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
颠簸货运路 (2020) 豆瓣
7.5 (8 个评分) 导演: 骆永红 / 孙伊豆
纪录频道“9视频”特推出社会现实类纪录片《颠簸货运路》,共十集,每集15分钟。本片历时8个月,行程约5万公里,跟踪记录了十位货车司机在车轮上的生活,有继承父业的父子档、即将退休的夫妻档、年轻的九零后、一起打拼的姐妹档、卡车知识达人等等。
2020年7月30日 看过
由于经济和法律原因,中国货车司机的收入水平相比于欧美低得多,因此他们的生活更为艰难。纪录片尽力淡化拍摄者的影响,让主角自己平实地讲故事,这点很好,但选取的司机是否能够较为全面的代表货车司机这个群体,我认为不能,很多人在货车司机圈内都是小有名气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加上时长短集数少的影响,整个纪录片对司机生活之困难描写力度极为不足,差评。看在难得一见主角是货车司机的纪录片,给个四星吧。
2020 CCTV 中国大陆 人文 纪录片
看台 (2017) 豆瓣
导演: 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
北京时间11月24日晚间,央视三集球迷文化纪录片《看台》正式上线,首集将镜头放在上海,申花、上港以及申鑫的球迷文化在片中得以展现。
首集名为《看台-幸福的选择》:同乡之间,父子之间,不同国籍之间的球迷,将在这90分钟里各为其主,而这一切在每个人的心中,不为别的,只为足球,只为上海。
纪录片《看台》拍摄于2014年,历经半年的策划,5个月的拍摄以及4个月的剪辑,于2015年4月完成全部制作。
《看台》分别于11月24日、11月25日以及11月27日22:00在央视9套纪录片频道播出。
2020年5月21日 看过
缺点:只有三集。
另外,赞助商冠名权真的是中国大陆体育最愚蠢的现象,除了国安建业鲁能少数没有换过主场的俱乐部外,大多数球迷只能将自己的热情倾注于是球队背后的城市而不是球队的完全体。
2018 CCTV 中国大陆 人文 体育
新闻调查 (1996) 豆瓣
9.4 (7 个评分) 导演: 王晓清 / 范铭 演员: 姚宇军 / 柴静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一档调查类的节目,时长45分钟,每周一期,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影响。在中国社会发生变革的时候,《新闻调查》注重研究真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为促进和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着点点滴滴的作用。
电子竞技在中国 (2020) 豆瓣
6.0 (5 个评分) 导演: 杨定坤
在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上,电子竞技首次成为了表演项目,这也是让更多的人对电子竞技有所了解。自电竞宣布入亚以来,“电子竞技”在社会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也象征着不少国家地区的政府对该产业的认可。而现在一部大型纪录片《电子竞技在中国》也应运而生。
根据消息这部《电子竞技在中国》总共分为六集,从宏观的角度展现了中国电竞的现状。是由CCTV和腾讯电竞联合制作,总历时457天拍摄完成,拍摄的过程中走访了中国28个城市和洛杉矶、波士顿等诸多国外城市,纪录片中涉及了20余项不同游戏的赛事,采访了80多位国内外电竞人。
2020年5月4日 看过
电子竞技的题材此前在中国没有很多现成的参考,这次能拍出来就是大胆的突破。很高兴在纪录片中并没有看到太多所谓电子竞技的星光、荣誉,以及常见的饭圈风气,而是能看到一些平凡的人与电子竞技发生的平凡的事。但腾讯电竞支持又有着不可克服的缺陷,游戏中MOBA游戏占用太多(当然不可否认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是电竞搞得最成功的),或多或少地夹杂私货等等,使纪录片注定无法客观,这非常致命。而且,尽管拍摄思路很明晰,但剪辑有些混乱,无意义的镜头很多,解说词采用各种模糊用语也让观者十分疑惑,与其说保证客观更像是避免宣传竞品。
2019 CCTV 中国大陆 纪录片
足球道路 (2018) 豆瓣
导演: 祝贺 演员: 周一围 / 曾侃
该片以当代世界足球发展道路为背景,摄制组前往法国、巴拿马、英国、西班牙、德国、冰岛、卡塔尔、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日本等国,记录与足球相关的精彩故事,呈现不同国家足球运动和国民生活之间的多样联系,旨在探寻足球在个人生活、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透视足球运动背后绚丽多彩的国家与民族文化。
2019年5月8日 看过
除了总在“学习”的传统强国的足球文化、青训方式等外,这次央视还别出心裁的讲了冰岛、巴拿马等热门国家的崛起之路,基本切合了主题。总体不错,只是有些镜头处理不太好,字幕切换过快。对于世界各国足球文化讲解基本上是为了普及,并没有过深的研究。虽然没有明说,但指向很明确,不过真正的决策者拥有的资料远远比一部纪录片丰富,所以它最多能启蒙一些球迷,顺便打打某些国足黑的脸。
2018 CCTV 中国大陆 体育 纪录片
经典咏流传 第一季 (2018) 豆瓣
8.8 (18 个评分) 导演: 田梅 / 王宁 演员: 撒贝宁 / 庾澄庆
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将于2018年初央视一套周末黄金时间播出。节目“和诗以歌”、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节目还将邀请文化学者和音乐大师坐镇点评,让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和主流价值观在当下产生共鸣、再次流行,启用不同以往节目的全新赛制和融媒体分享通道,真正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流传千百年的诗词歌赋在音乐旋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用中华文化的经典巅峰来反映文化盛世。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第二季 (2014) 豆瓣
7.6 (5 个评分) 导演: 关正文 演员: 钱文忠 / 康震
本届大会包含9场复赛,两场半 决赛,一场最佳个人晋级赛,一场 总决赛。综合频道节目共13期,科 教频道共14期,总决赛将于十一黄 金周在综合频道播出。
本届大会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 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社 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协办。
中国诗词大会 第二季 (2017) 豆瓣
7.8 (39 个评分) 导演: 颜芳 演员: 董卿 / 康震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是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本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
国家宝藏 第一季 (2017) 豆瓣
8.0 (172 个评分) 导演: 于蕾 演员: 张国立 / 李晨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的热播,今年,逐步被定格为央视文化节目元年。8月22日,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纷纷“周二见”的秘密被揭晓,央视文化节目大家庭又将新增一位重量级成员: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场关于9家博物馆、27件镇馆之宝的恢弘“特展”:金牌制作团队2年酝酿筹划、强大顾问团保驾护航、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强势结盟、实景取材、27件顶级国宝重器、27位与之魂魄相依的“国宝守护人……《国家宝藏》将用创新演绎的传奇故事,串联每一个守护者的讲述,点燃延续中华文明的灿烂星火。用时尚鲜活的综艺形态,搅动每一个普通人的参与,全力解密和激活古老深沉的历史文化资源。
国家宝藏 第二季 (2018) 豆瓣
8.8 (35 个评分) 导演: 于蕾 演员: 张国立 / 蓝天野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打造的重要精品项目之一,《国家宝藏》第二季继续由央视和故宫两大文化体强强联手,全新加入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从第一季的八大博物馆(院)手中接过了讲述中国故事、让国宝活起来的接力棒。
观众还将看到熟悉的舞美、熟悉的环节、熟悉的001号讲解员国立叔,听到熟悉的来自那英的《一眼千年》,以及会让很多粉丝单曲回放一整晚的背景音乐。与之同时,“国宝盒子”会以更为震撼的体量和视效呈现在观众眼前;节目会融入音乐剧、舞剧、民族器乐剧等更多艺术手法,让国宝活起来的方式更丰富;会请上不一样的27组国宝守护人,讲述不一样的国宝、不一样的荡气回肠、前世今生。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三季 (2018) 豆瓣
7.2 (13 个评分) 导演: 颜芳 演员: 董卿 / 郦波
《中国诗词大会》是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本节目以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 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预计在春节期间播出。
2018年5月6日 看过
传播诗词文化本意很好,但是主题之外的东西太多了,没必要。百人团的错题逻辑太诡异了…特效还是少弄点为好,看上去尴尬。最后为无冕的彭敏感到遗憾。
2018 CCTV 中国大陆 人文 综艺
航拍中国 第一季 (2017) 豆瓣
9.0 (135 个评分) 导演: 余乐 / 林婕
由中央电视台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航拍纪录片《航拍中国》是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中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纪录片。该系列片共34集,每集50分钟,覆盖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本片影像将全部由航拍完成,每集选取各省市区最具代表性和观赏性的历史、人文、自然和现代景观,以空中飞行线路为线索,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展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
2018年2月18日 看过
航拍视角真的很美丽,但解说典型央视风格,让人打不起精神,前3集还好,另外3集基本就是看风景和动物。尽管如此还是很期待自己家乡的航拍。
2017 CCTV 中国大陆 人文 纪录片
天下足球 (2000) 豆瓣
9.5 (29 个评分) 演员: 段暄 / 刘建宏
《天下足球》是CCTV-5的一个以报道国际足坛最新赛事和新闻为主的栏目。
该电视节目由段暄、马凡舒主持,每周一晚19:30—21:25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
2017年11月21日 看过
段暄离开很可惜,不知天下足球以后会如何。但看天下足球的4年里,它一直给我最高级的足球享受。
2000 CCTV 中国大陆 体育 足球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 (2012) 豆瓣 TMDB
所属 : 舌尖上的中国
9.0 (576 个评分) 导演: 陈晓卿 演员: 李立宏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作为一个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 进厨房,走向 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以及酱泡、冷冻等是中国历史最为久远的食物保存方式。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此类食品喜爱有加。
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贮藏食物从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携带发展到人们对食物滋味的不断追求,保鲜的技术中蕴涵了中国人的智慧,呈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腌制发酵保鲜”也蕴含有中国人的情感与文化意象,如对故乡的思念,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我们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飞跃,他们共同的本质无非是水火关系的调控,而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仅此一家。本集将主要透过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鲜,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本集要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10个故事,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作为最后一集,本集将带领观众完成一个回归——从餐桌回归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方式才能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优良和清洁。
这一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