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凡
杀马特我爱你 (2019) 豆瓣
8.9 (445 个评分) 导演: 李一凡 演员: 罗福兴
其它标题: 杀马特,我爱你 / Sha Ma Te I Love You
2017年,李一凡开始拍摄杀马特。他从深圳开始,在深圳、广州、中山、惠州、重庆、贵阳、黔东南州、黔西南州、毕节、安顺、昆明、大理、玉溪、曲靖,以及红河州,共计完成杀马特采访67个,网络采访11个。在拍摄期间,李一凡又从杀马特和其他工人手中,通过直接购买手机视频等方式,收 集了工厂流水线及工人生活录像915段。
这是一次详实且残酷的调查梳理行动。五颜六色的头发下面,李一凡重新检讨了城乡关系里,关于社会底层工人的生存代价和权利困境的根源。当越来越多的杀马特消失在人们视线里,而曾经或依旧是流水线工人的他们,和今天仍然不断涌入城市的打工者一样,依然面临着实质上的权利不平等,依旧笼罩在制度性排斥的阴影里。
杀马特音译自英语“smart”一词,泛指一种中国城市年轻工人中曾经风靡一时的亚文化潮流,以夸张而廉价的服饰、发型著称。艺术家、纪录片导演李一凡花费数年时间实地接触和研究“杀马特”群体,最终用访谈和工厂场景创作出一部长片,并在展览现场用数百部二手手机播放购买自工人自拍的生产场景。
李一凡将展览视为一次让美术馆观众看到另外一个社群的机会,在长片中他借用年轻工人的陈述,描绘出杀马特形成的条件、变化,及如何在舆论暴力下走向式微。在项目中,他始终是以无知者的角色进入,随后逐渐发现杀马特的遭遇,来自于年轻工人的孤立处境和与城市主流生活之间的疏离,并把项目看作是对杀马特一词祛魅化的过程。这与他一贯的立场保持一致,即认为在中国的现状下,艺术创作应当基于对社会生活的直接体感,才能因现实本身的超越性,获得足够的创造力。
2021年2月8日 看过
这个视角当然还是知识分子/中产的,是为了让杀马特以外的人能看到真实的杀马特,看到背后的结构性问题,看到十几岁就从留守儿童变成二代农民工的这群年轻人当时希望被看到的渴望,看到他们的孤独脆弱。他们通过发型感觉到强大,通过家族感受到归属感,现在又赶上了时代的潮流被卷入直播的洪流。这片子现在相对大家比较容易能够共情大概也是因为近期各种相对共通的热词,打工人、内卷、悬浮,让大家对于一个不断碎片化原子化和异化的劳工环境的感知有共鸣。能找到一种亚文化的出口实属不易,导演试图把主体性交还给杀马特自己,也的确在他们的镜头和讲述下出了一个非常自恰的故事。还是有点好奇当时这个群体和视觉系产生连接的源起。虽然片子讲述的还是“他们”的故事,真切希望更多这样的片子能让大家不要成为“围剿”自己不理解的群体的网友的一份子
中国 李一凡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