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中国蓝 (2005) 豆瓣
China Blue
7.7 (6 个评分) 导演: Micha X. Peled
其它标题: China Blue / 中国蓝:女工哀歌
這是一個真實的中國工人實況紀錄片,每天都在廣大的神州大地發生。千千萬萬中國勞工,在惡劣環境下,長時間辛勞工作,只賺了很少的錢,卻製造高價產品,輸往歐美各地。
紀錄片描述三位女孩,包括主角小莉,和同工小蘭等人的故事。小莉從家鄉陝西,獨個兒往廣東闖天下,到了東莞沙溪鎮一家由澳門人開設的牛仔褲工廠當剪線頭女工。小莉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收入微薄,每天只得數美元,首月工資還被扣起作「按金」。工人居住在十二人一家房的狹小碌架床位,十二人共用一個廁所。工人每朝八時前必須打卡報到,否則會被扣工資。紀錄片也訪問林姓工廠老闆,喜愛練大字,又乘坐澳門車牌平治房車,舒適得很。不過,老闆仍然很「精打細算」,不停叫工人加班,還要削減工資。
有一天,老闆發現工人開工的進度較慢,管理層於是開會,於是乎弄一些標語「鼓勵」員工,便在工人宿舍的樓梯,塗上了「今天工作不努力, 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標語,工人們敢怒不敢言。
我細看這套紀錄片,不禁懷疑那個老闆那麼好人,肯把「剝削員工」的真相,告訴給外人知道。因為,西方很多廠商,壓低中國廠家的價格,又要製造大量貨件,更要派出人權監察員,監察內地工人工作情況。此外,中國勞工這些基本民生問題,更是國家機密,不能如實報導。導演當初聯絡工廠老闆,是想拍一個企業家的奮鬥故事,老闆高興極了,積極配合拍攝,不知道他被上當了。撇開拍攝的道德問題,暫且不談。但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工人們在家鄉見到沒有前途,也見到同綁在外打工回來,有錢買車買樓,所以樂於出外打工,闖一闖。他們樂於辛苦超時工作,換取微薄薪水,總比留在家鄉耕田種地還好。於是,外地廠商見到龐大的廉價勞動工,紛紛在中國投資。一個願打,一個願捱,這情況相信在中國,是沒完沒了的事。
在我看來:中国石磨蓝China Blue
這無可置疑是一部用心之作。從幾位女工的口中,我們聽到了經濟全球化為中國農民帶來的悲與喜,在牛仔褲出口工廠的工作和生活,怎樣為她們帶來的衝擊和改變。短短的一個半小時,錄像差不多提到民工處境的每一個方面:工資工時、宿舍生活、家庭聯繫、農村貧窮、愛情、客戶查廠(socialaudit)、工廠管理、集體抗爭、及時生產(just in time)、價低者得(race to thebottom)的全球化邏輯等等。錄像中,我們也沒有見到其他類似題材中外國製作者誇張獵奇的手法:作者沒有渲染工人的血與淚換取西方消費者的同情,沒有簡單的把責任轉嫁到所謂中共半法西斯獨裁政權的壓迫,也沒有過份強調先富起來的中國老闆如何殘忍的壓榨工人來進行原始資本累積。作者明確的把觀眾的視點帶到跨國企業的生產邏輯,闡釋發展中國家的勞資關係如何被資本全球化的經濟制度模塑,說明西方消費者在超級市場檢廉價貨品的時候,遠在地球另一方的生產工人為此付出的代價。
該男導演對拍攝女工的政治後果的判斷是合理的,想信導演諮詢過於當地從事勞工工作的朋友的意見,現階段的中國政府不致於向一個僅僅誠實地告訴外國記者自己工作和生活狀況的女工追究責任,而且那是事前得到老闆同意的。可是,同時必須承認的,導演的回應迴避了提問者問題的核心,導演沒有正面回應:女工事前對錄像的整體內容、使用、描述的角度、可能被外國利益團體利用的政治後果、中國政府的反應等等的問題,很可能是不知情的。拍攝誰不拍攝誰、述事的角度、後期製作和刪剪、公映場合及方式、版權的使用,這所有的權力,都操控在製作者而不是女工身上,女工只是製作工具,成就了導演的功業,卻可能成為犧牲品。所以,問題不僅僅在於女工於公映後可能面對的後果,更主要的,還是整個製作和放映過程中她們的參與權利,她們有沒有被賦權,還是,於全球化的制度中,隨著「政權」、「中國老闆」、「跨國資本」之後,女工再一次被「錄像制作者」剝奪應有權利。(當然,這個錄像肯定有存心欺騙那位工廠老闆的成份,但站在工人運動的立場,我和那位朋友都不認為這有太大問題。)
以社會運動的高度要求這兩位錄像製作者。這是否過份苛刻,是否適用於中國現時的處境,值得討論。我們先假設導演真的沒有與女工討論錄像的角度、製作和公映方式、政治後果等問題(存在導演有與女工討論,但不方便讓外人知道的可能性,不過於公映後女工無論如何也不能繼續參與),這究竟有沒有構成犧牲工人權益?是否不道德?是否存在工人主動參與其中的可能性?若真的沒有,是否便不應拍攝
這是一部批判經濟全球化的錄像,但不是拍給中國工人看的,是拍給已發展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消費者看的,要消費者反省自己的消費、經濟制度 和工人處境之間的關係──這個剝削工人的棋局大家都參與其中,都不能逃避責任。若要說這個錄像是「社會運動」的一部份,也應是屬於「消費者運動」而不是「工人運動」。當然,一個挑戰主流論述,為被壓迫者發聲的錄像,並不意味便有權犧牲被拍攝的工人的權益。導演可能考慮到的是,參與的女工不過是自願坦誠告 訴觀眾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她們既已知道錄像會於西方世界公映,所以沒有違反一般職業道德。當然,潛在的後果、錄像的方式和使用,這能夠讓她們參與固然好,但過早讓被拍攝者知道,有可能危及拍攝和拍攝者本身(指工人向老闆告密,但拍攝者最大的後果不過是被禁止拍攝和驅逐出境),同時也有可能危及被拍攝者自己。被拍攝者於最後被政府或老闆盤問時,若本來便不知情,很可能沒有甚麼後果,若被發現是共謀,政治和人身後果便非小可了。凡此種種,製作者都要考慮。另一個我們不能迴避的實際問題是,被拍攝的工人可能沒有充份的資訊為她們的選擇做很完整判斷,對於所謂述事角度、政治後果等問題,工人的參考資訊很可能還只能源於拍攝者本身,最後的判斷,還是決定於是否取信於拍攝者。當然這不能成為剝奪被拍攝者知情權的借口,但真的要讓工人做自主決定,如何避免流於形式化和僅僅是「政治正確」的表現,也是一個難題。
刊於:一個人在絲路的盡頭上.作者:Lw
2019年4月19日 看过
是很明显的导演想好了故事再去拍支撑故事的画面,不是我喜欢的纪录片方式,太刻意,也感受到了western gaze。为了humanizing subjects导演特地找了一个刚入工厂的女孩带领大家一步步走近工人的生活,又找了有感情线的姑娘来让故事不那么灰暗。对喜欢grounded theory的人来说这种结论先行的拍摄方式很难有趣。导演自己也不会讲中文,这个倒是很难讲是给了被拍者更多空间还是会让他错过某些对话。QA时导演说了很多拍这个题材片子的限制,也分享了他其实欺骗了工厂主,说是要拍个歌颂赞扬他作为改革开放先驱的片子,才得以在工厂常驻,但想来似乎要是要拍到这样的素材也别无他法。对于global capitalism和工厂主/工人/全球产业链的刻画明显是导演初衷,总觉得还是弱了点,不过很适合用来教书。
2005 Documentary 中国 全球化 美国
病疾痊愈 (2017) 豆瓣
Heal
导演: Kelly Noonan 演员: Deepak Chopra / Michael Beckwith
其它标题: Heal
A documentary film that takes us on a scientific and spiritual journey where we discover that by changing one's perceptions, the human body can heal itself from any dis-ease.
2019年3月21日 看过
不行,太神神叨叨了。Kelly Noonan作为导演编剧兼访谈人根本没必要给自己这么多莫名其妙的镜头,本来是个挺好的讲body-mind connection的选题,结果逻辑混乱,讲讲positive thoughts嘛又讲到了nutrition。请了那么多“伪科学”的人,还非要和量子力学扯上关系。只能让信者继续“走火入魔”,让怀疑的人更加存疑。这个选题还是需要更有深度并且能用除了practitioner以外的人来作为证据才好。
2017 纪录片 美国
东城寿司 (2014) 豆瓣
East Side Sushi
5.3 (6 个评分) 导演: Anthony Lucero 演员: Diana Elizabeth Torres / 竹内东
其它标题: East Side Sushi / 她的幸福寿司梦(台)
在水果摊工作多年的墨西哥单亲妈妈胡安娜,拥有精湛的刀法和快速的调理速度,却一直无法发挥。被日本料理的精緻和执着所吸引,胡安娜决定辞职到一间日本料理店工作。就在她好不容易掌握技巧、想着大展身手时,却发现女的寿司师傅,同时还是个墨西哥人,是不被世界所认同的。
2019年2月28日 看过
某天在纽约吃omakase sushi碰到个日本女寿司师傅,就想起来曾经看过这么一部毫无新意的糖水片…
2014 厨师 女性 美国 美食
银翼杀手2049 (2017) IMDb TMDB 豆瓣 Min reol 维基数据
Blade Runner 2049
8.5 (1983 个评分) 导演: 丹尼斯·维伦纽瓦 演员: 瑞恩·高斯林 / 哈里森·福特
其它标题: Blade Runner 2049 / 银翼杀手2
故事发生在大断电30年后。复制人K(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饰)是新一代的银翼杀手,在如今的世界里,人类和复制人之间的界限划分的更加明确,复制人从刚一制造出来就被灌输了服务于人类的思想,绝对不被允许产生人类的感情。
某日,一具女性复制人的遗骨被挖掘了出来 ,令陆军中尉乔什(罗宾·怀特 Robin Wright 饰)感到震惊的是,这名女性复制人生前不仅怀过孕,还将孩子生了下来,这个孩子的存在将会彻底破坏政府苦心经营的规则和秩序。乔什命令K找出这个孩子,并将他杀死。在一间废弃的农场里,K发现了一些线索,然而,这些线索竟然和他被植入的过去的记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与此同时,复制人尼安德(杰瑞德·莱托 Jared Leto 饰)和他的手下拉芙(西尔维娅·侯克斯 Sylvia Hoeks 饰)也在寻找着这个孩子的下落。
2019年1月27日 看过
(竟然不记得自己之前没看完)真是心疼Ryan Gosling...看多了Philip K.Dick的影视化作品就觉得他的科幻母题一直都是类似的,各种类人产品的灵魂和记忆总是触及到何以为人的终极问题。就算没有科幻外衣,多少是manufactured reality也向来是值得深思的点,存在主义的困境。研究所那个brutalism建筑在雪中也是很美了。应该更适合在大银幕上看啦。#飞机电影#
2017 反乌托邦 科幻 美国
绿皮书 (2018) TMDB 豆瓣 IMDb Eggplant.place 维基数据
Green Book
8.5 (2492 个评分) 导演: Peter Farrelly 演员: Viggo Mortensen / Mahershala Ali
其它标题: Green Book : Sur les routes du Sud / Green Book - Eine besondere Freundschaft
  托尼(维果·莫腾森 Viggo Mortensen 饰)是一个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混混,在一家夜总会做侍者。这间夜总会因故要停业几个月,可托尼所要支付的房租和生活费不会因此取消,所以他的当务之急是去寻找另一份工作来填补这几个月的空缺。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位名叫唐雪莉(马赫沙拉·阿里 Mahershala Ali 饰)的黑人钢琴家提出雇佣托尼。
  唐雪莉即将开始为期八个星期的南下巡回演出,可是,那个时候南方对黑人的歧视非常的严重,于是托尼便成为了唐雪莉的司机兼保镖。一路上,两人迥异的性格使得他们之间产生了很多的矛盾,与此同时,唐雪莉在南方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平的对待也让托尼对种族歧视感到深恶痛绝。
2019年1月18日 看过
其实起承转合都有点缺乏惊喜,尤其是硬要加也有good cops的桥段也是white fragility了...加一星为casting、演技以及“真实故事改编”。|看到Dr.Shirley家人对所谓“真实友谊”的不满,就觉得…这种white savior视角大概真的只值三星。虽然Ali和Viggo演技还是很到位的。
2018 喜剧 种族 美国 阶级
Educated 豆瓣
8.7 (87 个评分) 作者: Tara Westover Random House 2018 - 2
Educated is an account of the struggle for self-invention. It is a tale of fierce family loyalty, and of the grief that comes from severing one’s closest ties. With the acute insight that distinguishes all great writers, Westover has crafted a universal coming-of-age story that gets to the heart of what an education is and what it offers: the perspective to see one’s life through new eyes, and the will to change it.
2019年1月14日 已读
在四五星之间摇摆,还是听的有声书。Part I在Adaho的童年经历真是一度听不下去,那么多“没有必要” 的伤病和“无知”,觉得如果生活中碰到她爸这样专制的Mormon Survivalist多半也是不知所措,不过也是因此作者后来的痛苦艰难又循环往复的自我发现之旅显得难能可贵。其实觉得Tara能够有一两个“正常”的哥哥和愿意接纳她的朋友和给她信心的师长还是相对幸运的,但愿大家都能成为这样的人。最喜欢整个Part III她慢慢切断和原生家庭reconstuct her own history和找到自己的声音的过程,不过这也是能成为畅销书的原因啦,不然就是猎奇而已了。
2018 传记 成长 教育 美国
西北偏北 (1959) 豆瓣 IMDb T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North by Northwest
8.1 (618 个评分) 导演: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演员: 加里·格兰特 / 爱娃·玛丽·森特
其它标题: North by Northwest / 夺魄惊魂(港)
罗杰(加里·格兰特 Cary Grant 饰)是个平凡的广告商人,最近却莫名其妙的惹了一身的麻烦——他被别人错认成一名叫“凯普林”的人,还被人灌醉放进车中,意图造成车毁人亡,命大的罗杰却顺利逃过这一劫。这个离奇的经历让罗杰又后怕又好奇,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非要找出真正的 “凯普林”不可。
噩运在纠缠罗杰。他一路设法摆脱追杀,一边千里追踪凯普林的线索。他跳上了一趟开往芝加哥的列车,车上巧遇娇娃坎多(爱娃·玛丽·森特 Eva Marie Saint 饰),愿意助他一臂之力。眼看就快可以约见凯普林,事情却又起了波澜——他不但没有见到凯普林,还随之陷入了又一场危机当中。真相越来越扑朔迷离,拉什莫山的总统雕像,也成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舞台。
2019年1月7日 看过
作为一个50年代的剧,真是几乎没有年代感,悬念感很强,希区柯克也是功力很深,可以想象在当时是多出色的片子,现在来看也不过时,Cary Grant太容易让人想起后来的George Clooney了。在拉什莫山上爬来爬去也是经典了。
1959 Hitchcock 悬疑 犯罪 经典
Just Mercy 豆瓣
10.0 (5 个评分) 作者: Bryan Stevenson Spiegel & Grau 2014 - 10
A powerful true story about the potential for mercy to redeem us, and a clarion call to fix our broken system of justice—from one of the most brilliant and influential lawyers of our time
Bryan Stevenson was a young lawyer when he founded the Equal Justice Initiative, a legal practice dedicated to defending those most desperate and in need: the poor, the wrongly condemned, and women and children trapped in the farthest reaches of our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One of his first cases was that of Walter McMillian, a young man who was sentenced to die for a notorious murder he insisted he didn’t commit. The case drew Bryan into a tangle of conspiracy, political machination, and legal brinksmanship—and transformed his understanding of mercy and justice forever.
Just Mercy is at once an unforgettable account of an idealistic, gifted young lawyer’s coming of age, a moving window into the lives of those he has defended, and an inspiring argument for compassion in the pursuit of true justice.
Praise for Just Mercy
“A searing, moving and infuriating memoir . . . Bryan Stevenson may, indeed, be America’s Mandela. For decades he has fought judges, prosecutors and police on behalf of those who are impoverished, black or both. . . . Injustice is easy not to notice when it affects people different from ourselves; that helps explain the obliviousness of our own generation to inequity today. We need to wake up. And that is why we need a Mandela in this country.”—Nicholas Kristof, The New York Times
“Unfairness in the justice system is a major theme of our age. . . . This book brings new life to the story by placing it in two affecting contexts: [Bryan] Stevenson’s life work and the deep strain of racial injustice in American life. . . . The book extols not his nobility but that of the cause, and reads like a call to action for all that remains to be done. . . . The message of the book, hammered home by dramatic examples of one man’s refusal to sit quietly and countenance horror, is that evil can be overcome, a difference can be made. Just Mercy will make you upset and it will make you hopeful.”—Ted Conover,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Emotionally profound, necessary reading.”—Kirkus Reviews (starred review, Kirkus Prize Finalist)
“A passionate account of the ways our nation thwarts justice and inhumanely punishes the poor and disadvantaged.”—Booklist (starred review)
“Not since Atticus Finch has a fearless and committed lawyer made such a difference in the American South. Though larger than life, Atticus exists only in fiction. Bryan Stevenson, however, is very much alive and doing God’s work fighting for the poor, the oppressed, the voiceless, the vulnerable, the outcast, and those with no hope. Just Mercy is his inspiring and powerful story.”—John Grisham
“From the frontlines of social justice comes one of the most urgent voices of our era. Bryan Stevenson is a real-life, modern-day Atticus Finch who, through his work in redeeming innocent people condemned to death, has sought to redeem the country itself. This is a book of great power and courage. It is inspiring and suspenseful—a revelation.”—Isabel Wilkerson, author of The Warmth of Other Suns
“Bryan Stevenson is one of my personal heroes, perhaps the most inspiring and influential crusader for justice alive today, and Just Mercy is extraordinary.”—Michelle Alexander, author of The New Jim Crow
Editorial Reviews
Review
“A searing, moving and infuriating memoir . . . Bryan Stevenson may, indeed, be America’s Mandela. For decades he has fought judges, prosecutors and police on behalf of those who are impoverished, black or both. . . . Injustice is easy not to notice when it affects people different from ourselves; that helps explain the obliviousness of our own generation to inequity today. We need to wake up. And that is why we need a Mandela in this country.”—Nicholas Kristof, The New York Times
“Unfairness in the justice system is a major theme of our age. . . . This book brings new life to the story by placing it in two affecting contexts: [Bryan] Stevenson’s life work and the deep strain of racial injustice in American life. . . . You don’t have to read too long to start cheering for this man. Against tremendous odds, Stevenson has worked to free scores of people from wrongful or excessive punishment, arguing five times before the Supreme Court. . . . The book extols not his nobility but that of the cause, and reads like a call to action for all that remains to be done. . . . The message of the book, hammered home by dramatic examples of one man’s refusal to sit quietly and countenance horror, is that evil can be overcome, a difference can be made. Just Mercy will make you upset and it will make you hopeful. . . . Stevenson has been angry about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for years, and we are all the better for it.”—Ted Conover,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A distinguished NYU law professor and MacArthur grant recipient offers the compelling story of the legal practice he founded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people on the margins of American society. . . . Emotionally profound, necessary reading.”—Kirkus Reviews (starred review, Kirkus Prize Finalist)
“A passionate account of the ways our nation thwarts justice and inhumanely punishes the poor and disadvantaged.”—Booklist (starred review)
“Not since Atticus Finch has a fearless and committed lawyer made such a difference in the American South. Though larger than life, Atticus exists only in fiction. Bryan Stevenson, however, is very much alive and doing God’s work fighting for the poor, the oppressed, the voiceless, the vulnerable, the outcast, and those with no hope. Just Mercy is his inspiring and powerful story.”—John Grisham
“From the frontlines of social justice comes one of the most urgent voices of our era. Bryan Stevenson is a real-life, modern-day Atticus Finch who, through his work in redeeming innocent people condemned to death, has sought to redeem the country itself. This is a book of great power and courage. It is inspiring and suspenseful—a revelation.”—Isabel Wilkerson, author of The Warmth of Other Suns
“Bryan Stevenson is one of my personal heroes, perhaps the most inspiring and influential crusader for justice alive today, and Just Mercy is extraordinary. The stories told within these pages hold the potential to transform what we think we mean when we talk about justice.”—Michelle Alexander, author of The New Jim Crow
“Words such as important and compelling may have lost their force through overuse, but reading this book will restore their meaning, along with one’s hopes for humanity.”—Tracy Kidder, Pulitzer Prize–winning author of 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
“Bryan Stevenson is America’s young Nelson Mandela, a brilliant lawyer fighting with courage and conviction to guarantee justice for all. Just Mercy should be read by people of conscience in every civilized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discover what happens when revenge and retribution replace justice and mercy. It is as gripping to read as any legal thriller, and what hangs in the balance is nothing less than the soul of a great nation.”—Desmond Tutu, Nobel Peace Prize Laureate
贱女孩 (2004) 豆瓣 TMDB Min reol IMDb 维基数据
Mean Girls
6.6 (389 个评分) 导演: 马克·沃特斯 演员: 琳赛·洛翰 / 瑞秋·麦克亚当斯
其它标题: Mean Girls / 辣妹过招(港/台)
凯蒂(林赛•洛韩 饰)青春活泼,单纯可人。因为父母的工作关系,她从小在非洲长大,接受家庭式教育。同时,她在那个原始开阔的地方,凯蒂养成了隐忍坚强性格。15岁的这一年,凯蒂随父母搬到伊利诺斯州,开始了她人生第一次的校园生活。可令人不愉快的是,凯蒂的与新同学的相处根本不是她原本想象的样子。女孩儿们的世界,表面平静和睦,却波涛暗涌。
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凯蒂暗自学习“生存法则”并很快凭着可人的外表加入了学校很光鲜的一个小圈子。她温顺的性格,也似乎为她赢来了一群要好的朋友。然而,一切平静,都在她爱上男孩亚伦(乔纳森•本尼特 饰)的那一刻发生了变化。原来,亚伦是学校最惹眼的女孩Regina (瑞秋•麦克亚当斯 饰)的前任男友,虽然她们已经分手,可是霸道又自负的Regina根本不能容许凯蒂的介入。于是,一场女孩之间的战争悄然开始。关于友情,关于尊严,关于诚恳,关于信任。一切的一切,女孩儿们将如何学会,如何长大。
2019年1月4日 看过
和小哥抱着玩笑的心看的,意外觉得挺好看的啊,把高中生那种别扭的popularity game描绘得很好啊。况且彼时Lindsay Lohan还真的是个小甜心,Rachel McAdams也是真美,竟然还有Tina Fey, what else do you expect?
LindsayLohan RachelMcAdams TinaFey 喜剧 校园
狂野生活 (201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Wildlife
7.1 (86 个评分) 导演: 保罗·达诺 演员: 杰克·吉伦哈尔 / 凯瑞·穆里根
其它标题: 와일드라이프 / ワイルドライフ
故事发生在1960年,珍妮特·布林森(凯瑞·穆丽根 饰)和她的丈夫杰瑞(杰克·吉伦哈尔 饰)与14岁的儿子乔(艾德·奥克森宝德 饰)搬家到蒙大拿州,在那里杰瑞做着一份高尔夫教练的工作。当杰瑞因为一场误会而丢掉工作后,整个家庭陷入了危机。他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之后则作为一个临时消防员入伍,把老婆和孩子扔在家里。幻想不断破灭的珍妮特被逼着去找工作,同时重新审视她的生活和她所希望的生活。她与潜在雇主、富有的汽车经销商沃伦·米勒(比尔·坎普 饰)也开始了一段“危险的关系”
2018年12月9日 看过
和姑娘们大聊特聊完观影感受顿时不知道短评该写啥。大概就是还好导演自己事先说了李安的冰风暴对他影响有多深(所以真的镜头感觉都很像也没啥了)。导演全程都带入了十四岁的小男孩视角,很好奇广大观众对于他爸妈有多大的共情和理解。也没想到最后姑娘们讨论的时候落点在gender stereotype的毒害上哈哈。
2018 CareyMulligan JakeGyllenhaal PaulDano 剧情
徒手攀岩 (2018)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IMDb
Free Solo
8.8 (738 个评分) 导演: 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 / 金国威 演员: 亚历克斯·霍诺德 / 汤米·考德威尔
其它标题: Free Solo / 赤手登峰(港/台)
亚历克斯·霍诺德从2009年就梦想着徒手攀登酋长岩,此后尝试了1000多次,而徒手攀登酋长岩是自己的 “终极目标”。为此,他准备了一年半的时间,借助绳索攀爬过近60次酋长岩。他表示,自己这样做并非为了进行预演,而是反复尝试不同的岩点,研究攻克最难的区域。纪录片拍下了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及酋长岩的壮丽景色及霍诺德登顶的历史时刻。除此之外,片中还回顾了他怎样处理极限目标带来的生命风险,以及他如何追求卓越完美,从而在无绳索保护的情况下保证万无一失。
2018年10月7日 看过
到底是拍过其他攀岩题材的纪录片导演,真是好专业好厉害,前面铺垫了训练和周围人的反应之后看Alex最后真的爬El Capita真是惊心动魄。作为观众都分分钟要吓哭,登顶的时候又被感动哭。虽然作为一个非常怕死的人怎么也理解不了这种perfection or death的极限运动带来的super stimulation, 但是人类不断在各个领域push boundaries的极致追求也还是共通的,只是选择和偏好的方式不同吧。
2018 冒险 户外 攀岩 极限运动
網路謎蹤 (201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Searching
8.4 (1625 个评分) 导演: 阿尼什·查甘蒂 演员: 约翰·赵 / 米切尔·拉
其它标题: Searching / 人肉搜寻(港)
工程师大卫·金(约翰·赵 饰)一直引以为傲的16岁乖女玛戈特突然失踪。前来调查此案的警探怀疑女儿离家出走。不满这一结论的父亲为了寻找真相,独自展开调查。他打开了女儿的笔记本电脑,用社交软件开始寻找破案线索。大卫必须在女儿消失之前,沿着她在虚拟世界的足迹找到她…
2018年10月3日 看过
一直用电子屏幕来表达的电影语言好有趣,一开始还怕一直这样会很无聊,但环环紧扣跟着David Kim的视角来unfold the stories,很过瘾,当然对亲情家庭的表现也很加分。虽然略有小bug,也差不多猜到了故事的走向,但是看到结尾还是很欣慰很感动啊。算是为小制作的新模式加颗星吧!
JohnCho 家庭 悬疑 电影 美国
冰风暴 (1997) 维基数据 IMDb Eggplant.place TMDB 豆瓣
The Ice Storm
7.9 (225 个评分) 导演: 李安 演员: 凯文·克莱恩 / 琼·艾伦
其它标题: 아이스 스톰 / The Ice Storm
  1973年美国康涅狄格州,感恩节快要到来,一场冰风暴也即将到来。平凡乏味的家庭生活使中年夫妻厌倦,丈夫本•胡德(凯文•克莱恩饰)一直在引诱邻居珍妮特•哈珀,而妻子(琼•艾伦饰)对丈夫的谎言也早已不耐烦了。儿子保罗(托比•马奎尔饰)迷恋着学校里最有人缘的那位女生。女儿温迪(克里斯蒂娜•里奇)兴趣于电视里的水门事件听证会。   冰风暴的夜晚,夫妻两个去朋友家参加一个鸡尾酒会,鸡尾酒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进行换房间钥匙的游戏。在酒会结束后,每个妻子都可以和别家男人结成新欢。而他们儿子则赶去面对一场诱惑与考验,女儿正陶醉在同邻家男孩子的性游戏中……
2018年9月20日 看过
能在大屏幕上看真好。李安和制片人James Schamus现场Q&A说了好多有趣的幕后,比如本来剪了一版喜剧但觉得和结尾不搭且试映效果不佳最后改成了现在的样子。李安说喜欢拍脑壳来表现主角在思考,特别高兴现在的高清技术就可以更好地捕捉这点了。制片人抱怨New Canaan有钱人太mean了也很好笑。这片子的casting director也是厉害,小演员都变成了不得了的人。70年代的中产阶级家庭“自找烦恼”的痛苦迷茫算是我个人不太感冒的题材,却因为李安拍出了隐忍感而有点喜欢,他看到书的200页觉得一定要拍成电影的那个冰风暴夜晚路灯短路的场景是真心美。#ifc#
1997 AngLee 剧情 家庭 李安
2001太空漫游 (1968) TMDB Eggplant.place IMDb 豆瓣 Min reol KevGa-NeoDB 维基数据
2001: A Space Odyssey
9.1 (1604 个评分) 导演: 斯坦利·库布里克 演员: 凯尔·杜拉 / 加里·洛克伍德
其它标题: 2001 스페이스 오디세이 / 2001年宇宙の旅
为了解开神秘的石柱突然屹立于地面并攻击人的秘密,原子动力太空般帝斯卡巴里号出发飞往距离八亿公里远的木星。此宇宙飞船的成员包括波曼船长、布鲁飞行员及三个在圆筒内冬眠的队员等五人。途中电脑HAL发生错乱,破坏了冬眠装置,布鲁被诱出船外,于黑暗的太空中被杀,波曼船长则被困在母船中,与之展开生死格斗,结果人类终于获胜。不久宇宙飞船在进入木星的轨道后,因船长发现某地有与月球上的石柱一模一样的东西,就驶向它,却发生意外。当他醒来时,看见自已正和宇宙飞船在路易十六的寝室中。超越时间与空间,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消失于白光之中后,飘浮在太空上的绿色地球,由一胎儿看守着,此胎儿正是波曼转世而成的,正继续等待着自己出生的日子。这部内容以不远的未来为背景,在广阔的宇宙空间中,人类将面对不可思议之事。
2018年9月15日 看过
真是太伟大的作品!能在大荧幕上配合着纽约爱乐的现场演奏来看实在是太幸福了。整个片子和《查拉图拉如是说》也未免太搭了,一开始是有些沉闷和让人昏昏欲睡,可是宇宙啊人类的终极问题不就是于无声中起惊雷嘛。后半段渐入佳境之后真是震撼得不得了啊,那段虫洞感的穿梭未免太过瘾,简直不像是五十年前的片子。
1968 StanleyKubrick 史诗 哲学 太空
瞒天过海:美人计 (2018) 豆瓣 TMDB Min reol IMDb 维基数据
Ocean's Eight
6.6 (849 个评分) 导演: 盖瑞·罗斯 演员: 桑德拉·布洛克 / 凯特·布兰切特
其它标题: Ocean's Eight / 女版十一罗汉
桑德拉·布洛克饰演的Debbie Ocean是《十一罗汉》集团头目乔治·克鲁尼饰演的Danny Ocean的妹妹,曾因盗窃入狱服刑。而黛比刚一出狱就策划惊天大案,与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好友一起网罗顶尖高手,准备在一年一度的时尚盛会Met Gala(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上盗取由安妮·海瑟薇饰演的大明星所佩戴,价值一亿五千万美金的卡地亚钻石项链。
2018年8月24日 看过
就真的只能到三星半吧。八个气质亮点各不同的女性犯罪片看得当然是爽啦!衣服珠宝啊Met Gala和请的各路明星路人都很养眼。大魔王和Bullock简直不用提,Anne Hathaway难得演到个可以洗白的角色。但是么作为犯罪片还是故事太弱了,完全经不起推敲。
2018 AnneHathaway Awkwafina CateBlanchett HelenaBonhamCarter
克隆妻子 (2018) 豆瓣
Andover
导演: Scott Perlman 演员: 乔纳森·斯沃曼 / 詹妮佛·芬尼甘
其它标题: Andover / 安杜佛
一位遗传学教授一遍又一遍地克隆他死去的妻子,不顾一切地试图让她恢复原样。
2018年7月29日 看过
其实大概就两星半?典型的小制作电影,有点Creepy,不讲伦理地竟然也就HE了,也是很厉害- -
2018 克隆 美国
赛末点 (2005) 豆瓣 TMDB Min reol IMDb 维基数据
Match Point
7.8 (609 个评分) 导演: 伍迪·艾伦 演员: 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 斯嘉丽·约翰逊
其它标题: Match Point / 迷失决胜分(港)
穷小子威尔顿(乔纳森•莱斯•迈勒斯)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从爱尔兰来到伦敦当起网球教练,立誓要凭一身网球绝技混入对该运动情有独钟的上流社会。结识富家公子哥汤姆后,他得到机会,对方的妹妹克罗伊(艾米莉•莫蒂梅尔)对他一见钟情,其后,在对方的父亲的相助下,威尔顿顺利混入上流社会。
正当要与克罗伊谈婚论嫁时,威尔顿邂逅汤姆的女友、来自美国的女演员诺拉(斯嘉丽•约翰逊),后者同样在为进入上流社会做着不懈的努力。相似经历令两人萌生真情,但威尔顿并没为诺拉放弃自己的计划。一切梦想都成真后,威尔顿重遇已与汤姆分手的诺拉,两人旧情复燃,威尔顿开始在她与妻子之间周旋。不久,诺拉怀孕坚拒堕胎,威尔顿迎来人生的赛点。
2018年7月23日 看过
真心是他拍的片子里最不Woody Allen的电影了,精妙之处大概就在于似乎观众很容易代入Chris视角希望他能逃脱惩罚,对Nola的同情也都有限。大概人们都需要那么点即使不分是非也希望能有好运的时刻。
2005 ScarlettJohansson WoodyAllen 人性 美国
孪生陌生人 (201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
7.5 (69 个评分) 导演: 蒂姆·瓦德尔 演员: 西尔维·埃尔泽塔-雷利 / 艾迪·格兰德
其它标题: 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 / 三个一模一样的陌生人
三位离散了19年的双胞胎,在经历了一阵新闻娱乐真人秀狂欢之后,竟然发现了一个黑暗的学术阴谋。
2018年7月22日 看过
虽然必须承认twin studies多半是社会研究者的evil dreams, 但这个研究设计真是太不人道,应该作为(目前还很医学导向的)社科IRB案例。不太喜欢最后强行给nature vs nurture下定论,明明就展现出的论据而言,很多谜底都没揭开。
2018 人性 电影 纪录片 美国
音乐剧《亚历山大·汉米尔顿》百老汇卡司专辑 豆瓣
9.7 (147 个评分) Lin-Manuel Miranda / Phillipa Soo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15年9月25日 出版发行: Atlantic Recording Corporation
百老汇音乐剧《亚历山大·汉米尔顿》(HAMILTON An American Musical)的录音专辑。该剧在外百老汇上演时就横扫当年所有颁奖典礼,受到纽约时报首席剧评人本·布兰列(Ben Brantley)的高度认可。当它在百老汇剧院上演时,成为了2015-16季度最抢眼、票最抢手的剧目。因为这部剧是sing-through(从头到尾都是歌曲,类似《悲惨世界》),此专辑涵盖了完整的第一幕和第二幕。所有卡司(包括swing和主演的替补)都参与了录制。
以下介绍引自该剧的豆瓣条目(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1757年1月11日 - 1804年7月12日)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也是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出生在加勒比海的小岛、在纽约国王学院接受教育,志愿参军,在独立战争中得到华盛顿赏识成为他的副手,在 Yorktown 战役中领兵对抗英军。建国后他主张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和中央军队。他左右了前三届总统的选举。他一手创立的金融机制使美国快速地在战后实现经济繁荣。Hamilton 也是美国第一个传出桃色丑闻的公职人员。49岁时与当时的副总统 Aaron Burr 决斗时放弃开枪机会,次日丧生。
这部音乐剧严格遵照历史,讲述 Hamilton 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他的战友和政敌、他与妻子 Eliza 和长子 Philip 的深厚感情以及他犯下的错误。历史人物 George Washington、Thomas Jefferson & James Madison 等在剧中轮流出场。剧中音乐以Hip-hop为主,穿插了Jazz,R&B, Tin Pan Alley 等多种风格的歌曲。
大法官金斯伯格 (2018)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RBG
9.2 (727 个评分) 导演: 朱莉·科昂 / 贝齐·韦斯特 演员: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 比尔·克林顿
其它标题: RBG /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性法官、第一位犹太裔女性法官,哥伦比亚法学院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终身教职(tenure)的女性,最高法院的自由派法官之一。影片讲述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史以来第二位女性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的生平事迹。
2018年7月11日 看过
在Trump提名大法官几小时前终于得空一个人去看了这部,反正就粉丝滤镜咯,从头开始就又哭又笑地看到了底,一记强心鸡血。但还是要讲,除了聪慧睿智之外,她真的也是美啊,Martin作为一个50年代就如此支持妻子的伴侣也是感人。年老之后被保守派逼得开始放飞自我的小老太太,一定要精神地活得再久一点。
2018 女性 女权 平权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