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虚无的质感 豆瓣
7.6 (14 个评分) 作者: 梅雪风 金城出版社 2018 - 3
《虚无的质感——一本谈谈人生的电影Mook》这可能是最毒舌的一部影评集,作者以一种罕见的洞察力描摹当代华语电影的乱象与媚骨,用锋利如刀的笔触剖析这背后的病灶。这也可能是最温柔的一部影评集,作者对人性和世界的深刻理解,与他敏感却节制的情感表达结合,有着一种炙热与冷冽交相辉映的阅读快感。本书分为“看片、读人、阅事”三辑,从电影本体、创作者,以及当下文化思潮这三个维度对近十年的电影进行了深刻分析,是这十年电影文化兴衰的精准画像。
香港電影、電視及新媒體研究 豆瓣
作者: 陳家樂 2011
《香港電影、電視及新媒體研究》是一本構思與累積十多年的書。論文多是作者本人參與香港、澳門、北京、上海、美國、日本等地的國際學術會議或學報曾發表過的論文。研究集分為電影篇、電視篇及新媒體篇,反映個人的研究興趣仍處在擴展與探索的道路上,亦對應今日的電影與電視和新媒體(網絡和手機媒體)共融互扣的關係。
与火同行 豆瓣
Lynch on Lynch
8.0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大卫·林奇 译者: 冯涛 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7 - 6
大卫·林奇是当代美国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以华丽、阴郁、诡异夹带黑色幽默的风格,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在本书中大卫·林奇回顾了四十余年的电影创作生涯,涵盖了《穆赫兰道》《蓝丝绒》《双峰镇》等代表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他的电影通过对人性最幽微部分的探究,带我们进入神 秘而富有力量的潜意识世界。
2020年10月8日 已读
就像林奇自己说的,电影不该用来解释,这本采访也没什么必要读,最大收获是他totally想拍&能拍卡夫卡!搞快点!!
kindle nonfiction 电影
伍迪·艾伦谈话录 豆瓣 Goodreads
Conversations with Woody Allen: His Films, the Movies, and Moviemaking
8.7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里克·拉克斯 译者: 付裕 / 纪宇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 - 9
“为了拍《阿拉伯的劳伦斯》,你要去沙漠待两年吗?”
“当然。”
——那不是我。我会直接把《阿拉伯的劳伦斯》这个点子扔进碎纸机!
★伍迪•艾伦从1971至2009年接受其传记作者的访谈全记录
★一位电影大师关于电影拍摄、剧本写作、私人生活的坦率自白
★全方位呈现幽默、智慧、真实的伍迪•艾伦
引入入胜……读者将会在其中读到以前从未见识过的东西:伍迪•艾伦眼中的伍迪•艾伦……给怀有雄心壮志的艺术家提出的大量建议……几乎每页都妙趣横生。
——《巴尔的摩太阳报》
2018年10月29日 已读
老头很真诚了,悲观也是一种洒脱。
nonfiction 电影
Ayoade on Ayoade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Richard Ayoade Faber & Faber 2014 - 10
Would it be too much to say that my somewhat-wry prose has changed the way the film community thinks about itself (and indeed how it thinks about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No. It wouldn't. In fact, it's actually pretty insulting that this so-called 'Community' hasn't done more to acknowledge (or even begin to repay) its undoubted debt to me.
Richard Ayoade is many things - film director (of Submarine and the forthcoming The Double), comedy actor (The IT Crowd), comedian and TV presenter (Gadget Man). Ayoade on Ayoade captures the director in his own words: pompous, vain, angry and very, very funny.
成濑巳喜男的电影 豆瓣
The Cinema of Naruse Mikio: Women and Japanese Modernity
作者: [加]凯瑟琳·罗素 译者: 张汉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 10
凯瑟琳·罗素所著《成濑巳喜男的电影(女性与日本现代性)》讲述了作为最多产、最受尊敬的日本导演之一,成濑巳喜男(1905—1969)在1930年至1967年间,拍出了89部电影。成濑是一位片厂导演,以不超支和按时完成电影拍摄而闻名。在他漫长的电影生涯里,他执导了风格各异的情节剧,在调子上秉持一种非凡的连贯性。他的电影,或根据文学作品改编,或根据原创的剧本拍摄,背景大都设定于当代的日本。成濑的许多电影属于“女性电影”。它们以女性为主角,描绘女性的激情、失望、乏味的生活和她们的生存境况。尽管成濑或他的电影观众都不认为她们是“女性主义者”,然而他的电影却一再地强调(如果不说是挑战的话)了日本社会的僵化的性别标准。考虑到围绕着成濑电影的复杂的历史和批评议题,对导演的全方位研究需要一种创造性的和跨学科的方法。罗素通过追溯成濑在日本影评界的接受情况,并利用哈里·哈鲁图尼安、米莲姆·汉森以及瓦尔特·本雅明的文化理论,指出成濑的电影是日本现代性的关键文本,它们既描述了日本女性在公共领域中所扮演的不断变化的角色,又描绘出了一个都市的、工业化的、被大众媒体浸染的社会。凯瑟琳·罗素所著《成濑巳喜男的电影(女性与日本现代性)》讲述了作为最多产、最受尊敬的日本导演之一,成濑巳喜男(1905—1969)在1930年至1967年间,拍出了89部电影。成濑是一位片厂导演,以不超支和按时完成电影拍摄而闻名。在他漫长的电影生涯里,他执导了风格各异的情节剧,在调子上秉持一种非凡的连贯性。他的电影,或根据文学作品改编,或根据原创的剧本拍摄,背景大都设定于当代的日本。成濑的许多电影属于“女性电影”。它们以女性为主角,描绘女性的激情、失望、乏味的生活和她们的生存境况。尽管成濑或他的电影观众都不认为她们是“女性主义者”,然而他的电影却一再地强调(如果不说是挑战的话)了日本社会的僵化的性别标准。考虑到围绕着成濑电影的复杂的历史和批评议题,对导演的全方位研究需要一种创造性的和跨学科的方法。罗素通过追溯成濑在日本影评界的接受情况,并利用哈里·哈鲁图尼安、米莲姆·汉森以及瓦尔特·本雅明的文化理论,指出成濑的电影是日本现代性的关键文本,它们既描述了日本女性在公共领域中所扮演的不断变化的角色,又描绘出了一个都市的、工业化的、被大众媒体浸染的社会。
2018年6月22日 已读
“尽管他的女主角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和灾难,他却拒绝将她们的压抑提升为现代女性面对人性和现代社会的象征性问题。”是!!生活代替理论,是我爱成濑的理由。
nonfiction 电影
伍迪·艾伦:电影人生 豆瓣
Woody Allen: A Life in Film
作者: [美] 理查德·席克尔 译者: 伍芳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6
伍迪·艾伦,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最机智和最多产的电影导演,却甚少谈及自己,亦常常为人所误解。此番,面对影评家理查德·席克尔的采访,他侃侃而谈近四小时,话题涵盖他作为电影人的方方面面。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伍迪·艾伦对于电影的激情来自何处,他是如何拍电影的,又如何以电影来探讨他所痴迷和执著的论题:道德,信仰,两性战争,现实与梦幻的冲突,以及偶然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访谈文字之前,理查德·席克尔提供了一份长篇序言,提纲挈领,综览伍迪·艾伦的电影之路。访谈文字之后,则附有伍迪·艾伦的电影作品目录。简洁却不失深度,本书堪称进入伍迪·艾伦电影人生的最佳入口。
2017年12月8日 已读
不信宗教,认为艺术会给艺术家带来永恒只是幻想,坚信的是运气。原来不是悲观,而是令人叹息的现实主义,或者说天真的乐观。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拯救,那么拯救我们的一定是某种我们目前尚不了解的东西。原来如此……作者提出他电影里的魔幻现实主义这一点有意思的。
nonfiction 电影