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庆余年·叁 豆瓣
7.3 (22 个评分) 作者: 猫腻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8 - 9
一个年轻的病人,因为一次毫不意外的经历,重生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成为古代庆国伯爵府一个并不光彩的私生子。修行无名功诀,踏足京都官场,继承庞大商团……范闲,包裹在他最外面的是一层金光闪闪的纸衣,纸衣下面是非常刺眼使人流泪的芥末,芥末下面是甜得发腻的奶油,奶油下面是苦涩无比的毒药壳,壳的中间却有那么一抹亮光……人都是复杂的, 对于庆国的百姓来说,看到的是他金光闪闪的外衣,对于范闲的敌人来说,看到的却是这层外衣下面辛辣的芥末……且看一个混淆了身份的私生子,将如何玩转商场、官场、战场以及婚场!
一部《庆余年》,缓缓道来的仿佛是一个异时空的灵魂的再生,却讲尽了这片大陆上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个叫范闲的年轻人的成长路程里,庆国几十年起伏的画卷慢慢地呈现出来。
几十年的历程里,我们看到的是三代风云人物的起起落落、轮转更替。两条线索,范闲的成长、叶轻眉的一生贯穿着整个小说,一明一暗,把几十年的庆国风雨尽揽其中。
历史慢慢地湮没掉了一些我们已经找寻不到的痕迹。历史的城墙上斑驳而模糊,在风吹雨打的岁月里渐渐看不清楚了。
庆余年·贰 豆瓣
7.2 (29 个评分) 作者: 猫腻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8 - 7
一个年轻的病人,因为一次毫不意外的经历,重生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成为古代庆国伯爵府一个并不光彩的私生子。修行无名功诀,踏足京都官场,继承庞大商团……范闲,包裹在他最外面的是一层金光闪闪的纸衣,纸衣下面是非常刺眼使人流泪的芥末,芥末下面是甜得发腻的奶油,奶油下面是苦涩无比的毒药壳,壳的中间却有那么一抹亮光……人都是复杂的, 对于庆国的百姓来说,看到的是他金光闪闪的外衣,对于范闲的敌人来说,看到的却是这层外衣下面辛辣的芥末……且看一个混淆了身份的私生子,将如何玩转商场、官场、战场以及婚场!
一部《庆余年》,缓缓道来的仿佛是一个异时空的灵魂的再生,却讲尽了这片大陆上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个叫范闲的年轻人的成长路程里,庆国几十年起伏的画卷慢慢地呈现出来。
几十年的历程里,我们看到的是三代风云人物的起起落落、轮转更替。两条线索,范闲的成长、叶轻眉的一生贯穿着整个小说,一明一暗,把几十年的庆国风雨尽揽其中。
历史慢慢地湮没掉了一些我们已经找寻不到的痕迹。历史的城墙上斑驳而模糊,在风吹雨打的岁月里渐渐看不清楚了。
庆余年·壹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7.0 (71 个评分) 作者: 猫腻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8 - 7
一个年轻的病人,因为一次毫不意外的经历,重生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成为古代庆国伯爵府一个并不光彩的私生子。修行无名功诀,踏足京都官场,继承庞大商团……范闲,包裹在他最外面的是一层金光闪闪的纸衣,纸衣下面是非常刺眼使人流泪的芥末,芥末下面是甜得发腻的奶油,奶油下面是苦涩无比的毒药壳,壳的中间却有那么一抹亮光……人都是复杂的,对于庆国的百姓来说,看到的是他金光闪闪的外衣,对于范闲的敌人来说,看到的却是这层外衣下面辛辣的芥末……且看一个混淆了身份的私生子,将如何玩转商场、官场、战场以及婚场!
一部《庆余年》,缓缓道来的仿佛是一个异时空的灵魂的再生,却讲尽了这片大陆上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个叫范闲的年轻人的成长路程里,庆国几十年起伏的画卷慢慢地呈现出来。
几十年的历程里,我们看到的是三代风云人物的起起落落、轮转更替。两条线索,范闲的成长、叶轻眉的一生贯穿着整个小说,一明一暗,把几十年的庆国风雨尽揽其中。
历史慢慢地湮没掉了一些我们已经找寻不到的痕迹。历史的城墙上斑驳而模糊,在风吹雨打的岁月里渐渐看不清楚了。
无法直面的人生 豆瓣
8.2 (15 个评分) 作者: 王晓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 5
2011年12月6日 已读
一生都是旧式文人习惯与怀疑主义的冲突困境中,从“呐喊”到“彷徨”,晚年活得琐碎而现实了,悟到“这也是生活”,什么也无所谓了,却在死后被捧为无畏的革命斗士,直到千禧年后还被尊为一针见血揭露中国社会“现”实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 传记 鲁迅
一句顶一万句 Goodreads 谷歌图书 豆瓣
8.8 (228 个评分) 作者: 刘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 - 3 其它标题: 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很简单,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书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偏偏安排了一个意大利牧师老詹。
2011年10月28日 已读
日子是过以后 不是过从前。情节蛮简单 被一绕绕出来七拐八拐的好多段故事。。看的时候一口气连起来 看得蛮爽的。。
中国 刘震云 小说·现当代
爱你就像爱生命 豆瓣
8.9 (327 个评分) 作者: 李银河 / 王小波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8 - 5
王小波书信均选自朝华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爱你就像爱生命》,此书系王小波生前从未发表过的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也是迄今他们夫妇最完整和独立的一本书信集。
2011年2月2日 已读
看情书真像两个小孩子,,,《绿毛水怪》倒不错~~第一本看完的王小波作品
中国 散文 李银河 王小波
一点正经没有 豆瓣
7.8 (9 个评分) 作者: 王朔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 - 2
一群游手好闲无所适从的年轻人,在根本没能耐玩儿别的什么技术专业的背景下,万般无奈之中被迫玩儿起了文学,他们以十分可笑的抓阄方式确定了各自所追求和代表的文学流派,他们把街头无赖的行为方式与作家的自份夸张地结合成一个个滑稽的生活场景,让人们感到在现实社会中似乎遍地都是作家,同时遍地又都是骗子,从中也揭示了“玩儿文学”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某种东西。
穿越之天雷一部(全二册) 豆瓣
作者: 蜀客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09 - 7
如果女人有红白玫瑰之说,那么男人也有,只不过不用艳丽或者带刺来形容。就算是大天使长米迦勒与魔王撤旦这样完全对立的人,他们也各有各的优点,让你情不自禁地一再靠近。
大概就是为了证明这个,现代女雷蕾被不良穿越集团所骗,借用花小蕾的身体复活了……在不知道花小蕾自杀前因后果的情况下,雷蕾陷入江湖之事,也让她邂逅了凤鸣刀传人,完美而正义的少庄主,花小蕾名义上的老公一公子萧白。
江湖混乱,八仙府医痴“不要钱”为长生果之事命丧家中,三大门派本就相互猜忌,后因南海派掌门冷影被杀,更引得门派间反目。就在武林人士追查真凶,探寻长生果下落的时候,想坐收渔人之利的魔教教主上官秋月更设重重机关,让他们步入迷阵难以自拔……
正是这样一个魅惑无限却机关算尽的上官秋月,让雷蕾惊恐之下爱恨难当。面对蛇涎香诱发的“百虫劫”,公子两难之际,竟是上官秋月将生死抛开,上前为雷蕾续命……
白道魔教的战争也许永无休止,面对守护正义的老公,一心一意的上官秋月,雷营又该如何选择?
2011年1月24日 已读
很搞笑~不管多危难都不忘搞笑~哈~不小白不狗血~没有一女拖N男。。雷的部分也因为女主的搞笑让人很能接受~上官秋月明明就是个男二相诶。。好吧 我还是挺欣慰的~就是那句“我不能赞同你的手段”出现频率也太高了吧?这个问题根本就是无解的啊。。还有超级不爽的是:txt缺字!也不是不能看啦。。。
中国 古代 小说·网文 小说·言情 穿越
顽主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王朔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 - 2
一家替人解难闷替人受过的公司,一群油腔滑调机智诙谐的青年,一个个真实得可触可摸的生动场景……看似调侃、胡闹、玩世不恭,实际上亮出的全是生活的本色。
小说中的公人公于观、马青、杨重是王朔笔下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类型之一,都是些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人。一个人嘻皮笑脸百无聊赖,让人不信任却让人放松,让人无奈却让人快乐。表面上“痞”得不管不顾,实际上干不出什么坏事;看似没心没肺地活着,可他们却有理有据地构成了一种现实。
《顽主》是王朔的名篇,曾被视为“痞子”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让我们充分领略了王朔那极尽调侃之能事的风格。
引玉 豆瓣
8.0 (21 个评分) 作者: 暗夜流光 聿書館文化 2005 - 9
2011年1月13日 已读
(原条目十年)很有段时间没看BL了 又开始把它想得太美好了 其实现实中的GAY应该就是这样纠结才对吧。。最后那句“永不超生”还是很有点心跳的感觉的~其实这个里面引用了好几首歌 竟然没有十年 作者怎么想的
中国 小说·耽美 现代
凤囚凰(下) 豆瓣
7.1 (15 个评分) 作者: 天衣有风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9 - 5
《凤囚凰(下)》讲述了: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这是爱的尊严。雪地青丝,一半铭记,一半遗忘。决然舍弃的那一刻,反而成就另一个开端。可以断去青丝,却断不去相思;可以握住双手,却握不住真心。红豆南国,愿君采撷,此物最相思。心本如镜,因爱生忧,因爱而生怖。刀锋、赌局,江山、楚玉谁轻谁重?七情沙场,爱恨情仇,孰是孰非,胜固欣然,败也从容。 生离死别,是束缚,还是解脱?时光缓缓流过,至少,我们依然活在这个时代——这个离丧与自由并存、放纵与傲气共生、靡乱而浪漫、华丽且张扬的时代。
2011年1月7日 已读
很棒的一点是人物性格很连戏~内容简介什么的讲得好恶俗 不要信!啊啊看着看着忍不住想腹黑的容止和洒脱的王意之一定可以成为非常有戏的一对~~~还有花错 哎呀呀你那个样子分明就是对小容容有意思然后吃楚玉的醋然后因爱生恨咯。。
中国 古代 小说·言情 穿越
凤囚凰(上中) 豆瓣
6.9 (19 个评分) 作者: 天衣有风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9 - 3
凤囚凰(上):腐败公主的腐败生活,从穿越开始。免费得赠一个附马,同时附送面首两打。没事在内整顿后宫,得闲外出勾搭美人。一面是秀致少年眸中不可度测的深渊,一面是风流公子唇边放浪不羁的自在。绿竹疏影里棋子错落,高山曲水上诗句流觞。
谁人低回吟唱:有匪君子,如圭如璧。谁人冰心凛冽?欲求知音,而不可得!幽回的清雅与洒落的狂放间,楚玉踯躅而行……
——穿越之后,发现自得一个后宫,弱水三千,是只取一瓢饮,还是悉数收子。
凤囚凰(中):将离,离不开千回谋算,欲散,散不去百转情愁。风声鹤唳,杀意逼戾,新人旧故,谁笑谁哭?生死交关,不妨相随,脉脉暧昧,水落石出。死亡流离,分别相聚,楚玉从无有边际的迷茫困顿中缓步走出……
四面梦歌声中,终焉消散,天下棋局,谁来操盘?始终不变的,只有这个时代——离丧与自由并存、放纵与傲气共生,靡乱而浪漫、华丽且张扬的时代。
2011年1月7日 已读
女主魂穿成美貌公主抱得美男归。。。想来也不过如此的俗套 但腹黑男主深得我心啊 尤其在刚看完毕打之后。。。。吼吼~~~
中国 古代 小说·言情 穿越
穿越与反穿越 豆瓣
6.6 (10 个评分) 作者: 桃之舟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8 - 5
穿越好,把马子看美男,金银财宝手里攥。
穿越好,出天山入龙谭,绝世武功身上缠。
穿越好,走江湖游深宫,中外历史听我侃。
穿越好,主角命好,没什么本事,也能当魏小宝!
穿越好,配角长得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瞎了眼的总往主角身边靠~
别人都是不小心穿了,我赵敏敏则是处心积虑的想穿!
怎么穿?前期准备后期工作我样样做足,不信你不穿!我赵敏敏可不是死躺着做梦的类型,有梦想就要去实践!行动派的新时代女性参见!!
穿越就像高考,是技术活儿,也是撞大运。要穿就要有耐力、毅力、动力、魅力,外加少许未知宇宙不可抗力。
赵敏敏这个人,比较普通。不过但凡普通的人,总想轰轰烈烈那么一把——技术加上运气,99%的汗水加上1%的未知宇宙不可抗力,她还真就把穿越玩得飞飞扬扬轰轰烈烈了一把……
穿过来的瞬间就名扬全国,莫名地卷入某位酷爷的篡位夺权运动,转手又被打包送给“黑涩会”……战场从东拉到西,从青楼拉到王府,从中原拉到塞外……
冷面的酷哥、风流的色狼、彪悍的马贼、世外的高人、有权有势的王爷,小说该有的时间地点人物桥段一个也不能少!
什么?你说俗?哥们儿,咱在穿越哎,敬业点行不?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豆瓣 Goodreads
7.7 (469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0 - 9
所谓“公路小说”就是以路途为载体反应人生观,现实观的小说。

如果说一件真正的艺术品的面世具有任何重大意义的话,韩寒新书的出版将会在中国创造一个历史事件,文章开头“空气越来越差,我必须上路了。我开着一台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在说不清是迷雾还是毒气的夜色里拐上了318国道。”用一部旅行车为载体,通过在路上的见闻、过去的回忆、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等各种现实场景,以韩寒本人对路上所见、所闻引发自己的观点,这场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似乎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韩寒是“叛逆的”,他“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他认为这一切通过文学都可以实现,产生了要创造一种批判现有一切社会习俗的“新幻象”的念头——《1988》就此问世。
永失我爱 豆瓣
7.2 (16 个评分) 作者: 王朔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 - 2
男主人公何雷与女主人公石静是一对充满青春活力的恋人,他们正在精心布置新房准备结婚的时候,忽然厄运降临——何雷患了一种叫作 “肌无力性疾病”。他所面临的问题并非是结婚与否,而是生死存亡。何雷忍受着内心巨大的痛苦决定对石静隐瞒病情并想尽一切办法让石静离开自己。自此,故事便在一种催人泪下的氛围中向注定成为悲剧的结局发展着。其间最为感人的是何雷与石静分手的过程,他们 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甚至与他们相关的每一件事物都充满着难以言状的痛感,包括婚纱、杯垫、沙发靠背饰品,包括那一杯杯缠绵之极的酒……这种痛感弥漫于何雷患病后的每一行文字之间。直到最后,当石静得知了真相,当石静与新婚丈夫向何雷的病床走来,何雷却连笑一下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有泪水从他眼中流出,点点滴在那只向他伸来的美丽的手上。
谁能不被《永失我爱》所感动呢!
杜拉拉升职记 豆瓣
6.9 (114 个评分) 作者: 李可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9
小说的主人公杜拉拉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代表,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小说中拉拉在外企的经历跨度八年,拉拉从一个朴实的销售助理,成长为一个专业干练的HR经理,见识了各种职场变迁,也历经了各种职场磨练。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豆瓣
8.3 (35 个评分) 作者: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 4
本书收入黄仁宇先生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过的33篇文字,发表的时间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所包括的内容自先秦至元末。其重点则在表彰中国历史有它的特色,经过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阶段,前后连贯。各篇虽大致以人物传记之体裁为主,所叙事之影响,已远逾当时人之人身经验。本书和黄仁宇的其他作品一样也较好地体现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