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恋文的技术 豆瓣
恋文の技術
8.0 (66 个评分) 作者: [日] 森见登美彦 译者: 苏友友 新星出版社 2011 - 7
想拥有一封情书搞定天下美少女的技术?
那还不快点把森见登美彦请回家!
切记:绝对不能让此书落入情敌之手!
史上最猥琐、最搞笑、最腐最宅的小说!没有之一!!!
在闷骚的时代,人人都需要发泄。
感谢老天爷!赐予我们森见登美彦!
我不是废柴男!
即使我学无所成,即使我爱无所依,
即使我被众人流放到海边,即使我颓废到底……
但我依然要大声呼喊——
我不是废柴男!!!
我正在进行“写信达人修炼”。
等我出关的那一天,
天下所有的美少女都会被我的情书俘获。
曾经嘲笑我的蝼蚁们,
受死吧!!!
不要豪言壮语,不要卑屈低下,
不要故作姿态,不要暴露笨蛋的一面,
不要自作聪明,不要拘泥于胸部,
不要自以为是诗人,不要过分称赞,
最后,不要写情书。
——森见登美彦「情书守则」
2011年10月28日 已读
不能得到教训的傻事充满了人生。看完这本我非常想看森见登美彦的其他书了w
小说 文字 日本
The Giver 豆瓣
8.6 (16 个评分) 作者: Lois Lowry Laurel Leaf 2002 - 9
The Giver译为“赐予者”或“授者”,是洛伊丝·洛利最著名的也是最受争议的作品。在The Giver里,作者描绘了一个想像出来的乌托邦世界。在这个社会里,人们的生活都被安排得好好的,人们不用决定工作,不用决定配偶,这些问题,社会都帮个人做好了决定。而这个世界也没有记忆、感情、颜色及音乐,人们只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有一个人例外,他一个人承担了整个世界该有的记忆,他必须独自承受痛苦、恐惧、和孤单,而他也同时知道什麼是温暖、幸福和爱。这个人被称为the receiver of memory,也就是the Giver。当12岁的男主角Jonas成为这个the receiver of memory的接班人后,他得到了他以前所不曾有过的经验,而当他知道愈多时,他愈发现这个世界的不合理,最后他选择了逃离……
2012年5月28日 已读
"Things could be changed. Things could be different. I don't know how, but there must be some way for things be different. There could be colors, And grandparents...... There could be love. "
小说 文字 美国 英文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豆瓣 Goodreads
7.5 (114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 12
这里有一些胡思乱想。在这里你可以听到上亿个神经元在大脑皮质回沟里呼哧呼哧跑步的声音,也可以闻到将历史、悬疑、灵异、科幻、宗教之类的话题扔进搅拌器里哐当哐当混合成鸡尾酒的古怪气味。这里是迷宫,是异教徒的告解室,是小径分岔的花园,但你绝不会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马伯庸
没有一位当代作者可以把时事讽刺写得这样妙趣横生。有时候你想对这个社会说点什么,却不敢说;有时候你鼓起勇气开口,却不知道该怎么说,马伯庸替大家写出了想说却没法开口的话。
年度最受关注中短篇集选,《蓝耳短腔调》系列重磅头阵!
2013年3月31日 已读
亲王功力还是不错的,四个短篇故事风格迥异,剧情虽然没有意料之外的内容也不错,语言和不少捏他是亮点。
中国 小说 文字
超·杀人事件 豆瓣
超·殺人事件:推理作家の苦悩
8.1 (8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计丽屏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7
本书由8个口碑上佳、黑色幽默十足的短篇小说组成。东野圭吾凭借对推理小说极炽热的爱与极冷静的观察,描绘出8起精妙幽微的“超杀人事件”,辛辣嘲讽作家圈内的种种离奇荒诞,写尽人性,洞察世情。
推理作家生生扭转小说情节,令主人公从北海道转飞夏威夷并吃起牛肉火锅,到底有何内情?
畅销作家似乎江郎才尽,邀请四位编辑猜出其新作中的凶手,不料自己当晚却离奇被杀,真相究竟何在?
推理小说连载结束在即,作家却想不出谜底,胸闷气喘、无计可施的他竟陡然间成了一起事。
2013年4月16日 已读
都是写推理作家的故事确实少见啊,最喜欢最后一个故事,讽刺的够到位。
小说 文字 日本 日系推理
再会,老北京 豆瓣
The Last Days of Old Beijing: Life in the Vanishing Backstreets of a City Transformed
8.4 (39 个评分) 作者: [美] 迈克尔·麦尔 译者: 何雨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4
北京,充满活力的中国之都,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主题。
对中国人而言,北京是一切的中心:政府、传媒、教育、艺术和交通,甚至包括了语言和时间。自北京建城以来,她就是吸引外来人口、商人、学者和探险者的魅力之地,其中也包括了13世纪的马可·波罗:“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 未可宣言。”
这副“棋盘”的遗址仍留在北京城内,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和曼哈顿区差不多大,那些叫做胡同的狭窄巷子也依然存在。胡同之于北京,就如河道之于威尼斯。几个世纪以来,胡同一直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即使现在的巷子还不到以前的八分之一。
北京并不是西方人眼中的城市。1962年,一名外国记者将这里定义为“史上最大的乡村”。尽管这里有世界上第二繁忙的机场,近一百家星巴克和一条覆盖到城市核心之外的新的地铁系统,但在某些北京人的眼中,它仍是一个乡村。
过去十年,就像是任何一个崛起中的国家的首都那样,北京这个大乡村走向了国际。穿过天安门广场,百公里外的长城标志着这个城市宽广的界限。或许它的改变可以用这个小插曲来说明:
几年前我看到一个充满乐观意味的横幅,挂在一栋老楼的拆迁现场,上写:再现古都。
一天晚上,不知道谁悄悄地将第二个字的左半部分去掉,所以口号变成了:再见古都。
2013年8月8日 已读
在图书大厦站了两个半小时看完了这本将近400页的厚书。写的确实不错,而且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他的所见所闻,不光是些数据的罗列。老外也找到了老北京的心境。更多的写的是老城区的拆除,高楼大厦快速建起的过程。写到08年奥运的时候我终于想找到回忆一样有了当时的记忆,之前太远的时间我已经想不起来了……
小说 文字 生活 社会 美国
窗边的小豆豆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
8.9 (564 个评分) 作者: [日] 黑柳彻子 著 / 岩崎千弘 图 译者: 赵玉皎 南海出版公司 2003 - 1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3年6月1日 已读
初中的时候看过,印象里只剩巴士学校了,当时感觉还不错。
小说 文字 日本
此间的少年 豆瓣
8.4 (31 个评分) 作者: 江南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2 - 9
《此间的少年》讲述的是让人熟悉的大学生活的故事。小说以宋代嘉佑年为时间背景,地点在以北大为模版的“汴京大学”,登场的人物是乔峰、郭靖、令狐冲等大侠,不过在大学里,他们和当代的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早上要跑圈儿,初进校门的时候要扫舞盲,有睡不完的懒觉,站在远处默默注视自己心爱的姑娘……
在这个学校里,郭靖和黄蓉是因为一场自行车的事故认识的,而这辆自行车是化学系的老师丘处机淘汰下来的,杨康和穆念慈则从中学起就是同学,念慈对杨康的单恋多年无果,最后选择的人却是彭连虎。
脑中存着金庸小说先前的印象,再徜徉于这样全新的故事中,是一种双重的温习,而这双重的回忆最后归结为一点,便是几乎每个人都经过过或正在经历的轻狂无畏的少年时光。
2013年6月25日 已读
用大家都熟悉的名字讲着另一个故事读着很带感嘛。我文盲汴原来读作bian……
中国 小说 文字 网络小说
古董局中局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7.3 (150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凤凰出版社 2012 - 9
字画、青铜、金石、瓷器……每一件古董背后,都是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而每一件仿冒品背后,都是机关算尽的机巧和匪夷所思的圈套。
古董造假、字画仿冒,古已有之。东晋时,康昕仿冒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连他儿子王献之也辨认不出来;宋朝皇帝宋徽宗喜欢造假,仿制了一大批商代的青铜兵器,摆在宫廷里,乐此不疲。在古董斑驳的纹理中,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时代的风貌,它的价值,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但可怜的人类却只会用金钱去衡量它。而本来一文不值的东西,精心涂抹一番,就可以价值连城;巨大的利益,令无数人铤而走险,更有一些家族,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在这个晦暗不明、凶险万状的江湖上营生。
许愿就是这样一个家族的传人,北京城琉璃厂一家古董店的店主,30岁,平时靠家传的半本鉴宝书混饭吃,青铜玉器、字画金石,一眼就断得出真伪,说得出渊源传承,靠这点儿绝活,过着平静而滋润的日子。但有一天,一个突然到来的访客,把他带进了一个做梦都想不到的阴谋中,一件坊间传说的稀世珍宝,竟然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几十年前做的局,竟然已经编排进自己的命运。许愿将使出浑身解数,置身生死之间,和蛰伏了几十年的各方神圣斗智斗勇,和古董江湖里造假做局的各种奇技淫巧一一遭遇……
2013年7月2日 已读
祥瑞御免!剧情紧凑,峰回路转。不过亲王你就这么挖下了一个坑……
中国 小说
重力小丑 豆瓣
8.1 (92 个评分) 作者: [日] 伊坂幸太郎 译者: 星野空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9 - 10
一连串动机不明的纵火案、火场附近不约而同出现的涂鸦艺术,两者有何关联?谜样的涂鸦留言,隐藏著什麼样的犯罪设计?是谁主导了一场必然的杀机?
在基因公司工作的大哥、以清除涂鸦为业的小弟,以及罹患癌症来日无多的父亲,三人卷入了重重的谜团与爱恨纠葛,终於揭开了案件的一角。不料,令人惊愕的事实却一跃而出……
与生俱来的基因与后天培育的人格,犯罪的事实与法律的制裁,加害者的代价与被害者的伤害,人的原罪与人性本善说的冲突……
在正义的天秤上,孰轻孰重?孰是孰非?一部豪迈诙谐、生动鲜明、揭开人性至善与至恶,青春小说与推理完美结合的魅力杰作。
2013年7月30日 已读
推理的部分弱了点,更偏重家庭羁绊和亲情这种话题。这一家太温馨了,我边看边害怕万一爸爸哥哥或者弟弟黑了怎么办……里头提到的一些理论也很有意思,读到最后觉得特别温暖。顺便可以回顾一下高中生物,自从高考过后,整体水平包括智力急剧下降……
小说 推理 文字 日本
刑警手记之异案侦缉组 豆瓣
作者: 风雨如书 漓江出版社 2012 - 11
《刑警手记之异案侦缉组》内容简介:刑警学院高才生陈池毕业后被招进某省公安厅绝密特案科,进入一个专门侦破超常案件的侦缉小组。在那里他接触了与常规完全不同的破案手法和拥有特殊才能的同事们。他们所面临的,更是史无前例血腥,诡谲和匪夷所思的离奇案件。
凡雨夜必现人魔,吸取年轻女子鲜血;景区客栈有纸妖出没,见者必定丧命;神秘招魂仪式惊现校园,连环命案引发全城恐慌。异案小组临危受命,深入一个个都市恐怖传说,开始寻找荒诞恐怖后隐藏的真相,也踏上虚幻与现实交错的旅程。
2013年8月6日 已读
限免里还算能看的一本吧。有的设计挺好但是作者写着写着就写偏了。通篇爱情,侦缉组里也是成双成对,犯人也都因得不到所爱就各种反社会。杀时间随便看看得。
中国 小说 推理 文字
孤独美食家 豆瓣 Goodreads
村上龍料理小説集
6.6 (29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龙 译者: 王蕴洁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 - 1
让人远离感伤的普罗旺斯鱼汤,充满情欲触感的生蚝,变成幸福象征的参鸡汤,象征着富有刺激的徒劳的羊脑咖喱,创造饥饿感、恐惧和至福的松露,让人的内心产生罪恶感的生火腿……
被村上春树盛赞为“好奇心像鲨鱼一样强大的”作家村上龙游走在巴黎、纽约、维也纳、罗马、东京等时尚之都,讲述着三十二个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故事。
在《孤独美食家》里,都市中的食色男女在各自的孤独中,借由美食和纷乱的情欲寻找着各自的慰藉和温暖。
2013年8月8日 已读
我……我知道每章都有关食物和情感……但真的没怎么看懂。
小说 文字 日本 美食
虚言少年 豆瓣
虚言少年
6.8 (8 个评分) 作者: 京极夏彦 译者: 中森 新星出版社 2013 - 5
人生中无与伦比的、光辉灿烂的、充满无限美好回忆的时代被称为青春——开什么玩笑,那种东西怎么可能存在!
我叫内本健吾,是个身材微胖、不想受欢迎、没什么干劲儿、形同默默无闻的群众演员一般、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少年。我没有上天入地的惊人壮举,也没有志在四方的雄才大略,只有两个极为合拍的损友,整天也只是坦然享受着平凡的日常生活。硬要举出我的特长的话,那就是——
我,会说谎。
没错,我就是毁掉青春纯美假象的,虚言少年。
日本当红作家京极夏彦的最新小说集。《三万米》:教室中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同班同学的哥哥居然从三万米高的悬崖上坠落……《向着月亮咆哮》:班级联欢会召开在即,作为压轴节目的短剧还没有确定要演什么,看起来模仿当红的电视剧最个不错的选择……《狐偶狸》:新的占卜游戏流行开来,当然这 是不被允许的,禁令一出,大家的烦恼该找谁倾诉呢……等等,七个色彩各异的短篇故事,珠玉的作品集!
2013年8月19日 已读
合上波长了,絮絮叨叨一堆感觉很像我吃撑了的时候没事儿脑子里来回过的东西写出来了。今天看的略匆忙下次把后头再过一遍。
小说 文字 日本
风起陇西 豆瓣
7.7 (67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1 - 1
三国时代的间谍战争,见证情报大师诸葛亮的暗面锋芒
一场不知敌人是谁,黑暗中的猎杀与反猎杀
三国最成功的间谍与反间豪杰们的惨烈传奇
从汉中到整个雍凉大地
魏蜀两国之间的灼热战火绵延于秦岭两侧
金戈铁马,风起云涌,这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然而战争不仅有刀光剑影,亦不只是血肉搏杀
围绕着蜀汉新型弩机的诞生
一场无声的战争爆发于不为人知的角落
他们战斗在敌人腹心,活跃于危机四伏的暗面
或者蛰伏在己方内部,从事清道夫的工作
史书不会记录这些事件,也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
甚至同时代的人都不会觉察到这些人的存在
但他们确实在悄然推动着历史,并且不可或缺
因为这是涌动于时代阴影中的壮阔波澜
三国时代秘密情报战线上的生死角逐
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2013年9月16日 已读
亲王的幽默感一如既往的体现在书中角色的毒舌和吐槽上。看这么一本又厚又费脑子的书可真是要了命了……不过还不错。
中国 历史 小说 推理
古董局中局2 豆瓣
6.9 (99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9
《清明上河图》自张择端献给宋徽宗后,辗转数十手,经历了元世祖、文宗、徽宗、明世宗、穆宗、神宗、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宣统,最终由末代皇帝溥仪带到东北,13个皇帝曾将它视作珍宝,更吸引了近千年来无数胆大妄为的江洋大盗,拼上身家性命,要将它占为己有。它四度被收入皇宫,又四度被盗出宫,直到……
许愿从来没有想过,像自己这样的小人物,居然会和《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国宝扯上关系,但是有一天……
2014年4月25日 已读
虽然故事说的还算圆,不过情节中的巧合太多读起来有点微妙。看的出来不少历史内容有经过考据,值得赞扬。出场人物关系复杂,互相关联,设定非常巧妙,其中配角塑造的不错,有血有肉的。最后惯例,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中国 历史 小说 文字
我讲个故事,你可别当真啊 豆瓣
7.8 (26 个评分) 作者: 囧叔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4 - 6
也许你只是一只产品狗、程序猿、攻城狮,
或者是实习生、 失婚妇女、 城乡结合部汽车修理工,
但这并不妨碍你做一个侠客。
也许你只有一技之长——买彩票、养狗、打架、地铁卖唱、喝酒、零度角投篮、修捷达,
但你一样拥有勇气、尊严和侠义。
大时代总有小人物。小人物也是有故事的。
好比你看一个战争题材的电影,一个小兵出来,砰!一枪,死了。这时镜头可以跨过他的尸体,讲一个波澜壮阔的战争故事;也可以推向他的瞳孔,回到他活着的时候,他年轻的时候,他小的时候,讲他一生的故事。
来,我讲个故事,你可别当真啊。
这是一部属于小人物的纪传体通史。一部专写市井小人物的短篇小说集。主人公不外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但他们都有一技之长和一颗赤子之心。每个主角都似曾相识,每段故事都让你心潮澎湃。你在其中看得到自己,也看得到你身边的张三李四,作者善于观察世情世态,嬉笑怒骂间写尽人间冷暖,从每一个凡人身上,发掘出不凡的故事。
2014年9月1日 已读
我特别喜欢这种以平日生活做题材但内容又没那么生活的短故事。趁着多看全场免费看活动一下午给看了。
中国 小说 文字
三体 豆瓣 Goodreads Bangumi
三体
8.6 (1458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重庆出版社 2008 - 01 其它标题: 地球往事:三体 / The Three-Body Problem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
  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2015年9月12日 已读
能在如此系统的理论上用平淡写实的文字架构出一个科幻的世界,确实惊喜。
中国 小说 文字 科幻
All Systems Red 豆瓣 谷歌图书
7.0 (7 个评分) 作者: Martha Wells Tor.com 2017 - 5
In a corporate-dominated spacefaring future, planetary missions must be approved and supplied by the Company. Exploratory teams are accompanied by Company-supplied security androids, for their own safety.
But in a society where contracts are awarded to the lowest bidder, safety isn't a primary concern.
On a distant planet, a team of scientists are conducting surface tests, shadowed by their Company-supplied 'droid—a self-aware SecUnit that has hacked its own governor module, and refers to itself (though never out loud) as "Murderbot." Scornful of humans, all it really wants is to be left alone long enough to figure out who it is.
But when a neighboring mission goes dark, it's up to the scientists and their Murderbot to get to the truth.
2020年5月6日 已读
SecUnit第一人称视角和社恐电视剧狂魔的人设有新意,中间过程算是想象范围内,最后的结尾出乎意料,总体还蛮有意思的;Audible听完的,两遍
听海哭的声音 小说 科幻 英文
围城 豆瓣
9.1 (87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5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围城》是钱钟书撰写的一部“新《儒林外史》”。钱钟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描写了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百态。
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方鸿渐留学回国了。他是个没有用的人,在欧洲四年,转了三个学校,改了几回专业,生活散漫,学无所成。因为父亲和老丈人都伸手向他要学位证书,没有办法、只好从爱尔兰骗子手中买了这么个子虚乌有大学的假博士学位。他绝不愿意做这事,可是为了尽晚辈的孝心,搞份假文凭也是心安理得,只要今后自己决不以此招摇撞骗、他没有想到。老丈人已经将他的博士照片和游学履历大肆渲染地登在报刊上了,方鸿渐一下船,来到这个阔别4年又毫无变化的故土,便先见到这份报纸,不由得面红耳赤,十分难堪。
未婚妻和方鸿渐从未见过面,就撒手人寰。他蒙岳父大人资助得以负笈欧洲,所以回国后,先看望了岳父岳母,这才回到家乡见爹娘。他刚进家门,小报记者便闻风而至,摄下了方博士西服革履的仪态,使他成了县里大名鼎鼎的人物,提亲者更是踏破门槛。方鸿渐不喜欢这些土里土气又打扮时髦的女孩们,爱情在他心中仍一是一片空白的领域。春暖花开的时候,方鸿渐拜访了和自己一起留学归来的女博士苏文纨。在苏文纨家,他结识了苏的表妹唐晓芙。她是个天真、直爽的大学生。方鸿渐对唐晓芙一见倾心,堕入了情网,可是苏文纨喜欢方鸿渐。方鸿渐不喜欢苏文纨的做作,但是他总不能狠下心来拒绝,怕伤害了苏小姐……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黄某某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2 - 11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极力调侃生活的琐碎,巧解各路话题新闻,用简短、精炼的笔调刻画出生活舞台上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当然亦有作者本人的各种领衔出演。这不仅仅是一部原创笑话段子集,更是作者的成长录,它收录了一个网络写手从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到低调网络小红人的整个过程。这里有每个社会人的影子,无论小清新或是小邪恶。其实,人生就是一出悲喜剧,翻开书,用幽默战胜生命的低谷。
海报:
骰子人生 豆瓣
The Dice Man
作者: [美] 卢克·莱恩哈特 译者: 陈正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7
卢克•莱恩哈特是一名精神分析医师,他的生活正如每一个小有成就的中产阶级一样,“单调,重复,琐碎,强迫,紊乱,心烦”。他发现所谓的心理治疗只不过是让病人的生活“从不堪忍受的了无生趣变成可以忍受的了无生趣”,而“生活有如一片乏味的海洋,零星点缀着欢乐的岛屿,而一过三十岁,就再难看见陆地”。百无聊赖的人生让他开始多次考虑自杀的问题。他会在大桥上来回踱步,会在地铁轨道旁徘徊,会望着毒药“是的宁”发呆,更偷偷买了把手枪,随时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直到有一天晚上,他突发奇想,通过骰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骰子的带领下,他开始了一系列打破习惯的行为,不断突破自己的心理底线。最后,生活变成了一场角色扮演的狂欢,为了试验人类灵魂的可塑性,他得不断拓宽自己的“戏路”,最后甚至抛妻弃子,众叛亲离,却在所不惜……
也许,惟有将这部自始至终都沿着疯狂的轨迹高速运转的黑色荒诞剧放在那个凯鲁亚克风行的年代,放在那个嬉皮士流行的年代,放在那个西方年轻人梦醒了却无路可走的年代里看,才能解读出个中三味。忠实跟随骰子,永远服从手里滚出的“选项”,彻底放弃自我,在随遇而安里寻找生命的真谛,真的是人生和社会的终极出路吗?小说的荒诞走向和暧昧结局使这个问题不可能有简单的答案。
编辑推荐
《骰子人生》编辑推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嬉皮文化高峰之作,“史上五十佳Cult经典”之一,由书而来的“掷骰哲学”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重要典故之一。
媒体推荐
《骰子人生》犹如一座黑色喜剧的游乐场,里面充满坐过山车似的惊险刺激和穿越隧道时的疲乏躁动;它也是关于爱的,疯狂的影象全都倒映在内心扭曲的哈哈镜上。
——《时代周刊》
这是七十年代早期最时髦的小说。它是一本令人难忘的书……几乎趋于完美……充满愉悦,文思巧妙……单是开头的三十页就概括出了当代的无政府主义。
——伦敦《Time Out》杂志
一部优秀的小说……动人,机智而且充溢优美的喜剧感。
——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作者)
才华横溢……非常像《第二十二条军规》……其中有关性的调侃格外有趣。
——《休斯顿邮报》
诙谐的、无所顾忌的智慧喷发……在无政府主义的边缘欢呼雀跃。意志真空——莱恩哈特巧妙地对这种时代弊病作出了诊断。
——《生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