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76天 (2020) 豆瓣
76 Days
7.6 (102 个评分) 导演: 吴皓 / 陈玮曦
其它标题: 76 Days
影片深入武汉医院重症监护室,以极近距离展现了患者和医护人员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2021年1月24日 看过
武汉官方封城一周年限免看的。吴皓QA讲到合作方式是两月找了两个在国内的记者和纪录片导演去武汉拍摄,他观看素材通常都有所滞后,主要靠国内的两位决定拍摄素材,其中一位佚名导演一直都是武汉体制内媒体摄影记者,不希望出现在纪录片导演表上。三月一度停止合作,吴皓粗剪了已有素材,两位同意继续成片。医院内的记录必然感人温情又无奈,特地关注疫情封城下的医患个体:总是在病房里乱走的老爷爷、总是给重症病患画上”早日康复“手套气球的医生、从上海驱车到武汉支援的田医生、终于拨开了红柚仰着吃也露出不服输的幸福表情的老大爷,只见过新生儿一面的妈妈想要知道婴儿“美不美”。全片剪辑没有过度煽情,也没有试图去全面的展现一个故事。作为疫情记录,它肯定有太多没有诉说的面向,但是作为一个疫情下的微观切片,带大家观看了当时的病房日常。
2020 中国 吴皓 纪录片
出国家政 (2019) 豆瓣 TMDB
Overseas
导演: Sung-a Yoon
其它标题: Overseas / 菲人訓練營(港)
在菲律宾,妇女被送到外国当家庭佣工或褓母,是相当普遍的事。 为了养家,她们大多要留下自己的子女,然后投身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本片把镜头带入一所菲佣训练中心,拍摄学员准备面对思乡和被雇主虐待的可能性。 在角色扮演练习时,她们轮流扮演雇主和雇员,将剧情元素引入纪录片之中。 电影揭示全球化下的现代奴役问题,从中亦捕捉到这些女性的姊妹情、决心和对未来的盼望。
2020年12月19日 看过
全片虚构的长镜头/孤独独白(又装作没有导演介入)反而有点刻意,中介培训机构展现出了似乎即是“保护者”又是洗脑式规训者的面向,当然导向的永远是这个migration industry/infrastructure背后全球资本主义不平等的现状。每个OFW都不是英雄,而是活生生的自己,却在牺牲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国家的叙事下,两年两年地忍过那一个个变成现实的“小剧场”,还是心酸。
纪录片
坂本龙一:终曲 (2017)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Ryuichi Sakamoto: CODA
8.6 (568 个评分) 导演: 史蒂芬·野村·斯奇博 演员: 坂本龙一
其它标题: Ryuichi Sakamoto: CODA / Ryuichi Sakamoto: Coda
这部关于日本顶级作曲家坂本龙一的纪录片,主要按照2012年到2017年的时间顺序,剪辑了坂本龙一30年前参与《末代皇帝》等电影以及40年前作为YMO乐队成员活动的宝贵片段。Coda在音乐术语中是,Coda是一个乐章最后的段落里强调终止效果的乐段。正如有着匠人精神的坂本龙一,愿将每部作品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部进行创作。
2020年5月25日 看过
终于在MUBI上看到了,好感人。开头在海啸中存活的钢琴连着为311弹的那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直接泪目。这周末各种pastime碰巧都触及了了永生和死亡,坂本龙一对那个永恒的声音(and those singing bowls!)追求又增加了一个维度。南极旅行那个I'm fishing sounds的笑脸实在是太无价了。末代皇帝和其他年轻时候的影像都好笑又闪闪发光。Ending with Solari is brilliant!
2017 坂本龙一 日本 纪录片 音乐
不是我们的世界 (2012) 豆瓣
A World Not Ours
导演: Mahdi Fleifel 演员: Mahdi Fleifel
其它标题: A World Not Ours
Imbued with nostalgia and striking a wide range of emotional notes, filmmaker Mahdi Fleifel travels to the Lebanese refugee camp of Ain El Helweh to explore how the camp's displaced people use the World Cup series to articulate their own ideas of home, community, victory and hope.
2020年4月19日 看过
今年看的第二部关于巴勒斯坦的纪录片。这个真是拍得又intimate又能感受到几代人的无助。Stateless community,回不去的家园,无望的年轻人,坚守的老人。也想看导演拍的其他 Ain al-Helweh的片子。
巴勒斯坦 纪录片 阿拉伯
局部 第三季 (2020) 豆瓣
9.7 (57 个评分) 导演: 谢梦茜 演员: 陈丹青
《局部》第三季,“伟大的工匠——意大利文艺复兴湿壁画”,由看理想主讲人,画家陈丹青主讲,继续跟随他的语言,洞察与审美深度寻访意大利数十座教堂、修道院,实地拍摄文艺复兴早期的湿壁画工匠创作,揭示文艺复兴的另外一面。
我真正的天才女友 (2018) 豆瓣 维基数据 TMDB IMDb
La mia amica geniale
9.2 (130 个评分) 导演: 克拉丽莎·卡佩拉 演员: 盖娅·吉拉切 / 玛格丽塔·马祖可
其它标题: La mia amica geniale / 我的天才女友 幕后纪录片
《我的天才女友》衍生幕后纪录片,提供了详实的独家拍摄花絮,以及剧版完整的诞生流程。
2020年3月26日 看过
Wow...this is meta...|上上周末(简直现在感觉像去年)和姑娘们一起看的。大家都疯狂感叹选角的优秀以及两个姑娘性格里和Lila/Lenú的重合,真是好感慨。Gaia实在太Lila了, Margherita感觉还是有更多不那么Elena的瞬间>.<都好美!
2018 意大利 纪录片
是枝裕和×奉俊昊 日韩金棕榈导演对谈 (2019) 豆瓣
特集 是枝裕和×ポン・ジュノ
8.8 (40 个评分) 演员: 是枝裕和 / 奉俊昊
其它标题: 特集:是枝裕和×奉俊昊 / 特集 是枝裕和×ポン・ジュノ
日本电影频道将播出是枝裕和导演与奉俊昊导演的特辑。10月12日晚9点将播出《特集:是枝裕和×奉俊昊》。
奉俊昊导演的最新作品《寄生虫》(2020年1月日本上映)荣获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恰逢韩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值此周年纪念日之际,这部电影取得了傲人的成绩——韩国电影史上第一个金棕榈奖。在第71届电影节上,电影《真实》(10月11日上映)的导演是枝执导的《小偷家族》也获得该奖项,即东亚国家连续2年荣获金棕榈奖。
日韩、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在热切地期盼两位导演的新作,而今,在日本电影频道独家播出的《从日韩开始 讲述“家族” 是枝裕和×奉俊昊》这一节目上,他们终于完成了时隔2年的会面。
2020年2月21日 看过 虽然需要例行商业互吹,但两个人都很真诚,是枝裕和就很老派,被侯孝贤骂得再也不敢好好画分镜,剧本也是经常临场改,奉俊昊毕竟是类型片出身,精美分镜和执行,怪不得成了奥斯卡审美的赢家。果然从对谈中就能看出审美的区别,还是爱是枝裕和呀,期待la vérité里所谓的Deneuve的经常自己改台词的表现^_^
纪录片
我们在加萨停火时冲浪 (2016) IMDb 豆瓣
Gaza Surf Club
导演: Philip Gnadt / Mickey Yamine 演员: Ibrahim N. Arafat / Mohammed Abu Jayab
其它标题: Gaza Surf Club / Three Mile Riders
Trapped in "the world's largest open-air prison" and ruled by war, a new generation is drawn to the beaches. Sick of occupation and political gridlock, they find their own personal freedom in the waves of the Mediterranean - they are the surfers of Gaza.
2020年1月6日 看过
能看到其他面向的gaza很好~
纪录片
我们一家人 (2019)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All in My Family
6.9 (188 个评分) 导演: 吴皓 演员: Hao Wu
其它标题: All in My Family / 我们全家人
一位留学后移民美国的中国同志,他和他的同性伴侣在美国通过代孕生子创造了一个彻底的现代家庭。但现在他的难题是如何向他那非常传统的中国父母和亲戚介绍自己的伴侣和孩子...…
2019年10月11日 看过
算是典型又已经相对开明(?)的中国家庭了,虽然看到操心的母亲形象还是觉得心累想要逃离,但对方能够开口说出”我就是太爱你了”又煎熬几年才能勉强面对现实,还能怎么样呢。Eric说得好,“这就是家庭啊”。对成年人来说,糊涂点才能粉饰太平。
2019 中国大陆 同性 吴皓 家庭
The Miracle of the Little Prince (2018) 豆瓣
导演: Marjoleine Boonstra
其它标题: Het Wonder van Le Petit Prince
2019年9月5日 看过
三人观影小分队就意识流诗意纪录片是否一定要讲个好故事交换了意见,且没有定论…风景美配乐赞,但靠《小王子》原文拼凑出的的四个indigenous language片段有点脱节。话说回来《小王子》在任何荒芜的角落都有人可以用自己的母语阅读真是个浪漫的设定。
纪录片 荷兰
美国工厂 (2019)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American Factory
8.1 (802 个评分) 导演: 史蒂文·博格纳尔 / 朱莉娅·赖克特 演员: 曹德旺 / 王河
其它标题: American Factory / アメリカン・ファクトリー
《美国工厂》是一部 Netflix 原创纪录片,由 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 和 Participant Media 出品,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并斩获艾美奖®的朱莉娅·赖克特和史蒂文·博格纳尔(《最后一辆车:通用王国的破产》《A Lion in the House》《正观“红色”》)打造。这部广受好评的电影深入研究了后工业时代的俄亥俄州,一位中国亿万富翁在当地一家废弃的通用汽车工厂中开设新工厂,并雇佣了 2000 名美国蓝领工人。随着高科技中国企业与美国工人阶级产生冲突,最初的希望和乐观遭受了挫折。
2019年8月30日 看过
各种意义上都很讽刺和现实,最后收在automation and the future of work也很好。全球化资本主义的魔幻现实才不是简单的文化冲突和族群差异可以解释的。
2019 Netflix 中国 奥巴马 纪录片
日本之耻 (2018)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Japan's Secret Shame
9.3 (367 个评分) 导演: 埃里卡·詹金 演员: 伊藤诗织
其它标题: Japan's Secret Shame / 日本之恥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29岁的日本记者伊藤诗织的动人故事,她声称自己是在2015年的一次工作晚餐会上被时任东京广播公司华盛顿分社的社长、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传记作者山口敬之强奸。但山口先生强烈否认了这一说法。
尽管向警方报案,但警方要求伊藤用真人大小的娃娃重新模拟所谓的强奸案,该案件经过一年的调查后被撤销。当伊藤采取前所未有的决定公开她的指控并揭露她的身份时,她遭到了公开的羞辱和仇恨邮件。
这部影片在上映后的一年内,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伊藤。虽然全球MeToo运动激励全世界的女性大肆宣传他们对性侵犯的指控,但在日本的回应却很平静。伊藤没有被吓倒,她访问了认为她失败的机构,并见了其他害怕不敢说话的女性。这部电影将伊藤的故事与日本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交织在一起,直到2017年,强奸的最低刑期短于盗窃。
2019年8月27日 看过
勇敢得让人心疼,想想二十五岁的自己,甚至是现在的自己会不会做得到这样呢?开头看到支持诗织的老奶奶觉得很感动。结尾也是想要end with a more cheerful note,但是真的任重道远吧,只能保护关注支持,也做个水滴为这场tsunami添砖加瓦吧。
2018 BBC 女性 性侵 日本
会见戈尔巴乔夫 (2018) 豆瓣
Meeting Gorbachev
7.8 (28 个评分) 导演: 沃纳·赫尔佐格 演员: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 沃纳·赫尔佐格
其它标题: Meeting Gorbachev / 荷索会戈巴卓夫(港)
戈尔巴乔夫,年近九旬,前苏联最高领导人。他出生于农场,经历过饥荒,是当时最年轻的国家总统;他是促使苏联共产党解体、终结冷战的关键人物;他在西方世界获得极高评价,在母国却如过街老鼠;他出演过电视电影,代言过必胜客和LV,说起病逝的妻子,仍会眼眶泛泪。
以拍摄极端人物著名的德国新电影大师赫尔佐格,这回将镜头对准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两人亲密真诚的对话,穿插珍贵的档案影像,辅以当年各国政治名家访谈,将戈尔巴乔夫的成长与从政历程、生命与政治信仰,乃至近代苏联及世界的发展变革,做了细致的回顾和耙梳。三十年后,冷战距离现在的我们有多远?透过这场“我喜欢这部电影,它充满了真实情感与戏剧张力——就如同生命。”——戈尔巴乔夫
2019年5月9日 看过
三个老古董相继过世那段剪得莫名的喜感。没有太多新料,但其实觉得Herzog要立的悲剧人设也没成立,孤独什么的人家也不跟你讲。在戈尔巴乔夫的话语里真的就是:”We tried. “ #filmforum#
2018 戈尔巴乔夫 纪录片 苏联 赫尔佐格
在上海 (2001) 豆瓣 TMDB
在上海
8.1 (141 个评分) 导演: 娄烨
其它标题: in Shanghai
IN SHANGHAI
In Shanghai Lou Ye, 2001
short Film
In Shanghai or the eyes of a Chinese director of his city, Shanghai, Communist economic center , but also megalopolis with many faces ...
Lou Ye is a great filmmaker. After having the success that we know for the sublime Suzhou River, the young director of the sixth generation is coupled to the design of this short film about Shanghai, the city of his heart , beautiful and multicultural . Camera in hand ( for lovers is a Sony DSR- PD150 DVCam ... ) for subjective , Lou Ye rhyme begins this urban plan by a girl asleep on a bed. Slowly the camera moves out of the suburb where this unknown young woman is given the arms of Morpheus , better visit this city that is Shanghai. The narrator who is also the hero says in voice-over that he loves this megalopolis . It focuses on the residents of these neighborhoods without cloth and without resources where most of the native population of Shanghai Lodge . Indeed the streets Zongshan Donglu which contains the Bund, Pudong, the famous Oriental Pearl is not the stock market and everyone. We must go farther Jingan District to discover the social wealth of this city . Why attach immense cold and nervous architectures while the Shanghai Blood flows through the veins of its rural ? It's a little message Lou Ye through this short film .
"You can guess who they are, but we can never really know "
Lou Ye eradicates a rare cinematic power of this often precarious and old people waiting on the bus every morning to go to work and make the Chinese economy humming .
The old streets of the city like the nearby temple Cheung Hong Bund to the bank of the Huangpu , the filmmaker does not recognize the city. As if all these steel towers of the 21st century had absorbed the social essence of the " Paris of the East" .
Lou Ye then takes us on a visit to the arcades , discos, clubs, dances, flashy locations and disconnected from the reality of ordinary people in the middle of poverty which is near workers and street vendors where people drown their defecation in water by putting the edge of an old tub ... This is a new look for the Western .
Finally, after making stops in a dangerous Shanghai streets by night , the hero wakes up in the morning director in a corner near buildings unsafe and fixed on the face of a shy child , concluding :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is Shanghai . "
By these words Mr. Lou Ye, I bear you my esteem .
2019年4月12日 看过
其实挺刻意的,有点像学生作品,但大概也是这样让人觉得保持了艺术家的“天真”吧。大家的上海自然都不一样,特意剪的那些路人对抗镜头的部分还蛮有趣的。
2001 上海 娄烨 短片 纪录片
汉字 (2016) 豆瓣
漢字
6.4 (22 个评分) 导演: 蔡牧民
其它标题: 漢字 / Hanzi
《漢字》是一部用中文漢字探討國際設計,視覺文化和身份的紀錄片。這部電影探討了諸如語言如何塑造身份、手寫在數位時代角色等議題。《漢字》與來自不同國家的電影人合作,訪談者包括Chineasy創辦人薛曉嵐,著名的日本字體設計師小林章,中文字體設計師柯熾堅,還有世界上最後一個正體中文活版印刷廠日星鑄字行。 《漢字》鼓勵觀眾重新審視和思考自己的文化,語言和身份。
2019年4月4日 看过
好像想讨论挺多问题,可是最后只完成了JustFont金萱字体的宣传片- -题目取太大了吧...
2016 台湾 字体 汉字 纪录片
传奇字体 (2007)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Helvetica
8.4 (90 个评分) 导演: 加利·哈斯特维特 演员: Michael Bierut / Neville Brody
其它标题: Helvetica / 海维提卡
由独立制片人导演Gary Hustwit执导拍摄的纪录片《传奇字体》,讲述了Helvetica字体从起源诞生到它的特性和影响力,影片访谈了不同时期的老中青三代设计师,畅谈这款简洁、直接、醒目的传奇字体背后的故事。
1957年,新字体Helvetica由麦克斯·米耶丁格和爱德华德·霍夫曼在瑞士Münchenstein的哈斯铸造所作为排版铅字制作。新的工业化时代正在来临,这种容易辨识和阅读的字体形式更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很快风靡世界。2007年,Helvetica字体诞生满五十周年。Helvetica字体已然存在于我们随处可见的任何一处角落,几乎成为了工业文明和机械化的象征。
2019年3月21日 看过
断断续续看了好几天,从Helvetica入手讲字体设计的发展,特别是大家不断赋予它各种各样的意义,打破又回归,这个过程本身非常有趣。最后记个冷知识: Helvetica means Swiss in Latin.
typography 字体 纪录片 艺术 设计
病疾痊愈 (2017) 豆瓣
Heal
导演: Kelly Noonan 演员: Deepak Chopra / Michael Beckwith
其它标题: Heal
A documentary film that takes us on a scientific and spiritual journey where we discover that by changing one's perceptions, the human body can heal itself from any dis-ease.
2019年3月21日 看过
不行,太神神叨叨了。Kelly Noonan作为导演编剧兼访谈人根本没必要给自己这么多莫名其妙的镜头,本来是个挺好的讲body-mind connection的选题,结果逻辑混乱,讲讲positive thoughts嘛又讲到了nutrition。请了那么多“伪科学”的人,还非要和量子力学扯上关系。只能让信者继续“走火入魔”,让怀疑的人更加存疑。这个选题还是需要更有深度并且能用除了practitioner以外的人来作为证据才好。
2017 纪录片 美国
攀登梅鲁峰 (2015)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Meru
9.1 (106 个评分) 导演: 金国威 / 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 演员: 金国威 / 康拉德·安克
其它标题: Meru / 登上须弥山(港)
位于印度北部的梅鲁山是所有登山者心目中的梦想,那么神圣,那么美好,也那么的遥不可及。由于此地过于恶劣的地貌和气候,从古至今,没有一支队伍能够成功登顶梅鲁山。这样一座传说中的巅峰吸引了登山者康拉德(康拉德·安科尔 Conrad Anker 饰)的注意,很快,他就组建了自己的团队——由他的老搭档金国威和一位名叫康拉德(康拉德·安科尔 Conrad Anker 饰)的美国人组成。
在完成了万全的准备之后,三人开始了他们的登顶之旅。一路上,无数的艰难险阻在等待着他们,在这里,只要踏错一步,留给一行人的就只有失败和死亡。变化莫测的天气和极度短缺的资源都大大增加了这场攀登的难度。
2019年3月11日 看过
终于断断续续看完了这个,Jimmy这种拍摄方式感觉都不好意思不打五星。比起后来free solo的那种precision,Meru更像是一种较劲。Jimmy, Renan, Conrad都需要通过爬Meru来实现自己的second chance,雪崩不死要完成的登山夙愿,差点瘫痪也要复健来迅速找回自己,和带着已逝登山拍档的份额一起完成这个执念。没人想要因此而死,但是对他们来说大概不去攀爬高峰就不知道怎么活下去,总之每次看这种纪录片登顶瞬间都是被感动得不得了。人类啊。(Jimmy因为把这部片素材给Elizabeth看才认识了这个好搭档还娶回了家,真是太美妙了。)
2015 人生 冒险 户外 攀岩
滑板少年 (201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Minding the Gap
8.6 (109 个评分) 导演: 刘冰 演员: 基尔·约翰逊 / 刘冰
其它标题: Minding the Gap / 我们为什么溜滑板(台)
导演刘冰将镜头对准了从小与自己一起玩滑板的好友们。年纪最大的Zack初为人父,新生儿的降临似乎让Zack一夜之间长大,但随之而来的生存压力与家庭矛盾也让他接近崩溃。Keira刚刚成年,初入社会的他充满迷茫,纪录片的拍摄给了他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往与家庭,以及周遭一切的契机。刘冰也交出镜头,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是什么让他选择了滑板?又是什么促使他拍摄了这部纪录片?
2019年3月11日 看过
好喜欢Keire腼腆的笑,对Zach就会觉得比较复杂了,算是典型victim becomes abuser但是又在努力挣扎break the circle and run away的类型。导演自己本来就想通过滑板为起点来探讨race, class, manhood/crisis of masculinity, DV之类的,也很成功地通过私人化的影像完成了这个故事。感觉他个人经历上来讲似乎还是对Kiere更共情,因为也有在寻找自己的racial identity和从滑板中释放对家庭暴力的愤怒。他妈这么真实坦率地说I don't know what to say真是对双方来讲都很心碎。我个人最大的takeaway大概是这种rust belt towns令人略显窒息的状态未来的走向。在访谈里看到Zach变成了Trump supporter,而起初他还嘲笑过他爸成年后突然变得保守,就觉得white working class也真是有一个generalizable pattern了.
2018 成长 滑板 纪录片 运动
葛饰北斋:为画痴狂 (2017) 豆瓣
Hokusai: Old Man Crazy to Paint
8.1 (51 个评分) 导演: Patricia Wheatley 演员: 蒂姆·克拉克 / 罗杰·凯斯
其它标题: Hokusai: Old Man Crazy to Paint / 葛飾北齋:畫狂老人(台)
The first UK film biography of the world-renowned Japanese artist Katsushika Hokusai (1760-1849), whose print The Great Wave is as globally famous as Leonardo's Mona Lisa. With Andy Serkis reading the voice of Hokusai, the film features artists David Hockney and Maggi Hambling, and passionate scholars who study, admire and venerate this great Japanese master.
The film focuses on Hokusai's work, life and times in the great, bustling metropolis of Edo, now modern Tokyo. Using extraordinary close-ups and pioneering 8K Ultra HD video technology, Hokusai's prints and paintings are examined by world experts. In the process they reveal new interpretations of famous works and convey the full extent of Hokusai's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 as a great world artist.
Hokusai spent his life studying and celebrating our common humanity as well as deeply exploring the natural and spiritual worlds, using the famous volcano Mount Fuji as a protective presence and potential source of immortality. He knew much personal tragedy, was struck by lightning and lived for years in poverty, but never gave up his constant striving for perfection in his art. Hokusai influenced Monet, Van Gogh and other Impressionists, is the father of manga and has his own Great Wave emoji.
2019年2月19日 看过
看的是一小时版的。晚年作品好神,Red/Pink Fuji初刻板的色彩描述真精准,8K放大得以看到的细节,真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感动啊。
2017 BBC 日本 浮世绘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