最好的科学研究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从确定题目,到提出假说,寻找实验对象和方法,结识最合适的合作者,直到最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并使之进入商业领域的整个过程,为科学爱好者和有志于科学事业的学生提供了行动的指引。
☆ 同时这也是一部二十世纪神经科学发展史
坎德尔的职业生涯,恰逢现代科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个时期。在他进入医学院后不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给整个生物学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巨变。神经科学——对记忆、情感、判断等心智活动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在此时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浮现出来,而坎德尔就全程见证并参与了这个新学科从无到有的整个经过。
☆ 本书面向的读者群体较为多元,值得推荐给那些渴望从名人传记中汲取人生经验的普通读者、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读者、想了解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读者,以及对“二战”奥地利犹太难民史感兴趣的读者。此外,本书译者还认为它是一本“赴美留学指南”,它如实地反映了美国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文化氛围,能给那些打算赴美留学的学子及其家长提供绝佳的参考。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籍犹太裔神经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的自传,在书中他不仅表达了个人对其生活和历史的感受和思考,也以亲历者的身份叙述了神经科学这个学科从无到有的发展史——人们如何开始用生物科学的方法研究学习和记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个领域得到了哪些发展,科学界又对未来怀有哪些愿景和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神经科学这一学科的动向,更能窥见最顶尖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思考路径,以及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素质和襟怀。本书已被翻译成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波斯语等十多个语种,先后荣获2006年度《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和2007年度美国国家学院知识传播奖。
◎ 名人推荐
☆ 恐怕没人能像坎德尔那样在细胞和分子的层面上推动人类记忆机制的研究。他破译大脑记忆密码的激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科学家。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伟大科学家如何进行思考,并带动了科学的发展。
——蒲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
☆ 埃里克·坎德尔的这本书别人写不出来。他通过毕生的视角透视科学,跌宕起伏、硕果累累。我们受到了坎德尔持久的激情和坚定的决心指引。我向所有那些正在寻找有关大脑和记忆知识的个人观点,以及那些正在考虑开启科学生涯的读者推荐此书。
——安东尼奥·达马西奥,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神经科学家
☆ 埃里克·坎德尔写出了一部绝佳作品,从头至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展现了神经科学在令人惊叹的20世纪后半叶的壮丽图卷。坎德尔把个人经历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他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广泛交流,使得科学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共同事业。
——奥利弗·萨克斯,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著名科普畅销书作家
☆《追寻记忆的痕迹》动人地讲述了埃里克·坎德尔站在脑科学前沿领域的大胆人生,他以分子生物学方法革新了我们对感受到的信息如何存储的认识。
——詹姆斯·沃森,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 我向所有对一位重要科学家的人生和工作,或者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进程感兴趣的读者推荐此书。……坎德尔优雅地做出的这些研究,会极大地诱惑有天赋的学生将他开启的这些令人难忘的工作向前推进。
——霍华德·加德纳,美国心理学会威廉·詹姆斯奖得主,著名认知心理学家
☆《追寻记忆的痕迹》融自传、科学史和基础生物学于一炉,是一部无出其右的才华横溢之作。它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何谓一流科学,以及如何创造一流科学。
——E. O.威尔逊,美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社会生物学之父”
2020年1月4日 已读
心智科学近百年来的发展可以说是还原论的大胜利。本书实为科普与传记的完美结合。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非专业读者都能从本书获益良多。
传记 科普
怀斯曼生存手册 豆瓣
SAS SURVIVAL HANDBOOK 所属 作品: 生存手册
作者: [英] 约翰·怀斯曼 译者: 张万伟 / 于靖蓉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4 - 8
《怀斯曼生存手册:终极指南》(最新补充版!)为英国皇家特种部队绝境求生的秘密,是掌握现代人自救、自我保护的生存技巧。
任何人,只要喜爱远足、旅游、探险、行车的普通读者,都可能会被意外隔绝在地球上的任一地点:茫茫沙漠、热带雨林、无际大海……本书描述了这些突发事件发生时可能面临的各种危险,同时也揭示了相应的生存机会,提供详尽的求生方法与技巧。
这本终极指南,补充了大量求生场景和求生案例,怀斯曼将多年实战经验倾囊相授。书中附有大量绘图,讲解具体的操作步骤,更增强了直观性与实用性。本书的宗旨是解决所有生存难题:如何装备,雨林中如何施放求救信号,怎样辨认有毒植物,用刀片制作指南针,如何蹚水过河,制作各类环、结和绳套,如何点燃潮湿的火柴,如何搭建天然帐篷,如何急救、逃生、救援等等。
2019年12月9日 已读
挺有趣,但大部分技能不勤加练习是不可能掌握的,而问题在于你根本不想遇见迫使你勤加练习的机会。
科普
大设计 豆瓣
The Grand Design 所属 作品: 大设计
7.6 (2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列纳德·蒙洛迪诺 / [英] 史蒂芬·霍金 译者: 吴忠超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 1
宇宙何时并如何起始?我们为何在此?为何是有非无?何为实在本性?为何自然定律被这么精细地调谐至让我们这样的生命存在?以及最后,我们宇宙的表观“大设计”能否证实使事物运行的仁慈的造物主?科学能否提供另一种解释?
有关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问题,曾经为哲学的范围,现在占据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相遇但却自说自话的领地。在霍金和蒙洛迪诺的新书中,他们以精彩简朴的非专业语言表述有关宇宙奥秘的最新的科学思考。
他们在《大设计》中解释,根据量子论,宇宙不仅具有单独的存在或历史,而且同时存在每种可能的历史。把这种思想应用于宇宙整体,就对因果概念本身提出疑问。然而,霍金和蒙洛迪诺描述的“从顶到底”的宇宙学方法会说,过去没有采取确定的形式这一事实意味着,我们因观察历史而创造历史,而非历史创造我们。作者进一步解释,我们自身是宇宙极早期的量子涨落的产物,并且展现量子论如何预言“多宇宙”——该思想是说,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自发地从无中出现的许多宇宙中的一个,每个宇宙具有不同的自然定律。
霍金和蒙洛迪诺在这过程中诘问实在的传统概念,提出“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这是我们能够希望找到的最佳答案。他们以对M理论的精彩评价来结束全书,M理论解释了制约我们和我们宇宙的定律,它还是完备的“万物理论”的目前可行的仅有候选者。他们写道,如果被证实的话,它将是爱因斯坦寻求的统一理论,也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
这是一部简洁的惊人的附有大量插图的指南,导向正在改变我们的宇宙观并危及我们最神圣的信仰系统的一些发现。没有任何一本书像《大设计》这样信息丰富,这样刺激。
2019年8月4日 已读
很像《上帝掷骰子吗》的科普读物,但整体思维上要跳跃的多,并且翻译经常不说中国话,所以对国内读者而言可读性不强。相比《上帝》唯一多出来的信息就是M理论似乎是目前最接近大一统的理论模型假设。
科普
时间简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时间简史
8.3 (12 个评分) 作者: 史蒂芬·霍金 译者: 吴忠超 / 许明贤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 2
霍金教授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