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无限可能 豆瓣
Limitless 所属 作品: 无限可能
6.7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吉姆·奎克 译者: 王小皓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
世界公认的记忆专家&大脑教练吉姆•奎克(Jim Kwik)首部作品,书中介绍了关于升级大脑、快速学习、人生进阶的系统方法,帮助读者从思维、动力和方法三个维度对自己的学习力进行升级,唤醒超级学习脑,拥有学什么都会的“超能力”。
我们的头脑是我们积累的最大财富和资产。当你阅读《无限可能》的时候,不仅能变得更加聪明,还能够去完成你此前不敢想象的事情。对于想要在学习中脱颖而出,打破思维惯性,加速自我发展的人来说,本书非常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指导作用。
也许你想学习一种新的能力,但笃定自己办不到;也许你想参加升职角逐,但是内心的声音一直在告诉你,你不行;也许你认为自己永远无法离开手机或者只能是那个照本宣科的无聊演讲者,那么,翻开本书的这一刻,你将挥手告别那个困在各种标签中的自己。
《无限可能:快速唤醒你的学习脑》通过介绍世界级精英都在采用的脑力开发方法,帮助你获得以下能力:
自由穿梭书页的阅读能力;
如钢铁般牢固的记忆力;
像激光一样的专注力;
无垠无限的创造力;
清晰的思维、细致的洞察力;
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
※编辑推荐※
世界级大脑教练首部作品,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谷歌创始人、维珍创始人、漫威之父等世界级精英,联合国、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克利夫兰医学中心、SpaceX等机构大脑教练作品
方法独特、科学、有效,众多科学家、医学专家以及其他各行业精英推荐,相关学习视频获数亿次点击
干货多、实操性强,书中包含大脑升级训练、十日突破、快速阅读、长久记忆、健脑食谱等,每年帮助20万人成功开发大脑。
传奇经历塑造出来的传奇方法,全球190多个国家都有人获益。
...................
※名人推荐※
我们每个人最亟待开发的地方,不在远处,其实是我们的脑。开发脑力,并不同于我们以为已经做得很好的开发智力。如果说这本书还可以做得更好,那么它应该给予感性更多的认可,给予高效的学习以更丰富的内涵,毕竟,中国人所说的“心”,亦是脑力。
——杨斌清华大学教授 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
书中提到的关于学习的一种无限可能的境界,和我提到的学习的最高境界——无为,都是某种“无所不能”又“随心所欲”的境界。到了这种境界,你能快速学会任何知识。
——万维钢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科学作家
这本书从开发大脑的角度讨论了如何开启无限可能的人生模式,作者提出了打破思维模式,点燃内在动力,掌握正确方法的3M方法,我学习后深受启发,推荐有自我成长需求的读者阅读。
——成甲《好好学习》《好好思考》作者
怎么才能让学习不断有效果呢?本书会从思维、动力和方法三个维度对你的学习力进行升级,帮助你唤醒超级学习脑。想拥有学什么都会的超能力,就请打开这本书吧。
——彭小六洋葱阅读法创始人游戏化创新教育专家
本书包含了快速阅读、学习和记忆的方法,实操性强,经过反复验证,值得一试!
——斯科特·弗兰斯伯格(Scott Flansburg)世界最强大脑“人类计算器”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
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超级英雄,你会从《无限可能》中发现释放自己超能力的方法。
——斯坦·李(Stan Li)漫威之父
2021年9月16日 已读 看一位编辑的豆瓣种草,然后买了迄今在亚马逊最贵的一本书。以往我是不会看这种类似畅销or鸡汤的书的。但最近实在是毫无动力学习。看完感觉,有些小技巧还不错,但很多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做。不要妄想有本书可以告诉你如何进入心流,只有你自己知道。(是的我还真以为他能告诉我进入心流的明确方法。)我就是一个病急乱投医的活生生例子。当然可能是我不行而不是医不行。
美国
暗淡蓝点 豆瓣
所属 作品: 暗淡蓝点
8.9 (11 个评分) 作者: 卡尔·萨根 (Carl Sagan) 译者: 叶式辉 / 黄一勤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 11
全书首先回顾了历史上有关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种种观念,接着根据20世纪中叶以来空间探测的成就对太阳系作了全方位的考察,然后评估了将人送入太空的种种理由,最后是作者本人对人类未来的太空家园的长远展望。
《暗淡蓝点:探寻人类的太空家园》是享誉全球的美国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卡尔萨根(Carl Sangan)60岁那年出版的科普名著,其主题关系到人类生存与文明进步的长远前景——在未来的岁月中,人类如何在太空中寻觅与建设新家园。
本书叙述风格宛如一部纵贯往昔、今日与未来的史诗,于宏伟缜密间编织着大量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
爱说教的男人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Men Explain Things To Me 所属 作品: 爱说教的男人
7.5 (96 个评分) 作者: 【美】丽贝卡·索尔尼特 译者: 张晨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 5
· 分析“沉默的女性”作为一种社会想象背后深刻的历史成因和权力结构
· 视野宽阔,论证充分,从全球女性的共同命运和普遍承受的身体和思想暴力出发
· 不允许女性发声的权力和对女性施加身体暴力的权力是同一种
· 作者是美国当下极具代表性的公共作家,2004年与乔布斯一起荣获《连线》杂志Rave大奖
______
《爱说教的男人》是一本旨在打破女性被动沉默角色的散文集,创作缘起是女作家亲身经历的一次“男性的说教”(mensplain):在一次聚会上,一位男士对着作家本人滔滔不绝大谈她新近出版的关于摄影的一本书,即使他对该书的内容一知半解。
索尔尼特有力地印证了男性如何长期霸占说教者和审判者的位置,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女性的声音和观点则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甚至不可信,这种错位和扭曲导致女性几千年来的被动噤声。从触目惊心的强奸文化,到结构性的家庭暴力,再到桑塔格和伍尔夫在“不可知性”上的分歧,作家通过犀利的论述,审视了针对女性的制度性暴力是如何通过厌女语言、对女性身体的物化和对性别暴力的美化等而持续得到强化。
索尔尼特勾勒了女性悲剧的共同命运,女性就像神话中被诅咒的卡桑德拉,因为挑战男性权力,她的预言和见证无人相信。这本书呼唤社会打破卡桑德拉式的诅咒,让女性不再是处于永恒的隶属地位的客体,在社会制度和想象空间层面获得双重解放。
——————
媒体推荐
拥有到场和说话的权利是生存、尊严与自由的基本条件。我非常感激的是,在经历过早年那些有时因为屈从于暴力的被迫沉默之后,我成长为一个可以发声的人。这让我将永远站在不能发声的人那一边。
******
在这组充满个人色彩但又中立冷静的散文中,索尔尼特鞭辟入里地呈现了之前不曾被描述,甚至不曾被认识的那种熟悉的女性体验。——《纽约时报》
******
至关重要的女性主义文本。——《新共和》
******
在这本通畅易读的散文集中,索尔尼特探讨了诸如性别和权力这类庞大的主题。她的文字坦诚而睿智,本书是深入探讨女性主义和当代社会议题的必读著作。——《旧金山纪事报》
2021年7月16日 已读 啊真是暢快。家屬基本都中了。導致睡前聊到自己快爆炸,也沒睡好。不過至少讓我更看清他一點點。原來這幾年過去,他的觀念還是一如既往的陳舊。當然,我也會想,所謂婚姻到底意味著什麼?對我或對他。最近像是被這個問題攫住。我依舊需要時間,自己要慢慢和性別和解。
美国
心灵捕手 (1997) TMDB IMDb 豆瓣 Min reol 维基数据
Good Will Hunting
8.5 (1468 个评分) 导演: 格斯·范·桑特 演员: 马特·达蒙 / 罗宾·威廉姆斯
其它标题: Good Will Hunting / 骄阳似我(港)
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波在席上公布了一道困难的数学题,却被年轻的清洁工威尔(马特·戴蒙 饰)解了出来。可是威尔却是个问题少年,成天和好朋友查克(本·阿弗莱特 饰)等人四处闲逛,打架滋事。当蓝波找到这个天才的时候,他正因为打架袭警被法庭宣判送进看守所。蓝波向法官求情保释,才使他免于牢狱之灾。
蓝波为了让威尔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浪费他的数学天赋,请了很多心理学专家为威尔做辅导,但是威尔十分抗拒,专家们都束手无策。无计可施之下,蓝波求助于他大学的好友,心理学教授尚恩(罗宾·威廉姆斯 饰),希望能够帮助威尔打开心房。
经过蓝波和尚恩的不懈努力,威尔渐渐敞开心胸,而好友查克的一席话,更是让他豁然开朗。
南明史 豆瓣
The Southern Ming: 1644—1662 所属 作品: 南明史
作者: [美] 司徒琳 译者: 李荣庆 等 / 严寿澂 校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8
内有文官党派纷争,外无武官英雄崛起,恰逢战事众生缭乱,体制上政治制度内部牵制消耗、外力无法使出,南明之倾根源可溯。
《南明史:1644—1662》的目的是回答“明朝为什么会灭亡”这一问题。由此出发,作者司徒琳所讨论的是明朝世袭君主统治失陷后18年的历史进程中所映射出来的溃败根源。 书中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主要把明朝由强变弱的原因归结为“文武之间无法取得统一和协调”“大臣们在如何作为皇帝的辅弼问题上陷入了困境”。作者同时注意到以上两点并不是仅有的两个把明朝引入灭亡的原因,近代经济变迁的也是原因之一,但朝廷内部冲突造成抵制外力的失败仍是明朝灭亡主要的原因,而这内部冲突的根源,在朱元璋太祖从一开始设计官僚制度时就已埋下。随着时间推移,文官内部的党派纷争、在外武官战斗力沦为平庸,内忧外患,大厦将倾。
2021年7月5日 已读 看完这本看谢国桢的南明史略,感觉差异蛮明显的。此本核心是明朝文武两官无法统合的问题,延伸出去其实是辅政与党争,一直延续到南明灭亡。引用多是一手文献,感觉扎实。(想起之前对万历十五年的惊艳,又看见黄仁宇被吐槽太辣鸡,好像默认可读性和学术性无法统合,但不是这样的哈哈。)
美国
消失的爱人 (2014) TMDB 豆瓣 I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Gone Girl
8.5 (2026 个评分) 导演: 大卫·芬奇 演员: 本·阿弗莱克 / 裴淳华
其它标题: Gone Girl / 失踪的女孩
结婚五周年纪念日的早上,尼克·邓恩(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饰)来到妹妹玛戈(凯莉·库恩 Carrie Coon 饰)的酒吧,咒骂抱怨那个曾经彼此恩爱缠绵的妻子艾米(罗莎蒙德·派克 Rosamund Pike 饰)以及全然看不见希望的婚姻。当他返回家中时, 却发现客厅留下了暴行的痕迹,而妻子竟不见了踪影。女探员朗达·邦妮(金·迪肯斯 Kim Dickens 饰)接到报案后赶来调查,而现场留下的种种蛛丝马迹似乎昭示着这并非是一件寻常的失踪案,其背后或许隐藏着裂变于夫妻之情的谋杀罪行。艾米的失踪通过媒体大肆渲染和妄加揣测很快闻名全国,品行不端的尼克被推上风口浪尖,至今不见踪影的爱人对他进行无情审判,你侬我侬的甜言蜜语早已化作以血洗血的复仇与折磨……
本片根据吉莉安·弗琳(Gillian Flynn)的同名小说改编。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Educated:A Memoir 所属 作品: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8.7 (406 个评分) 作者: [美] 塔拉·韦斯特弗 译者: 任爱红 南海出版公司 2019 - 10
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2021年5月22日 已读 對女性的暴力讓人顫抖,但力量也在其中。不要再去指責為什麼不逃跑了,有時候有些人,真的沒有辦法逃離,所謂經濟獨立在偏遠之處,就是四個空白的字而已。而教育是多麼多麼重要。這樣的女性真的閃閃發亮。喜歡!
美国
人类之子 (2006) 豆瓣 Min reol TMDB IMDb 维基数据
Children of Men
7.6 (474 个评分) 导演: 阿方索·卡隆 演员: 克里夫·欧文 / 朱丽安·摩尔
其它标题: Children of Men / 末代浩劫(港)
20年后的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灭顶之险——所有的人类都丧失了生育能力,而东欧和非洲国家已经四分五裂,人口向英国等富裕国家大量迁移。
然而在英国境内,人们正陷入一片混乱和恐慌中。人人都为世界末日的到来而焦躁狂暴。非洲女孩肯(克莱尔-霍普•阿什提 Claire-Ho pe Ashitey饰)非法移民到这个国家,但令人振奋的是她腹中竟然怀有孩子。为了保住人类唯一的血脉,警察蒂奥(克里夫•欧文 Clive Owen 饰)和前妻朱丽(朱丽安•摩尔 Julianne Moore 饰)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将肯安全离境,但枪林弹雨却使他们举步维艰。
在逃亡中,婴儿出生在了一个难民营里。刀枪当前,保住人类最后的希望,成为蒂奥心中唯一的信念。
2021年5月13日 看过 快進看的,對不起,就感覺敘事很老套⋯但之前看的羅馬就不會有這種感覺啊。
美国
无依之地 (2020) 维基数据 I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Nomadland
8.2 (1317 个评分) 导演: 赵婷 演员: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 大卫·斯特雷泽恩
其它标题: Nomadland / 浪迹天地(港)
2008年金融危机下,美国内华达州昂皮尔小镇的重要经济支柱石膏厂倒闭,人去镇空,这里的邮政编码也被取消。丈夫去世后,几乎在在昂皮尔小镇度过了一生的弗恩(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无力独撑生活。为了将生活成本压到最低,她将简陋的家当搬上了改装后的厢式货车,开始了一边打工、一边西行的公路生活。她在亚马逊流水线上、在游乐园的咖啡厅里、在国家森林公园做临时工。一路上,她和许多厢式货车寄居者相遇、相识,彼此帮助,并缔结了友谊。
2021年4月27日 看过 喜歡這種力量!That is why I want to learn driving in the first place!(雖然現在還不熟練,但是要勇敢。
美国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豆瓣
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 所属 作品: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7.8 (25 个评分) 作者: [美]詹姆斯·卡斯 译者: 马小悟 / 余倩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 10
在这本书中,詹姆斯·卡斯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上两种类型的「游戏」:「有限的游戏」和「无限的游戏」。
有限的游戏,其目的在于赢得胜利;无限的游戏,却旨在让游戏永远进行下去。有限的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的游戏玩的就是边界。有限的游戏具有一个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拥有特定的赢家,规则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游戏会结束。无限的游戏既没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也没有赢家,它的目的在于将更多的人带入到游戏本身中来,从而延续游戏。
推荐:
它改变了我对生活、宇宙和其他一切事情的看法。
——《失控》作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
这本书让人禁不住一读再读,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全球概览》创始人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
有本书对我蛮有影响的——叫做《有限与无限的游戏》。有限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游戏却是在和边界,也就是和“规则”玩,探索改变边界本身。实际上只有一个无限游戏,那就是你的人生,死亡是不可逾越的边界。与之相比,其他的边界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人人网、美团网、饭否网创始人王兴
2021年4月18日 已读 敲厲害!!等我寫書評!(flag已立下!望不倒!
2021年4月26日 评论 世上有且只有一種無限遊戲 - 無限遊戲中的驚奇,是未來對過去的勝利。由於無限遊戲參與者並不認為過去有結果,因此他們無從知道開始發生了什麼。經過每一次驚奇,過去展現出全新的開端。由於未來總是令人驚訝,因此過去總是在變化。 老師這學期不斷在提老子的“以知古始,是為道紀”,海德格爾的“開端”,柏拉圖“哲學始於驚奇”。因為我面對的是現在,對於過去的理解總是從今天出發的,因為今天時時刻刻在變,認知也不斷在變,過去成為“總是在變化的過去”。 由於無限遊戲參與者準備好接受未來的驚奇,因此他們以完全開放的心態進行遊戲。這裡的開放並非指坦率,而是開放自己的弱點。……無限遊戲參與者不僅僅期待驚奇所帶來的樂趣,也期待被它改變,因為驚奇雖不能改變一些抽象的過去,但可以改變自己個人的過去。 我還不夠開放自己的弱點,如那天廣播所說,某種自負是因為自卑,真正有能力不會害怕弱點暴露,恰如“真正的男性不會害怕女權主義”那樣。而所謂開放也僅限在自己面前剖析自我,豆瓣寫寫也是因為沒有認識我的人。回望本科,隱隱和他所寫的相合:我有一定的驚奇——雖然大多只是一時興起,但我願意相信我多少被它改變過。“學而時習之”,我繼續努力。 由於文化自身是一種創造,所以它的所有參與者都是創造者——發明家、製造家、藝術家、說書人和神話作家。不過,他們不是現實的創造者,而是可能性的創造者。文化的創造力本身不產生具體成果,也沒有終點。創造力是在他人中不斷使它自己誕生的一種連續性。……因此,除非在旁觀者中產生創造力,否則藝術不成為藝術。擁有藝術對象者,並不等於擁有藝術。……由於藝術從不是佔有物,而永遠是可能性,所以被佔有物必定不具有藝術身份。如果說藝術不能成為財產,那麼財產作為財產也永遠不可能是藝術。……藝術創作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實際上也只能在任何地方找到它。人必須被它所驚訝。它是不能被尋找的。我們並不觀察藝術家做了些什麼,而是看人們做了些什麼,然後在其中發現藝術創作。藝術家是不能被訓練出來的。獲得某些技能或記憶,並不能使人成為一名藝術家,雖然在藝術活動中,我們會使用各種技能或技藝。在時刻準備驚訝的那些人身上,都可以發現創造性。這樣的人並不能通過上學而成為一名藝術家,而是只能作為一名藝術家去上學。 這段精彩。聯想到書法和國畫的臨摹,文學的批評,經典的註疏,這些東西依託於他人,卻又自成獨立作品,以提供更多可能性。可能性意味著開放,被佔有物失去藝術身份是因為它將可能性封閉,這點我會有疑問,在現代語境之下可以這麼說:因為它被佔有,那麼被闡釋的可能性變弱甚至消失。而在古代中國,自唐開始的皇家幾乎掌管最頂尖的書畫作品,在其中誕生新的可能。當然,這種掌管可能也不算“被佔有”,因為它是由一群人(不僅限於皇帝一人)佔有,有點類似現代美術館博物館的設置,只是面對作品的人數相差較大。 再進一步,藝術不能被訓練也是在特定語境之下的,此處訓練並不等同現在的“技法訓練”,更接近有限遊戲之內的熟稔規則以至毫無意外,最終成為能被預知結果的作品(可以對應“匠氣”)。在這種情況下,藝術是不能被這樣訓練的。可是我也存疑:你無法確定地判斷一個人是“天生”藝術家——所以只能是藝術家去上學,或是“習得”藝術家——在上學成為藝術家的過程中逐漸具有發現創造性的可能。這種話語容易含糊,目前看來我還是認為,技術流的訓練是初步,但並不代表一個人能夠成為藝術家;技近乎道的過程是需要長期努力的(不包含偶爾的天才),技術也需要感知、理性不斷地調和。或者無限遊戲必然包含有限遊戲。 像所有天才的文化現象一樣,文藝復興並不是旨在發展一種或另一種視域,它孜孜以求的是找到視域,並生發出更多視域。……生活在視界中的人從來不是安處於某處,而是永遠在路上。 我有過這樣的感覺,但沒法訴諸這樣的語言。籠統說來,大部分創作強調的繼承與發展,即不斷藉助新的眼睛看見新的東西,這種新奇也同時啟發他人。這種新不僅表現在面貌,核心是你對世界的理解真的有一點不一樣了,然後心動,生發另外的可能性。但是有一說一,寫下這堆文字,我覺得什麼新的東西都沒有,我只是在解釋他的話。一方面挫敗,一方面也明白不能著急。 抽象出來的思想,即沒有思想家的思想,僅僅是形而上學。一個社會的形而上學,也就是它的意識形態;將自身呈現為這個或那個民族群策群力造就的理論。文藝復興沒有意識形態。 參考《想象的共同體》,民族國家的概念是如何建成的。或者日常生活中,為什麼那些宣傳話語無法打動人,因為沒有實感,實感又是如何展現的?可能因素之一也許是細節,可是如果意識形態也學會使用細節呢?我這種分析一方面會希望落下一個結論:只能提升自己以期識破這些騙局,另一方面又會覺得,不是任何事情都能拆解並且得出一個結論的。文藝復興沒有意識形態,是因為它不要求大家跟隨,而它一旦成為藝術史中的peak以後,可能會帶有意識形態的味道——這並不是他們的本意。 天才來自於觸動。觸動是無限遊戲最典型的悖論現象。觸動(touch),並不是指兩個人的距離減少至零。只有我從自己的心中,同時而原創地回應時,我才真正被觸動。但是你必須是從你自己的心中,出自你自己的天賦,否則你並未能觸動我。……觸動的反面是推動(move)。……我可能被記憶精湛的表演、震撼人心的新聞報道感動掉淚,或者被政治宣傳或英雄事跡激動得心旌神蕩,但是在這些情景裡,我是因某些程序或設計而被感動,相關演員或機構是對此免疫的。……只有作為劇本性面具背後的我本人,我才被觸動,但與此同時,我也從內部被改變了——而那觸動我的人,也一樣被觸動。設計好的東西不能觸動人。……觸動者和被觸動者,所感受的無非是驚訝。……我們只有遮蔽才能被推動,而穿過遮蔽物,我們得以被觸動。 這段也十分精彩。被觸動的那些瞬間在記憶中多少有些痕跡可循,“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那些驚訝的瞬間,是不是柏拉圖所言“哲學的開始”。杜尚拿小便池去參賽其實就是一種“打破邊界”,這種驚奇不是創作出一種新的風格,而是與邊界遊戲,然後觸動其他人。 對於無限遊戲的參與者來說,時間並不流逝,時間的每一瞬間,都是一個開始。每個瞬間都不是某段時期的開始,而是某個事件的開端,它給予時間以特定的性質。……對有限遊戲的參與者來說,自由是時間的一個變量,我們必須擁有時間,才能擁有自由。對無線遊戲的參與者來說,時間是自由的一個變量,我們自由地擁有時間。有限遊戲的參與者將遊戲投入時間,無限遊戲的參與者將時間投入遊戲。 我就是把時間投入遊戲的人。想起老師說,無限遊戲只是解放自己思想,並不是可以不玩好有限遊戲。是這樣的。剛看這本書,就自動代入無線遊戲者,就會好高騖遠,又變成虛無主義…最近感覺還是要回溯一下自己,實感的缺失究竟在哪,理論邏輯部分要怎麼補,整體的思考如何建立,在術語堆砌和真誠表達之間要如何把握。 世上有且只有一種無限遊戲。
美国
阿凡达 (2009) IMDb TMDB 豆瓣 Min reol 维基数据
Avatar
8.4 (2218 个评分) 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演员: 萨姆·沃辛顿 / 佐伊·索尔达娜
其它标题: 아바타 / アバター
战斗中负伤而下身瘫痪的前海军战士杰克·萨利(萨姆·沃辛顿 Sam Worthington 饰)决定替死去的同胞哥哥来到潘多拉星操纵格蕾丝博士(西格妮·韦弗 Sigourney Weaver 饰)用人类基因与当地纳美部族基因结合创造出的 “阿凡达” 混血生物。杰克的目的是打入纳美部落,外交说服他们自愿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从而SecFor公司可砍伐殆尽该地区的原始森林,开采地下昂贵的“不可得”矿。在探索潘多拉星的过程中,杰克遇到了纳美部落的公主娜蒂瑞(佐伊·索尔达娜 Zoe Saldana 饰),向她学习了纳美人的生存技能与对待自然的态度。与此同时,SecFor 公司的经理和军方代表上校迈尔斯(史蒂芬·朗 Stephen Lang 饰)逐渐丧失耐心,决定诉诸武力驱赶纳美人……
2021年3月25日 看过 難道是因為年齡大了?已經不太能接受核心依舊是人類的科幻了⋯當然如果回到2009也許我還會新奇?(但其實早年很火的時候沒怎麼看進去,等於沒看)感覺中心依舊是人類基本的愛與同情,跨越種族性別。可是外表炫酷不太能被吸引,因為那個世界的想像都來源於人類世界。當然演的情感還是不錯滴!
美国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2020) 维基数据 IMDb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The Social Dilemma
8.2 (627 个评分) 导演: 杰夫·奥洛威斯基 演员: 杰伦·拉尼尔 / 罗杰·麦克纳米
其它标题: The Social Dilemma / 社交困境
我们发推文、点赞、分享 — 但日益依赖社交媒体会带来什么后果?随着数字平台日益成为人们保持联系的重要方式,硅谷内部人士通过暴露屏幕另一侧的隐藏内容,揭示了社交媒体如何重新改写文明。
2020年12月25日 看过 開頭好爽!想安利家屬。但往後就覺得,也許內地監管有一絲正義性?(當然並不是說wall是好的(又覺得家屬一不會看紀錄片,二可能變成為wall辯護的理由(我真的想太多(anyway越少app越好,notification越少越好!that's what I'm doing now
美国
大法官金斯伯格 (2018)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RBG
9.2 (726 个评分) 导演: 朱莉·科昂 / 贝齐·韦斯特 演员: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 比尔·克林顿
其它标题: RBG /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性法官、第一位犹太裔女性法官,哥伦比亚法学院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终身教职(tenure)的女性,最高法院的自由派法官之一。影片讲述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史以来第二位女性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的生平事迹。
2020年12月23日 看过 Be a lady meant don't allow yourself to be overcome by useless emotions like anger, and be independent she meant, it will be fun if you meet Prince Charming and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 but be able to define yourself.
美国
知晓我姓名 豆瓣
Know My Name 所属 作品: 知晓我姓名
9.5 (109 个评分) 作者: [美]香奈儿·米勒 译者: 陈毓飞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8
☆ 屡获大奖的现象级畅销书!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自传类大奖,《华盛顿邮报》《纽约书评》《时代》年度十大好书,《芝加哥论坛报》、《魅力》、Elle年度书籍,《科克斯书评》年度推荐回忆录;
☆ 震撼全美的勇气之书!希拉里、崔娃激赏推荐,继《汤姆叔叔的小屋》以来美国最重 要的历史文档之一;
☆ “斯坦福性侵案”全纪录,受害者实名讲述直抵人心,获取正义的过程如何变成第二次精神施暴;
☆ 与所有受伤的心灵同在!呈现受害者漫长的疗愈过程,将感动与力量带给每一颗有过创伤的心灵;
☆ 非虚构写作典范,优美的文学书写,清晰逻辑推理,透视美国Me Too运动的风起云涌。
————————————
2015年1月,斯坦福大学性侵案震惊全美。犯罪嫌疑人布罗克·特纳是一名曾参加过奥运会预选赛的游泳新星。
面对法庭的不公审判,受害者化名为埃米莉发表法庭陈述,这份陈述被认为是继《汤姆叔叔的小屋》以来美国最重要的历史文档之一。在案件影响下,加州罢免庭审法官并改变性侵立法。
她不是埃米莉,她是香奈儿·米勒,一个华裔女孩,中文名字是张小夏。
她不是符号般的受害者,而将在书写中为自己、为所有曾遭受伤痛的女孩重新获得疗愈、尊严和力量。
————————————
这个美丽、饱含力量、重要的故事也是一次重新寻回自我的行动,它值得被广泛阅读,尤其是下一代的青年男性。米勒的文字是我们的目标和地图。她是我们珍视的宝藏。——《纽约时报》
在《知晓我姓名》中,我们每分钟都与米勒同在,感同身受,在记录庭审的章节里甚至不忍卒读……米勒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平实、精准却感人至深。——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米勒展现了一桩强暴案件的受害者获取正义有多么困难,这个过程如何变成第二次施暴。虽然米勒的笔触不时充满愤怒,但她始终致力于宽慰,向其他有同样受害经历的人提供获救的途径。《知晓我姓名》不仅激发我们的勇气,更在结局充满救赎的希望。——《华盛顿时报》
米勒与庞大的性侵受害者群体分享着同一种语言,她将自己的痛苦放置于这个群体的普遍背景之中。在一个要求受害者保持沉默的世界里,《知晓我姓名》以毫不畏惧的气势展现了作者坚毅、惊人的强大存在。——《卫报》
《知晓我姓名》既是公开的怆痛,也是自我的疗愈,既是沉默的饮泣,也是大声的呼喊……它不仅仅是一份成功的控告书,也是一只向你伸出、邀请你与她共同战斗的手。——Elle
摩登时代 (1936) 维基数据 豆瓣 IMDb TMDB Min reol
Modern Times
9.3 (883 个评分) 导演: 查理·卓别林 演员: 查理·卓别林 / 宝莲·高黛
其它标题: Modern Times / The Masses
二十年代的美国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人受尽压榨,成为了大机器生产中的一颗螺丝钉。查理(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饰)就是一个底层市民,他在一个机器隆隆的厂房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以赚取微薄的收入。重复繁重的工作压得他喘不过气,他把人们的鼻子当成螺丝钉来拧,卷入流水线机器的皮带里,令人苦笑不得。
查理尽管贫穷,但却很善良。他在路上搭救了流浪女,和她一起生活,家里破烂却又温馨。每次身无分文的查理为了找到吃的,都会故意犯事,以便进入监牢。光景一时间有了好转,流浪女成了歌舞红星,然而好景太短暂了。
2020年9月14日 看过 第一次看卓別林哎。厲害!好笑又想哭。內核總還是善良純樸吧。然後對現代的諷刺也依然適用。
美国
信条 (2020)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I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Tenet
7.3 (2044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演员: 约翰·大卫·华盛顿 / 罗伯特·帕丁森
其它标题: Tenet / TENET天能(港/台)
乌克兰基辅国家歌剧院,一伙蒙面歹徒突然闯入演出大厅,挟持在场数百名音乐家和观众。未过多久,乌克兰特警部队迅速赶到,并按照既定战术突入进去。与此同时,几名神秘之人换上特警部队肩章,趁乱潜入歌剧院,救出被困的美国大使。神秘人之一的男主(约翰·大卫·华盛顿 John David Washington 饰)虽然一度顺利完成任务,却身不由己置身死地。当他再度醒来,则被告知失去原有身份,此后将加入一个名为“信条”的秘密组织,去执行一项阻止世界毁灭的重大任务。早在歌剧院时,他便见识了一次逆转子弹的奇怪现象。而如今着手的任务,似乎正与逆转的子弹乃至逆转的时间息息相关。注定发生的必然会发生,所种何因,便结何果……
2020年9月4日 看过 真的燒腦,很多細節根本來不及咀嚼(所以我要抄近路看看影評咀嚼一下),整個設定很迷人,雖然為了beauty做出種種舉動很cliché⋯
美国
手工咖啡:咖啡爱好者的完美指南 豆瓣
Craft Coffee: A Manual: Brewing a Better Cup at Home 所属 作品: 手工咖啡:咖啡爱好者的完美指南
8.3 (27 个评分) 作者: [美] 杰茜卡·伊斯托 / [美] 安德烈亚斯·威尔霍夫 译者: 李粤梅 中信出版集团·雅信 2019 - 10
《手工咖啡:咖啡爱好者的完美冲煮指南》是一本全面而系统讲解咖啡知识的实用指南。作者杰茜卡·伊斯托有着近十年的在家冲煮咖啡的经验,她以咖啡爱好者的身份,在专业咖啡师安德烈亚斯·威尔霍夫的指导下,从基础术语、冲煮器具、原产地、购买咖啡、品鉴风味及冲煮方法六个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你能想到的所有关于咖啡的实用知识,一切从杯中的美好味道出发——咖啡里有酸、甜、苦、咸、鲜五种基本味道,冲煮效果可以通过控制粉量、粉水比、研磨度、时间等因素来调整,高品质的咖啡豆包装上会有明确的烘焙日期和产地信息,等等。《手工咖啡》为初学者和普通消费者提供了所有他们需要的信息,帮助他们判断喜欢一杯精品咖啡中的哪些因素。无论他们预算多少、技术水平或热情程度如何,都可以读懂这本书,从中找到乐趣,并自己动手在家制作一杯美味的咖啡。
2020年8月20日 已读 還不錯,很好讀,主要介紹各種主流手沖器具優劣,咖啡豆產地和風味,手沖器具對應具體的行動和時間。器具和沖泡方法部分有點重複和囉嗦。對於一個長年只喜歡苦味的人,是一個改變的開始。努力細緻一些,擁有更敏銳的舌頭。
美国
被解救的姜戈 (2012) 豆瓣 TMDB Eggplant.place I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Django Unchained
8.4 (1391 个评分) 导演: 昆汀·塔伦蒂诺 演员: 杰米·福克斯 /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其它标题: 被解放的姜戈 / 决杀令(台)
1858年,美国南北战争前两年。德国赏金猎人金·舒尔茨(克里斯托弗·瓦尔兹 Christoph Waltz饰)从贩奴商人手中买下黑奴姜戈(杰米·福克斯 Jamie Foxx饰),让其重获自由。舒尔茨实则是要把姜戈培养成无法无天的赏金猎人,为其缉拿各种通缉犯以换取报酬。姜 戈的唯一条件是:从暴虐的糖果庄园主卡尔文·坎迪(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饰)手中解救出自己的妻子布鲁姆希尔达(凯丽·华盛顿 Kerry Washington饰)。本片是昆汀向1966年由塞吉奥·考布西执导的经典意大利西部片《迪亚戈》的致敬之作。
鬼才导演痞子昆丁三年磨一剑,继《无耻混蛋》后又一巨制力作。本片延续昆汀一贯低调奢华的风格,处处可见奇思妙想的幽默元素和血腥野性的动作场面,更有强档群戏,豪华卡司,可谓看点十足。
《被解放的姜戈》荣获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大奖,克里斯托弗·沃尔兹 Christoph Waltz则凭借此片荣获最佳男配角。本片同时荣获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摄影和最佳音效剪辑提名。
2020年7月31日 看过 好玩,應該是第一次看昆汀,雖然有點好萊塢敘事,但是配樂什麼的都挺好。算是好看的劇情片~
美国
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 豆瓣
Anatomy of Love: A Natural History of Mating, Marriage, and Why We Stray 所属 作品: 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
6.0 (11 个评分) 作者: [美]海伦·费舍尔(Helen Fisher) 译者: 倪韬 / 王国平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2
“如果人类这一物种要存活下去,往后的一百万年,我们还是必须坠入爱河,并与对方结为终身伴侣。”
本书是二十世纪关于两性情感与婚姻的经典之作,二十五年后根据当下的社会趋势,进行增修再版。作者是美国生物人类学家、金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交友网站Match.com首席科学顾问海伦费舍尔博士。
每对夫妻都希望白头到老,但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对夫妻劳燕分飞。费舍尔博士在这本书中精准剖析了人类情爱行为的进化,研究了五十八个社会中的结婚与离婚的案例,四十二种文化中外遇出轨行为的起因:我们如何求爱、如何选择伴侣、如何结为夫妻;为什么有些人会出轨,为什么有些人会离婚;我们为什么需要庞大的亲友团来帮忙带孩子?男女思维为何如此不同?未来的婚姻与爱情又将会以什么样的结局收场。
新版中加入大量更新资料:包括三万人网络交友数据的分析,针对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原理,以及为何某人会爱上甲而不是乙的原因,关于外遇的行为学分析,关于现代人约会习惯的建议性意见等等。
本书的结尾令人振奋,费舍尔博士坚信,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我们最有机会结成恩爱伴侣的时刻,就是现在。
——————
作者以人类学家的双眼与诗人的笔调,揭开各年龄段各社会层面的种种性爱行为。──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作者
在这本具启发性的著作里,作者应用自然法则,以引人入胜的全新方式解释人类过去与未来的性行为。──德斯蒙德‧莫里斯,《裸猿》作者
2020年7月24日 已读 感覺從史前到現代完整回溯了一遍人類情愛婚姻的過程。用了無數調查結果佐證,期間穿插生物、神經、腦科學、現代科技等各方面對婚姻和出軌的影響。大部分社會在結婚3-4年後容易離婚,其餘就沒什麼定論。經過漫長歲月,哪怕現代選擇更多,也時常在出軌慾望和永恆婚姻之間搖擺,甚至已經七老八十,人類還是渴望愛情和安定。
美国
婚姻故事 (2019)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Marriage Story
8.5 (1394 个评分) 导演: 诺亚·鲍姆巴赫 演员: 斯嘉丽·约翰逊 / 亚当·德赖弗
其它标题: Marriage Story / Historia de un matrimonio
讲述了结婚多年并育有一子的戏剧导演查理和女演员妮可因工作分居而不得不走向离婚,在这场为了争夺抚养权的离婚拉锯战中,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真实感人的细枝末节牵动人心。两人的关系又将何去何从?
2020年7月19日 看过 啊marriage,很難說哪一方如何,但,就不斷更新不斷應對吧。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