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二十四城记 (200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二十四城记
7.0 (200 个评分) 导演: 贾樟柯 演员: 吕丽萍 / 陈冲
其它标题: 24城记 / 二十四城故事
曾经的繁华荣耀,随着时光流转与时代变迁渐渐褪去耀眼的光环,留下的则是无尽的落寞与慨叹。420厂(成华集团),一座从东北迁至四川的飞机军工厂,在特殊的年代里它曾是无数人羡慕与自豪的所在,然而和平的气息和体制改革却将它的光鲜逐渐销蚀。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它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转型的阵痛,而今旧厂址易作他主,一片现代化的楼宇将拔地而起。
大丽(吕丽萍 饰)、小花(陈冲 饰)、娜娜(赵涛)以及众多新老员工见证了厂区几十年的变迁。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万千唏嘘连同那旧日回忆随风飘散……
2019年4月30日 看过
这个形式对导演和演员都很严苛。演员演回忆录的味道完全不对,尤其是和前面几个真实职工对比,简直是一眼假。陈建斌状态稍好,赵涛简直是灾难。好在科长这个阶段非常幸运,总能捕捉到这个国家正在消逝的元素,记录价值加一星。
中国大陆 历史 纪录片
斯坦利·库布里克:电影人生 (2001)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Stanley Kubrick: A Life in Pictures
8.4 (28 个评分) 导演: Jan Harlan 演员: 汤姆·克鲁斯 / 肯·亚当
其它标题: Stanley Kubrick: A Life in Pictures / 史丹利·寇比力克:電影人生
Scene Index:
1. Introduction
2. Early life
3. Photography
4. Day of the Fight
这是一部描写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生平的记录片……
“斯坦利·库布里克是一个绝顶天才的混蛋”——道格拉斯在《斯巴达克斯》首映式上对记者这么说。这句话也许是最能恰如其分地形容这位电影大师的最精辟的语言了。

1999年,库布里克去世。在他去世前没有几天,他刚刚完成了汤姆·克鲁斯和尼克·基德曼出演的伦理片《大开眼界》。17天后,在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晚会上,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持放映了一段3分钟长的库布里克电影集锦,以肯定库布里克对电影艺术的贡献以及表示大众和学院对其逝世的哀悼。在这之后,斯皮尔伯格接手了库布里克编剧并完成分镜头脚本绘制工作的《人工智能》的拍摄。大师的精神和理念,就这么被继承了下来。

《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人生》全方位地回顾了库布里克整个电影生涯,,并由汤姆·克鲁斯担任解说。库布里克一生只拍摄了18部影片,这和他所获得的荣誉似乎有些不相称,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库布里克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人生》就仔细分析了这18部影片,并以此为线索,为我们展示出了大师创作过程。
2001:早期概念美工图档 (2007) 豆瓣
2001: FX and Early Conceptual Artwork
演员: 克里斯蒂安妮·库布里克 / 道格拉斯·特朗布尔
其它标题: 2001: FX and Early Conceptual Artwork
花絮探讨2001中的特效制作
太空里有什么? (2007) 豆瓣
What Is Out There?
导演: Anthony Frewin 演员: 凯尔·杜拉 / 亚瑟·克拉克
其它标题: What Is Out There?
《2001:太空漫游》花絮
2001太空漫游:展望未来 (1966) 豆瓣
2001: A Space Odyssey - A Look Behind the Future
其它标题: 2001: A Space Odyssey - A Look Behind the Future
花絮短片有关2001的创作概念
2019年4月2日 看过
《2001太空漫游》的大型探班预告片。那个时代人类对太空科技的未来是那么有信心,自以为才开始,殊不知是顶峰。_x000d_最后的广告宣传太有味了,一切都是生意啊。
纪录片
2001:创造神话 (2001) 豆瓣
2001: The Making of a Myth
8.0 (5 个评分) 导演: Paul Joyce 演员: Ed Bishop / Arthur C. Clarke
其它标题: 2001: The Making of a Myth
《2001太空漫游》的花絮。开场居然是詹姆斯·卡梅隆主持,他提到“直到今天,《2001:太空漫游》仍是不朽的科幻片杰作,随着电影规模越来越大,它提醒我们,在壮观的特殊效果背后,构思仍是最重要的”。
库布里克找了一堆科学界的专业顾问和技师来为这个片子做准备,连NASA造太空飞船的图纸都搞到了,好多被请来的人以为半年多拍摄工作就能搞定,结果一待就是三年,精细程度可见一斑。影片中让笔飘浮在半空中是通过将笔用双面胶贴在玻璃上,然后移动旋转玻璃制造出的效果,仔细看修复版的DVD,依稀可见玻璃的反光。
红军冰球队 (2014)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Red Army
8.7 (37 个评分) 导演: 加布·波斯基 演员: Scotty Bowman / Mark Deakins
其它标题: Red Army / 红军
《Red Army》是一部关于前苏联体育盛世时期红军冰球队的电影。以队长斯拉瓦·费季索夫的视角为观众讲述。故事描绘了他从国家英雄到民族政敌的巨大转变。从苏联到俄罗斯,电影探讨了体育运动如何真实的反映了社会和文化运动,红军冰球队的兴衰也映照了前苏联政权的变迁。
二战全史 (1973) 豆瓣
The World At War
9.2 (13 个评分) 导演: Ted Childs 演员: 劳伦斯·奥利弗
该纪录片通过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轴心国分别在欧洲、亚洲、中东所挑起的战争,表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海、陆、空的各个战场上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者宏大场面。通过该片使我们充分了解到如:斯大林格勒、诺曼底登陆及攻克柏林等重大战役珍贵史实资料。
重温《The World At War》
1、制作
2、一个新的德国,1933-1939
3、奇怪的战争,1939年9月-1940年5月
4、法国沦陷,1940年5月-6月
5、单独作战,1940年5月-1941年5月
6、巴巴罗萨,1941年6月-12月
7、万岁!日本,1931-1942
8、走我的路,美国,1939-1942
9、北非沙漠,1940-1943
10、斯大林格勒,1942年6月-1943年1月
11、狼群战术
12、苏联红星,1941-1943
13、旋风轰炸德国,1939年9月
14、回顾往事
15、一个可爱的日子,昨天:缅甸
16、家园遭焚:英国 1940-1941
17、帝国内:德国,1940-1944
18、六月黎明:1944年8月
19、占领荷兰,1940-1944
20、钳形攻势,1944年8月-1945年3月
21、大屠杀 1941-1945
22、报应,德国,1945年1月-5月
23、日本,1941-1945
24、太平洋,1942年2月-1945年7月
25、核弹,1945年1月-9月
26、清算
27、回忆
特辑一:希特勒的秘书
特辑二:谁赢的了二战
特辑三:希特勒之死
特辑四:勇士们
特辑五之一:奥斯威辛集中营(上)
特辑五之一:奥斯威辛集中营(下)
特辑五之二:奥斯威辛集中营(上)
特辑五之二:奥斯威辛集中营(下)
特辑六之一:人民公社(上)
特辑六之一:人民公社(下)
特辑六之二:人民公社(上)
特辑六之二:人民公社(下)
这是我能找到的《The World At War》最详细的分集名字了,有些是我自己起的名字 :cool!: 这部1974年英国一家电视制作公司制作完成的宏伟巨作应该是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权威的纪录片。看看他们做了多少工作就知道这部片子的分量,出现在他们影片中的有事件发生的当事人,有高级军官,有政治家,有普通百姓、还有普通士兵。整部大约26小时的影片中没有一个重复镜头,全部镜头均取材于当时的战时宣传影片或照片。该片的解说为著名英国演员劳伦斯奥里佛爵士,相信听过他诠释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的人对他的声音应该有印象。此外该片的资助人是大英博物馆,每集的拍摄都组成了单独的制作小组,有各自独立的编剧、导演,然后经过专门聘请的历史学家审评,再加以精心制作。我相信,在反映二战的纪录片中,不但过去没有,今后恐怕也没有能超越这部片子的了。
第一次看到这样翻译纪录片的,十分新鲜。不过令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影片带给我的震撼,当看到身临其境者一个个出现在屏幕上现身说法时,还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吗?比如第7辑《万岁!日本》中描述珍珠港事件,被采访的有日军计划制定者、特遣舰队的海军军官、驻珍珠港的日本间谍、空袭珍珠港的日军飞行员、当时在场的美国陆军军官、美国海军军官和水兵,甚至还有当时珍珠港的平民。短短20分钟的叙述让你永远难忘。
2018年8月6日 看过
优点在于当时很多当事人还在世,文献价值极高。缺点在于视角略显单一,全篇都以英国的视角为出发点。
纪录片 英国
和凤鸣 (2007)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和凤鸣
8.4 (43 个评分) 导演: 王兵 演员: 和凤鸣
其它标题: He Fengming / Chronicle of a Chinese Woman
这是导演王兵的第二个纪录长片。影片主要通过主人公和凤鸣的叙述,记录了中国从20世纪四十年代末到90年代一个个体经历的漫长而悲惨的经历。
1949年新中国成立,17岁的和凤鸣积极地投入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她与丈夫一起在某省的日报社做新闻记者工作。1957年中国共产党发起反右倾斗争运动,她的丈夫在某省日报发表了三篇文章后被打成右派。她受到丈夫的牵连也被打成右派。
在长达几个月的批斗中,她忍受不了其他人对她的折磨几次自杀未成。晚上她回到家里,丈夫抱着她,眼泪第一次掉在她的肩上。这天晚上爱情的花朵开放在备受迫害、活着比死了更难的她们两个人的心里。
1958年4月,和凤鸣和丈夫分别被强制送往中国西部的两个劳教农场劳动改造思想。她在农场的两年半时间里,经历了超负荷的体力劳动、饥饿、死亡以及人格上的摧残。1960年,她接到了父亲的一封信,得知自己丈夫的生命危在旦夕,她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一些吃的,冒着大雪赶到她丈夫劳动的农场,然而她的丈夫已经被饿死了。
在之后的20年里,和凤鸣头戴右派帽子,带着年幼的两个孩子苟且偷生地活着,直至1979年被平反。1991年她重返自己丈夫死去的劳教农场,希望能找到丈夫的坟堆,然而最终她没有找到。
晚年的和凤鸣不畏惧周围的压力,用笔和泪水将自己痛苦的生活记录下来。
本片2007年在日本山形市举行的“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荣获国际竞赛单元大奖。
国宝银行:小可入狱 (2016) 豆瓣
Abacus: Small Enough to Jail
8.5 (64 个评分) 导演: 斯蒂夫·詹姆斯 演员: 孙启诚 / 曾慧琳
其它标题: Abacus: Small Enough to Jail / 欺世金融案(港)
纽约唐人街一家社区银行2015年被联邦检察官起诉,成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唯一一家被起诉的银行。这个故事拍成了一部纪录片。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有个关键词叫“大不能倒” (Too Big to Fail),指的是因滥发房屋次级贷款导致危机的美国大金融机构太大而不能倒 闭。实际上危机过后没有一家大金融机构或个人对那次危机承担法律责任。
一部最近公映的由独立制片人制作的纪录片,记录了金融危机后联邦政府起诉的唯一一家银行——由华人移民创办的纽约唐人街社区银行——国宝银行,以及它的创办人孙启诚和他家人赢得官司的过程。相对于“大不能倒”,记录片取名“小须入狱” (Small Enough to Jail)。
2012年5月31日,总部在纽约唐人街的国宝银行连同两名贷款主管,被纽约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起诉,罪名从伪造商业记录、民用贷款欺诈、严重盗窃、串谋等共182项。纽约曼哈顿地区检察官万斯:“我认为这是长时期系统性欺诈,把风险转移到不知情的第三者身上。”检察官:“被告国宝银行涉入一起正在进行的贷款欺诈阴谋,他们不断篡改和伪造贷款文件,然后欺骗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众所周知的房利美。”
国宝银行创办人孙启诚 : “这个话对我们来讲就荒唐了。为什么?第一我们根本没有次级贷款。而且我们没有倒账(坏账)。国宝银行的律师普瓦洛斯基:“在被指控的5年时间里,国宝总共卖了3000个贷款给房利美,3000个里只有9个有问题。”余启斌,一名被国宝银行开除的问题员工成为检察官办公室的主要污点证人,指控国宝银行贷款部伪造文件骗取贷款。但他的证词受到法官的质疑,最终也没有被陪审团采信。
影片导演詹姆斯在案件还在审理的时候就开始了拍摄。他说,他相信国宝银行是清白的。《小须入狱》导演詹姆斯:“认识了这个家庭,了解了他们的为人,我不相信他们有罪。不过我告诉他们,如果我们真的要讲这个故事,我们也要看另一方,如果有过硬的证据,证明你们有罪,那会包括在影片中,我们会直接面对你们。但我从未感到检察官的起诉具有说服力。”
孙启诚:“2015年6月5日,纽约时报报道,经过一个月的审理,陪审团认定两名被告和国宝银行无罪。”但对孙启诚来说,他们全家,他的妻子和4位女儿,经历了长达5年的煎熬,银行贷款业务完全停摆;官司花费总共超过1000万美元。孙启诚:“所以说,我在官司打完时,有一句话我说,公理是看你能付出多大代价,到底你能够承担多少?这个道理我说我懂了。”
孙启诚说,国宝银行的官司虽然赢了,但已认罪的10名员工罪名依然成立;而不愿认罪的9名女员工加两名男主管,在5月31日起诉那天,受到了侮辱性对待。孙启诚: “检察官很容易地选了华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华人不投票,没有政治力量,冤枉你们是没事情的,没有后果的。”82岁的孙启诚,1952年从香港移民美国,年轻时就立志要当律师、办银行,为华人服务。1984年他创办了国宝银行。
孙启诚说,这次官司给他最大的教训是华人要参政,要运用投票权,要显示力量,不能自顾自。他说这个话是有原因的,因为从始至终,甚至在他赢了官司后,都没有得到社区民选官员对他,或至少对国宝银行受侮辱员工的支持。他认为,如果这场官司能唤起华人参政的热情,那么他和他的家庭所付出的代价也就算值了。
by @Bonnae
16天 (2005) 豆瓣
9.2 (18 个评分) 导演: 陈家正 演员: 陈绮贞 / 钟成虎
其它标题: 16 Days / Sixteen Days
本部质朴真诚的音乐纪录片《16天》,记录了陈绮贞以及她的团队制作“华丽的冒险”这张专辑背后鲜为人知的16个日日夜夜的故事。
继“Sentimental Kills”、“旅行的意义”与“after 17”这三张单曲之后,台湾创作型民女谣歌手陈绮贞,推出独立制作完成的个人专辑“华丽的冒险”。脱离唱片公司的庇荫,仅有极为有限的资源,陈绮贞选择了一般流行唱片较少采用的乐团现场录音方式,并搭造了一座充满人性的录音空间。这间看似简陋但却清幽宁静的乡间小屋,见证着这样一群为音乐痴迷、拥有着共同梦想的年轻人们的16个日夜。
残缺影像 (2013) TMDB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L'image manquante
8.2 (28 个评分) 导演: 潘礼德 演员: 兰德尔·杜丝 / 让-巴蒂斯特·普山
其它标题: L'image manquante / 被消失的影像(港)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看到了、想到了世上所有的画面。几年来,我一直在寻找缺失的画面。这是一张由红色高棉在统治柬埔寨时期拍摄于1975年及1979年之间的照片。这一张照片并不能证明红色高棉的暴政,但它足以令人思考、反思及还原历史真相。我在祖国的档案、证件及宣传资料里寻找无果。现在我知道了,这张照片的缺失自有其理由,我停止了寻找。这张照片是否淫秽下流,毫无意义呢?我决定自行制作一张照片。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并非一幅画面,而是用电影手法对调查过程加以记录。某些画面本应缺失,由其他画面来代替;这里有生命、斗争、痛苦、美丽、消失脸庞的悲伤、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有时甚至是优雅和勇气:但绝不是遗忘。
辛普森:美国制造 (2016) 豆瓣
O.J.: Made in America 所属 电视剧集: 辛普森:美国制造
9.6 (187 个评分) 导演: 伊斯拉·埃德尔曼 演员: O·J·辛普森 / 罗伯特·卡戴珊
继《纽约灾星》和《制造杀人犯》 之后又一部极佳的纪录剧集。本作是导演伊斯拉•埃德尔曼摄制的5集纪录电视电影。将震惊美国的著名橄榄球运动员O.J. 辛普森杀人案事件再度搬上荧幕,通过对辛普森人生轨迹的深入展现,探究美国社会最关注的两个话题:种族和名人……
女演员们 (2009) 豆瓣
여배우들
7.6 (31 个评分) 导演: 李在容 演员: 尹汝贞 / 李美淑
其它标题: 여배우들 / 女演员
片中的演员们均以自己的本名出演,剧中的大量对话也均出自于演员们的即兴表演而非剧本。
故事发生在寒冷的圣诞节前夜,杂志社开启了一个特殊的专题,召集不同年龄段的女演员们,共同拍摄一辑以她们为主题的写真。就这样,曾经红极一时但如今已经过气的尹汝贞和李美淑,资质最浅但目前风头最劲的金玉彬,身材火辣个性不羁的金敏姬,由于出演电视剧而在日本有着大批粉丝的崔智友,看似自信但对自己的脸庞很不满意的高贤贞,这样六个个性都极为强烈的女人们聚到了一起。在高贤贞咄咄逼人的挑衅之下,现场的气氛开始变得紧张,而拍摄使用的珠宝又迟迟不来,无聊之中,女演员们提议举办一场圣诞晚宴,一场关于女演员这个特殊的职业和她们所拥有和期望的人生的探讨开始了。
彩色第三帝国 (1998)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Das Dritte Reich in Farbe
10.0 (5 个评分) 导演: Michael Kloft 演员: 扬·安东内斯库 / 马丁·鲍曼
其它标题: Das Dritte Reich in Farbe / Dritte Reich - in Farbe, Das
这是电影胶卷的一个完美结局,虽然一些胶卷是第一部分的复制,但许多素材都是从未为世人公开,这些彩色胶卷把我们领入到东方前线并带给我们未来许多思考,任何对历史赶兴趣的人,将会从这卷胶卷中给你带来现实主义的感受!
2001年德国二战记录片,在半个世纪后,又揭开了很多当年的不解之迷。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可错过。
2017年2月4日 看过
珍贵的资料。
纪录片
宇宙与人 (2000) 豆瓣
7.4 (18 个评分) 导演: 忻迎一
其它标题: Cosmos and Man
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联合摄制完成了科教影片《宇宙与人》。影片邀请中科院何祚庥、吴心智等六位院士、专家任科学顾问,以最新理论和发现,科学地阐释了宇宙诞生、生命出现、人类起源等奥秘,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在认识宇宙过程中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智慧。《宇宙与人》是我国第一部电脑特技科教影片,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该片已经获得国内外数项电影奖,在部分地区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该片的上映,对宣传科学理论、倡导科学精神,揭露“法轮功”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唤醒人们热爱科学、热爱地球、热爱生命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门 (2016) 豆瓣
8.4 (117 个评分) 导演: 陈为军 演员: 李家福 / 夏锦菊
其它标题: This is Life / Welcome to the World
中南医院妇产科,形形色色的故事上演从没有停过,5万块钱能救一大两小三条人命,手里只有5千元的丈夫,借钱、贷款、抵押房产此时都行不通,“拯救小凤之女”变得不可能完成;李家福——“拆弹部队”首领,面对夏锦菊保住子宫的请求,露出艰难而犹豫的眼神。心脏两次停跳,换血2万毫升,他如何剪断“炸弹”上的红蓝线,她又能否在“鬼门关”前转身?命悬一线之际,“生死时速”让人目不转睛。年轻妈妈李双双腹中的胎儿,引产似乎已被当地优生科判定,李家福团队却提出实施刨宫产,抢救微弱的性命。救,可能倾家荡产,一生背负沉重的负担;不救,可自己的骨肉,如何走上内心的审判厅。年轻的爸爸该如何踏上这段产房的“釜山行”。
2016年12月18日 看过
第一个高机位镜头就暴露了作者鲜明的预设立场。医生形象过于高大全。几个航拍镜头甚至有医院宣传片嫌疑。但瑕不掩瑜,终归是院线难见的合格纪录片。
中国大陆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